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版与2000版的比较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EXW、FCA、CPT、CIP、DAT、DAP、DDP 国际贸易术语2010主要变化:1. 术语分类的调整:由原来的EFCD 四组分为适用于两类: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和水运2、贸易术语的数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EXW、FCA、CPT、CIP、DAT、DAP、DDP国际贸易术语2010主要变化:1. 术语分类的调整:由原来的EFCD 四组分为适用于两类: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和水运2、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3种变为11种。
《通则2010》的分类新版本改变了《通则2000》将13个贸易术语分为EFCD四组的做法,而将11种术语分成了如下截然不同的两类:第一组: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术语七种:EXW、FCA、CPT、CIP、DA T、DAP、DDP。
EXW(ex works)工厂交货FCA(free carrier)货交承运人CPT(carriage paid to)运费付至目的地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运费/保险费付至目的地DA T(delivered at terminal)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DAP(delivered at place)目的地交货DDP(delivered duty paid)完税后交货第二组: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术语四种:FAS、FOB、CFR、CIF。
FAS(free alongside ship)装运港船边交货FOB(free on 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CFR(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险费加运费3、删除INCOTERMS2000中四个D组贸易术语,即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DAF (Delivered At Frontier)、DES (Delivered Ex Ship)、DEQ (Delivered Ex Quay),只保留了INCOTERMS2000D组中的DDP(Delivered Duty Paid )。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版与2000版的比较精选全文完整版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版与2000版的比较一、Incoterms2010 与Incoterms2000 结构上的比较分析(一)通则总体结构上的变动Incoterms2010 与Incoterms2000 一样,都是有引言和对各术语解释的正文部分。
2000版通则的引言部分内容繁多,多达22个部分,很容易被阅读和使用者忽视。
因此,Incoterms2010 尽量缩减引言内容,而把某些重要内容调整到正文各术语的具体条款和条款前的使用指南(Guidance note)中。
现在的引言只包括5部分内容:如何正确使用通则、Incoterms2010 的主要特点、贸易术语的变形、引言的地位和对6个专用词含义的解释。
(二)贸易术语的数量从13种调整为11种Incoterms2010将原有的13种贸易术语减为11种,使用两个可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新术语——DAT(运输终端交货)和DAP(目的地交货),取代过去的DAF、DES、DEQ和DDU。
这两个新增术语的交货都在指定目的地发生,使用DA T时,货物已从到达的运输工具卸下,交由买方处置完成交货(与以前的DEQ术语相同)。
使用DAP 时,货物在运输工具上做好卸货准备交给买方处置完成交货(与以前的DAF、DES和DDU类似)。
(三)贸易术语的分类方法发生变化Incoterms2000 按照术语缩写首字母分成四组,即E组、F组、C组和D组,这种分类和排序反映了卖方对买方承担的责任由小到大的程度,在买卖双方选择贸易术语以确定自己承担的责任时显得很重要。
然而,Incoterms2010将11种术语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类。
第一类是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或多种运输方式的七种术语:EXW、FCA、CPT、CIP、DAT、DAP 和DDP。
这些术语可以用于没有海上运输的情形,也可用于船只作为运输一部分的情形。
第二类是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的四种传统贸易术语:FAS、FOB、CFR和CIF。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区别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区别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区别介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交货条件规则,旨在标准化国际贸易中涉及的术语和义务。
国际商会于1936年首次制定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之后经过多次修订,最新版本为2010年版本。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2010年版本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贸易环境和需求。
国际商会决定于2023年底发布新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即Incoterms 2023。
主要区别新版本的Incoterms 2023相较于旧版本的主要区别如下:1. 核心术语没有变化Incoterms 2023仍然包括11个核心术语,即EXW(交货已装运)、FCA(装运前)、FAS(装运港)、FOB(船上交货)、CFR (成本加运费)等。
这些术语的定义和使用方法保持不变。
2. 增加适用性说明对于不同的运输方式和交货地点,Incoterms 2023增加了更详细的适用性说明,以帮助贸易商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术语。
3. 增加安全条款在Incoterms 2023中增加了一项新的条款——“安全方面责任”(Security-related Obligations)。
该条款要求卖方和买方在贸易过程中遵守相关安全法规和程序,以确保货物的安全。
4. 确定运输方式和交货地点的责任Incoterms 2023明确了各个术语下买方和卖方在运输方式和交货地点方面的责任。
这有助于避免争议和误解,提升贸易过程的效率和可预见性。
5. 强调适当保险的必要性根据Incoterms 2023,卖方需要根据交货条件的要求购买适当的运输保险。
这样可以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时得到适当的赔偿。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规则,能够帮助贸易商在交易中确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Incoterms 2023相较于旧版本,增加了适用性说明、安全条款和保险要求,更加适应了当前的贸易环境和需求。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

《201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不同的地方有哪些选项?A. 两个通则同时适用于国际和国内贸易问题B. 2010 年通则把11 个贸易术语分为两组C. FOB 和CIF 风险转移点都是装运港船上D. 新增DAT 和DAP 两个术语一、国际贸易术语的性质和作用国际贸易术语是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形成的,表明在不同的交货条件下,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费用、责任及风险划分的以英文缩写表示的专门用语。
贸易术语是国际惯例的一种,由当事人选择适用。
作用1.简化了交易程序,缩短了磋商时间,节省了交易成本;2.每个贸易术语都决定了价格构成;3.规范了买卖双方在交货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4.是解释合同和解决争议的重要依据。
二、2000 年通则的主要内容2000 年通则共规定了十三种贸易术语,这十三种贸易术语的排列顺序从卖方承担费用、风险和责任最小的工厂交货,即EXW,到卖方承担费用、风险和责任最大的目的地完税后交货,即DDP,分别依其特点共分为四组。
( 一E )E 组( ( 内陆交货合同)E 组贸易术语中只有一个贸易术语,即EXW,意为工厂交货(指定地点),此术语为卖方义务最小的贸易术语,卖方只要将货物在约定地点,通常是卖方所在地交给买方处置即可,此约定的地点指卖方的工厂、仓库等,由于是在卖方的内陆完成交货,因此又称内陆交货合同。
在此术语下,货物的风险自交货时转移。
卖方的义务是:(1)履行交货义务,即在其所在地(一般为工厂或仓库)将货物交买方;(2)承担交货前的风险和费用。
买方的义务是:(1)买方必须承担在卖方所在地受领货物的全部费用和风险;(2)办理出口清关手续。
本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 二F )F 组( ( 主要运费未付)( 装运合同)F 组共有三个术语,即FCA,意为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FAS,意为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FOB,意为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
F 组的术语均为装运合同,即卖方均在货物的装运地或启运地或出口地完成其在销售合同中的交货义务,因此主要运费应是由买方来承担2016年中律司法考试培训暑期强化提高阶段21的,对于卖方来说则是主要运费未付。
简析《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新变化

简析《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新变化摘要: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的多样性变化,以及其在实践中的运输形式的不断创新,使得《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也应随之有相应的变化与调整。
为此,国际商会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作了修订,以更好的适应现实贸易的需求。
本文将对《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和《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区别做简要的分析,并简析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相关改动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进而更好地适应和运用新的国际贸易规则。
关键词: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船舷《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商会根据国际货物贸易在现实中的发展与变化,对《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修订,并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在2000至2010的十年时间里,《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作为国际贸易的国际惯例,为外贸业务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避免了一些误解的产生。
而贸易形式的多样,贸易运输的变革等因素都使得《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无法满足于融入电子贸易等现代化的现实贸易的需求。
《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为此做了更为详细的解释以及修订,主要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贸易术语由13种减为11种在《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规定了13种国际贸易术语,分为四组,分别为:e组、f组、c组、d组。
而在《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国际贸易术语为11种,分为两类。
贸易术语的变化主要是在d组中反映,daf、des、deq和ddu被dap和dat 取代。
dap和dat是“实质性交货”术语,即卖方需将货物交于买方,才完成风险转移和完成交货。
《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daf(边境交货)、des(目的港交货)、ddu(未完税交货)都不需要卖方办理进口清关相关手续和支付相应的费用,也不必将货物从运输工具上卸下,只需要将货物处于让买方可以支配的状态即可。
国际贸易2000通则和2010通则的主要区别

2000通则和2010通则的主要区别INCOTERMS 2010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0与2000相比主要变化有:1.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3种变为11种。
2.删除INCOTERMS2000中四个D组贸易术语,即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DAF (Delivered At Frontier)、 DES (Delivered Ex Ship)、 DEQ (Delivered Ex Quay),只保留了INCOTERMS2000D组中的DDP( Delivered Duty Paid )。
3.新增加两种D组贸易术语,即DAT( Delivered At Terminal )与DAP(Delivered At Place)。
4.E组、F组、C组的贸易术语不变。
主要变化及说明1.两种新的术语——DAT和DAP通则已经将13种不同的术语减为11种。
DAT和DAP(指定目的地和指定地点交货),取代了DAF,DES,DEQ和DDU而实现的。
所谓DAT和DAP术语,是“实质性交货”术语,在将货物运至目的地过程中涉及的到所有费用和风险由卖方承担。
此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因此也适用于各种DAF,DES,DEQ以及DDU 以前被使用过的情形。
2.11种贸易术语的分类2000通则中的13种术语按术语缩写首字母分成四组,即,E组(EXW),F组,C组以及F组。
这种分类反映了卖方对于买方的责任程度。
FCA,或者适用国内贸易的EXW,利用交货的完成以及在尽可能早的时间把风险转移给买方从而赋予卖方最少的责任。
相反地,D组术语,或者说“实质性交货”术语,利用交货的完成以及在尽可能晚的时间把风险转移给买方从而赋予卖方最多的责任。
这种分类仍然很重要,尤其是在当事人对2010通则中的中11种贸易术语作出选择时。
然而,2010通则将这11种术语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类。
第一类包括那些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运输的七种术语。
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比较

《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版的比较分析发表时间:2011-5-23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朱念[导读] 贸易术语结构上的变化。
贸易术语由13种减少为11种,贸易术语根据运输方式分为2组。
朱念钦州学院2010年9月国际商会已经完成了《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10年通则》),已于2011年1月1日发布生效。
与《2000年通则》相比,《2010年通则》更准确地标明了各方承担货物运输风险和费用的责任条款。
一、《2010年通则》的实质性的主要修改《2010年通则》在以下两大方面进行了六个方面实质性的修改:1. 贸易术语结构上的变化。
贸易术语由13种减少为11种,贸易术语根据运输方式分为2组。
《2010年通则》删掉了4个D组术语:DAF、DES、DEQ和DDU,新增2个D组术语:DAT(Delivered AtTerminal,终端交货)和DAP(Delivered At Place,指定地点交货)。
2. 术语义务项目上的变化。
《2010年通则》中每种术语项下卖方在每一项目中的具体义务不再“对应”买方在同一项目中相应的义务,而是改为分别描述,并且各项目内容也有所调整。
其中,第一项和第十项改动较大,尤其是第十项要求卖方和买方分别要帮助对方提供包括与安全有关的信息和单据,并因此而向受助方索偿因此而发生的费用。
3. 新增DA T和DAP两个术语。
《2010年通则》增加了DAT和DAP两个全新的术语,DA T下卖方需要承担把货物由目的地(港)运输工具上卸下的费用,DAP下卖方只需在指定目的地把货物处于买方控制之下,而无须承担卸货费。
这有助船舶管理公司理解货物买卖双方支付各种收费时的角色,弄清码头处理费的责任方,有助避免现时经常出现的码头处理费(THC)纠纷。
4. “船舷”的变化。
《2010年通则》取消了“船舷”的概念,不再设定“船舷”的界限,只强调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开始起的一切风险。
INCOTERMS2010与2000的区别

INCOTERMS2010与2000的区别2010通则主要是以下方面的区别:1、加入两个新的贸易术语DAT和DAP,取消了4个:DAF、DES、DEQ和DDU;2、所以2010术语分类为11种;3、加入了术语的使用范围,强调也适用与国内贸易;4、加入电子交易的内容;5、保险的险别引入了ICC2009版本;6、加入与反恐有关系的内容;7、加入终端处理费用的归属,以保证不出现真空;8、加入连环贸易(或称销售)条款,对2000通则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
虽然Incoterms2010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是Incoterms2010实施后并非Incoterms2000就自动作废。
因为国际贸易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对国际贸易当事人不产生必然的强制性约束力。
当事人在订立贸易合同时仍然可以选择适用Incoterms2000甚至Incoterms1990。
Incoterms2010主要变化:1,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3种变为11种;2,术语分类的调整:由原来的EFCD四组分为两类: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和水运;3,删除INCOTERMS2000中四个D组贸易术语,即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DAF (Delivered At Frontier)、DES (Delivered Ex Ship)、DEQ (Delivered Ex Quay),只保留了INCOTERMS2000D组中的DDP(Delivered Duty Paid );4,新增加两种D组贸易术语,即DAT (Delivered At Terminal )与DAP(Delivered At Place );5,E组、F组、C组的贸易术语不变。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2010, 缩写Incoterms® 2010) 是国际商会根据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对《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修订,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实施。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年通则的区别

D四组,且按照卖方责任逐步增加、买方责任 逐步减少依次排列。 而Incoterms® 2010 对则且按照所适用 的运输方式划分为两大类(适用于各种运输方 式类和仅适用于水运类),意在提醒使用者注 意不要将仅适用于水运的术语用于其他运输方 式。
对货物风险转移界限的调整
• Incoterms® 2010 取消了INCOTERMS2000 中FOB、CFR和CIF术语下与货物有关的风险 在装运港“船舷”转移的概念,不再规定 风险转移的临界点,改为卖方承担货物在 装运港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而买方则 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之后的一切风险。
广外大经贸学院
广外大经贸学院 张靓芝 2010
Incoterms® 2010 中DAP的含义
• 按照Incoterms® 2010 的解释,DAP是Delivered At Place的简称,字面意思是“指定目的地交货”。 其中,“Place”可以指港口,也可以是陆地的地名。 • Incoterms® 2010 对DAP的解释是:卖方自行负担费 用和风险订立运输合同,按惯常路线和方式,在规定 日期或期限内,将货物从出口国运到进口国内指定目 的地,将货物置于买方支配之下,就算完成交货义务。 • 注意,DAP合同下,卖方在目的地不需卸货。 • 因此,除了在指定目的地的卸货费用的分担不同外, DAP和DAT的差异并不明显。
工厂交货 货交承运人 装运港船边交货 装运港船上交货 成本加运费 成本加运保费 运费付至 运保费付至 边境交货 目的港船上交货 目的港码头交货 未完税交货 完税后交货
产地交货 合同
FCA Main Carriage FAS FOB Unpaid CFR Main Carriage CIF CPT Paid CIP
《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Incoterms® 2010相对于2000版本的主要变化 3.对货物风险转移界限的调整:
• Incoterms® 2010 取消了INCOTERMS2000 中FOB、 CFR和CIF术语下与货物有关的风险在装运港“船舷”转
移的概念,不再规定一个明确的风险临界点,改为卖方承
担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Place on board)为止的一切风险, 而买方则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之后的一切风险。
FCA货交承运人
(三)买方的义务和费用 • 1、买方的基本义务 (1)自负风险和费用按时租船订舱,并充分通知承运人名 称、运输方式、具体交货地点和交货日期或期限等信息。 (2)自负风险和费用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3)买方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用 (4)领货、领单和付款 • 2、买方要承担的费用 – 运费+保险费+货交承运人以后的一切费用+进口报 关的税费
2010通则
A1 /B1买方/ 卖方的一般义务 A2/B2许可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他许可,安全清关和其 他手续 A3/B3运输与保险合同 A4/B4交货/收货 A5/B5风险转移 A6/B6费用分摊 A7/B7通知买方/ 卖方 A8/B8交付单据/交货证明 A9/B9核对包装及标记/ 货物检验 A10/B10信息协助和相关费用
Incoterms® 2010相对于2000版本的主要变化 5.新增连环贸易(String Sales)
• Incoterms® 2010 在FAS,FOB,CFR和CIF等几种适用水
上运输的术语的指导性说明中,首次提及“String Sales”,在 CPT和CIP的A3项中也有提及。
• 大宗货物买卖中,货物常在一笔连环贸易下的运输期间被多次买
Incoterms® 2010相对于2000版本的主要变化 7.电子信息交流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的区别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2010),缩写Incoterms2010是国际商会根据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对《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修订,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实施。
一、相对于INCOTERMS2000,Incoterms 2010的主要变化1.术语分类的调整:由2原来的EFCD四组分为适用于两类: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和水运;2.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3种变为11种;3.《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删去了《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4个术语:DAF (Delivered at Frontier)边境交货、DES (Delivered Ex Ship)目的港船上交货、DEQ (Delivered Ex Quay)目的港码头交货、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未完税交货;4.新增了2个术语:DAT(delivered at terminal)在指定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DAP (delivered at place)在指定目的地交货。
即用DAP取代了DAF、DES和DDU三个术语,DAT取代了DEQ,且扩展至适用于一切运输方式;5.修订后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取消了“船舷”的概念,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后的一切风险。
在FAS,FOB,CFR和CIF等术语中加入了货物在运输期间被多次买卖(连环贸易)的责任义务的划分。
考虑到对于一些大的区域贸易集团内部贸易的特点,规定,Incoterms 2010不仅适用于国际销售合同,也适用于国内销售合同。
Incoterms2010 arearranged into the two distinct groups:Any Mode of Transport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CPT–Carriage Paid ToDAP–Delivered At PlaceDAT–Delivered At TerminalDDP–Delivered Duty PaidEXW–Ex WorksFCA–Free CarrierSea and Inland Waterway Transport OnlyCFR–Cost and Freight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FAS–Free Alongside ShipFOB–Free On Board 第一组: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术语七种:EXW、FCA、CPT、CIP、DAT、DAP、DDP。
2010通则

一一、《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年9月27日,国际商会在巴黎召开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全球发布会,正式推出其于近期刚刚完成修订的国际贸易术语2010。
这标志着被经贸界使用了近十年的国际贸易术语即将被新版本所取代。
新版本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国际贸易术语2010 与国际贸易术语2000的关系:虽然国际贸易术语2010 将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但是国际贸易术语2010实施之后并非国际贸易术语2000就自动作废。
因为国际贸易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对国际贸易当事人不产生必然的强制性约束力。
国际贸易惯例在适用的时间效力上并不存在“新法取代旧法”的说法,即2010实施之后并非2000就自动废止,当事人在订立贸易合同时仍然可以选择适用贸易术语2000甚至贸易术语1990。
二、国际贸易术语2010主要变化:1. 术语分类的调整:由2原来的EFCD 四组分为适用于两类: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和水运2、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3种变为11种。
《通则2010》的分类新版本改变了《通则2000》将13个贸易术语分为EFCD四组的做法,而将11种术语分成了如下截然不同的两类:第一组: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术语七种:EXW、FCA、CPT、CIP、DAT、DAP、DDP。
EXW(ex works)工厂交货FCA(free carrier)货交承运人CPT(carriage paid to)运费付至目的地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运费/保险费付至目的地DAT(delivered at terminal)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DAP(delivered at place)目的地交货DDP(delivered duty paid)完税后交货第二组: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术语四种:FAS、FOB、CFR、CIF。
FAS(free alongside ship)装运港船边交货FOB(free on 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CFR(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运费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成本、保险费加运费3、删除INCOTERMS2000中四个D组贸易术语,即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DAF (Delivered At Frontier)、DES (Delivered Ex Ship)、DEQ (Delivered Ex Quay),只保留了INCOTERMS2000D组中的DDP(Delivered Duty Paid )。
2010国际贸易术语中FOB/CIF/CFR与2000的区别

2010国际贸易术语中FOB/CIF/CFR与2000的区别随着当即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为了使贸易术语能更加适应世界上无关税区的发展、国际货物交易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到店咨询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变化,2010年9月27日,国际商会正式推出《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
较Incoterms 2000,Incoterms 2010首次正式明确贸易术语不仅适用于国际销售合同,也适用于国内销售合同。
同时内容上也有所变化,下面主要谈谈贸易术语中常用的三大术语FOB、CIF和CFR的变化。
一、“风险界点”的变化Incoterms 2010不再设定“船舷”的界限,而是以货物在装运港口被装上船时为界,不设定一个明确的风险临界点。
只强调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当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开始起的一切风险。
这样,买卖双方的风险以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时为界,更加符合装船作业的实际情况。
二、严格规定贸易术语运输方式的使用范围随着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的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和滚装船运输的广泛运用,Incoterms 2010希望能用更为确切的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来取传统的FOB、CFR、CIF。
例如,对FOB术语的定义除了把原来的风险界点从“装运港船舷”改为“装运港装上船”外,还特意加了“如果货物在装船前就被交付承运人,例如集装箱货物通常在港区交付,则不宜用FOB术语,此类情形应使用FCA术语”。
另外,贸易术语在新的分类中将FOB、CIF、CFR归类于只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更明确了这三种术语的适用范围,防止滥用。
三、码头装卸费的明确。
Incoterms 2010中的CIF、CFR规定卖方承担到目的港的港运费,但不承担目的港的卸船费用、目的港水域驳运费用以及转运环节费用,不过同时仍然建议双方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码头装卸费的承担。
这样就避免了在Incoterms 2000规定下,买方可能为一次服务付两次费的情况,即已由卖方支付的包含在货物价格中的运输相关费用,承运人或码头运营商再次向买方收取的。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读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读——国际货物买卖中贸易术语的选择与适用[摘要]《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公布之后,就引发了学术界的热烈讨论,讨论的目的在于尽快地使相关人士理解、参透新变化,并应用到实践贸易中;与外贸业务有关的人员也一并加入这个讨论。
学术界对国际贸易术语的研究热情一直、也将在很长时间内如火如荼,研究成果的质量当然也可喜可贺,而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国际贸易术语,通过简要阐释修订内容概况,并有侧重地分析对国际货物买卖影响较重要的主要贸易术语,即CIF/CFR和FOB术语,希望对国际贸易实践有所帮助,帮助外贸人员熟练的选择运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防范贸易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CIF;CFR;FOB;变化引言长期的国际商事活动促成了商人们约定俗成又继而普遍遵守的习惯性做法,人们称之为“国际商业惯例”(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custom)。
在国际贸易运输方面,国际商会(ICC)于1936年开始为统一各种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编辑整理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为适应国际贸易商业实践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又先后于1953年、1967年、1980年、1990年、2000年进行了多次修订。
国际商会是国际非政府组织,其成员为不同国家的公司或非政府组织①,没有立法权,故其制定的规则没有一般法律具有的强制性特点,而具有行业工会规则的性质与效力(由于历史影像的广泛性和地位被广泛承认,国际商会在130个国家拥有会员,是以此名义活动的唯一具有普遍接受力的跨行业国际商事组织,它所整理出版的《解释通则》有国际商事示范规则的地位和作用)。
1990年的修改主要使《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适应了电子数据交换(EDI)和当时运输技术的变化;1999年再次修订主要为适应世界上无关税区的发展;而贸易交通运输方式、集装箱在运输领域的广泛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货物安全问题及国际分工的新变化,促使了国际商会对现行的2000年版本进行再一次修订,修订过程历时两年半,来自全球130个国家的国际贸易领域专家及法学家提供了2000多条修改意见②,几经易稿,敲定了升级版本《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Incoterms 2010》),于2010年9月公布,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版本对比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版本对比国际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专业术语,是贸易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国际贸易中,商业合同中涉及的术语很多,这些术语需要得到统一的解释和适用,以便确保各方在贸易活动中的权益得到合理保护。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通称INCOTERMS)的发布和更新对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010年版和2020年版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读者对这两个版本的区别和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版本解释2010年版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商会(ICC)发布的第八版,于2010年生效。
这一版的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共有11个术语,分别是EXW(装运工厂),FCA(装运地),FAS (装运港船边),FOB(船上交货),CFR(成本加运费),CIF(成本加保险费),CPT(运费付至),CIP(运费和保险费付至),DAT(到达迄日特定地点),DAP(到达目的地)和DDP(交付关税前)。
2020年版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商会发布的第九版,于2020年生效。
这一版的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同样包括11个术语,但与2010年版相比,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化和调整。
二、具体对比1. 增加了DAT术语在2010年版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并没有包括“DAT”(到达迄日特定地点)这个术语。
而在2020年版中,这一术语被添加进来,以满足国际贸易中特定地点交货的需求。
这一变化意味着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于交货地点的规定更加详细和全面了。
2. 调整了CIF和CIP的保险要求在2010年版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CIF(成本加保险费)和CIP(运费和保险费付至)两个术语的保险要求略有不同,其中CIF要求卖方负责投保“最低保险”,而CIP 则要求卖方投保一定金额的保险。
而在2020年版中,CIF和CIP的保险要求得到了统一,两者均要求卖方投保“全部保险”。
3. 修改了FOB术语的相关规定在2010年版中,FOB(船上交货)术语规定卖方负责在装船前把货物交运给承运人,而买方负责运费和风险。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 2010), 缩写Incoterms 2010 是国际商会根据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对《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修订,2010年9月27日公布,于2011年1月1日实施。
一、相对于INCOTERMS2000,Incoterms 2010的主要变化1.术语分类的调整:由2原来的EFCD 四组分为适用于两类: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和水运;2.贸易术语的数量由原来的13种变为11种;3.《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删去了《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4个术语:DAF (Delivered at Frontier)边境交货、DES (Delivered Ex Ship) 目的港船上交货、DEQ (Delivered Ex Quay)目的港码头交货、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未完税交货;4.新增了2个术语:DA T(delivered at terminal)在指定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DAP(delivered at place)在指定目的地交货。
即用DAP取代了DAF、DES和DDU三个术语,DA T取代了DEQ,且扩展至适用于一切运输方式;5.修订后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取消了“船舷”的概念,卖方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风险,买方承担货物自装运港装上船后的一切风险。
在FAS,FOB,CFR和CIF 等术语中加入了货物在运输期间被多次买卖(连环贸易)的责任义务的划分。
考虑到对于一些大的区域贸易集团内部贸易的特点,规定,Incoterms 2010不仅适用于国际销售合同,也适用于国内销售合同。
Incoterms2010 are arranged into the two distinct groups:Any Mode of TransportCIP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CPT –Carriage Paid ToDAP –Delivered At PlaceDAT –Delivered At TerminalDDP –Delivered Duty PaidEXW –Ex WorksFCA –Free CarrierSea and Inland Waterway Transport OnlyCFR –Cost and Freight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FAS –Free Alongside ShipFOB –Free On Board第一组: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术语七种:EXW、FCA、CPT、CIP、DAT、DAP、DDP。
通过案例学习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案例2010年9月国际商会已经完成了《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修改,已于2011年1月1日发布生效。
新版本充分考虑到近十年贸易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内容更清晰简洁,操作性和指导性进一步加强,更符合当前贸易实务的需要。
与《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相比,《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更准确地标明了各方承担货物运输风险和费用的责任条款。
对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Rrules2010)发生的重大变化。
我们教材还没有做出相应的修改,请大家注意。
现在结合新的规定和具体情况,与大家一起讨论。
先看如下案例。
案例一我国青海西宁某出口公司于2010年9月向日本出口30吨冬虫夏草,每吨50箱,共1500箱,每吨售价为20,000美元。
FOB新港,共600,000美元,即其信用证,装运期为9月28日之前,货物必须装集装箱。
该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办事处,于是在9月上旬便将货物运至天津,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订箱装船。
不料货物在天津存仓后的第二天,仓库着火,抢救不及,1500箱全部烧毁。
办事处立即通知公司总部并要求尽快补发30吨,否则无法按期装船。
结果该公司因货源不足,只好要求日商将信用证有效期和装运期延长。
案例二中国清远公司出口一批货物,DAP术语成交,不可撤销信用证付款,2月20日交货。
1月下旬,中国清远公司的货物装船驶向目的港。
此时买方要求货装船后卖方将全套提单空邮卖方,以便买方及时凭以办理进口通关手续,中国清远公司即以照办。
由于海上风浪过大,船舶迟到几天才到达目的港,遭到买方降价要挟,经过争取对方才未予以追究。
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对卸货费用由谁负担的问题双方发生了争议。
最后,由中国清远公司负担卸货费用,但中国清远公司却蒙上了不小的损失。
历次修订,为了适应形势变化。
在讨论案例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产生发展与变化是有利于学习的。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自1936年首次制定后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中,为适应不断变化的贸易形势,先后历经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1990年、2000年多次重大修改和修订。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通则》的比较

晰简洁 ,操作性 和指导性进一步加强 ,更符合当前贸易实务的需 要 。
二 、 (00 ( 1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 (00 2 20通则》的主要区别
( 0 0 国际 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 ( 1年 2 以下简称 ( 0 0 ( 1通则》 )依然沿用 了 ( 0 0 国际 2 ( 0年 2 贸易术语解释通 则》以下 简称 (( 0 0 ( 0 通则》 )中A、B 2 两栏 的方式 ,来确定买卖双 方的义
无论是 ( 0 0 国际贸易术语 解释通则》 , ( 0年 2
还 是 ( 0 0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 则 ,其 中的贸 易术语都有十 几种之多 ,但 目前很 多外 贸 ( 1年 2 企 业经常采用的还是 以FOB、CF R、C F 种为 主 ,且 不管是 海运还是其他运输方式都在 I 这3 用 ,这 与 国际商会 对这 3 常 用贸 易术语的 解释不 一致 , 其原 因是 因为 以往 的贸 易运输 方 种 究
所 以 ,至今为止 ,大部分外 贸企业 仍以 (00 ( 0通则》为术语选择的依据进行进 出 口交易 。 2 但 是 ,笔者注意到 ,尽管 ( 0 0 则 的修订 ,更多的是以欧洲大陆的商业实践为基础 ( 1通 2 制定的 ,而 自2 1 年年初以来 ,国内 已经有很多组织和机构开始 了相关追踪研究 ,并就本次 0 1
A1 0协助提供信息和相关费用
B0 1 协助提供信 息和相关费用
( 00 ( 1通则》与 (0 0 2 ( 0 通则) 2 )的主要区别在于 : 1术语 数量的调整 . 由 ( 0 0 则 中的l 种术语调整为 ( 0 0 则) 20通 3 ( 1通 )中的 l种 。删 2 1
除 了原 ( 0 0 ( 0 通则 中的D 2 AF 、D S D Q、 D U术语 ,新增了D T 、D P E、 E D A A 术语 。 2术语分类 的调 整 .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修订背景和主要变化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修订背景和主要变化《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的修订背景和主要变化内容摘要:《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第八版修订版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的修改。
新的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考虑了运输实际操作、统一无关税区的贸易,新的协会货物保险条款、电子单据的使用以及货物安全等问题。
在新的通则中,新增了两个术语DAP和DAT,调整了术语种类和义务分配,完善了术语介绍和使用指南。
新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将有助于国际贸易专业人员在法律的确定性和节省时间和金钱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 修订变化《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是国际商会为统一各种贸易术语的不同解释于1936年制订的,命名为《1936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1936》)。
随后,为适应国际贸易实践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先后于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1990年和2000年、2010年进行过多次修订和补充。
2010年9月27日,国际商会在巴黎召开全球发布会,正式推出《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简称为《INCOTERMS 2010》。
2011年1月1日,全面修订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规则正式生效。
一、INCOTERMS 2010的修订背景自从上一个INCOTERMS2000年版发布以来,全球贸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的版本主要考虑以下议题。
(一)“9.11”恐怖事件发生后货物的安全条例“9.11”恐怖袭击发生后,各国海关加强了对货物的安全检验和核准工作,这给进出口双方增加了难度和工作量。
而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在INCOTERMS 2010中各方的义务中加以明确。
如C-TPAT 是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关边境保护局(CBP)在“9.11”事件发生后所倡议成立的自愿性计划,并于2002年4月16 日正式实行。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版本对比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版本对比庞阳阳摘要:为了便于不同国家的国际贸易实践,国际商会在上世纪出台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将之前较为混乱的贸易术语进行了统一。
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实践中出現的新形势,通则也进行了数次修订,最新版本INCOTERMS2020的出台必将对国际贸易实践带来深刻影响,对比不同版本的通则,研究最新通则的内容,有利于掌握新的贸易形势,从而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抢占先机。
关键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20;国际贸易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为了贸易便利,贸易各方开始逐渐将各种贸易条件和价格联系在一起,同时说明了贸易双方在各种情形下应该承担的义务,形成了各种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由于贸易各方国家地区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贸易习惯,各国对于贸易术语的解释不全相同,缺少成文的贸易术语,导致贸易方对所使用的贸易术语产生误解。
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实践的快速发展,国际商会(ICC)在国际贸易实践进行研究讨论,征求从事国际贸易实践的多方意见后,推出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为国际贸易实践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INCOTERMS的历史发展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INCOTERMS),是由国际商会于1936年发布制定,现在已成为最典型的国际惯例之一,其应用广泛、影响深刻。
INCOTERMS以简短的英文字母加地点对价格构成及买卖双方风险进行表示,为国际货物贸易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合同条款。
国际商会以贸易双方权责的划分以及风险的分配为标准,通过对贸易术语进行分类,并且对每一个术语做出全面、清晰、明确的解释,从而便于实践。
从1923年开始,在经过若干版摘要的汇总后,于1936年制定了第一部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贸易条件解释规则,通则在制定后便被广泛应用。
然而国际经济格局在不断变化,国际贸易形势也在不断更新,通则也不断做出调整。
第一次修订于1967年,通则添加了边境交货(DAF)和完税后交货(DDP)两种贸易术语,以便适应实践中广泛出现的边境贸易以及于进口国目的地交货的贸易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版与2000版的比较
一、Incoterms2010 与Incoterms2000 结构上的比较分析
(一)通则总体结构上的变动
Incoterms2010 与Incoterms2000 一样,都是有引言和对各术语解释的正文部分。
2000版通则的引言部分内容繁多,多达22个部分,很容易被阅读和使用者忽视。
因此,Incoterms2010 尽量缩减引言内容,而把某些重要内容调整到正文各术语的具体条款和条款前的使用指南(Guidance note)中。
现在的引言只包括5部分内容:如何正确使用通则、Incoterms2010 的主要特点、贸易术语的变形、引言的地位和对6个专用词含义的解释。
(二)贸易术语的数量从13种调整为11种
Incoterms2010将原有的13种贸易术语减为11种,使用两个可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新术语——DAT(运输终端交货)和DAP(目的地交货),取代过去的DAF、DES、DEQ和DDU。
这两个新增术语的交货都在指定目的地发生,使用DA T时,货物已从到达的运输工具卸下,交由买方处置完成交货(与以前的DEQ术语相同)。
使用DAP 时,货物在运输工具上做好卸货准备交给买方处置完成交货(与以前的DAF、DES和DDU类似)。
(三)贸易术语的分类方法发生变化
Incoterms2000 按照术语缩写首字母分成四组,即E组、F组、C组和D组,这种分类和排序反映了卖方对买方承担的责任由小到大的程度,在买卖双方选择贸易术语以确定自己承担的责任时显得很重要。
然而,Incoterms2010将11种术语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类。
第一类是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或多种运输方式的七种术语:EXW、FCA、CPT、CIP、DAT、DAP 和DDP。
这些术语可以用于没有海上运输的情形,也可用于船只作为运输一部分的情形。
第二类是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的四种传统贸易术语:FAS、FOB、CFR和CIF。
新的分类方法是为了帮助使用者正确选择与运输方式对应的最适合的术语,清楚地告诉使用者什么样的运输方式应该选用什么样的贸易术语。
(四)每一种术语的条款前都有一个使用指南
Incoterms2000 每一种术语的条款前有一段序言部分,主要说明了每种术语的含义、风险的转移界限、买卖双方如何分摊费用、卖方可能要承担的主要责任以及适合的运输方式。
Incoterms2010每种术语的条款前列出了一个使用指南,该指南内容除了包含Incoterms2000 每种术语前的序言部分的内容外,还包括原来引言中对相关术语的说明。
这些指南可帮助使用者准确有效地为交易选择最合适的贸易术语。
二、Incoterms2010 与Incoterms2000 条款内容上的比较分析
(一)文字措辞更加简洁,易于理解掌握
对于各术语下风险的转移和费用的划分,Incoterms2010与Incoterms2000一样,都规定了需要具备“特定化”的前提条件,原来的解释是“货物已适当地划归本合同,即已清楚地分开,或以其他方式特定为合同货物为限”,现在简化为“货物已清楚地确定为合同项下之
货物者”表述更为简练。
对于各术语下A8标题的表述,原为“交货凭证、运输单据或具有同等效力的电子数据”,现在简化为“交货凭证”。
而且不同术语下卖方所交单证的具体表述也大为简洁。
关于电子交单的规定,Incoterms2010集中体现在A1/B1中:“A1-A10和B1-B10中所指的任何单证在双方约定或符合惯例的情况下,可以是同等作用的电子记录或程序”,改变了Incoterms2000分散在A1/B1和A8/B8中的做法。
(二)跟踪最新贸易实践做法和法律动态,体现了与时俱进
1. FOB、CFR、CIF下风险划分界限的重大修改。
Incoterms2010及其以前的版本中一直把船舷
原则保留了下来。
然而,毕竟船舷原则不合时宜。
因此,ICC冲破重重阻力,最终对FOB、CFR、CIF下的A4/B4和A5/B5条款做出了重大修改,抛弃船舷原则,取而代之的是货物置于“船上”时构成交货。
这样的规定更符合当今商业现实。
2.链式销售的存在导致的条款修改在商品的销售中,有一种“链式销售”形式,即货物在沿着销售链运转的过程中频繁地被销售好几次。
链式销售中间的卖方对买方承担的义务不是
运送货物,而是“设法获取”货物。
所以,Incoterms2010在四种术语的使用指南和A4中规定,卖方应将货物运到船边在船上交付或取得已经这样交付的货物;在CPT和CIP的A3a 运输合同中规定:“卖方必须签订或取得运输合同”。
3. 增加安检清关义务。
Incoterms2010在每种术语的A2/B2和A10/B10条款中增加了买卖双方完成或协助完成安检通关的义务。
4.无关税区扩大导致的条款调整。
Incoterms2010的副标题正式确认这些术语对国际和国内货物买卖合同都可适用,而且在A2/B2和A10/B10等处明确说明,只有在适用的地方,买卖双方才有义务遵守出口/进口所需手续的要求。
5. 赋予电子记录与纸面单据完全等同的功效。
Incoterms2010以范围更广的新表述----电子记录或程序代替EDI,而且赋予电子记录与纸面单据完全等同的功效。
6. 跟踪最新保险惯例对保险的条款做出调整。
Incoterms2010在涉及保险合同的A3b/
B3b条款中罗列了有关保险责任的内容,这些规定已从内容比较泛化的A10/B10款中抽出。
(三)防止使用者误解误用术语而对条款所做的调整
1. A3/B3 条款的修订。
Incoterms2010的A3/B3条款中明确了买方对卖方(或卖方对买方)无订立运输或保险合同的义务。
2. CPT、CIP、CFR 和CIF 下使用指南中的规定。
引言的“9.
3.C组术语”强调指出,C组术语下,卖方是在装运国或发货国而不是在目的地完成合同履行,而且风险转移点和费用转移点是分离的。
Incoterms2010把这两点从原来引言的位置调整到CPT、CIP、CFR和CIF的
使用指南中。
3. 建议集装箱货物不适合只适用水运的贸易术语。
Incoterms2010在FOB、CFR、CIF和FAS 的使用指南中指出它们不适合于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建议对此类货物分别改用FCA、CPT、CIP、FCA术语。
(四)弥补过去条款的缺陷,表述更为清晰、严谨,避免争议的发生。
1. 确认贸易术语同样可以在国内贸易中使用。
Incoterms2010的副标题正式确认这些术语对国际和国内货物买卖合同都可适用。
2. 完善了CPT和CIP下A2关于过境运输海关手续的规定。
Incoterms2010在CPT、CIP的A2 中除规定卖方可能需要办理出口海关手续的义务外,还增加一项义务:卖方办理交货前从他国过境运输所需的海关手续。
3. A6/B6 条款中明确了码头作业费的负担方。
Incoterms2010 在这些术语的A6/B6 条款中对部分费用的分配做出了规定,旨在避免费用混淆的情况的发生。
4. 卖方在A7下的通知内容有变更。
Incoterms2000 下D组术语A7规定的通知内容
都是两项,现在的DAT、DAP和DDP下A7的通知内容只有一项:“为使买方采取收取货物需要的措施所需要的通知”。
5. FAS 下买卖双方义务的明确。
Incoterms2010的新规定给了卖方选择装货地的权利;Incoterms2010 还规定:“如果双方已同意交货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买方有权在该期限内选择日期”。
这又给了买方选择交货日期的权利。
6. 买卖双方称谓的表述中性化。
Incoterms2000中表述买卖双方时使用“他(he)”或“他的(his)”,有性别差别。
Incoterms2010 首次对买卖双方使用了中性化的称谓——“它(it)”或“它的(its)”,体现了措辞的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