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首

合集下载

《古诗二首》教案 (《夜宿山寺》、《敕勒歌》)

《古诗二首》教案 (《夜宿山寺》、《敕勒歌》)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高。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尺:长度单位,三尺等于一米。
星辰:天上星星的统称。
(2)“危楼高百尺”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说的是山寺的高楼好像有一百尺那么高。
这句诗说明了什么?
“危”字有什么样的好处?
确切、形象、生动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3)同学们,你们说诗人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呢?是真的害怕吗?
“不敢”写出了作者夜晚去“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恐”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距离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这是诗人心理活动的体现,不是真的害怕。
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输出字的读音。
同学之间交流,互相提问,识记生字。
宿。
山寺。
用虚的数字(百尺)说明了山寺楼很高。
高。
非常非常高,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
夸张。
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认知生字词。
熟悉古诗及朗读节奏。
认识作者。
解读题目。
了解写作背景。
品读诗句。
了解重点词语。
精读诗句。
体会字的意思。
发挥想象。
讲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25-30张幻灯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阴”的偏旁是“阝”
“似”的偏旁是“亻”
“苍”的偏旁是“艹”
“野”的偏旁是“里”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似”、“苍”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下头去,这时,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出现了。

林徽因:诗二首

林徽因:诗二首

林徽因:诗二首
林徽因:诗二首
时间
人间的季候永远不断在转变
春时你留下多处残红,翩然辞别,
本不想回来时同谁叹息秋天!
现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
辽远里,剩下灰色的长空一片
透彻的寂寞,你忍听冷风独语?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7年3月14日)
静坐
冬有冬的来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就是那样地
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1936年冬11月
选自《大公报·文艺副刊》(1937年1月31日)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

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

杜甫《绝句》古诗原文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绝句两首》古诗原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甫《绝句》古诗原文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赏析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现代古诗二首课堂笔记

现代古诗二首课堂笔记

现代古诗二首课堂笔记1. 字词积累。

- 河畔(pàn):河边。

这个字很容易读错哦,可不能读成“bàn”。

- 荡漾(dàng yàng):形容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就像你往池塘里扔个小石子,水面上泛起的那种一圈圈的波动。

- 青荇(xìng):一种水生植物。

感觉这个名字很有诗意呢,就像一个穿着绿衣服的小精灵在水里摇曳。

2. 诗歌内容。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 赏析:开头就很轻柔,像一个怕惊扰了什么的人。

“轻轻的”这个词用了三次,强调了诗人离开时那种小心翼翼、不想惊动康桥的心境。

就好像他对康桥充满了敬畏和爱意,走的时候都不敢弄出大动静,而且把西天的云彩当作可以告别的朋友,很浪漫哦。

-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 赏析:这里把金柳比作新娘,哇,这个比喻超美的。

夕阳下的柳树,金黄色的枝条随风摆动,就像穿着金色婚纱的新娘一样美丽动人。

柳树的影子在波光里晃动,就像新娘的影子在诗人心里晃悠,说明诗人对康桥的景色是深深印在心里的呀。

-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赏析:青荇在水里摆动,诗人说它在“招摇”,就像在跟诗人打招呼呢。

诗人还说甘心做一条水草,这表明他对康桥的喜爱到了想融入其中的程度。

康桥的一切都那么自由、美好,他都想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啦。

-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赏析:潭水被比喻成天上的虹,本来清澈的潭水,因为周围的环境,看起来就像彩虹一样绚丽。

“揉碎在浮藻间”这个描写很形象,就像把彩虹的梦给打散了,有一种梦幻又有点小忧伤的感觉呢。

-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赏析:诗人要去寻找他的梦了,就像在一个神秘的地方探索。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感觉像是在一幅画里划船,越划越远,想要找到最美好的东西。

爱情诗词两首

爱情诗词两首

爱情诗词两首相信大家都度过关于爱情的诗句吧?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分享爱情诗两首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爱情诗两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一作:断肠)赏析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

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 显示全部创作背景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

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 显示全部爱情诗两首: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鉴赏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

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

沧海无比深广,因而使别处的水相形见绌。

巫山有朝云峰,下临长江,云蒸霞蔚。

据宋玉《高唐赋序》说,其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

《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和别云间

《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和别云间
9、 诗中写危城守将誓死报效朝廷的决 心的诗句是什么?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和别云间
10、最后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诗点明主旨, 运用典故,抒写将士们 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和 爱国情怀。
《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和别云间
▪ 11.《雁门太守行》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 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 了诗人立志报国(尽忠报国)的决心。
《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和别云间
雁门太守行 李贺
【注释】 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铠甲,战衣。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古代军中的号角。 角声满天秋色里, 燕脂:即胭脂,色红,比喻血。
易水:河名,在今河北省易县一
塞上燕脂凝夜紫。带。
半卷红旗临易水, 君:皇帝。
霜重鼓寒声不起。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 报君黄金台上意,南 金, 于相 台传 上战 ,国 以燕 招昭 聘王人所材筑。,置千 提携玉龙为君死《古。诗二首》玉雁门龙太守:行和指别宝云间剑。
▪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 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 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和别云间
【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秋色中,遍地响起军号,号角声直冲云天; 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和别云间
【译文】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 无限美好河山失陷伤痛泪,

古诗二首村居和咏柳的意思

古诗二首村居和咏柳的意思

古诗二首村居和咏柳的意思:
解析:
《村居》和《咏柳》是两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古诗,分别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和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诗中描绘了早春二月乡村的景象,特别是孩子们放学后放风筝的情景。

诗的前两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小草开始生长,黄莺在空中飞翔,杨柳轻拂堤岸,仿佛沉醉在春天的气息中。

后两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则展现了儿童在春天的快乐,他们急忙放学回家,趁着东风放飞风筝。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是一首咏物诗,主要赞美柳树的美丽。

诗中前两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柳树比作一位打扮得体的少女,柳条垂下,如同她身上飘动的绿色丝带。

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将春风比喻为剪刀,巧妙地描绘了春风的神奇和柳树的新叶。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赞美了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zhuāng sī tāo cái jiǎn
大家有疑问的, 可以询问和交流
村 居
[清] 高鼎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主要作品: 《拙吾诗稿》。
《咏柳》通过描绘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的美丽姿态,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碧玉——树高万条——绿丝绦
想象:
描绘:
柳叶——谁裁出春风——似剪刀
比喻
自问自答
以柳咏春巧妙新奇
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课后搜集整理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并与同学们分享。
谢 谢
古诗二首
像蝴蝶, 像飞鸟, 乘着风儿天空飘。一根线儿拴住它, 无风一栽往下掉。谜底( )
风筝
小姑娘, 手细长, 身儿软, 头发长。春风吹来长发飘, 跳起舞来真漂亮。谜底( )
柳树
村 居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
/
/
/
再读诗歌, 划出节奏。
再读诗歌,思考交流: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找出写景的诗句。 弄清每句诗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再读诗歌, 划出节奏。
咏 柳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
/
/
/
/
/
碧玉妆成一树高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看上去好像用碧玉妆扮的一样。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5 古诗文和日积月累【含答案】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5 古诗文和日积月累【含答案】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5古诗文和日积月累一、古诗文盘点。

第1课古诗二首(必背)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参考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参考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第15课古诗二首(必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参考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参考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二、日积月累盘点。

语文园地一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参考译文: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语文园地二(帮助他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语文园地三十二生肖歌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语文园地四(诚信名言)轻诺必寡信------《老子》失信不立---------《左传》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语文园地五(弟子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

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描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两首古诗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

《望庐山瀑布》更是富有神奇的想象力。

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发挥想象充实美,联系生活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两首古诗文字优美,充满韵味。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心情,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识字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重点)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

(难点)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导入,引出古诗(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2.教师板书《登鹳雀楼》,教学生识记“楼”字。

3.结合学生质疑介绍“鹳雀楼”。

出示图片。

4.介绍诗人王之涣。

5.范读全诗,指导朗读。

1.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2.学生认读“楼”,再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字。

(1)学生跟着老师范写进行书空“楼”。

(2)说说注意点,并临写一个。

3.学生读题质疑。

欣赏图片,了解“鹳雀楼”。

4.了解诗人王之涣。

5.跟着老师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1.学生交流自己学过的古诗不多,它的作用是创设一个诗歌的氛围。

2.鹳雀楼、诗人的资料只需老师简单介绍即可,而了解鹳雀楼的雄伟壮丽是为学习诗歌做准备的,所以应该用图片介绍。

王维诗二首

王维诗二首
心的 对幽 恬静 淡景
翻译诗歌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影,只能听到那说 话的声音。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 景色宜人。
赏析
空山不见人
• 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
• 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 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
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 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 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 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 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把握主旨
• 诗歌描述辛夷花在寂静无人的山涧里, 悄悄开放,又纷纷落去。以这典型的物 象表现出一个极其幽静的自然环境,完 全没有外界尘嚣的干扰,故前人认为此 诗“幽极”。它似乎是诗人自己悠闲恬 静的心境的写照,但是我们读完后,不 难发现它隐隐有言外之意。
• 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 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 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深林,本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深林的不 见阳光。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 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 苔上。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背景
王维写辋川诗时是在晚年,即安史之乱以前。 自唐玄宗开元24年(736)张九龄罢知政事,李林 甫一派反动势力上台,朝政黑暗,社会矛盾日 趋尖锐。王维虽然在朝,他倾向于张九龄的开 明政治,对现实十分不满而又无能为力,内心 矛盾,产生退隐归田的思想而又恋于禄位。于 是先后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和辋川建立别墅, 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

七年级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散文诗二首七年级语文的散文诗二首,一般是指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

《金色花》原文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荷叶・母亲》原文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的小名,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5篇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5篇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5篇《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途中,看到柳树后突发感想所创作的一首诗。

当时正是初春时节,柳树吐出的嫩芽,呈现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授课前,我先让学生画一幅自己眼中的柳树,并写上一两句赞美柳树的话,好让学生提前从色彩方面感知一下碧玉妆成般的柳树,也从形态方面感知何为万条绿丝绦。

这样一来,学生对古诗内容较容易理解一些。

导课时,学生展示的作品超出了我的想象,当他们双手举起自己的作品时,站在讲台上的我禁不住叫了起来:“哇!太美了,我仿佛置身于柳树林。

”然后,依次点了三个孩子单独展示自己的作品,他们的描述令我惊叹,也令在场的老师们惊叹。

看来,准备工作做得很好。

授课时,我采用叙事的方式来贯穿整首诗,从一千年前的某一天开始,引出地点、人物,缘何出现了《咏柳》这首诗。

整节课来看,流程进行得很好,从对“咏”的理解,到对柳树从远到近的认识,以及作者从观察到想象体现出的对春的无限热爱之情,课堂中呈现得都很好。

不足之处是,老师表现得多,学生发挥得少,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一次经历,一次收获,磨砺中总结经验,在教育这条大道上,和学生携手共进。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觉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诗人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

但这首五言绝句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

21 古诗二首

21 古诗二首

第21课 古诗二首会认字: yàn mò kuā jìnɡ zōnɡ ɡū wēnɡ砚 拼 音墨 夸 径 会写字: 淡 夸 径 拼 音墨 唐 翁孤 踪 孤 翁dàn mò kuā táng jìnɡ ɡū wēnɡyàn砚台笔砚这位老人的书桌很整洁,毛笔砚台摆放得很整齐。

mò墨绿墨水那湖水墨绿墨绿的,让人心醉。

kuā夸奖夸大他做了一件好事,得到了大家的夸奖。

jìnɡ捷径径直学习需要刻苦认真,没有其他的捷径。

zōnɡ踪迹踪影我把房间的各个角落都找遍了,仍然不见钢笔的踪迹。

ɡū孤独孤儿子女都出国了,他感到有些孤独。

wēnɡ老翁渔翁这位老翁爱去河边钓鱼。

dàn左右结构清淡平淡妈妈做的菜比较清淡。

氵部mò上下结构墨镜墨绿沙滩上阳光刺眼,不少人都戴上了墨镜。

黑部kuā上下结构夸张夸奖他一边演说一边做着夸张的动作,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大部táng半包围结构唐朝唐装柳宗元是唐朝著名诗人。

广部jìnɡ左右结构捷径径直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持之以恒地刻苦钻研。

彳部ɡū左右结构孤立孤单每到节假日,孤单一人的他便格外思念远方的亲人。

子部wēnɡ上下结构不倒翁渔翁妹妹特别喜欢玩这个不倒翁。

羽部。

第3课《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第3课《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第3课《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在学习完课文《观潮》和《走月亮》后,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初秋,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诗歌《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吧。

《秋晚的江上》作者刘大白,(1880年~1932年),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

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秋晚的江上》译文:鸟儿驮着斜阳归巢,当它双翅翻动的时候,把斜阳抖落在江上。

斜阳瞬间把江面染成了一片红色,连江边白头的芦苇也变成了红色,宛若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娇羞地站在江边。

《秋晚的江上》写作背景:该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一个秋日的黄昏看到的景色,宁静、优美的景色带给作者许多美好的感受,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抗争。

该诗浅显易懂,但是最后一句需要注意理解。

头白的芦苇,是将芦苇形容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夕阳的映照下,也泛出红色的光晕,像是一位年轻的女子,尽管短暂,却是无比美好。

《花牛歌》《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

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

《花牛歌》描写花牛在草地上“坐”、“眠”、“走”和“做梦”的情形,表现了花牛的生活自由自在。

诗歌抓住花牛的动作“坐”、“眠”、“走”、“做梦”,写出花牛生活的无拘无束,令人向往。

诗歌的第一小节,花牛在草地里不经意地一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第二小节花牛在草地上静静地睡觉,天上的白云却霸占了半个天空。

静中有动,以动衬静。

第三小节花牛在草地上走,还不忘甩甩自己的小尾巴,体现出花牛生活的惬意。

第四小节花牛进入了梦乡,太阳也趁着花牛做梦的功夫悄悄地落下了山峰。

“偷渡”本来是人才具有的动作,这里却用在太阳身上,采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时间过得真快,像是趁花牛睡觉的功夫偷跑的似的。

总结:这篇课文为略读课文,浅显易懂,注意领略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在会认的字里面需要注意“巢”的部首是“巛”,“占”的部首是“卜”,同时要注意“占”字的笔顺为:竖、横、竖、横折、横。

跟植物有关的诗歌现代诗2首

跟植物有关的诗歌现代诗2首

现代诗一:《雨中的绿叶》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雨里,
绿叶低垂,
像是接受着天上的洗礼。

水珠像小小的珍珠,
挂在每一片叶尖,
闪烁着清新的光芒。

它们无声地诉说,
生命的脉搏在雨水中跳动,
那份坚韧与柔软,
在湿润的空气中愈加清晰。

风轻轻拂过,
绿叶在微微摇曳,
仿佛在倾听,
大地的心跳。

这一刻,
万物都在生长,
在雨水和阳光的交汇处,
静静地,
等待着明天的绽放。

现代诗二:《枯枝上的春天》
枝头的枯叶,
在冬风中挣扎,
它们曾经是生命的绿意,
如今,已经失去了颜色。

然而,在寒冷的缝隙中,
我看见了嫩芽的身影,
那是春天最温柔的开始,
不问时光,
只听风的故事。

枯枝上的每一丝希望,
都在悄悄发芽,
即使经过了漫长的等待,
它们依然相信,
春天会回来。

生命就是如此,
总在绝望中萌芽,
即使一切看似结束,
绿意,也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悄然复苏。

《乐府诗二首》

《乐府诗二首》

《乐府诗二首》一山飞峙大江后,重峦倚叠天宫垂。

白虎咆哮卧东谷,青龙长吟踏西山。

含鄱衔月湖光色,石影蔽日鸟飞还。

似觉青凤枝头语,若有鲲鹏北冥涉。

道藏三宝树三宝,琴心三叠泉三叠。

九道白波如霜剑,偏锋左走泄寒光。

何能直下三千尺,只缘青莲啸气长。

倒挂银河水激荡,我自摇楫泛扁舟。

笑看岸边人山海,扣舷狂歌任沉浮。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我无石镜心亦清,不知何日可凌霄。

愿得羽化乘风去,昆仑仙境聊逍遥。

东见东方朔,北邀王子乔。

西寻广成子,南访陶朱公。

鼓瑟萧韶曲,吹笛弄东风。

携手桃花岛,醉卧蓬莱宫。

旁人暗讥笑,言我或癫疯。

夜来客居旧茅店,三杯淡酒醉欲眠。

醉罢偶入庄周梦,离体去知上九天。

不见卢敖和汗漫,但见白衣自言仙。

手把芙蓉携诗卷,凭虚负剑纵千川。

曾经谪居人间世,浊酒一壶诗百篇。

散尽千金逐月去,而今神骨更翩跹。

我既闻之喜欲狂,请授长升游太清。

仙人抚须笑不语,自驾彩云向长庚。

我欲随之忽跌坠,惊醒梦碎化蝴蝶。

凝望东方白,怅然久不惬。

庐山多壮景,迄今上亿年。

此山不动星斗变,何能逍遥似从前?丑橘歌亲戚携儿来造访,忙设饼饵捣琼浆。

试问果品有几个,黄橙丑橘盘中装。

儿童弃橘嫌其丑,不晓此物最甘香。

“味在其中不在表,皮肉虽丑又何妨?”儿童不信携橙去,独为丑橘自感伤。

橘子貌丑尚不得喜,世间丑者更彷徨!或云,尧生痏,舜结疮,深山雉鸡为鸾凰。

君不见相国晏仲矮而陋,智圆行方貌不扬。

驱楚持节逢狗洞,伛偻三尺立中央。

樽俎之间折于席,橘枳笑谈入羽觞。

推仁崇教重礼数,淡然生死本无常。

死马亡鸟能为劝,二桃奇策平庙堂。

纪国金壶解至理,雄才正谏佐君王。

君不见至圣先师孔夫子,首上圩顶故得名。

河目隆颡獼猴面,抱琴矍铄列国横。

诗书礼乐春秋易,诸子百家最为精。

辩义识利循古道,声震齐鲁拜上卿。

厚德虚怀承五帝,真言大教贯平生。

在地为麟天为凤,高山仰止不能行。

吁嗟兮!古来圣贤皆死尽,萧萧落日班马嘶。

我笑孔晏终丑怪,毕竟不受今人睽。

岂不闻,荥阳潘家有玉树,姿仪惹得红颜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二首
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
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
莫嫌没滋味。

世无百年人,
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
鬼见拍手笑。

王梵志诗鉴赏
王梵志诗多无题,这两首诗的内容都是肯定生命的短暂,死亡的必然。

既可以解释为否定长生的观念,即对世事加以讥笑,又很具“黑色幽默”特色,即面对死亡不可避免的事实,诗人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

“城外土馒头”,以土馒头这样的大白话来喻坟墓,虽不免残酷,还是让人忍俊不禁,“土馒头”弃之城外,可见世人身死之后的孤寂,而生时的荣华富贵显见得是没有意义的了。

“馅草在城里”,坟墓既然是土馒头,坟中的人便是馒头中的肉馅了,这一比喻,几乎令人哭笑不得了,成为肉馅的显然是死人,却“在城里”,可见生死乃必然,倏忽间两个世界,“一人吃一个”
这样的大白话,竟然也可入诗,只有王梵志这样彻悟的人才敢为了。

生命只有一次,死亡也不可多得,不论你爱不爱吃这个“土馒头”,都得吃一个,而且只能吃一个。

死后在城外的孤寂生活自然不能与城里的繁花似锦相比,可是,纵然“土馒头”内的生活没滋没味,却由不得你选,不如老老实实“莫嫌没滋味”!
在这首诗中诗人坦然面对生死,语调轻松幽默,但又并非视生死如儿戏般的不负责任的轻松,也并非强作欢颜的故作轻松,而是在正视自然规律彻悟生死后,对世人的讽诫。

第二首的幽默感似乎少了些,而冷嘲热讽却激烈了许多,“世无百年人”意思是凡人,皆不可能长生不老,这其实是每个正常人都知道的,但是偏偏有许多人不愿正视这一点,而是在活的时候,广置田产或遍求仙求,作着妄图长生不死的幻想,此即“强作千年调”。

据传王羲之的后人陈僧智永善书,名重一时,求书者多至踏穿门槛(“门限”),于是不得不裹以铁叶,取其经久耐磨。

诗中就用“打铁作门限”这一故事,形象表现凡人是怎样追求器用的坚牢,作好长远打算的。

在诗人看来这无非是作无用功,故可使“鬼见拍手笑”。

说见笑于鬼,是因为鬼是过来“人”,应该看得最为透彻,所以才忍俊不禁。

鬼笑至于“拍手”,是梵志语言生动恢谐的表现。

宋代范成大曾把这两首诗的诗意铸为一联:“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十分精警,《红楼梦》中妙玉就很喜欢这两句诗,而“铁槛寺”、“馒头庵”的来历也在于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