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油井流入动态
《石油采油工程》完整版
Pwf
q
Pwf=Pr
Pr•J
当
q= Pr.J 时, Pwf=0 (1-2b)
由此两点得曲线:
tg=Pr.J/Pr=J
曲线的特征
1. 夹角的正切就是采油指数 , 夹角越大 , 采油指数越大 , 生产能力越强 ; 反之 , 夹角 越小 ,J 越小 , 生产能力越弱。曲线很直观 地反映油井的产能。 2. 当井底压力为 Pe 时 , 生产压差为零 , 油 井产量为零 . 即 : 产量为零的点 , 所对应的 压力即地层压力。 3. 当井底压力为零时 , 生产压差最大 , 所 对应的产量是极限最大产量。
CK 0 h re 3 S) 0 B 0 (ln rw 4
(1-3a)
J0
q0 p r p wf
(1-4)
B井 80吨/天
B井 120吨/天
(1) 采油指数
例: A井 100吨/天
A井 110吨/天 如果
P 1 P2
Pwf ,则P, qA ,qB
若 qB qA ,则B井产能大。 q 衡量产能: 采油指数 P
采油工程
第一章 油井基本流动规律
第一节 油井流入动态
一、单相原油流入动态 1、垂直井单相油流 (1)定压边界的稳定流产量公式
Pe=常数
Pw
C — 单位换算系数,P2表1-1
对溶解气驱油藏,可由试井得 Pr ,取代Pe:
根据达西定律,定压边界圆形油层中心一口垂直井
的稳态流动产量公式 :
( 1-1 )
(2)封闭边界拟稳态条件下的产量公式
ck o h(Pe Pwf ) qo 1 re μ o Bo (ln S) rw 2
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
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一、名词解释1、流入动态: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简称流压)的关系。
2、IPR 曲线: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的曲线称为流入动态曲线。
简称IPR 曲线。
3、采油指数:是一个反应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泄油面积、完井条件等的综合指标。
4、流动效率:在相同产量下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5、产液指数:指单位生产压差下的生产液量。
6、泡流:溶解气开始从油中分离出来,由于气量少,压力高,气体都以小气泡分散在液相中,气泡直径相对于油管直径要小很多,这种结构的混合物的流动称为泡流。
7、流型:油气混合物的流动结构是指流动过程中油、气的分布状态,也称为流动型态,简称流型。
8、段塞流:井筒内形成的一段油一段气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混合物的流动称为段塞流。
9、环流:形成油管中心是连续的气流而管壁为油环的流动结构,这种流动称为环流。
10、雾流:在管壁中,绝大部分油都以小油滴分散在气流中,这种流动结构称为雾流。
11、滑脱:在气-液两相管流中,由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密度差而产生气体超越液体流动的现象称为滑脱。
12、滑脱损失:出现滑脱之后将增大气液混合物的密度,从而增大混合物的静水压头。
因滑脱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称为滑脱损失。
13、质量流量:质量流量,即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流体质量。
14、体积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流体体积。
15、气相实际速度:实际上,它是气相在所占断面上的平均速度,真正的气相实际速度应是气相各点的局部速度。
16、气相表观速度:假设气相占据了全部过流断面,这是一种假想的速度。
17、滑脱速度:气相实际速度与液相实际速度之差称为滑脱速度。
18、体积含气率(无滑脱含气率):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两相流体的总体积中气相所占的比例。
19、真实含气率:真实含气率又称空隙率、气相存容比,两相流动的过流断面上,气相面积所占的份额,故也称作截面含气率。
20、混合物密度:在流动的管道上,取一微小管段,则此微小管段内两相介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称为混合物的真实密度。
采油工程名词解释
油井流入动态:油井产量(qo) 与井底流动压力(pwf) 的关系,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
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量,是反映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指标。
油井的流动效率FE:油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流动型态(流动结构、流型):流动过程中油、气的分布状态。
影响流型的因素:气液体积比、流速、气液界面性质等。
油井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流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纯油(液)流、泡流、段塞流、环流和雾流。
滑脱现象:混合流体流动过程中,由于流体间的密度差异,引起的小密度流体流速大于大密度流体流速的现象。
因滑脱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称为滑脱损失单位管长上的总压力损失由举高、摩擦、加速度三部分构成,用公式表达为:为什么采用分布迭代法计算多相垂直管流压力:相流体影响流动的物理参数(密度、粘度等)及混合物密度和流速都随压力和温度而变,沿程压力梯度并不是常数,因此,多相管流需要分段计算;同时,要先求得相应段的流体性质参数,然而,这些参数又是压力和温度的函数,压力却又是计算中需要求得的未知数。
所以,多相管流通常采用迭代法进行计算。
持气率:管段中气相体积与管段容积之比值。
持液率:管段中液相体积与管段容积之比值。
自喷井生产的四个基本流动过程:油层到井底的流动—地层渗流,井底到井口的流动—井筒多相管流,井口到分离器—地面水平或倾斜管流,原油流到井口后还有通过油嘴的动态—嘴流。
油井稳定生产时,整个流动系统必须满足混合物的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
从油藏到分离器无油嘴系统的节点分析方法,给定的已知条件:油藏深度;油藏压力;单相流时的采油指数油管直径;分离器压力;出油管线直径及长度;气油比;含水;饱和压力以及油气水密度。
1)井底为求解点整个生产系统将从井底分成两部分:(1) 油藏中的流动;(2) 从油管入口到分离器的管流系统。
选取了中间节点(井底)为求解点,求解时,要从两端(井底和分离器)开始,设定一组流量,对这两部分分别计算至求解点上的压力(井底流压)与流量的关系曲线。
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剖析课件
井底流压
井底流压是影响油井流入动态的关键 因素之一。
随着井底流压的增加,油井的产能会 逐渐提高,因为较高的流压能够提供 更大的能量,使流体更容易流入井筒 。
当井底流压较低时,油井的产能会受 到限制,因为低流压会导致油层中的 流体难以克服地层压力和摩擦阻力而 流入井筒。
井筒结构
井筒结构对油井流入动态也有重 要影响。
油井产能下降。
密度较大的流体需要克服更大 的重力,这可能影响油井的流
入动态。
压缩性较强的流体在多相流动 中可能会产生额外的流动阻力
,从而影响油井的产能。
采油方式
采油方式的选择也会对油井的流入动 态产生影响。
自喷采油时,油层中的流体在压力作 用下自动流入井筒,产能较高。
自喷采油和抽油机采油是常见的采油 方式,它们对油井流入动态的影响不 同。
方法
收集油井的生产数据,绘 制流入动态曲线,分析曲 线的形态、斜率和变化趋 势。
产能分析
定义
产能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油 井的产能,了解油井的生 产能力和生产潜力。
目的
通过产能分析,可以评估 油井的产能潜力和增产潜 力,为油井的优化生产和 增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计算油井的产能指IPR曲线的优化实践对于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根 据油田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案例三
目的
研究IPR曲线与采收率之间的关系, 揭示其内在联系。
方法
收集多个油田的IPR曲线数据,分析 其与采收率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统计 分析。
结果
发现IPR曲线形态与采收率之间存在 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形态的IPR曲线 对应不同的采收率水平。
井筒结构优化
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优化井筒 结构,降低流动阻力,提高油井
采油课件:第1章油井流入动态及多相流动计算(4.7教室)
• 1968年,沃格尔对不 同流体性质、油气比、 相对渗透率、井距、 压裂井、污染井等各 种情况下的21个溶解 气驱油藏进行了计算。
低 高
排除高粘度原油及严重污染的油井后,绘制了一条 参考曲线,这一曲线被称为沃格尔曲线。
Vogel曲线及方程
利用Vogel方程绘制IPR曲线的步骤
已知地层压力和一个测试点:
二、油气两相渗流时的流入动态
(一)垂直井油气两相渗流时的流入动态 平面径向流,直井油气两相渗流时油井产量公式为:
Ko Kro K
o、Bo、Kro都是压力的函数。用上述方法绘制IPR曲线十分
繁琐。通常结合生产资料来绘制IPR曲线。
1.Vogel 方法
①假设条件:
a.圆形封闭油藏,油井位于中心; b.均质油层,含水饱和度恒定; c.忽略重力影响; d.忽略岩石和水的压缩性; e.油、气组成及平衡不变; f.油、气两相的压力相同; g.拟稳态下流动,在给定的某一瞬间,各点的脱气原油 流量相同。
第一节 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
Pwf
Qo
油气井流入动态:在一定的油层压力下,流体(油,
气,水)产量与相应的井底流压的关系,反映了油藏向该 井供油气的能力。
达 西
线性流
qo
ko AP
o L
IPR
曲
线
定 律
径向流
qo
2 kohP
o Bo
ln
re rw
表示产量与井底流压关系的曲线(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Curve),称为流入动 态曲线,简称IPR曲线。
qo
ln
re
2kh
rw
3 4
s
Pr kro dp
第一章 油井流动状态和井筒多相流动计算
4
只要测得 3~动时的 IPR 曲线为直线,其斜率的负倒数便是采油指数;在纵座标(压力座标)上的 截距即为油藏压力。有了采油指数就可以在对油井进行系统分析时利用式(1-3)来预测 不同流压下的产量。另外,还可根据式(1-4)来研究油层参数。
β
=
1.906×107 k1.201
1/m
非胶结砾石充填层的紊流系数 βg 为:
βg
=
1.08×106 k 0.55
1/m
式中 k —渗透率, µm2 。
(1-7) (1-7a)
在 系 统 试 井 时 ,如 果 在 单 相 流 动 条 件 出 现 非 达 西 渗 滤 ,则 可 直 接 利 用 试 井 所 得 的 产 量和压力资料用图解法求得式(1-6)中的 C 和 D 值。改变式(1-6)可得:
式中
qo
=
µ
o
2πkoh(Pr
Bo
ln
re rw
− Pwf )
−
3 4
+
s
a
qo —油井产量(地面),m3/s;
ko —油层有效渗透率,m2;
Bo —原油体积系数;
h —油层有效厚度,m;
(1-2)
µo —地层油的粘度,Pa·s;
Pe —边缘压力,Pa; Pr —井区平均油藏压力,Pa; Pwf —井底流动压力,Pa;
a.计 算 qomax :
qomax
=
[1− 0.2
Pwf
qo(test ) (test) −0.8
Pwf
(test )
2]
Pr
Pr
b.给 定 不 同 流 压 ,用 下 式 计 算 相 应 的
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课件
03
IPR曲线理论
IPR曲线的定义和绘制
定义
IPR曲线是描述油井流入动态的曲 线,表示油井在恒定产量下压力 与流量的关系。
绘制
通过测量油井在不同压力下的产 量,绘制IPR曲线,通常以压力为 横轴,流量为纵轴。
IPR曲线的分析方法
分析参数
分析IPR曲线可以得出油井的流入动 态参数,如启动压力、递减率等。
分析步骤
首先观察曲线的形状,了解压力与流 量的变化关系;然后计算相关参数, 分析油井的生产动态。
IPR曲线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指导生产
通过分析IPR曲线,可以了解油井的生产动态,为制定合理的生产方案提供依据 。
优化开发
结合其他开发指标,如渗透率、表皮系数等,可以优化油田开发方案,提高开发 效果。
04
油井流入动态模拟
模拟软件介绍
软件名称
Oilflow Simulator
功能特点
模拟油井流入动态,预测油井产能,优化生产参 数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同类型油藏和油井的流入动态模,如 地层参数、井筒参数、
采油方式等。
模型建立
根据数据建立油井流入 动态模型,包括地层模 型、井筒模型和采油模
油井流入动态(IPR曲 线)课件
• 引言 • 油井流入动态基础 • IPR曲线理论 • 油井流入动态模拟 • 实际案例分析 • 课程总结与展望
目录
01
引言
课程背景
油井流入动态是石油工程中的重要概 念,用于描述油井的产量与井底压力 之间的关系。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对油井流入动 态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本 课件旨在介绍IPR曲线的相关知识和应 用。
感谢观看
THANKS
采油工程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油井流入动态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
2.吸水指数表示(每米厚度油层)单位注水压差下的日注水量,它的大小表示油层吸水能力的好坏。
3.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原油中溶解的蜡便开始析出,蜡开始析出的温度称为蜡的初始结晶温度。
4.气举采油法气举采油是依靠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出流体在井筒中混合,利用气体的密度小以及气体膨胀使井筒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将流入到井内的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式。
5.等值扭矩用一个不变化的固定扭矩代替变化的实际扭矩,使其电动机的发热条件相同,则此固定扭矩即为实际变化的扭矩的等值扭矩。
6.气液滑脱现象在气液两相流中,由于气体和液体间的密度差而产生气体超越液体流动的现象叫气液滑脱现象。
7.扭矩因数悬点载荷在曲柄上造成的扭矩与悬点载荷的比值。
8.配注误差指配注量与实际注入量的差值与配注量比值的百分数。
9.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在油层条件下,裂缝宽度与填砂裂缝渗透率的乘积,常用FRCD表示。
10.气举启动压力气举井启动过程中的最大井口注气压力。
11.采油指数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指标。
其数值等于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量。
12.注水指示曲线稳定流动条件下,注入压力与注水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13.冲程损失由于抽油杆和油管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弹性伸缩,而引起的深井泵柱塞实际行程与光杆冲程的差值。
14.余隙比余隙体积与泵上冲程活塞让出的体积之比。
15.流动效率所谓油井的流动效率是指该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16.酸的有效作用距离酸液由活性酸变为残酸之前所流经裂缝的距离。
17.面容比岩石反应表面积与酸液体积之比1、采油指数定义为产油量与生产压差之比,或者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量;也可定义为每增加单位生产压差时,油井产量的增加值,或IPR 曲线的负倒数。
2、采油工程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产油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
采油——油井流入动态
qo =
2πk o h( Pr Pwf ) re 1 o Bo ln + s r 2 w
a
每一个参数的含 义和单位
18
1.单相液体的流入动态
圆形封闭地层边界(拟稳定流) 的产量公式为:
封闭边界、拟稳 定流、均质、圆 形、等厚的水平 单层油藏
qo =
2π k o h ( Pr Pwf ) re 3 o Bo ln + s r 4 w
6
生产系统:
多孔介质; 1)油层——多孔介质; 油层 多孔介质 2)完井——井眼结构发生改变的近井地带 完井 井眼结构发生改变的近井地带 (钻井、固井、完井和增产措施作业所致); 钻井、固井、完井和增产措施作业所致) 3)举升管柱 举升管柱——垂直、倾斜或弯曲油管、套 垂直、 垂直 倾斜或弯曲油管、 管或油、 套管环形空间( 管或油 、 套管环形空间 ( 井下油嘴和井下 安全阀) 安全阀); 人工举升装置——用于补充人工能量的深 4)人工举升装置 用于补充人工能量的深 井泵或气举阀等; 井泵或气举阀等;
增产措施后的超完善井,
s=0
下面介绍非完善井Vogel方程的修正 下面介绍非完善井Vogel方程的修正 Vogel
①Standing方法
′ ′ Pwf Pwf q o = q o max ( FE =1) 1 0 .2 0 . 8 P Pr R
2
方程中的流动压力pwf 将Vogel 方程中的流动压力pwf 用理想完善井得流压p′wf代替。 p′wf代替 用理想完善井得流压p′wf代替。
q o max( FE =1) = qo ′ Pwf 1 0 .2 0.8 P Pr r ′ Pwf
2
b.预测不同流压下的产量
自喷井采油技术
二、多项流在垂直管中的流动规律
2、多相流特点 ②流态类型 段塞流:当混合物继续向上流动,压力逐渐降低, 气体不断膨胀,小气泡将合并成大气泡,直到能 够占据整个油管断面时,井筒内将形成一段液一 段气的结构。
特点:气体呈分散相,液体呈连续相;一段气一段液交 替出现;油气间相对运动比泡流小,滑脱也小;气体膨 胀能得到较好的利用;一般自喷井中,段塞是主要的。
典型的流入动态曲线
IPR曲线的用途:产能分析;确定合理工作制度。
一、油井流入动态
1、单相液体的流入动态
在单相流条件下,油层物性及流
体性质基本不随压力变化。 pwf
油井产量与压力关系:
qoJo(pRpwf)
q0— 产油量, m3/d; Pr—平均地层压力, MPa; Pwf—井底流动压力, MPa; J0—采油指数, m3/(d·MPa)。
qo
目录
一、油井流入动态 二、多项流在垂直管中的流动规律 三、自喷井的协调及系统分析 四、自喷井管理
3、组合型的流入动态 (1)当pwf>pb时,油藏为单项液流,
qoJ0(pRpwf)
采油指数J0可由qotest和pwftest求得:
J0
qotest pR pwftest
(2)当pwf=pb时
流压等于饱和压力时的产量qb为:
qbJ0(pRpb)
组合型流入动态曲线
一、油井流入动态
(3)当pwf<pb时,油藏为气液两项流
11
9
7
5
3
0
q0
10
20
30 48.6 64.5 77.7 88.1 95.8 102.2
目录
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
(一) 采液指数计算(由测试点确定曲线)
已知 pr、pb和一个测试点pwf(test)、qt(test)
(1) pwf (test) pb
Ⅰ、已知地层压力和一个工作点( qo(test) , pwf(test) )
a.计算 qo m ax
qo max [1 0.2
qo te st
pwf test pr
0.8
pwf test pr
2
]
b.给定不同流压,计算相应的产量:
qo
1 0.2
pwf pr
0.8
pwf pr
2
qo max
qo max(FE1)
1 0.2
pw f pr
qo 0.8
pw f pr
2
b.预测不同流压下的产量
qo
qo
m a x FE 1
1
0.2
Pwf Pr
0.8
Pwf PR
2
c.根据计算结果绘制IPR曲线
②Harrison方法 (FE=1~ 2.5)
qo qo max
(FE 1)
图图1-27-7 HHaarrrriissonon无无因因次 次IPRI曲PR线曲(F线E>1)
✓ 如果用测试点的资料按直线外推,最大误差可达 70 ~80%,只是在开采末期约30%。
✓ 采出程度 Np 对油井流入动态影响大,而kh/μ、Bo 、k、So等对其影响不大。
2.费特柯维奇方法
溶解气驱油藏
qo
ln
re
2kh
rw
3 4
s
pr kro dp
B pwf o o
假设(kro/oBo)与压力p 成线性关系,则
自喷井采油技术..
②流态类型
雾流:气体的体积流量增加到足够大时,油管中 内流动的气流芯子将变得很粗,沿管壁流动的油
环变得很薄,绝大部分油以小油滴分散在气流中。
特点:气体是连续相,液体是分散相;气体以很高的速
度携带液滴喷出井口;气、液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很小
;气相是整个流动的控制因素。
二、多项流在垂直管中的流动规律
Pwf
P r1 Pr2
q1 Pwf2
q5 Pwf5
q6 Pwf6
三、自喷井的协调及系统分析
油嘴的作用
调节产量大小。当油嘴直径和气油比 pt 一定时,产量和井口油压成线性关系。 下游压力变化不会引起产量波动。只 有满足油嘴的临界流动,油井生产系统 才能稳定生产,即油井产量不随井口回 压而变化。
d1 d1 < d2 < d3
IPR曲线的绘制(略) 嘴流CPR曲线的绘制
dm q n pt 根据矿场资料统计,嘴流相关式可表示为: cR
根据油井资料分析,常用的嘴流公式为:
对于含水井:
流 量 井底流压
4d 2 0.5 q 0.5 pt 1 f w R
q2 Pwf2 q3 Pwf3 q4 Pwf4
4d 2 q 0.5 pt R
作用:为油藏工程提供检验资料;为采油工程的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检查钻井、完井和各项工艺措施等技术水平的优劣。
一、油井流入动态
IPR曲线的影响因素:
①油藏驱动类型;②完井方式;③油层性
质;④流体性质。 IPR曲线的类型: 直线型:Pwf≥Pb,单相流
直线-曲线型: Pe>Pb>Pwf,单相+两相流
目
录
一、油井流入动态 二、多项流在垂直管中的流动规律 三、自喷井的协调及系统分析 四、自喷井管理
第一章 油井基本流动规律
含 30 水 率 % 0
q , m3 /d
含水率的变化
当Pwf > Pso时,只产水,含水率100%;
当Pwf < Pso时,开始产油,含水率下降。
当Pwf下降到油水IPR曲线的交点时, qo=qw,含水率为50%。
reh A /
A——水平井控制泄油面积,m2。 式(1-7)中的泄流区域几何参数 (如图1-3右图)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L>βh 且L<1.8 reh
二、油气两相渗流的流入动态
1、流入动态曲线随井底压力的变化
由式1-3
CK 0 h Jo re 1 0 B 0 (ln S) rw 2
q o max cp r
2n
(1-24)
将式(1-23)与式(1-24)相除,
得指数式无因次IPR方程:
qo q o max p wf 1 pr
2
n
(1-25)
三、含水及多层油藏油井流入动态
1.油气水三相渗流油井流入动态 Petrobras根据油流Vogel方程和已知采液 指数,导出油气水三相渗流时的IPR曲线(如
力时只产油不产水,当井底压力低于水层压
力之后,油井见水。随着产量增大,含水率
上升。
(3)流入动态: 压
力 a.高压水层
P Pso A
Psw B
a-全井 b-油层
b
c-水层
a c
0
q
q , m3 /d
含 100 水 率 % 40
0
q , m3 /d
Pso
Psw
压 力
b.低压水层
液 水
0
油
q , m3 /d
油田采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4 油井流入动态:油井流入动态是指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它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的曲线称为油井流入动态曲线.简称IPR曲线.5 采油指数:单位生产压差下的产油量.它反映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指标.6 油井的流动效率:是指该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7 滑脱:由于油,气密度的差异和泡流的混合物平均流速小,因此,在混合物向上流动的同时,气泡上升速度大于液体流速,气泡将从油中超越而过,这种气体超越液体上升的现象。
OR:在气-液两相管流中,由于气体和液体间的密度差而产生气体超越液体流动的现象.因滑脱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称为滑脱损失.8 滞留率:多相流动的某一管段中某相流体体积与管段容积之比.9 滑脱速度:气相流速与液相流速之差.10 自喷:油层能量充足时,利用油层本身的能量就能将油举升到地面的方式称为自喷.11 临界流动:指流体的流速达到在流体介质中传播速度时的流动状态.12 临界压力比:对应于最大流量十的压力比称为临界压力比.13 功能节点:压力不连续即存在压差的节点统称为功能节点.14 气举采油:是依靠从地面注入井内的高压气体与油层产出流体在井筒中的混合,利用气体的膨胀使井筒中的混合液密度降低,将流入到井内的原油举升到地面的一种采油方法.15 启动压力:当环形空间内的液面到达管鞋时的井口注入压力.16 光杆冲程:柱塞上下抽汲一次为一个冲程,在一个冲程内完成进油与排油的过程.光杆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距离称为光杆冲程长度,简称光杆冲程.17 扭矩因数:就是悬点载荷在曲柄轴上造成的扭矩与悬点载荷的比值.18 等值扭矩:就是用一个不变化的固定扭矩代替变化的实际扭矩,两种扭矩下电动机的发热条件相同,则此固定扭矩即为实际边哈的扭矩的等值扭矩.19 水力功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液体提升一定距离所需要的功率.20 光杆功率:是通过光杆来提升液体和克服井下损耗所需要的功率.21 气锁:由于抽吸时由于气体在泵内压缩和膨胀,使吸入和排出阀无法打开,出现抽不出油的现象.22 静液面:是关井后环行空间中液面恢复到静止(与地面压力相平衡)时的液面.Ls23 动液面:是油井生产时油套环行空间的液面.Lf24 沉没度:表示泵沉没在动液面以下的深度.hs25 折算液面:即把在一定套压下测得的液面折算成套管压力为零时的液面.26 气蚀:环空过流面积越小,给定的油井产出流体流过该面积的速度就越高.流体的静压力随其流速增加的平方而下降,在高流速下静压力将下降到流体的蒸汽压.这个降低的压力将导致蒸汽穴的形成,这个过程称为气蚀.27 注水井指示曲线:稳定流动条件下,注入压力与注水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油井基本流动规律
⎝ ⎝ 第一章 油井根本流淌规律油井生产系统可分为三个子系统:从油藏到井底的流淌——油层中渗流;从井底到 井口的流淌——井筒中流淌;从井口到地面计量站分别器的流淌——在地面管线中的水平或 倾斜管流。
有些油井为了使其稳定生产和安全性考虑,还会有通过油嘴以及井下安全阀的流 动——嘴流〔节流〕。
为此,本章将分别介绍油井生产系统的三个根本流淌过程〔油层渗流、气液两相管流及嘴流〕的动态规律及计算方法。
第一节 油井流入动态原油从油层到井底通过多孔介质〔含裂缝〕的渗流是油井生产系统的第一个流淌过程。
生疏把握这一渗流过程的特性是进展油井举升系统工艺设计和动态分析的根底。
油井的产量 主要取决于油层性质、完井条件和井底流淌压力。
油井流入动态是指在肯定地层压力下,油 井产量与井底流压的关系, 图示为流入动态曲线, 简称 IPR 〔 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曲线。
典型的IPR 曲线如图 1-1 所示,其横坐标为油井产液量〔标准状态下〕,纵坐标为井底流压p (表压)。
当井底压力为平均地层压力 p r 时〔即生产压差p r- pwf= 0 〕,wf无流体流入井筒,故产量为零。
随着井底流压降低,油井产量随生产压差的增大而增大。
当 井底流压降至大气压(p =0)时,油井产量到达最大q ,而它表示油层的潜在产能。
wfmax就单井而言,IPR 曲线反映了油层向井的供给力量〔即产能〕。
如图1-1 所示,IPR曲线的根本外形与油藏驱动类型有关,其定量关系涉及油藏压力、渗透率、流体物性、含水率及完井状况等。
在渗流力学中已具体争论了这方面的相应理论。
下面仅从争论油井生产系统动态的角度,争论不同油层条件下的流入动态曲线及其绘制方法。
一、单相原油流入动态1. 符合线性渗流规律的流入动态依据达西定律,定压边界圆形油层中心一口垂直井,稳态流淌条件下的产量为CKh ( p - p )q = rwfo⎛ r 1 ⎫ μ B ln e - + S ⎪〔1-1〕o o r 2 w对于圆形封闭油层,即泄流边缘上没有液体流过,拟稳态条件下的产量为CKh ( p - p )q = rwfoμ ⎛ r 3 ⎫B ln e - + S ⎪〔1-1a 〕式中 q——油井原油产量〔地面〕; o o r 4 woK ——油层渗透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稳态流动
在定压边界内的生产井经过长时间后, 可近似认为从中心井筒到边界的压力不 发生明显变化
16
典型的流入动态曲线(IPR曲线) 典型的流入动态曲线(IPR曲线) (IPR曲线
17
1.单相液体的流入动态 基本假设
圆形定压边界油藏(稳定流)的产量公式为 定压边界、稳定 流、均质、圆形、 等厚的水平单层 油藏
在系统试井中如 何使用这个公式 绘制IPR曲线?
β B o2 ρ B = 2 2 4 π h rw
24
2.油气两相渗流时的流入动态 (1)垂直井油气两相渗流时的流入动态
对于平面径向流,直井油气两相渗流时油井产量公 式为:
2 π rk o h dp qo = o B o dr
2πkh Pe K ro qo = ∫Pwf o Bo dp re ln rw
a
非圆形封闭地层的产量公式把上面的公式进行校正:
re A = Cx rw rw
19
表皮系数S
表皮系数 S 的概念: 是把实际的污染设想成围绕井筒的无限薄的表皮, 它对井生产导致一个附加压降Psk。 初始渗透率为 ki,污染区的 渗透率为 kd, 污染带半径为 rd。
20
ki rd s = ( 1) ln( ) kd rw
第二章 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 相流动计算
绪 论
采油工程:为采出地下原油,采用的各项工 采油工程:为采出地下原油, 程技术措施的总称。处于中心地位。 程技术措施的总称。处于中心地位。 任务:根据油田开发要求,科学地设计、控 任务:根据油田开发要求,科学地设计、 制和管理生产井和注入井; 制和管理生产井和注入井;采取工艺技术措 以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 施,以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合理开 发油藏。维持油井的高产稳产。 发油藏。维持油井的高产稳产。 目的:生产石油、收回投资、获利。 目的:生产石油、收回投资、获利。 与钻井、完井工程、油藏工程和储运工程紧 与钻井、完井工程、 密相关、交叉渗透。 密相关、交叉渗透。 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工艺性强。 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工艺性强。
3
主要内容:
自喷采油:利用地层天然能量开采。 自喷采油:利用地层天然能量开采。 气举采油 有杆泵采油 无杆泵采油 注水 水力压裂 酸化
(人工补充能量)
(降低阻力)
4
连续气举 气 举 人工举升 (机械采油) 泵 利用电缆传递电能 举 利用液体传递能量 电动潜油螺杆泵 水力活塞泵 射流泵 涡轮泵
7
井口阻件——地面用于控制油井产量 5)井口阻件 地面用于控制油井产量 油嘴、节流装置; 油嘴、节流装置; 地面集油管线——水平、倾斜或起伏 水平、 6)地面集油管线 水平 管线; 管线; 计量站油气分离器。 7)计量站油气分离器。 油井生产系统总压降为: 油井生产系统总压降为:
总压降可分解为以下部分: 总压降可分解为以下部分:
26
Vogel曲线
பைடு நூலகம்
溶解气驱油藏无因次IPR曲线
27
②Vogel方程
qo qo max Pwf = 1 0 .2 0.8 P Pr r Pwf
2
③利用Vogel方程绘制IPR曲线的步骤
28
a.计算 q o max
qo max = [1 0.2
qo (test ) Pwf (test ) Pr Pwf (test ) 0.8 P ] r
39
②Harrison方法 Harrison方法
Harrrison 无因次 IPR 曲线
40
(2)斜井和水平井的IPR曲线
Cheng对溶解气驱油藏中斜井和水平井进行了数值模拟, 并用回归的方法得到了类似Vogel方程的不同井斜角井 的IPR回归方程:
q0 q0 max
pwf pwf = A B p C p r r
30
(2)预测不同流压下的产量
(3)绘制IPR曲线
31
2)费特柯维奇(Fetkovich) 2)费特柯维奇(Fetkovich)方法 费特柯维奇
对溶解气驱油藏
压力平方表示了高速非达西效应,而指数 n 表 压力平方表示了高速非达西效应, 示了两相流效应(单相油流时n=1.0 n=1.0)。 示了两相流效应(单相油流时n=1.0)。 同样,只要有两次稳定测试数据和 pr 值,就可 以获得n和C值,绘制出相应的IPR曲线。
32
3)不完善井Vogel方程的修正
油水井的不完善性:
射孔完成--打开性质不完善; 未全部钻穿油层--打开程度不完善; 打开程度和打开性质双重不完善; 在钻井或修井过程中油层受到伤害或进行酸化、压裂 等措施,从而改变油井的完善性。
33
油井的流动效率:油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
生产压差之比。
本课程:
解决的问题:怎样把地下的原油采出地面来。 解决的问题:怎样把地下的原油采出地面来。 目的:培养面向石油工业的人才。 目的:培养面向石油工业的人才。 特点:系统性不强,基本理论多,内容多,时间紧 特点:系统性不强,基本理论多,内容多,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地层向井筒的流动 井底向井口的流动 地面管线的流动
表皮系数S 表皮系数
不同的S对 应的含义?
完善井和非完善井周围压力分布和表皮系数 返回
21
采油指数可定义为: 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量; 产油量与生产压差之比; 每增加单位生产压差时,油井产量的增 加值; IPR曲线斜率的负倒数。
qo J= ( Pr Pwf )
采油指数定义:单 位压差下的产油量
5
间歇气举 常规有杆泵 利用抽油杆传递能量 地面驱动螺杆泵 电动潜油离心泵
注水:利用液体携带、补充能量。 注水:利用液体携带、补充能量。 水力压裂(hydraulic fracturing) 水力压裂( fracturing) 是利用压裂液使地层破裂形成裂缝。 是利用压裂液使地层破裂形成裂缝。并 在缝内填以支撑剂。 在缝内填以支撑剂。填砂裂缝的高渗透能力 起到油井增产的作用。 起到油井增产的作用。 酸化(acidizing) 酸化(acidizing) 是向油井挤入专门配制的酸液, 是向油井挤入专门配制的酸液,依靠其 化学溶蚀作用以解除油层污染和提高近井地 带油层渗透率。 带油层渗透率。 压裂酸化(简称酸压,用于碳酸盐层) 压裂酸化(简称酸压,用于碳酸盐层) 基质酸化(用于碳酸盐和砂岩地层) 基质酸化(用于碳酸盐和砂岩地层)
qo =
2πk o h( Pr Pwf ) re 1 o Bo ln + s r 2 w
a
每一个参数的含 义和单位
18
1.单相液体的流入动态
圆形封闭地层边界(拟稳定流) 的产量公式为:
封闭边界、拟稳 定流、均质、圆 形、等厚的水平 单层油藏
qo =
2π k o h ( Pr Pwf ) re 3 o Bo ln + s r 4 w
2
A、B、C为取决于井斜角的系数。
Bendakhlia等用三维三相黑油模拟器研究了多种情况 下溶解气驱油藏中水平井的流入动态关系。得到了不 同条件下IPR曲线。 曲线表明:早期的IPR曲线近似于直线,随着采收率增 加,曲度增加,接近衰竭时曲度稍有减小。 Bendakhlia建议用公式来拟合IPR曲线图版,发现吻合 很好。
FE =
p p psk pr p′ wf = r wf pr pwf pr pwf
′ Psk = Pwf Pwf
Psk 为“正”称“正”表皮,油井不完善; Psk 为“负”称“负”表皮,油井超完善。
表皮系数
34
S 称为表皮系数或井壁阻力系数
完善井,
s<0 油层受污染的或不完善井, s > 0
油井基本假设
返回
13
稳态、拟稳定和非稳态流动
一般来讲,原油从地层流到井底,所 经历的流动状态可以分为非稳态流动、拟 稳态流动和稳态流动三种。
非稳态流动
只适合于油藏中产生某个 扰动后的较短时间, 压力波未抵达边界或无限大地 层。
14
拟稳态流动
扰动已达到供给边界 ,此时压力仍继续变化 (如平均油藏压力继续下降), 但相当长时间后各处压力随时间 的变化率近似达到一致
22
单相流动IPR曲 单相流动IPR曲 IPR 线
p
wf
= p
r
q0 J0
23
当油井产量很高时, 当油井产量很高时,井底附近 将出现非达西渗流, 将出现非达西渗流,油井产量 和生产压差之间的关系为: 和生产压差之间的关系为:
Pr Pwf = Aq + Bq 2
3 o Bo (ln x + S ) 4 A= 2πko ha
曲线时, 用 Standing 方法计算 FE≠1 时的 IPR 曲线时, 不应超过 Standing 提供的无因次曲线的应用 范围, 范围,即 FE=0.5~1.5。超过曲线范围之后,既 。超过曲线范围之后, 无法查曲线,也不能应用Standing 方法计算。 方法计算。 无法查曲线,也不能应用 为此 Harrison 提供了 1≤FE≤2.5 范围内无因次 IPR 曲线,扩大了 Standing 曲线的应用范围。 曲线, 曲线的应用范围。 可用于计算高流动效率井的 IPR 曲线和预测低 流压下的产量。 流压下的产量。
6
生产系统:
多孔介质; 1)油层——多孔介质; 油层 多孔介质 2)完井——井眼结构发生改变的近井地带 完井 井眼结构发生改变的近井地带 (钻井、固井、完井和增产措施作业所致); 钻井、固井、完井和增产措施作业所致) 3)举升管柱 举升管柱——垂直、倾斜或弯曲油管、套 垂直、 垂直 倾斜或弯曲油管、 管或油、 套管环形空间( 管或油 、 套管环形空间 ( 井下油嘴和井下 安全阀) 安全阀); 人工举升装置——用于补充人工能量的深 4)人工举升装置 用于补充人工能量的深 井泵或气举阀等; 井泵或气举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