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技术简介(PPT)
合集下载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完整PPT

03
扩大生态产品供给
扩大生态产品供给
丰富生态产品,优化生态服务空间配置,提升生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大风景名胜区、森 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保护力度,加强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开发公众休 闲、旅游观光、生态康养服务和产品。加快城乡绿道、郊野公园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森林城市,建设森林小镇。打造生态体验精品线路,重点区域生态修复
坚持源头保护、系统恢复、综合施策,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继续实施京津风沙 源治理二期工程。强化三江源等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加大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生态走 廊、三峡库区等区域生态保护力度,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支持甘肃生态安全屏障综合示范区建 设。开展典型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修复示范。完善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有步骤对居住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的居民实施生态移民。
感谢聆听
01
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保 护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发挥国有林区林场在绿化国土中的带动作用。创新产权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植树 造林。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治理草原生态系统,推进禁牧休牧轮牧和天然草原 退牧还草,加强“三化”草原治理,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到56%。保护修复荒漠生态系统,加快风沙源区治 理,遏制沙化扩展。保障重要河湖湿地及河口生态水位,保护修复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建立湿地保护制度。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汇报人姓名 2 0 2 0 / 11 / 0 1
目 录
0 1 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0 2 推进重点区域生态修复 0 3 扩大生态产品供给 0 4 维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修复 PPT

如何整治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防止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恢 复和重建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这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 区域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实的迫切要求使生态 恢复和生态修复成为国内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
生态修复是在退化生态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79年我国生 态学家马世骏尝试应用生物净化原理进行污水处理研究(环境 生物修复技术层次),并由此提出生态工程概念。此后许多学者 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并形成与生态修复有关的两个领域:
水土流失是我国头号环境问题。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虽经多年连续防治,取 得了一定成绩,但据2000年公布的全国第2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结果, 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且目前仍有210万km2的 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特别是我国西部地区,沙漠化呈扩展趋势,侵蚀在加 剧,危害在加重,形势在呼唤着新的水保生态建设思路的出现。
三、生态修复是保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具体体现。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
1.生态学原理是生态修复的理论依据 2.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 3.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生态修复的保障
基本内容
国外的生态修复研究
目前国外恢复生态学主要研究森林、草地、灌丛、水体等生态系统在采 矿、道路建设、机场建设、放牧、采伐、山地灾害、工业大气及重金属 污染等干扰体系的影响下退化和自然恢复的机制和生态学过程,涉及植 被、土壤、气候、微生物、动物等多方面,多集中在大型矿区、大型建 筑场地、森林采伐迹地、受损湿地等生态恢复方面,研究的焦点领域是 土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物多样性恢复。
1 制定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包括依据水土保持法并针对生态修复区实际制定的地方性管理办 法、通告、文件等,其主要内容包括目标、措施、法律责任等。
生态修复技术培训课件PPT

致力环复生态,共创美好明天
—— 技术培训/保护生态/生态修复 ——
第三章节
生态修复主要内容
01
02
03
1. 土壤污染治理:通过物理、化学、 生物等方法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如 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2. 土壤改良:采取土壤改良措施, 如添加有机肥料、石灰、磷肥等,改 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土壤的水分 保持能力和养分供应能力。 3. 水土保持: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 蚀和水土流失,如建设梯田等。
01 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02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03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04 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的意义
致力环复生态,共创美好明天
—— 技术培训/保护生态/生态修复 ——
第二章节
中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从总体 上看,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 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已经进入 大池围生态退化和复杂性环境污染的 阶段。
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 面积的38%,沙漠化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 里,占国土面积的27%,并呈扩大趋势,在20 世纪50-70年代,每年的1560平方公里,至 80年代为2100km2,90年代为2460 km2, 有4亿人口笼罩在荒漠化阴影之中。每年平 均施耕地1.5万公顷,有235.3万公顷草地变 为流沙,平均每年减少草地5.2万公顷。
5、自然灾害频繁,经济损失严重
每年以气象、海洋、地震等7大 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高达 3007亿元。
6、中国的生态环境损失
中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导致对经济的损失不断加大, 1986年全国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为 831.4 亿 元 , 1994 年 生 态 破 坏 造 成 的 经 济 损 失 为 4206亿元。如何治理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防止自 然生态系统的退化,恢复和重建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 系统,这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生产力,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关键。现在的迫切要求使生态修复成为 国内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
河道治理水体生态修复PPT幻灯片课件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结论,录入结论
护坡护岸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出于对行洪、排涝的考虑, 大多数城市河道的护坡护岸采用浆砌 块石、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板块等形式, 由于其坚硬的结构, 不仅破坏了河岸植被赖于生存的基础, 而且也隔断了生物和微生 物的整体生物链, 破坏了水生态循环系统的平衡, 致使河道天然 的自净能力遭到破坏。因此在新的城市河道整治中,应尽可能地 避免河道人工化、渠道化, 大力推广生态型护坡。
1 截污治污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要整治城市河道, 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 恢复其生物的多样性, 首要 的任务是截污、治污。截污、治污要从源头抓起, 从长远来看, 要通 过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多管齐下, 实施长效管理; 要通过 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 划分水功能区域, 确定纳污总量, 进行排污总 量控制; 要通过创建节水型城市, 倡导节约用水, 减少污水产出量; 要通过技术投入, 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力度, 提高污水利用率, 改善城 市水环境
河道中底泥的处理
河道底泥(sludge ):河道底泥是城 市市政排水系统的副产品,主要来源于 城市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泵站和 污水处理厂。一般地,以无机物为主要 成分的称为“沉渣”,呈大颗粒,易脱 水,不腐化且流动性差。以有机物为主 要成分的称为“污泥”, 如污水处理 厂的剩余污泥等。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 和稳定化程度,污泥还可分为生物泥、 熟污泥、化学污泥等。不同种类的污泥, 其性状特点有着较大的差异,采取的最 终处理处置措施也应具有针对性。
污水治理遇到的难题
• (一)人口增加,污水增多 • (二)加快发展,急需资金 • (三)处理资金,来源困难 • 针对以上的问题当然有相对较好的解决措施: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增加
企业自筹强度,试行优先股票发行
护坡护岸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出于对行洪、排涝的考虑, 大多数城市河道的护坡护岸采用浆砌 块石、现浇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板块等形式, 由于其坚硬的结构, 不仅破坏了河岸植被赖于生存的基础, 而且也隔断了生物和微生 物的整体生物链, 破坏了水生态循环系统的平衡, 致使河道天然 的自净能力遭到破坏。因此在新的城市河道整治中,应尽可能地 避免河道人工化、渠道化, 大力推广生态型护坡。
1 截污治污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要整治城市河道, 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 恢复其生物的多样性, 首要 的任务是截污、治污。截污、治污要从源头抓起, 从长远来看, 要通 过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多管齐下, 实施长效管理; 要通过 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 划分水功能区域, 确定纳污总量, 进行排污总 量控制; 要通过创建节水型城市, 倡导节约用水, 减少污水产出量; 要通过技术投入, 加大污水处理回用力度, 提高污水利用率, 改善城 市水环境
河道中底泥的处理
河道底泥(sludge ):河道底泥是城 市市政排水系统的副产品,主要来源于 城市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泵站和 污水处理厂。一般地,以无机物为主要 成分的称为“沉渣”,呈大颗粒,易脱 水,不腐化且流动性差。以有机物为主 要成分的称为“污泥”, 如污水处理 厂的剩余污泥等。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 和稳定化程度,污泥还可分为生物泥、 熟污泥、化学污泥等。不同种类的污泥, 其性状特点有着较大的差异,采取的最 终处理处置措施也应具有针对性。
污水治理遇到的难题
• (一)人口增加,污水增多 • (二)加快发展,急需资金 • (三)处理资金,来源困难 • 针对以上的问题当然有相对较好的解决措施:加大财政拨款力度,增加
企业自筹强度,试行优先股票发行
生态修复技术

一些新颖浮岛制作方法,把竹木浮岛 和泡沫板浮岛结合起来多层浮岛,用 塑料制作的具有各种颜色和形状,外 形非常美观的浮岛,如“花飞碟”等 。
生物浮岛效果的影响因素
植物选择
处理时间
受试水体 栽培季节
种植密度
生物浮岛的影响因素
无 框 架 式
生物浮岛的分类
有框式湿式浮岛是浮岛的主流,可以利用的材料多样,如泡沫板、 竹子、木头等。利用最多的是聚苯泡沫板,但泡沫材料本身会带来 二次污染的问题。
现在出现较多的是另一种用竹子或木 条作的浮岛,这种浮岛具有结构牢固、 抗腐蚀、抗老化、浮力大、材料易得、 制作步骤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
辅以人工措施
生物浮岛的定义
生物浮岛把水生植物或改良驯化的陆生植物移栽到水面浮 岛上,通过根系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 质的目的。
生物浮岛的作用原理
一方面
营养 物质
无机物
水质净化
生物膜
表面积很大 的根系
浓密 的网
生物浮岛组成
人工浮岛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浮岛载体、水下固定
装置以及水生植被。
生物浮岛组成--浮岛载体
现在 中期 早期
三代
二代
无机材料
一代
天然植物根茎 使用寿命短 难以维护 有机高分子材料 产生严重的二次 污染 ,不环保
按照外围框架的有无,湿式可分为: 有 框 架 式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湿式有框架型的人工浮 岛的施工事例比较多,占了七成 。 无框架式是一种较开放式的结构,浮岛植 物可以在浮岛上比较自由的生长。 无框架浮岛一般是用椰子纤维编织而成, 对景观来说较为柔和,又不怕相互间的撞 击,耐久性也较好;也有用合成纤维作植 物的基盘,然后用合成树脂包起来的做法。 植物栽培基盘由于装入土壤会增加重量且 促进水质恶化,目前使用的比较少,只有 20%左右。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PPT课件

2.1 采矿区生态修复
露天矿采场开采后,多形成坡度陡的岩石 边坡,以及宽度不大的台阶。凹陷露天坑 底部,常有积水,应因地制宜的开展采区 以台阶为主的复垦工程,覆盖300~500mm 的表土,种植草灌为主的乡土品种,有条 件的边坡可喷植被层,合理安排复垦区的 保水与排水。对周边的植林防护林带和露 天采区的景观,进行总体设计和实施。
1.2 生态修复的时序
矿山生态修复的时期,目前传统的是在开 采完成后再来修复。随着复垦工作的深入, 和对矿业开发历程的理解,正确的复垦和 生态修复活动,应伴随矿山全部开发过程, 实施全程动态恢复。也就是生态恢复工作, 应贯穿在矿山建设期、运营期和关闭期, 以及后延的生态抚育期的全部开发过程。 伴随生产时序,实施及时的复垦工程,恢 复措施,使其被破坏的工业场地得以科学 的、及时地恢复。
排 土 场 复 垦
2.3 尾矿库复垦
一、尾矿库植被恢复的技术难点是尾砂粒径粗、 没有土壤的团粒结构,内聚力极低、持水能力差、 营养成分低下,甚至存在不同程度的有毒有害成 分,植被品种赖以生存的微生物几近为零,风蚀 严重,昼夜温差大尾砂极端温度可达50℃以上等 恶劣生境。
在查明和确定矿山废弃的废石、尾矿、废渣堆场 等污染物处置完成后,可进行矿山各类废弃堆场 的复垦和生态恢复工程,完成最终堆场稳定化和 生态化处置 。
采矿区生态修复
2.2 排土场复垦
排土场复垦技术,包含单一废石堆场的复垦技术。作为金 属废弃场地的排土场,常为酸性排土场,这类堆场生态复 垦的特殊性,是硫化矿物的废石,酸度常在pH 1~2或更低, 常规技术复垦植被难以正常生长。因此,需要处置酸性污 染后才可建立植被。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对此类堆场的治 理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示范工程发展也很快,出现了从 源头治理工程,以及堆存后的治理工程的两种不同的治理 程序和效果。其中,源头治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对废弃物 产酸特性、产酸潜势研究后,提出防止措施和实施酸性控 制工程,以及气候生态恢复工程。堆存后的治理工程,重 在场地酸性的去除,建立人工植被层。国内畅行的是后者。 主要是难以实现酸性物排放和治理时序的科学结合,而在 废弃堆体形成后,多只能按处理生长基质酸性设计恢复生 态工程。从源头研究产酸机制、采用控制产酸过程、防止 酸性产生措施的研究,本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尚未有成熟的 技术和规模工程化治理。
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讲义(PPT 46页)

“月湖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基地的人工浮岛
大气环境修复:采取一定的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来减少大气 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化合物。
大气污染: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和自然界中局部的质能转换向大气排放各种 污染物,当污染物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环境容量)时,大气质量就会恶 化。
固体废弃物环境修复:利用化学、物理或生物的方法对污染环境的固体废弃 物进行处理,以达到减少污染的无害化处理。
水体修复技术一般可分为水体物理修复技 术、水体化学修复技术和水体生物修复技 术。目前在研究应用上一般以水体生物修 复技术为主,水体物理修复技术、水体化 学修复技术为辅。
水体修复技术
物理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
一、物理方法
现 达状到引:相水应引稀的水释水稀就质释是标、通准底过.泥工该疏程方浚调法。水能对激污活染水水流体,进温增行加瑞稀流塘释速河水。,引源使使水水?水体体稀在中释短D的时O增间加内,
环境物理修复技术:借助物理手段将污染物从环境中提取分离出来的技术, 工艺简单、费用低。通常没有高度的选择性,多用作初步的分选。一般说来, 物理分离技术没有充分达到环境修复的要求。
环境化学修复技术:发展较早也相对成熟。主要包括:化学淋洗、溶剂浸提、 化学氧化修复和化学还原修复等。
比较而言,化学氧化技术是一种快捷、积极,对污染物类型和浓度不是很敏感 的修复方式;在土壤修复中,化学还原和还原脱氯法则作用于分散在地表下较 大、较深范围内的氯化物等还原反应敏感的化学物质,将其还原、降解;原位 化学淋洗技术对去除低溶解度和吸附力较强的污染物更有效。
本章重点
➢环境修复的定义 ➢环境修复技术及特点
环境修复
P8
一、环境修复的概念
修复(remediation):借助外界作用力使受损的特定对象 部分或全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
环境生态修复课件44页PPT

第一节 基本概念
治理:是指采用一些措施使受污染的环境
不再对系统中生物或其周围环境产 生负面影响。
修复: 是在使污染环境得到治理后,虽然
可能会在结构上发生某些变化,但 最终还能够恢复未污染之前的功能 ,使污染环境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 力而被重新使用。。
修复
生物修复 物理修复
微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化学修复
2020/6/14
18
(2)生物通气法(bioventing)。
• 生物注气法修复工作原理示意图
2020/6/14
19
2)易位生物修复(ex situ bioremediation) ——污
染的土壤从污染环境挖出,通过采用固相法或泥浆反应器 处理。
• 此法主要适应污染程度较高时,单纯采用原位生物修复往 往达不到预定的要求采用。
2020/6/14
21
1、植物修复技术的类型
▪ ⑴植物萃取技术
▪
指植物将土壤中的金属萃取出来,富集并搬运到植物
根部可收割部分和植物地上纸条部位的技术。
▪ 如:芸苔属植 物、油菜、工 业用大麻,可 超量富集砷。
2020/6/14
22
⑵ 植物根际过滤技术
• 指利用植物发达丰富的根系从污水、土壤中吸收、 沉淀和富集有毒重金属的技术。
如:向日葵及 各种水生植物 如宽叶香蒲等。
2020/6/14
23
⑶植物固定技术
• 指利用植物吸附降低金属活性,减少重金属被淋 洗到地下或通过空气载体扩散进一步污染环境的 可能性的技术。
2020/6/14
•
有目的地采取措施,使受到损害的生态系统结构
和功能得以恢复和完善,实现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
丰富、系统趋于稳定的目标。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在土壤生态修复中的 应用
• 植物覆盖技术:通过植物覆盖,减少 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 • 植物隔离技术:通过植物隔离,防止 污染物扩散,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 植物改良技术:通过植物品种改良, 提高土壤的恢复能力
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矿山生态修复的意义
• 恢复矿山的生态环境 • 提高矿山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 • 保护矿山生物多样性
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的后期管理内容
• 植物的浇水、施肥、修剪等养护管理工作 • 监测植物生长状况,调整植物种植和养护方案 • 监测生态环境状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的维护与保养
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 建立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的维护与保养制度,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长期效果 • 加强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的技术培训,提高维护与保养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 建立植物生态修复工程的监测体系,对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指导
• 利用植物生态修复技术,降低土 壤、水体、大气等环境中的污染物 含量 • 利用植物生态修复技术,提高环 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和效益
• 利用植物生态修复技术,恢复受 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 利用植物生态修复技术,提高生 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在生 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前
景
• 利用植物生态修复技术,促进生 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 利用植物生态修复技术,提高人 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
01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概述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定义与意义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定义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的意 义
植物生态修复技术与其 他生态修复技术的比较
• 通过植物种植、养护和管理等手 段 • 恢复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 和稳定性 • 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滤食性浮游动 物
刮食性,水底附着生活。分泌粘 液絮凝水中悬浮物质,增加透明 度。 滤食性,水底埋栖生活,滤食水 体中藻类和悬浮物质,净化水质
摄食有机碎屑。
小生物被吸取作为食物,也吃其 他轮虫、甲壳类等较大的生物以 及藻类。 滤食水中的细菌,单细胞藻类和 原生动物。
04
治理效果图
1、施工前后效果对比 2、成功案例
3.3 水生植物配备工程
水生态预处理系统初步放置在xx湖、棱角湖,在设计上设计为多级,用水体围隔隔开,形成一 个在层次上错落有致的湿地景观。区域内种植水生观赏植物,起净化水质和景观双重功效。挺水植 物选择种类如再力花、水葱、小香蒲、黄菖蒲、梭鱼草、千屈菜、红花美人蕉、花叶美人蕉等(水 生植物选择原则:尽量选择本土具备净水能力的水生植物)。
4.2 成功案例
4.2 成功案例
工程 内容
1
杀菌
对阳新县xx湖的底泥和水进行杀菌消毒。
微生物净水系统:通过向目标湖泊水体和底泥中不定期投放微生物,
2
生态构建
有助于保持水生态系统活力,改善河道感观效果; 水生植物配备工程:根据实际水深情况,合理配置不同的水生植物品
种,以沉水植物为主,挺水和浮水植物为辅的水生植物群落结构。
水生动物构建工程:根据需求,想水中投放一定比例的鱼类、虾类和
多年生挺水草本。叶卵状披针形,浅灰蓝色,边缘紫色,长50cm,宽25cm。复 总状花序,花小,紫色。全株附有白粉。温带地区是一种优秀的温室花卉,花 柄可高达2m以上。
3.3 水生植物配备工程
6、雨久花 科
梭鱼草属
梭鱼草
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株高80~150cm,叶柄绿色,圆筒形,叶片较大, 长可达25cm,宽可达15cm,深绿色,叶形多变。大部分为倒卵状披针形。穗状 花序顶生,长5~20cm,小花密集在200朵以上,蓝紫色带黄斑点。果实初期绿色 ,成熟后褐色,花果期5~10月。
美人蕉 黄菖蒲
多年生进立,高,现在中国xx北各地常有栽培。
黄菖蒲是多年生湿生或挺水宿根草本植物,植株高大,根茎短粗。叶子茂密, 基生,绿色,长剑形,长60--100厘米,适应性强,喜光耐半阴,耐旱也耐湿, 砂壤土及粘土都能生长,在水边栽植生长更好。生长适温15--30℃,温度降至 10℃以下停止生长。在北京地区,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根茎地下越冬,极其耐 寒。
贝壳类水生动物,完成湖泊水生态系统。
3
运营维护 制定专业的人工湖泊运营维护和应急处理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
调整;定期安排水质检测服务,并运用大数据实施在线水质监测预报。
2.1 技术路线
xx湖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工程 内容
1
杀菌
对阳新县xx湖湖的底泥和水进行杀菌消毒。
微生物净水系统:通过向目标湖泊水体和底泥中不定期投放微生物,
02
技术路线与目标
1、技术路线 2、整治目标
2.1 技术路线
xx湖和xx湖皆为xx湖的主要来水源,控制xx湖和xx湖的水质,对改善xx湖水质起了决定性 的作用。
本项目拟将xx湖和xx湖作为xx湖湿地的前置湖,对xx湖和xx湖进行生态修 复,确保xx湖水质安全。
2.1 技术路线
xx湖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治理承诺:一次治理,长效保持
03
技术方案设计
1、杀菌消毒工程 2、微生物净水工程 3、水生植物配备工程 4、水生动物构建工程
3 技术方案设计
利用自然界生物改良技术、生物操纵技术、食 物链重建修复技术等综合集成技术实现了污染水 系向清水型稳态的自然转变。水生态系统构建包 括底质改善、微生物净水、水生植被构建、水生 动物群落构建及景观设计等技术要点。
3.4 水生动物构建工程
水生动物的放养将充分考虑水生动物物种的配置结构,科学合理地设计水生动物的放养模式。本 项目拟在湖底投放鱼类、底栖动物、虾类和滤食性浮游动物。
水生动物 鱼类
图片
特性
上层鱼类,滤食性,营养级联 作用控制藻类大量繁殖。
底栖动物
滤食性,以浮游动物为主食,
亦食一些藻类。
虾类
翘嘴红鲌属中、上层大型鱼类 ,苗期以浮游生物及水生昆虫 为主食,50克以上主要吞食小 鱼小虾,也吞食少量幼嫩植物 。
3 技术方案设计
以绿狐尾藻水生植物为例,说明水生植被对水体COD、N、P等的净化效果。
植株生长 吸收氮、磷
氮、磷转移出 水体
污水
O2 O2
COD、氮、磷、SS
N2 NH4++O2
SS、磷沉降
根系微生 物群落
CO2 COD+O2
生态湿地示意图
出水
3.1 杀菌消毒工程
杀菌消毒工程主要通过快速泼洒杀菌消毒剂:杀菌消毒剂一号。 杀菌剂一号主要作用是改善水体底部原有的溶氧环境pH环境,使底质疏松透气,促进硝化, 降低氨氮、亚硝酸、硫化物等,杀死底泥及水中的有害病虫菌,为后续水生植物和水生动 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9、美人蕉 科
美人蕉属
பைடு நூலகம்
10、鸢尾科
鸢尾属
绿狐尾藻
绿狐尾藻系多年生沉水或浮水草本植物,下部沉于水中,上部挺出水面,高度 一般可达30cm,根状茎匍匐于水下或淤泥中。叶片二型,水面以下呈丝状,黄 绿色,而水面以上呈羽毛状,翠绿色,小叶片4-6片轮生。花腋生,淡黄色或白 色,小米粒大小,直径1.5-2mm,在中国不能正常结实,主要为无性繁殖。在春 夏季由于生长迅速,冬季生长缓慢。植株对水体中养分的吸收能力强,可用于 治理水体污染。
7、睡莲科
莲属
荷花
别名:莲花、水芙蓉、中国莲、凌波仙子、君子花等。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 (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 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花色有白、粉、 深红、或间色等变化。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10月。
8、狐尾藻科 狐尾藻属
2
生态构建
有助于保持水生态系统活力,改善河道感观效果; 水生植物配备工程:根据实际水深情况,合理配置不同的水生植物品
种,以沉水植物为主,挺水和浮水植物为辅的水生植物群落结构。
水生动物构建工程:根据需求,想水中投放一定比例的鱼类、虾类和
贝壳类水生动物,完成湖泊水生态系统。
3
运营维护 制定专业的人工湖泊运营维护和应急处理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
3.3 水生植物配备工程
3.3 水生植物配备工程
沉水植物构建工程
沉水植物的选择根据当时施工季节及当地的土著名物种优化选择,且根据不同水深配置不 同沉水植物群落,以达到构建池底不同层次的水下森林景观。
3.3 水生植物配备工程
浮叶植物构建工程
浮叶植物是水体生态修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作为先峰植物为沉水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 在自然驳岸浅水区域种植挺水植物不但起到净化水质及美化景观的作用,浮叶植物还可以 拦截岸边固体垃圾以免进入河道污染水体
治理前提:
若黑臭底泥量大且污染严重,清淤需彻底完成;仔细排查有生活污水等外来污染源排入,若有必须 进行截污纳管处理。
感官目标:
水清岸绿的滨水景观初步形成,水体透明度明显改善,水体获得自净化能力。
水质目标:
1.近期目标:施工结束后,湖水不黑不臭,不爆发蓝绿藻,杜绝老百姓举报,主要指标可达到或优于 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水质标准。(本工程实施近期目标) 2.中期目标:主要指标可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水质标准。 3.远期目标:水清岸绿,主要指标可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 水质标准。
调整;定期安排水质检测服务,并运用大数据实施在线水质监测预报。
2.1 技术路线
水生态修复技术是基于复建完整,健康水生态系 统的综合技术,通过对水体生态链的调控,实现水生 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的有机统一, 保证生态链完整稳定、物质循环流动,从而实现水域 自净。
杀菌消毒
2.2 整治目标
科
属
种
特性
1、千屈菜科 千屈菜属
2、天xx星科
莎草属
3、禾本科 4、香蒲科
芦苇属 香蒲属
5、竹芋科
塔利亚属
千屈菜 旱伞草
芦苇 香蒲 再力花
别名:水柳、水枝柳和水枝锦。多年生挺水宿根草本植物。株高40~120cm。花 玫瑰红或蓝紫色,花期6~10月。
别名:伞草、水棕竹、风车草、水竹。常绿湿生(挺水型)草本植物。高 40~150cm,丛生。茎秆粗壮,茎秆三棱形,无分枝。总苞片叶状,长而窄,约 20枚,近于等长,成螺旋状排列在茎秆的顶部,向四面开展如伞状。7月开花, 聚伞花序,花小,淡紫色。 别名:苇、芦、芦芛。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植株高大,地下有发达的 匍匐根状茎。茎秆直立,秆高1~3m,节下常生白粉。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顶 生,疏散,为白绿色或褐色,花期为8~12月。 多年生水生或湿生植物。植株高1.2~2.6m。先端白色。长而横生,节部处生许多 须根,老根黄褐色。叶扁平带状。花果期6~8月。
3.2 微生物净水工程
主要通过快速泼洒底质改良剂:微生物净水剂1号、微生物净水剂2号和微生物净水剂3号。 微生物净水剂1号(一种快速消除水体有机质的复合微生物制剂)。主要效果:高效快速分 解水体中的有机废物如残饵、粪便、有机碎屑等,从根源上消除水体自身污染和恶化。 微生物净水剂2号(一种快速提高水体透明度的配方)。主要效果:减少臭气释放量,能快 速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可减少污泥的产生量。有助于工作菌群生长繁殖,修复水生态环境。 微生物净水剂3号(一种降低水体氨氮含量的复合菌剂配方)。主要效果:能够降解底质中 残存饵料、鱼类的粪便等有机物;还能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