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的由来

合集下载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doc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doc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一、中国23个省名称的由来1、黑龙江省(黑):黑龙江省因河流而得名。

黑龙江名称最早见于《辽史》,因江水色黑,其形若龙,故名。

清光绪年间始置黑龙江省。

2、吉林省(吉)清康熙时在松花江沿岸建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后置吉林将军。

光绪时改为吉林省。

3、辽宁省(辽):辽宁省的“辽”指的是辽河流域,“宁”就是希望辽河安宁别泛滥,因而得名辽宁。

清初,在辽宁设盛京。

清末(公元1 9 0 7 年)改盛京为奉天省。

1 9 2 9年,张学良将军改奉天省为辽宁省,并一宜沿用至今。

4、河北省(冀):以其地在黄河以北而得名。

河北省地处黄河下游以北古冀州地,简称冀。

春秋时期属于燕、晋等国,唐代将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划为河北道,元代属中书省,明代直隶京师,清代称直隶省,19 2 8 年改称河北省。

5、山西省(晋):山西在黄河的东面,唐朝的时候被称为河东,元朝的时候根据其位于太行山西边的地理位置,才改名叫山西,明朝初年设置了山西省,一直到今天。

山6、青海省(青):因青海湖而得名。

雍正时设西宁办事大臣,习称青海办事大臣。

1925年改称青海省。

7、山东省(鲁):山东原指晞山以东秦以外的六国地区。

金时置山东东路。

元时置山东东西道宣慰司。

明时为山东布政使司。

清时为山东省。

8、河南省(豫):河南省简称豫,取地处黄河以南之意。

唐代将黄河之南、淮河以北的地区划归河南道管辖。

元代称河南行中书省,明代称河南布政司,清代称河南省。

9、江苏省(苏):清康熙时分江南省(明时的南直隶)为左,右布政使司。

后以右司设江苏省,取江宁(今南京市),苏州二地首字。

10、安徽省(皖):安徽省简称皖,清初,以安庆府(今安庆市)和徽州府(今歙县)的首字组合而得名。

春秋时是吴国、楚国的地域,汉代分属于扬、徐、豫三州,唐代分属于江南道、淮南道和河南道,元代属于河南和江浙行屮书省,从清代开始设置安徽省。

11、浙江省(浙):浙江古指今富春江,钱塘江。

内蒙古概况

内蒙古概况

内蒙古概况内蒙古的历史及由来内蒙古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是以北方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家园。

早在炎黄时代,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就已活跃在历史舞台上,黄帝曾北逐荤粥。

战国时,以东胡、匈奴为主体的北方民族逐渐兴起。

秦汉时,匈奴、乌桓、鲜卑等族活跃在北方历史舞台。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诸族进入内地,形成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新时期,拓跋鲜卑统一了北方十六国。

隋唐时,出现在北方的有突厥、回纥、契丹、室韦、奚等民族。

辽夏金时期,兴起于北方草原的契丹、党项和女真民族相继称雄,占据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内蒙古地理及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上部,有一块狭长的横跨东北、华北、西北的区域。

这个区域,看似一只矫健的雄鹰,振羽展翅,雄踞在祖国的边疆;又似一匹奔腾的骏马,昂首奋蹄,驰骋在祖国的北方。

这个区域,就是辽阔、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中国的第二大高原.东起茫茫的兴安岭,西至阿拉善戈壁,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毗邻八省区,接壤俄罗斯、蒙古国。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田、广阔的水面、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和无穷的地下宝藏,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的美称。

内蒙古东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毗邻,南部、西南部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四省区接壤,西部与甘肃省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俄罗斯交界,国境线长达4221公里.土壤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相当于我国江苏省土地面积的11倍多;相当于英国土地面积的4倍,法国土地面积的两倍。

内蒙古人文发展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就在歌声里。

内蒙古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自东向西有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阿拉善草原。

那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布其沙漠,由响沙向游人诉说着种种神秘……那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美丽的河流湖泊、晶莹的北国风光、茂密的森林和神圣的口岸,无一不让游人留连忘返。

中国各省简称由来

中国各省简称由来

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地名的来历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 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建立蒙古国。

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简称

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简称

我国省级行政区名称的由来及简称1、北京市初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都,辽时为陪都,称燕京,金、元、明、清至民国初期为都城。

1928年设市,简称京。

2、天津市明初取天子津渡之间称天津并设卫,清为天津府治,1928年设市,简称津。

3、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省名。

元属中书省,清为直隶,1928年始称河北省,简称冀。

4、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春秋时为晋国,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简称晋。

5、内蒙古自治区清为内蒙古地区,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6、辽宁省因境内有辽河而得名,清初为盛京,后改奉天省,1929年改辽宁省,简称辽。

7、吉林省因境内吉林城得省名,唐为渤海地,明为女真地,清末置吉林省,简称吉。

8、黑龙江省因边境大河黑龙江得省名,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简称黑。

9、上海市相传吴淞江近海一段古称沪渎,宋设镇,始称上海,1920年设市,简称沪或申。

10、江苏省清初属江南省,后取江宁(南京)和苏州各一字,置江苏省,简称苏。

11、浙江省境内有大河钱塘江(旧称浙江)得省名,唐置浙江东西两道,始称浙江,清为浙江省,简称浙。

12、安徽省西周时皖山(今桂山)附近为皖伯封地,清初取安庆和徽州各一字置安徽省,简称皖。

13、福建省唐代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南宋置1府5州2军,故称八闽,因境内最大水系闽江,故称闽。

14、江西省唐属江南西道,宋属江南东西两路,元置江西行省,清为江西省,因其境内有大河赣江,故简称赣。

15、山东省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明字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简称鲁。

16、河南省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古属豫州,元代置河南省,简称豫。

17、湖北省位居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清置湖北省,古代部分地区属鄂州,故简称鄂。

18、湖南省大部分在洞庭湖之南,清置湖南省,因境内有大河湘江,故简称湘。

19、广东省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宋为广南东路,明清为广东省,简称粤。

20、广西壮族自治区秦置桂林郡,宋为广南西路,清为广西省,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内蒙古介绍正式版

内蒙古介绍正式版

内蒙古介绍正式版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位于中国北方边疆地区,是中国五个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地理位置优越,北濒边界,与俄罗斯、蒙古国相邻,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草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本文将从地理、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多个方面来介绍内蒙古。

地理方面,内蒙古地处亚洲大陆中部,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2.3%,相当于法国和德国面积之和。

内蒙古地势东低西高,呈自西向东逐渐升高的梯形地貌。

北部以草原为主,中部以草原和沙漠为主,南部为丘陵和山地。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油田、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畜牧业基地。

历史方面,内蒙古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区之一、早在古代,这里就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聚集地。

公元前3世纪,匈奴在内蒙古贺兰山地区建立了强大的政权。

随后,蒙古族在内蒙古崛起,成为中国北方的霸主。

13世纪,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统一北亚和东欧大片土地,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明代至清代,蒙古地区逐渐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自治区。

文化方面,内蒙古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蒙古族是内蒙古最大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以上。

蒙古族的文化以“草原文化”为主题,崇尚自由、豪放和勇敢的精神。

蒙古族的传统艺术形式有民歌、舞蹈和马头琴等,深受欢迎。

此外,内蒙古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如回族、达斡尔族等,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多元共生的文化格局。

经济方面,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农牧业基地。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油田和天然气资源,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地。

此外,内蒙古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区,出产肉类、奶制品和皮毛等农牧产品。

近年来,内蒙古加快了经济转型,推进了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总之,内蒙古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实力强大。

内蒙古的草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是其独特的文化之美。

内蒙古市区名称

内蒙古市区名称

内蒙古市区名称【原创版】目录1.内蒙古自治区简介2.内蒙古各市区名称的由来3.内蒙古自治区的未来发展正文【内蒙古自治区简介】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总面积118.3 万平方公里。

内蒙古自治区下辖 9 个地级市和 3 个盟,共有 23 个市辖区、11 个县级市、17 个县、49 个旗、3 个自治旗。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

【内蒙古各市区名称的由来】1.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是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因为市中心有一座青色的山而得名。

2.包头市: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音译,意为“有鹿的地方”,因为过去这里鹿比较多。

3.乌海市:乌海是蒙古语“乌兰哈达”的音译,意为“红色的山”,因为市区内有一座红色的山而得名。

4.赤峰市:赤峰是蒙古语“乌兰哈达”的音译,意为“红色的山”,因为市区内有一座红色的山而得名。

5.通辽市:通辽是蒙古语“通拉嘎”的音译,意为“套马的地方”,因为过去这里是牧民套马的地方。

6.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意为“众多的宫殿”,因为这里过去是蒙古帝国的皇宫所在地。

7.巴彦淖尔市:巴彦淖尔是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为市区内有许多湖泊而得名。

8.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是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岩石”,因为市区内有一座红色的岩石而得名。

9.兴安盟:兴安盟是蒙古语,意为“丘陵之地”,因为这里地势多丘陵而得名。

【内蒙古自治区的未来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保持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同时,内蒙古自治区还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为人民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

在文化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将继续发扬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各市的名称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第1页共1页。

中国34省市名字由来

中国34省市名字由来

中国34省市名字由来:这次真长知识了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世界大国,其上下五千年的传承让我们见识它的博大精深,那么你是不是知道中国各省名字背后的由来呢?你又是否了解自己家乡所在省份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呢?今天笔者就带你了解中国34省名字的由来!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5、内蒙古自治区(蒙)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蒙”字作为简称。

内蒙古市区名称

内蒙古市区名称

内蒙古市区名称【实用版】目录1.内蒙古自治区简介2.内蒙古各市区名称的由来3.内蒙古各地区特色及旅游景点正文一、内蒙古自治区简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地处中国北部,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截至 2021 年底,内蒙古总面积118.3 万平方千米,辖 12 个地级行政区;常住人口 2400.0 万人。

清康熙三年(1664 年),康熙皇帝以戈壁为界划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

“内蒙古”之称最初就由“内札萨克蒙古”而来,并沿袭至今。

内蒙古土地辽阔、资源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

这里保存有中国最完好的草原,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诞生之地,素有“牧草王国、歌的海洋、酒的故乡”之称。

二、内蒙古各市区名称的由来1.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的城市”2.包头:蒙古语为“有鹿的地方”3.乌海:蒙古语为“红柳海”4.赤峰:得名于城东北的赤峰山5.通辽:蒙古语为“大草原”6.鄂尔多斯:蒙古语为“宫殿”7.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三、内蒙古各地区特色及旅游景点1.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有“塞外青城”之称,景点有五塔寺、大召寺等。

2.包头:有“草原钢城”之称,景点有包头钢铁厂、希拉穆仁草原等。

3.乌海:有“黄河明珠”之称,景点有乌海湖、胡杨岛等。

4.赤峰:有“红山文化”之称,景点有红山文化遗址、克什克腾旗等。

5.通辽:有“科尔沁草原”之称,景点有科尔沁草原、大青沟等。

6.鄂尔多斯:有“鄂尔多斯高原”之称,景点有鄂尔多斯草原、响沙湾等。

7.呼伦贝尔:有“世界最美的草原”之称,景点有呼伦湖、满洲里等。

中国各省名称的由来 各省及著名城市名字的由来

中国各省名称的由来 各省及著名城市名字的由来

中国各省名称的由来各省及著名城市名字的由来>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5、内蒙古自治区(蒙)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蒙”字作为简称。

呼和浩特: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

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蒙语呼和浩特意思是”青色城市”。

中国各省会简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会简称的由来

中国各省会简称的由来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命名比较复杂,现根据有关材料汇总如下。

省级行政区名称后面()里的字是它的简称。

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中国各省市名字的由来

中国各省市名字的由来

中国各省市名字的由来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5、内蒙古自治区(蒙)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蒙”字作为简称。

呼和浩特: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

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蒙语呼和浩特意思是"青色城市"。

内蒙古市区名称

内蒙古市区名称

内蒙古市区名称摘要:1.内蒙古自治区简介2.内蒙古各市的名称及特点3.内蒙古市区名称的由来与历史正文:一、内蒙古自治区简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

内蒙古是我国跨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总面积约为118.3 万平方公里。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 年,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

二、内蒙古各市的名称及特点1.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2.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西部,是内蒙古的重要工业城市,有“草原钢城”之称。

3.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西部,是内蒙古的重要能源化工基地,有“乌金之海”之称。

4.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等。

5.通辽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是内蒙古的交通枢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

6.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是内蒙古的重要能源化工基地,有“乌金之海”之称。

7.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西部,是内蒙古的重要农业基地,有“塞上江南”之称。

8.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中部,是内蒙古的重要交通枢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

9.兴安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是内蒙古的粮食生产基地,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10.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最北部,是内蒙古的重要旅游城市,有着美丽的草原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三、内蒙古市区名称的由来与历史1.呼和浩特:源于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是蒙古族人对城市的一种美好寓意。

2.包头:源于蒙古语,意为“有鹿的地方”,反映了包头地区曾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3.乌海:源于蒙古语,意为“乌鸦的海洋”,形象地描述了乌海地区地貌和生态环境。

4.赤峰:源于清朝时期的赤峰卫,意为“红色的山峰”,形象地描绘了当地的自然风光。

内蒙古赤峰市简介

内蒙古赤峰市简介

内蒙古赤峰市简介:内蒙古简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的一个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内蒙古历史:内蒙古阴山一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

1973年在呼和浩特东北发现的距今50万年前的“大窑文化”发生于与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同一时期的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晚期。

春秋战国之前,一些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和东胡人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游牧生活。

战国后期,燕国、赵国、秦国的领土已经拓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中原的华夏民族开始在内蒙古南部定居。

如赵武灵王在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境内始建云中城。

“赵长城”经过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

燕将秦开击败东胡之后,构筑“燕北长城”,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南建右北平部,治所在宁城。

秦朝修筑万里长城,连接从前各国的长城,以防御匈奴。

内蒙古南部,如云中郡,是边防重镇。

而北部塞外主要是匈奴人和乌桓、鲜卑等东胡人的领地。

西汉时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取胜,匈奴势力北迁、西迁。

在整个汉朝及其后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南匈奴人和东胡人逐渐和华夏民族融和,形成今天的汉族的前身。

汉朝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设立郡县。

如(前127年)西汉设置五原郡,辖境相当于今巴彦淖尔盟东部、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准格尔旗等地。

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吕布就出生于此。

内蒙古名称由来:“内/外蒙古”的名称虽然让人感觉是中国中心的产物,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蒙古语中,内蒙古被称为“?bür monggol(罗马字母拼音)”。

这里?bür的意思是南部、内部、前方等,而满语与此相同。

这和蒙古人、女真人面向南方中原的传统地理观相关。

汉语的内/外蒙古的名称来自满语或蒙古语。

在蒙古,当“内/外蒙古”被翻译时,有时翻译成“内/外蒙古”,有时是“南/北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长的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地理属性:* 目前属于中国北部边疆,但实际范围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北),接邻八个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

内蒙古市区名称

内蒙古市区名称

内蒙古市区名称摘要:1.内蒙古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2.内蒙古各市区名称的由来3.内蒙古市区名称的特点4.内蒙古市区名称的文化内涵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包括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等多个民族。

因此,内蒙古各市区的名称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内蒙古各市区名称的由来可以从历史和民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历史角度看,内蒙古地区曾是古代游牧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如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

这些民族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地名,如呼和浩特、包头等,都是蒙古语地名的音译。

其次,从民族角度看,内蒙古地区多民族聚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地名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如呼伦贝尔、鄂尔多斯等地名,都是蒙古族地名;而赤峰、通辽等地名则与汉族、满族等地名有关。

内蒙古市区名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名多以民族语言命名,如蒙古语、满语等,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二是地名中多含有历史人物、事件、地理特征等元素,如成吉思汗、五当召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三是地名发音独特,有时也具有一定的寓意,如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市”,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内蒙古市区名称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三个方面。

首先,民族文化方面,内蒙古地名反映了多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如蒙古族地名、满族地名等。

其次,历史文化方面,内蒙古地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等。

最后,地域文化方面,内蒙古地名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如大青山、科尔沁等。

34个省级行政区名字由来

34个省级行政区名字由来

各省级行政区名称和简称的来由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

内蒙古市区名称

内蒙古市区名称

内蒙古市区名称
【原创版】
目录
1.内蒙古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2.内蒙古各市区名称的由来
3.内蒙古市区名称的特点
4.内蒙古市区名称的文化内涵
正文
一、内蒙古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跨越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内蒙古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内蒙古各市区名称的由来
1.呼和浩特: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其名称来源于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2.包头:包头市得名于包头山,包头在蒙古语中意为“有鹿的地方”。

3.乌海: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其名称来源于乌海湖,乌海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的海”。

4.赤峰: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其名称来源于赤峰山,赤峰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的峰”。

三、内蒙古市区名称的特点
1.以自然地理特征命名:内蒙古各市区名称多以山、水、草原等自然地理特征命名,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2.以蒙古语命名:内蒙古各市区名称多以蒙古语命名,体现了蒙古族
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渊源。

3.以动物命名:部分内蒙古市区名称还以动物命名,如乌海,意味着当地曾经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四、内蒙古市区名称的文化内涵
内蒙古各市区名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

这些名称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为后人研究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之,内蒙古各市区名称不仅是地理标识,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

我国自治区的成立顺序

我国自治区的成立顺序

我国自治区的成立顺序摘要: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背景与时间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背景与时间三、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背景与时间四、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背景与时间五、西藏自治区成立背景与时间正文:在我国,自治区是具有特殊地位和自治权的行政区划。

根据成立时间,五个自治区的顺序依次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以下是各个自治区的成立背景与时间详细介绍:一、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

在我国新中国成立之前,内蒙古地区就已经成立了自治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划,首府设在呼和浩特。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1日。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成立自治区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

首府设在乌鲁木齐。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3月5日。

广西自古以来民族风情浓厚,成立自治区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首府设在南宁。

四、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

宁夏地区回族人口较多,成立自治区有助于保障回族群众的合法权益。

首府设在银川。

五、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9月1日。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成立自治区有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

首府设在拉萨。

总结:五个自治区的成立顺序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各自成立的时间分别为1947年5月1日、1955年10月1日、1958年3月5日、1958年10月25日和1965年9月1日。

介绍内蒙古历史的演讲稿

介绍内蒙古历史的演讲稿

介绍内蒙古历史的演讲稿内蒙古历史悠久,是中国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内蒙古的历史。

内蒙古地处中国的北部边疆地区,是中国的五大民族自治区之一。

内蒙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匈奴、鲜卑、契丹等民族。

在古代,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的聚居地,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在古代,内蒙古地区经常发生战争,各个民族之间争夺领土,形成了多次战争。

其中,匈奴是内蒙古地区最有名的一个民族,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匈奴是游牧民族,他们以骑射为生,是中国古代最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

匈奴的崛起和衰落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历史的发展,内蒙古地区逐渐成为了中国的边疆地区。

在明清时期,内蒙古地区被纳入中国的版图,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内蒙古地区逐渐开始了农耕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汉族移民。

近现代,内蒙古地区经历了许多历史事件。

在清朝时期,内蒙古地区成为了满洲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曾经历了一段混乱的历史,成为了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焦点。

直到1947年,内蒙古地区才最终实现了和平解放,成为了中国的一个自治区。

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曾经是游牧民族的聚居地,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内蒙古地区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变迁,也为中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可以概括为,古代游牧民族的聚居地、中国边疆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战略区域。

内蒙古地区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传承这段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内蒙古的历史。

中国各省省名的简称中国各省省名和简称的历史由来中国省会对照表

中国各省省名的简称中国各省省名和简称的历史由来中国省会对照表

中国各省省名的简称-中国各省省名和简称的历史由来中国省会对照表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

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的由来一、自治区的创建上个世纪初,随着满清王朝结束,蒙古民族面临选择。

漠北蒙古一方在沙俄强力影响下选择了独立建国,而蒙古人的主体却在内蒙古。

在内蒙古也存在大体两种思想倾向,一种主张为民族至上,以德王为代表。

据老革命家王铎回忆,德王早期是位开明王公,他们在民国政府极力争取内蒙古高度自治,而且于1933年在百灵庙召开了各蒙旗代表大会,并获得民国政府批准,组建了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

在奋斗艰难的情况下,遇到中原内乱,日寇铁蹄踏到长城边上,德王选择了投机,屁股坐到了日寇一边,最终接受了人民的审判。

另一种观点是以“塞北文豪”著称的土默特旗总管荣祥先生主张国家至上,他在避难榆林期间出任了蒙旗抗战动员委员会委员长角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以乌兰夫、赵诚为代表的共产党建党初期的蒙古族党员选择了投奔延安,而且还组织了数批土默特高小毕业生和进步青年投奔延安,他们在抗日期间动员土默特民众支持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抗战胜利后,荣祥的极端失望恰巧说明国民党在民族问题上政策和举措失当。

乌兰夫于1945年11月28日在张家口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并先后解散了锡盟的内蒙古临时政府和王爷庙的内人党领导的东蒙古自治政府,于1947年5月1日在乌兰浩特(由王爷庙改名,意为红色城市)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和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实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自治。

之后,两百多万蒙古人在共产党领导的自治政府组织之下支持并参加解放战争。

这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时,也应该是值得骄傲的一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曾招乌兰夫进京,具体划定内蒙古自治政府的领导区域,其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所说:“恢复内蒙古本来的历史面貌。

”至此,内蒙古自治区加了“区”字,直到1962年,商都县划归内蒙古,区字完成最后一笔。

二、首府呼和浩特的确立早在441年前,北元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经过几十年努力,实现了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之间开放贸易,进而使土默特部进入快速发展期,于是他决定建造呼和浩特,并引发了中国北方走西口人口大迁徙。

此举对中国版图北方疆域的确立,对呼和浩特演变为中国北方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关重要。

290年前,土默特左翼旗都统丹津在阿勒坦汗建造的城市创办了土默特官学,经过将近两个世纪的积累,到上个世纪初,土默特人成为蒙古草原教育普及程度和文化底蕴之最,加上地处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胶着地带,对两种文化的领先之处均有所见,也就成为蒙古人当中最为活跃部分,当时人们认为最先进的思想和组织,土默特人几乎都参加了,如同盟会、国民党、共产党、内人党、延安圣地。

当乌兰夫组织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时,土默特人是骨干,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土默特人也是骨干。

建国之初,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曾借“荆州”于张家口。

其后,国家根据内蒙古实际,决定撤销内蒙古地区并存的绥远、察哈尔、热河三个行省,具体为1952年撤销察哈尔,1954年撤销绥远,1955撤销热河省。

期间,1952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搬到呼和浩特与绥远省政府合署办公,乌兰夫兼任绥远省主席,1954年1月正式撤销绥远省,自治区首府确立于呼和浩特。

三、蒙古人是何许人蒙古人,在人类学中是个大概念。

稍窄一点,在汉文典籍中早期称“胡”或“胡人”,泛指北方演进了游牧文明的各部落群体,后世称其为蒙古先民。

最狭义的理解,则是十二世纪以来以成吉思汗为代表人物,以成吉思汗家族所领有的部落为核心,不断聚拢游牧民于该家族和部族旗帜之下而形成的部族群体。

好比内地,两广、江浙与巴蜀人甚至语言互相听不懂,但他们都是汉民,都生活在农耕文明之中,生活方式接近,文化接近,沟通也容易。

蒙古人则是世代繁衍生息于游牧区域,演进了游牧文明的群体,各部落之间也是生活接近,文化接近,沟通也容易。

内地人熟悉改朝换代,关注皇朝家族变迁,其实每一个皇朝只是代表性家族更替,旗帜变换,安居乐业的百姓则依然在延续农耕文明。

游牧区域也类似,不同的部落崛起,不同的家族登上历史舞台,旗帜变换,牧民却变换一下聚拢方向而已。

所以,以成吉思汗家族为标志,只是代表了蒙古人或游牧文明一段极具辉煌的时期。

两种文明当中有一个明显的文化差异,就是内地人不以刘邦家族作为汉族的标志,而以农耕生活和文化为标志。

而游牧文化中多以代表性家族为标志,注重了旗帜变换,淡化了文化延续的追溯,仿佛历史上一个又一个民族蒸发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民族又从天而降。

常常听到内地人说分不清哪个民族,其实他们本来就是生活在游牧文明中的共同群体,一个泛指的称号就是蒙古人,在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是牧民或游牧民。

四、蒙古人是些什么样的人在我国北方有一条400毫米降雨量分界线,长城与它重合既属偶然,也是必然。

在近现代科技武装人类之前,如果将400毫米降雨量以下地区开垦,结果可能就是人力无法控制的沙化,只好逃走,等待自然修复或沙漠化。

正是这个早期看不见的因素——科学或自然力量,决定了早期人类在这条线两侧选择或被选择了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

哪个先进?哪个文明?我们现在更加理性地看待,尊重了自然的,其实就是科学的。

进而,必须安居的农耕一方修筑了长城,用以抵御擅长游动的游牧人口的冲击。

蒙古人,或者泛称游牧的人或牧民,就是在这种严寒、干旱、风沙、贫瘠的沙漠或戈壁上繁衍生息了千万年,并演进了游牧文明,陶冶了自身的性情。

蒙古人极其珍视局部的肥美草原,也极乐于七、八月的雨季,以最美的词汇与歌喉赞颂这个短暂的上天恩赐,但他们多数在漫长的季节里是游走在贫瘠沙化的草地。

蒙古人喜欢耐渴耐粗草且能长途跋涉但不怎么高大优美的蒙古马,也愿意歌颂自己粗犷豪放的性格,却多少有点不愿意提及自己粗糙的皮肤、苍老的面相和不怎么温和的性格,其实,生存于同一个自然环境中,一种低等动物,一种高等动物,其生存特性何其相似。

蒙古人饮食非常简单实用,甚至煮肉都不习惯放调味品。

南方人讲究调味,并以辣味刺激味觉。

蒙古人则讲究吃够两年以上草的羊才有肉质、有味道,而且不同草地的羊,肉的味道也不一样。

在寒冷的冬季,蒙古人有丰富的御寒方法,也非常耐冻。

在地广人稀的草地上,蒙古人有独特的调节寂寞的长调和一言不发、静静地盘算与思考的耐力,以致于他们有时表现出极具定力的理性很让人吃惊。

因此,今天的蒙古人一旦插上高等教育的翅膀,他们在攻坚克难时常常表现得坚毅、顽强、大气和略显工作狂,在持久战中表现优异,而在小节上不大与人计较。

笔者近来也常常有一种冲动,看到许多成功人士,极想把他们形容为一批用现代理性精神武装了的蒙古马。

五、蒙古人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生存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蒙古人敬畏自然,亲密并依赖自然,顺应自然而恶于改造或破坏自然的文化。

在游牧文明中本土的原始宗教是泛神主义的,长生天是至高无上的,山、水、林、火、土都有必须敬畏的神灵,甚至极端到不许在河流洗衣、洗澡,这与中原大地道教的“反者道之动”有很大区别。

也许正是因为环境恶劣,承载能力有限,在地广人稀的草原很难集中人力去大规模改造自然,长久地形成了高度依赖自然的文化,所以蒙古人对自然的观察是细致的,对自然的记忆是生存的基本功,而对自然的描述尤其细腻,比如不同岁齿的马都有专有名词,羊也不是笼统称羊,而是山羊、绵羊各有名称。

牧民对草以及草随季节的变化的认知也是生存的基本功。

牧民对踪迹的辨认,从上世纪到今天都是公安破案的绝活儿,而且这不是表演者的特异功能,而是牧民普遍的基本功,只是表演者更为出色而已。

牧区地广人稀,共有几家人彼此都熟悉,来个陌生人一看便知,所以牧民行路,经过哪个蒙古包,即使主人不在,该吃则吃,该用则用,彼此彼此。

但对鸡飞狗跳、坑蒙拐骗之徒绝不容忍。

随着流动人口增加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但基本道德取向还留有遗风。

这种敬畏自然的文化精神使得蒙古人在繁衍生息了千万年的家园在近现代工具进入之前还是自然状态,人为改造的痕迹稀少,不可移动文物也稀少,遗留最多的是岩画和少有的几块巨石,也留下不多的一些勒石碑刻。

大到影响了世界格局的皇帝,他们到底有没有陵墓?陵墓在哪里?至今是个谜。

至少可以说,他们的陵墓不怎么宏伟,随葬珍宝也不会很多,因为蒙古文化中并不在意,甚至厌恶这些东西。

蒙古贵族即使埋葬,也不封不树,而且要万马踏平,守护到草地恢复。

蒙古人讲究接受了最后一口气——鼻息的一缕驼毛,这是先人灵魂寄托之所,也是后人祭祀的圣物。

一家一户牧民的倒场,离开前都要把生过火的灶坑添平,把生活垃圾不是遗弃,而是掩埋,他们希望来年回来时这里还是草地。

蒙古文化目前明显地存在两个方向的发展难题。

一方面,说蒙语的人数在加速减少,能够“用母语来述说”的人才更少,原汁原味儿的蒙古文化正在一点儿一点儿丢失,这是蒙古族学者应该深思的课题,也是政府应该重视的问题,保护一种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且原汁原味儿的文化,无论对蒙古人还是中华民族,应该比保护一种纯种马或野生稻价值更高,意义更深远。

与此同时,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儿但用汉语讲到中华大地,甚至用英语把蒙古文化讲到世界,其意义更大,而且现在是大好时机,但还需要政府方面制度化的、持之以恒的重视和支持,学者们当中也需要有像易中天、曾仕强那样去创造、引领。

六、蒙古文字中原从秦朝起统一了文字,尽管各地方言互相可能听不懂,但写出的文字相同,内容相通,所以两千多年的文史资料连贯有序,甚至向上追溯上千年,形成三千多年的连贯历史。

在游牧区域,历史上的文字是多变的,匈奴时期是什么样的文字?契丹大字、契丹小字怎么解读?西夏文字怎么读?元代一朝,蒙古帝国时期用畏兀字记录蒙古语,而忽必烈皇帝让八思巴创立蒙古新字,并在诸路蒙古政府设立蒙古字学,强力推广蒙古新字,却随着元朝退出大都(北京)而弱化,畏兀字伴随佛教经典翻译沿用至今。

努尔哈赤从金国时期借用蒙古文字加圈点记录满语,至今清朝大量的满文资料的解读越来越困难。

所以,反映游牧文明的历史文化,从生态建设的角度看可能极有意义,但实际做起来难上加难。

目前还有一个新难题,蒙古一方已独立建国,而且已改用斯拉夫字母记录蒙古语,但蒙古人的主体在中国,这就造成了反映游牧文明历史的新困难。

如果从汉文典籍查找游牧文明历史的点滴记录,又存在意译和汉字音写蒙古语两种情况,而且汉字简化后还存在汉文典籍的解读困难以及歧义争论时有发生,这些都是游牧文明历史文化建设的难题。

七、蒙古族的历史贡献当今蒙古人最得意的一个说法,就是当今中国的版图是蒙古人奠定的,甚至对大清帝国割让出去的部分还甚觉可惜。

再作细看,一次又一次游牧民南下留居中原,对大国的形成,对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是持久而影响深远。

十多年前我们害怕沙尘暴,担心伤害我们身体。

眼下更怕雾霾,担心造成大规模窒息,转而期盼借助沙尘暴的风力把雾霾吹走。

目前国家层面已经把生态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那么游牧民在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谨慎守卫了绿色屏障数千年,对农耕文明发展的支持,可谓功莫大焉!我们曾经看到农耕的效率远高于牧业,但生态学家告诉我们,强行开垦,可能面对灾难,今天我们确实面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