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

合集下载

互换性

互换性

1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一件,装配时,不需要经过选择,修配或调整,就能装配在整机上,并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特征。

2互换性的分类:完全互换(绝对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有限互换)。

3实现互换的条件:标准化——前提。

4优先数系和优先数就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调,简化和统一的一种科学的数值标准5配合的种类:间隙X,过盈Y,过渡Xmax,Ymax;min=ES-ei;max=EI-es;公差带图要点:零线公差带和基本尺寸6孔轴:通常指圆柱形的内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的内外表面。

7公差与偏差的区别:偏差是代数值,公差是绝对值.8配合制(基准制):基孔制H和基轴制h.9配合制的选用:1,一般的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的配合2,(1)不经切削加工,(2)加工尺寸小于1mm的精密轴比同级的孔困难,(3)当同一轴与基本尺寸相同的几个孔相配合,且配合性质不同的情况下,以上选用基轴制的配合.3若与标准件配合时,应以标准件为基准来选择.4为满足配合的特殊要求,允许采用任意一个.10几何误差分类:形状误差方向误差位置误差;几何公差包括:形状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圆柱度圆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方向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位置公差:位置度同心(轴)度对称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跳动公差:圆跳动全跳动;几何公差附加符号:包容要求E;线素LE;不凸起NC;任意横截面ACS;最大小实体要求ML11几何误差的影响:1影响零件的功能要求2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3影响零件的自由装配性. 12要素的分类:1按结构特征1)组成要素:是指零件的表面或表面上的线2)导出要素:是指由一个或几个组成要素得到的中心点中心线或中心面2按检测关系1)被测要素:图样上给出了集合公差要求的要素,也就是需要研究和测量的要素2)基准要素:图样上规定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位置的要素13被测要素的标注:1)为组成要素:指引线必须垂直框格,箭头指出的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应与尺寸线明显错开2)为导出要素:箭头应位于相应尺寸线的延长线上3)为线素:在公差框格附近用LE注明;14基准要素的标注:1)无论基准要素的方向如何,基准方格中的字母都应水平书写2)当基准是尺寸要素确定的轴线中心面或中心点时,基准三角形应放置在该尺寸线的延长线上,如果没有足够的位置标注基准要素尺寸的两个箭头,则其中一个可用基准三角形代替15几何公差:是实际被测要素对其理想形状理想方向和理想位置的允许变动量几何公差带包括:形状,方向,位置,轮廓,跳动.1)对于圆度公差带的方向应垂直与公差轴;斜向圆跳动公差带方向要求与基准轴线成阿尔法角;其他的垂直被测表面2)形状公差小于方向公差小于位置公差16其他标注:1)技术要求:未注的几何公差按GB/T1184-K;2)提取的基准是轴线时,公差值前加直径符号;基准与提取线对齐17最大实体状态MMCLMC和最大实体尺寸MMSLMS:Dm=Dmin,dM=dmax18包容要求:表示实际要素应遵守其最大实体边界,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过最小实体尺寸19表面粗糙度的评定1基本术语:1)取样长度lr:至少包含5个以上轮廓峰和谷,一般表面越粗糙,lr值越大2)评定长度ln;可包含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2评定参数1)幅度参数;(1)轮廓的算数平均偏差Ra(2)轮廓的最大高度Rz 2间距参数:轮廓单位的平均长度RSm:在一个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元宽度的平均值3混合参数:轮廓的支承长度率Rmr© :在给定水平位置上轮廓的实体材料长度与评定长度的比率20表面粗糙度要求标注的内容及其注法:从左到右:加工余量mm;用去(不去)除表面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双向极限值U:上极限um L:下极限;传输带或取样长度:指长短滤波器的截止波长值,长的是取样长度0.008-0.8mm,如没有为默认传输带;参数代号:最大轮廓高度Rz um,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 um;评定长度:评定长度为几个取样长度mm,默认是5;极限值判断规则:默认为1.6%规则,max为最大规则;参数极限值:即RaRz的数值um.21尺寸小的工件,过盈配合的工件表面粗糙度高22滚动轴承的各级精度:0级普通级,6,6X级中等级,5,4精密级,2超精级.23滚动轴承负荷类型:定向负荷:作用于轴承上的合成径向负荷向量与某套圈相对静止,该负荷方向将始终不变的作用在该套圈的局部滚道上;旋转负荷;摆动负荷;径向负荷大小:P/C小于等于0.07轻负荷,小于等于0.15正常负荷,大于0.15重负荷24轴:槽深:t1,d-t1;孔:d+t1;对称度选8级;配合表面(工作的)Ra3.2um,非配合表面6.3um;简答题1、选定公差等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在首先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精度要求,使综合经济效果为最好2、基准制的选用原则是什么?答:主要考虑工艺的经济性和结构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基孔制,这样可以减少备用的定值孔用刀具、量具的种类,经济效益比较好3、那些情况下,采用基轴制?答:以下情况下,采用基轴制 1)直接用冷拉钢材做轴,不再加工2)与标准件配合,如滚动轴承外环外径、标准圆柱销外径与孔的配合。

第一章 互换性及概述

第一章  互换性及概述

1.3.4 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4 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比较全面地讲述了机械加工中有关尺寸 公 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公差及技术测量 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计划中,本课程是联系设 计类课程和机械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是从基础课 及其他技术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 在学习本课程前,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原理和机械 制图方面的知识和初步的生产实践知识。在学习本课 程时,应将本课程的学习与机械工艺类课程的学习及 生产实习相结合起来,相互促进,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本课程的内容。
1.2.1几何量的误差和公差
误差:
公差:允许工件尺寸、几何形状和相互位 置参数的变动范围,包括尺寸公差和形 位公差。
1.2.2几何量的测量
技术测量是实现互换性的技术保证, 包括统一计量单位和计量器具的发展 。
1.3 标准与标注化
1.3.1 标准与标注化的概念 1.3.2 标准的分类与级别 1.3.3 标准化与互换性生产的关 系 1.3.4 标准化的作用
1.3.1 标准与标注化的概念
我国的标准: 1959年我国正式颁布了第一个《公差与配合》 国家标准(GB159~174-59) 1979年以来对旧的基础标准进行了两次修订: 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GB1800~ 1804-79、GB1182~1184-80、GB1031 -83);另一次是九十年代中期 (GB/T1800.1-1997,GB/T1182-1996, GB/T1031-1995)
1.1.2 互换性的种类
1.按互换的程度 (1)完全互换性 完全互换是指零部件装配或更改时, 不需做任何选择、调整或修配,装配后即 可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如螺栓、圆柱销 等标准件的装配大都属于此类情况。 特点:零件无需选择修整,即达装配要求。 装配过程简单,生产率高,对工人要求不 高,便于组织自动化装配;在各种生产类 型中都应优先采用。

互换性

互换性
为保证精度,量块最多用四块。
量块按级使用时,(主要根据量块长度极限偏差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来划分的。)以量块的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不需要加修正值,使用方便,但不如按等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14、测量精度分类:①正确度:反映测量结果受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系统误差小,则正确度高。②精密度:是反映测量结果受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若随机误差小,精确度高。③准确度:是反映测量结果同时受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影响程度,若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小,则准确度高。 (注意:精确度和正确度都高的测量,准确度就高)
17、配合种类: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18、配合制:基孔制配合代号为H,基轴制配合代号为h。
19、公差等级:共18级,其中5-13级用的最多。
20、基准制的选用原则:(1)一般情况优先选用基孔制;(2)特殊情况选用基轴制: ①冷拉钢轴与相配件的配合 ②轴型标准件与相配件的配合 ③一轴配多孔且各处松紧要求不同的配合;(3)精度不高且需经常装拆的情况允许采用非基准制。
47、矩形花键联结采用基孔制配合,是为了减少加工和检验内花键用花键拉刀和花键量规的规格和数量。
48、齿轮传动的作用:用于传递回转运动、传递动力和精密分度等。
它的优点;自身质量轻,传递功率大,转速和工作精度高。
主要特点:①适用范围广②效率高③传动平稳,结构紧凑④工作可靠,寿命长。
49、影响运动准确性的项目:①切向综合误差(△F’)②齿距累积误差(△Fp)和个齿距累积误差(△Fpk) ③齿圈径向跳动(△Ff)④径向综合误差(△F”i)⑤公法线长度变动(△Fw)
15、基本尺寸::是设计时给定的尺寸。极限尺寸:孔或轴允许的尺寸的两个极端。实际尺寸: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

什么是互换性

什么是互换性

什么是互换性问题:什么是互换性标准答案:互换性是指机器零件或部件相互之间能够代换且能保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相关阅读】机器制造中的互换性是指,按照规定的几何、物理及其他质量参数的极限,来分别制造机械的各个组成部分,使其在装配与更换时不需辅助加工及修配,便能很好的满足使用和生产上的要求。

互换性指在机械和仪器制造工业中,零、部件的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到达规定的性能要求。

机械制造中按规定的几何和机械物理性能等参数的允许变动量来制造零件和部件,使其在装配或维修更换时不需要选配或辅助加工便能装配成机器并满足技术要求的性能。

几何参数包括尺寸大小、几何形状、相互位置、表面粗糙度、角度和锥度等;机械物理性能参数通常指硬度、强度和刚度等。

机器的零件和部件的各种参数不可能也不必要到达绝对的准确值,只要实际值持续在规定的变动范围之内就能满足技术要求。

参数值规定的允许变动量称为公差。

简史互换性原理始于兵器制造。

在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前222)生产的兵器便能贴合互换性要求。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超多弩机(当时的一种远射程的弓箭)的组成零件都具有互换性。

这些零件是青铜制品,其中方头圆柱销和销孔已能保证必须的间隙配合。

18世纪初,美国批量生产的火枪实现了零件互换。

随着织布机、缝纫机和自行车等新的机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又出现了高精度工具和机床,促使互换性生产由军火工业迅速扩大到一般机械制造业。

20世纪初,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构成了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由于批量大和零部件品种多,要求组织专业化集中生产和广泛的协作。

工业标准是实现生产专业化与协作的基础。

机械工业中最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是公差与配合标准。

1902年英国纽瓦尔公司编制出版的“极限表”,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差与配合标准。

30年代前后,各工业国家都颁布了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1926年国际标准化协会(ISA)成立,1935年公布了国际公差制ISA草案。

互换性的含义

互换性的含义

1.互换性的含义:统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和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能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的性能。

零部件所具有的不经任何挑选和修配便能在同规格范围内互相替换的特性就是互换性。

2.几何参数包括:尺寸大小、几何形状以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3.互换性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4.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在设计方面,零部件具有互换性,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标准部件,大大简化了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产品品种的多样化。

在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门设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实现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使用和维修方面,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在磨损及损坏后可以及时的更换,因而可以减少机器的维修时间和费用,保证机器连续的运转,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5.优先数的主要优点:相邻两项的相对差均云,疏密适中,而且运算方便,简单易记。

在同一序列中,优先数的积、商、整数的乘方等仍是优先数。

6.公差和偏差的比较:1)偏差可以为正值、负值或零,而公差则一定是正值。

2)极限偏差用于限制实际偏差,而公差用于限制误差。

3)对于单个零件,只能测出尺寸“实际偏差”,而对数量足够多的一批零件,才能确定尺寸误差。

4)偏差取决于加工机床的调整,不反映加工难易,而公差表示制造精度,反映加工难以程度。

5)极限偏差主要反映公差带位置,影响配合松紧程度,而公差反映公差带大小,影响配合精度。

7.极限尺寸判断原则:1)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2)在任何位置上的实际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对于孔,其实际尺寸不应大于最大极限尺寸;对于轴,则应不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实体尺寸主要是用以限制作用尺寸的,而最小实体尺寸则主要是用以限制实际尺寸的;即作用尺寸和实际尺寸均应限制在最大、最小实体尺寸以内)8.何谓最大、最小实体尺寸?它和极限尺寸有何关系?答、对应孔或轴具有允许的材料量为最多状态下的极限尺寸;或最少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互换性

互换性

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零部件能够彼此互相替换的性能。

1.使用上1)军用:军工产品易损件:子弹、炮弹都具有互换性。

2)民用:日常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举例:备胎、电子元件等等)2.制造上:用先进的生产方式(专业化生产、流水线、自动线), 产品单一,分工精细,可采用专用设备,提高生产率,进行文明生产。

3.设计上采用了互换性原则设计和生产的标准零部件,可简化设计、计算、制图工作量,缩短了设计周期,并便于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总之,遵循互换性原则进行设计、制造和使用,可大大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也为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奠定了基础。

所以,互换性原则是机械工业中的重要原则,是我们设计、制造中必须遵循的,即使是单件、小批生产,零件不具有互换性,此原则也必须遵循。

按互换性要求进行生产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可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所以说,互换性原则是机械制造业中一项重要的生产原则。

按照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以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两种。

区别完全互换指零部件在装配时不需要选择、修配和任何辅助加工,就可以达到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

标准件、大批量。

不完全互换又称为有限互换,它是指在装配前需要将零部件预先分组或在装配时需要进行少量修配调整才能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

精度高、单件小批量。

公差:零部件几何参数允许变动的特定范围 检测: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实施和修订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全部活动过程。

几何误差(随机误差):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不可避免地总会产生种种误差公差是设计人员给定的,它适用于限制误差的某一合理范围。

检验:作出工件合格与否的结论,不给出具体的数值 测量:作出工件合格与否的结论,给出具体的数值互换性与公差、标准化、检测的关系。

合理的公差并正确地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互换性生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

互换性

互换性

互换性:指构成机器(或仪器)的同一规格的零件和部件所具有的以不同的程度和不同的方式可以互相替换使用的性能。

互换性内容:几何量(尺寸大小,几何形状(宏观微观)及相互的位置关系),机械性能,理化性能。

公差:几何量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动,就能满足互换性的目的,这个允许变动量。

用于协调机器零件的使用要求与制造经济性之间的矛盾。

公差与互换性的关系:互换性要公差来保证,满足功能要求条件下,公差应尽量规定得大些。

互换性分类:按程度和范围:完全互换,零部件不需任何辅助加工与修配,可不加挑选进行装配或更换,就可以满足使用要求的性质。

一般地,标准件采用完全互换,便于专业化生产和装配。

不完全互换,在装配前,将零件按实际尺寸分组,按组装配,或采用更换零件或调整位置的办法来达到装配的精度要求,前者分组互换,后者调整互换。

按互换方式或应用场合,内互换,部件或机构内部组成零件间的互换。

不完全互换。

外互换,部件或机构与其相配件间的互换。

完全互换。

标准: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活动。

要素/几何要素:构成几何体的点线面统称。

组成要素:构成几何体的面或面上的线,轮廓要素。

导出要素:由一个或几个组成要素得到的中心点线面,即几何体中心要素。

尺寸要素:由一定大小的线性尺寸或角度尺寸确定的几何形状。

公称组成要素:由技术制图或其他方法确定的理论正确的组成要素。

公称导出要素:由一个或几个公称组成要素得到的中心点线面。

工件实际表面:实际存在并将整个工件与周围介质分隔的一组要素。

实际(组成)要素:由接近实际(组成)要素所限定的工件实际表面的组成部分。

提取组成要素:按规定方法,由实际(组成)要素提取有限数目的点所形成的实际(组成)要素的近似替代。

提取导出要素:由一个或几个提取组成要素得到中心点线面。

互换性名词解释

互换性名词解释

互换性名词解释
互换性是一个概念,用来描述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并具有相似的性质、特征或功能。

互换性通常出现在数学、经济学、生物学和语言学等领域中。

在数学中,互换性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数值在特定的运算过程中可以交换位置,而不影响最终的结果。

例如,在加法和乘法中,任意两个数的顺序可以互换,因为加法和乘法操作都具有互换性。

在经济学中,互换性意味着两个或多个商品可以互相替代,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功能和价值。

例如,苹果和梨可以互换作为水果的选择,因为它们都能提供类似的营养和口感。

互换性在生物学中也经常被讨论。

生物学中的互换性指的是物种或基因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它们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扮演相似的角色。

例如,在某个生态系统中,如果一种物种濒临灭绝,另一种具有类似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的物种可能会代替它的角色。

这种互换性可以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语言学中,互换性是指语言中不同词语之间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相互替代,并保持句子的合理性和意义。

例如,在句子"
我喜欢吃苹果"中,苹果可以被其他水果词语如梨、香蕉等替换,而句子的意思仍然保持不变。

总的来说,互换性是一个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概念。

它描述了在特定条件下,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并且具有相似的特征、功能或意义。

通过理解互换性,我们可以更好
地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在实际问题中进行灵活的替代和交换。

互换性

互换性

互换性是指事物之间可以相互替代的性能互换性的种类:完全互换性不完全互换性互换性的作用:减少设计工作量缩短设计周期有利于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实现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区别:其区别是:完全互换是一批零件或部件在装配时不需分组、挑选、调整和修配,装配后即能满足预定要求。

而不完全互换是零件加工好后,通过测量将零件按实际尺寸的大小分为若干组,仅同一组内零件有互换性,组与组之间不能互换。

b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提高,加工困难,成本增高;而采用不完全互换,可适当降低零件的制造精度,使之便于加工,成本降低。

测量是指为了确定被测几何量的两只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形位公差按结构特征分为:轮廓要素中心要素按存在状态分为:实际要素理想要素按所处地位分为:被测要素基准要素按功能关系分为:单一要素关联要素行为公差带具有形状大小方向位置四要素同一被测要素上既有尺寸公差又有行为公差时,确定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原则称为公差原则,它分为独立原则和相关要求两大类1、测量过程中的四个要素是什么?答:四个要素是:①被测对象②测量单位③测量方法④测量精度2、量块按“级”使用与按“等”使用那个测量精度高?为什么?答: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要高。

因为按“等”使用时排除了量块的制造误差,而按”级”使用则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

3、测量误差的来源包括那些方面?答:主要有以下方面:①计量器具的误差②方法误差③环境误差④人员误差4、什么是尺寸公差和公差带图?答:表示零件的尺寸相对其基础尺寸所允许度动的范围,叫做尺寸公差。

公差带的图解方式称为公差带图。

5、什么是基孔制配合?答: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6、什么是基轴制配合?答: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7、公差带的两个特征参数是什么?答:两个特征参数是:一是基本偏差,它确定公差带位置。

互换性

互换性

一、互换性概述互换性: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奇异,不需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互换性应该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不需经过任何选择、修配或调整便能装配、维修更换●装配或更换后的整机能满足其使用性能要求作用:互换性是重要的生产原则和有效技术措施;不但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减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互换性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尺寸大小、几何形状以及相互位置关系)和机械性能(硬度、强度)的互换达到互换性并不要求相同规格的零、部件集合参数绝对相同,而是允许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

互换性的分类按可换性的程度完全互换(绝对互换) 不需选择、辅助加工和修配不完全互换(相对互换) 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为降低成本而采用其他技术手段来满足装配要求,如对机器中的某个零件的某个尺寸进行配做或进行修配、调整;公差: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二、优先数系在生产中,为了满足用户各种各样的要求,同一品种同一参数还要从大到小取不同的值,从而形成不同规格的产品系列例:普通车床加工最大直径φ320,φ400,φ500,φ630 形成产品系列•本身的零部件•加工和检验用的刀、夹、量具及机床等•使用性能✓防止数值传播的紊乱✓把产品品种的发展一开始就引向科学的标准化轨道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就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调、简化和统一的一种科学的数值标准目前我国数值分级的国家标准GB321--80优先数系的主要特征•R5系列的项值包含在R10系列之中,R10系列的项值包含在R20系列之中,R20系列的项值包含在R40系列之中,R40系列的项值包含在R80系列之中•Rr系列中的项值可按十进法向两端无限延伸,也适用于比值r/p等于整数的派生系列Rr/p•同一系列中任意相邻两优先数常用值的相对差近似不变。

其中R5系列约为60%,R10系列约为25%,R20系列约为12%,R40系列约为6%,R80系列约为3%•R10/3,R20/6,R40/12的理论等比数列十分接近于公比为2的倍数系列•标注派生系列时,除含有项值 1 的可用简化符号Rr/p外,其它的均需表明系列中含有的一个项值如R10/3(… 2.5 …)例:试写出R10/3从0.012到100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解:该数系为0.016,0.0315,0.063,0.125,0.25,0.5,1,2,4,8,16,31.5,63第一章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第一节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词汇1.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

互换性

互换性
1、什么叫互换性?具备互换性的条件是什么? 互换性是指实体不作改动即可替代另一实体以满足同样要求的能力。对机器,仪器零件而言,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按规定的精度分别制造,在装配或更换时,任取其中一件,不需做任何挑选,辅助加工或调整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器或仪器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称为零件的互换性。零件功能方面的互换性称为功能互换性,尺寸方面的互换性称为尺寸互换性。 要使零件具有互换性,不仅要求决定零件或部件特性参数的公称值和制造公差相同,而且要求零件在装配过程中应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①装配前不需挑选;②装配时不需修配和调整;③装配后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 2、互换性的重要性是什么? 从设计角度看,由于按互换性原则设计零件,可以简化绘图、计算等工作,而采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缩短设计周期。这样对发展系列产品、改进产品性能会起到重要作用。 从制造角度看,互换性是提高生产水平和进行文明生产的有利手段。便于组织生产协作,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生产发展。 从使用角度看,由于零件具有互换性,所以零件坏了可以以旧换新,维修方便。这样不但可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而且还可以提高机器的使用价值。 零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说互换性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生产原则与有效的技术措施。 3、实现互换性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互换性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技术经济原则。为满足机械制造中零件所具有的互换性,要求生产零件尺寸应在允许的公差范围之内。这就必须对一种零件的形式、尺寸、精度、性能等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同类产品还需按照尺寸大小合理分挡,以减少产品的系列,这就是产品标准化。 零件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统一零件的尺寸,而统一零件的尺寸,是为了保证实现零件的互换性。因此,产品零件的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条件。 4、为什么说几何量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技术保证? 零件标准化为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提供了可能性,而要把这

互换性

互换性

1.互换性的特点:互换性表现在对产品的零部件在生产,使用,维修三个阶段不同要求。

装配前不需要选择,装配中不需要调整和修配,装配后能满足原设计要求。

例举:电灯泡,手表,汽车上零件。

2.互换性的作用:1)在设计方面,最大限度地采用具有互换性的标准化零部件,可大大简化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设计周期,同时便于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

2)在制造和装配方面,零件具有互换性,可以采用分散加工,集中装配,有利于厂际合作,也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3)在使用和维修方面,可以减少机器的维修时间和费用,保证机器能连续持久的运转,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3.互换性的分类:1)按互换参数的范围,可分为几何参数互换性和功能互换性;2)按方法及程度分,可分为完全互换性和不完全互换性(概率互换,修配互换,分组互换);3)按部位或范围分,可分为内互换与外互换。

4.判断一批零件是否具有互换性,必须满足2个条件:1)满足不需要挑选,不经修配或调整便可进行装配;2)满足装配后能达到预定使用要求。

5.互换性对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各个方面都带来极大的方便,所以它不仅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也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6.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机械性能的影响:1)对配合性质的影响;2)对耐磨性的影响;3)对疲劳强的影响;4)对接触刚度的影响;5)对腐蚀性的影响;6)对冲击强度的影响;7)对其他性能的影响。

对于5):粗糙的表面,易使腐蚀性物质存积在表面的微观峰谷处,并渗入到金属内部,致使腐蚀加剧。

因此,提高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质量,可以增强其抗腐蚀的能力。

对于6):对于钢制零件,其冲击强度值因表面粗糙度要求的降低而减小,当配合件在低温状态工作时,这种影响更为明显。

7.基本尺寸的特点:1)设计者根据零件的强度,刚度,结构工艺性确定尺寸;2)设计出尺寸虽然精确,但不标准,还需向标准靠拢,使设计出尺寸符合国家标准;3)零件加工到它基本尺寸不一定是合格尺寸。

互换性的概念

互换性的概念

互换性的概念概念: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任取其一,不经任何挑选和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能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的特性叫做互换性。

分类:互换性按其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定义:完全互换—装配时不需挑选和修配。

不完全互换—装配时允许挑选、调整和修配。

应用:零部件厂际协作应采用完全互换,部件或构件在同一厂制造和装配时,可采用不完全互换。

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规格相同的零部件在加工好以后,不需要作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在几何参数上具有互相替换的性能。

概率互换(大数互换性)属于完全互换性,这种互换性是以一定置信水平为依据,例如置信水平为95%、99%等,使加工好的规格相同的大多数零部件不需任何挑选、调整、修配等辅助处理,在几何参数上就具有彼此互相替换的性能。

完全互换性应用于中等精度、批量生产。

不完全互换性应用于高精度或超高精度、小批量或单件生产。

不完全互换性是指规格相同的零部件加工完以后,在装配(或更换)前需要挑选、调整或修配等辅助处理,在几何参数上才具有互相替换的性能。

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完全互换将使零件制造精度要求很高,难于加工,成本增高。

这时,可以根据生产批量、精度要求、结构特点等具体条件,或者采用分组互换法,或者采用调整互换法,或者采用修配互换法,这样做既可保证装配精度和使用要求,又能适当地放宽加工公差,减小零件加工难度,降低成本。

互换性的意义设计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标准部件,大大简化了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了设计周期,并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产品的多样化。

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便于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有利于计算机辅助制造,及实现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使用维修方面:减少了机器的使用和维修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机器的使用价值。

标准和标准化的引入要使具有互换性的产品几何参数完全一致,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

在此情况下,要使同种产品具有互换性,只能使其几何参数、功能参数充分近似。

什么是互换性

什么是互换性

什么是互换性:统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任取其一,不需要任何挑选和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能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的性能。

互换性的分类:几何参数间的互换和力学性能间的互换。

什么是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为尺寸公差。

基孔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孔制配合。

基轴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基轴制配合。

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称为实际尺寸。

位置公差分为哪三类:定向公差,定位公差,跳动公差(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最大实体尺寸:实际要素在最大实际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对于外表面为最大极限尺寸,对于内表面为最小实际尺寸。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对于内表面为最大实际尺寸减去形位公差值;对于外表面为最大实体尺寸加形位公差值。

作用尺寸:(1)孔的作用尺寸:即在配合面全面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

(2)轴的作用尺寸:即在配合面全面上,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

体外作用尺寸: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体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对关联要素,该理想面的轴线或中心平面必须与基准保持图样给定的几何关系。

取样长度:指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规定的一段基准线长度。

评定长度:由于加工表面有着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性,为了充分合理的反映某一表面的粗糙特性,规定在评定是所必须的一段表面长度,它包括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称为评定长度。

封闭环:封闭环是加工或装配过程中最后自然形成的那个尺寸。

公差原则:就是处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关系的规定;公差原则分为独立原则和相关原则。

相关原则又分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和最小实体要求。

独立原则:指图样上给定的每一个尺寸和形状,位置要求均是独立的,应分别满足要求。

如果对尺寸和形状,尺寸与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特定要求,则应在图样上予以规定。

互换性

互换性

1.互换性的定义:广义:事物可以相互替换的特性;机械制造中的互换性:按规定的几何、物理及其他质量参数的极限范围或公差,来分别制造机器的各个组成部分,使其在装配与更换时不需辅助加工修配,就能很好的满足使用和生产上的要求。

(P1)2. 互换性分类按实现方法和互换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完全互换性(极值呼唤)和不完全互换性。

不完全互换性包括改来互换性(大数互换性)、分组互换性、调整互换性和修配互换性。

(P2)3.完全互换性是指零、部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仅需要辅助加工与修配,而且不需选择,即可保证百分之百的满足使用要求。

(P2) 4. 优先数系的构成规律;优先数和优先数系就是对各种技术参数的数值进行协调、简化和统一的一种科学的数值制度。

我国标准GB/T3 21—1980采用的优先数与国际标准ISO 3:1973相同,分别用系列代号R5,R10,R20,R40,R80表示。

这五种优先数的公比分别用q5,q10,q20,q40,q80表示,下表的数字表示各系列中每个“十进制段”被细分的段数。

即R5中每个十进段被分为5个小段。

(P19)注意看课本。

5. (简答)什么是机械制造中的互换性?公差是什么?答:机械制造中的互换性:按规定的几何、物理及其他质量参数的极限范围或公差,来分别制造机器的各个组成部分,使其在装配与更换时不需辅助加工修配,就能很好的满足使用和生产上的要求公差是实际参数的允许变动量。

6. 什么是标准?什么是标准化?答:(1)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2)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技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达到统一,已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7. 计量学和计量测量是将北侧的量与用计量单位表示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量值的过程。

在我国,习惯上将以保持量值统一和传递为目的之专门测量称为计量,而将研究测量、保证量值统一和准确的科学称为计量学。

测量过程包括测量对象、测量单位、测量方法、测量器具、测量者及测量环境的等要素。

互换性概述

互换性概述

过于繁多,减少给组织生产、管理与使用等带来的困难,必须把产
品技术参数数值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并进行优选、协调、简化和统 一。
绪 论
生产实践证明, 对于产品技术参数合理分档、分 级, 对产品技术参数进行简化, 协调统一, 必须按 照科学、 统一的数值标准, 即优先数与优先数系。 实践证明,优先数系和优先数就是对各种技术参 数的数值进行协调、简化和统一的一种科学的数值标 准。 优先数系是一种十进制几何级数。所谓十进制,即几 何级数的各项数值中包括1,10,100,…,10n和0.1, 0.01,0.001,…,10−n组成的级数(n为正整数)。几 何级数的特点是任意相邻两项之比为一常数,即公比。 优先数系中的任何一个数值为优先数。
(R5系列) (R10系列) (R20系列) (R40系列)
一般优先选择R5系列, 其次为R10系列、 R20系列 等等, 其具体数值见附表0-1。
绪 论 表0-1 优先数系基本系列的常用值
绪 论 0.2.3 技术测量 已加工好的零件是否满足公差要求,要通过技术
测量及检测来判断。在机械制造中,加工与测量是相
具,也是签订生产合约、承诺质量保证的重要基础。GPS标
准是影响最广、最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GPS标准的水平对 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和水平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绪 论
0.2.2 优先数系与优先数
产品无论在设计、制造,还是在使用中,其规格, 如零件尺寸, 原材料尺寸,公差,承载能力及所使用设备、刀具、测量器具的尺
绪 论 国家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有关部门起
草,审批后由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它对全国经
济、技术发展意义重大,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执行。部 颁标准对一个部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意义重大,必须在 部属范围内执行,由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联合主持并 指定发布。企业标准指公司企业、行业机构制定的在

《互换性》基础知识点

《互换性》基础知识点

《互换性》基础知识点一、互换性的概念互换性是指在机械零件制造过程中,同一规格的零件可以相互替换,而不会影响整个机械系统的性能。

它是一种重要的工程设计原则,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能够提高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互换性的分类1、几何参数互换性:指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公差在制造过程中符合互换性原则,如直径、长度、角度等。

2、机械性能互换性:指零件在经过不同的使用条件后,其机械性能仍然保持一致,如抗磨损性、抗疲劳性等。

3、精度互换性:指零件的精度等级在制造过程中符合互换性原则,如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等。

三、互换性的实现1、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在设计中采用标准化的尺寸和公差,使零件具有互换性。

2、采用先进的加工方法:采用高精度的加工方法,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可以提高零件的精度和一致性。

3、采用合理的检测方法:采用高精度的检测方法,如光学测量、射线检测等,可以确保零件的精度和质量。

4、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和控制,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都符合要求。

四、互换性的应用1、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汽车制造中需要大量的零件,采用互换性原则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机械制造中需要加工和组装大量的零件,采用互换性原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在医疗器械制造中的应用:医疗器械制造中对精度和质量要求非常高,采用互换性原则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互换性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因此,在机械工程中采用互换性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证券基础知识》知识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证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证券市场的人来说,掌握《证券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证券基础知识》的重要知识点。

一、证券市场概述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它由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投资者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提供资本筹集、证券交易、信息披露和资源配置等。

互换性课件

互换性课件
成本和产品价格。
THANKS
谢谢
互换性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互换性概述 • 互换性的基本要求 • 互换性的实现方法 • 互换性与质量管理 • 互换性与工业生产 • 互换性案例分析
01
CHAPTER
互换性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互换性是指在机械制造中,同一种零件可以互相替换而不影响机器性能的性质。
概念
零件的互换性包括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其中完全互换是指在装配前不经过选 择、修理或不进行加工就能达到规定的性能要求,不完全互换则是指除完全互换 的特性外,其余特性需要经过选择、加工或修理才能达到规定要求。
电子行业
电子行业中,零件的互换 性能够保证电子产品的质 量和可靠性,方便维修和 升级。
航空航天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中,零件的 互换性能够提高产品的可 靠性和安全性,降低维护 成本。
02
CHAPTER
互换性的基本要求
几何要素的互换性
总结词
几何要素的互换性是实现产品装配的基本条件,要求零件在几何形状、尺寸和 位置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案例三:机械制造中的互换性实践
总结词
机械制造中的互换性实践提高了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
详细描述
在机械制造中,互换性设计主要体现在零件 的尺寸和公差的标准化上。通过制定统一的 国家标准和规范,不同厂家生产的机械零件 能够相互替换使用,提高了机械制造的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这种设计理念的应用,使 得机械制造产业得以快速发展,降低了生产
化学性能的互换性
总结词
化学性能的互换性要求零件在装配后能够实现预期的化学功能,如耐腐蚀性、抗氧化性 等。
详细描述
化学性能的互换性涉及到零件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这些 化学性能需要在零件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进行控制,以确保零件在装配后能够满足预期的

互换性

互换性

互换性互换性: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和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能满足其使用功能要求的性能。

//零部件所具有的不经任何挑选或修配便能在同规格范围内互相替换的特性叫做互换性。

互换性分类:完全互换、不完全互换。

内互换、外互换。

标准分类: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卫生标准。

尺寸偏差(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即为尺寸偏差。

孔ES/EI 、轴es/ei 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

主要是反映机器零件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的矛盾。

孔Th=|Dmax —Dmin|=|ES —EI| 轴Ts=|dmax —dmin|=|es —ei|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反映组成机器的零件之间的关系。

Tf=Th+Ts配合种类: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最大间隙Xmax=Dmax —dmin=ES —ei 最小间隙Xmin=Dmin —dmax=EI —es配合制分类:基孔制(代号为H 基本偏差即下偏差为0)一般情况设计时应优先选用基孔制、基轴制(代号为h 基本偏差即上偏差为0)基本偏差:是确定零件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者是下偏差。

D=3n 1D D i=0.453D 代入公式可求出公差等级IT线性尺寸四个公差等级:精密级、中等、粗糙、最粗准确度(测量精度):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综合影响的程度。

说明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正确度: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

评定系统误差的精确程度。

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

一个量块只有一个尺寸。

量块可以利用粘性组合使用。

量块的作用:1)生产中被用来检定和校准测量工具或量仪。

2)相对测量时用来调整量具或量仪的零位。

3)有时量块还可以直接用于精密测量、精密划线和精密机床的调整。

度量指标:指选择和使用计量器具、研究和判断测量方法正确性的依据,是表征计量器具的性能和功能的指标。

测量分类:接触测量、非接触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设计时给定的尺寸称为,而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称为。

2、按照互换性的范围的不同,互换性分和两种。

其中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广泛。

3、在公差带图中,确定的一条基准直线称为零线。

通常零线表示。

4、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和公差带两要素。

5、基本偏差反映配合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到的代数差称为. . . . ..()A、上偏差B、下偏差C、基本偏差2、零件的基本尺寸是在时确定的……………..()A、加工B、装配C、设计3、比较两尺寸精度高低的依据是两尺寸的………………..()A、公差等级的高低B、公差值的大小C、基本偏差的大小4、下列描述零件尺寸合格的条件不正确的是……………..()A、实际尺寸在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之间B、基本尺寸在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之间C、实际偏差在上偏差与下偏差之间5、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A、大于B、等于C、小于D、大于、等于或小于6、间隙配合的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A、之上B、之下C、相互交叠7、公差的大小等于………………………………………….()A、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 B 、上偏差减下偏差C 、极限尺寸减实际尺寸8、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A、基本尺寸B、实际尺寸C、极限尺寸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零件的互换性越高越好。

…………………………………….( )2、公差等级代号数字越小,则标准公差数值越小…………….( )3、尺寸公差可为正值或零值…………………………………….( )4、零件尺寸的实际偏差小于公差就合格……………………….( )5、最大极限尺寸不一定大于基本尺寸,而最小极限尺寸一定小于基本尺寸。

………………………… …………………………….()6、φmm…………………………………………………...( )7、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 )8、尺寸偏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

…………………………….( )9、E I≥es的孔和轴配合是间隙配合......................( )10、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须相等…………………(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某轴为φmm,指出该轴的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并求出极限尺寸。

(8分)2、在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中,孔、轴的公差带相互位置(6分)3、解释配合代号φ30的含义。

(12分)(1)孔的公差等级轴的公差等级(2)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孔的基本偏差代号(3)基本尺寸(4)配合类型4、已知轴的尺寸为φ90g7mm,完成下面的填空(12分)(1)最大极限尺寸(2)最小极限尺寸(3)公差值,基本偏差系列(4)公差等级,公差带代号5、什么叫间隙配合?其特点是什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应是。

A. 相同规格的零件;B.不同规格的零件;C. 相互配合的零件;D.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2. 不完全呼唤性与完全互换性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完全互换性。

A. 在装配前允许有附加的选择;B. 在装配时不允许有附加的调整;C. 在装配时允许适当的修配;D. 装配精度比完全互换性低。

3. 基本尺寸是。

A. 测量时得到的;B加工时得到的;C. 装配后得到的;D.设计时给定的;4. 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关系是。

A. 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C. 前者等于后者;D.两者之间的大小无法确定;5. 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

A. 上偏差;B.下偏差;C.基本偏差;D.实际偏差6. 关于偏差与公差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际偏差愈大,公差愈大;B. 上偏差愈大,公差愈大;C. 下偏差愈大,公差愈大;D. 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愈大,公差愈大。

7. 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

A. 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基本尺寸;D.实际尺寸;8. 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基本偏差是。

A. 上偏差;B.下偏差;C.实际偏差;D.上偏差或下偏差中靠近零线的那个;9. 当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正值时,此代数差称为。

A. 最大间隙;B.最小间隙;C.最大过盈;D.最小过盈。

10. 下列孔与基准轴配合,组成间隙配合的孔是。

A. 孔的上、下偏差均为正值;B. 孔的上偏差为正,下偏差为负;C. 孔的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D. 孔的上、下偏差均为负。

11. 公差带的大小由确定。

A. 基本偏差;B.公差等级;C.基本尺寸;D.标准公差数值。

12. 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标准公差等级共有级。

A.12;B.16C.18;D.2013. ф20f6, ф20f7, ф20f8 三个公差带。

A. 上偏差相同且下偏差相同;B. 上偏差相同但下偏差不相同;C. 上偏差不相同但下偏差相同;D. 上下偏差均不相同;14. 当孔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时,计算下偏差数值的计算公式为。

A.ES=EI+IT;B. ES=EI-ITC.EI=ES+ITD.ei=es-IT15. 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

A. 因为孔比轴难加工;B. 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C. 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D. 因为从工艺上讲,应先加工孔,后加工轴。

二.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 基本尺寸必须小于或等于最大极限尺寸,而大于或等于最小极限尺寸。

()2. 某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3. 偏差可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只能为正值。

()4. 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

()5. 实际尺寸就是真实的尺寸,简称真值。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孔的上偏差用表示。

轴的下偏差用表示。

2. 孔、轴的公差带代号由代号和数字组成。

3. 以加工形成的结果区分孔和轴;在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大变小的为,尺寸由小变大的为。

4. 零件的尺寸合格时,其实际尺寸在和之间,其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5. 零件的几何量误差主要是指、、和。

6. 当EI-es≥0时,此配合必为配合。

7. 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况下,公差等级越高,公差值。

8. 基孔制配合的孔称为。

其基本偏差为。

代号为。

数值为。

另一极限偏差为偏差。

四.计算题(共两大题。

共25分)1. 计算出下表中空格中的数值,并按规定填写在表中.(单位:mm)(每空2分,共10分)+0.021 mm 轴配合的极限间隙、极限过盈、2. 计算Ф30 0+0.021mm 孔与Ф30+0.008平均间隙(或平均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孔、轴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

(15分)1.公差带的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

2.量块按其制造精度分为(00,0,1,2,3,k)六级,其中(00)级最高,3级最低。

3.光滑极限量规的通规是控制被测工件的(作用尺寸)不超出最大的实体尺寸的量规。

4.在图样上,定位公差带的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确定的。

5公差原则是处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关系的原则。

6、若滚动轴承内圈平均直径的尺寸公差为0.02mm,其上偏差为(0 )mm下偏差为(-0.02) mm7.齿轮加工时,产生径向误差的原因是(几何)偏心,用(径向综合误差△F"i)来评定。

8.测量表面粗造度时,为了限制和减弱(表面波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1、对厂际协作,应采用完全互换法,而厂内生产的零部件的装配,可以采用不完全互换法。

2、检测轴时卡规的通规尺寸被按测轴的最大实体尺寸制造,而卡规的止规按被按测轴的最小实体尺寸制造。

3、尺寸公差等级分为国家标准 20个等级4、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公差之和等于配合公差带。

5、体外作用尺寸是零件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的结果。

6、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出的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则。

7、评定表面粗糙度时,应把测量限制在足够短的长度上,这段长度称为取样长度。

8、滚齿加工中,影响齿轮传递运动正确性的主要误差是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

9、三针测量法主要应用于测量精密外螺纹的单一中径10、矩形花键联结的定心方式有小径定心、大径定心、键宽定心解释下列:Φ0.1ABC:公差项目⊙表示位置度,公差为0.1,以A为第一基准,以B为第二基准,以C 为第三基准。

RZ6.3MM RZ3.2MM√:表示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加工表面,Rz的最大值为6.3UM,最小值为3.2UM。

8X23H7x26H10x6H11 GB/T1144-2001 :表示距形内花键,8个键,小径为23mm,公差带代号为H7,大径为26mm,公差带代号为H10,键宽为6mm,公差带代号为H11,国家标准。

副8-7-7(0.210)GB/T10095.2-2001:齿轮副的第I组公差项目为8级,第II III公差项目要求均为7级,最小法向侧隙为0.210mm,最大法向侧隙为0.365mm .M20x2-6H/5g6g: 表示公称直径为20mm的普通螺纹,螺距为2mm,中径公差带代号为6H的内螺纹,与中径公差带代号为5g,顶径公差带代号为6g的外螺纹配合。

M24x2-5g6g:细牙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为24mm的普通螺纹,螺距为2mm,中径公差带代号为5g,顶径公差带代号为6g1.6√磨:用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上限值为1.6UM简答题:1、量规的通规---------各控制工件的哪个极限尺寸?答:量规的通规:最大实体尺寸→作用尺寸止规工件:最小实体尺寸→实际尺寸综上所述量规的通规用于控制工件的作用尺寸,止规工件用于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用量规检验工件时,其合格标志是通规能通过,止规不能通过,反之即为不合格品。

2。

矩形花间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定心有哪几种?为什么?答:参数:大径D、小径d、键宽B定心方式:大径定心、小径定心、键宽定心最常用:小径定心因为内花键比外花键加工方便,矩形花键联按采用小径定心以获得更高的定心精度,并能保证和提高花键的表面质量。

3、表面粗糙度的含义是什么??答: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它由加工方法本身或其它因素形成的。

4、简述最大实体要求的特点:?答:1>被测要素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超过最大实体实效尺寸,2>被测要素的局部实际尺寸处处均为最大实体尺寸,允许的形位误差为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值,3>当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后,其偏差是可补偿给形位公差,允许的形位误差为图样上给定的形位公差值与偏离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