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情况全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A.学者B.高级技术型人才C.高级专门人才D.研究型人才【答案】 C2、现代意义的中国高等教育始于()。
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北京大学D.燕京大学【答案】 A3、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 )。
A.布鲁纳B.杜威C.范海斯D.洪堡【答案】 D4、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郝钦斯B.阿德勒C.布鲁纳D.贝格尔【答案】 C5、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的是( )。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内容D.教育价值【答案】 B6、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京师大学堂B.中西学堂C.京师同文馆D.南洋公学【答案】 A7、( )是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它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实地描述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
A.学生学业评价B.教师评价C.教学评价D.教学测量【答案】 D8、规模大、学科全、层次高的高校一般倾向于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A.直线制组织结构B.职能制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矩阵式组织结构【答案】 D9、下列哪一项不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A.目的明确B.内容正确C.方法得当D.手段先进【答案】 D10、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的是( )。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内容D.教育价值【答案】 B11、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更能对学生的需要作出敏感反应()A.讲授法B.讨论法C.多媒体教学法D.案例教学法【答案】 B12、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不包括( )。
A.实现高校的价值回归B.有利于引领社会反思C.有利于教师潜心学术,为学术而学术D.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答案】 C13、不属于我国北宋时期“天下四大书院”的教学特色的是()。
A.教学与研究相结合B.自由讲学C.教师强调讲授法D.自由听讲【答案】 C14、开创研究生教育先河的大学是( )。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一、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1.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2.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3.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1. 高等教育的高级性;2.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3.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4.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5.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17-20)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推进科学技术发展;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四、选择题:(P19页)1810年,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
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影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日本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征?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
二、选择题(P24)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三、选择题(P26)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
教学内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
四、选择题(P27)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五、选择题或名词解释(P30)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六、选择题(P30)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整理汇总(全)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一、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1.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2.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3.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1. 高等教育的高级性;2.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3.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4.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5.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17-20)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推进科学技术发展;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四、选择题:(P19页)1810年,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
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影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日本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征?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
二、选择题(P24)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三、选择题(P26)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
教学内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
四、选择题(P27)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五、选择题或名词解释(P30)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六、选择题(P30)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之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复习资料参考教材:周川主编《简明高等教育学》题型和分值:选择题:20×1分=20分,单选;填空题:10×1分=10分;简答题:3×8分=24分,包括要点和解释型拓展;论述题:2×13分=26分,包括概念、内容、联系实际的适度发挥,例如,论述教学原则;案例分析题:1×20分=20分,送分题,例如:两种价值观的理解。
一、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1、(P130)教学原则的概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是成功地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
2、(P130)教学原则不同于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的主观反映,正确与否,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知程度。
3、(P131-139)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共8条,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
要求能够选取几条,结合实际进行分析):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6)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7)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8)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4、(P131)孔子提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5、(P131)《学记》(我国古代第一部教育文献)中总结的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原则。
6、(P132)文以载道,说明教学中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不能脱离教材内容空洞说教。
7、(P133)目前,教师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8、(P133)“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语出《论语》),指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
9、(P13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语出《学记》),指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和学习的方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复习要点一、考试题型1.单选:1′×10=10′;2.判断:1′×10=10′;3.简答:4×8′=32′;4.论述:2×15′=30′;5.案例分析: 1×18′=18′。
二、复习重点第二章高等教育发展史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P142.在中国古代,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出现。
P153.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大学也不例外。
P154.有些私学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与功能,其中最著名的是齐国的稷下学宫。
P155.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建立。
P166.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
早期的中世纪大学主要有四大学科:文学、法学、医学、神学。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有3个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和国际性。
P197.为改革德国高等教育,洪堡提出两条最基本的原则:P24(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2)学术自由的原则。
8.十九世纪,赠地学院包括康乃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
P299.威斯康辛大学是得益于赠地基金而获得迅速发展的一所州立大学,它提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应包括:P29(1)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3)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全州社会与经济服务。
(即威斯康辛思想: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
)10.“威斯康辛思想”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
P2911.186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的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它也是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
P32、P141第三章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1.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基础教育和文化等要素。
P432.高等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的影响有:P44(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2)阶级关系规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追求。
01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笔记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导论1.高等教育的概念1)高等教育是指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各种教养性、学术性、专业性的教育. P32)高等教育具有历史性、比较性和延展性。
P1[1].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被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2].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记忆、想象和判断这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主观性分类。
[3].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概念。
[4].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第一所开放大学在英国出现。
在英国,由于一直以来形成的双轨制,直到20世纪中叶,以剑桥、牛津大学为首的大学所实施的教育称为大学教育,高等教育则一般指没有学位授予权的学院等机构实施的教育。
3)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揭示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或发展规律)。
[1].1978年,我国第一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学校教学研究室”正式成立。
[2].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主要来自:社会的改革与变化;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2.学习高等教育学的作用(或意义)1)引导观念更新高等教育理论对于高等教育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德国教育论著推动了欧洲大学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学术权力”研究推动大学治理改革。
2)服务政策咨询服务于社会发展,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知识和智力服务。
3)推动实践发展。
高等教育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征,许多问题源于实践,并指导教育变革。
3.高等教育学的作用(简答题、论述题,P12-15)第二章高等教育发展1.西方古代高等教育1)专门学校:古希腊的雅典出现了修辞学校(辩才)、哲学学校。
2)其他教育场所西方古国的一些博物馆、图书馆,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场所,如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学(缪思翁博物馆)。
古伊斯兰国家的许多清真寺也是传授高深知识的教育场所。
2.中国古代高等教育1)西周时期就已萌芽。
西周大学:西周时期已建成比较严密的学校体系,分国学、乡学两轨。
【精品】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 考试知识点总结
1.洪堡思想:a秉持“完人”教育目的观;b强调纯粹科学的教育,反对实用目的的职业性教育;c教学科研相统一;d学术自由;2.洪堡时代19世纪,洪堡提出了高等教育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①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②学术自由的原则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大学要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办学不受任何权利干扰;二是学者要有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三是教学过程要有教育自由。
3.威斯康辛思想①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②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③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全州社会与经济服务。
与“洪堡时代”相比,多了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4.德国洪堡于1810年创立的柏林大学是德国大学教育的第二次革命。
他提出了“教育与科研统一”、“学术自由”两条原则。
(单选)5.1912年提出的威斯康辛思想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确立的标志6.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开办最早、最具代表性、最富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与功能的学校7.“癸卯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予以实施的学制;8.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高教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与经济关系密切,可以归纳为:①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②经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决策;③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程度;④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终身体制的形成。
⑤影响课程设置⑥影响人才培养要求;9.简述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高等教育既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又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表现在:①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因为通过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
;②有助于个人收入分配趋于平等,促进社会公平。
教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为:一社会中很大一部分收入分配差异是由所受教育的差异引起的,二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别减小,三对教育投资的增加可以提高全社会中劳动所得所占的比重,降低财产所得所占的份额。
因此,教育以及高教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具有缓和、降低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经济价值。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总结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资料总结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1、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
4、英才教育毛入学率<15%大众化教育15%-50%普及化教育>50%5、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概念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等中级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10、20世纪80年代,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意在培养出有教养的美国人。
11、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1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P1014、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1215、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16、高等教育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学园”;在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始于唐代的书院(最早为717年建立的丽正书院,后改为集贤殿书院),则是中国另一种类型的高等学校。
17、最早产生中世纪大学的有: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美国1636年的哈佛学院。
我国近代建立的大学有:天津中西学堂,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18、中世纪大学的办学目的与方向决定了其职能基本上是培养专门人才,而科学研究的大学中并没有找到存在的位置和理由。
19、发展科学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的柏林大学的创办。
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是“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20、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产生于1862年美国《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引发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93年B.1995年C.1997年D.1998年【答案】 D2、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研始于( )。
A.18世纪末B.19世纪初C.19世纪末D.20世纪初【答案】 B3、教师能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并能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做法是()。
A.操纵学生B.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D.监督学生【答案】 C4、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的优点在于( )。
A.教学效率高B.灵活性强C.教学秩序稳定D.易于管理【答案】 B5、下列决策模式中,( )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
A.行政主导模式B.党政主导模式C.学术主导模式D.双重结合模式【答案】 B6、一般认为,案例教学法首创于()。
A.斯坦福大学B.牛津大学C.北京大学D.哈佛大学【答案】 D7、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是( )。
A.按照章程自主管理B.教授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C.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D.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费用【答案】 C8、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或影响逐渐加强出现于()。
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D.现代国家兴起之后【答案】 D9、根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或阶段,即确立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 )。
A.评价结果B.评价经验C.编辑教材D.整合经验【答案】 A10、“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是()。
A.中世纪大学的特色B.哈佛大学首创的原则C.洪堡提出的办学思想D.我国古代书院确立的原则【答案】 C11、隐性课程不包括( )。
A.学校组织方式B.校园人际关系C.教师教辅资料D.学生班级学风【答案】 C12、主张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D13、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考试题型及章节重点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考试题型及章节重点题型:一、单项选择20*1‘ 二、判断10*1 三、简答 3*8‘ 四、论述2*13‘五、分析1*20‘1.第七章高等学校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的目的和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它是成功地进行教学活动所必须依据的准则。
2.孔子提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学记》中“教学相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教育文献。
朱熹提出“循序渐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了38条教学原则;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只提出寥寥几条;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从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着眼,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及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体系;美国教育理论家布鲁纳依据认知-结构心理3.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共有8条教学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4.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中科学性,是指教学给予学生的应是反应客观真理的知识,教学要反应当代最新的科学成就。
思想性,是指教学要体现社会主义教学的政治方向,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英国教育家洛克,绅士教育的创导者,指出,教学过程不仅要使学生钻研“学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德行”。
问:“文以载道”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中问: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相辅相成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愤:学生处于困惑状态;启:指导学生怎样去思考;悱:学生理解问题但又不知道怎样表达;发:启发学生去怎样表达问:《学记》中的“道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意思?——诱导学生而不牵引,激励学生意志而不强制压低,保留余地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超全)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超全)1、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中,高校由政府来举办,并统一接受政府的某一主管部门的垂直领导,该模式属于( )。
A.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B.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C.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D.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答案】 B2、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
A.培养途径B.教师C.培养目标D.学生【答案】 C3、决定教师学术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核心要素是()。
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C.道德水准D.组织管理能力【答案】 B4、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
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是( )。
A.贝克尔B.范海斯C.丹尼森D.舒尔茨【答案】 D5、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 )。
A.专业性B.基础性C.中学后D.通才教育【答案】 A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它体现了( )。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B.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答案】 D7、以下属于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宏观结构的是( )。
A.能级结构B.学科专业结构C.教材结构D.队伍结构【答案】 A8、下列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B.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C.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D.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答案】 A9、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发现法【答案】 C10、科学研究的起点和首要环节是( )。
A.确定科研选题B.设计研究方案C.撰写研究论文D.申请专利【答案】 A11、高校教师借助学科、专业范围内的行业自律、同行交流的教学发展模式,称为( )。
A.自我反思模式B.专家指导模式C.群体自助互动模式D.专家介入模式【答案】 C12、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体现了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 )。
江苏省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 考点 (个人总结)
第一章教育学1、教育: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主要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其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2、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3、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以及1903《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4**、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二战以后教育制度):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注意教育、教育制度5**、近代教育的特征: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6**、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特征:教育的全民化、终身、多元、(教育技术)现代、民主7*、教育学: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仁、克己复礼为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忠孝和仁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墨翟:兼爱和非功、亲知闻知说知、弃圣绝智、弃仁绝义礼记中德学记,罕见的世界教学思想遗产,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堂内外结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开导)、学不邋等(循序渐进)西方: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尔,康德人是唯一需要被教育的对象,裴斯泰洛奇儿童自然发展,洛克白板说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角度,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现代教育,杜威的民本主义和教育当代:苏联凯洛夫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编写的教育学第二章:教育和社会发展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力、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可以促进民主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6、**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动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信息技术与科学: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8、**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1*、个人身心发展: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区别于心理学教材中的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列心理变化;连续性与阶段性、顺序性与定向性、差异性、不平衡性]3**、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能夸大成熟: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成熟决定论不能夸大成熟的作用,教育中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非常重要,成熟的作用在思维、情感、个性等高级心理活动中也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对象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重点-----教育学
政治、经济、文化。
一、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内容
(1)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前者指政治制度在一定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和政治目标支配下的运动与变化轨迹,任何不利于国家政治制度的高等教育活动都会受到抑制或毁灭;
(2)阶级关系规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追求,社会的阶级关系,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地位,直接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追求或价值目标;
为了改革德国高等教育,建设新大学,洪堡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原则: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2)学术自由的原则。
①是大学要有自主性和独立性,办学不受任何权力挚肘。
②是学者,要有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③是教学过程,要有教学自由。
(二)柏林大学及其意义:1806年,普鲁士惨败于拿破仑,国难当头。柏林大学正是在这种危难之际成立的。
(三)现状概况
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建立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层次;1986年国务院发布《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具体规定了国务院及其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责和权限。
第三章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包括:
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要素。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是理解高等教育现象的基本前提。
(二)私学: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私学是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世界中世纪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
和古代私学有关的重要高等教育机构是书院。书院制度,始于唐末,成于五代,大兴于宋,一直延至清末。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号称宋代四大书院。
高等教育规模是指高等教育的容纳能力。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超全)1、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 )。
A.个人本位论B.形式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社会本位论【答案】 C2、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
A.质的研究B.院校研究C.行动研究D.叙事研究【答案】 B3、“测量”是学业评价的一种特殊手段,它( )。
A.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B.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C.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D.特别适合对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评价【答案】 B4、高校内部权力重心明显倾向于基层教学和研究单位,并深刻体现了学术权威影响的高校管理模式是( )。
A.美国模式B.欧洲大陆模式C.英国模式D.日本模式【答案】 B5、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时的( )。
A.启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B6、《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属于( )。
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答案】 A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答案】 D8、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B.经济C.文化D.法律【答案】 B9、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发展和调整起决定性影响的是( )。
A.文化因素B.科技因素C.教育因素D.经济因素【答案】 D10、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时的( )。
A.启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B11、教师的基本能力是()。
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C.研究能力D.组织管理能力【答案】 B12、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1、《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属于( )。
A.教育行政法规B.教育法律C.地方性教育法规D.教育规章【答案】 A2、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
A.教育性B.组织性C.合法性D.自主性【答案】 C3、主张高校课程应注重反映各学科领域的基本结构,高校教学应着重传授各门学科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的课程理论是()。
A.永恒主义课程观B.改造主义课程观C.科学主义课程观D.结构主义课程观【答案】 D4、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以及研究活动内容、技术和手段的专业化,这些因素决定了高校教师劳动的( )特点。
B.创造性C.个体性D.群体性【答案】 A5、若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以上,则该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处于()。
A.精英高等教育发展水平B.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C.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D.普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答案】 D6、在未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应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
A.高校B.政府和高校C.政府D.市场【答案】 D7、( )是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它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实地描述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
A.学生学业评价B.教师评价C.教学评价【答案】 D8、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纪律,使之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技能,应该组织大学生参加( )社会实践活动。
A.生产劳动B.参观考察C.智力扶贫D.社会调查【答案】 A9、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 )。
A.教育目的B.课程C.教育评价D.教学【答案】 A10、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B11、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B.经济C.文化D.法律【答案】 B12、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更能对学生的需要做出敏感反应( )。
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重点
高等教育学客观题重点:谁提出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孔子提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学记》总结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朱熹提出:循序渐进原则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方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学生想说心里话,表达不出来;“发”:教师指导学生把心理话说出来《学记》:“道而弗牵”:教师要诱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强而弗抑”:要强迫学生顺从;“开而弗达”:学生在思考阶段,老师要给予启发,又要有保留《学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思想性:文以载道:寓理想性于教学中(P132)判断题:知识与能力成不成正比?(不成正比)(补充)判断题:直观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
(正确)(补充)贯彻博与专相结合的原则:“对专业中的某一点懂一切,对专业外的一切懂一点”。
(P138)与教师相关的几个法律法规1985年2月12日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十三次会议《学会条例》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四次《教师法》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会议,三次《教育法》基本法律1996年5月15日八届人大常委会十九次《职业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九届人大常委会四次《高等教育法》1.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是古代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2.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早在3000年前就出现。
3.大学要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4.高等教育私学: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
5.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6.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
7.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文学、法学、医学、神学文学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天文、几何、音乐。
8.19世纪,洪堡开创了高等教育史上的“洪堡时代”洪堡提出了高等教育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学术自由的原则。
(P24)科研作为高校职能的提出者:德国人洪堡9.赠地学院:康乃尔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柏林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威斯康辛思想:与“洪堡时代”相比,多了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江苏省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学》重点总结
1第三章 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1.政治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内容①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规定高等教育发展方向。
②阶级关系规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追求。
③政治任务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④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环节。
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
主流意识形态是指社会的占据主要的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
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环节,一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思想,二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发挥着相对明显的作用。
⑤教育民主化运动促进了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
一扩大了高等教育机会。
二调整了教育结构。
三改革高等学校入学制度。
⑥建立国家高等教育体制。
一国家举办高等教育机构。
二①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
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包括高等教育机构数量、高等教育机构教师数量、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数量,这些都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②经济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决策。
高等教育决策是指制定影响高等教育系统和高等学校事务的法规、方针、目标和政策的活动。
伴随经济的发展,来自经济领域的力量和利益越来越多的涉入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介入高等教育发展的立法和决策过程;③经济制约高等教育结构的完善程度(层次、类型和布局)。
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完善,直接受到经济的制约,经济的进步促进着新的高等教育新机构和新专业的诞生;④经济促进高等教育终身体系的形成。
高等教育终身体制是指高等教育面向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成员提供高等教育机会,成为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产业和职业的迅速更替,从而结束了仅凭一张高等教育文凭便可以保证一生职业生涯的传统观念,高等教育的终身化不仅源于直接经济的需要,而且源于经济发展导致的其他社会变化。
(2)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关系 ①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中,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受到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调节。
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发展方式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受到计划的调控。
2023-2024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2023-2024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1、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发展和调整起决定性影响的是( )。
A.文化因素B.科技因素C.教育因素D.经济因素【答案】 D2、隐性课程不包括( )。
A.学校组织方式B.校园人际关系C.教师教辅资料D.学生班级学风【答案】 C3、在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 )时期。
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答案】 A4、反对教育的过早专门化和过分职业化,倡导阅读经典著作,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弥补受教育者的精神空虚和人格缺陷,这种思潮反映了高校课改的()。
A.课程内容综合化趋势B.课程实施多样化趋势C.课程方向人文化趋势D.课程性质职业化趋势【答案】 C5、下列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B.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C.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D.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答案】 A6、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的是( )。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内容D.教育价值【答案】 B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等教育平等的内涵( )。
A.起点平等B.过程平等C.资源均分D.结果平等【答案】 C8、首先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系统论证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B.凯洛夫C.夸美纽斯D.赞可夫【答案】 C9、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答案】 C10、( )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A.层次结构B.能级结构C.地区结构D.形式结构【答案】 B11、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
A.中级人地B.中级专门人才C.高级人才D.高级专门人才【答案】 D12、高校与有关部门合作或单独成立的联合体,如科技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咨询中心等,体现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点梳理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点梳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4、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5、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9、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0、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1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1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讲解学习
《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1. 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1)有助于我们掌握高等教育的理论,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观念,并以此来指导我们所从事的高等教育实践,提高工作的自觉性;(2)有助于我们掌握正确的高等教育活动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提高从事高等教育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3)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活动的科学方法和工作规程,提高我们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4)还有助于我们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
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研究高等教育,把我们在高等教育中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成果。
第二章高等教育发展简史1. 西方古代高等教育,萌芽于古埃及印度,发展于古希腊罗马,延续至中世纪欧洲。
2. 古埃及印度:宫廷学校和职官学校,祭司学校和神庙学校;古希腊罗马:修辞学校(“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哲学学校(“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3. 在西方文明古国,博物馆和图书馆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4. 在中国古代教育,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3000年前就已出现。
5. 西周大学:天子开办大学(辟雍)和诸侯开办的大学(泮宫),教育内容:“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6.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繁荣,这些私学有一些已经具有了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功能,最著名的齐国稷下学宫,不仅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世界中世纪教育史上最早的大学。
7. 太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8.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主要有文学、法学、医学、神学四大学科。
9. 洪堡两条最基本原则: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和学术自由原则,从洪堡开始,出现“学自由”和“教自由”。
10. 柏林大学对洪堡高等教育思想的实践与创新:确立哲学系在大学里的核心地位;设立“习眀纳尔”和研究所;开创了研究生教育的先河;孕育了自由选修制度的雏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第二章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一、简答题:如何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P10-12)1.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2.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3.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
二、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P13-16)1. 高等教育的高级性;2.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3.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4.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5.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
三、简答题:简述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P17-20)1.培养高级专门人才;2. 推进科学技术发展;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四、选择题:(P19页)1810年,德国的威廉·冯·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通过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原则。
在洪堡和柏林大学的影响下,“洪堡原则”迅速传至西欧、美国、东欧、日本和中国,成为现代大学共同遵守的一条原则。
第三章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一、简答题:中国最早的高等教育具有哪些总体特征?其一,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非官无学;其二,官学一体,或官师合一;其三,政教合一。
二、选择题(P24)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机构,它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将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结合在一起,从唐代到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实用文档三、选择题(P26)作为东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其任务是为帝国训练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吏。
教学内容以七艺为基础,七艺之上设哲学、法律学和修辞学三种。
四、选择题(P27)最初成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
五、选择题或名词解释(P30)1862年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案》(亦称“赠地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六、选择题(P30)1904-1918年,威斯康星大学率先提出大学应具有社会服务职能,从而将德国大学拥有的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又向前拓展了一步。
七、选择题(P32)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的仅存硕果。
(北京大学的前身)八、选择题(P34)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校内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九、选择题(P36)从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来看,1952年的院系调整应当说基本上是成功的(多科制学院和单科制学院),若以是否符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来评价,答案就不那么肯定了。
实用文档十、选择题(P37)1961年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重点高校工作会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提出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定规模、定任务、定方向、定专业”。
十一、选择题(P38)从1999年开始,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等口号的推动下,开始了3年扩招。
第四章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一、论述题(开放性)(P58)注:可参考书中两部分章节的思考题。
1.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2.高等教育怎样体现以人为本?3.如何保持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高等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一、论述题(开放性)(P320)注:可参考书中两部分章节的思考题。
1.如何理解教育模式的内涵及其生成机制?2.中国高等教育模式变革与创新的根本目标是什么?3.你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有何建议?后记:由于第四章和第十七章可能出的题目为开放性论述题,因此大家需要通读一下教材,实用文档对所有内容有个大概的印象,在自行整理回答上述参考题目。
第五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规定性(简答题P59)教育目的的一般规定性围绕人的发展,教育目的的规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其一是所培养的人具有何种社会功能,即在社会上居于何种地位,发挥什么作用。
之所以必须作出这样的规定,一方面为受教育者能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并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条件。
同时也是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的集中体现。
为此我们将这方面的规定表述为服务方向。
(2)其二是所培养的人应具有何种素质,或者说培养具有何种质量规格的人。
这种规定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作为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对受教育者的素质及其结构提出总的要求;第二个层次,是将教育目的的总要求具体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的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对教育目的所作的功能分析,总是要伴随一定的结构设计,因此不存在没有结构的功能和没有功能的结构。
表现在教育结果中的人的社会功能,规定了他的内部素质构成,人的一定素质结构也总是决定了他在社会上所发挥功能的性质及水平。
”2、教育目标系统的规定性(简答题P61)教育目标是由多种发展要素、多种发展层次所构成的具有可检验性的指标体系,而不是一般的口号与原则实用文档要求。
教育目标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规定:(1)具体身份的规定,是受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后所获得的身份,如教师、医生、工程师等职业身份,以及中小学、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文化身份。
这种规定是对“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具体化。
(2)质量规定,是与上述职业身份与文化身份相应的素质结构与发展水平的规定,这是教育目标体系的核心部分。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其质量规定是不同的,但都必须有自已的质量规定。
(3)时间规定,指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需要的时间,包括学制的规定,培养计划中各种环节的时间规定、课时规定等,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时间条件。
(4)层次规定,教育有高等、中等、初等教育层次之分;有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分。
各级各类教育皆有自已特定的教育目标,在制定教能目标时必须有明确的层次类型定位。
3、教育的功能(简答题P69-70)教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具有促进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双重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教育四因素)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个体的人。
影响个体发展的有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个体生存的条件并对个人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教育在诸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
此为教育的育人功能。
(2)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其一,教育的文化功能其二,教育的经济功能其三,教育的政治功能实用文档4、教育的双重价值(选择题P70)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双重功能,当教育的这种双重功能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时,便会形成教育的双重价值,即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在教育的社会价值中,同功有相对应,可分为教育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与政治价值。
教育的这三种社会价值,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又不是可互相取代的。
5、我国的教育方针(名词解释P74)《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原有教育方针作了重要的补充。
第六章高等教育目标系统的构建1、高等教育目标系统计的原则(简答题P78、79)(一)全面性原则(二)适应性原则(三)可行性原则(四)可测性原则(五)统一要求与发展个性相结合的原则2、全面认识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简答题P79-81)实用文档1.高级专门人才的全面性2.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3.高级专门人才的创造性3、高等教育目标系统构建四要素:(P83)1.知识2.能力3.思想品德目标4.体质(1)知识:知识是人类创造的认识成果,在长期积累过程中被客体化,成为庞大的知识体系。
知识素质是个体对人类知识的掌握,有选择地将客体知识转化为个体所需要的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必备知识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成为决定知识素质要求的内容,科学知识的分类则是设计知识素质要求的根源(2)能力: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一定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或本领,是智力的外化或外显。
智力同一定的活动任务相结合就表现为能力。
能力有独立性(独立完成任务)、适应性(随环境变化而应变)、创造性(创新能力)和差异性(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等特点。
从心理结构上可分为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认识与实践的功能上可分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思想品德:以心理的情感因素为基础,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由具体行为到自觉信念的逐步递进,具体分类包括健康的情感与意向心理品质,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内容的思想观念,政治信仰和政治态度四种(4)体质:人类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性,包括体格、体能和实用文档身体适应能力,可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形态、生理和心理功能的一定指标和医学检查判断。
4、知识的分类(简答题P83)(1)按研究对象,可分为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门类及其下属分支学科。
(2)按同实践的关系,可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或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3)按学科之间的交叉,可分为综合学科、边缘学科与横断学科,此种分类打破了上述两种分类的边界,反映了现代科学的特点。
(4)按学科的历史发展,可分为经典学科(过去的学科)、发展中的学科(现在的科学)、新兴的学科(未来的科学)。
(5)按知识的形态与复杂程度,可分为事实的知识,即描述性知识;处理具体事物方式方法的知识,即技术性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即理论知识,5、能理与智力的关系(简答题、论述题P84)智力是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包括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记忆,观察、想象等方面的能力。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一定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或本领。
智力是内在的,能力是外显的,是智力的外化,智力同一定的活动任务相结合就表现为能力,所以能力同能力是不可分的。
为了便于观察、培养与检测,因而提出能力素质。
6、高等教育目标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P86-P89)1.学习与发现的关系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3.德与才的关系4.身与心的关系实用文档7、普通素质(简答题P91)普通素质:指不分专业和层次,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具备的素质,反映了对人与人才素质的普遍要求,包括a科学素质(科学知识、信仰、创新精神、研究能力、科学伦理的总体体现)、b人文素质(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统一)、c身体素质三项。
其中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8、专业素质(简答题P92)专业素质:指学生为适应本专业的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主要要求包括:a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b掌握专业方法技能,c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的能力,d了解和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e对本专业价值的认同和热爱,f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必须的职业道德,g具备从事本专业所必须的心理和身体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