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诊治指南共20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急性脑出血诊治指南最新版(2018版)

中国急性脑出血诊治指南最新版(2018版)
• 自由基清除剂 能将自由基还原为非自由基的氧化剂称为 自由基清除剂。自由基清除剂(FRS)是指 具有延迟、抑制和阻断ROS(活性氧)/OFR (氧自由基)氧化损伤的物质的总称,是能 够与OFR结合并使之清除的机体保护剂。因 此,在机体正常过程中以及保护细胞和组织 免受氧化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补充讲解 脑出血评分:患者死亡率的有效预测指标
• 脑出血(ICH)是出血性卒中的最常见类型, 死亡率可达 40%。ICH 评分量表是一种简 单可靠的脑出血分级方法,由加利福尼亚 大学的 Hamphill 等人于 2001 年提出,可 预测 ICH 患者在 30 天内的死亡率,并协助 医师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治疗。但它的 不足之处在于,有些指标,如年龄的分界 可能并不适合所有国家和人种的实际情况。
表 1 ICH 评分量表的评价指标和评分
表 2 ICH 评分量表评分与 30 天病死率
在预测 ICH 患者 30 天内死亡率方面,ICH 量表是一个相对有效的预测工具,可指导医 务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为规范临床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增加讲解

急性脑出血诊治指南

急性脑出血诊治指南

急性脑出血治疗推荐意见
• 外科治疗推荐意见:对于大多数脑出血患者, 外科治疗的效果不确切(Ⅲ级推荐,C级证据)。 以下为一些特殊情况: • 1.小脑出血直径≥3cm者,如神经功能继续恶化、 脑干受压、脑室梗阻引起脑积水,应尽快手术 清除血肿(Ⅱ级推荐,B级证据);不推荐单纯进 行脑室引流,应该同时进行外科血肿清除(Ⅲ级 推荐,C级证据); • 2.脑叶血肿距离脑表面1cm内且出血体积大于 30ml者,可以考虑用标准开颅术清除幕上脑出 血(Ⅱ级推荐,B级证据);
脑出血治指南
脑出血急诊诊断及病因评估
• 包括:院前处理、急诊室诊断及处理、急性期诊 断与治疗。 • 一、院前处理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症状疑似脑 卒中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 快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 • 二、急诊室诊断及处理推荐意见:疑似卒中患者 应尽快行头颅CT检查,脑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最 有效最迅速的方法。必要时MRI检查 ,区别出血 和缺血(Ⅰ级推荐,A级证据);建议对疑似卒中患 者进行快速诊断,尽快收入神经专科病房或神经 监护病房(NICU)(Ⅰ级推荐,A级证据)。
脑出血急诊诊断及病因评估
• 三、急性期诊断与治疗推荐意见: • CTA和增强CT有助于确定具有血肿扩大风险的高危 患者(Ⅱ级推荐,B级证据);如临床或影像学怀疑 存在血管畸形或肿瘤等潜在的结构异常,CTA, CTV,增强CT,增强MRI,MRA,MRV可有助于进 一步评估(Ⅱ级推荐,B级证据); • 所有脑出血患者应行心电图检查(Ⅰ级推荐); • 建议用Glasgow昏迷量表或NIHSS量表评估病情严 重程度(Ⅲ级推荐,C级证据); • 建议参照上述诊断流程诊断(Ⅲ级推荐,C级证据)。
急性脑出血治疗推荐意见
• 血压控制推荐意见: • 如脑出血急性期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 >100mmHg应予以降压,可静脉使用短效药物, 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每隔5~15分钟进行一次血 压监测(Ⅲ级推荐,C级证据),目标血压宜在 160/90mmHg(Ⅲ级推荐,C级证据); • 将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收缩压从150mmHg200mmHg快速降至140mmHg很可能是安全的(Ⅱ 级推荐,B级证据)。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原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瘤、脑部感染等。

由于脑出血的发病率极高,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因此,提高对脑出血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对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国制定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编写的《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一、诊断标准《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明确了对脑出血的诊断标准。

其诊断标准包括发病急骤、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等。

二、危险因素评估脑出血是一种潜在的致命疾病,因此,如何及时识别出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其发生。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列举出了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动脉硬化、中风以及不良的习惯。

指南建议,对于那些存在危险因素的高危群体,应该及时进行筛查。

三、治疗方案1.急诊处理:目前,尚没有能够立即治疗脑出血的方法,但是,护理、检查和治疗应该尽早进行。

对于急性脑出血的患者,应该采用手术、药物等治疗方法。

2.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药。

常用的药物包括降压药、抗凝剂、抗高胆固醇药、神经保护剂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治疗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

3.手术治疗:对于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在减少颅内压的同时,将血液清除。

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开颅、冷冻治疗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或者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需要仔细权衡。

四、预防与护理预防和护理是脑出血疾病综合治疗的核心。

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改善饮食、管控不良习惯、定期进行体检等。

护理方面应该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和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同时,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综合来看,《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在诊断标准、危险因素评估、治疗方案、预防与护理四个方面,为脑出血患者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虽然目前尚没有一种治疗脑出血的特效药物,但是及早发现危险因素、改善饮食习惯、适当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脑出血,使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

(二)血压管理
急性脑出血抗高血压研究(ATACH)和急性 脑出血积极降压治疗研究(INTERACT)为脑出血 患者早期降压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显示将收 缩压控制在140 mmHg以下可以降低血肿扩大的 发生率而不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对3个月的 病死率和致残率没有明显改善。
第23页/共70页
(二)血压管理
院前处理
院前处理的关键是迅速识别疑似脑卒中患者 并尽快送到医院。症状突发,多在活动中起病, 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 碍及肢体瘫痪等。
推荐意见: 对突然出现脑卒中症状的患者,急救人员应
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近有条件 的医院(I级推荐,D级证据)。
第2页/共70页
诊断与评估
• (3)确诊脑出血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早收入神
经专科病房或神经重症监护病房(I级推荐,A级证
据)。
第17页/共70页
推荐意见
• (4)脑出血后数小时内常出现血肿扩大,加重神经功 能损伤,应密切监测(I级推荐,A级证据)。CTA 和增强CT的“点样征”(spotsign)有助于 预测血肿扩大风险,必要时可行有关评估(Ⅱ级推荐, B级证据)。
第4页/共70页
一、病史与体征
2.一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与病 情评估:首先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在完成气 道、呼吸和循环功能评估后,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 神经系统体检,可借助脑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 度、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选择治疗措施。常用的量 表有:(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量表; (3)脑出血评分量表。
第21页/共70页
(二)血压管理

脑出血患者常常出现血压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通常

脑出血的临床诊疗指南

脑出血的临床诊疗指南

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03
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关注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
量。
提高脑出血诊疗水平的建议
加强多学科协作
建立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协作的诊疗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 治疗服务。
完善诊疗规范与指南
不断更新和完善脑出血的诊疗规范和指南部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营养 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尿路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袋;鼓 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
深静脉血栓处理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使用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进行治疗;避免按摩患肢 ,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诊断方法与标准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询问病史
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起病时间、持 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言语、运动功 能、感觉功能、反射等。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
首选检查方法,可快速准 确地显示脑出血的部位、 范围和程度。
MRI检查
对于CT检查难以诊断的脑 出血,可进行MRI检查, 尤其是脑干和小脑出血。
预防并发症
积极预防和治疗脑出血相关的 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
血栓等。
药物治疗方案
止血药物
使用止血药物控制出血,如止血 敏、止血芳酸等。
降压药物
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合适的降 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ACEI 类等,以控制血压在合理水平。
神经保护剂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

脑出血诊疗指南(临床诊疗指南)【概述】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故称为自发性脑出血;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和破裂是本病最常见的原因,故也称作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淀粉样血管病、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病、凝血功能异常、脑动脉炎、药物滥用,以及肿瘤和脑梗死为其他的脑内出血原因。

自发性脑出血的出血部位以壳核最多见,其次为丘脑、尾状核、半球白质、脑桥、小脑和脑室等。

【临床表现】1、一般症状1)急性起病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一般可于数小时内达高峰。

个别患者因继续出血和血肿扩大,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持续时间6~12小时。

2)除小量脑出血外,大部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3)头痛和呕吐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4)血压增高是脑出血常见的原因与伴发病。

血压增高和心跳及脉搏缓慢同时存在,往往是颅压增高的重要指征。

5)脑出血者可出现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多为局灶性和继发性全身发作。

以脑叶出血和深部出血最多见。

2、局灶症状和体征:局灶症状与血肿的部位相关,但定位诊断的准确性不如神经影像结果。

1)壳核出血:常见,多为外侧豆纹动脉破裂所致。

血肿可局限于壳核本身,也可扩延累及周围脑组织。

血肿向内压迫内囊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急性期伴有两眼向病灶侧凝视,血肿位于优势半球可出现失语。

2)丘脑出血:若血肿较大,按血肿扩展的方向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向外扩张侵及内囊,向内破入脑室,向下侵及下丘脑和中脑背侧,以及向上扩张侵及顶叶白质,因而出现各自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但临床常见的临床表现以多寡为序有:轻偏瘫或偏瘫、半身感觉缺失、上凝视麻痹、瞳孔异常(瞳孔缩小和对光反射消失)、失语、疾病感缺失、眼球向病灶侧凝视(与壳核出血同)、偏盲和缄默。

3)尾状核出血:多见于尾状核头部,易破入脑室,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发病的头痛、呕吐、颈僵直等脑膜刺激征,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短暂性近记忆力障碍,临床上难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急性脑出血诊治指南共20页文档

急性脑出血诊治指南共20页文档
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急性脑出血诊治指南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