第四章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指导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课程内容概况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的发展
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
第四章学前儿童欣赏教育的实施指导
第五章学前儿童绘画教育的实施指导
第六章学前儿童手工教育的实施指导
第七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美、美术、学前儿童的美术
一、美
(一)美的内涵
1、三种观点:
A、客观论(只重审美属性、重物):美是物质的形式规律或自然属性。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培根等。
B、主观论(只重审美需要和态度):美是观念,是直觉表现,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代表人物有黑格尔等。
C、主客观统一论(人情与物理相统一):美既在人心,又在事物。典型代表有里普斯的“移情”说,阿恩海姆的“同构”说。
移情说:移情说的主要代表是里普斯。在他看来,审美情感并非审美客体所固有的,而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将自己的人格和情感移入或投射到对象之中,与之融为一体,使对象呈现出人格化的情感特征。
同构说: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种属性,一种是物理性(非表现性),一种是表现性。在格式塔心理学派看来,审美体验就是对象的表现性及其力的结构(外在世界),与人的神经系统中相同的力的结构(内在世界)的同型契合。
2、本书观点倾向于主客观统一论
3、如何理解美是审美对象对主体的审美需要的满足?
美既不是外在客观物质对象所固有的某种特质或属性,也不是审美主体纯主观的某种观念或意识。美产生于审美对象与审美感官的契合点上。美是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的满足,是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愉悦价值。
@!审美需要是人所特有的需要,它是美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人有审美的需要。
四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设计及指导
形象感兴趣
条表现力度感、
(3)初步体验作品 节奏感。学会运
中不同“性格” 的线条
用动作、表情等 表达自己欣赏后 的感受
(4)通过欣赏老
师及同伴的作
品培养对欣赏
的兴趣。
(一)中班
认知目标
通过欣赏作品, 了解作品的主 题和基本内容。
情感目标
能力目标
(1)能体验作品 中线条、形状、 色彩等 (2)通过欣赏产 生与作品相一致 的感受
视觉悬崖实验
沃克和吉布森曾进行了一项旨 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 视觉悬崖“实验,用棋盘式的图 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 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 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 “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 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 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 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 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 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 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 一边。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 度知觉.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 征。
3、喜欢京剧脸谱,建立民族自豪感。
欣赏《向日葵》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指导美术教育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引导儿童参与多样化的美术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美术发展,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工具。这包括颜料、纸张、画笔、彩色铅笔等。通过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儿童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我们可以组织绘画、贴纸、剪纸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儿童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观察是美术创作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儿童才能够将所见所闻转化为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观察绘画活动,比如让儿童观察周围的自然风景,然后用画笔将其表现出来。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乐高、积木等玩具,鼓励儿童通过搭建和拼装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美术教育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合作活动,儿童可以学
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同时也可以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一项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合作创作的活动,比如让儿童一起合作完成一幅大型画作或是手工制作。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儿童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它能够培养儿童的艺术情趣和艺术修养。我们可以让儿童观看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通过欣赏和讨论,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艺术展览或是参观美术馆的活动,让儿童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和美感。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指导》课程教案
美术作品呈现出来的造型是具有审美意义的,是带给人美的体验的,这是美术作品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
(四)直观性
美术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的过程,它最终体现为具体可感的作品。
三、学前儿童美术
(出示儿童美术作品,鼓励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定义:学前儿童美术专指3-6岁学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包括美术造型活动和美术欣赏活动,它是学前儿童情感、思想和对周围环境认识的反映。
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的引导方法
课堂练习:出示梵高《星月夜》,请学生化身幼儿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欣赏。(结合学生欣赏的情况,教师进行总结。)
一、观察法
教师指导学前儿童有目的地感知事物外形特征、获得美的体验的方法,是观察和欣赏的结合。学前儿童观察欣赏的指导含三个环节:选择观察对象、指导观察、引导欣赏。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单元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组织与指导
授课类型
理论
授课班级
课时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类型及原则。
2.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类型及原则
难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举例说明
一、何为“美术”
幼儿园美术创作指导方案 幼儿园美术教育
一、概述
在幼儿园教育中,美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美术创作,幼儿
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
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幼儿园美术创作指导方
案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二、幼儿美术创作指导方案的基本原则
在制定幼儿园美术创作指导方案时,首先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
保这些方案能够有效地指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这些基本原则包括:1.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在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手工能力等
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指导美术创作时,要注重尊重每个幼儿的个
体差异,注重发展每个幼儿的个性。
2. 根据幼儿发展特点设置目标:幼儿的认知、情感和动手能力都处在
发展阶段,因此美术创作的指导方案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设置合理
的目标,以保证幼儿能够完成创作任务并取得进步。
三、幼儿美术创作指导方案的内容
制定幼儿园美术创作指导方案的关键在于其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以下是一些可以包括在幼儿园美术创作指导方案中的内容:
1. 幼儿美术创作活动的目标: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制定明确
的美术创作活动目标,帮助幼儿在美术创作中提高专注力、创造力和
审美能力。
2. 幼儿美术创作活动的内容:包括美术材料的选择、创作主题的确定、
创作形式的指导等,以确保幼儿在美术创作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3. 幼儿美术创作活动的评价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评价幼儿的美术创作成果,同时也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进步。
四、幼儿美术创作指导方案的实施
1. 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空间中,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明亮的光线、丰富的美术材料和激发想象力的装饰品等,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第四、五章
四、儿童对美术材料的驾驭能力
以多种美术材料促进表达、表现的趋势 已成为主流,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儿 童美术活动中多种材料与技法的使用应基于 儿童对他们的熟悉与掌握,否则必然会干扰 儿童的美术创作。
五、重复练习的重要性
制造重复与练习的机会,让儿童在不断的重复 与练习中将可操作的材料变为可熟练运用的媒介, 将学到的表达技巧不断完善与发展。这既是儿童所 喜爱的,也是美术能力成长的必要方式。
四、儿童对美术材料的驾驭能力
以多种美术材料促进表达、表现的趋势 已成为主流,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儿 童美术活动中多种材料与技法的使用应基于 儿童对他们的熟悉与掌握,否则必然会干扰 儿童的美术创作。
案例一: 一次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与孩子们共 同欣赏《花儿与蝴蝶》主题曲,之后分组以各种 形式来表达对主题《花儿与蝴蝶》体验与感受。 有的听音乐自由地舞蹈, 有的用彩纸制作头 饰……有一组幼儿用水粉色作架上绘画,开 始他们在音乐的感召下画了蝴蝶和小花,但是由 于颜色调得太稀,颜料顺着纸向下流淌,画面也 模糊了,于是这一组小朋友很难再进行和主题有 关的绘画表现,并开始对流淌的颜色说笑。
案例 有一天,妈妈看到小伟在十分认真地画一张图画,过去一看,画面 上有一个圆圆的太阳,奇怪的是太阳的两只眼睛,一只睁得圆圆的 是金黄色的,另一只眯成一条缝是五彩的。妈妈很奇怪,于是问小 伟:“太阳的眼睛为什么画成这样?”小伟的得意地说:“妈妈, 您 一定没好好看过太阳吧!”妈妈心想,太阳天天挂在天上,我怎么 会没看过呢!小伟接着说:“妈妈,我今天仔细地看过太阳,太阳 可好玩了,睁大眼睛看它时,它是金黄色的,可是眯起眼睛看它 时,它就是五颜六色的啦!就像画上画的一样。” 妈妈恍然大悟, 自己还真是没有这样看过太阳。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4
• (3)泥工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从生活实际出发,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 1⃣ ️ 泥巴游戏 2⃣ ️ 实际出发 3⃣ ️ 由简到繁 4⃣ ️ 泥 工与绘画相结合 • 第二、关注幼儿差异,以点带面,以面促点 • 第三、提供展评机会,体现自我价值,满足成功需求: 多评价,多办展览,多参观 • 第四、幼儿泥工塑造时,多提供一些用以观察的实物, 引导他们人站观察并弄清其各部位之间的配置及相对大 小的关系 • 第五、引导幼儿掌握泥塑的基本规律 • 第六、引导儿童学习使用泥塑的辅助材料 • 第七、当幼儿完成一个主题塑造后,鼓励他们进行自由 塑造 • (P97)
• • • • • • • • • • • • •
(1)儿童装饰画的主要功能 第一、利于满足幼儿成功感的需要 第二、幼儿易于接受 第三、利于培养幼儿绘画兴趣 (2)幼儿装饰画的理论基础 第一、复杂的图案与花样对幼儿进行装饰是一种干扰 第二、装饰画的内容同其他活动一样,主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3)装饰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使用工具 第二、构图。装饰画常用“爆满型构图”,惯用“构成型构图” 常见的民族纹样有:螺旋纹、云头纹、回纹、波纹等 第三、装饰画的色彩。色彩是装饰画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P89)
(二)象征期对幼儿绘画及心智的 影响
• 1、对幼儿绘画的影响 • (1)对工具的定向选择 • 由于手的动作技能较差,还不能画出形象的物体, 只能画出某物体的近似形,因此他们常常借助语言 和动作以补充自己画面中变现上的不足。 • 只要喜欢,没有形象表达上的难以问题。 • (2)幼儿象征期的绘画特征 • 第一、意念线 • 第二、意愿线 • (P78)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课件04学前儿童手工教育
三、学前儿童手工技能的学习
(一)感知 •感知就是教师正确地示范及讲解, 让学前儿童感知整个活动的操作方式和步 骤,特别是操作中的关键动作、重点和难 点。
(二)模仿 •模仿是学前儿童学习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一环。刚开始进行模 仿时,学前儿童的动作可能会不准确且缺乏协调性。教师应耐心地帮 助学前儿童,必要时再次进行示范和讲解,使学前儿童明确动作要领。
一、学前儿童手工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
(三)粘贴活动 粘贴活动是用现成的点状、线状、面状材料 粘出或贴出具有浮雕感的或平面的画面的活动。 小班幼儿粘贴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粘贴的工具 和材料,掌握基本的粘贴方法。中班幼儿粘贴活 动的主要内容是练习几何图形的粘贴和自然物的 粘贴,学会遵守一定的规则(如按顺序粘贴)和 要求。大班幼儿粘贴活动可以在中班的基础上, 引导学前儿童发挥想象,用多种材料和技法,结 合其他手工制作方式进行创意粘贴。
一、泥工活动指导
同时,各年龄班的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认识工具和材料,培养兴趣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小班泥工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 根据小班幼儿的兴趣和情绪状态,教授他们一些简单的基本技能。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捏”的技能是其学习重点,教师在组织泥工活动时,可以先教幼儿学习捏盘子、 帽子、饺子、汤匙、饭碗等简单的物象,然后结合压、揉、搓等技能,塑造出比较复杂的物体形象。教师还 需要指导中班幼儿学会选择和使用正确的工具和一些辅助材料(如小树枝、豆子、小石头等)塑造形象。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活动指导
1
一、命题画活动指导
(一)命题画的概念和类型
命题画是由教师提出绘画主题,明确要完成 的某种技巧任务和教育要求,幼儿围绕主题展开 丰富的想象活动,完成一幅有主题、有情节的绘 画作品。命题画是幼儿园进行绘画练习的最基本 、最常用的方式。命题画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幼儿 学习绘画基本的造型、设色(选色、配色、涂色 )与构图等艺术语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 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绘画的表现力。
2.创造宽松的创作环境
在确定了绘画主题和内容之后,教师在为学前 儿童提供充足的物质材料的基础上,还应为学前儿 童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创作环境,使学前儿童在 一种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愉快地作画。在指导学前儿 童时,教师既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前儿童, 也不能进行过多的集体性演示讲解,更不能在学前 儿童创作的过程中打断他们的思路,这样才有利于 学前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地进行意愿画创作 活动。
二、意愿画活动指导
(二)意愿画活动指导要点
1.结合学前儿童的生活体验,帮助学前儿童确 定意愿画的内容
在进行意愿画活动时,学前儿童常常不能很 快确定绘画的主题,往往会出现画着画着就改变 主意的情况。因此,教师应在意愿画活动一开始, 就用启发性的语言,或通过看图片、讲故事、欣 赏音乐或美术作品等方法,唤起学前儿童对已有 知识、经验的回忆,激发学前儿童参与意愿画活 动的欲望,启发他们通过积极思考,确定意愿画 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幼儿园美术创作指导方案
幼儿园美术创作指导方案
Introduction
幼儿园是儿童艺术创作的重要阶段,通过美术创作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
象力、审美能力等。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幼儿园美术创作指导方案,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
Section 1: 目标与原则
首先,幼儿园美术创作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与原则。目标包括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造型能力、色彩感知以及观察和表达能力等。原则方面,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表达个人的想法和创意。
Section 2: 创作内容与主题
创作内容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结合,可以涉及到自然界、人物、动物、季节等。主题的选择应多样化,既可以指定特定主题,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创意来确定主题。
Section 3: 材料与工具的选择
针对幼儿园美术创作,应选择适合幼儿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如无毒的颜料、纸张、颜笔、蜡笔等。材料和工具的选择也应考虑幼儿的年龄和能力,以确保他们能够自主完成作品。
Section 4: 创作环境的创设
创作环境对于幼儿的美术创作也十分重要。可以在教室中设置专门的美术角落,提供良好的光线和舒适的工作桌椅,以及展示幼儿作品的空间。
Section 5: 导师引导与助力
幼儿园教师在美术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应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并
有引导幼儿进行创作的能力。教师可以为孩子提供示范、启发和指导,但同时也要尊重幼儿的创意和独立思考。
Section 6: 创作过程与时间安排
创作过程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和创造力,可以设置一个创作流程,包括
观察、构思、表达和分享。时间安排上,可以每周安排一到两个指导性的创作活动,并为幼儿留出适当时间来自由创作。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
三、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准备设计
1 作品材料准备设计
注意复制品的印刷质量 营造审美情境
2 相关知识经验准备设计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艺术素养 教师要具备幼儿美术能力发展规律的理论知
识和感性经验
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
四、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过程设计
师生总动员
This is a good space for a short subtitle
3. 引导幼儿思考:“你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 4. 向幼儿介绍马蒂斯及其作品。 三、动手操作,尝试构图 1. 出示色卡纸,提出操作要求:摆放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色卡纸,使之形成马蒂斯作品的效果。 2.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操作。 3. 幼儿间相互欣赏作品,请个别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 活动反思 1. 保证充足的时间满足幼儿欣赏的需要 以往的欣赏活动经常是欣赏和绘画同时进行,为了留出充足的绘画时间,往往欣赏的时间较仓促,不能 尽兴。这次作为专门开展的欣赏活动,教师通过让幼儿自由看自由说,再到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构图、 色彩、图形,引导幼儿描述自己对作品的联想,从描述阶段到形式分析阶段再到解释阶段,最后到评价阶段,
趣,以及人类创设环境的智慧美。例如,节日装饰欣赏活动中,教师带领幼儿欣赏自己和同伴的杰作,体验自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课程
总学时:36理论授课学时:18实践〔实验等〕学时:18
学分:2 理论授课学分:2 实践〔实验等〕学分:适用对象:学前教育专业
执笔人: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是齐鲁师*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研究2~6岁幼儿美术的特点和美术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以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儿童美术的有关内容为根底,指导幼儿教师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运用丰富多彩的物质材料,开展多姿多彩的美术活动。具体研究对象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幼儿美术教育的开展;美术教育在幼儿开展中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师怎样引到幼儿学美术、怎样开发幼儿的美术探索活动;教师怎样为幼儿学美术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设备;以及怎样进展评价其效果等。因而,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三〕课程的任务
1、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开展历史和儿童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
2、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开展与表现以及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3、掌握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高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能力;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根底知识与相关技能。
二、课程教学根本要求
重视根本概念、根本规律的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概念、根本构成要素以及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开展历史和相关理论。
四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设计与指导
1.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撰写幼儿园 (大、中、小班任选其一)一节美术欣赏活动方案, 准备教具并进行试讲。
2. 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要求按完整的体例、 格式进行。
3. 准备试讲教具并组织活动
试讲时间到了~!
具体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组所设计的教案,准备 教具并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试讲。 2.学生集体针对每组代表的试讲,进行评析与 研讨,提出修改意见。 3.重点掌握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组织程序、 方法与注意事项。 4. 注重教师的指导语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教育 技能的训练。 5.注意对欣赏材料内涵的挖掘,注意欣赏活动 与绘画活动的区别。
(一)大班
认知目标
情感目标
(1)通过欣赏,
了解作品的形状、
色彩、结构等美 术要素; (2)了解作品的 表现手法、艺术 风格和创作意图
喜欢各种不同 风格的美术作 品。
能力目标
(1)能感受作品的色 调、色彩之间关系的 变化 (2)能感受作品中 形象的象征性、寓 意性 (3)能感受作品中 的形式美 (4)欣赏和评价他人 的作品时,能讲述自己 独特的观点
知道从自然景物、 艺术作品中能享 受到视觉艺术的 美。
(1)喜欢观看、欣
赏艺术作品
(2)对美术作品、
图书中的各种 初步学会运用线
形象感兴趣
条表现力度感、
(3)初步体验作品 节奏感。学会运
幼儿园美术创作指导教案 幼儿园美术
创作指导教案
一、概述
美术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幼儿园美术创作指导教案非常必要。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2.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4.让幼儿了解和热爱美术,将美术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
三、教学内容
1.色彩表达:通过引导幼儿使用各种颜色的材料进行绘画,让幼儿了解和感受色彩的丰富多彩;
2.造型创意:引导幼儿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造型创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图案设计:以简单的图案设计为基础,培养幼儿对图案和形状的认知能力;
4.素材利用:教导幼儿使用身边的各种素材进行创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给予幼儿一定的情境和材料,引导幼儿自由发挥,激发创作兴趣;
2.示范引导法: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简单的美术作品,引导幼儿学习并尝试模仿;
3.情感交流法:鼓励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促进幼儿与老师及同伴的交流。
五、教学步骤
1.创作前的准备:老师向幼儿介绍当天的创作主题和材料,并示范一些简单的技法;
2.创作过程的引导:老师引导幼儿自由发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作品展示和交流:幼儿完成作品后,老师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并进行交流和欣赏。
六、教学评价
1.作品评价:以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作水平为评价标准,不限于作品的外观;
2.过程评价:评价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主动性、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学前教育美术创作指导
学前教育美术创作指导
引言
学前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而美术创作作为一种表现艺术的形式,对于儿童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学前教育中美术创作的具体指导方法,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开展美术指导。
1. 儿童美术创作的价值与意义
艺术创作是儿童个性的自我表达,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通过美术创作,儿童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操,提高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 美术创作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学前教育中,我们需要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制定美术创作的教学目标。例如:
- 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
- 培养儿童的空间想象力和构图能力;
- 培养儿童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色彩协调能力;
-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美术创作教学方法的选择
学前阶段的美术创作教学需要注意方法的选择,使得儿童在轻松、
愉快的氛围中能够全面发展。以下是几种适合学前教育的美术创作教
学方法:
- 自由创作法:鼓励儿童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世界,从而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 模仿创作法:引导儿童模仿生活中的事物、自然中的景物进行创作,培养其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 合作创作法:通过小组活动,让儿童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交流,
提高沟通和合作意识。
4. 美术创作教学活动的设计
儿童在学前阶段的美术创作活动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下是几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
- 自由绘画:让儿童自由选择绘画的题材,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
感和想法。
- 装饰画:引导儿童使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画创作,培养其对色彩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指导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指导
一、引言
美术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本文将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三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指导。
二、活动目标
1. 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激发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和模仿真实的事物,培养儿童的观察力,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自由发挥,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4. 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通过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活动内容
1. 色彩世界:通过观察和欣赏不同颜色的事物,引导儿童了解各种颜色的特点和象征意义,通过绘画和色彩搭配等活动,让儿童感受色彩的魅力。
2. 自然观察:带领儿童到自然环境中观察植物、动物等,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儿童将自然中的美景和生物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3. 艺术大师:介绍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通过观赏和模仿这些作品,培养儿童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 造型创作:通过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引导儿童进行造型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美术游戏: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美术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儿童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四、活动方法
1. 观察与模仿:引导儿童观察真实的事物,然后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涂鸦期到形象期的转变——乱涂乱画→ 了解线条的特性→重复动作,产生某些图形, 有目的地表现某些事物)
二、幼儿美术创作的规律: (感知、愿望、动作活动、再现能力之间的关
系) (一)动态平衡 影响幼儿创作的几种心理因素处于动态平衡之
中,各因素的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发展是不同 步的。 (二)低项决定 幼儿创作的水平由程度低的因素决定水平。 (三)两级现象
(三)持续的过程是最佳效果的保证
1、每次欣赏完作品后,留有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回味, 不应立即创作;
2、加进新的相关要素;
3、同伴的分享至关重要。
三、从材料特性出发引导创作
步骤: (一)感受材料特性——材料可以是多样的,但特性应
集中单纯 (二)引导幼儿由材料的特性回忆、联想、想象有关事
物 (三)开始操作——边构思,边制作,边修改
参加劳动、文体活动、外出参加游
览·······
2、收集资料,扩充知识
美术作品(照片、图片、录像)、Hale Waihona Puke Baidu学作品、科 学知识
采取个别自由活动,让幼儿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探 索,使经验与知识融会贯通。 3、引入各种表现媒介与形式
尝试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媒介和方法进行美术表现
学习根据所要表现的题材内容来选择适宜的工具和 材料。 4、导向创造性表现
一、从主体内容出发引导创作——核心
主题内容包含两方面: 1、描写的物象、事件、情节,及在作品中呈现
出来的情感和情绪; 2、物象和情节的象征意义(包含时代精神、民
族精神,)以及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观念。 (一)精选主题和题材内容 (二)开展系列活动 (三)在活动的过程中给予指导
(一)精选主题和题材内容——出发点
第三节 幼儿园各年龄班美术创作的指导要点
一、小班——三岁左右 (一)特点 由无表现意图的涂鸦向有表现意图绘画转化的
阶段 (二)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涂鸦,保护和鼓励幼儿有意识表现
的信心; 2、尽可能多让幼儿接触各种工具材料,在玩玩
做做之中掌握其用途和产生的线条、形状。
二、中班——四岁左右 (一)特点 幼儿能够稳定地、有明确意图地进行表现,用掌握的简
大家好
第四章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指导
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一般规律与教育政策
一、影响幼儿美术创作的心理因素: (一)感知 (二)情绪、情感 (三)再现能力 (四)动作活动
(一)感知
1、美术形象来源于视觉经验 幼儿通过观看获得对于事物的种种视觉经验,这是
他们进行美术创作的来源。 无论是具象的还是高度抽象的,幼儿画面中的物体
(二)情绪、情感
1、创作的愿望由情感而生,创作的内容由情感而定。 2、情感的强度影响创作愿望的产生。 3、情绪、情感使作品内容充实。 4、情绪、情感能推动幼儿对高级、完美表现形式的追
求。
(三)再现能力
幼儿对所见到的、所观察过的事物,并不是想 要表现就可以表现出来的,这受到再现能力的 制约。
变化; 2、指导幼儿表现有情节的作品。
第四节 各类美术技能的学习指导
一、绘画 (一)造型 1、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物体的形体
结构 小班:大致轮廓外形 中班: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形 状、大小、结构、颜色等 大班:物体的动态及相互关系
2、引导幼儿再现 (1)抚摸 (2)以身体动作姿态模仿物体 (3)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形 (4)用手在纸上空书物体的样子 (5)图形拼摆 (6)迁移于不同的表现媒介 3、通过系列活动掌握物体的造型
都是他们曾经见过的,是视觉经验累积所有的。 没有一定的视觉经验,进行美术创作是不可能的。
2、知觉力的强弱影响作品形象的深入和精确程度
一个对事物的形、色很留心,观察力又强的幼儿画出的 形象总是完整入微的;
一个空间感很轻的幼儿将长于造型、构图;
一个对色彩敏感的幼儿会将一幅画画的色彩斑斓,具有 装饰形。
欣赏作品→感受美的形式规律→导向生活经验→
创作
(一)好的作品是前提
1、作品要求形象特征突出,富有情节和动感;
2、作品中蕴含的形式规律须是幼儿于生活中能够见 到并体验到的。
(二)生活的折射必不可少
幼儿如果停留在欣赏作品的形式规律上直接进行创 作,画出的作品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引导幼儿用所学 的艺术语言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法,就能够创造出 独特、生动、多姿多彩的作品。
这种表现在艺术上不可取,对幼儿也无情趣可言。恰当 地引导幼儿抓住色彩的美感特点、动人之处进行描绘。 4、用色彩表达情感
3、美术形象来自审美知觉
审美知觉,是对于事物的整体和情感性的把握, 不带有功利的目的。
产生审美知觉的条件——主体对于感知的事物 具有一定的新鲜感和距离感。
一个十分陌生的事物往往引起我们的警觉,难 以形成审美态度,也难以引起表现的愿望;
一个常视久见的事物,在视觉中的新鲜感和距 离感会下降,同时因为太过经常性、反复性, 容易让人采取实用态度,忽视它的审美特性。
幼儿的思维是以叙事,也就是故事的方式展开的。 精选主题和题材内容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贴近幼儿的生活 2、生动有趣 3、有创造的余地 4、适合以美术的方式表现
(二)开展系列活动——形式
1、获得最初的体验
幼儿经验的来源:一般稳定生活——普遍经验
偶发事件——个别经验
鉴于幼儿生活环境的局限,经验不足,教师设法使幼儿 获得足够经验。大自然,社会是最好的课堂。
(二)构图
构图: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把有关的物体形象 恰当地安排在画面上,表现事件情节、环境气 氛等。
1、观察物体的空间关系
——物体之间的相对大小、高矮、上下、邻近、 分离;内外、前后、远近等空间关系
2、通过欣赏作品了解作者是怎样构图的
——主要形象与次要形象的位置、大小关系,主 体与背景的关系,形象与背景的颜色关系,等 等
单形状表现越来越多的事物 (二)指导要点 1、接触和表现各种不同的事物,多积累形象; 2、不仅表现物体的大轮廓,进一步区分物体的各组成
部分和细节。
三、大班 (一)特点 幼儿能够认识到事物间曲折复杂的关系,能够表现出空
间关系及其以外的一些事件关系。 (二)指导要点 1、揭示事物的差异,简单矛盾及其矛盾引起的事物的
4、营造宽松的气氛——心理的环境
教师要对幼儿抱有肯定的态度,幼儿会意识到 教师对其的想法和做法感兴趣,从而会放心地 去做,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此宽松的氛围下, 观察到幼儿的真实表现。
二、从形式规律出发引导创作
从形式规律出发引导幼儿创作,不是将某些美术形式孤 零零地呈现给幼儿,而是从欣赏作品开始,从作品中感 受、理解美的形式规律及其韵味;以此为前提,在幼儿 对一定的形式规律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导向相关的生活 和经验;之后进行创作。
再现:心理的再现——记忆表象的重新浮现
艺术的再现——将内心所知所想外化,
以物质手段表现出来。
1、视觉经验、情绪情感通过再现转化为美术形 象。
2、再现能力的差异影响着幼儿的美术表现的形 式。
(四)动作活动
1、一般动作活动 作用:(1)幼儿通过一般动作活动了解客体。 (2)同时,了解自己,体会自己的力 量与作用,形成个人的行为方式。
三、教育的对策: (一)全面入手 (二)具体指导 1、寻找发展上的低项 2、警惕发展上的平衡 (三)把握尺度 1、视孩子对事物的感知熟悉程度 2、视孩子对再现式样的掌握程度 3、视幼儿的愿望水平
第二节 幼儿美术创作的具体指导
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创作的三条思路:
一、从主体内容出发引导创作 二、从形式规律出发引导创作 三、从材料特性出发引导创作
借助于其他艺术形式,如文学。进一步发展为综合 艺术活动,如戏剧表演。
(三)在活动过程中给予指导
1、具备背景知识经验 幼儿发展的理论知识、美术知识与技能、幼儿美术发展
规律的理论知识和感性经验、对于幼儿的了解 2、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 内心活动;思考幼儿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
3、学会等待
人的创造性活动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思索、尝试, 在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时候,教师应给予幼儿 充分的探索时间,不要一发现问题就迫不及待 地告诉幼儿该怎样,不该怎样。
3、巧妙安排画面
——构图方法:主要形象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 其他形象围绕主体形象;主要形象画大,重点 刻画,细致描绘,其他形象概括处理。
(三)色彩 1、不同的事物用不同的颜色来画 使用固有色描绘物体(区别描绘事物的不同) 识别色相——赤、橙、黄、绿、青、蓝、紫 2、运用色彩区别主次 主体形象色彩丰富,背景用单一的色彩 利用色彩的对比 3、在一种颜色意境的指导下再现事物。 幼儿发展到一定阶段萌发出表现事物的客观颜色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