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合集下载

考点19西周、变革与争霸、百家争鸣

考点19西周、变革与争霸、百家争鸣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 争鸣
武王伐纣
结果:
经过: 周都城:
武王胜利,建立周朝, 史称西周
❖公元前1046年 ❖牧野之战 商亡周建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老子(春秋)道家学 派的创始人 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 化 (一辩证法观点) “无为而治”
庄子(战国) 继承和发扬老子学说
墨子
战国时期人, 主张“兼爱”、 “非攻”,他的言行记录在《墨子》 一书中。
韩非子
战国末期法家 学派的主要代表, 主张: 1、“法治”; 2、强化中央集权和 君主权力。
阅读考点P43,回答以下相
关分封制的问题
1、什么是分封制?
2、受封者必须履行哪些义务?
3、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4、分封制是依据什么条件实行的?
什么是宗法制? 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 继承权力的制度
分封制的基础—— 宗法制
具体表现 作用
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
周王可以有效统帅 和控制诸侯
1.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东 周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请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争霸的历史事件 你能把下面图表的空白部分完成吗?
变革
推目 动的
争霸
生产力的发展
百家争鸣
李悝变法 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
( 齐始霸) (秦最强)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越王勾践
直面齐桓公
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 样做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 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

考点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考点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2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影响:孔子的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 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教育上的贡献
教育理念:有教无类
教育方法态度: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 学术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活在战国时期
1主张实行仁政
2)提出“民贵”“君轻” 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道德准则
道家: 老子 庄子
老子
春秋晚期;道家的创始人
1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2主张无为
墨家: 墨子
墨子
战国前期;墨家创始人 主张非攻 “兼爱”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战国末期;
法家的集大成者
提出法治 强化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人们的反抗
兵家: 孙武 孙膑
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 兵家鼻祖,著有 孙子兵法
齐桓公
齐桓公采用管仲的建议;改革军政,发展 经济,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在诸侯国中树 立了威信
后来;齐桓公通过葵丘会盟,正式承认 了他的霸主地位
战国七雄





西















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为确立统治地位, 维护自己的利益,打着富国强兵的旗号, 先后在各地掀起变法 有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 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孙武 春秋晚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时期 事备而后动
百家争鸣的影响: 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制 制度。
大夫、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礼 用来规范贵族身
乐 份地位的制度。

礼乐文明的确立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形成了西周的 等级制度。等级的差异如何来体现?


制 度
礼乐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典章制度 行为方式
礼制 礼乐制度 乐制制 度
在礼乐制度下,各项具体的礼制和乐舞的使用都有着 严格的等级规定。所以它能体现社会的等级差异,有利于 本王对国家的统治,维护贵族的特权和地位。
假如你是周王,面 对这样庞大的疆土, 一个人实在管理不 过来怎么办呢?
实行分封制
周 武 王
受封者有哪些权利? 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周王为了有效地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 原有的邦国,大力推行分封制,即将某地区的土地和臣 受封者有哪些义务?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 民授予他的宗室、功臣和先朝贵族等,建立诸侯国。 周王室,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等。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 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
想一想、议一议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都归 的一首诗唱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 周天子管辖。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度。 之滨,莫非王臣。”这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密切了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联系。周王朝迅速发展为幅员广阔、对周围民 2、你认为分封制与宗法制对于当时的社 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比起夏商时期众邦林立 会进步有哪些促进作用? 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3、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怎 周朝一个人的血缘地位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 么决定的。你认为这与强调平等和竞争的现代 及政治权力和财富。与现代社会相比,其根本差 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 异就在于它的不平等、它的无竞争力。
《论语》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氏在院子里奏乐舞蹈, 他用了八排六十四人的乐舞队伍。孔子知道了,气愤难忍,大 发感慨道:“如果这样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 呢?”原来,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 格的乐舞礼仪,大夫只能用四排三十二人。

礼乐文明的确立

礼乐文明的确立

西周时的疆域远 远超过了商朝
周武王
如果你是周王, 你会怎样来管辖 广大的被征服地 区?
分封制
1954年出土于江苏丹 徒烟墩山。高15.7厘米, 口径22.5厘米。内底铸 有铭文12行,126字。 记载周康王改封夨(cè) 于宜地为宜侯,同时赏 赐土地和奴隶等事,其 铭文是中国记载周初封 建诸侯史迹的惟一历史 文献。
礼乐文明的确立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 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 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立子以贵 不以长,
立嫡以长 不以贤。
1.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和权力是由什么决定的?
《荀子·儒效篇》记载: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 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人。”
“家天 下” 的宗
族 色彩
分封制的实行在当时 有什么影响?
西周的分封是怎样实行的? 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制度 ——宗法制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 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由血缘关系的亲 疏远近决定的。
2.宗法制与分封制结 合有什么作用?
密切联系,迅速发展
西周的等级制度在日常 生活中该如何体现呢?
从书本上找一找礼乐制度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去世 不禄 薨 卒 崩
卿大夫用鼎
天子用鼎 诸侯用鼎
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州。周

第2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第2章 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

第2章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革与思想
文化
1. 社会变革
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这些变革主要
包括:
- 封建制度的崩溃:古代的封建制度开始崩溃,的封建等级逐
渐被打破。

社会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如商人、手工业者和学者等。

- 土地改革:土地逐渐从王室和贵族手中分散到广大农民的手中。

这使得农民的地位提高了,一些贵族也因此失去了他们的土地
和财富。

- 都城的建立: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家开始建立都城,以取代原
来的封建制度。

这些都城成为了政治和文化中心,吸引了人们的关
注和活动。

2. 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涌现出了许多
重要的思想家和学派,如孔子、孟子、老子和墨子等。

这些思想家
的观点和理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道德规范和教育的重要性。

它强调了仁爱、孝顺和忠诚等价值观,并提出了大量有关政治、伦理、教育和道德的理论。

-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平和和无为而治。

它主张人
们应该追求无欲无求的状态,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和守约。

它反对战争和
暴力行为,主张通过和平合作来解决问题。

-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强调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

它主张依法
治国,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总之,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的兴起对中国历史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礼乐制度的确立及实施

礼乐制度的确立及实施

礼乐制度的确立及实施西周礼乐制度广泛流传,你知道它是怎么确立的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西周礼乐制度的确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礼乐制度的确立礼乐制度盛行于中国的商周时期,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

《礼记?曲礼》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又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在举行祭祀、宴享、朝聘、婚冠、丧葬等宗教和政治活动时,均使用礼乐器。

礼乐器是表明器主身份、权位的标志物。

正如《左传·成公二年》所云:“器以藏礼,礼以行义。

”又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丧葬礼是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死者入葬时所享受的待遇,依生前的品级而有所不同。

古代墓葬能够比较完整地保存随葬品和有关遗迹,因而为研究古代的礼乐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已有学者提出礼乐制度形成于龙山时代的新见解①。

早在大汶口文化中期(约当公元前 3500 年至前 2800 年),该文化墓葬的型制就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的趋势,礼乐制度亦初现端倪。

少数大墓的墓扩面积可达10 平方米左右,并常见木质葬具。

随葬品多至60 余件,除玉、石、陶器之外,还有精致的象牙雕筒、象牙梳、象牙琮等。

大汶口文化中期墓葬出土的木质葬具,有长方形和井字形等样式。

山东邹县野店第 51 号墓使用双层木质葬具②,井字形椁框,内套木棺,随葬品多置于棺、椁之间或二层台上。

这种原始的棺椁伴随着贫富分化现象,显露出等级制度的萌芽。

①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载《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9 年版。

② 《邹县野店》,文物出版社1985 年版。

净的白陶,乌亮的黑陶和精美的彩陶,陶瓶数量多达 38 件。

最引人注意的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约当公元前 2800 年至前 2400 年)墓葬型制所反映的贫富分化现象愈加明显。

如大汶口 10 号墓,墓圹东西长 4.2 米,南北宽 3.2米,面积为13.44 米。

西周的高考知识点

西周的高考知识点

西周的高考知识点西周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期之一。

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了解西周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出几个与西周相关的高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西周的历史背景1. 西周的建立:西周是指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推翻了商朝王朝后,建立起来的一个统治者为天子的封建王朝。

2. 周朝的分期:西周历经两个阶段,即西周初期和西周中期。

西周初期是指从周武王到周成王时期,西周中期是指从周康王到周宣王时期。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1. 周天子的地位与职责:周天子是王位的继承者,他是上古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拥有颁布命令、决策政策等重要权力。

2. 西周的封建制度:西周实行了封建制度,将国家划分为诸侯国,天子作为封建制度的最高统治者,下设诸侯,使得统治阶级之间形成了等级关系。

3. 西周的社会结构:西周社会分为四等阶级,分别是贵族、农民、工匠和奴隶。

在这四个阶级中,贵族的地位最为高尚,享有特权。

三、西周的文化与艺术1. 青铜器的发展:西周是青铜器制作技术与艺术的鼎盛时期,青铜器成为西周社会的象征物品,并发展出了新的铸造技术和装饰风格。

2. 先秦文化的传承:西周时期,先秦文化开始发展兴盛,诗经、书经等文学作品逐渐形成,成为后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周礼的制定:西周晚期出现了一本重要的法律典籍《周礼》,该书规范了西周社会的礼制、仪式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四、西周的对外交往与战争1. 西周的“西戎”问题:西周时期的中外关系主要集中在与西北方的游牧民族——西戎的交往上。

西周多次与西戎进行战争,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2. 西周的保持统一:西周通过严密的外交政策和边防体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全。

五、西周的衰落和影响1. 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变:西周晚期,先秦诸国的崛起导致了西周政权的衰落,进而演变为春秋战国时期,结束了西周这一封建王朝。

通过对西周的高考知识点的整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这一重要时期。

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和百家争鸣知识点素材中国古代史考点梳理

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和百家争鸣知识点素材中国古代史考点梳理

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和百家争鸣西周过了是东周。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1、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鲁国的编年史而得名;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而得名)。

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①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①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2、春秋时期社会变化:(注意三点)(1)经济发展: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动力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是发生变革的根本原因)(2)王室衰微:社会经济发展使诸侯国各自为政,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郡县制出现,分封制瓦解,周天子地位下降,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3)列国纷争(诸侯争霸):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强大,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争夺对诸侯国的控制权(霸主地位)。

诸侯争霸给社会带来了重重灾难(春秋无义战);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促进了民族交融,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固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在不断的战争中,同周边的少数民族交流不断,出现了民族交融)。

3、春秋首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天子,攘四夷”为旗号,通过葵丘会盟成为首霸。

●战国时期形成的标志事件: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春秋后期战国前期,晋国的韩赵魏将晋国分了(三家分晋),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田氏代齐))●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王室衰微,列国纷争(周朝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 年被秦国吞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礼乐文明的确立 变革与争霸

礼乐文明的确立 变革与争霸
春秋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怎样?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 劳动效率提高,促进生产发展
周天子经济 实力衰落
诸侯日益强大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五霸强”
五霸指那五霸?谁先称霸?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 赐。”(《论语》)意思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 霸诸侯,挽救周室,百姓受惠直到今天。 阅读材料,回答: (1)上述历史事实发生于哪个历史时期?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材料三:王公贵族各等层次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 所谓“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 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哪个布衣百姓若 是挂起四面(宫悬)编钟,会招致杀身之祸的。
历史学法指导四: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三的制度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材料一: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王朝控制的区域。 材料二: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材料三:有利于维护统治,稳定秩序,为中华文明的 长期延续打下了基础。
2.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制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3.材料一的制度对后来产生了什么不良后果?
为以后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埋下了祸根。
▲ 《史记•商君列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 望”。为什么“宗室贵戚多怨望”? 因为商鞅实行的新法,改变了旧制度,打破了宗室贵族的特权。
目的:
西 周
巩固措施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 巩固统治



春秋 春秋五霸 战国 战国七雄
齐桓公 管仲改革
经济:铁农具和 牛耕技术的使用 思想:百家争鸣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和文化变革

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和文化变革

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和文化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从公元前771年开始,截止到前221年,历时550年之久。

在这个阶段,中国社会和政治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和文化变革。

一、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变革1. 分封制的崩溃:西周王室的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崩溃,各个诸侯国逐渐形成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

这导致了政治权力高度分散,各个诸侯国之间长期处于相互攻伐和互相对峙的状态。

2. 君主专制的兴起: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君主日益强盛,君主专制制度开始形成。

君主手握军权、财权和人事任免权,成为了各个诸侯国权力的核心。

3. 阶级分化的加剧: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阶级之间的分化加剧。

在诸侯国内部,士族和庶民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形成了新的社会阶级格局。

二、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变革1. 儒家学说的兴起: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

儒家学说尊重传统、讲究礼仪、强调人文关怀,为中国古代文化注入了正气和人文主义的精神。

2. 道家学说的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说逐渐崛起,成为了儒家学说的重要补充。

道家学说主张“无为而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化养生方式。

3. 诸子百家的大放异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派纷纷出现。

除了儒家和道家外,还有墨家、名家、法家、纵横家等一系列思想流派,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

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创新和活力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里,中国不仅政治面貌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变革,文化和思想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这些变革和创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1

2.3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1

第三课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一)
【复习内容】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
(a)
《8社上P70-
78》
【复习目标】知道西周礼乐文明的构成、相互关系及作用;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变革与争霸的
概况,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齐桓公称霸和商鞅变法;知道孔子、老子等
古代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影响。

※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礼乐文明(政治制度)
1、确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他小国讨伐商纣王,通过牧野之战灭了商朝。

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西安),史称西周。

周朝改革了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礼乐文明。

2、概况
三、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逐步扩展,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阶层,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针对提出不同见解,形成了局面。

2、诸子百家及其主要思想
此,有力地促进了的发展。

※知识拓展
1、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2、哪些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与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
※考题传真
下列关于西周礼乐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礼乐制度规范了人们的身份地位 B孔子非常推崇西周的礼乐制度
C礼乐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D郡县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构成了西周的礼乐文明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考点19_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_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

考点19_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_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

分类标题02
分类标题01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东周
春秋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战国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变革与争霸
生产力发展 诸侯国强盛 周天子威望大减 诸侯国进行变法 争霸 战国七雄 (秦国为例) 春秋五霸 (齐国为例)
二、变革与争霸
春秋五霸说法一
分 封 制
服从国王 确立了 命令,交 周王的 纳贡品, 权威, 守卫疆土, 扩大了 管理地方 周朝控 事务,保 制的区 卫周王室。 域。
宗法制和礼乐制
概念
内容
宗 是分封制的基础,比如:周天子的王位由他的嫡长 它是根据血缘关 子继承,其他诸子只能被封为诸 法 系的亲疏远近来 侯。诸侯往下也按同样的原则将 决定继承权利的 自己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 制 制度。 大夫、士,士以下不在分封。 礼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 用来规范贵族身 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 乐 份地位的制度 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不同等 级的贵族,所能享受的乐目、乐 制 器也不同。
2、西周的重要制度 ①分封制 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 ②宗法制 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远近来决定
继承权力的制度。
②礼乐制度 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统治阶级以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度为工具, 用来维持社会秩序,巩固其统治。
分封制
1、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为了有效地管理广大被征服的地区,镇抚各地原 有的邦国,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物品, 建立诸候国。 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
变 革
推 动 目 的
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
争 霸
(齐 始霸) (秦最强)

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复习课件)

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复习课件)

“兼爱”、“非攻”; 对立统一 ;“无为而治” (继承和发扬老子的学说)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 《孙膑兵法》围魏救赵、“事备而后动”
A孔子
a主张“无为” b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1、以德治国 c”仁政”、“民贵”、 2、人与自然 “君轻” 和谐相处 d“兼爱”、“非攻” 3、平等博爱、 热爱和平 4、依法治国 5、教育公平 6、以人为本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E韩非子 F孙子
①墨家 ②法家
③道家
e“法治”、中央集权
④儒家 ⑤兵家
f事备而后动 g以德教化人民 h有教无类
G孙膑
古为今用
以下当今的思想观点与古代百家争鸣哪一家学说相同?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团结友善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儒家,礼)
(墨家,兼爱) (墨家,非攻) (儒家,有教无类)
墨家 法家
兵家
儒家学派
孔子 ——春秋晚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 《论语》 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1)孔子的主要思想
①核心是“仁”,
一是爱人,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 二是“克己复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 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②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孔子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孔子不但是一位大思想家,也是一位大教育家, 被古代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孙膑
——《孙膑兵法》 “围魏救赵”
《孙子兵法》根据战争的客观规律, 制定比较系统的战略战术原则。不仅 在我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 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极高的声誉,被 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八年级历史上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八年级历史上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八年级历史上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标志着从封建制度过渡到中央集权的起点。

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一、政治变革在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向诸侯割据、分封制度,再到列国争霸、中央集权的演变过程。

在春秋时期,诸侯国由于分封而形成,诸侯王在各自领地内独自享有政治权力。

然而随着战争加剧,国家力量的集中成为必然。

战国时期,列国为争夺霸权,大量吸纳贤才,形成了严密的官僚体系,开始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变革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为中国历史上政治格局的演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经济变革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变革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方面。

在农业方面,人们逐渐开始采取灌溉、翻土等农业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量,使农业生产得以持续发展。

同时,农业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冶铁业的兴起,从而推动了整个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商业方面,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富庶的商业城市,如邯郸、洛阳等。

商人的地位逐渐提升,商业交流活动频繁,形成了繁荣的商品经济。

与此同时,货币交易也开始普及,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一经济的变革为中国历史上后来的商业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军事变革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军事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制造技术不断发展,铁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器,战争方式也从车战逐渐演变为步战。

军队的组织和指挥也逐渐规范和科学化。

这个时期的战争往往以部队整编和兵力梯度增加为特点。

各个列国开始注重军事力量的积累,同时也加强对士兵的选拔和培训,提高了军队的战斗能力。

这些军事变革为后来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文化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众多重要文化流派和学术思想的形成与传播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思想创新的时期。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来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

一、政治变革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祖制社会逐渐解体,政治形势复杂多变。

这一时期的变革与思想变革密不可分。

孔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主张君主要通过仁德来治理国家,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

墨子则提出了"兼爱"的思想,主张国家应该追求公平正义,摒弃战争,推崇和平。

这些思想引领了当时的政治变革,对后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变革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逐渐繁荣。

这一时期的经济变革与思想也有密切的关系。

主张实行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的人有管仲,他积极推动土地改革,提出了"有限责任经营"的经济思想,推动了当时的经济变革。

商鞅则主张加快城市建设,积极推动商业的发展,他提出了"物极必反"的思想,主张商业要有个度,不可过度追求利润。

三、文化变革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思想家纷纷涌现,推动了当时的文化发展。

墨子提出了"非攻"的思想,主张摒弃战争,追求和平;孟子提出了"非命"的思想,主张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些思想与文化的变革相互影响,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

四、教育变革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思想家们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理念。

孔子主张"教育为民",提出了"庶民教育"的思想,主张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荀子则提出了"莫教而诛"的思想,主张教育要严格,对于不努力学习的人要加以惩罚。

这些教育思想的变革推动了当时教育制度的进步。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西周礼乐制度及意义

西周礼乐制度及意义

西周礼乐制度及意义“礼乐”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下面由给大家整理了西周礼乐制度及意义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西周礼乐制度及意义周代的礼乐制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推翻殷商建立的周王朝,在总结殷商典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等级严密的礼乐制度。

“礼”是为了区分贵贱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和敬,两者结合,为的是维护奴隶制贵族的等级秩序,巩固统治阶级内部团结而更有效地统治百姓。

周礼的种类繁多,主要有祭祀、丧葬、交际、征战和吉庆五大类。

涉及冠、婚、丧、祭、朝、聘、乡、射及职官制度等诸多礼仪、礼制和礼义。

由繁琐的礼仪制定了与之配合的各种音乐使用标准,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仅礼仪有别,所用音乐也有严格规定。

为了维护和推行礼乐制度,周王朝还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音乐机构,对十三岁到二十岁的贵族子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

在周礼中,“礼”与“乐”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礼”体现为等级制度的规定和要求,社会秩序中的君臣、父子、夫妻和高低、贵贱、尊卑都要由礼来加以区别和定位。

但是仅仅有“礼”是不够的,单纯强调“礼”可能会造成等级间的距离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而“乐”的作用就是与“礼”相配合,起调和关系、融合感情的作用,消解由“礼”所带来的等级差别感,以达致和谐的理想境界。

二者虽然功能各不相同,但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制度。

东周时代即春秋战国时代,总体上是诸侯争霸、列国争强,战火频仍、纷争相继的乱世,同时吃„郑卫之音”的传人,在这样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礼乐制度逐步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被列国纷纷弃之如弊履,史称“礼坏乐崩”。

但正是在这一“礼坏乐崩”的时代,礼乐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价值得到了包括孔子在内的各类有识之士的思考和重新认识,基于此,礼乐制度才能在汉初重登政治舞台,并绵延两千多年而不衰。

礼乐文明的现实意义传统礼乐文明有助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礼乐无常制”,应该与时俱进。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和政治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和政治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和政治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文化站上了新的高峰,政治上也出现了新的变革,给未来的中国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文化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

这个时期,中国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和创新。

先秦诸子的思想体系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完善。

孔子提倡的“仁爱之道”、老子提倡的“道家思想”、墨子强调的“兼爱”等思想成为后人不断探究的经典。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诗经》、《楚辞》、《楚词》等传世之作绵延不绝,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

在文学创作上,春秋战国时期朝代勇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思想深邃、文笔异彩纷呈。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的绘画、雕塑、器物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美术方面的发展,表现在雕塑、绘画、宫廷艺术等方面均有明显的进步。

器物的雕刻技术变得更加细致化和繁复化,千百年来成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政治变革随着时代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也变得十分激烈。

这个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不断,直至秦朝彻底统一六国。

春秋后期,各国开始出现了“国霸”现象。

在诸侯国之间,以齐国、晋国、楚国为首的若干大国独霸一方,形成了“三家之长”。

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各国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独立性越来越强。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这个时期,开国君主制逐渐被贵族政治替代。

权力的分化和政治体制演变也导致了战国诸侯之间的复杂政治关系。

在这样的环境下,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加剧,联盟和转换也时常发生。

但与此同时,对能力的认可也逐渐成为权力分配的决定性因素。

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和政治的变革,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时代,为后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文化方面,从哲学思想到文学艺术,春秋战国时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而在政治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民主思想的涌现和政治体制的逐步变化丰富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和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创新与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创新与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创新与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文化创新与变革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思想家、文化家和艺术家,他们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学术思想、政治制度和艺术创作三个方面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创新与变革。

首先,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创新与变革主要体现在学术思想领域。

这一时期产生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流派,包括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这些思想家们对社会、政治、伦理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例如,孔子提倡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主张通过教育来改变社会;墨子主张爱人和克己奉公,提倡公平正义和反对战争;老子提倡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商鞅提出了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

这些学术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政治制度也在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这一时期出现了分封制度和诸侯割据的局面,国家分裂成了多个小国。

这种局面下,各个小国之间不断试图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来扩张自己的疆域和影响力。

这种政治格局的形成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国君对于君臣关系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人才的选拔和重用,儒家思想的兴起进一步加强了君臣道德伦理的约束。

最后,春秋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一个高峰期。

这一时期的文人雅士对于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有着极高的追求。

例如,桓公在位期间,他招聚了诸多文人雅士,创办了和弦、制度乐府、召集士师、学士而编订乐谱等,极大地推动了音乐艺术的创新与变革。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人雅士也广泛涉猎于文学创作,包括诗歌、散文、骈文等,他们的作品流传下来,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创新与变革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多个思想流派,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在政治制度方面,分封制度的兴起和诸侯割据的局面改变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格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制度与文化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制度与文化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制度与文化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变革的一个关键阶段。

在这个时期,礼乐制度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制度。

在这个时期,礼乐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最早的礼乐制度是基于宗族制度和宗法思想的,强调家族的权威和尊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权的更替,礼乐制度逐渐演变为中央政权的权力象征和统治工具。

在这个过程中,礼乐制度得到了细化和规范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礼仪制度,并通过乐舞、音乐等形式表达政权的权威和统治理念。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多元化,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制度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这个时期,诸侯国的兴起和强大使得原本单一的礼乐制度逐渐变得不适应多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需要。

诸侯国之间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使得各地的礼乐制度开始相互影响和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现象。

同时,社会的流动性和阶层分化也给礼乐制度带来了挑战。

随着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新的阶级开始出现,他们的需求和审美观也与传统的礼乐制度存在差异。

在这个背景下,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变革开始出现。

一方面,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使得各地的文化得到了相互借鉴和融合。

例如,南方的音乐和北方的舞蹈相互交融,形成了新的艺术形式。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新的阶级的出现,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也开始出现。

例如,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体的新兴阶级开始关注生活的美感和人的自由,他们对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文化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在音乐方面,民间音乐开始流行,并与宫廷音乐相互影响。

在舞蹈方面,以矫健轻盈为主要特点的民间舞蹈逐渐流行起来。

此外,剧场文化和文学创作也开始兴起,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变得更加复杂和具有个性化。

总体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制度与文化变革密不可分。

虽然礼乐制度在这个时期面临着各种挑战,但它仍然承载了社会的权威和统治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①② B.
C. ①③ D. ②④
10.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
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 ②秦始皇对儒家思想
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③汉武帝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B. D. ②③④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5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3)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 经济文化交流。说出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个人物。 海上—郑和;陆上—张骞。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1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出现了 “百家争鸣”的新气象。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思想家
主张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孟子
孟子名轲, 战国时邹国人, 著有《孟子》一 书。其主张:1) 主张实行“仁 政”,“民为 贵”、“君为 轻”;2)宣扬为 统治阶级辩护的 思想。后世把孔 子和孟子合称孔 孟。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老子
老子 ,姓李,名耳, 又称老聃,春秋末期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变法内容
(1)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 地自由买卖
(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 免除劳役 (3)奖励军功,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 等的爵位和田宅
(4)建立县制,原有村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
接派官吏管理
(5)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
代表的 思想家
所处时代
主要主张
孔子
春秋晚期
“仁爱”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孟子 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老子 春秋晚期 墨子 战国前期 韩非子 战国时期 孙武 春秋末期 孙膑 战国时期
顺其自然,“无为” “兼爱”“非攻”
“法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事备而后动”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礼治文明
团结友善(公民道德规范) “兼爱”思想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非攻”
公民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有教无类
廉正、廉洁、自律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依法治国
法治
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
以不变应万变
无为而治
了解市场行情,确定投资方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C. 墨家 D.
4.(2009·丽水)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一次,孔子从外
面回来,正逢家里的马棚失火,他没有问马的情况,而赶忙问道:
“烧伤人了没有?”这体现了孔子的
()
A.“仁”的思想
B.“
C.“无为”主张
D.“兼爱”主张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5.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的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
1)提出了“仁”的学说。要求 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 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 2)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 任意刑杀。
影响:孔子的学说被历代统治者 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年 的封建正统思想。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孔子教育思想
“苛政猛于虎”
教育: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韩非
法家学派的 主要代表,著有 《韩非子》一书。
认为历史向 前发展,改革制 度,实行中央集 权,以法治国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 家,实现统一大业。统 一后,秦始皇继续厉行 法治,结果天下大乱, 15年便灭亡。
——法家理论可得天下 而不能治天下。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
A. 孙武
B.
C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哲言蕴涵它出自我
国古代的思想家
()
A. 孔子 B.
C. 孟子 D. 孙武
9.儒家思想的许多内涵对今天仍有启迪。下列观点属于儒家思
想的是
()
①“民贵”“君轻”
③“兼爱”“非攻”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 明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
的变革与
2020/12/15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 国时期的变革、争霸和百家争鸣a
一、西周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他
国家,在牧野展开大战,伐纣灭商 。建立周期,定都镐。周朝改革了 商朝的制度,发展并完善了古代礼 乐文明。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我国春 秋时期哪一位思想家的名言?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孔子;仁。
(2)“和”字从古到的今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请 用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加以简要说明。
爱好和平 墨子,主张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管理地方 周朝控 事务,保 制的区 卫周王室。 域。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2.宗法制和礼乐制
概念
内容
宗 是周代分封制的 比如:周天子的王位由他的嫡长 法 基础,它是根据 子继承,其他诸子只能被封为诸 制 血缘关系的亲疏 侯。诸侯往下也按同样的原则将
远近来决定继承 自己的民众和土地逐级分封给卿 权利的制度。 大夫、士,士以下不在分封。
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应的现代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 文明礼貌的社会公德; 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 公平教育的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维护和平,构建和谐社会;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下列经典格言体现了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1.分封制
目的
为了有效 地管理广 分封 大被征服 制 的地区, 镇抚各地 原有的邦 国
受封对 象
周王 的亲 属、 功臣 等
受封者 受封者义务 作用 权利
从周王 服从国王 确立了 手中获 命令,交 周王的 得土地、纳贡品, 权威, 人口等 守卫疆土, 扩大了
发,否则予以处罚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变法前后比较
变法前
变法后
土地国有,不得买卖 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奖励农耕
经济
爵位世袭 分封制 村落散居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军事
建立县制 编制户口
政治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感受变法
# 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
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 各种事物都有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其学说记录 在《道德经》一书里。
庄子—---周庄--------无为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言行记录 在《墨子》一书中。主张“兼爱”、 “非攻”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1.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主张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
平有借鉴意义的主张
()
A. 以“德”教化人民 B.
C.“有教无类”
D. “
2.最早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道德准则
的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3.在战国百家思想中,受到秦国统治者青睐的是
()
A. 道家 B.
与其相应的现代理念
孔子
③孟子
①“有教无类”
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仁政”,轻徭薄赋
教育公平
②以德治国
以人为本
老子
⑤墨子
韩非子
④主张“无为”,顺应自 然⑥“兼爱”“非攻”
⑦“法治”
人地和谐,保护环境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依法治国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礼 用来规范贵族身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
乐 份地位的制度 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

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就连如
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贵族
也不一样。不同等级的贵族,所
能享受的乐目也不同。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二、变革与争霸
春秋五霸说法一
秦穆D

晋文C
周 公 4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直面齐桓公
称霸的实现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许
多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
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他的霸 主地位。
考点19了解西周礼乐文明的确立春秋 战国时期的变革与
历史小知识
商鞅
(公元前390---前338年)
商鞅是卫国公子,姓公孙,名鞅。后因变 法有功,被封在商地,所以又称商鞅。他非常 推崇法家学说,立志革新政治,起初在魏国未 受到重用。公元前361年,他来到秦国,曾三 次向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变革政治主 张,得到信任和重用,开始进行变两次进行。
孙子
孙武, 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著 有《孙子兵法》。
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避实击虚”,“攻其无备,出其不 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