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学》第5章-情绪与认知 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三)情绪依赖性记忆

情绪依赖性记忆关注的是个体在明确情绪状态中 的记忆效果。当一种过去事件的记忆处于一种与 当前加工阶段相类似的心境中时,回忆效果会得 到提高。

让被试学习两个词表,一个是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 另一个是在悲伤的心境中学习,随后让被试在愉快和 悲伤的情境中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被试在心境匹配 时的回忆成绩明显优于不匹配时。
16
三、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一)(负性)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艾森克等人证明,焦虑对认知的影响由工作记忆 受损引起。焦虑者会过多关注自己的强制思想、 担忧和负面认知等焦虑反应。这种反应会分散个 体的注意力,消耗有限的工作记忆资源,导致正 确率降低,反应时间增加。 负性情绪对正常人的词语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 忆的影响不一样。


焦虑仅损伤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并未影响到词语任务, 因此负性情绪选择性地影响了空间工作记忆(Lavric, et al., 2003)。 韦兰德等人(2004)也发现,抑郁症病人完全康复后 17 仍存在认知缺陷,主要体现在空间工作记忆上。
(二)情绪对长时记忆的影响


鲍尔(1981)提出,当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体验到某种情 绪时,这种情绪会连同事件一起储存在记忆中。这种记忆 表征模式体现在心境一致性记忆和情绪依赖性记忆效应上。 心境一致性效应:当处理和提取信息时,个体会对与当前 情绪一致的内容表现出敏感性,更容易被发现、注意和深 入加工,联系也更为细致。
好的、有益的,则会产生正性情绪。
8
第二节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与知觉是诱发情绪的首要条件,情绪体验在感知过 程中产生,并通过感知过程逐渐得以体现。

刺激要引起情绪反应,首先要被个体感知到。 “在对我们周围的现实知觉之后,躯体便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我们对这些躯体变化的感受就是情绪。”——詹姆斯
13
一、情绪对知觉的影响

知觉过程会受刺激信息的情绪属性的影响,情绪属性相同 的信息容易被归为一类(Etcoff & Magee, 1992)。

快乐时所知觉到的信息/事件通常被组织到快乐类别范畴内。

愉快心境使个体更多地选择与快乐有关的信息,与愉快有 关的知觉也将更加快速和优先;悲伤心境可促进与悲伤有 关的信息知觉。


矫正个体的认知偏差 引导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 恰当地利用个体的归因 进行归因与认知训练
12
第三节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情绪影响认知过程的基本原则

情绪作为一种驱力,可以对正在进行的认知过程进行 重新设计(Simon, 1967),对正在运行多个动机行为分 配优先权(Tomkins, 1995)。

Niedenthal和Setterlund(1994)发现,愉快心境的被试对快乐 词反应比较快,诱发为悲伤心境的被试对悲伤词反应较快,说明 心境可以促进情绪性一致的刺激物的知觉反应时。

积极情绪状态下倾向于整体知觉,消极情绪状态下倾向于 部分知觉(Fredrickson, 2003) 。
14
二、情绪对注意的影响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9
四、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一)情绪与决策关系的理论 1.后悔理论(洛麦斯等,1982 ) 如果决策者意识到自己选择的结果可能不如另一 种选择,就会产生后悔情绪;反之就会产生愉悦 情绪。 决策者在决策中会力争将后悔降至最低。

如果顾客预先想象到购买某种陌生产品发生故障时的 后悔心情,就更愿意购买熟悉的产品; 如果人们因违规驾驶而导致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后悔心 情事先得到提醒,他们关于安全驾驶的态度和信念就 会发生极大的变化(Parker et al.,1996) 。


有些情绪在感觉的基础产生,在客观刺激被没有得到进 一步加工时就引起了个体的情绪反应——无意识情绪。 与情绪的知觉成分:知觉错误、知觉警戒和注意、知觉 防御
9
(二)注意和思维

注意和思维决定情绪的产生和表现。

注意能唤醒情绪的产生,思维能影响情绪反应的方式 和速度。 认知结构越复杂,情绪体验越温和。 情绪的产生和表现需要先前记忆的经验来激活。 想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情绪的复杂表现。
11
(四)应用:理性-情绪疗法



情绪理性疗法认为,个体面对压力产生不良情绪(如抑郁、 焦虑),不是因为事件本身,而是对于事件的不合理信念。 个体在生活中往往形成不同的解释世界的风格,具有不同 的认知图式。有的具有积极的认知图式,有的具有消极的 认知图式。具有消极图式或消极认知方式的个体往往以消 极的方式解释世界,因此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实践应用
6
二、情绪依赖于认知

情绪是认知加工的产物,情绪是认知的结果。



阿诺德认为,刺激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 出现到情绪产生,需要经过对刺激的评价。同一刺激 如果个体的评价不同,产生的情绪反应就不同。 沙赫特认为,引起情绪产生的原因有刺激因素、生理 因素和认知因素。对于引起情绪状态的情境和生理唤 醒,个体根据典型的知觉模式来解释和归类。情绪是 在对生理唤醒进行的特殊认知解释。 拉扎勒斯认为,认知评价是所有情绪状态的构成基础 和组成特征,情绪反应的三个方面(躯体过程、行为 表现和主观体验)都需要认知评价作为必要的先决条 件,认知评价先于情绪唤醒。要体验到某种情绪,个 体必须讲行认知评价。因此,认知活动是情绪产生的 前提条件。
5
其他实验支持


勒杜认为,对刺激物的情绪反应常比认知评估快且及时。 这种即时情绪反应为生物体的行为选择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使快速行动成为可能。其作用在于中断现有的认知加工并 将其重新引向最需要优先关注的问题。 神经解剖学的证据:大脑中存在从感觉输人到杏仁核 的直接神经投射。 也有研究发现,当杏仁核和其他恐惧区域受到电刺激时, 人们会报告强烈的恐惧情绪,如“某人正在追我”。 大量证据表明,强烈的情绪反应可以在几乎没有高水平认 知参与的情况下产生。
不是以认知反应为中介。
4
其他实验支持

许多无意识情绪研究为情绪独立于认知提供重要 的支持。其基本范式是呈现无知觉意识的刺激, 以各种方式检测情绪的激活。

阈下启动实验快速呈现(如10ms)阈下刺激,看被试 的反应是否受刺激的影响。 研究者发现,重复呈现某些阈下刺激(如情绪面孔、汉 字等)既可改变对刺激的喜好偏向,也可改变心境 (Zajonc, et. al., 2000; Monahan, Murphy et al. 2000)。
20
2.主观预期愉悦理论(梅勒斯等,1999)

该理论模型如下:假设某人需要在有结果A, B和有结果C, D的两个赌博选择间作出选择,首先要对两个选择的总体 情绪进行评估。评估第一个选择总体情绪的公式如下: SARA+SBRB,SA、SB分别是决策者对结果A、B的主观概 率,RA、RB是根据情感判定理论计算出的决策者对A、B 两种结果的情绪预测值。同理,评估第二个选择总体情绪 的公式为SCRC+SDRD,。 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会追求愉悦情绪的最大化。因此,根 据公式计算出两个赌博选择的总体情绪后,如果前者大于 后者,决策者就选择一,反之就选择二。
15




实验一:呈现12张图片,其中11张是中性面孔,1张是负 性面孔;实验二:呈现12张图片,其中11张为负性面孔, 1张为中性面孔; 任务:是否存在不同类型的图片。记录被试做出判断需要 的反应时。 实验一检验被试对负性面孔的敏感性,实验二检验被试注 意从负性情绪背景信息转移的特性。 研究发现,与一般人群比较,社交焦虑障碍被试对负性面 孔更为敏感,但在注意力转移方面与正常人没有显著差异。 也就是说,社交焦虑障碍人群只对具有危险信号作用的负 性面孔更为敏感(Gilboa-Schechtman, Foa, Amir, 1999)。
最小刺激就可以引发,基本没有认知加工。

这一假说得到“单纯接触效应”实验的支持。
3
单纯接触效应

指人们频繁接触最初不会引起情感的刺激,会逐 渐偏爱这些刺激。

呈现刺激以发展被试的情感偏好。之后的识记测试中, 尽管不能区分刺激的新旧,但当被问及更喜欢哪些刺激 时,被试更喜欢呈现过的对象。

由此推断,个体的喜好判断源于对刺激的情绪反应,而
21

(二)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情绪与认知相互协调,共同指导决策行为, 但在某些情况下,情绪却与认知相冲突,使决策和行为产 生异常。


有关焦虑的研究发现,人们对危险情境的情绪反应经常偏离认知 评估,此种情况下情绪反应的作用往往处于主导地位,从而使得 行为表现偏离常规。 恐惧会使驾驶员猛踩刹车,在急需力量时让他们无所适从; 恐惧还会导致失眠、溃疡,在需要清楚、流利地表达思想时变得 口干舌燥、结结巴巴。


要求被试读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两个角色一个悲伤,一个愉快。 阅读前,通过催眠诱发出被试愉快和悲伤的心境。阅读之后在中 性心境中回忆故事, 结果发现,在阅读中处于悲伤心境的被试更多地认同悲伤的角色, 认为他就是故事的主角,回忆的80%都是关于悲伤的细节;而阅 读时处于愉快心境的被试则更多地认同愉快的角色,回忆的55% 是关于愉快角色的事情。

情绪与认知产生分离以及情绪反应处于主导地位的现象在 恐惧和焦虑症患者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有些患者在他们 认为极不可能(如飞机失事)或客观上并不可怕(如在公 众前演讲)的情况下仍会体验到强烈的恐惧情绪。
22
Thank You!
23

认知结构的复杂程度对情绪体验有很大的影响。

记忆和想象也决定情绪。

10
(三)归类和归因
按刺激对个体需要或经验、社会标准、人际关系 进行归类,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 对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决定情绪反应。



个体会形成有关世界各种事物与事件的解释性图式, 这种解释性图式会因个体不同而不同,形成不同的认 知方式。个体对于事件的解释风格或方式影响了个体 对于事件的情绪反应。 情绪理性疗法提出,不是事件引起个体的情绪反应与 行为结果,而是个体对于事件的认知解释决定了情绪 反应与行为结果,即情绪的ABC理论,A为事件,C为 情绪反应与行为结果,B为认知信念。



积极的情绪状态对于个体的注意范围有扩大作用 (Fredrickson, 2004),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将缩小个体 的注意范围(Mogg et al., 2000; Mogg, Millar, & Bradley,2002)。 当积极和消极刺激同时呈现时,高焦虑人群的注意更偏向 于消极刺激,更倾向选择消极刺激进行认知加工。他们对 负性情绪刺激过于敏感,迅速地被危险信号吸引,从原来 的注意事物转移到危险信息上。 而一般人会更多地注意 正性或中性刺激。 研究者采用“同中选异任务”(odd-one-out-search task)研究社交焦虑人群的注意特点。
7
总结

大多数情绪心理学家认为,认知是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认知影响情绪体验强度。

如人们路遇鳄鱼会体验到强烈的恐惧感受,但看到动物园鳄鱼馆 的鳄鱼就不会恐惧,或者有一点点恐惧感。因为个体会对鳄鱼危 险度进行认知评价。

认知影响情绪的性质。

同样的事件如果评价为不好、有害的,会产生负性情绪,评价为
第五章 情绪与认知
第一节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与认知是否相对独立的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曾有过 一场激烈的争论。

Zajonc(1980)& Bower(1981) 争论的要点在于情绪的产生是否一定需要有认知?即认知 加工对于情绪唤醒是否必须?

如果情绪可以在没有或极少认知加工参与的情况下发生,那么就
可以推断情绪可以被视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情绪是认知过程的产物,或认知加工的结果。
2
一、情绪独立于认知

情绪的唤醒理论与情绪的动机理论大多强调情绪具有独立 与认知的特性,即情绪的发生可以没有认知的参与。

Zajonc(1980)等明确提出情绪独立于认知,是最低的 知觉与认知输入的积累。

提出“情感优先假说”,认为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