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重于言教

合集下载

做人要如松,做事要如竹,学习要如梅,身教重于言教。

做人要如松,做事要如竹,学习要如梅,身教重于言教。

做人要如松,处事要如竹,学习要如梅,身教重于言教作为家长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处事是我们需要好好研究的问题,家庭教育不容忽视。

单纯依赖学校的教育,老师的谆谆教导是远远不够的。

每天和孩子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家长,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生计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致使现在的孩子任性、做事不专心,和家长顶嘴,更不把学习当回事。

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却换不来多少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老师在学校很多的时间重心都在搞好学习上。

所以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的脱节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扼杀。

不妨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松竹梅的品格,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如何做到做人要如松,处事要如竹,学习要如梅。

如何做到这三点呢?作为家长不妨在冰天雪地的冬天和孩子一起到山间、公园去欣赏一下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历寒冬而不雕谢的竹子和傲雪绽放的梅花,亲身感受一下它们所散发出的高尚品格。

给孩子讲讲松竹梅的故事。

先说松柏,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它只是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

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陈毅元帅曾经写过一首赞美青松的诗歌“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意思是说“大雪越是压着青松,青松越是直挺。

要想知道青松高洁的品格,就等到雪化的时候吧。

”讲的就是做人要向松树一样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

我们教育孩子,就要从松树的身上不仅要学到它不畏严寒、不怕风雪坚忍不拔的精神,更要学到它那种宁折不屈的高贵品质,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抵御外侵的真实写照。

给孩子讲讲这些让他们去慢慢体会,培养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身教重于言传,才高还需德高

身教重于言传,才高还需德高

身教重于言教,才高还需德高——浅谈教师示范与人格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赵贵凤十八连山镇阿南小学身教重于言教,才高还需德高——浅谈教师示范与人格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十八连山镇阿南小学赵贵凤内容提要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因此,真的做了教师的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

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关键词言传身教师德示范人格正文一、身教重于言教“言传身教”,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言传,口头上的传授、讲解;身教,亲自在行为上示范。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领导者本身正直,即使不下命令,也能正常行政;若自己行为不端,纵然三令五申,部属也不会听从。

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为了孩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可以说是都费尽心思,竭尽全力。

可有时候,左叮咛,右嘱咐,千百遍地唠叨,教育孩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然而收效却总是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从老师这方面来说一说对孩子教育“言传身教”的问题。

教育如同一缕阳光,受教育者沐浴着这缕阳光,灵魂得到了唤醒。

教师是非常神圣的职业,在这种唤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为人师表,是最直观的模范。

我觉得教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最好做到以下几点。

1、从仪表气质做起,培养学生人格当老师用雪亮的眼睛监督学生行为的同时,这几十双眼睛也注视着我们。

我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

学生历来对老师外在形象格外注重,教师任何不雅的谈吐、不当的装束和体态都会招致学生的议论、模仿和反感。

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在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学生的行为时,也将其纳入自己的行为条例。

培训总结:身教重于言传

培训总结: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美国学者布鲁纳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生活的模范。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言传、身教是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二者比较身教重于言传。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班主任是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

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

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身为老师,我认为除教学生学习知识外, 主要是为人处世对他们的影响,这也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前提。

我们为人正直,爱憎分明,学生就会明辨是非,疾恶如仇。

我们不朝令夕改,讲话掷地有声,学生就不会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长期的潜移默化,学生们就会自觉的遵守纪律,听从你安排,从而打造一个团结和优秀的班集体。

以下两个案例足以说明身教胜于言传。

案例一:做好课间操我刚接上届五年级时,开学第一天上完第二节课,老师就大步跨出了教室,眼保健操的音乐悠然响起,班上的同学喧闹起来,不管是拉扯闲事还是讨论问题,总之,没有人跟着音乐做保健操。

我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变得随波逐流,见没人做,自己索性趴在课桌上闭目休息,不再做同学们认为无所谓的眼保健操了。

第二天上完课后,老师没有离开,但下面的同学依然是干什么的都有,即使老师在讲台上点名督促,也丝毫不起作用。

久而久之,5分钟的眼保健操就形同虚设,而同学们的鼻梁上也都跨上了小眼镜。

但这一次却由于老师的行为改变了一切。

这天第二节课上完,眼保健操时间到了,同学们的思维还没能转换过来,我就大步迈上讲台,匆匆拍打了几下手上的粉笔沫,就随着音乐节拍做起了眼保健操。

老师双眼紧紧地闭着,也没有用眼角的余光瞥着面面相觑的学生们。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道出了“身教”的力量。

在对一个人的教育中,身教是极为重要的,它是言教心教的基础,又是言教、心教的体现。

首先,从我们的家庭教育来说。

如果我们承认父母乃子女一生中之第一任老师的话,那么,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传身教便尤其重要。

决定人之一生的诸如价值取向、人格魅力、创造精神等等,无不在家庭教育中获取最基本的养分。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孩子所学习的很多东西都是跟自己的父母学会的。

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学习不够,就总是说得很多。

说了又发现孩子好像没有专心的按自己说得去做,于是很着急。

其实父母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只要自己注意自己的行为,孩子是可以跟自己学会的:因为言传胜过身教。

在很多时候,大家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孩子在学校因为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老师把家长请到学校来协助处理,打人的孩子的家长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劈头盖脸的给孩子一顿打一顿骂,然后再用相同的语言说到:“我在家里是怎么教你的,让你别和同学打架,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

而被打的孩子的家长呢,就会说:“你怎么那么笨了,别人打你你不知道还手吗…”,在家长这样的教育之下,孩子该怎么做,怎么学。

我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家长身上都能看到一些孩子身上的毛病,那就只能说这些是孩子在家长身上学到的,一些坏毛病,可能家长都没意识到是从自己身上学的。

在我接触到的学生中,很爱打架的孩子的父母肯定有一个是脾气暴躁的,孩子在家里被家长以暴力征服,他在潜意识中就觉得,凡事都可以用暴力来解决。

托乐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

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的影响的结果。

”其次,我们说一下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我们当老师的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言传身教,即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教育孩子。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1. 引言1.1 身教是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身教是一种更加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相较于言传,通过自身的行为和行动来影响他人的方式更为直接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这句话道出了身教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父母亲自理解书籍,孩子便会自然而然地对阅读产生兴趣;一个老师待人和蔼可亲,学生们也会模仿其待人接物的方式。

这些都是身教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的例证。

身教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个人层面,对于整个社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典范。

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做出的行为与所教导的道德观念不符,那么孩子便会感到困惑,并且可能对道德价值产生误解。

身教需要父母时刻自我检讨与提升,以保证自己的行为与所传递的教育价值一致。

身教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品格和道德观念,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身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身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这是因为孩子们往往更多地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而不是通过纯粹的言语教导。

父母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他们会将父母的行为视为榜样,并试图模仿和跟随。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孩子的心智发展和道德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父母能够以身作则,展现出积极向上、善良正直的品质时,孩子会在不经意间接受到这些积极价值观念,从而在性格塑造和道德品行方面受益良多。

相反,如果父母的言行不一致,或者行为举止不端,孩子也会从中获得错误的示范,导致其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身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和影响孩子的人格和品德。

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良好的榜样,以此来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

【内容到此结束,总字数已达要求】。

2. 正文2.1 身教是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身教是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认可。

教子先律己-身教重于言教

教子先律己-身教重于言教

教子先律己身教重于言教教学目标:1、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中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2、让家长学会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言传身教,从而学会做称职的父母。

3、引导家长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教学过程:一、生活连线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的愿望。

如今,我们常武地区经济蒸蒸日上,但就业竞争也“波涛汹涌”。

为此,许多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怎样教育子女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成了许多家长挥之不去的烦恼。

案例一:有一天,奶奶发现钱丢了。

奶奶问两孙女,是不是拿了钱,她们都说没有拿。

后来这位家长觉着不对劲儿,就背着孩子翻箱倒柜地找,结果在一个花盆里找到了几十元钱。

当天晚上,她把藏有钱的花盆端到姐妹俩的面前,严肃地对她们说:“这钱是哪来的?你们今天晚上要说不明白,会挨打的!”结果,姐妹俩都说:“不知道!我没拿过奶奶的钱。

”她气坏了,揪一个打一个,打了老大打老二。

孩子爸也气坏了,单独对老大、老二询问,姐妹俩还是都说:“没拿过奶奶的钱,这钱不知道是谁放的。

”气得孩子爸脱下鞋来,一人打了一顿。

回忆他俩当时打孩子的感觉:“真是又气又恨又疼,心里很不是滋味。

与其说是在打孩子,倒不如说是在打自己,就好像每一下都打在自己的心上。

”打完孩子,夫妻俩翻不覆去谁也睡不着觉。

后来,丈夫起床,悄悄地推开孩子的房门,见姐妹俩儿都趴着睡着了,但泪痕还在。

他便慢慢掀开被子给女儿用毛巾热敷。

这是一种什么感受呢?后来姐妹俩虽然承认了钱是她们拿的,但有一个礼拜她们不敢正视家长,不愿跟他们说话。

这对父母后来进行了自我反思:他们俩过日子都很节俭,平时不给孩子一分零花钱,姐妹俩想买什么又不敢跟大人说,只能选择偷的方式。

后来,这对夫妻选择了主动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并教给她们怎样花钱,怎样理财,用疏导的方法解决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主动废除了简单粗暴打骂式的家教方法。

引导家长就这一案例展开讨论。

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重于言教

身教重于言教要想教育人,要想让人服气,让人从内心里觉得你身上有要学的东西,都要从我做起,都要以身作则,都要努力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标签:教书育人;身教;言教人的一生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的,也就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学习。

从出生开始就是父母的教导,学说话、学吃饭什么事情都是要学的,传授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到底应该怎么样的传授知识呢?所谓“言传身教”也就是解决了我们这方面的疑惑。

言传身教就是要我们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以自我为榜样,把所有的事情做在前面,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否则自身还不正怎么去教育别人呢?自己的知识还没有掌握塌实完全何谈传授给别人呢?人出生以后是什么都要学的,首先要学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就是自己的家人。

父母的言行和举止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孩子在年幼的时候还没有是非与对错观念,前期的无意识的模仿真的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件事情做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对错的同时考虑它到底能够影响孩子到什么程度。

是不是对自己孩子的成长不利。

后面孩子慢慢长大也就是要到学校里去学习了,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也就应该体现了,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是格外的严格了,老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崇高的师德,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就是从老师的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老师讲再多的高深的道理、高尚的情操还不如把自己的行为端正了,把自己展示给学生的一面形象做好,真正的让学生从实际中看到要怎么去做人,要怎么去处事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话语的交流上,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的思想意识的提高上。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甚至单位的领导,要想教育人,要想让人服气,让人从内心里觉得你身上有要学的东西,都要从我做起,都要以身作则,都要努力的起到一个带头作用,人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同时人的接受性也是很强的,只要有打动他内心的地方,他就会很快吸收要学的,并付诸到实践中去。

而现在的好多人真的是不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注意教授学生的方式,不注意管理员工的技巧。

造成现在混乱的局面也就成了必然。

幼儿园师德师风教育案例分析:教书育人,身教重于言教

幼儿园师德师风教育案例分析:教书育人,身教重于言教

幼儿园师德师风教育案例分析:教书育人,身教重于言教幼儿园师德师风教育案例分析一、引言在教育界,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教师的品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对幼儿的成长影响深远。

身教重于言教,是幼儿园师德师风教育的核心理念。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幼儿园师德师风教育的案例,探讨教师的身教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某幼儿园的小白班教师张老师,是一位颇具经验和热情的教师。

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培养幼儿的品德和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张老师会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同事,主动关心孩子们的生活状态,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小朋友。

在一个体育课上,小朋友小明不小心摔倒受伤了,张老师第一时间过去扶起他,关心询问他的伤势,并安慰他不要害怕。

随后,张老师亲自送小明去医务室,照顾他的伤势。

在这个过程中,张老师的关心和细心深深地影响了小明,小明更加信任和依赖张老师。

三、教书育人,身教重于言教在张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的真实体现。

张老师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行举止,传递了积极向上、真诚关爱的价值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张老师不仅仅是在教学,更是在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和教育着孩子们。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情感,还可以对他们的习惯形成和行为规范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也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幼儿时期是孩子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而教师的身教往往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身作则,教会孩子爱和关心他人、守信用、热爱学习等美德,那么这样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幼儿园教育者,我对于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秉持着身教重于言教的理念,以自己的行为和品质来示范给孩子们。

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和引路人。

我相信,通过我的身教,能够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真诚待人的榜样,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多的美好品质。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

身教重于言传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说:“身教重于言传。

〞以教师为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会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自身魅力的塑造。

塑造人格魅力。

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开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师生沟通,是教师用自己的人格去构建学生的人格。

师生在知、情、志诸方面浑然一体,教师不仅系统地传授知识,而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用自己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师生心心相印,才能进入一个内心相融的精神世界。

此时,师生的活动是几乎同步的,其教学活动不是师生一般的共同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而是教师用自己的理念塑造学生的世界观、把自己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把自己的思维方式渐变为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过程,最终使学生的认识服从于自己对教材的领悟和再创造。

学生喜欢那些热爱教育工作、富有献身精神的教师,这些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愿意为它投入毕生的精力,并能随时随地感染着他们的学生。

学生喜欢那些关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里的平等更多地表达在人格层面上。

学生更喜欢那些做人、做事、做学问都以身作那么的教师。

学生所喜欢的这些教师无疑是具有德行美的,是拥有师德魅力的。

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会赢得学生的敬佩、信服、信赖,引发学生亲切的心理感受。

这种影响力对学生的影响和鼓励作用是巨大而持久的。

目前的教学观念已经从传统的“一言堂〞教学转变为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的教学模式,而教师魅力那么是这一教学模式转变的核心环节之一。

古代著名学者韩愈这样诠释教师这个职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所谓传道,即教师要首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从而让学生对老师信服,进而接受老师的知识和观念。

班主任事迹材料身教重于言教塑造学生品格

班主任事迹材料身教重于言教塑造学生品格

班主任事迹材料身教重于言教塑造学生品格班主任事迹材料:身教重于言教,塑造学生品格在一个学校,有这样一位班主任,她名叫李老师。

不同于其他的班主任,李老师一直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理念,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塑造了他们的品格。

首先,李老师注重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作为一名班主任,她时刻保持着良好的形象和仪态。

在校园里,她总是穿着整洁的衣服,举止得体,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风度和谦虚的态度。

无论是与同事的交往还是与学生的沟通,她总是彬彬有礼,从不发脾气或者大声训斥学生,总是以和蔼可亲的口吻与学生交谈。

这样的行为不仅使她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信任,也更容易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李老师注重个人修养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她经常引导学生做正确的事情,成为一个有品格的人。

例如,在班级中,她鼓励学生关心他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她自己也经常主动帮助别人。

每当有同学遇到困难,她总是耐心倾听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她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清洁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李老师也注重对学生的家庭教育。

她与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他们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每当学生出现学习或者生活上的问题,她都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力求做到家校合作。

她还经常组织家长会,分享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进步,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从而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最后,李老师还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她深知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保障。

因此,她经常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与他们保持着密切的沟通。

每当有学生遇到困难或者困扰时,她总是能提供积极的帮助和支持。

她还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通过团队活动、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增强抗压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李老师的身教,我深深感受到她对学生的影响。

她不仅在教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且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有爱心的学生。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身教是一种直观的教育方式。

言传是通过言语来表达观点、态度、价值观等,而身教则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诠释这些观点、态度、价值观。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能够直接反映出其内心的品质和修养。

当一个人在言行中展现出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态度时,他所传递出的正能量将深深地影响着他人。

相反,如果一个人言行不一,言行不符,他所传递出的负面影响也将在他人心中留下阴影。

身教能够直观地向学生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树立起一个积极的榜样。

正如《弟子规》中所说:“父母所莫言,非口誦而教;父母之命,行必果焉。

”身教的力量在于它所传达出的信息是直接、实际的。

身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语言教育往往需要经过反复的灌输、认知和理解,而身教则更多地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的言行举止不经意间就会影响着他人,尤其是孩子和青少年。

孩子们往往更多地是通过模仿和学习来成长,他们会把父母、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家长和教师的身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积极向上的家长或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激发出他们的积极心态和健康人格;反之,一个消极懒散的家长或老师则会让孩子受到消极负能量的影响。

身教的潜移默化之力在于它既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说教和解释,又能够直接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身教是一种言传不可替代的教育方式。

言传往往需要经过学历的学习和领悟,而身教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所言所行的一致性不强,他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也就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

行为是最真实的语言,而言语往往只是一种表面的外部表达。

正如孔子说过:“言而不以信,行而不果,无以成名。

”言传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验证和支撑,而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言传的最有力证据。

只有言行一致,我们才能够取得他人信任和尊重,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影响他人的榜样。

身教的言传不可替代之处在于它让我们用行动来诠释我们的言语,让别人看得见、感受得到。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1. 引言1.1 引言身教重于言传,这是一句家喻户晓的道理。

在我们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感受到身教的力量。

一句话或许能够瞬间激起共鸣,但更多时候是身教所展现出的坚定与力量,深深地影响着他人的心灵。

在教育孩子、指导下属、引领群体的过程中,身教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身教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更多的是透过态度和行为,向他人传递价值观和人生观。

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在学习和工作中,身教的力量也同样显现。

领导者的身教能够激发团队的斗志和创造力,使团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他人的身教对我们的影响,一句鼓励的话语或是一次无私的帮助,都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真诚和温暖。

身教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对他人的影响力,做一个用心的榜样。

只有通过自身的身教,才能让他人真正感受到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身教重于言传,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真诚和关爱引导他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2. 正文2.1 身教对于孩子的影响身教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他们往往会认为父母是自己的楷模,因此父母的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十分深远。

父母的行为举止直接塑造了孩子的性格和品德。

如果父母经常撒谎或言行不一,孩子容易学会欺骗和虚伪;相反,如果父母诚实正直,孩子也会受到启发,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

父母的善良和同情心会激发孩子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使其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社会。

父母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目标设定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父母注重学习,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孩子也会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相反,如果父母懒散敷衍,孩子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丧失进取心。

父母的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只有父母自己身心健康、言行一致,才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传—浅析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是指通过自身的言行和行为方式来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想。

相比于纯粹的言传,身教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因为我们往往更愿意相信并效仿那些能够以身作则的人。

除了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之外,身教还能够对团队形成起到非常良好的影响。

例如,在工作环境中,如果领导能够以身作则,工作努力、勇于担当、对待员工公正,那么员工也会受到他的影响,更加勤奋工作、团结协作。

如果领导恰恰相反,员工们也将会失去工作的动力和归属感。

身教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也有助于形成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企业文化。

最后,要注意的是,身教不仅仅看重行为,还需要注意细节。

例如,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乱扔垃圾、不遵守规则、不礼貌,在他人眼中依然会被看作是一个缺乏素质和内在修养的人。

因此,身教不仅仅是表现在行为上,更要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细节方方面面的行为举止。

综上所述,身教在教育和团队形成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只有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才能让自己的言行更加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品德素养,在自己的行为中注重身教的重要性。

身教重于言教心得

身教重于言教心得

身教重于言教心得身教重于言教意味着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他人,比起空洞的说教更能够让人信服和认可。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境,家长在教育子女时,领导给下属做示范,老师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等等。

在各个阶段,身教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够深入人心,直接影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身教带给我最直接的启示就是,我们活在一个言传身教的社会。

在言传身教中,言传往往是虚幻的,它可能经过夸大、伪装等手法而绘制成理想化的形象,而身教则更加真实可信,它是不加修饰的真实模样。

一个人的言传身教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品格和能力,因此,我们在对他人进行选择、评价时,更应该关注身教而非言教。

身教重于言教的心得有以下几点:首先,言行一致是身教的基础。

身教重于言教要求我们先以身作则,让自己的行为和言辞保持一致。

因为行为胜于言辞,也就是说,我们的行动胜过我们的语言。

如果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就会给人虚伪的感觉,甚至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和尊敬。

相反,如果我们的言行保持一致,就会让别人更容易接受和认可我们的观点和价值观。

我曾经有一个领导,他总是在工作中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很认真负责,言行一致,这让我深受启发。

其次,言论要有约束,不说虚假夸张的话。

要知道,“实事求是”是言教中最基本的原则。

言教如果违背实际情况,就会失去说服力。

在身教中,我们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不夸大事实,不说虚假夸张的话。

这样才能在别人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我曾经有一个老师,他的话都是准确无误的,从不说夸大的虚言,这让我对他非常敬重。

再者,言教要有说服力。

言教的目的是通过言辞和逻辑来说服别人接受我们的观点和价值观。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只有当我们自己具备了这些素养,才能够把我们的观点传达给别人,并让别人心悦诚服地接受。

因此,在身教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增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曾经有一位领导,他在开会时总是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恰到好处的逻辑给大家传达信息,让我们心服口服。

身教重于言教演讲稿

身教重于言教演讲稿

1.身教重于言教作文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但是这些父母们有没有想过,你们是龙父,龙母吗?魏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子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布拉格之所以能取得后来的成就,与父亲从小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布拉格后来接受访问时说:''父亲是我的第一位老师,从小他就教育我,不论什么事情都要从本质去看,是父亲的行为感染了我.''中国不也有一句谚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孟母三迁'',''曾子杀猪''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自此,我不禁要发出感慨:前人尚且如此,今人又何待言?有一位老教育家曾说过:''现在的社会,普遍流行着一种四&二&一综合症.那就是四个祖辈的,两个父辈的围绕着一个小太阳转.''现在的家长在孩子的身上寄托了太大的希望.经常会对孩子说:''你要怎样怎样,你不能骂人,不能打架,要好好学习.''殊不知,家长的言行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你的孩子.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啊!家长的用心我们都能理解.但是,你若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之骄子,你也应该严于律己.因为孩子常常会把自己的父母当作榜样.你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带孩子去坐公交车,遇到有老年人上车没有座位,你告诉你的孩子要给老年人让座,而你自己却坐在那里.孩子只会不情愿地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他不会记住以后也要这样做.真心地对天下的父母们说:''当你们成为龙父龙母时,相信你的孩子也定会成龙成凤.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教”重于“言教”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领导者本身正直,即使不下命令,也能正常行政;若自己行为不端,纵然三令五申,部属也不会听从。

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言传身教,是带兵育人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增强教育管理效果的重要方法。

做好管理教育工作,重在身教,也难在身教。

正因其难,以“言教”代替“身教”、“只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就并非鲜见。

有的带兵人讲起理论来头头是道,实际行动却对不上号。

有的要求战士这个“不准”那个“严禁”,自己却经常越线违规。

有的台上义正严辞,说得明白,台下却牢骚满腹,做得糊涂,等等,久而久之便造成了“兵难带”“兵难教”“兵难管”等问题。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优秀带兵人房萍在怀有身孕,医生劝其静养,领导让其休息时,她却说:“我是连队主官,只有身在一线,盯在现场,心里才踏实。

”她时时处处率先垂范,以“训练苦于战士、要求严于战士、标准高于战士”的精神状态,感染激励着每名官兵,把人格魅力化为无声的“号令”。

正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

事实也告诉我们,战士对干部总是听
其言,观其行的,带兵人只有坚持“台上说得好,台下做得更好”,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上”,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士兵,感召部属,才能搏得信任、嬴得口碑、受到拥护,真正使战士心服口服。

当然,“身教”重于“言教”是相对的,不能孤立地看待,重“身教”并不是否定“言教”。

只注重言教,做不到以身作则,缺乏说服力;而只注重身教,忽视言教,同样开展工作不好。

“言教”是“身教”的语言形式, “身教”是“言教”的有力佐证,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管理教育工作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