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历史小故事
夏朝的神话传说与人物故事
![夏朝的神话传说与人物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86d68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4.png)
夏朝的神话传说与人物故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夏朝的历史悠久,渊源深远,其中融合了丰富多样的传说和故事。
这些神话传说和人物故事,不仅为夏朝时期的历史增添了色彩,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一些夏朝时期的神话传说和人物故事,以展示夏朝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神话传说1. 盘古开天辟地根据《山海经》传说,夏朝的神话故事中,盘古是开天辟地的主角。
相传在太初时期,天地混沌一片,一位巨人盘古奋力开天辟地,他用巨斧砍破了乌云重重的天空,分割了滔滔洪水,形成了天地万物。
盘古破天开地的故事象征了宇宙的起源和秩序的建立,在夏朝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女娲造人女娲是夏朝神话中的女主角,她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之一。
传说女娲用五色石代表五种元素,在天空抓取到了飞翔的神禽,用它的蛋孵化出了人类。
女娲造人的故事讲述了人类的起源与女性力量的作用,体现了夏朝对人类来源和社会形态的理解。
3. 炎帝与黄帝之战夏朝时期,炎帝和黄帝是两位重要的神话人物。
据传,炎帝是夏朝的创始人,而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在夏朝神话中,炎帝与黄帝发生了一场史诗般的战争,最终黄帝战胜了炎帝,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这个传说反映了当时夏朝和黄帝时代之间的关系,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
二、人物故事1. 夏禹治水夏禹是夏朝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师。
相传夏禹治理九州,实施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如开凿灌溉渠道、修建堤坝等,使灾害频发的洪涝水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夏禹治水的故事成为中国水利事业的重要典范,他的治水理念和方法影响了后世。
2. 伏羲创造八卦伏羲是传说中的夏朝始祖之一,他被尊称为八卦之祖。
根据传说,伏羲观察自然界,将天地万物和人类活动抽象为八卦符号,并用来占卜和预测未来。
伏羲创造的八卦系统为后世的哲学、占卜和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成为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
3. 姜女与大禹姜女是夏朝时期的一位巫师,被尊称为“夏姜”。
夏朝故事典故
![夏朝故事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8c59424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e.png)
夏朝故事典故有:
1.夏桀无道:夏桀是夏朝的末代君主,他荒淫无道,残害百姓,
导致夏朝的衰落和灭亡。
这个典故警示人们要勤政爱民,不能荒淫无道。
2.大禹治水: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他因治理洪水而闻名。
他
勤勉努力,带领百姓与洪水斗争,最终成功治理了洪水。
这个典故体现了大禹的智慧和勇气,也表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3.鸣条之战:鸣条之战是夏桀和商汤之间的战争。
商汤率领军队
在鸣条击败了夏桀的军队,夏桀逃亡后被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这个典故表明了商汤的英勇和智慧,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夏朝的历史小故事
![夏朝的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b8485755ef7ba0d4a733bb4.png)
夏朝的历史小故事导读:本文是关于夏朝的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夏朝的历史小故事篇一:和亲政策是夏朝兴亡的关键关于夏禹和涂山氏的婚姻有过这样的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
’禹日:‘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
’涂山之歌日:‘绥绥白狐九尾庞胖,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从大禹和涂山氏的婚姻来看,夏族不但女孩子外嫁有太多禁忌,要在高台上等待神灵的昭示,男子娶妻也要借助宗教巫术的手段完成。
而在政治方面,禹因为治理洪水的共同事业与涂山氏结成联盟。
这就说明了在当时社会已经打破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婚姻关系。
几个氏族的联盟构成了强大的部落。
有利于增强该部落的军事抵抗能力,抵抗外部落的入侵,以及增强该部落的生存能力。
还有在东夷居住区的涂山召开的诸侯大会,可以看出,东夷族与夏族的关系已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通过与东夷族的联姻增加了夏族的政治、军事力量。
禹起用东夷族的人,并委以重任,还准备以皋陶和益作为自己王位的继承人,这足以说明夏族的政治体系得到了改善和进步。
夏族与涂山氏结成联盟。
两族也就加强了经济方面的往来。
两族在生活用品、农业方面形成了互补。
夏族的商人可以把涂山氏没有的、而夏族比较盛行的物品拿到涂山氏去换购商品。
涂山氏也通过同样的办法,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康。
避免了战争的发生,社会的安定,夏族得以逐渐的强盛起来。
夏族与东夷族通过和亲加强了两族间的文化交流。
我曾经听先生给我讲的考古纪实说,在二里头文化中发现的玉器,以及漆器、丝麻织物等,这些在太湖流域良渚文化中特别发达。
在餐饮器器方面,二里头文化早期的炊器主要是深腹罐和鼎,良渚文化的炊器主要也是釜和鼎。
那个时候就有了建筑,良渚文化中出现大面积的人工“土筑金字塔”,就是经过人工夯打而修筑的一种高台土丘,是埋葬权贵人物并作祭坛用的场所,与二头里文化中发现大面积的夯土宫殿建筑基址的情况大致是相同的。
夏朝的历史
![夏朝的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8a6a7d4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6f.png)
夏朝1、口诀:夏朝(世袭制)大禹治水九鼎成,万民归启赖贤明。
太康承父家天下,寒浞行奸覆夏庭。
颠沛少康兴祖祚,昏庸孔甲匿龙精。
桀从妹喜荒淫事,四百四十殿宇倾。
2、重要人物:禹,启,太康,后羿,寒浞,少康,孔甲,桀,妹喜3、历史典故:大禹治水,过门不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太康失国,择友必端,孔甲好龙,妹喜亡夏4、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被世人广为传颂。
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一过家门听哭声,二过家门听笑声,三过家门捎口讯,治平洪水转家中。
禹治水的十三年中,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口,却没顾上进去看一看。
第一次经过门口时,他听见自己的儿子呱呱落地了,妻子由于分娩的痛苦正在大声呻吟。
手下劝他进去看看产妇婴儿,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
第二次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咿呀学语,挥着小手叫父亲,禹向妻儿远远地打了个招呼,含着热泪离开了。
第三次经过家门口,孩子长到十多岁了,跑过来拉着父亲的手往家里拉,他爱怜地抱起儿子,亲了一下,叫儿子告诉母亲,治水忙,没空回家,又匆匆离去了。
大禹一生为民谋福,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顾念百姓、公而忘私的精神,值得后人敬仰。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我们要学习古人的献身精神与主人翁的责任心态。
这也是大禹文化的精髓。
4、后羿射日?(1)大羿(yi):本称“羿”、“大羿”、“司羿”:帝尧时期的射师,嫦娥的丈夫,被帝尧封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
他善于射箭,曾经帮助帝尧射下九日,匡扶黎民。
人们尊称他为“羿、大羿”。
后羿射日是指大羿射日,是司羿射日。
(2)从夏启开始,夏代君主采用由“司”字反写而造成的新字“后”字作为自己的官方正式头衔,一直沿用到公元前1600年(夏桀末年)。
故“后”是夏代最尊贵的称号。
(3)后羿(约前1998年—前1940年),又称“夷羿”、“羿”,“后”是夏代君主尊号,他是夏朝第六任君主。
夏代有穷氏首领。
在太康(禹的孙子)不理朝政的时候,后羿在洛河发动政变,太康流落洛河之南,史称“太康失国”。
夏商西周历史故事(5个)
![夏商西周历史故事(5个)](https://img.taocdn.com/s3/m/02d3fdcbb14e852458fb5724.png)
夏商西周历史故事(5个)1、夏:时日曷丧,予汝偕亡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任天子,接班的时候,夏王朝已经山河日下,快不行了。
但夏桀不甘心沉沦下去,打算重振辉煌,即位后马上拿山东滕县地区的“有施国”开刀。
当时,很多诸侯已经不再服从夏王族的领导地位,开始面离心叛。
其中有施国从前对夏桀挑鼻子竖眼,正好被夏桀抓为现行。
为了杀一儆百,夏桀亲自坐上战车,调集了上万军队集结在有施国几百米长的小城之外,耀武扬威。
有施国在大兵压境面前失去勇气,下城请罪,表示愿意臣服纳贡。
夏桀不许投降,一定要灭掉他的封国,杀鸡儆猴,给各家诸侯做个样子。
有施氏急了,只好选了一个美女“妹喜”进献给夏桀。
夏桀立刻魂魄全无,于是再也不说灭有施氏了,急不可待罢兵回朝。
夏桀收了妹喜,放了有施国,不但没有重建在诸侯中的声威,反倒令诸侯更小看了他。
妹喜被接到夏都巩义,看见夏桀的王宫已是多年陈旧。
夏桀赶紧下令在附近的洛阳地区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很漂亮的新宫殿,修得很高,从地面往上看,有将要倾倒的感觉,所以取名倾宫。
在倾宫里又用美玉、石头砌出琼室、瑶台。
修好了以后,夏桀就挽着妹喜跑来浪漫。
当时政府规定,一人发五十亩地,十分之一粮食上交王族。
但是夏桀不理睬这个标准,敛收无度,宫里粮食多得吃不了,就把它们都酿成美酒。
夏桀挖了一个举世闻名的巨大的酒池装酒,酒池里面能够行船,乐师和歌女站在船上,鼓手安置在岸边。
酿这一大池子的酒,剩下的酒糟堆积成丘,连绵十里,从丘顶可以远望七里。
一通鼓响,有三千人从殿外嘻嘻哈哈奔跑而入,你强我夺,蹲在池旁争地方,象牛饮水一样趴在池沿猛吸起来。
好多人喝醉了以至于掉入酒池淹死。
乐师和歌女则给大伙伴奏以靡靡之音。
在一旁欣赏着这出闹剧的妹喜嘻嘻而笑,引为乐事。
大臣“关龙逄”,看见夏桀这番胡闹,实在忍不住了,就手捧着黄图,上边绘制着祖先们的丰功伟绩,包括大禹治水的图像,跑来给夏桀看。
关龙逄说:“希望您看了以后,能效法先王,善待民众,停止胡作非为。
中国夏朝历史故事
![中国夏朝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440f9f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2.png)
中国夏朝历史故事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人类的历史。
人类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便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
因此,历史原本就是生动的。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中国夏朝历史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夏朝历史故事篇一:少康中兴的故事少康中兴的故事要追溯到距今四千年前的夏朝前期。
这是一个关于夏朝第六代天子“少康”的故事。
从夏朝第二代天子太康起,天子无心朝政,朝纲废弛,百姓民不聊生。
有穷氏后羿乘机而起,篡夺了朝政,史称“太康失国”。
后羿在位八年,他的夏朝天子之位难以得到各诸侯的信服,饱受争议。
后羿将王位还给仲康,但以有穷国不纳贡为交换条件。
然而,后羿被自己的妻子和好心收留的寒国君主伯明的堂侄韩浞一同设计谋划,杀后烹之。
从此,寒浞代夏,对夏国的势力乘胜追击。
夏王仲康、相都死在韩浞的刺杀下。
而相的遗腹子少康成为了夏唯一的希望。
少康在母亲的国家有仍氏封地诞生,自小发愤图强,长大后作了有仍氏的牧正。
为报国恨家仇,他开始谋划复国。
少康与逃亡的夏臣伯靡商讨计策,聚集夏国族人,集聚军事力量。
少康派下臣女艾在浇处做间谍,将自己的儿子季杼派往诱杀豷,以弱胜强。
寒浞的势力节节败退,自杀未遂,最终被伯靡凌迟处死。
少康大获全胜,夏朝光复。
夏朝的天子之位再次回到了姒氏后人姒少康手中。
自小深知底层百姓疾苦的少康,在位期间,勤政爱民,广施德政,体恤民事,得到了百姓的拥护,曾经危在旦夕的夏朝得以复兴,出现了“中兴”之势,一步步走向繁盛。
这就是少康中兴故事的来源。
中国夏朝历史故事篇二:大禹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的父亲鲧因治水不成而被舜所诛,鲧一没有渎职,二没有贪污治水资金,三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舜为什么要杀他呢?治水没有成功不是理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那样低下,科学技术那样低下,又没有前人的治水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靠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地摸索,失败是正常的。
要鼓励探索,要允许失败,以舜那样的英明之主不会不知道这一点。
其实,说穿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治水不成不过是一个借口,而杀掉他才是真正的目的,这是政治斗争和权力角逐的必然结果。
夏朝的人物历史故事_历史故事
![夏朝的人物历史故事_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56f4fc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3.png)
夏朝的人物历史故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涌现出过许许多多贤哲志士、革命先辈、文学大家、巨匠……他们以崇高的信念、坚韧的斗志、顽强的毅力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创造出无数的丰功伟绩,他们自然也就成了享誉世界的“名人”。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夏朝的人物历史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夏朝的人物历史故事篇一:太康失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虽距今历史悠久,但其历史故事流传至今,其文化刻在历史书卷上。
下面将介绍的就是夏朝的历史事件——太康失国。
启晚年奢侈,终日沉迷于歌舞声色之中,朝中政事不修。
后启死了之后,王室内乱。
既然是“家天下”了,权位当然应该由他的儿子来继承了。
但启的儿子有五个,结果谁也不肯让步,于是五个儿子为了争夺权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后来权位被其中之一的太康所得。
然而不幸的是,太康即位后,不但没有改善朝政,反而变本加厉,终日田猎无度,流连于美色酒肉之中。
有人向他进谏,劝他以天下百姓为重,要他勤于政事,可太康却对此置之不理。
加上之前夺权斗争造成的内乱,朝中众臣对夏后氏很是失望。
这样,太康逐渐失去了民心,给一些觊觎权位已久的诸侯有了可趁之机。
有一日,东夷的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就趁太康出去田猎之时,领兵拦截了太康的归路。
太康见此状况,惊慌不已,吓得有家不敢回,拔腿就跑。
但他哪里逃得掉,后羿乃是当时闻名的神箭手,他拔出利箭,张开大弓,于十里之外将太康射杀。
太康一死,后羿便轻而易举地取得了朝中的权位,得以号令诸侯。
太康失国,皆因为他不顾百姓,只图自己享乐,使得王道不正。
而可悲的是,后羿得位以后,居然也重蹈了太康的覆辙。
后羿自持善射,以为天下无人不服,便对自己的言行不加丝毫约束。
他像太康一样终日沉湎于酒色,不问政事。
后来,在他的亲信中有一个叫寒浞的,此人诡计多端,早想除掉后羿取而代之。
他知后羿目中无人,于是伺机暗杀了后羿,自己当上了国君。
这“家天下”的夏朝,才传了两位君王,权位就落到了外姓人手中。
夏朝的人物历史故事篇二:少康中兴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以“中兴”二字命名的时代。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夏朝覆亡的故事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夏朝覆亡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5e6769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7.png)
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夏朝覆亡的故事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个世袭制朝代。
夏时期的⽂物中有⼀定数量的青铜和⽟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下⾯⼩编给⼤家讲⼀讲中华五千年历史故事-夏朝覆亡的故事。
夏朝覆亡真相引⾔ 若要说中国历史,夏朝是不能不说也是⽆论如何不可逾越的峦峰。
但是,夏朝却是⼀个没有多少考古实物出⼟的王朝,它仅仅存留于⼈们的记忆中和传说中。
因此,历代关于夏王朝的真实存在性成为公案,众说纷纭,莫衷⼀是。
可以说,在甲⾻⽂出⼟之前,商代和夏代⼀样,是不被正统学术界所认同的。
⽽在甲⾻⽂出⼟以后,再也没有⼈怀疑过商朝的真实存在性了。
商代世系已被甲⾻⼘辞所确凿⽆疑的证实了,⽽在我国第⼀部纪传体通史、位居⼆⼗四史之⾸的《史记·夏本纪》中,关于夏代世系的记载与该书《殷本纪》中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样明确。
实物既已证明了商朝的存在,夏与商⼀样,世系那么明晰,传承那么有序,绝⾮空⽳来风,⽆源之⽔,必有所据。
况司马迁去古不远,见过⼤量的典藏⽂献,加之司马迁撰写史书的认真性和准确性,遍游九州,考稽耆⽼,不放过任何⼀点阙疑之处,历为后世史家所推崇。
因此,《史记》⼜被誉为信史。
当代世界范围内的新的古代史观,⼜⽆不重视传说和神话等等,譬如欧洲⽂化的源头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实际上就是希腊的远古史,⽂明史。
基于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夏朝的真实存在性。
夏朝建⽴ 在夏朝享国400多年的历史⾥,除了⼤禹治⽔、少康失国、夏桀亡国等等不多的⼏个故事以外,夏朝并没有多少典籍记载或实物佐证的存在。
缺少了故事的历史,就如同⼀幅没有多少⾎⾁的⾻架,总是索然⽆味的。
在后世诸多的⽥野发掘中,和远古唯⼀联系紧密的⽂物记录,似乎与夏朝也缺少对应。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尽可能地去还原丰富这幅远古的⾻架,以使它颜⾯⽣动起来,栩栩如⽣地站在我们⾯前。
对于夏朝的开国国君,史学界⼀直有两种说法,⼀说是⼤禹,⼀说是⼤禹的⼉⼦启。
夏朝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
![夏朝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e22935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5.png)
夏朝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也是一个富有神秘色彩的时期。
在夏朝时期,人们口口相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些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为您介绍夏朝时期一些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一、伏羲与女娲创人说夏朝的创世传说中,伏羲与女娲是重要的神话人物。
相传,伏羲是夏朝的始祖,他拥有人首蛇身的形象,与羊肉相对而坐,用灼烧骨头制作的符号描绘天地、山川、河流、星辰等自然界的图案。
而女娲则是一个拥有神奇力量的女神,她创建了人类,并教会人类种植、养殖、造器物等。
二、尧舜禅让说夏朝时期,有一对至今被人们景仰的圣君,他们分别是尧和舜。
相传,尧是夏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有着非凡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被后人尊称为“仁圣”。
尧心系百姓福祉,推崇能力、德行为国家官员任用的标准,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在位时,疏导河川、开垦荒地、划分土地、制订法度,使人民生活富足安康。
当尧年事已高,力不从心时,他决定传位于舜。
舜勤政爱民,尽责尽职,决策包括改善民生、明辨是非、严惩腐败等。
尧感到舜的能力和德行胜过自己,于是庄严地进行了禅让仪式,将帝位传给了舜。
这一传位的仪式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象征,在历史上多次被效仿。
三、大禹治水说夏朝的传说中,大禹是一位才能卓越的人物,他被尧任命为首任夏朝大禹时,洪水遍及广大的土地,社会秩序陷入了混乱。
大禹自小即立志治水,他辗转各地,用多年时间驾驭洪水,开挖河渠,疏导水流。
最终,他成功地平定了洪水,恢复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大禹治水的传说,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些故事传承至今,成为了人们民间艺术、文学、音乐、舞蹈等各个领域的创作源泉。
四、盘古开天辟地说在夏朝的传说中,盘古是创世的神话人物。
相传,在久远的时代,天地混沌一团,万物处于模糊的状态。
盘古撑破了混沌,天与地分开,创造了世界的本原。
在这个过程中,他把天地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上面是天,下面是地。
夏朝后羿射日的故事
![夏朝后羿射日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e8bbd5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5.png)
夏朝后羿射日的故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说时期,据传时代久远。
夏朝的神话故事中,有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
以下是夏朝后羿射日的故事。
据说在古代夏朝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十个太阳。
每天中午,这十个太阳都同时升到天空中,照亮了整个大地。
由于太阳的强烈照射,大地干旱,农作物枯死,人们生活异常艰难。
于是人们祈求皇帝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皇帝通过祭祀和宴会等方式试图劝服太阳只能有一个升到天空中,但是太阳并不理会他的请求,仍然十个一起升起。
后羿是夏朝的一位英雄人物,非常善于射箭。
他听说了太阳的事情后,决定要帮助人们解决这个问题。
他制作了一张可以拉开的弓和一簇神奇的箭,并且训练了自己的射箭技巧。
一天,十个太阳再次同时出现在天空中。
人们都非常焦急,担心这种状况会持续下去。
后羿则奋勇上前,拉开了他的神弓,取出了一支神箭。
他稳住身形,瞄准了天空中的第一个太阳,然后放箭。
只见箭矢破空而去,准确无比地射中了太阳。
第一个太阳立即爆裂开来,化为一片火焰。
后羿迅速再次拉开弓,射出第二支箭。
同样,第二个太阳也被击中。
接着后羿一箭接一箭,连续射中了剩下的太阳。
天空中的太阳一个接一个地爆裂开来,片刻间只剩下一个太阳悬挂在天空中。
太阳的强烈照射顿时消失,黑暗散去,大地恢复了生机。
人们看到后羿英勇的事迹,纷纷向他鼓掌喝彩,称他为“射日英雄”。
后羿射日的故事告诉了人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重要性。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问题,为大家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羿的传奇,流传至今。
夏朝都有什么故事
![夏朝都有什么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7d1022d964bcf84b9d57bd7.png)
夏朝都有什么故事历史文化是科学、哲学、艺术等的综合,既是对过去的记录,也是对未来的启示,其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夏朝都有什么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却说帝孔甲于壬寅年即位,专好鬼神之事,不正宫庭,不务德政,天下诸侯多叛,表云片入奏,只当不知。
众臣谏之不听。
一日天降二龙,一雌一雄,落在朝门之外。
近臣奏知,帝问于众臣曰:“天降二龙,此何吉凶?”左部一臣名蔡史,出班奏曰:“天降二龙不升,乃祥瑞之兆。
陛下出旨,有能养者,赐于养之,待其自升。
”帝准奏,即出旨,召有能养龙者。
右班部中闪一臣名邓云,上奏曰:“有刘累者,能善养之。
”帝曰:“卿何得知?“邓云曰:“昔有晋叔安甚好龙,每求其嗜以饮食之,故龙多归,柔驯易制。
无帝赐其姓董氏,封宗川侯。
后刘累学养于董氏,臣故知其能养也。
”帝闻奏大悦,即遣使宣刘累入朝。
刘累随召拜伏阶下,帝曰:“今天降二龙不升,必要养畜待其自去,朝臣荐汝能养,故召汝至此,领去果能养否?”刘累奏曰:“臣果能因其嗜而养之。
”帝喜,命领去养。
刘累随即出朝,分付手下之人,扛龙到家嗜养。
平日亲自调和饮食。
常进美味饮食于孔甲。
孔甲甚喜,其赏赐甚厚。
一日,其雌龙忽死,累潜醢此龙,调和烹进。
孔甲食之,其味甘美,即封累为御龙侯。
遂入朝谢恩。
一日,孔甲思食前味,命使再着累雌雄龙醢进。
累接旨大怖,自思死者可醢,生者何敢近去杀之。
只得把两句闲言支吾,使臣去了,遂连夜逃于鲁县河南鲁山。
使臣见刘累逃走,回奏孔甲,言刘累逃走外国。
孔甲大怒,命武士三百人,前去养龙池捉龙,杀而醢之。
武士领旨,至养龙池,放干池水。
正欲下手捉龙,不知龙乃灵物,见水干涸,翻身一摇,将三百武士,皆卷入池中。
霎时间,天昏地暗,大雨滂沱,龙腾云而去。
三百武士,可怜死于非命。
帝都亦滂沱大雨,雷电三日方息,漂去民房无数,平地水深丈余。
使臣奏三百武士,皆渰死于养龙池。
孔甲闻奏大惊,因而得病不起,旬日而崩。
在位三十一年,寿六十岁。
刘累的时代,既然有“豢龙氏”、“御龙官”的职务,就说明了当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这类驯养活动,将人们在野外捕获的野生“龙”--------恐龙、巨兽进行饲养、驯化,并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技术。
夏商周的小故事
![夏商周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bfd7b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2.png)
夏商周的小故事1.大禹治水:夏朝时期,洪水肆虐,禹花了九年时间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采用疏导而非堵塞的方法,成功制服了洪水,拯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禹也因此被尊为治水英雄,成为了夏朝的开国君主。
2.尧舜禅让:在夏朝之前,尧舜是两位英明的领袖。
他们通过禅让制度,将权力传给了贤能的继承人,开创了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
尧舜禅让的故事,成为了后世称赞帝王贤明的典范。
3.商汤革命:商朝时期,商汤发动了一场革命,推翻了暴虐的纣王,建立了商朝。
商汤关心人民疾苦,任人唯贤,国家逐渐繁荣昌盛。
4.妲己祸国:商朝纣王时期,妲己是纣王的宠妃,她祸国殃民,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纣王为博妲己一笑,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豪华宫殿。
5.周公辅成王:周朝时期,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他辅佐年幼的成王治理国家,确立了周朝的稳定政权。
周公制定礼乐,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6.牢狱之灾:商朝末年,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牢狱之中。
然而,周文王在牢狱中依然坚持研究易经,总结出许多智慧的道理,为后来的周朝兴起奠定了基础。
7.伯邑考救父:商朝末年,伯邑考为了救父亲周文王,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他的忠诚和孝顺感动了天地,最终周文王得以平安归来,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8.姜子牙钓鱼:周朝时期,姜子牙在渭水边钓鱼,等待明主。
周文王经过时,发现姜子牙是一位智者,于是拜他为师。
姜子牙协助周文王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被尊为“百家宗师”。
9.烽火戏诸侯:周朝末年,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台欺骗诸侯。
诸侯纷纷带兵前来救驾,却被告知是误传。
此后,诸侯不再信任周幽王,周朝逐渐衰败。
这些小故事反映了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承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夏朝历史故事
![夏朝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9a2cfcb770bf78a652954b3.png)
夏朝历史故事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人的活动,历史学科是一门与“人”有关的学科,不同的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成长与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他们的相关事迹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夏朝历史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夏朝历史故事篇一:夏启继位始末夏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颇有名气,一是因为他是因治理大水而有名的大禹的儿子,二是因为他是中国夏朝的第二个君主,三是因为他用武力夺取了王位,是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
“父传子,家天下”由他开始在中国沿袭了四千多年。
据历史学家考证,夏启在位起讫公元前2061;前2052年;生卒年公元前2130;前2052年;出生地涂山(今浙江绍兴西北);迁都黄台冈(今河南新密境内);年号帝启元年(辛丑,公元前2060年)。
那么,在四千多年前君主禅让制度流行的年代,是什么细节促成夏启得到王位?夏启为什么又要用武力巩固王位呢?《史记》和《尚书》都叙述了尧、舜、禹“禅让”王位的史事。
唐尧死后,虞舜继位,用同样的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姒禹为继承人。
姒禹晚期,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姒禹又举伯益为继承人。
可以说,禅让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人才选拔制度,是选举“贤能”的体现,是人民意愿的体现,天下之大人人平等。
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
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这些“禅让”包括:公元8年,西汉的孺子婴禅让给新朝的王莽;公元220年,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曹魏文帝曹丕;公元265年,曹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西晋武帝司马炎;公元420年,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给南朝宋武帝刘裕;公元479年,南朝宋顺帝刘准禅让给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公元502年,南朝齐和帝萧宝融禅让给南朝梁武帝萧衍;公元557年,南朝梁敬帝萧方智禅让给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宇文衍禅让给隋朝文帝杨坚……非常明显,禅让制确有弊端。
夏朝历史故事
![夏朝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a3056d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8.png)
夏朝历史故事话说夏朝啊,那可是咱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就像一个开天辟地的老大哥一样。
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这人可不得了。
当时天下发大水,到处都是汪洋一片,老百姓们都苦不堪言,感觉就像住在水世界里,天天和洪水作斗争。
大禹呢,就接下了治水这个超级大工程。
他可不像之前治水的人,他不搞什么堵水的笨办法,而是到处去考察地形,带着老百姓们疏通河道。
这大禹治水的时候,那真是忙得脚不沾地,据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呢。
有一次啊,他路过自己家,听到屋里孩子哇哇大哭,他心里肯定也想进去看看,但一想到洪水还没治好,咬咬牙就走了。
这毅力,一般人可没有。
后来洪水被大禹治得服服帖帖的,老百姓们可感激他了,他的威望那是蹭蹭往上涨。
舜帝一看,这大禹是个人才啊,就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禅让给了他。
不过这禅让到了大禹这儿就有点变味了。
大禹死后,本来按照禅让制,应该把位子传给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叫伯益。
但是呢,大禹的儿子启可不甘心。
启觉得,我爹这么辛苦打下的江山,怎么能便宜了别人呢?于是啊,启就带着自己的一帮支持者,和伯益争起了这个位子。
最后启赢了,他建立了夏朝,这禅让制就变成了世袭制。
不过夏朝的君主也不都是好样的。
夏朝有个君主叫桀,那可是出了名的暴君。
这个桀啊,力气特别大,但是他不用这力气干好事。
他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还特别喜欢美女。
他有个宠妃叫妹喜,为了讨妹喜的欢心,桀可是想尽了办法。
他让人建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酒池,酒池里面可以划船呢。
然后还让很多人在酒池边喝酒,喝醉了就往酒池里掉,妹喜就在旁边看着哈哈大笑。
这还不算,桀还特别残暴,对老百姓那是横征暴敛,老百姓们都恨透了他。
这时候,在夏朝的东边有个部落慢慢地强大起来了,这个部落就是商。
商部落的首领汤看到桀这么不得人心,就觉得机会来了。
他开始悄悄地发展自己的力量,团结周围的部落。
等准备得差不多了,汤就带着联军去攻打夏朝。
夏朝的军队早就因为桀的统治而没有什么战斗力了,一下子就被打得溃不成军。
桀最后被流放到了一个叫南巢的地方,夏朝也就这样灭亡了。
上下五千年夏朝的故事
![上下五千年夏朝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8e157a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2.png)
上下五千年夏朝的故事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那上下五千年夏朝的故事。
你说这夏朝啊,那可是老祖宗们留下的传奇哩!就好像咱现在家里头的老宝贝,虽然有点年头了,但那价值可高着呢!想想看,夏朝那时候,人们刚开始摸索着过日子。
没有啥高科技,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双手和脑袋瓜儿。
那时候的人啊,就跟咱小时候学走路似的,跌跌撞撞,但也一步步走过来了。
大禹治水,这可是夏朝的大事件啊!那洪水就跟调皮的孩子似的,到处捣乱。
大禹呢,带着大家没日没夜地干,这不就把洪水给治住了嘛。
你说他厉害不厉害?这要是放在现在,那不得是个超级大英雄啊!咱不得给他立个大大的雕像,让后人都记住他。
夏朝的君王们,那也是各有各的脾气和本事。
有的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好好的;有的呢,可能就有点贪玩,没把心思全放在国家上。
这就跟咱身边的人一样,有勤奋的,也有偷懒的。
还有那时候的生活,简单却也充满乐趣。
人们种地、打猎、织布,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好玩的东西,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快乐。
就好像咱小时候,没啥玩具,但随便找个树枝都能玩半天,不也挺开心的嘛。
夏朝的文化也慢慢发展起来了。
他们有自己的文字、艺术,虽然咱现在看着可能有点粗糙,但那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啊!这就像咱刚开始学写字,歪歪扭扭的,但那也是咱努力的成果呀。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夏朝,咱现在的生活会是啥样呢?是不是感觉少了点啥?这夏朝啊,就是咱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虽然遥远,但闪闪发光。
咱得好好感谢老祖宗们,给咱留下了这么丰富的历史遗产。
咱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也不能忘了过去。
就像走路一样,咱得时不时回头看看,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才能走得更远。
所以啊,夏朝的故事可不能忘,那是咱的根,咱的魂。
咱要把这些故事传下去,让子子孙孙都知道咱老祖宗的厉害!。
夏朝历史小故事
![夏朝历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ddf672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a.png)
夏朝历史小故事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即历史发展的前提性和规律性,历史发展的选择性即历史主体的选择性。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夏朝历史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夏朝历史小故事篇一:夏桀无道夏代后期,由于几个帝王内政不修,外患不断,国力日趋衰弱,到夏桀(履癸)时,已是危机四伏。
但夏桀不思改革,骄奢自恣。
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
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荒.唐无稽之事,常使妹喜欢笑不已。
民众的生活则十分困苦,他们每年的收成难得温饱,更无兼年之食,每遇天灾则妻离子散。
夏代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意思是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一起灭亡。
同时,四方的诸侯也多背叛,夏王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这时,商族的势力已经强盛,正在做灭夏的准备。
商汤看到夏桀已处于众叛亲离的情况,遂起兵伐桀。
夏桀毫无准备,被围于鸣条。
商汤全歼了夏军,桀匆忙逃奔,后死于南巢。
经过少康中兴,夏王朝蒸蒸日上。
内有伊河平原、洛河平原、汝河平原、沁阳平原四大粮仓作支柱,外有天下万国岁岁进贡,到夏朝后期,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这就为夏朝最后一个君王桀的任意挥霍,创造了条件。
夏桀,身材魁梧,一表人才,力大无穷。
据传说他能赤手空拳与虎熊搏斗,跳到水里斩杀蛟龙。
这样一个能降龙伏虎的大力士,他的爱好并不是游猎,而是酒色。
夏桀为满足他的酒欲,在宫中造了一个可以荡舟的酒池。
他在舟上狂饮,宫中男女都得陪饮。
看到大家醉的不成人样,他就开怀大笑。
一旦夏桀酒醉,他身边的人可就倒霉了,夏桀把他们当成马骑。
夏桀骑在人背上,被骑的人被压得爬不动了,夏桀就再换一个,直到自己躺在床上休息,身边的人才释去重负。
夏桀尤其喜爱美女,美女是各国献给他的首要贡品。
他听说哪国有美女就下令送交,不从者,就发兵征讨。
他为美女造瑶台,内有美女数千,金银财宝成堆。
东方有个施部落,被迫送来了一个绝色美女妹喜。
关于夏朝的故事
![关于夏朝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9c28cb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a.png)
关于夏朝的故事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那么关于夏朝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有关于夏朝的故事,欢迎参阅。
关于夏朝的故事鲧禹治水: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位,他是在大河南岸中岳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
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
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
之后禹继承了鲧,为“崇伯禹”。
禹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
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
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
建立王朝:禹死后,益(伯益,也有人认为益不是伯益,而是同一时代的两个人)按照部落联盟的传统,为禹举行丧礼,挂孝、守丧三年。
三年的丧礼完毕后,益没有得到权位,而启在民众的拥护下,得到了权位。
关于这一段历史的记载,说法不一: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另一说”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
之后益率领着东夷联盟讨伐启。
经过几年的斗争后,启确立了他在部族联盟中的首领地位“,但其共同观点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
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
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反对。
随后不少倾向禅让传统的部族质疑启的权位。
启都郊外的有扈氏仗义起兵,率领部族联盟向启都讨伐,与启军大战于甘。
战前启称他的权位是“恭行天”的,这便是之后周朝天子论的雏形。
启拥有中原民众的赞同,在人数方面占有绝大优势,最终击败有扈氏,罚贬做牧奴。
这次胜利代表中原地区的主流社会观念已从原始的禅让制度转向了世袭制度。
夏朝的神话故事
![夏朝的神话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a8a9037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4.png)
夏朝的神话故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它的起源被包裹在神秘的神话之中。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将探索夏朝的传说和神话,了解夏朝的起源和发展。
1. 伏羲创造人类据传说,夏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伏羲时代。
伏羲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之一。
相传,在宇宙初始时期,混沌之中只有天地和一块巨大而寂寥的石头。
伏羲便以这块石头为材料,用巨大的斧头劈开了天地,并将天放在上面,地放在下面。
随着天地分离,天空上出现了阳光、月亮和星星。
伏羲利用这些自然现象来推算时间,并发明了八卦图来预测未来。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伏羲一个人。
他感到孤独并渴望有人陪伴。
于是他捡起一根枯枝,在水边画出了一个男性形象和一个女性形象。
伏羲对这两个形象赋予了生命,并教会他们如何繁衍后代。
这两个形象成为了人类的始祖,同时也是夏朝的先民。
2. 神农尝百草夏朝的神话中,神农被称为草木之王和百草之神。
他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早的医药文化人物。
据传说,夏朝时期,人们还不懂得种植农作物和利用草药来治病。
于是,神农便下凡到人间,帮助人们学习种植和使用各种植物。
神农亲自尝试各种植物,并记录它们的特性和功效。
他发现了许多有益于人类身体健康的植物,并将它们归纳整理成一本名为《本草经》的书籍。
在《本草经》中,神农详细描述了每一种植物的名称、性味、功效以及使用方法。
这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植物来治疗疾病和保护健康。
由于他对植物的研究和贡献,神农被尊为夏朝的贤人,并被后世奉为医药之神。
3. 后羿射日在夏朝的神话中,后羿是一位英勇的弓箭手。
他是夏朝时期著名的英雄人物,被誉为射日之神。
相传,在古代,天空中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现在天空中。
但有一天,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上,导致地球上气温骤升、干旱无雨。
人们生活在水草枯竭的环境中苦不堪言。
于是后羿决定挺身而出,帮助人们解决这个危机。
他拿起自己的神弓和一支金箭,并发誓要射下九个太阳。
他准备就绪后拉满了弓弦,并瞄准了一个太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朝的历史小故事历史是现实的纪录,莫说十几年前的现实都难以记清,就更遑论几千年前的现实。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夏朝的历史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夏禹和涂山氏的婚姻有过这样的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九尾白狐造于禹。
’禹日:‘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
’涂山之歌日:‘绥绥白狐九尾庞胖,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
’”从大禹和涂山氏的婚姻来看,夏族不但女孩子外嫁有太多禁忌,要在高台上等待神灵的昭示,男子娶妻也要借助宗教巫术的手段完成。
而在政治方面,禹因为治理洪水的共同事业与涂山氏结成联盟。
这就说明了在当时社会已经打破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婚姻关系。
几个氏族的联盟构成了强大的部落。
有利于增强该部落的军事抵抗能力,抵抗外部落的入侵,以及增强该部落的生存能力。
还有在东夷居住区的涂山召开的诸侯大会,可以看出,东夷族与夏族的关系已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通过与东夷族的联姻增加了夏族的政治、军事力量。
禹起用东夷族的人,并委以重任,还准备以皋陶和益作为自己王位的继承人,这足以说明夏族的政治体系得到了改善和进步。
夏族与涂山氏结成联盟。
两族也就加强了经济方面的往来。
两族在生活用品、农业方面形成了互补。
夏族的商人可以把涂山氏没有的、而夏族比较盛行的物品拿到涂山氏去换购商品。
涂山氏也通过同样的办法,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康。
避免了战争的发生,社会的安定,夏族得以逐渐的强盛起来。
夏族与东夷族通过和亲加强了两族间的文化交流。
我曾经听先生给我讲的考古纪实说,在二里头文化中发现的玉器,以及漆器、丝麻织物等,这些在太湖流域良渚文化中特别发达。
在餐饮器器方面,二里头文化早期的炊器主要是深腹罐和鼎,良渚文化的炊器主要也是釜和鼎。
那个时候就有了建筑,良渚文化中出现大面积的人工“土筑金字塔”,就是经过人工夯打而修筑的一种高台土丘,是埋葬权贵人物并作祭坛用的场所,与二头里文化中发现大面积的夯土宫殿建筑基址的情况大致是相同的。
在夏族居住只发现登封告城王城岗一处属于宫城性质的城址,这就是城墙最初的建筑,一定是属于东夷族的发明。
夏族与东夷族在服饰文化、工艺文化、建筑文化都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两族的文化都得以补充和充分的发展,东夷族与夏族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娶了姚姓之女为妻,以此使赢的姓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伯益的才能也得到了禹的赏识和认可。
于是,禹也就准备把伯益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伯益在夏族的政治权势和地位也就得到了提高,由此也就引发了大禹的儿子启驱逐伯益而夺取王位的事件,也就使夏族的政治制度由“禅让制”转变为“世袭制”。
此时的王权与前期相比得到了强化。
夏王不仅对家里的奴隶可以任意生杀,而且对同族成员也渐渐树立权威。
由此产生了军队、城墙、监狱。
社会政治制度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夏朝也逐渐建立起来。
伯益本是东夷集团部族的首领,通过此次联姻,使夏族大禹与东夷族的关系更加密切。
在商贸方面,伯益与姚姓之女联姻后比大禹娶涂山氏女时的经济往来更加盛行。
此时的夏代已经不是处于原始氏族社会,也不是处于城邦式的初期的奴隶制社会,而是处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
也就说从此时起结束了城邦式小国林立的初期奴隶制的阶段,开始建立起一个奴隶制大一统的奴隶制国家;;夏王朝。
同时,更加密切了与东夷族的文化交流。
夏桀是夏王朝的末代君主。
他文才出众,武艺超群,本来如此文韬武略的男人应该有能力成为一个英明的君王。
可遗憾的是:夏桀娶了妹喜,妹喜实在是天生的一个美人胚子,妺喜是有施国专为倾覆夏朝而来的,因此她变着花样来使夏桀浪费民力财力,使民怒沸腾。
但夏桀对她的要求百依百顺,样样照办。
夏朝的建立与兴衰是与东夷大姓由和亲关系结成的联盟密切相关的,所以同东夷的关系始终是夏朝最紧迫最重要的内政问题之一。
为确保东夷诸氏族部落的归属,夏朝从大禹到帝发都非常注意帝族同东夷大姓有仍氏、有莘氏的和亲关系。
夏朝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太昊后裔有莘氏和涂山氏大力支持的结果,但由于夏桀迷恋于有施氏的女儿妹喜,使夏朝同有仍氏的和亲关系完全破裂,并遭到整个东夷族的反抗而灭亡了。
夏王桀由于没有处理好同东夷族的和亲关系,以及自己的暴虐、昏庸,导致了夏王朝的灭亡。
夏朝的历史小故事篇二:夏启继位始末夏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颇有名气,一是因为他是因治理大水而有名的大禹的儿子,二是因为他是中国夏朝的第二个君主,三是因为他用武力夺取了王位,是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
“父传子,家天下”由他开始在中国沿袭了四千多年。
据历史学家考证,夏启在位起讫公元前2061;前2052年;生卒年公元前2130;前2052年;出生地涂山(今浙江绍兴西北);迁都黄台冈(今河南新密境内);年号帝启元年(辛丑,公元前2060年)。
那么,在四千多年前君主禅让制度流行的年代,是什么细节促成夏启得到王位?夏启为什么又要用武力巩固王位呢?《史记》和《尚书》都叙述了尧、舜、禹“禅让”王位的史事。
唐尧死后,虞舜继位,用同样的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姒禹为继承人。
姒禹晚期,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姒禹又举伯益为继承人。
可以说,禅让制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人才选拔制度,是选举“贤能”的体现,是人民意愿的体现,天下之大人人平等。
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
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这些“禅让”包括:公元8年,西汉的孺子婴禅让给新朝的王莽;公元220年,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曹魏文帝曹丕;公元265年,曹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西晋武帝司马炎;公元420年,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给南朝宋武帝刘裕;公元479年,南朝宋顺帝刘准禅让给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公元502年,南朝齐和帝萧宝融禅让给南朝梁武帝萧衍;公元557年,南朝梁敬帝萧方智禅让给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宇文衍禅让给隋朝文帝杨坚……非常明显,禅让制确有弊端。
一是在上古时期各种监督机制不完善和管理透明度不高的情况下,禅让也只是一种外在形式而已,所谓人才的贤能是口口相传的,是可以人为神话的;二是禅让制的实施往往还要披上一层假惺惺的礼让外衣;;被选举的首领要躲在山间森林或者隐蔽之处,推让再三,然后由族人或者部下拥戴他出来;;这种假惺惺的礼让是本文叙述的细节关键。
虞舜百岁时到南方巡游,突然患病,死在了苍梧山(今湖南宁远县南)。
接任的姒禹听到此讯,亲自率领众臣以隆重的礼仪为舜建造了陵墓,并在苍梧山修庙祭祖,这就是至今犹存的零陵和舜庙(今湖南宁远)。
守孝期满之后,姒禹让出了帝位给虞舜的儿子,自己躲避起来。
但是,百姓对姒禹十分拥护,因为姒禹治水对百姓的贡献太大,因此,姒禹最终继承了帝王之位。
姒禹晚年,想效仿尧、舜,找一个贤能的人来接替自己,曾征询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挑选在帝舜时就掌管刑法的皋陶作他的继承人,让皋陶管理政事。
可惜,皋陶品德虽好,年龄太大,没等接任,皋陶就先禹王而死去。
姒禹又立伯益为接班人,却把军政大权交给了儿子夏启,而且外出的时候,常常带着儿子夏启。
结果,夏启在百姓当中的形象远胜过伯益。
这个细节是姒禹无意间为禅让制的覆灭埋下的祸根。
公元前2061年秋,帝禹出巡时在会稽死了,虽然,帝禹临终前有意把天下“禅让”给伯益;但是,伯益辅佐帝禹执政的时间太短,百姓尚未蒙受他的德泽,所以各氏族首领都不去朝拜伯益而去朝拜夏启,并且说:“吾君之子也(启是我君帝禹的儿子啊)”(《孟子》)。
伯益并非无德无才,而是兢兢业业为国家出力。
伯益曾经是大禹治水的一名主要助手,发明过一种凿井的新方法。
伯益擅长畜牧和狩猎,曾教会人们用火烧的办法来驱赶林中的野兽。
然而,伯益的想法过于天真。
伯益以为天下从此就是自己的了,便在帝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市告城镇)即位称王,坐上了天子之位。
但是,伯益也看到了百姓对夏启的拥戴,看到了自己所处位置的不稳定。
帝禹三年丧服完毕以后,伯益就将天下让给帝禹的儿子夏启,自己避居到箕山的南面去了。
当年,唐尧禅让帝位给虞舜,虞舜躲避起来,客套了一番,礼让给了唐尧的儿子丹朱,最后,还是虞舜做了帝王;虞舜禅让帝位给姒禹,姒禹也躲避起来,客套一番,礼让给了虞舜的儿子商均,最后,还是姒禹坐了帝位;现在,姒禹禅让帝位给了伯益,伯益当然也要学着先辈的样子,躲避起来客套一番了。
急什么,帝位早晚是自己的。
这是中国帝王禅让史上的一个关键细节,也是中国上古历史的一个关键细节;;伯益假惺惺地“避居箕山之阳”,期望夏启假惺惺地号召百姓呼唤伯益出山,可是,伯益的愿望没有实现。
夏启没有对他客套,百姓也没有拥戴他出山,伯益的愿望成为了泡影。
假如伯益没有假惺惺地“避居箕山之阳”,按照夏禹的禅让坚决继位,禅让制一定还会继续延续若干年,中国历史还不至于早早进入“家天下”王位继承时代。
但是,伯益偏偏假惺惺地“避居箕山之阳”,让中国古代历史就此转换了一个新的时代。
夏朝的历史小故事篇三:夏朝都城为什么迁移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
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
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依据史书记载,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
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
美国历史学会最新出版的高校教科书《新世界史》(杰里.本特利编著)已经对夏朝经济生活和社会形态做了全面详细的论述和承认。
由于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址的出现,历史学家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便是夏朝遗存。
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初到公元前16世纪初,前后大约有500余年,经历了5个世纪,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
早在大禹治水之后,由于大禹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
他在位时,曾经将当时的中国划为9个州,这大概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
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
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
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
也就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夏朝统治的范围大约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东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的三省交界处,西到山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