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个书法专业术语

合集下载

书法常用语

书法常用语

书法常用语
书法常用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笔歌墨舞:形容书法笔墨舞动,极富韵味。

2.宠辱不惊:形容人豁达开朗,不为外物所动。

3.道法自然:指做人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可强求。

4.登山临水:形容山水景色美好,也比喻理想境界高远。

5.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只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6.大巧若拙:形容人做事不露痕迹,却比刻意为之更见成效。

7.大智若愚:指聪明的人外表看似愚蠢,实则内心充满智慧。

8.清气若兰:形容人气质高雅,如同兰花一般清新怡人。

9.放下便是:指放下繁琐杂念,专注于当下的事情。

10.浮生若梦:形容人生短暂,如同梦境一般转瞬即逝。

11.观海听涛:形容人胸怀宽广,能够容纳世间万物。

12.甘苦自知:指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辛苦和付出。

13.和风朗月:形容天气晴朗,月光皎洁,和风拂面。

14.和气致祥:指和善可亲的态度能带来吉祥如意的好运。

15.厚德载物:指为人处世要注重品德修养,才能承担起责任和义务。

16.厚积薄发:指平时积累多,才能有好的表现和发挥。

17.惠风和畅:形容微风和煦,天气晴朗舒适。

18.渐入佳境:指逐渐进入最佳状态或境界。

19.开卷有益:指读书有益,增长见识。

20.寄情山水:指将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书法欣赏的专业名词解释

书法欣赏的专业名词解释

书法欣赏的专业名词解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标准。

在欣赏中国书法作品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专业名词,这些术语反映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内涵。

本文将为您解释一些与书法欣赏相关的专业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一、颜体颜体是中国古代一种汉字的字体,由颜真卿所创。

颜体以其草势刚劲有力、气势磅礴、狂草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在书法欣赏中,颜体常被用来书写大篆、小篆、隶书等古代字体,并被视为古代书法艺术的典范之一。

二、行书行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字体,行书的特点是字形较为规则,所用笔画流畅灵动,行云流水。

行书不仅继承了隶书的遒劲有力,还融入了草书的柔美之处。

行书常用于书法作品的书写,展现了书法家的个性和创造力。

三、楷书楷书是中国书法中最常见,也是最传统的一种字体。

楷书字形规整,结构清晰,有较高的辨识度,是日常书写和印刷的主要字体之一。

在书法欣赏中,楷书被视为标准的书写方式,追求字形端庄工整、章法协调的美感。

四、行草行草是中国草书中最常见的一种字体,行草字迹流畅自如,笔画曲折简练,以其独特的变化、自由奔放的风格而著称。

行草书法技艺高超的书法家们常常以快速而精准的笔画展现出文字的气魄和意境,给人以极大的观赏愉悦。

五、奇状奇状指的是字形的独特和与众不同之处。

好的书法作品往往具有奇状,通过特殊的笔画运用和字形设计,体现出独特的个性美和创造性。

从古至今,许多书法大家都追求奇状的创作和表达,使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给观赏者带来新的视觉体验。

六、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书法艺术中一种极具活力和生命力的表现形式。

它所指的是作品中的线条、笔画和结构能够传达一种独特的气息和动感,使文字跃然纸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

通过气韵生动的表达,书法家能够赋予作品以活力和灵性,使观赏者能够真正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七、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是书法创作中一种独特的技法和艺术表现手法。

97个书法术语

97个书法术语

一点号北京榜书家协会3天前↑点上方"北京榜书家协会"关注我们2、法书又称法帖,指学习书法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

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或称“书”。

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的诗句。

法书不同于书法。

法书是对古代名家墨迹的尊称,包含着书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

3.翰墨义同”笔墨”。

原指文辞。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后世亦泛指书法和中国画。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4.墨迹用墨书写的手迹。

唐代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有“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诗句。

《宋书·范晔传》也有“上示以墨迹,晔乃具陈本末”的记载。

5.真迹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和伪造。

唐代张怀瓘《书断》:“开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迹,及张芝、张昶等书付集贤院。

”6.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类。

金,指钟鼎铜器之类;石,指碑碣石刻之类。

《墨子·兼爱下》:“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

”7.刻石专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

如秦代《会稽刻石》,东汉《石门颂》摩崖刻石。

桓谭《新论》:“泰山之上,有刻石,凡八百余处,而可识者七十二。

”8.摩崖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

如汉碑中之《石门颂》,魏碑中郑道昭之云峰山题诗、题名等。

《宣和书谱·正书一》:“遂良(褚遂良)喜作正书,其摩崖碑在西洛龙门。

”9.碑刻石中的一类形制。

《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

”树碑用以歌功颂德始于秦而盛于汉。

在晋代曾严禁立碑。

故历来晋碑难得。

唐代是我国碑刻最发达的时期,不仅内容丰富,书法上也有极高价值。

10.碣刻石中的一类形制。

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立天然石块称作“碣”,石鼓文即是一件猎碣。

史上最全的书法术语解释大全

史上最全的书法术语解释大全

史上最全的书法术语解释大全拨镫法:书法术语,运笔的一种技法。

镫一作灯,故亦有譬喻执笔运指如挑拔灯芯的。

主要有二说:1.《书苑菁华》引晚唐林韫《拨镫序》语:“镫,马镫也,盖以笔管着中指、名指尖,令圆活易转动;笔管直,则虎口间空圆如马镫也。

足踏马镫浅,则易转运。

手执笔管亦欲其浅,则易于拨动矣。

推、拖、撚、拽,诀尽于此。

”2.《桃源手听》引北宋钱若水语:“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唐陆希声得之凡五字,擫、压、钩、格、抵,用笔双钩,则点画遒劲而尽妙矣,谓之拨镫法。

”但《唐诗纪事》及《宣和书谱》所记陆希声五字执笔法并无“拨镫法”字样。

案林韫的运指四字诀和陆希声的执笔五字法系两种不同含义的方法。

不少学者对执笔法多主陆说。

执笔法执笔法:书法术语,写毛笔字以手指执笔管的方法。

执笔,是进行写字活动的基本手段。

大致有如下几点:如双苞(即双钩)、单苞(即单钩)、回腕、撮管、握管、搦管等。

传自锺繇、王羲之、虞世南,陆彦远等综合而成的“五字执笔法”(即擫、压、钩、格、抵)。

经历代书法家长期书写的实践,咸认为是符合生理机能而又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

双钩双钩:书法术语。

①复制法书的技法。

法书上石,沿其笔面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为“双钩”,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体。

”陆游有“妙墨双钩帖”诗句。

②一种书写“空心字”的技法。

据载:宋代蒲元,尝以双钩字写河上公注《道德经》,笔墨精细,若游丝萦绕,孤烟袅风,连绵不断,或一笔而为数字,分布匀稳,风味有余。

③执笔法的指法名称,与“单钩”相对。

北宋黄庭坚论书:“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

高提笔,令腕随已意左右。

”今以食指与中指上节、中节之间相叠,钩住笔管,称为“双钩”。

单钩单钩:书法术语。

执笔法指法名称.以食指钩笔管与拇指形成钳制状,余指皆垫于笔管后方。

因只以一食指主钩,故称“单钩”。

与“双钩”相对。

唐代韩方明称:“若篆书,则可多用单钩,取其圆直有准。

中国书法术语大全

中国书法术语大全

中国书法术语大全●书法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

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正、行、草)的法则。

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风格等。

一般要求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宜,通篇贯气;并崇尚个性、风貌和意趣。

书画艺术同源于线条,各具有气(刚性)韵(柔性)生动的美感。

绘画有线条,有形象与色彩;书法则不代表物象,不用色彩,只有抽象的线条,故其线条的气质和韵致的表现更求强烈,因此晋唐间称书法为“书势”。

书法艺术要求有微妙叠见的变化,能达到“戈戟銛锐可畏,物象生动可奇”(转引沈尹默《书法论丛》)。

但字形非具象,要使其具有可畏可奇之技能,尤须讲究笔法、笔势、笔意,才能达到尽美。

书法艺术,有三千多年历史。

商周的金文已富于艺术性;秦篆、汉隶、魏碑、唐楷、宋行、明人小楷等更是丰采多姿。

著名书法家如东晋王羲之创妍美流便新体,又备精诸体,为历代书学者所崇尚;唐代有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而怀素、张旭之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宋代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四大家;清代分为碑派(崇尚碑刻)与帖派(崇尚字帖);“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融合真、草、隶、篆,创有“板桥体”;现代有于右任、沈尹默等。

●法书书法术语。

指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书法作品。

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或称“书”。

《书法三昧》:“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

”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诗句。

今通称所作之书法作品为法书,还含有尊重作者之意。

●翰墨义同”笔墨”。

原指文辞。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后世亦泛指书法和中国画。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金石古铜器、石刻的总称。

书法技巧术语一览表

书法技巧术语一览表

书法技巧术语一览表
1. 悬针竖,就像一把笔直的剑!看“中”字中间那一竖,就是典型的悬针竖,落笔有力,一竖到底,多精神啊!
2. 回锋收笔,哎呀,这就像是给字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写“横”的时候,最后往回带一下,让字更稳,你说妙不妙?
3. 蚕头燕尾,这可是隶书的标志性笔法呀!就如同那蚕宝宝的头和燕子的尾巴,比如“一”字,起笔圆润像蚕头,收笔飞扬像燕尾,是不是很形象?
4. 中锋运笔,这简直是书法的核心技巧哟!就好像车子在平坦的道路上稳稳行驶,写出来的线条饱满有力,像“永”字的竖,就是中锋运笔的范例啊!
5. 提笔,像不像轻轻地提起一件宝贝,小心翼翼的。

比如写“撇”的时候,先提笔再撇出去,那感觉,棒极了!
6. 顿笔,就跟停一下脚步似的。

像写“点”的时候,顿一下,那点就有力量啦,可有意思了!
7. 折笔,像是给字来了个转折。

写“口”字的时候,横竖的转折处就是折笔,让字有棱有角,多带劲啊!
8. 章法,这就是让字们排好队呀!一篇书法作品,字的大小、间距都要安排好,就如同大家排排坐,整齐又好看!
书法的技巧真是太有趣啦,掌握了这些,写书法时就像是在创作一件艺术品,让人陶醉其中啊!。

书法笔法术语大全

书法笔法术语大全

书法笔法术语大全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书法领域中,笔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书法创作的技巧和艺术表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书法笔法术语:1. 笔锋:指毛笔的尖端部分,它是毛笔的主要用锋部分。

根据笔锋的特点,可以分为锐锋、健锋、刚锋和柔锋等。

2. 运腕:指通过手腕的转动来控制毛笔的运行,是书法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巧。

运腕的技巧可以分为提腕、转腕、扭腕、翻腕等。

3. 提按:指在书写过程中,通过手指对笔杆的上下提按动作来控制线条的粗细和力度,是产生书法线条变化的重要手段。

4. 转折:指在书写过程中,通过笔锋的转动来改变线条的方向和形状,是实现线条流畅和圆润的关键技巧。

5. 藏锋:指在起笔或收笔时,将笔锋藏在笔画之中,使线条显得含蓄而饱满。

藏锋的技巧可以分为逆锋、回锋、搭锋等。

6. 露锋:指在起笔或收笔时,将笔锋露出在笔画之外,使线条显得挺拔而富有生气。

露锋的技巧可以分为出锋、抢锋、直锋等。

7. 轻扫:指在书写过程中,通过轻轻扫过纸面来产生轻盈和流畅的线条,通常用于表现行草书的动感和流畅感。

8. 重按:指在书写过程中,通过用力按下笔杆来产生粗重而有力的线条,通常用于表现楷书或隶书的庄重和沉稳。

9. 节奏感:指在书写过程中,通过控制笔速和力量的变化来产生节奏感,使作品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和动感。

10. 笔意:指通过笔触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变化来表达书法的意境和情感,是书法艺术的灵魂和核心。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书法笔法术语,了解这些术语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书法的技巧和艺术特点,提高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

同时,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也可以通过欣赏不同书法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的笔法特点和艺术风格,从而更好地领略书法的魅力。

书法评价用语大全

书法评价用语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书法评价用语:
1.笔力雄健:形容书法线条有力,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

2.气韵生动:形容书法作品整体感觉活泼、有生气,给人以美的享受。

3.布局和谐:形容书法作品的布局安排得当,整体美观,无拥挤、杂乱之感。

4.结构严谨:形容书法作品的字形结构严密、稳重,无松散、错位之感。

5.笔法精妙:形容书法家的笔法高超,线条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6.气势磅礴:形容书法作品的气势宏伟,有震撼力。

7.墨色温润:形容书法作品的墨色柔和、滋润,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8.意境深远:形容书法作品所表达的意境高远、深邃。

9.风骨铮铮:形容书法作品的神韵独特,有强烈的个性和风格。

10.形神兼备:形容书法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既有外表的美感,又有内
在的含义。

书法常用术语大全,收藏

书法常用术语大全,收藏

书法常用术语大全,收藏书法术语●正书亦称“楷书”“正楷”“真书”。

字体名。

为了端正草书的漫无准则和减省汉隶的波磔,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

始于汉末,为魏晋通用至今的一种字体。

笔画平整,形体方正,故名。

《宣和书谱》称:“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

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也。

人既便之,世遂行焉。

于是西汉之末,隶字石刻间染为正书。

降及三国锺繇,乃有《贺克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晋王羲之作《乐毅论》、《黄庭经》,一出于世,遂为今昔不赀之宝。

”●楷书即“正书”。

●正楷即“正书”。

●真书即“正书”。

●行书亦称“行押书”。

书体名。

相传为汉末刘德升所创。

行书一般在楷书形体的基础上,作流畅便捷的书写,既不象草书纵放难辨,又较楷书生动简便,是社会上广泛使用的手写书体。

书写行书湏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而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

南宋姜夔认为行书“以笔老为贵,少有误失,亦可晖映。

所贵浓纤间出,血脉相连,筋骨老健,风神洒落,姿态俱备。

”●榜书亦称“榜署”。

泛指书写于匾额上之大字。

古称“署书”。

汉代萧何用以题“苍龙”、“白虎”二阙。

今亦称“擘窠书”。

●署书亦称“榜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称:秦书有八体,”六曰署书”。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载:“检者,书署也,凡一切封检题字,皆曰署,题榜曰署。

”●擘窠书大字的别称。

古人写碑为求匀整,有以横直界线划成方格者,叫“擘窠”。

唐代颜真卿《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称:“前书点画稍细,恐不堪经久臣今谨据石擘窠大书。

”清代朱履贞《书学捷要》称,“书有擘窠书者,大书也。

特未详擘窠之义、意者,擘,巨擘也;窠,穴也,即大指中之窠穴也,把握大笔在大指中之窠,即虎口中也。

小字、中字用拔镫,大笔大书用擘窠”后用以泛指大字。

●漆书书体名。

①以漆书写的文字。

相传在孔子住宅的壁中发现的古文经书,以漆为之,故名。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漆书壁经。

”②书法形体。

清代金农把字的点画破圆为方,横粗直细,似用漆帚刷成。

书画专用术语

书画专用术语

书画专用术语中国书法博大精深,近代书法大师沈尹默评价书法“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书法作为一种高雅艺术,她以独特的书法美使人迷恋。

学习书法,这些书法术语不可不知!1、书法狭义上,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

2、法书又称法帖,指学习书法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

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或称“书”。

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的诗句。

法书不同于书法。

法书是对古代名家墨迹的尊称,包含着书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

3.翰墨义同”笔墨”。

原指文辞。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后世亦泛指书法和中国画。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4.墨迹用墨书写的手迹。

唐代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有“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诗句。

《宋书·范晔传》也有“上示以墨迹,晔乃具陈本末”的记载。

5.真迹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和伪造。

唐代张怀瓘《书断》:“开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迹,及张芝、张昶等书付集贤院。

”6.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类。

金,指钟鼎铜器之类;石,指碑碣石刻之类。

《墨子·兼爱下》:“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

”7.刻石专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

如秦代《会稽刻石》,东汉《石门颂》摩崖刻石。

桓谭《新论》:“泰山之上,有刻石,凡八百余处,而可识者七十二。

”8.摩崖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

如汉碑中之《石门颂》,魏碑中郑道昭之云峰山题诗、题名等。

《宣和书谱·正书一》:“遂良(褚遂良)喜作正书,其摩崖碑在西洛龙门。

书法常用语大全

书法常用语大全

书法常用语大全

一、笔法
笔力:指笔画的刚健程度,是书法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笔锋:指毛笔的尖端,是表现笔画神态的关键所在。

笔根:指毛笔的根部,是调节笔画粗细和决定笔画走向的重要部分。

笔肚:指毛笔的主干部分,用于表现笔画的变化和立体感。

笔尖:指毛笔的尖端,是表现笔画精细变化的主要部分。

笔锋转折:指毛笔在书写过程中,根据需要将笔锋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

二、墨法
墨色:指墨的深浅程度,是表现书法作品层次感的重要因素。

墨韵:指墨色在纸面上所产生的韵味和效果,是书法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段。

墨分五色:指通过掌握墨色的变化,表现出书法的丰富和细腻。

浓淡适宜:指在书写过程中,根据需要掌握墨色的浓淡程度,使作品层次分明。

干湿相间:指在书写过程中,根据需要掌握墨的干湿程度,使作品具有干湿变化的韵味。

三、结构
结体:指汉字的构造方式,是决定字形美观与否的重要因素。

间架结构:指汉字笔画之间的搭配和排列关系,是构成字形的基础。

结构匀称:指汉字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重心稳定,给人以美感。

呼应:指汉字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呼应有对比,使字形更具动态感。

书法教学:书法专用术语大全,对于书法专业和初学者都是至宝

书法教学:书法专用术语大全,对于书法专业和初学者都是至宝

书法教学:书法专用术语大全,对于书法专业和初学者都是至宝100个书法专业术语,认识20个的请举手!书法艺术自产生以来,除了有丰富的作品呈现给我们,还有前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

那么书法最起码的专业词汇你都知道么?下面100个书法术语能认出23个以上的童鞋请举手吧!1书法书法,不是单纯的写字。

汉字只是其载体,就像人的身体虽有五官和四肢,但是面貌才是识别人与人之间差别的主要所在。

书法,就是在有五官和四肢的“身体”上,有自己的模样。

100个书法专业术语,认识20个的请举手!2法书法书,又称法帖,学习书法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

以及对古代名家墨迹的敬称,或以此誉称表达对书法作者的尊重之意。

法度归根结底属于经验的总结,大家普遍认为是美的规律就是“法”。

3翰墨翰墨,也不过就是书法的别称。

“翰”原指长而坚硬的羽毛,后来借指毛笔、文章、书信等。

再后来就把它与“墨”合二为一,特指书法。

4金石这个名词很简单,无非就是“金”、“石”。

分别解释,“金”就是古代的青铜礼器,“石”就是碑、墓志、摩崖等石质的书写载体。

写刻、浇铸在青铜器或摩崖、墓碑等上面的文字就是金石书法。

5真迹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和伪造。

6墨迹,即用墨书写的手迹。

一般指存留下来的书法作品。

100个书法专业术语,认识20个的请举手!7拓本用宣纸和墨或朱砂,将原本刻在青铜或石刻上的书法,以反印的形式摹制出来的拓件叫做拓本。

实物最早见于唐代。

8刻石一般特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

如《龙门二十品》、《墓志七品》等等。

100个书法专业术语,认识20个的请举手!9碑汉代之前是很少有个人的墓碑。

大部分的碑都用来歌功颂德记录和传承某些重大事情。

后来在魏晋时期开始将墓志的形式转变成为地上立碑写传记。

10碣刻石中的一类形制,指圆顶的石碑。

《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

”如今存之石鼓文,镌刻于鼓形圆石上,内容为歌咏秦国君主游猎之事,故也称“猎碣”。

100个书法专业术语大全,你都知道那些?

100个书法专业术语大全,你都知道那些?

100个书法专业术语大全,你都知道那些?每天查看更多书法精彩内容1书法书法,不是单纯的写字。

汉字只是其载体,就像人的身体虽有五官和四肢,但是面貌才是识别人与人之间差别的主要所在。

书法,就是在有五官和四肢的“身体”上,有自己的模样。

2法书法书,顾名思义有法度的书法作品。

法度归根结底属于经验的总结,大家普遍认为是美的规律就是“法”。

3翰墨翰墨,也不过就是书法的别称。

“翰”原指长而坚硬的羽毛,后来借指毛笔、文章、书信等。

再后来就把它与“墨”合二为一,特指书法。

4金石这个名词很简单,无非就是“金”、“石”。

分别解释,“金”就是古代的青铜礼器,“石”就是碑、墓志、摩崖等石质的书写载体。

写刻、浇铸在青铜器或摩崖、墓碑等上面的文字就是金石书法。

5真迹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和伪造。

6墨迹墨迹,即用墨书写的手迹。

一般指存留下来的书法作品。

7拓本用宣纸和墨或朱砂,将原本刻在青铜或石刻上的书法,以反印的形式摹制出来的拓件叫做拓本。

实物最早见于唐代。

8刻石一般特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

如《龙门二十品》、《墓志七品》等等。

9碑汉代之前是很少有个人的墓碑。

大部分的碑都用来歌功颂德记录和传承某些重大事情。

后来在魏晋时期开始将墓志的形式转变成为地上立碑写传记。

10碣刻石中的一类形制。

《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

”如今存之石鼓文,镌刻于鼓形圆石上,内容为歌咏秦国君主游猎之事,故也称“猎碣”。

11碑额墓碑的”前额“叫碑额。

如下图。

12篆额篆额,就是用篆书写的碑额呗!13篆盖从隋唐开始,埋在地下的墓志通常有石盖,用篆书来装饰石盖并起到记录的作用,便是篆盖。

14碑阴一块墓碑的正面叫”碑阳“,背面就叫做”碑阴“。

15碑版泛指碑志之属。

《碑版广例》:“开元二十五年羊愉撰景贤大师身塔记,末有碑版所详,不复多载语,后魏昌冯王新庙碑,有碑版湮灭语;后人碑版名称,殆自此始。

参见“碑学”。

16碑学亦称“碑版学”。

97个书法术语

97个书法术语

一点号3天前↑点上方"北京榜书家协会"关注我们又称法帖,指学习书法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

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或称“书”。

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的诗句。

法书不同于书法。

法书是对古代名家墨迹的尊称,包含着书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

3.翰墨义同”笔墨”。

原指文辞。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后世亦泛指书法和中国画。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4.墨迹用墨书写的手迹。

唐代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有“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诗句。

《宋书·范晔传》也有“上示以墨迹,晔乃具陈本末”的记载。

5.真迹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和伪造。

唐代《书断》:“开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迹,及张芝、张昶等书付集贤院。

”6.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类。

金,指钟鼎铜器之类;石,指碑碣石刻之类。

《墨子·兼爱下》:“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

”7.刻石专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

如秦代《会稽刻石》,《》摩崖刻石。

桓谭《新论》:“泰山之上,有刻石,凡八百余处,而可识者七十二。

”8.摩崖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

如汉碑中之《》,魏碑中郑道昭之云峰山题诗、题名等。

《宣和书谱·正书一》:“遂良(褚遂良)喜作正书,其摩崖碑在西洛龙门。

”9.碑刻石中的一类形制。

《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

”树碑用以歌功颂德始于秦而盛于汉。

在晋代曾严禁立碑。

故历来晋碑难得。

唐代是我国碑刻最发达的时期,不仅内容丰富,书法上也有极高价值。

10.碣刻石中的一类形制。

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立天然石块称作“碣”,石鼓文即是一件猎碣。

11.碑额碑刻术语,碑头的通称,又名碑首。

书法108个名词解释

书法108个名词解释

书法108个名词解释来自:龙啸烟云 > 《待分类》1.书法: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

通常以毛笔为书写工具,讲究执笔,运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风格,韵味等。

笔法,笔势,笔意是书法艺术的三大要素。

书法家运用书写的技法,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内心的感情,创造美的意境。

中国的书法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日本称书法为“书道”。

2.法书:指有规则,有法度,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因而可作学习范本的书法作品。

通常称他人书作为“法书”时,则含有尊重之意。

3.翰墨:与“笔墨”同义。

翰,原指羽毛,借指毛笔,文字。

翰墨,即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4.真迹:由名家亲自书写或绘成的书画作品。

5.甲骨文:殷商时代刻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最早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王朝都城遗址,故又称“殷墟文“。

因使用刀刻,而称”契文“;因刻于龟甲或兽甲之上,而称”龟甲文“;因文字为记载占卜,祭祀之类活动,而称”卜辞“。

是可辨识的最古的汉字。

6.金文:殷商至汉代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因铜在古代称金,故程“金文”。

古代铜器一般分礼器和乐器两类,礼器作祭祀用,以鼎为代表;乐器作演奏用,以钟为代表。

古代以钟,鼎代表所有铜器,故金文又称“钟鼎文”。

7.石鼓文:指唐初在今陕西宝鸡三原发现的十块鼓形石头上所刻的文字。

石鼓,为鼓形的石头,非石头制作的鼓。

据近人考证,石鼓为公元前八世纪秦人所制,文字为秦人所刻。

十块石鼓每块上刻一首四言诗,记载秦国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

石鼓文是已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

8.籀文:又称“籀(zhou)书”,“大篆”。

是介于甲骨文于小篆之间的一种字体。

相传周宣王太使籀作大篆,故取籀为名。

石鼓文为籀文的代表作品,故石鼓文又称为“籀文”。

9.大篆:广义指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期通用的六国文字。

狭义专指籀文。

10.小篆:又称“秦篆”。

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通用的字体。

毛笔书法专用术语

毛笔书法专用术语

单钩书法术语。

执笔法指法名称.以食指钩笔管与拇指形成钳制状,余指皆垫于笔管后方。

因只以一食指主钩,故称“单钩”。

与“双钩”相对。

唐代韩方明称:“若篆书,则可多用单钩,取其圆直有准。

元代吾丘衍《学古编》亦称:写篆把笔,只须单钩,即伸中指在下夹衬,方圆平直,无不可意。

清代朱履贞《书学捷要》称:单钩者食指、中指参差不齐,食指钩向大指,中指钩向名指,此是单钩,世传北宋苏轼作书用此法,微偃其笔。

枕腕书法术语。

写字时把左手掌背平垫于右手腕下,称为枕腕多用于书写小字,也有使用臂搁(多以竹、木制)等物代替左手垫于腕下的。

悬腕书法术语。

执笔法中的一种。

手腕灵活与否对运笔至关重要,肘部不靠桌面,腕凭空悬起,称为悬腕。

写字仅仅堤腕还不能上下纵横自如地运笔。

悬腕能使肩部松开,全身之力由于无所罣碍,才得集注毫端,点画方能劲健。

回腕法书法术语,执笔法中的一种。

腕掌弯回,手指相对胸前,故称。

清代何绍基写字即采用此法,执笔时腕肘高悬,能提能按,然不能左右起倒,有违常人的生理机能,故一般多不采用。

>腕平掌竖书法术语。

论述执笔时的腕掌关系。

由指实掌虚”引申而来。

近人沈尹默称:“掌不但要虚,还得竖起来。

掌能竖起,腕才能平;腕平,肘才能自然而然地悬起,肘腕并起,腕才能够灵活运用。

”“竖掌”之说,乃书法界中对执笔法的一种论点。

有人认为“竖掌作书,书壁则可,俯桌书写,易影响运笔的灵活。

凤眼书法术语,执笔法的指法名称,握管时,大拇指节骨挺直,里侧呈微凸伏,与内弯的食指构成狭长形的缝隙,因美其名为“凤眼”。

大指骨外凸,虎口空圆者称“龙眼,是另一种执笔法。

执使书法术语。

执笔和用笔的通称,唐代孙过庭《书谱》载:“今撰执使转用之由,执谓浅深长短之类;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

”明代张绅称,“执谓执笔,使谓运用。

”参见“运笔。

运笔书法术语。

指字的点画书写之过程。

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大抵执之欲紧,运上欲活,不可以指运笔。

当以腕运笔。

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97个书法专业术语之(二),不可不知

97个书法专业术语之(二),不可不知

97个书法专业术语之(二),不可不知21.双钩书法术语。

(1)复制法书的技法。

法书上石,沿其笔面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为“双钩。

陆游有“妙墨双钩帖”诗句。

(2)一种书写“空心字”的技法。

(3)执笔法的指法名称,与“单钩”相对。

北宋黄庭坚论书:“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

高提笔,令腕随已意左右。

”今以食指与中指上节、中节之间相叠,钩住笔管,称为“双钩”。

22.单钩书法术语。

执笔法指法名称。

以食指钩笔管与拇指形成钳制状,余指皆垫于笔管后方。

因只以一食指主钩,故称“单钩”。

与“双钩”相对。

清代朱履贞《书学捷要》称:“单钩者食指、中指参差不齐,食指钩向大指,中指钩向名指,此是单钩。

”世传北宋苏轼作书用此法,微偃其笔。

23.枕腕书法术语。

写字时把左手掌背平垫于右手腕下,称为“枕腕”。

多用于书写小字,也有使用臂搁(多以竹、木制)等物代替左手垫于腕下的。

24.悬腕书法术语。

执笔法中的一种。

手腕灵活与否对运笔至关重要,肘部不靠桌面,腕凭空悬起,称为“悬腕”。

写字仅仅堤腕还不能上下纵横自如地运笔。

悬腕能使肩部松开,全身之力由于无所罣碍,才得集注毫端,点画方能劲健。

25.回腕法书法术语,执笔法中的一种。

腕掌弯回,手指相对胸前,故称。

清代何绍基写字即采用此法,执笔时腕肘高悬,能提能按,然不能左右起倒,有违常人的生理机能,故一般多不采用。

26.腕平掌竖书法术语。

论述执笔时的腕掌关系。

由“指实掌虚”引申而来。

近人沈尹默称:“掌不但要虚,还得竖起来。

掌能竖起,腕才能平;腕平,肘才能自然而然地悬起,肘腕并起,腕才能够灵活运用。

”27.凤眼书法术语,执笔法的指法名称,握管时,大拇指节骨挺直,里侧呈微凸伏,与内弯的食指构成狭长形的缝隙,因美其名为“凤眼”。

大指骨外凸,虎口空圆者称“龙眼”,是另一种执笔法。

28.执使书法术语。

执笔和用笔的通称,唐代孙过庭《书谱》载:“今撰执使转用之由,执谓浅深长短之类;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

书法用笔技法术语大全

书法用笔技法术语大全

书法用笔技法术语大全执笔法:书法术语,写毛笔字以手指执笔管的方法。

执笔,是进行写字活动的基本手段。

大致有如下几点:如双苞(即*双钩)、单苞(即*单钩)、回腕、撮管、握管、搦管等。

传自锺繇、王羲之、虞世南,陆彦远等综合而成的“五字执笔法”(即擫、压、钩、格、抵)。

经历代书法家长期书写的实践,咸认为是符合生理机能而又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

拨镫法:书法术语,运笔的一种技法。

镫一作灯,故亦有譬喻执笔运指如挑拔灯芯的。

主要有二说。

一、《书苑菁华》引晚唐林韫《拨镫序》语:“镫,马镫也,盖以笔管着中指、名指尖,令圆活易转动;笔管直,则虎口间空圆如马镫也。

足踏马镫浅,则易转运。

手执笔管亦欲其浅,则易于拨动矣。

推、拖、撚、拽,诀尽于此。

”二、《桃源手听》引北宋钱若水语:“古之善书鲜有得笔法者,唐陆希声得之凡五字,擫、压、钩、格、抵,用笔双钩,则点画遒劲而尽妙矣,谓之拨镫法。

”但《唐诗纪事》及《宣和书谱》所记陆希声五字执笔法并无“拨镫法”字样。

案林韫的运指四字诀和陆希声的执笔五字法系两种不同含义的方法。

不少学者对执笔法多主陆说。

双钩:书法术语。

①复制法书的技法。

法书上石,沿其笔面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为“双钩”,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体。

”陆游有“妙墨双钩帖”诗句。

②一种书写“空心字”的技法。

据载:宋代蒲元,尝以双钩字写河上公注《道德经》,笔墨精细,若游丝萦绕,孤烟袅风,连绵不断,或一笔而为数字,分布匀稳,风味有余。

③执笔法的指法名称,与“单钩”相对。

北宋黄庭坚论书:“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

高提笔,令腕随已意左右。

”今以食指与中指上节、中节之间相叠,钩住笔管,称为“双钩”。

单钩:书法术语。

执笔法指法名称.以食指钩笔管与拇指形成钳制状,余指皆垫于笔管后方。

因只以一食指主钩,故称“单钩”。

与“双钩”相对。

唐代韩方明称:“若篆书,则可多用单钩,取其圆直有准。

书法评鉴用语

书法评鉴用语

书法评鉴用语
书法评鉴用语是用来评价书法作品的专业术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书法基本要素评价:包括字形、结构、笔画、笔法、用笔力度、用墨墨色等方面的评价,如端正、工整、疏密有致、笔画挺拔、用笔纯熟等。

2. 书法艺术特点评价:包括创意新颖、构思独特、意境深远、气势雄浑、线条流畅等方面的评价,如意境深远、气韵生动、神韵悠然等。

3. 作品整体效果评价:包括布局、整体形象、空间感、与题材相符等方面的评价,如布局得当、形象鲜明、空间感强烈等。

4. 书法技巧运用评价:包括构图、点画、笔触、墨迹、用纸、用色等方面的评价,如构图巧妙、点画精细、笔触洒脱、墨迹丰润、用纸克制等。

5. 传统文化内涵评价:包括对作品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历史意义、文化品味等方面的评价,如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历史意义重大、文化品味高雅等。

这些评鉴用语可以根据具体的书法作品来进行评价,以准确地描述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7个书法专业术语中国书法博大精深,近代书法大师沈尹默评价书法“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书法作为一种高雅艺术,她以独特的书法美使人迷恋。

学习书法,这些书法术语不可不知!1、书法狭义上,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

2、法书又称法帖,指学习书法可以作为楷模的范本。

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或称“书”。

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的诗句。

法书不同于书法。

法书是对古代名家墨迹的尊称,包含着书法作品之楷模的意思。

3.翰墨义同”笔墨”。

原指文辞。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后世亦泛指书法和中国画。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4.墨迹用墨书写的手迹。

唐代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有“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诗句。

《宋书·范晔传》也有“上示以墨迹,晔乃具陈本末”的记载。

5.真迹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和伪造。

唐代张怀瓘《书断》:“开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迹,及张芝、张昶等书付集贤院。

”6.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类。

金,指钟鼎铜器之类;石,指碑碣石刻之类。

《墨子·兼爱下》:“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

”7.刻石专指镌刻于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

如秦代《会稽刻石》,东汉《石门颂》摩崖刻石。

桓谭《新论》:“泰山之上,有刻石,凡八百余处,而可识者七十二。

”8.摩崖把文字直接书刻在山崖石壁上称“摩崖”。

如汉碑中之《石门颂》,魏碑中郑道昭之云峰山题诗、题名等。

《宣和书谱·正书一》:“遂良(褚遂良)喜作正书,其摩崖碑在西洛龙门。

”9.碑刻石中的一类形制。

《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

”树碑用以歌功颂德始于秦而盛于汉。

在晋代曾严禁立碑。

故历来晋碑难得。

唐代是我国碑刻最发达的时期,不仅内容丰富,书法上也有极高价值。

10.碣刻石中的一类形制。

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立天然石块称作“碣”,石鼓文即是一件猎碣。

11.碑额碑刻术语,碑头的通称,又名碑首。

一般指碑石上端额部,多有大字碑题及边饰的额头部分。

碑额一般镌刻该碑的全名,多为篆书体。

12.篆额碑刻术语。

汉代以后的各种碑刻之上端,称碑头或碑额,因碑额上所题字多用篆书,遂称“篆额”。

汉碑如《张迁碑》、《韩仁铭》等篆额,书风奇肆跌宕,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13.篆盖碑刻术语。

唐代的墓志铭,通常有石盖,因盖上文字多用篆体,故名。

篆盖与篆额内容相仿而形制不同,但《金石综例》称:“篆盖,即篆额。

”14.碑阴碑刻术语。

古代碑刻,除正面碑文外,往往将门生、故吏或出资建树者的姓名镌刻于背面,故称。

15.碑版泛指碑志之类。

《碑版广例》:“开元二十五年羊愉撰景贤大师身塔记,末有碑版所详,不复多载语,后魏昌冯王新庙碑,有碑版湮灭语。

后人碑版名称,殆自此始。

”16.碑学清代阮元、包世臣提倡北碑后,学书崇尚碑刻风气大盛,遂有北派碑学、南派帖学之分。

又指“碑版学”,即研究考订碑刻起源、体制及新旧异同等学问。

17.勒石碑刻术语。

指将法书钩摹本背面加朱复印到石面上的工序。

唐代碑刻上常有专款记载勒石者,如《怀仁集王书圣教序》碑末有“诸葛神力勒石”字样。

18.朱背亦称“背朱”。

即“勒石”。

19.拓本从碑刻、铜器上墨拓下来的书迹或图像。

实物最早见于唐代。

具体方法将宣纸打湿蒙在器物碑刻上,敲打它,使得宜纸呈现凹凸状,然后蘸墨拓成。

古时用竖纹纸,油烟墨,拓后砑光,墨色乌黑有浮光的,称“乌金拓”;用横纹纸,松烟墨,色青而浅,不和油腊的,称“蝉翼拓”。

又以朱红色拓出的称“朱拓”;碑石初成,或刚出土时所拓的称“初拓”。

20.剥蚀指古代碑刻年久风化石有剥落。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汉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鋩。

”21.双钩书法术语。

(1)复制法书的技法。

法书上石,沿其笔面的两侧外沿以细线钩出,称为“双钩。

陆游有“妙墨双钩帖”诗句。

(2)一种书写“空心字”的技法。

(3)执笔法的指法名称,与“单钩”相对。

北宋黄庭坚论书:“凡学字时,先当双钩,用两指相叠,蹙笔压无名指。

高提笔,令腕随已意左右。

”今以食指与中指上节、中节之间相叠,钩住笔管,称为“双钩”。

22.单钩书法术语。

执笔法指法名称。

以食指钩笔管与拇指形成钳制状,余指皆垫于笔管后方。

因只以一食指主钩,故称“单钩”。

与“双钩”相对。

清代朱履贞《书学捷要》称:“单钩者食指、中指参差不齐,食指钩向大指,中指钩向名指,此是单钩。

”世传北宋苏轼作书用此法,微偃其笔。

23.枕腕书法术语。

写字时把左手掌背平垫于右手腕下,称为“枕腕”。

多用于书写小字,也有使用臂搁(多以竹、木制)等物代替左手垫于腕下的。

24.悬腕书法术语。

执笔法中的一种。

手腕灵活与否对运笔至关重要,肘部不靠桌面,腕凭空悬起,称为“悬腕”。

写字仅仅堤腕还不能上下纵横自如地运笔。

悬腕能使肩部松开,全身之力由于无所罣碍,才得集注毫端,点画方能劲健。

25.回腕法书法术语,执笔法中的一种。

腕掌弯回,手指相对胸前,故称。

清代何绍基写字即采用此法,执笔时腕肘高悬,能提能按,然不能左右起倒,有违常人的生理机能,故一般多不采用。

26.腕平掌竖书法术语。

论述执笔时的腕掌关系。

由“指实掌虚”引申而来。

近人沈尹默称:“掌不但要虚,还得竖起来。

掌能竖起,腕才能平;腕平,肘才能自然而然地悬起,肘腕并起,腕才能够灵活运用。

”27.凤眼书法术语,执笔法的指法名称,握管时,大拇指节骨挺直,里侧呈微凸伏,与内弯的食指构成狭长形的缝隙,因美其名为“凤眼”。

大指骨外凸,虎口空圆者称“龙眼”,是另一种执笔法。

28.执使书法术语。

执笔和用笔的通称,唐代孙过庭《书谱》载:“今撰执使转用之由,执谓浅深长短之类;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

”明代张绅称,“执谓执笔,使谓运用。

”参见“运笔”。

29.运笔书法术语。

指字的点画书写之过程。

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大抵执之欲紧,运上欲活,不可以指运笔。

当以腕运笔。

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30.磔(zhé)书法术语。

点画用笔的一种技法。

“永字八法”称捺笔为“磔”。

捺法用磔,意思是笔亳尽力铺散而急发。

又,斜捺叫磔,卧捺称波。

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称:“磔须战笔外发,得意徐乃出之。

”31.戈法永字八法以外的又一笔法。

相传:“(唐)太宗工隶(楷书),以(虞)世南为师,常患难于戈法,一日书‘戬’字,乃空其落,世南取笔填之,以示魏徵,徵称:仰观目圣作,惟戬字戈法颇逼真,上深叹魏为藻识。

”戈法较长,写时如不从容行笔,必然头尾重,中间轻薄。

唐太宗李世民称:“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

”32.中锋书法术语。

指行笔时将毛笔的主锋保持在点画的中线,以区别于偏锋。

用中锋写出的钱条圆浑而有质感。

33.聚墨痕书法术语。

中锋运笔,因笔锋常在点画中间行迸,笔画的中央线着墨最力,凝聚成一道浓重的墨线痕迹,故名。

明代董其昌《画禅宝随笔》评苏轼《赤壁赋》墨迹称:“坡公书多偃笔,亦是一病,此《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

”34.侧锋书法术语。

起笔的一种技法。

谓在下笔时笔锋稍偏侧,落墨处即显出偏侧的姿势。

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称:“正锋取劲,侧笔取妍。

王羲之书《兰亭》,取妍处时带侧笔。

”这种笔法最初在隶书向楷书演变时形成。

它使方笔字体中增添潇洒妍美的神情。

侧锋多用来取势,势成则转换为中锋。

晋人多用之。

35.折锋书法术语。

笔画转换方向时的一种用笔技法。

指笔势折叠带方者,以别于转笔,即笔锋在转换方向时,由阳面翻向阴面,或由阴面翻向阳面。

折锋利于点画方劲和创造姿势。

清代包世臣书《刘文清四智颂》后,称其笔法“以搭锋养势,以折锋取姿。

”36.裹锋书法术语。

用笔的一种技法。

起笔呈反方向运行,“欲上先下,欲左先右”。

以后凡是取圆势用笔,笔锋内敛于点画中间的称“裹锋”。

如《曹全碑》、《石门铭》等多用之。

37.逆锋书法术语。

运笔的一种技法。

为了藏锋铺亳,用逆入的方法,“欲下先上,欲右先左”,以反方向行笔的称“逆锋”。

用逆锋作字,往往具有苍劲老辣的意趣。

清代刘熙载称:“要笔锋无处不到,须是用逆字诀。

勒则锋右管左,努则锋下管上,皆是也。

然亦只暗中机括如此,著相便非。

”38.蹲锋书法术语。

蹲,有停留的意思。

与“蹲”本为一字。

在书法中,蹲锋、蹲锋,字虽同,却为两法。

一个指笔缓行中的蹲势,另一个指欲趯先蹲,退而复进。

唐代张怀瓘《玉堂禁经》称:“蹲锋,缓亳蹲节,轻重有准是也”;“蹲锋,驻笔下衄是也,夫有趯者,必先蹲之。

”39.金错刀(1)对书法用笔颤掣波发笔道的美称。

《谈荟》载:“南唐李后主善书,作颤笔摎曲之伏,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

”(2)字体名。

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载有金错刀书一体。

具体形式与风貌今已不可稽查。

40.筋书书法术语。

劲键遒丽的点画谓之“筋书”。

书法言筋、骨,均寓褒奖之义,如历来称颜真卿、柳公权书为“颜筋柳骨。

”41.一笔书书法术语。

指草书文字间自始至终笔画连绵相续,如一笔直下而成,故名。

汉代张芝首创。

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称:“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

”42.颤笔亦称“战笔”,书法术语。

用笔的一种技法,因笔画呈颤动状,故名。

《宣和面谱·花鸟三》载:“唐希雅初学李氏错刀笔,后画竹,乃如书法,有颤掣之状。

”43.悬针书法术语。

书写直画下端尖锐,如针之倒悬,故名。

与垂露为两种形体。

冯武(简缘)《书法正传》称:“将欲缩锋,引而伸之,须要首尾相等。

但锋尖耳。

不可如鼠尾。

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悬针始于《兰亭)‘年’字。

后人遂以为法。

”44.垂露书法术语。

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

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

具有藏锋的笔势,不同于“悬针”。

唐代孙过庭《书谱》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

”45.护尾书法术语。

用笔的一种技法。

指行笔至笔画尾部而反收其笔锋。

护尾与藏头的用笔方法,笔势逆入而反收,逆则强健得势,收则显示笔有余力。

北宋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论点,即从“护尾”扩展而来。

46.逆入平出书法术语。

笔画起落笔和出锋收笔的一种用笔技法。

逆入,指起笔时,笔锋要朝书写笔画的反方向入纸,随即转锋行笔,以达到“藏锋”于点画之中,均匀地万毫齐力,平铺纸上形成中锋运笔的势态。

平出,指笔画至末不收,势尽出锋,回腕空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