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意见征求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缙云县左库小学2009-2012年学校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一、学校的现状分析
(一)学校基本情况:
缙云县左库小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雁门山下,离镇所在地四公里,创建于公元1958年。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初建于宋朝,后经朱熹等人发扬光大成为南宋浙江三大书院之一的美化书院。 2009学年,学校拥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20余人,寄宿生120余人。教职工27人,平均年龄35.5岁,中级职称15人,有大专以上学历17人,本科学历4人。学校占地面积11935.3平方米,建筑面积3950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完善,建有计算机房、2个多媒体教室、音乐教室、体育室、书法室、美术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建有2个水泥球场、1个排球场和1个250米跑道的运动场。
近年来,学校相继被确定为浙江省绿色小学、浙江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丽水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缙云县师德师风建设达标学校、县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示范学校、县文明单位、县平安校园、雏鹰红旗大队等荣誉称号。学校目前在德育建设、寄宿管理和语言文字规范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一定的办学特色。
(二)学校面临的困难
1.学校的“生源”素质不高。这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
(1) 优质“生源”流向城镇学校。部分家长需求更优质的教育,城镇学校优越的办学条件及相对较高的师资水平,在招收“插班生”时的“择优录取”措施,结果就是“本校部分优质生源的流失”。
(2)学生“家庭教育条件”的相对落后。学生来自农村,大部分来自偏远地区,特别是外来民工子女家庭,与城镇学校的学生的家庭相比,有着较大的距离。
(3)“外来民工子女”的知识基础较低。由于许多经济不发达省份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再加上“随父母就读”的外来民工子女经常更换学校,造成学习基础不扎实。
2.学校现在的整体“师资”现状落后于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1)由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超比、流动缓慢等因素,虽然处于成熟期,但从整体素质看,一部分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未达到实施新课改应有的要求,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不熟练;对中老年教师来说,虽然他们有着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较落后。对青年教师来说,她们对新知识、新设备等方面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是,课堂教学工作经验的相对缺乏。总之,经验型、实干型教师多,研究型、智慧型教师少。
(2) 由于当前人事制度、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等因素影响,教师激励竞争意识较弱,教师流动中调
出优秀教师多,调入优秀教师缺乏。骨干教师队伍和梯队组成不够完善,缺少名教师。教育科研要尽快走出低谷,再创“科研兴校”的浓厚氛围。
(3) 对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3.学校办学时间较长, 由于种种客观的原因,长期的、广泛的、显著的学校的办学特色至今凸显不够,校园文化建设思路不清,学校特色不明,尚未形成儒雅的校园文化。
4.学校硬件设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的发展。目前学校教学用房、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目前全校二十多位教师挤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学校各职能科室共用一个办公室办公,党员活动室、图书室、财务办公室占用教师宿舍,致使教师宿舍紧张,尚有部分教师无法落实房间。
(三)学校发展的优势
1.我校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同时拥有一支具有良好师德修养、积极追求上进、充满活力、踏实肯干且富有爱心的教师团队。学校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学生淳真乐学,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良好,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2.学校所在学区当地政府、群众办学积极性高涨。政府的“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绩效工资”等政策给农村小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3.学校所在学区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建于宋朝,后经朱熹等人发扬光大成为南宋浙江三大书院之一的美化书院,左库村、金竹村当地丰富的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学校课程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4.2009学年开始学校被定为“外来务工子女学校”,2010年潜明水库(原名东方红水库)将上马兴建,这也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带来机遇。
二、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
1.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立足学校工作实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树立质量意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把学生的发展当作第一目标,把学生的安全当作第一考虑,把学生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学生及家长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学生及家长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努力促进学校科学、规范、和谐、优质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办学理念: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
3.学校校训:勤奋 守纪 团结 创新
4.学校的教风:乐业 赏识 博学 协作
5.学校的学风:快乐每一天,进步每一天,成功每一天
6.师建目标:师德高尚 专业扎实 教学精良 主动发展
7.2009-2012年学校办学的总体目标:
积极创建一所全县范
围有影响的、有综合竞争力的农村寄宿制学校;逐步争取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达到A级。
8.新教育理念:儒雅为师 悦读人生
四、具体目标与措施
(一)学校管理
1.目标
学校管理做到民主、科学、规范。积极探索学校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学校和谐发展的“人文化”管理模式,全面推动学校民主管理建设。
2.指标
(1)认真制订三年学校发展规划,制订《左库小学学校章程(试行)》,整理、修订、汇编学校管理手册,初步形成《左库小学治校方略》;
(2)制订《左库小学绩效工资实施方案(试行)》;
(3)设定学校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和学校传统比赛项目;
(4)家长满意度、社会满意度等于大于90%。
(5) 确保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达到B级, 逐步争取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达到A级。
3.措施
(1)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更加突现管理“人性化、民主化”。落实分级管理责任制,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实行岗位职责目标化。推行班主任、中层干部竞聘任职制。
(2)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建设“阳光”校务。进一步完善教工大会的监督机制,确保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强化建档立案工作,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实现操作过程规范化。
(3)广开言路,了解心声,鼓励教师谈看法,提建议,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提升教师幸福指数。
(4)优化学校、社区、家庭之间管理网络,建立科学的互动机制。依法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扩大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
(二)队伍建设
1.目标
骨干教师群体真正形成并在全校发挥强有力的辐射作用,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得到有效解决,教师整体发展基本达到平衡,构建一支“德业双精,主人翁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教师队伍。
2.指标
(1)制订好教师自主发展三年规划。完成上级有关师训的项目
(2)三年内力争培养出县级教坛新秀1~2名,每年四星级教师不少于全体教师数的20%,每年五星级教师不少于全体教师数的5%。40周岁以下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到60﹪以上,专科学历教师达90%以上。
(3)三年内力争县级及以上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等2名。
(4)家长满意率达90%以上的教师数不少于全体教师数的80%。
3.措施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进一步增强民主管理意识和人性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2)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广泛深入开展以“爱与责任”为价值取向、儒雅为终极目标的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树立先进典型。
(3)加
强全校教师全员参与的“校本培训”体系建设,使教师的师德、业务适应教育和学校的发展。
(4)鼓励教师参加县、镇、校各级优质课、教坛新秀评选及学科交流等活动。
(5)要求每位一线教师都注重教育教学科研,鼓励教师读书。在探索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及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师自身由经验型向学者型、探索型、综合型转变。
(6)建立科学的骨干教师成长规划。重点是确定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有层次地组织开展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的师徒结对工作、青年教师读书会等活动。
(三)德育工作
1.目标
通过新颖活泼、富有时代气息的德育方法、手段,建立科学的纵横有序的德育网络,使学生全面打好基础(包括思想、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同时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同时满足学生充分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
2.指标
(1)完善班级建设、班主任考核、学生评价等方案;
(2)开发校本课程,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初步形成一支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3) 班主任工作研讨和队伍建设有成果(成辑成书),德育工作初步形成校本特色。
(4) 每年通过县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验收;
3.措施
(1)加强德育领导及德育队伍建设。每学期定期召开德育领导小组会议,每学期至少两次专题研究。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开展班主任培训,加强学习、研究、交流、展示,每学期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校领导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每班每月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每学期每个学生一次家访。每年召开一次少代会。
(2)加强养成教育。“好习惯,早养成,益终生”,根据《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行为规范》,确定各时期着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并能形成系列化。完善班主任考核和班级评比细则,促进班级间和谐竞争。
(3)拓展德育途径
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力量,通过学校环境、学科教育以及专题教育活动三个渠道实施德育,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新格局。
①寓德育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师生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初步形成“处处育人,人人育人,事事育人”的全方位育人理念。教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示范和榜样作用。
②寓德育于学科教育之中
以育人为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的课堂德育渗透体系和实施网络,形成全员参与
的、全方位的、完整的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结构和氛围。构建德育的学科结合点,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当中,每位教师自觉开展德育工作,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寻求教育契机,教育好每个学生。通过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
③寓德育于家庭和社区教育之中
努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德育网络,进一步健全家长委员会,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家长委员会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建立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制。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途径,经常性开展“家校联系”活动,切实做好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做好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4) 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每年开展一次“感恩教育活动月”。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传统美德、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民族精神的力量,增强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并培养其意志品质。
(四)教学工作
1.目标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力争三年内教学质量稳居全县农村学校前列。
2.指标
(1)建立、健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总结“好课堂”的策略与方法,课堂教学有新面貌。
(2)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确保在县有关的质量抽测中位居全县前15名,力争进入前10名。
(3)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竞赛中居全县农村学校前列。力争三年内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竞赛中捧杯一次。
3.措施
(1)开展主题研究。近三年,以“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积极开展“新教育实验”研究,以点带面,在全校开展有效教学研究。重点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a、明确教学目标;b、设计学习活动;c、关注学习状态;d、关注学习结果;e、进行补偿教学。
(2)重视常态教学。增强全体教师“向课堂40分要质量”的效率意识,强化“每堂课让学生都有收获”的责任意识,积极追求“轻负担、高质量”,倡导教师积极进行日常有效课堂教学的研讨,引导教师自觉进行深入的课堂反思。重点关注:a、课前反思,做好充分的准备;b、课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课后反思,发现新的教学契机。
(3)注重过程管理。开展日常化、问题化、个性化的教研活动,构建多元化的研究组织,丰富多元化的研讨平台,以课例为载体,以理论为支撑,以专题为抓手,以问题解决为起点。
(4)构建
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有效教学质量检测。明晰检测目的,重视分析、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更多地商讨、提出学科发展建设性意见,更加重视对各学科的薄弱环节进行跟踪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5)搭建竞技平台。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多形式的课外兴趣活动和综合实践课,有组织地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用成果汇报、作品展览、竞技竞赛等形式,为学生创建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五)科研工作
1.目标
坚持教育科研为学校发展服务,以科研引领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和谐成长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2.指标
(1)逐步培养和建设一支研究能力强、有影响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队伍,完成年度内课题申报立项、课题研究阶段总结、课题研究结题工作,争取3年内县级课题获奖4个,市级获奖1个。
(2)建立教育科研导向激励机制。学校每学年组织1次论文(案例)的评比活动,获奖情况稳中有升。评选出的优秀论文(案例)推荐到县、市评选,争取三年内在县级获奖达到60篇以上、在市级获奖(或发表)达到5篇以上、在省级获奖(或发表)达1篇以上。
3.措施
(1)认真组织开展“书香校园”建设,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基本知识与方法,把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当作课题,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形成“校级——教研组——个人课题”网络,确保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2)以教科研基础建设为载体,强化教科室对学校科学发展的促进功能,使学校教育科研水平明显提升。认真做好各类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与考核,经常性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3)坚持执行教师专业发展“六个一”制度,开展行动研究,提倡个性化教学,反思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每学期每位教师写工作反思不少于16篇;教育随笔30周岁以下教师不少于20篇,30周岁以上教师不少于10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体会不少于4篇,设计典型教案不少于4个,设计典型试卷不少于1份,每学年教学论文不少于1篇。通过一定的量化要求,增强自我提高意识。
(4)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通过教师之间的思想交锋、共同探讨,使自己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后面的教育观念,从而反思教学;引导教师关注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促进教育知识或教育理论与自己个性的融合,探索自己的教学风格。定期举行优秀教学反思评比,整理成册归档。
(5)建立
研究制度。在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活动中,每个教研组都承担来自于教学实际的课题研究,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将科研意识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落实到教师身上,在组内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积极动笔,撰写论文,确保数量与质量逐年提高。
(6)充分利用学校现代教育装备,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目的的网络教研、网络学习等工作。
(六).特色创建:
1、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组建好适合校情的学生艺术团队并训练日常化,拥有一支在同类学校中有相当竞争力的学生田径队,形成一批有发展性的语言文字水平过硬的教师和学生,开发并形成一套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和和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设计,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底蕴的校园文化。
2、措施:
(1)制订《校园文化实施方案》,加大投入,在物质设施方面为学校的特色建设项目提供保障。
(2)有固定的艺术专用教室,设备基本完善;学校增建一个较大面积的宣传窗,能做到内容一月一换。重新设计制作方便布置班级学习园地,为每个班级配齐书橱等必备家具。每学年举办一届艺术节。
(3)加强师资培训,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基本功比赛。
(4)将特色建设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学校的教学、教研、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日常管理等工作之中,逐步构建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学校的校徽、校旗、校歌、标识、公共事务等都体现学校的文化。
(七)、后勤总务工作
1、加快基本建设步伐,精心设计校园整体布局,体现个性、关心细节、注重实效、凸现“精致”。力争三年内建成综合楼。进一步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把校园建设成建筑规范、设施先进、环境优雅师生家园。
2、进一步配置办公、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运用。逐步改善教师办公条件,为教师办公室配上空调。力争三年内多媒体进教室,成为每个教室必备。
3、完善总务处学校财产电脑化管理,完善公物采购、维修、赔偿制度。
4、做好教学楼改水,教师宿舍改电工作。
5、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制定并完善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利用科技手段布局学校的防盗报警和监控系统,无重大事故发生。
6、各项收费规范,无乱收费投诉。
五、学校发展的保障与评价
(一)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规划》,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形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二)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为副组长,学校中层、教研组长为组员的 “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2、学校把各项目标
进行分解,落实各项目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规划的落实。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学校要力争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程改革及特色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完善教师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实效和质量。
3、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从而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继续开展“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四)评估保障
1.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召开教工大会。“三年发展规划”需经教工大会通过。一经通过,扎实落实,制订相应的年度实施方案和评估体系;每学期、每学年检测《规划》实施情况,。
2.每学年末,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必须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回顾与展望,肯定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反思存在的问题,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3.学校还要根据教育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办学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学生发展目标等,使规划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