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四年级科学试卷卷首语:亲爱的同学,老师知道你是个爱研究、爱读书、喜欢动脑筋的好孩子。

这次考试,只要认真仔细,多动脑筋,就一定会考出好成绩。

祝你成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空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气等气体混合而成的。

2、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酒精灯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蓝色部分。

5、传热的三种方式是导热、对流和辐射。

6、分类和归纳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7、人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

8、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土豆片会变蓝。

9、森林有绿肺、水源、氧吧等美誉。

二、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5分,共15分)1、把杯子中的水倒干,杯子里什么也没有了。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3、橡皮筋绷得越紧,音调越高。

(√)4、为了使自己能均衡获得各种营养,我们要不偏食、不挑食。

(√)5、人的身体里有一个8米长的消化系统。

(×)6、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飞上天空的。

(√)7、学生用酒精灯做分组实验时,如果有的小组酒精灯灭了,可以用其它组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8、颜色鲜艳的饮料很安全,都可以吃。

(×)9、空瓶里放些细盐,吹瓶口会发出声音,是因为细盐振动引起的。

(√)10、通过树干的年轮可以推测树的年龄。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空1.5分,共15分)1、打开冰箱门,会看到白气飘出,白气会向上运动。

(A)A、向上B、向下C、不动D、随意飘动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效果是不同的,传播效果由好到差的排序是气体、液体、固体。

(A)A、气体、液体、固体B、固体、气体、液体B、固体、液体、气体D、液体、固体、气体3、我们可以根据铅笔的笔芯软硬,将铅笔排序为4B、2B、HB、2H、4H。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问答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问答题

1、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时会进一点,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2、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压缩空气?答:自行车轮胎和篮球充气;空气枪;公共汽车的门;喷雾器。

3.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仍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四周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竭下沉的冷空气包抄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4、制冷空调和取热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空调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上方,因为冷空气自上而下流动,而取热器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下面,因为热空气是自下而上流动。

5、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答:阳光加热地面,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热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6、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什么?答:○1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2少开车、少用空调尽可能使用没有污染的交通工具○3不焚烧草木和垃圾。

7、人类的哪些行为对空气发生了污染?答:汽车尾气;焚烧塑料和垃圾;工厂等财富排污。

8、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答: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③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9、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答:○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2/3,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用夹子夹起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0、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答:因为太阳的热辐射到地面上的物体上。

11、在生产生活中,人们通过加热和冷却做那些事情?答: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弯曲玻璃管;炼钢;预留铁轨缝隙;夏天架电线要松;硬化地面时留缝隙。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问答题问答题第一单元:1.空气的性质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

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

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这边翘了起来。

说明空气有质量。

4.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脸上觉得有风吹过来,凉凉的,还听到“嘶-嘶”的声音。

说明空气会流动。

5.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在用力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

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

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6.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空气和水的相同点: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空气和水的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7.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玩空气枪④气垫船等。

2. 热空气和冷空气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答:①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的上方。

(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

(纸蛇转动起来。

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引起纸蛇转动。

)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实验证明。

答:①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纸杯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本题2分)鱼类生活在__________中,身体表面覆盖着__________。

2.(本题2分)哺乳动物是一种__________,不管外界环境的温度发生怎样的变化,它的体温__________。

哺乳动物的脂肪都有__________作用。

3.(本题2分)按照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将物体分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4.(本题2分)通常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_内通过的路程。

5.(本题2分)我们一般用___________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__”表示。

6.(本题2分)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_。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___________。

7.(本题2分)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合成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之间的物品能否使__________通过。

8.(本题2分)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_______和_______形成________,灯泡才会亮起来。

9.(本题2分)矿物是构成岩石的“__________”。

它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如花岗岩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矿物组成。

10.(本题2分)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石头,组成了地球的外壳。

一些岩石裸露在__________,更多的岩石被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覆盖着。

二、选择题(共20分)11.(本题2分)下列哺乳动物中,()的运动方式是奔跑。

12.(本题2分)有些鸟的趾间有蹼,有利于()。

A.捕获食物B.奔跑或行走C.游泳划水13.(本题2分)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为参照物时是静止的。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向上抛的球最终会落回到地上,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落,这些运动都是因为_______的作用。

2、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前,必须切断被测电路的__________。

3、用食用油在白纸上涂抹,出现的油迹不会消失,说明食用油中存在_______。

4、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5、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6、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__________;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_______。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_______。

8、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手电筒的电是________电,日光灯用的电是________电。

9、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_______的食物。

10、根据食物的来源,把食物分成_________和_______两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如果要保护好环境,平时出行最好采用()。

A.燃油汽车B.充电汽车C.油电混动汽车2、把一块糖放进水中,稍等一会儿去称,这时糖的重量()。

A.不变B.加重了C.减轻了D.无法确定3、()不属于直线运动。

A.火车前进B.拉锯C.水车转动4、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 )。

A.南瓜花B.油菜花C.桃花D.凤仙花5、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A.下雪后往马路上撒煤渣B.体操运动员做单杠表演前抓些镁粉在手上搓C.台球运动员在打台球前,在球杆上抹些滑石粉6、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把食盐和沙分离出来A.蒸发B.过滤C.沉淀7、夏天,油罐里不能装油太满,是为了避免()。

A.油太多,油罐被压坏B.油爱热膨胀溢出来8、下列运动形式属于摆动的是()。

A.滑雪B.滚雪球C.钟摆摆动9、()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A.星星B.月亮C.太阳10、蚕吃的食物主要是()A.桑叶B.榆叶C.莴苣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电路短路时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下面的这些例子中, ( )不是应用了物体沉浮的性质。

A.晒盐B.救生衣C.船2.熊猫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 它属于( )。

A.两栖动物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3.大雁能在天空中飞翔, 下列不是为了适应飞翔的身体特征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B.骨骼轻且中空C.有长长的喙4.我们在观察研究鸽子的羽毛时, 发现它不包括( )特点。

A.羽毛片中间的“管子”是空心的B.正羽柔软而蓬松, 有保温的作用C.正羽有防水的作用D.鸽子身上有正羽和绒羽5.鱼在水中游动时, 是( )在起作用。

A.鳃B.嘴巴C.鳍二.填空题(共5题, 共16分)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 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之间会产生一种( )它运动的力, 这种力就是( )力。

2.可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组合成一个( ), 检验连接在两个导线间的物品能否有电流通过。

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 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这种力叫作( )。

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 也会产生摩擦力, 这种摩擦力叫( )。

4.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 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和( )动物两大类。

5.我们在游泳的时候, 会感到有一种向( )的力在托着我们, 这其实是水的( )力作用。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不是同场竞技的运动员可以根据他们的速度比成绩。

( )2.导线的外皮主要作用之一是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 )3.因为无法选择参照物, 所以我们无法判断月亮是否在运动。

( )4.运动有快有慢, 植物的生长就是一种缓慢的运动。

( )5.连接简单电路需要电, 可以用自己家墙壁插座里的电做实验。

( )四.连线题(共1题, 共7分)1.连线。

纸箱玻璃棒导体橡皮塑料尺铅笔芯绝缘体铁钉硬币五.简答题(共4题, 共18分)1.浩轩认为肥肉都是脂肪, 对身体一点好处也没有。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一、填空.(24分)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会占据空间、有(质量)、有(弹性)、会(流动)、、能(压缩).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4、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5、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6、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处所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形就(不同);各地的冷热水平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7、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8、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酿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况.9、在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并且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10、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11、(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12、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13、森林的作用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1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1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6、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17、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18、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0度以下).19、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凝结).20、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21、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度;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度.22、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逐渐稳定.2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24、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25、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26、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27、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28、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29、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30、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和(体积).31、物体吸热和散热的快慢取决于(物质)和(颜色).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32、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33、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极细小的水珠;它在高空为(云);在低空为(雾).15、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34、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聚成(固体).35、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36、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振动大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强).当物体振动小时;声音就(弱).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声音的强弱称为(音量).3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朝着(四面八方)传播.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38、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39、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40、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41、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 和(距离)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42、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4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越长)音高越(强).44、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低).45、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46、食物在人体内经由了哪些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47、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48、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49、(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50、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缺陷造成的(营养不良).51、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52、(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53、(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54、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55、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绿色食品).56、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食(腌腊食品)等.57、(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58、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叫做(分类).59、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将动物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60、(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还制造出了“花钟”.二、判断(19分)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3、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4、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5、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者的.(√)8、云就是水蒸气. (×)9、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合理搭配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11、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12、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13、云和雾就是水蒸气.(×)14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15、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有害的物体. (√)16、没有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17、水果可以代替蔬菜.(×)18、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19、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20、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物.(×)21、只有吃得多;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22、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的吃.(×)23、一日三餐要按时定量.(√)24、油的吸热和散热速度都比水的速度快.(√)2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也不会消失.错26、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27、要想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就必须把橡皮筋拉的紧一点.(√)28、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流动;永不停息(√)29、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太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30、蔬菜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31、弹橡皮筋时;紧的橡皮筋比松的橡皮筋的音调高.(√)32、水和沙子在相同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三、选择(16分)1、关于空气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B ).A占据空间B没有质量C有流动性D能被压缩2、小明家安装一个壁挂式制冷空调;应该把空调装在墙壁的(A )A靠上的地方 B 靠下的地方C中间3、在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这是太阳的(C )造成的.A传导B对流C辐射D散热4、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是(A )A鱼 B 黄瓜C馒头5、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是( B ).A.鸡蛋B.芹菜C.馒头6、为了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应该(D )A一半浸在水里一半露在空气中B全部露出睡面C先浸在水里再拿出水面D一直浸泡在水中;读数后再拿出水面7、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叫做(C ).A气冰B液冰C干冰8、同一种物体;表面颜色深的与表面颜色浅的相比较(A )A表面颜色深的吸热快B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C无法确定9、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B )A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B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C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10、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受冷后凝结的小冰晶是(B )A露B霜C雨D雪11、下列材料中;声音在(C )中传播速度快.A空气B水C钢铁12、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C )A 0℃B 0℃以上C 0℃以下13、下列材料中;导热性能最强的是(C );A.木板B.棉质毛巾C.金属把手D.瓷砖14( C )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A.牙齿B.胃C.唾液15、澄清的石灰水遇到(B )会变浑浊.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16、“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A、C )传人侦察兵的耳朵.A土地 B.空气 C.坛子17、在演唱中男高音和女高音是(B )不同的表现.A.音量B.音调C.音高四、连线.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弱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强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低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高2、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和它们的功能用线连起来;然后标出人耳的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顺序.听神经收集声波耳蜗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外耳道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耳廓传递振动鼓膜传送声波听小骨产生振动五、操作题:1、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答: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设计实验研究雨的形成原因.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3、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实验材料:玻璃杯、饼干2块、塑料袋、线实验过程:把一块饼干放在玻璃杯中;另一块放在塑料袋中用线扎紧袋子;把它们放在房间中;一周后观察现象..实验结论:把饼干放在空气中;时间久了它们会变软.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六、简答.1、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压缩空气?答:自行车轮胎和篮球充气、空气枪、公共汽车的门、喷雾器.2、水和空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3、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可能会流进几滴;但再多就不会了.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了.4、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 食物应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降;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食物;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5、风是怎样形成的?答:自然界中;冷空气和热空气总是在不断的循环运动着;流动的空气就是风.6、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什么?答:少开车、少用空调、多养些净化空气的植物.7、为什么人们冬天喜欢深色衣服;夏天喜欢浅色衣服?答:因为深色衣服吸热快;冬天保热;浅色衣服吸热慢;夏天凉爽.所以人们冬天喜欢深色衣服;夏天喜欢浅色衣服.8、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答:地面上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不断上升;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断聚集形成云;云越聚越多形成雨;降落到地面变成水.9、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答:因为水在自然界中是在不断地循环.10、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液体、固体、气体三种形态.液态的水遇冷0℃以下会凝结成冰;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11、厨房里的锅、铲子大多是金属制造的;为什么都有一个木头的或者塑料的把手呢?答:因为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不同.金属吸热快;可以尽快将菜做熟.塑料吸热慢;避免做菜时烫伤.12、温度的变化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答: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如:蜡烛、巧克力、松香等遇热会熔化成液体;遇冷会凝结成固体.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如: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13、在水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请举例说明.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14、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答: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更好.15、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16、为什么海水和海边的沙子温度不一样?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17、在生活中;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请举出三个实例答:(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3)、添置隔音设施.(4)、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5)、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18、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19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什么?它运用的科学道理是什么?答:“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20声音传递的路径是怎样的?答: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21、如何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答:往食物中滴碘酒;淀粉遇碘酒会变蓝.22、如何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油脂?答:将物质在白纸上涂抹;看其是否留下油迹来判断食物是否含有油脂.23、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是:(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3)多种食物搭配(4)每天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5)和适量的水.24、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好不好?为什么?答:不好.因为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25、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至少举出3例)答:(1)细嚼慢咽.(2)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3)饭前洗手;饭后漱口.(4)荤素搭配.(5)讲究口腔卫生.(6)保持良好心情.26、人们都知道“病从口入”;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答:(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腊食品.(4)多吃绿色食品.27、每当饭熟的时候;我们揭开锅盖;锅盖上会有许多小水珠掉下来;它们是从哪里来的?答:它们是水蒸气受冷时凝结成的小水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动物中是哺乳动物的是( )。

A.老虎B.鲤鱼C.鸽子2.发现有人触电,周围又没有电闸,你应该( )。

A.用干木棍把电线挑开B.用铁棒把电线挑开C.用手把人拉开3.小贝去参观动物博物馆,在无脊椎动物厅中,她最可能看到( )。

A.水母、蜗牛B.青蛙、蜗牛C.小鸟、蚯蚓D.猴子、鲨鱼4.妈妈想擦拭灯泡上面的灰尘,正确的做法是( )。

A.断电后用纸巾擦拭B.灯泡亮着时擦拭C.直接用手擦拭5.我们在完成实验《研究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后,知道了( )。

A.鱼在呼吸时,水从鳃盖后进入,从鱼嘴中流出,说明鱼是用鳃呼吸的。

B.鱼在呼吸时,水可以从鱼嘴和鳃盖任意出入,说明鱼是用鱼嘴和鳃呼吸的。

C.鱼在呼吸时,水从鱼嘴中进入,从鳃盖后流出,说明鱼是用鳃呼吸的。

二.填空题(共5题,共12分)1.外表看上去呈黑色,触摸有滑腻感,可以用来制作铅笔芯,这种矿物是( ),根据其导电性能,它属于( )体。

2.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浸入水中,( )会浮在水面上。

3.( )是指矿物抵抗刻、划或摩擦的能力,它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4.( )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质量无关。

(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绒羽有帮助鸟类保持体温的作用。

( )2.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定是有力在起作用。

( )3.矿物的透明度通常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来描述。

( )4.干燥的塑料、橡胶都是绝缘体。

( )5.石墨是透明的。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 黄铁矿水金属光泽水晶可再生资源天然气丝绸光泽石棉石油玻璃光泽方铅矿不可再生资源矿物石膏土地气候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1.你知道哪些有关安全用电的知识?(至少4条)2.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运动了吗?为什么这样认为?3.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下一个圆圈,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做一个“气垫汽车”。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精品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精品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生活中常见的弹性物品很多。

下列物品中, 不具有弹性的是( )。

A.篮球B.橡皮筋C.勺子2.( )岩石裸露在地表, 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着。

A.没有B.一部分C.所有3.鱼类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 这主要是因为离开水后鱼类( )。

A.不能用鳍游泳B.不能用鳃呼吸C.不能用鳞片保温4.石英具有( )的形状。

A.固定B.不固定C.无法确定5.在一定限度内, 橡皮筋挂的钩码越多, 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

A.越大B.越小C.不变二.填空题(共5题, 共18分)1.用不同的硬物刻划矿物, 是为了辨别矿物的( )。

2.用不同的硬物刻、划矿物, 可以辨别矿物的( ), 手指甲、铁钉和铜钥匙, 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 )。

3.如果取下一个灯泡, 另一个灯泡还发光, 那么这个电路有( )条闭合回路。

4.矿物是构成岩石的( )。

矿物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 )。

5.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签等物品, 不容易导电, 被称为( )。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世界上物体的静止状态都是相对的。

( )2.大部分鸟类都会飞, 如蝙蝠。

( )3.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 )4.鱼在水中游动时, 如果右侧胸鳍摆动, 会向右转弯。

( )5.高铁的车头做成流线型, 是为了减小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

( )四.连线题(共1题, 共7分)1.连线魔方。

滑石电池硫黄爽身粉石膏饰品石墨烟花黄金矿粉笔黄铜矿赭石颜料赤铁矿铜制品五.简答题(共4题, 共16分)1.轻而慢地向下压尺子, 报纸会怎么样?重而快地向下击打尺, 报纸又会怎么样?怎么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2.剪下纸杯的杯底, 按同样的大小, 在餐盒上剪下一个圆圈, 把纸杯插进餐盒的圆孔内, 做一个“气垫汽车”。

你知道“汽车”为什么能开动?3.用硬度给矿物分类的标准是什么?4.我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你知道世界上珍稀的动物有哪些吗?(请写出两种)六.综合题(共2题, 共22分)1.下图是张华同学制作的一辆小赛车, 请仔细观察, 回答下列问题:(1)这辆小赛车的动力来源是 ( )。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

1. 单选题:
1. 下列不属于熊的是()。

a. 大熊
b. 袋鼠
c. 熊猫
d. 小熊
2. 气温的高低可以通过什么仪器测量?
a. 温度计
b. 显微镜
c. 天平
d. 拉尺
3. 土壤中含有丰富的()。

a. 草木
b. 金子
c. 鱼
d. 石头
4. 树的树干是用来()。

a. 吸收水分
b. 支撑树身
c. 吸收养分
d. 支撑树叶
5. 哪项属于大气活动?
a. 蓄水
b. 生长
c. 咀嚼
d. 呼吸
2. 填空题:
1.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养分。

2. 粗菜叶上的小竖毛能利用(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

3. 科学家通过什么仪器观察小米闯关实验的蚂蚁?(显微镜)
4. 生物体需要进行(呼吸)来吸入氧气。

5. 太阳能使水中的水分蒸发形成(云)。

3. 简答题:
1. 请解释什么是风?
2. 太阳能对我们生活有何影响?
答案:
1. 单选题:
1. d
2. a
3. a
4. b
5. a
2. 填空题:
1. 光合作用
2. 阳光
3. 显微镜
4. 呼吸
5. 云
3. 简答题:
1. 风是空气的运动,是由于地球不同地区气温和气压的差异引起的。

2. 太阳能可以提供照明和能量,使地球温暖,促进植物生长,驱动风和水循环等。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

(30分)
二、判断题。

(对的在前面的括号里打√,错的打×)(20分)()1、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2、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3、云雾雨露霜雪冰雹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4、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

()5、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6、小红打开冰箱,看见“白气”在向上方流动。

()7、二氧化碳能支持燃烧。

()8、收割以后,农民在田里焚烧秸秆,秸秆灰可以做肥料,这种方法很好。

()9、唱歌、说话主要是由于嘴唇在振动。

()10、声音的强弱叫做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量。

三、填图、连线:(20分)
1、填图: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波:()→()→()→()
→()→()→大脑
2、连线:下列食物有哪些营养成分?
大米、白面等粮食类维生素、矿物质
鱼、肉、蛋、奶、豆类碳水化合物
菜籽、花生等油脂类蛋白质
蔬菜、水果类脂肪
四、问答题(30分)
1、写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旅程”。

2、根据食物金字塔,你能设计一份一天的食谱吗?要注意科学合理哟!
早餐:
午餐:
晚餐:
3、生活中,人们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噪音?(至少举出三例)。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做一个可以观察的种植杯时,要选择____________的杯子,要将种子放在_______。

2、不断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里的闹钟铃声会_______,直至_______。

3、经验证明,小于_______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4、营养搭配原则:________、________、多种搭配,每日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5、一些歌唱家的歌声被称为“海豚音”,是因为他们能发出很_______的声音。

6、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__________,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___________。

7、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

有来自_______的叫声,有来自_______的声音,还有来自_______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8、声音能在_______体,_______体,_______体中传播。

9、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10、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B.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C.人在睡觉与运动时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是差不多的2、下面岩石中有不同的颜色,很坚硬,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A.页岩B.花岗岩C.石灰岩3、食物滴上碘酒后,变蓝色,说明食物中有()A.蛋白质B.脂肪C.淀粉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C.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也不会发生变化。

5、雌蕊的柱头上有粘液,它的作用是()。

A.更好地接受花粉B.有利于蜜蜂采蜜C.防雨6、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下列哪个系统对食物中营养的消化和吸收()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循环系统7、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三套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三套

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三套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知识广场(36分,每空2分)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和两大类。

2.蝙蝠鸟类,猫头鹰鸟类。

(逸镇“属于”或“不属于”)3.比较不是同场赛跑的运动员的快慢可以看他们跑相同的路程用了多少。

4.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来说,车内的乘客在运动。

(选填.“有”或“没有”)5.浸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托举的力,这种力叫作浮力。

6.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与。

7.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签等物品,不容易导电,被称为。

8.把许多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或用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过热而引发火灾。

9.花岗岩通常由粉红色颗粒的、半透明颗粒的、黑色颗粒的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

10.用指甲可以刻.划出痕迹的矿物硬度;用铜钥匙可以刻、划出痕迹的矿物硬度;用铁钉可以刻、划出痕迹的矿物硬度。

二、判断大厅(20分,每题2分)1.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 )2.鸟是哺乳动物。

( )3.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就是看哪个物体移动得快。

( )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关键是要测量准确距离和时间。

( )5.弹簧拉长或压缩时都会产生弹力。

( )6.静止不动的物体,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 )7.只有金属才是导体。

( )8.石墨可以用来制作铅笔芯。

( )9.矿物资源可以再生.不需要保护。

( )10.矿物和岩石没有区别,只是岩石的另一种说法。

( )三、选择乐园(20分,每题2分)1.下列动物不属于鸟类的是( )。

A.喜鹊B,蝙蝠. C.燕子.2.有的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其他动物,它们是( )动物。

A.杂食性B.植食性C.肉食性3."下列动物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鸽子B.猫C.牛4.坐在车上看到车外的景物在向前移动,说明车正在( )。

A.静止.B.前进C.后退5.下列运动形式属于滚动的是()。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2、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________,它可以制造________。

3、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_______的食物。

4、人的_______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5、一呼一吸算_______次呼吸。

6、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7、蚕宝宝有一天不吃也不动,蜕下了一层皮,颜色更_______了。

8、电路连接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________方法连接的。

9、我们利用________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________阻止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10、水里的动物和植物不会死亡是因为它们呼吸了溶解在水中的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不是自然界的声音。

A.风声B.琴声C.雷声2、以下形状的透明容器适合让小明用来做雨量器的是()。

A.B.C.3、下面岩石中有不同的颜色,很坚硬,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A.页岩B.花岗岩C.石灰岩4、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A.只有空气 B.只有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结果5、下面不参与呼吸的器官是()。

A.肺B.胃C.气管6、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 )。

A.南瓜花B.油菜花C.桃花D.凤仙花7、下列物体不是导体的是()。

A.大地B.铅笔芯C.人体D.塑料尺8、下列食物既可以生吃,又可以做熟了吃的是( )。

A.萝卜 B.猪肉 C.玉米9、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B.拿到一个弹簧测力计可以马上使用,不用做任何检查C.力是用“牛顿”作单位的10、下面三项中与运动快慢没有关系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第一单元:1.空气的性质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

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

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这边翘了起来。

说明空气有质量。

4.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实验说明了什么答:脸上觉得有风吹过来,凉凉的,还听到“嘶-嘶”的声音。

说明空气会流动。

5.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在用力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

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

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6.空气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空气和水的相同点: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空气和水的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7.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玩空气枪④气垫船等。

2. 热空气和冷空气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答:①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的上方。

(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

(纸蛇转动起来。

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引起纸蛇转动。

)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实验证明。

答:①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纸杯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

③移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

发现被烤热的纸杯这端行声,冷的那端下降。

说明: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3、做冷热空气对流的实验中,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板,烟会怎样流动答:热瓶中的烟会上升流动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上升,这样不断循环,使冷热瓶里都充满了烟雾。

4、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答:制冷空调安放在室内墙壁的上方,这样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气温。

取暖器安在窗户下面,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5、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答: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

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6、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

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3.空气中有什么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去掉底的饮料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蜡烛燃烧一会儿熄灭了,瓶内的水上升了一小截。

说明:燃烧用去一部分空气,但瓶内还有空气。

2、先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饮料瓶的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说明了什么答:火柴立即熄灭了。

说明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3、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它们各有什么性质答: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

一种能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

4、制取二氧化碳方法:答: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炮就是二氧化碳。

把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并通过管子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

5、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答: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6、按图中的方法,沿着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答:杯底的蜡烛先灭,上面的蜡烛后灭。

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7、以上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答: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③、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8、怎样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答:①、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②、用玻璃片盖住杯子,等几分钟;③、小水珠出现在杯子的外壁上。

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1、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

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2、你能举出一些生命离不开空气的例子吗答:①宇航员上天要带氧气;②潜水员潜水要带氧气瓶;③人憋气时很难受;④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瓶;⑤给金鱼缸装上增氧泵等。

3、通过你的调查,哪里灰尘最多答:车流量大,植被少,气候干燥、建筑工地等这些地方灰尘最多。

4、我们居室的空气质量怎样答: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我们周围的空气质量不令人满意。

人们对更舒适的生活的追求,都在不断地加剧对空气的污染。

5、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答:①植树造林②多步行,骑自行车,少开汽车③不焚烧垃圾④加强污染企业的治理工作第二单元1.冷热和温度1、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答: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注的顶端保持水平。

2、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答: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下降的规律都是先快后慢。

3、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答: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不下降了,趋于稳定。

4、一杯热水变凉的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答:热水刚倒入杯中,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慢了。

2.热的传递1、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答:①在一根铁丝上分别粘3根火柴。

②用酒精灯烤热其中的一端。

③观察。

实验说明:热从加热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2、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答:把木屑放入水中加热,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液体受热上升,冷水下降,是通过“对流”方式传递的。

3、分析图中热的方式。

<课本P20页下图>4、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答:阳光因自身的温度而向外发射能量,热量以辐射的方式从一种物体传给其他物体。

3.加热和冷却1、铜球加热和冷却后有什么变化答:铜球加热后,不能通过铁环;冷却后,又能通过去了。

说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温度的变化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①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如:蜡烛、巧克力、松香等遇热会熔化成液体,遇冷会凝结成固体。

②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

如: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

3、酒精或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有类似铜球这样的变化吗用实验证明。

答:酒精或水也有这样的变化。

实验设计如下:①找一个小瓶子,里面灌满染了颜色的水。

②用插有洗管的胶塞塞紧瓶口,记下细管里水面的位置。

③把瓶子放进热水中,发现细管里的水面上升了。

④把瓶子放进冷水中,发现细管里的水面下降了。

说明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你能设计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体积变化的实验吗答:把气球套在饮料瓶上,先放进热水中,发现气球鼓起来了;再放进冷水中,气球又瘪下去了。

说明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答:利用加热和冷却可以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可以加热玻璃管、弯曲玻璃管,可以炼钢,铁轨要预留缝隙,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等。

4.吸热和散热1、在做水和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答:油的吸热性和散热性都比水强。

2、在深色和浅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答:深色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浅色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3、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答:因为深色物体散热性好。

4、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答:因为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不同。

金属吸热快,可以尽快将菜做熟。

塑料吸热慢,避免做菜时烫伤。

5、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因为白色衣服吸热性差,宽大的衣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感到凉快。

6、为什么人们冬天喜欢深色衣服,炎天喜欢浅色衣服答:因为同种物质表面颜色不同,吸热和散热性不同。

深色衣服吸热性能好,在冬天会感觉温暖;浅色衣服吸热性能差,在夏天会感觉凉爽。

7、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阳光下,沙升温快、散热也快,海水升温慢、散热也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5.水在加热和冷却后1、你能造出雨、雾、霜吗答:造雨: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

用一块冷玻璃盖在烧杯上,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水珠。

(烧杯上有水珠。

这是因为加热水,使水快速蒸发,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遇冷玻璃凝结成小水点,小水点增大后,由于重力回降落下来,形成雨。

))造雾:准备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把一支冰棒放在杯口,观察出现的现象。

(杯中出现了白气。

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在空气中凝结成的细小水滴,低空是雾,高空是云。

)造霜:把装了水的试管、冰块、盐放进杯中,放在湿毛巾上,把温度计插进杯中。

(在杯子的外面会出现霜。

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2、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总降不完答:因为水在自然界中是在不断地循环。

3、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答:地面上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不断上升,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断聚集,形成云,云越聚越多,形成雨,降落到地面,变成水。

4、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液体、固体、气体三种形态。

液态的水遇冷(0℃以下),会凝结成冰;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

5、大自然中水的化身有哪些答: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空气中还有我们看不见的水蒸气。

第三单元1.声音的产生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

答:发现尺子在颤动,并发出声音。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

答:发现豆子在跳动,鼓发出声音。

3、空瓶里放些盐,吹瓶口。

答:发现盐粒在跳动,瓶子里的空气发出声音。

4、用手摸喉咙,发出“啊……”的声音,终止发音后,你感觉有什么变化答:发声时,手感觉到麻,停止发声后,手不麻了。

5、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答:音钹振动时,手有点麻,按住后,不麻了;音钹也不发出声音了。

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6、通过以上实验,你能找出声音产生的原因了吗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1、当把烧瓶中的空气抽走后,再要烧瓶里的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答:不能听到铃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