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实践与反思
思想指导行动。
新课程需要新思想。
新思想才能产生新行为。
一、十一年新课程改革带给我们什么?
从2001年6月7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发布,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一年。十余年的新课程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有位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1、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新课程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
(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树立终身学习观;
(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新课程的“新”体现在哪里?
(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学习;
(5)改革课堂教学;
(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
(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8)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
(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2、新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新课程改革的经验: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组长钟启泉先生认为:“我国课程创新本着‘全球视野,本土行动’的准则,致力于一系列课程教学概念的重建,卓有成效地介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并从实践层面不断汲取鲜活的经验”。“短短三年来,一系列教育、教学的概念正在我国得到重建。比如说,我国教育界的‘课程’概念已经从‘课程即计划’的静态课程观走向‘课程即体验’的动态课程观,一线教师的认识明显地经历了四个关键词的演进过程:‘预设→生成→预设和生成→预设为了生成’。显然,这种课程概念的进步已经远远超越了灌输‘现成知识’的‘预设论’
新课程改革的教训:
程少堂先生作为中学教学一线教师,基于亲身体验,“试图用辩证的眼光,对小学初中新课程改革的教训概括为:
形而上学猖獗,形式主义盛行。
具体表现为“四个满堂”和“四个虚假”。“四个满堂”即“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满堂问”:有的教师把新课标提倡的“对话”理解成“问答”,于是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零零碎碎的、毫无启发性和智力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满堂动”:有的教师把新课标所提倡的“活动”形式主义化,于是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还美其名曰“动中学”、“做中学”。“满堂放”就是满堂放课件,出现了让人担忧的现象:一是装点“门面”的多媒体教学;二是“翻版式”的多媒体教学;三是多媒体用得过多过滥。“满堂夸”即满堂表扬。有的校长和教师理解成对学生只能表扬,不能批评,于是有的教学过程充斥着对学生的廉价夸奖,无论学生的表现值不值得表扬。
“四个虚假”即“虚假地自主”、“虚假地合作”、“虚假地探究”、“虚假地渗透”。“虚假地自主”:主要表现在把学生的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己学习”。在有的课堂上,教师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挑选、学习伙伴由学生自己选择,使课堂活动沦落成一种“自流活动”。“虚假地合作”: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教学目的、教学时机及教学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及价值,都要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过程中,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中其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讨论中的“三陪”———陪听、陪说、陪造气氛。“虚假地探究”:其表现主要有二,一是将探究“泛化”,就是无论什么内容都拿来探究一番,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二是把探究神化,即把中小学生的探究活动无限拔高,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丧失。“虚假地渗透”:有一些教师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情景,孤立地、生硬地、贴标签式地进行所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尽管有些教师这样做得还很卖力,但效果却既空洞又无力。
3、十年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调查分析
(1)语文教师对语文课改的态度与认识情况
对课程改革的态度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隐形条件。调查结果表明:20.11%的校领导对语文课改工作十分重视,40.23%的比较重视,32.18%有时重视有时不重视,7.47%从不重视。13.10%的语文教师愿意选择新课程教学,60.71%的语文教师不愿意选择新课程教学,26.19%的语文教师表示无所谓。可见,大多数校领导对语文课改都比较重视,但一线语文教师——新课程实施的实际工作者反映出的态度却并不那么积极,甚至有少数教师表现出极其消极的态度。
顺利进行课改首要的就是准确把握课改理念。新课改与以往改革的不同点在于观念更新先行,因而教师培训首先进行的是新课改通识培训和语文课程标准培训。语文课程标准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此次新课改的理念,因此,对于课标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掌握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语文课程标准,35.63%的教师表示认真看过多遍并能够深刻理解,26.44%的教师仔细看过一两遍基本深刻领会,31.03%的教师大致看过可以基本理解但不能深刻领会,6.9%的教师表示只是稍有了解。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教师对语文课改理念和精神都能达到基本理解,完全不理解的只是极少数。
(2)语文教师学生观的转变
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生命,学生即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最看重的是:93.00%的教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重视学生思维方法训练的占2.72%,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占79.84%,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占74.90%,重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占60.91%,而重视学生特长的有效培养的占58.85%。可见,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已经做到从多方面关注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思维方法的训练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状况。
(3)语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通过调查得知: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课堂上会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改变了以往苦口婆心讲授或简单化的问问答答的教学。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推进,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只注重教学内容,更能关注到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能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与情感体验;教学手段也变得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活跃。
4、问题与思考
(1)新理念把握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理念、新方法己经普遍为广大教师所熟悉,并在教学行为上反映出来。但其中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即对新理念的浅解甚至误解,如把启发式教学庸俗化为问答式教学、把自主变成自流、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无内容、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影响课改的顺利进行。辩证看待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前提。
(2)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人们讲不破不立,课改如果走向另一极端,则破了也未必能立。课改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育的优势应该继承。语文教师要正确看待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谨防矫枉过正与墨守陈规的做法。如课标反复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对文本可以任意解释、甚至只抓住文章一点就海阔天空地发挥。语文有模糊性也有确定性,否则它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