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正面性_小注_从美术史看_现象透明性_的前提_华正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从美术史的视角出发,探究“正面性”这个词的确切含义。通过对两本艺术类辞书中“正面性”定义的比较并上探古埃及艺术,对“正面性”与“平行透视”做出了区分。进而指出建筑中“正面性”是科林·罗与罗伯特·斯卢茨基所谓“现象透明性”的重要前提条件。

关键词:正面性;透视;投影;立面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ecise meaning of the term“Frontalit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history.By comparison of defini-tions in two different dictionaries of art and by exploring ancient Egyptian arts,this paper makes a distinction between“Frontality”and “Parallel Perspective”.Thus it will be indicated that“Frontality”is an essential prerequisite of “phenomenal transparency”defined by Colin Rowe and Robert Slutzky.

Keywords:frontality;perspective;projection;facade

中图分类号:TU-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2-0067-03

如今,在坊肆间有关建筑学理论的译本或著述中,往往会遇见“正面性”这个字眼,而且每每会在随后的括号内看到译著者附

上原文“Frontality”。不过,对其涵义却罕有

精准的注解。我们隐约感觉这个外来词大概

指建筑的某类形式特征或者某种观视方式,

可心中总存一点似乎确有些迂的疑惑:“正

面性”究竟为何。

1美术史中的“正面性”

根据《韦氏足本词典》的解释,“Frontal-

ity”有两个义项:(一)雕塑中,完全没有侧面

姿态的正视面程式化构图;(二)绘画中,安

排一个或多个与画面平行的面。相关词条是

为“law of frontality”,即所谓古埃及艺术中

的“正面律”或“正面性惯例”。而韦氏词典的

艺术类词条多采摭美国艺术技法研究专家

拉尔夫·迈耶(Ralph Mayer)的《美术术语与

技法词典》(A Dictionary of Art Terms and

Techniques),该书中相关词条是为“frontal

depiction:即通过正视面表现人物、物体或

场景。所谓正面性传统是指严格地运用正面

成线法进行表现(即平行透视)。正面性是埃

及艺术的构图指导原则。站姿或坐姿的贵族

人像都通过正视面角度来表现,并且左右通

常几乎完全对称。”①然而,英国艺术史家爱

德华·露西-史密斯在《艺术词典》中的解释

却有所不同:“正面性,是丹麦学者尤利乌

斯·朗厄(Julius Lange)在《早期希腊艺术中

对于人物的表现》(Die Darstellung des

Menschen in deraltern griechischen Kunst)

一书里新造的术语,用来描述绘画或雕塑中

使用前视图而不使用透视图的做法。他用这

个术语特指早期文明的艺术。”②两相抵牾者

在于“正面性”是运用透视法还是投影法,两

相共识者在于“正面性”源自早期艺术,尤其

古埃及艺术。

众所周知,透视法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

三维物体的方法,通常指全景和整体结构。

表现透视也有许多方法,大致分为几何法和

错觉法两大类。而艺术家为实现他所期望的

空间秩序及深度效果,常常会采取多种方法

相结合。艺术家主要运用的几何法称为线性

透视,它基于画面上或真实或想象的结构。

其中,画面是由绘画的物质表面如画布和纸

张等所代表的想象平面,而与画面间成角度

的平行线汇聚到地平线上的灭点,由此暗示

物体在画面之外的距离。线性透视的表现方

式又分为三种:1、斜角透视(三点透视);2、

成角透视(两点透视);3、平行透视(一点透

视)。(图1)投影法则没有灭点,也就不产生

近大远小。

勿庸赘言。如果依照迈耶所述,正面性

是严格地应用平行透视的结果,那么遵循正

面性原则的艺术品从整体结构上必定表现

出单一视点、单一灭点,表现出近大远小的

“正面性”小注

——

—从美术史看“现象透明性”的前提

Notes on“Frontality”

——

—The Pewerequisite of“Phenomenal Transparenc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History 华正阳HUA Zhengyang

作者简介:华正阳(1982-),男,江苏苏州人,南京大学建筑学院,2006级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士研究生。

①MAYER R.A Dictionary of Art Terms and Techniques[M].New York:Barnes&Noble Books,1969:158.该书目前有两个中译本:《最新英汉美术名词与技

法辞典》,连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美术术语与技法辞典》,邵宏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即再版《美术术语与技法辞典》,邵宏等译,岭南出版社,1992)。引文处参照这两个译本。

②[英]露西-史密斯.艺术词典[M].殷企平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87.原译文为“前视性”,译者以此避免由于中文“正面”的其它含义而带

来误解。此外,原文“《造型艺术中人的形态》(Die menschliche Gestalt in der bildenden Kunst)”实际有误,引文已更正为“《早期希腊艺术中对于人物的表现》(Die Darstellung des Menschen in deraltern griechischen Kunst,1899)”,为尤利乌斯·亨里克·朗厄(Julius Henrik Lange,1838-1896)身后出版的德文著作。

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