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导学案
3.贝壳导学案
3、短文两篇(《贝壳》)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3、学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特点。
4、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重点难点】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知识链接:1、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另有笔名萧瑞、漠蓉。
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
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
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小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
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
2、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导学流程】一、自学自研自探环节(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时:3分钟)学法:1、勾画知识链接重要信息,并记忆。
2、初读文本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明确朗读时的情感;以情入声,美读全文;自由选择自己感觉最美的段落进行诵读。
2、再读文本,从原文中勾画相关语句回答问题:①贝壳美在何处?②作者由美丽的贝壳感悟到了什么深刻的道理?(二)重点研读,深入探究(预时:5 分钟)学法:请找出你最喜欢,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妙在何处,并有感情地朗读。
(提示: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之一:联系文章主题或作者思想感情,词不离句。
贝壳导学案
《贝壳》导学案一、温故知新1、学习了《蝉》这篇短文有什么启示?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A.零落颤动继续贝壳 B.沙粒嘈杂精致观察C.图样钱币淘洗痕迹 D.脆弱短暂把玩透明3、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C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
..相看二、明确目标: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领悟生命的意义。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3、比较两篇散文的异同。
重点难点:懂得作者是怎样借“贝”言“理”的。
三、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
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2、字词学习,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这个词。
卑.()微:一丝不苟.():3.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下来,反复朗读。
4、贝壳的特点是什么?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
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
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的一圈的复杂的图样。
5、作者看到这美丽的贝壳想到了什么?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却是那样地用心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
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是有限,但总比贝壳的生命要长一些。
空间要多一些,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地面对它,创造它,让他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四、合作探究1、怎样理解“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贝壳》导学案
新市中学语文科学案
日期:2013 年9 月25 日星期三设计许潺教学内容:贝壳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本课重点字词。
过程与方法:品读、欣赏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生命的意义。
难点:感悟生命的意义,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一、自主学习(赏贝壳)
1、了解目标:
2、了解作者:
席慕容,台湾、,有诗集《》、散文集《》等。
3、聆听课文录音:
4、自由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卑微()短暂()一丝不苟()
5、欣赏句子:读了课文,你认为哪个句子好,请读一读,其他同学评价。
6、用一句话谈谈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二、合作探究(悟贝壳)
1、这是一枚的贝壳,作者由贝壳想到了。
2、贝壳的生命是什么样的?给你什么启示呢?
3、海边小小的贝壳让我们悟出了人生的道理,不禁引起了我们更深的思考和追问:生命究竟为什么存在?
4、生活中有哪些像贝壳一样的人?
三、拓展延伸(写贝壳)
1、仿写: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认真的活;
生命就要像一样,即使,也要。
四、课题小结
1、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2、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小结,愿我们的同学们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五、作业
1、请你用两条名言警句表达出对生命的礼赞。
2、学习了《贝壳》一文,你什么感悟,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贝壳》导学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贝壳》导学案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理解内容、积累文中的词语。
2、学会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哲理的写作手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能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朗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1)字音:淘洗脆弱卑微壳(多音字)枚玫(形近字)(2)词义:淘洗:卑微:一丝不苟:2.作者简介:席慕容:蒙古族女诗人,散文家,画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等。
3.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下来,朗读。
二、学习·研讨:1、请同学们先观看下面的一些贝壳图片,然后结合课文中的描述和自己所看到过的贝壳,概括贝壳的特点,并交流:作者看到贝壳时,想到了什么?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倡导的人生态度是什么?三、能力提升: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以下句子的含义:1、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学-的心”?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这是作者由一枚小小的贝壳所引发的出来的想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四、巩固·延伸:1.你从生活上的哪些小事或者是哪些微小的事物上得到过一些人生的启迪?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告诉了我们哪些人生道理?2.古人用贝壳做钱币的原因?五、当堂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卑()微脆弱()一丝不苟()地壳()2.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坚硬、精致和小巧,注定了贝壳是艺术品,是不忍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
B.短暂而细小的生命,却有精致、仔细的寓所,贝壳的世界里也充满着辩证法。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贝壳》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品读、欣赏课文
2. 理解文章内容,学习由一个具体的事物引出哲理的写作方法。
3. 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学习由一个具体的事物引出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懂得作者是怎样借“贝”言“理”的。
解决方法:合作探究法、诱导点拨法、创设情境法。
课前自主预习(见学案)
【教学步骤】
城市印象一兰州。
情境导入
出示学习目标
1. 学习由一个具体的事物引出哲理的写作方法。
2. 领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朗读课文,戈凰文中描写贝壳的语句,说一说:作者捡起的贝壳是什么样的?
2. 研读文章一想贝意
由这一枚精美的贝壳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3. 探究深意一悟贝理
贝壳的生命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4. 方法点拨一写贝法
5. 能力提升一学贝品
仿写练习: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
生命就要像一样,即使,也要。
6.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7. 布置作业,课外积累
【课后反思】。
《贝壳》教学设计4篇 贝壳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贝壳》教学设计4篇贝壳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下面是分享的《贝壳》教学设计4篇贝壳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供大家阅读。
《贝壳》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1.学生学习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细小的东西要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
2.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育学生珍视自己的生命。
2.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认真地对待生命的态度。
3.感悟人生,理解有关生命哲理。
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由一个具体细小的事物引出抽象深刻哲理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基本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对于人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宗璞面对紫藤萝花的由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存的永恒。
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小思和席慕蓉对人生有哪些感悟呢?她们又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来学习短文两篇。
一篇是小思的《蝉》,一篇是席慕蓉的《贝壳》。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小思和席慕蓉。
(作者简介见“课前导学”中的“作家作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诵读,积累生字词。
(1)字音蝉(chán )收敛( liǎn )颤(chàn )动聒(guō)宽恕(shù)卑(bēi)微(2)词义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2、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字词。
在朗读中,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3、概括两篇散文的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并归纳。
三、跳读课文,体验情感1《蝉》一文中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贝壳导学案(学生版)
《贝壳》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家签: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本课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主旨。
3、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内容,感悟主旨。
【学习难点】学习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自主预习案】1、给加点的字注音。
砂.粒()淘洗()卑.微()一丝不苟.()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①卑微:②一丝不苟: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______________ 。
②、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又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________________ 啊!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_________________ 、令人惊叹的东西吧。
4、《贝壳》的作者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家,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 》、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5、《贝壳》直人主题,作者由一枚贝壳图案的精美,想到贝壳生命的卑微,意见人类生命与之相比的优越,引发对生命的感悟:【课内探究案】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走近贝壳1、听一听。
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句画生字词。
2、想一想。
(1)作者对“捡到的一枚小小的贝壳”的外观是怎样描绘的?(2)快速阅读第三段,再想一想,描绘了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什么?(二)感悟贝壳1、读一读。
作者由贝壳引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演读第四段,从中找到答案。
2、悟一悟①、思考: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的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有怎样简单的心啊!”明确:这是一个假设的推理,前提是“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
初一语文18贝壳导学案
初一语文18贝壳导学案
导学案第
周第
时
科目语文
题18《贝壳》
型新授
备时间:XX103主备人:
审核人________
授人_______年级七年级
班级_________【学习目标】1、品读,欣赏文,感受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文。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学习重点】目标2【学习难点】目标3【资料准备】席慕蓉,女,著名画家、诗人、散文家。
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定居台湾。
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
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
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复习巩固回顾《蝉》告诉人们的主要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1、自由朗读文《贝壳》,初步感知文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下来,反复朗读。
2、字词学习,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这个词
卑(
)微
一丝不苟(
)
活动设计1、作者为什么说贝壳“实在是一艺术品”是“宝贝”?2、作者看到这美丽的贝壳感悟是什么?3、父亲结尾的一句“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中“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4、对比阅读《蝉》《贝壳》这篇,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堂检测
随机点名复述两篇短文的主旨思想后作业
完善学案,完成练习册剩余习题板书设计【后反思】二次备。
贝壳导学案
鸡东三中教务处
(五)比较异同:
两文在内容、主题和写法上有哪些异同?
(六)小结: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揣摩词语。
2、通过联系自己的经历、见闻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学习重点
通过联系自己的经历、见闻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贝壳
(一)作者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她写诗写散文,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课题
贝壳
(四)合作探究:
1、阅读课文1.2节,作者一上来就赞美贝壳,这些小小的贝壳有什么特征?
2、看到这样精美的贝壳作者想到了什么?请齐读第3节,认真勾画出关键词句。
《小贝壳》第2课时导学案
按照老师要求练习书写生字,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课件出示:文中重点词、美词)
2.复习生字词。
教师引导一组学生用“开火车”和齐读两种不同的形式读生字词,其余学生仔细听、正音。
师:是什么原因让你喜欢小贝壳呢?
二、总结全文,拓展想像
1.教师让学生出示自己带来的贝壳。
2.指名说说自己的贝壳是怎么来的。
3.引导回忆:文中的小朋友看到贝壳,向它问了什么呢?贝壳会怎么回答他的呢?
一年级下期教学导学案
第2单元
科目
语文
课题
小贝壳
执教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学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唤起对贝壳、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发儿童对生活的关注。
难点预设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读文理解贝壳为何是录音带。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学
习
过
程
导案
学案
自
学
教材
互学讨论
课
堂
展
示
拓展延伸
持
享
拓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童话故事《小贝壳》(生齐读课题),现在咱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小贝壳们闪亮登场!
1.孩子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开火车认读。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制作贝壳情景画(导学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制作贝壳情景画(导学案)活动概述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利用贝壳、沙子、海草等天然材料,打造一个美丽的海底世界情景画。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认知和体验;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活动准备1.需要准备的材料:贝壳、沙子、海草、彩色纸、颜料、画笔、胶水、剪刀等;2.活动场地:教室;3.活动时间安排:约1-2节课。
活动流程第一节课1. 导入1.让学生自由发挥,谈一谈对贝壳和海洋的认识;2.谈一谈情景画是什么,大家都了解情景画的特点是什么吗?2. 演示1.手工制作教师展示海底情景画,介绍用到的材料和工具;2.通过图示和现场演示,指导学生如何制作海底贝壳情景画。
3. 实践1.学生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2.随着实践的逐步深入,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感觉,并仔细选择贝壳的大小、外形、颜色,将贝壳按照自己的想象组画成各种形态的海底生物。
第二节课1. 导入1.学生回顾上节课的操作过程,总结经验。
2. 实践1.学生继续制作海底生物,并结合沙子、海草等材料进行更丰富的构架;2.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3. 结束1.学生评选每个小组最好的情景画,进行评比;2.展览海底情景画,分享学习心得。
活动评估1.学生对自然界的认知和体验;2.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学生美的感知和追求。
活动总结本次活动通过收集贝壳、沙子、海草等天然材料,使用彩色纸、颜料、画笔、胶水、剪刀等工具,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激发了对美的感知和追求。
同时,学生也了解了一些关于海洋和贝壳的基础知识,促进了对自然界的认知和体验。
18贝壳导学案教案
【教学过程】
预习检测1、自由朗读课文《贝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下来,反复朗读。
2、字词学习,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这个词
卑()微一丝不件艺术品”是“宝贝”?
2、作者看到这美丽的贝壳感悟是什么?
3、父亲结尾的一句“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中“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难点】目标3
【资料准备】席慕蓉,女,著名画家、诗人、散文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定居台湾。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4、对比阅读《蝉》《贝壳》这篇文章,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课堂检测随机点名复述两篇短文的主旨思想
课后作业完善学案,完成练习册剩余习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导学案
第周第课时科目语文课题18.《贝壳》课型新授备课时间:2013.10.3
主备人:审核人________授课人_______年级七年级班级_________
【学习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贝壳的导学案
贝壳的导学案贝壳席慕容【学习目标】1.连续学习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2.品读、观赏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语言;对比探究阅读。
3.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确实态度对待生命。
【使用说明】加强阅读,以读促悟,以悟生情,重视体验感悟。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难点:感受作品语言优美、细腻的风格;对比探究阅读。
一、自主学习:(一)复习巩固:朗读课文《贝壳》,概括要紧内容。
(二)导学部分:1.《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2.《贝壳》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情况做得更精巧、更认真、更加的—丝不苟呢”表达了作者如何样的思想情感?二、合作、探究、展现:1.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同时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如何样顽固又如何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顽固”和“简单”是什么意思?2.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考考你:从哪些方面比较?三、当堂检测:1.什么缘故古人用一枚小小的贝壳来做钱币?(限15字之内回答)2.文章第三段的摸索是由什么引发的?(20字以内回答)3.作者借贝壳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不超过25字)4.下列有关文意的明白得,不正确的—项是()A.坚硬、精巧和小巧,注定了贝壳是艺术品,是不忍拿去和别人交换的珍宝。
B.短暂而细小的生命,却有精巧、认确实寓所,贝壳的世界里也充满着辩证法。
C.“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的情况做得更精巧、更认真、更加一丝不苟”,这是贝壳里的生命给作者的启发。
D.“请让我也留下一些令人珍爱,令人赞颂的东西来吧”,表达作者要在有牛之年尽自己所能为世人留下更好的作品的愿望。
四、课堂小结:完成下面的填空:蝉聒噪、瘦弱———抑———扬(写法)哲理:贝壳———居所精巧、认真五、练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小贝壳》第1课时导学案
学生欣赏图画,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自由说感受。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学生自读课文,拼读生字。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抽查生字读音,并在小组里组词语,讨论还可以问贝壳什么?
“皱纹”代表什么吗?
小组汇报,组内成员补充,其他孩子补充。
孩子们认真阅读课文,练习背诵。
向小贝壳提出什么问题
读课文,练习背诵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唤起对贝壳、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发儿童对生活的关注。
难点预设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读文理解贝壳为何是录音带。
教学准备
小贝壳图片或实物、生字卡片
学
习
过
程
导案
学案
自
学
教材
互
学
讨论
课
堂享
拓
一、看图引入
1.出示挂图,看图说图意。引出小贝壳。
抽生答。(那是录音带)
哦,贝壳把自己的花纹说成了录音带,录下大海一支歌。它说这话的时候是怎么样的?(笑呵呵、悄悄)
你能学学小贝壳的样子回答小朋友的问题吗?
抽生读,反复让学生说,记住小贝壳的回答。
c)分角色朗读课文。
d)背诵课文。
四、拓展训练:
1.你还能向小贝壳提出什么问题?
哪个小朋友能当小贝壳回答你知道的问题?(或:小朋友可真了不起,能提出那么多的问题,也希望你能带上这些问题,学好知识,解决心里的疑问。)
抽生指哪儿是贝壳的皱纹?
哦,原来贝壳的花纹在小朋友的眼里,变成了贝壳的皱纹。可小朋友却不明白,你能读出小朋友的疑问吗?自己试一试。
(指导朗读:你的年纪不算大,为啥皱纹多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学科 (主备人:钱英姿)
课题
3 贝壳
课型
综合解决课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总课时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卑微一丝不苟
2品味语句,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过程与方法:诵读、讨论,逐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活生活哲理。
重点
感悟课文表达的生活哲理。
2、对导学单上的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
3、记下自己在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
导学阶段
组内交流(5')
1、巡视,关注学困生的参与情况2、参与小组交流,认真倾听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引导、提示。
1、组内成员积极参与交流,相互帮助,对学习目标形成共识
2、组长关注学困生的参与,确定发言人。
3、组长记录小组问题
组间交流,师生交流(14')
学习方法
读书的方法
自学的方法
概达的生活哲理。
关键
体悟生命的意义。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结构
程序与时间预设
教师行为预设
期望学生行为
准备阶段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贝壳》。
激发起学习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
回顾旧知汇报预习
(3')
从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小结
强化重点,加深印象。
课堂达标检测(7')
1、巡视,了解学情
2、适时点拨、引导、纠正。
1、完成练习册随堂作业1、2、3题(必做);
2、组内成员互检。
板书设计
外壳坚硬和精美 艺术品·
蝉: 生命卑微而居所精致 惊叹
尽我所能 做我之事 感悟
教学反思
1、倾听小组交流,并引导
2、教师明确认识,要求做好笔记
1、倾听并做出判断
2、记录重要内容。
整理生成的问题并组间交流(8')
1、筛选学生提交的问题,保留重点问题。
2、引导学生完成或精讲重点问题
1、组内交流后,组间交流(选择本小组要参与交流的问题)
2、关注本小组提交问题的解决情况
应用评价阶段
小结
强化(1')
听写词语并解释。
小组内部互相检查,判断正误并纠错
展示目标
明确任务
(1')
解读目标、明确教学任务
齐读目标
导学阶段
走进文本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尝试解决(5')
1、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重点关注学困生的预习情况、书写的规范情况。
2、根据学生自主学习情况,个别引导、点拨
1、针对学习目标,学生朗读诗歌并积极思考,及时用铅笔在书中做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