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教学设计
第8课 瓢虫的花衣裳(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教案)一、教学内容《瓢虫的花衣裳》是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瓢虫的特征,通过绘画瓢虫的形态和花纹,培养学生对瓢虫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瓢虫,了解瓢虫的形态特点和花纹,掌握绘画瓢虫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绘画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瓢虫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瓢虫形态的描绘。
2. 瓢虫花纹的设计。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瓢虫图片、PPT课件、绘画工具。
2. 学具:图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瓢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瓢虫的特点。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瓢虫特点,教师总结。
2. 教学新课(1)教师讲解瓢虫的形态和花纹特点,示范绘画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画瓢虫。
(3)学生自由发挥,设计瓢虫的花衣裳。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瓢虫的花衣裳。
(2)学生用绘画工具,将设计的瓢虫花衣裳绘制在图画纸上。
(3)学生相互欣赏、评价,选出最佳设计。
4. 总结延伸(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瓢虫的形态和花纹特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达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3)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观察瓢虫,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表现瓢虫的花衣裳。
六、板书设计1. 瓢虫的花衣裳2. 教学重点:瓢虫的形态、花纹特点3. 教学难点:瓢虫形态的描绘、花纹的设计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学新课、实践操作、总结延伸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绘制瓢虫的花衣裳2. 家庭作业:观察瓢虫,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表现瓢虫的花衣裳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瓢虫的形态和花纹,培养学生对瓢虫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画瓢虫的方法。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人教版

《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是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认识瓢虫:引导学生观察瓢虫的形状、颜色和斑点,了解其特点;
2.绘画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水彩颜料,按照瓢虫的特征绘制图画;
3.创意设计:鼓励学生为瓢虫设计富有创意的花衣裳,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表达与交流:通过作品展示,学生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学会倾听、欣赏他人作品,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4.美学素养:感受美术创作带来的乐趣,提高审美观念和美学素养,为今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瓢虫的基本形态和颜色特征:学生需掌握瓢虫的圆形身体、红色或黑色外壳、斑点分布等基本特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设计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设计独特的瓢虫花衣裳”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设计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创意思考。
4.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1.观察与欣赏:学会观察瓢虫的形态、颜色及斑点特征,提高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2.创意与实践:在绘画瓢虫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独特的花衣裳,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教学:
1.认识瓢虫:观察瓢虫的形状、颜色和斑点特点;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瓢虫的基本特征,如瓢虫的身体结构、颜色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瓢虫的特征,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鼓励学生在创作瓢虫的花衣裳时,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独特的作品。
教学内容1. 瓢虫的基本特征:瓢虫的身体结构、颜色等。
2. 瓢虫的花衣裳设计:引导学生观察瓢虫的特征,设计出独特的瓢虫花衣裳。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瓢虫的基本特征和花衣裳设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瓢虫的特征,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瓢虫的图片、瓢虫的模型、瓢虫的绘画视频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瓢虫的图片和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瓢虫的特征。
2. 讲解:讲解瓢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颜色等。
3. 示范:示范如何设计瓢虫的花衣裳,展示绘画或制作的过程。
4. 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设计出独特的瓢虫花衣裳。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板书《瓢虫的花衣裳》2. 板书内容:瓢虫的基本特征、瓢虫的花衣裳设计步骤等。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设计出独特的瓢虫花衣裳。
2. 家长参与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观察瓢虫的特征,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创作空间。
2. 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3. 家长应反思是否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创作过程,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瓢虫故事引入:讲述一个瓢虫的趣味故事,例如瓢虫的旅行或者瓢虫与其他昆虫的互动,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实物展示:展示真实的瓢虫标本或模型,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瓢虫的形态和颜色,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 教案(word版)

8《瓢虫的花衣裳》一.课标分析观察了解瓢虫的特征,学会绘制漂亮的瓢虫。
欣赏和感受瓢虫美丽的花衣裳,尝试采取多种多样的绘制方式,大胆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瓢虫。
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美—热爱美—创造美”这一过程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意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瓢虫的美感,可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与众不同的漂亮的瓢虫,感受与体验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选登了大自然中各式各样的瓢虫,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瓢虫的特征,教材中列出了学生制作和绘画的瓢虫,便于学生在创作时参考。
三.学情分析大多一年级的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接触的很少,对它们的了解也不多,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学生对小昆虫的喜爱,相反他们想更多的了解有关知识,所以更多的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关爱动物的兴趣。
在瓢虫的绘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脑、眼、耳、手,让全体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1、通过绘画游戏,了解瓢虫的结构,并能够运用绘画方法表现出瓢虫。
2、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并运用学过的知识与技法,为瓢虫设计出独特的花衣赏。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瓢虫的结构特点的掌握及瓢虫的表现。
教学难点:瓢虫衣裳图案的设计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范作及各种资料学生:收集瓢虫的资料,收集半球形的物体,各种透明的包装纸,准备透明胶带、彩色纸、剪刀、金属丝、笔等。
七.教学过程级一班的同学都非常的可爱,都非常的精神!今天能和你们一起上美术课老师很高兴!你们呢?生“高兴”好!上课!(一)导入1师:我发现今天咱们班的小朋友啊穿的都非常的漂亮。
尤其呀有的小朋友还穿着花衣服呢。
是不是啊?相互看看。
2、今天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也穿着花衣裳的小伙伴,你们能猜出它是谁吗?生:不能!师不能啊,那下面呢认真听:一只小虫真可爱,圆圆的身子小脑袋;六只短腿斑点衣,两只触角伸出来;爱吃蚜虫护庄家,农民伯伯都喜爱。
是什么?生:七星瓢虫、青蛙......师(板书画)。
8《瓢虫的花衣裳》(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瓢虫的花衣裳》一、教材内容分析《瓢虫的花衣裳》是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瓢虫的特点,了解瓢虫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情感。
本课的重点是瓢虫的画法,难点是瓢虫身上圆点的排列。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瓢虫有着浓厚的生活经验,他们喜欢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对瓢虫的形态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瓢虫的画法可能不太熟悉,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瓢虫的绘画技巧。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瓢虫的生活习性,学会画瓢虫的基本方法,能够用线条和色彩画出瓢虫的花衣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瓢虫的画法。
2. 教学难点:瓢虫身上圆点的排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瓢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瓢虫的形态特点,说出瓢虫的生活习性。
(2)教师简要介绍瓢虫的画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瓢虫的画法(1)教师示范瓢虫的画法,边示范边讲解,强调瓢虫身上圆点的排列。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画瓢虫,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绘画错误。
3. 学生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一幅瓢虫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学生互相欣赏作品,交流绘画心得。
4. 总结评价(1)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表扬。
(2)学生谈收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瓢虫的画法,能够在作品中表现出瓢虫的特点。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瓢虫身上圆点的排列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此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绘画过程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七、板书设计《瓢虫的花衣裳》1. 瓢虫的形态特点2. 瓢虫的生活习性3. 瓢虫的画法4. 瓢虫作品欣赏八、作业布置1. 课后收集有关瓢虫的资料,了解瓢虫的更多知识。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瓢虫的花衣裳》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瓢虫的花衣裳》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瓢虫的图案特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意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尝试、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造型创作课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用自己喜欢的图案画瓢虫,给瓢虫设计并穿上漂亮的花衣裳。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绘画纸,彩笔,记号笔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题目图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课师:“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穿着花衣裳的小伙伴,大家能猜出是谁吗?”生:略。
师:“同砚们仔细听,认真考虑,猜一猜是甚么?如果猜到就把小手举起来。
”师:“一只小虫真可爱,圆圆身体小脑壳。
六只小脚雀斑衣,两根触角伸出来。
别看它的个头小,覆灭蚜虫真厉害。
”生:略。
师:“我们来看看谁说的对。
”(边说儿歌边在黑板上画瓢虫)“今天我们就来进修第八课——瓢虫的花衣裳”。
三、授课师:“同砚们见过瓢虫吗?喜不喜欢瓢虫?你在哪里见过?你还知道瓢虫的那些常识?”生:略。
师总结,天下上的瓢虫有5000多种,我国有300多种。
师:“今天老师就把可爱的小瓢虫带到了这里。
”课件出示多少张瓢虫图片。
欣赏总结:不同种类的瓢虫花纹是不一样的;瓢虫的身体大多是半球形的,从上往下看圆圆的,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课件出示一张花纹的图片。
师:瓢虫身上的斑纹是不一样的,都有哪些呢?边出示边让学生回答看到的外形。
教师演示师:“下面老师教师也对瓢虫进行装饰,给它穿上漂亮的衣裳,谁能帮老师装饰一下?”请学生上台完成瓢虫作品。
4、欣赏同龄学生作品.四、学生功课画出可爱的小瓢虫,并给它们穿上漂亮的花衣裳。
先画主题(瓢虫),再画背景(瓢虫的生活环境),最后涂色。
五、巡回指点,重点帮助绘画有困难的学生。
六、功课展评,总结评判:一定学生进修态度,激发进修兴趣。
人教版 一年级美术下册 《第8课 瓢虫的花衣裳》 优质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8课瓢虫的花衣裳》优质教案瓢虫的花衣裳教学目标:1.观察瓢虫的花衣裳,能够说出它们的外形特征。
2.能够用2-3种方法来制作瓢虫的花衣裳。
教学重点:1.是否能用自己创造的方法来制作瓢虫的花衣裳。
2.是否表现出瓢虫的花衣裳的外形基本特征。
课前准备:1.收集一些瓢虫的资料和实物,收集半球形(或接近半圆形的)物体、各种透明的包装纸。
准备透明胶带、彩色纸、剪刀、糨糊、金属丝、笔等工具材料。
2.老师准备范作及各种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在人行道旁的绿篱丛中,房前屋后的庭园植物上,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一些身披盔甲,色泽鲜艳,斑纹多彩,体呈半球形的小型昆虫,它就是瓢虫,俗称“花大姐”。
瓢虫是肉食性昆虫,主要捕食蚜虫、蚧壳虫等小型昆虫,是植物忠诚的铁甲卫土。
在十九世纪的中后期,美国加州的柑桔树上,长满了吹绵介壳虫,几乎毁灭了全部桔园,用药去杀也不解决问题。
后来他们想到澳洲的吹绵介壳虫为什么就不能造成灾害?在1886年通过实地考察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因为有一种专门吃这种介壳虫的瓢虫。
全世界已记录的瓢虫有5000多种,其中五分之四都是肉食性的,可以捕食多种害虫,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和小型节肢动物等都是它的口中食。
中国已记载650多种,目前我国利用七星瓢虫防治棉蚜已取得显著效果。
三、新授同学们知道大都数的瓢虫都是益虫,观察一下瓢虫的外形,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富有光泽、有斑点、左右对称。
瓢虫很美丽,想一想你准备如何表现?(为了让瓢虫更漂亮,上色时可以用对比色)四、欣赏范作书上的作品用了哪些材料,你猜想是怎么做的?拼贴、绘画的方法五、学生制作1.用自己的方法制作一只瓢虫。
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第二课时一、导入瓢虫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来看一看,上节课同学们制作的瓢虫用到了哪些方法?二、新授教师介绍几种制作方法:在一个圆形的瓶盖上画上或贴上斑点,在贴上触角;将一纸团揉成圆球形,用透明包装纸或彩色纸将它包起来,用一根金属丝将开口处捆扎起来,金属丝成为瓢虫的触角;用废乒乓球作为瓢虫的身体,再贴上足和触角;用赤豆等状如瓢虫的物体做身体,再在上面进行装饰加工。
8《瓢虫的花衣裳》 (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8《瓢虫的花衣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瓢虫的特点,学会用基本图形和线条表现瓢虫。
2. 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了解瓢虫的特点,学会用基本图形和线条表现瓢虫。
2. 观察瓢虫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学习色彩搭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瓢虫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难点:瓢虫图案的设计和色彩搭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或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瓢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瓢虫(1)让学生观察瓢虫的图片或实物,了解瓢虫的特点。
(2)引导学生讨论瓢虫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学习表现瓢虫的方法(1)教师示范如何用基本图形和线条表现瓢虫。
(2)学生尝试绘制瓢虫,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瓢虫图案(1)教师引导学生设计瓢虫图案,注意色彩搭配。
(2)学生创作瓢虫图案,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
(2)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观察、讨论、创作等环节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关注大自然、爱护生态环境。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给予个性化的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表现美。
六、作业布置1. 课后收集有关瓢虫的图片或实物,加深对瓢虫的了解。
2. 尝试用基本图形和线条表现瓢虫,注意色彩搭配。
3. 设计一幅瓢虫图案,要求富有创意,色彩鲜艳。
七、板书设计略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瓢虫的特点和表现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创作瓢虫图案过程中的表现,如想象力、创新能力、色彩搭配等。
3.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认知和表现。
4.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