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范围及成分说课稿(精简免改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范围及组成成分说课稿

一、说教材:《生态系统的范围及成分》位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1节。本章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范围、类型、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稳定性等知识,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内容。本节课内容是这一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类型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打好基础。

二、说学情:本节内容在初中就有所涉及,学生群落的概念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而生态系统的概念在必修1教材上也有简单的涉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生态系统的范围、类型、组成成分。学生已经认识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这些并不足以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且他们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也不清楚,但学生对捕食关系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对食物链的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区分生态系统的类型。

2.能够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 通过对生态系统各种资料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辨别能力和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有关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很多,如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结构等,但本课时只讲解生态系统的范围、类型、组成成分,教学方法采用结合生活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就兴趣盎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采用观察、讨论与讲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以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

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学法:本节课以发现与探讨式为主要学习方式,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联系实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说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约5min)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种群和群落定义与区分等知识,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

2、新课讲授(约27min)

(1)介绍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的范围、类型。

(2)组织学生阅读课文,观察图P895—1,并结合学校学海生态系统,讨论并回答下面问题:1、池塘中有哪些生物?属于什么组成成分?2、除了生物之外还有哪些成分?哪些成分对于生态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3、自养型生物有哪些?异养型生物有哪些?4、动植物的尸体、粪便、残枝败叶最终到哪里去了?设计意图:通过安排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先阅读课文中相关的知识,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从心理上产生较强的可接受性,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结合熟悉的环境列出生态系统中存在生物,分析各种生物属于哪种成分,以及找出各生物之间的关系,由小组讨论之后选出一名代表与大家一起分享或到展台将讨论成果展示出来(约10min)。(3)教师系统介绍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成分的代表生物、作用,最后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

3、当堂小结(约5min)

4、课堂演练(8min)(1)连一连;(2)辨一辨;(3)选一选;(4)课外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