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备课讲稿
(完整版)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一、八年级上物理知识框架1. 运动和静止(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参照物:用来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物体。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2. 长度、时间和速度(1)长度的测量:刻度尺、卷尺等。
(2)时间的测量:秒表、电子表等。
(3)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3. 声音(1)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4. 光和颜色(1)光的传播: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
(2)光的反射: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等。
(3)光的折射:凸透镜、凹透镜等。
(4)颜色:物体反射的光的颜色。
5. 物质的性质(1)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比热容: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温度变化的大小。
(3)熔点、沸点: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
6. 力(1)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力的单位:牛顿(N)。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 压强(1)压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压强的计算: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8. 浮力(1)浮力的产生: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
(2)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重量。
9. 简单机械(1)杠杆:支点、动力臂、阻力臂。
(2)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3)斜面: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省力效果越好。
10. 能量(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二、八年级上物理重点难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区分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特点。
2. 光的反射和折射: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
2024版最新最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件pptx
上册全册课件pptxcontents •引言•机械运动•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质量与密度目录01引言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提高学生物理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目的和背景本课件pptx是根据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编写而成,内容全面、系统、深入。
课件设计合理,注重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件采用了丰富的图表、图片、动画等多媒体元素,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本课件适用于广大八年级物理教师和学生,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也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使用。
教材简介02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介绍长度的概念、单位,以及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时间的测量讲解时间的概念、单位,以及使用钟表测量时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误差与减小误差的方法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介绍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
阐述机械运动的概念,介绍参照物和质点的概念。
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讲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用图像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介绍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0302011 2 3定义速度的概念,介绍速度的单位和计算公式。
速度讲解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分析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情况,介绍用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方法。
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03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讲解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及如何减小实验误差和提高实验精度。
01实验原理阐述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即利用刻度尺和钟表分别测量路程和时间,然后计算平均速度。
02实验步骤详细介绍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步骤,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实验后的数据处理等。
测量平均速度03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 际统一的单位,叫 _____________ (简称SI )。
2、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_______________ ,其他单位有:千— 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ym )、纟纳米(nm )。
1km=1 000m ; 1dm=0.1m :1cm=Q01m ;…一lmm=Q.Q01m 一;…1 展m=..QQlm …1nm= 000 001m 。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 具: ______________ 。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 线、 、 _____________ ;② 测量时刻度尺的 ______________ ,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且对 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 。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h )、分 (min )。
1h=60min 1min=60s 。
4、 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 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 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科学探究包含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T T ____________ T 分析和论证T__ T 制作计划与设计实验T 交流与合作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结构.ppt
八 年 级 物 理 上 册
主
题
物体的尺度
新材料及其应用
课标要求:1、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2、初步 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3、初步了解 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4、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运 动 和 相 互 作 用 主 题
定义:物质由液态 变为固态叫做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 程,凝固过程放出 热量。
物态及其变化知识之间的联系
升华(吸) 熔化(吸) 汽化(吸)
固态
凝固(放)
液态
液化(放) 凝华(放)
气态
熔点
沸点
(二)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知识结构图
常用测 量工具: 钢尺、 卷尺、 游标卡 尺、 螺旋测 微器等
国 际 主 单 位 千 克 天平的调节:1.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用镊子把游码调至标尺左侧零位; 3.调节螺母使横梁水平(指针静止时 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 天平的使用:1.把物体轻放在左盘; 2.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用镊子夹取适 当的砝码轻放在右盘;3.用镊子轻拨 游码,使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侧摆动 幅度(格数)相同,或静止在中央刻 度线上;4、把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 码在标尺上的读数相加,得到物体的 质量。(收回砝码时不允许用手捏砝 码)
原理: 测温液 体的热 胀冷缩
使用:看量程和分度 值,玻璃泡与被测物 体充分接触,示数稳 定后读数,视线与液 柱上表面齐平
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叫做凝华。凝华放热。常见的现 象:水的凝华(霜,冰花的形成, 碘的凝华等)
定义:物质由 气态直接变成 固态叫做凝华。 凝华放热。常 见的现象:水 的凝华(霜, 冰花的形成, 碘的凝华等)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一、力学1. 质点和物体质点的概念质点的特点物体的概念物体的特点2.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分类3.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4. 重力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重力的计算5. 弹力弹力的概念弹力的方向弹力的大小弹力的计算6. 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计算7.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8.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9.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10. 动能动能的概念动能的计算动能的影响因素11. 势能势能的概念势能的计算势能的影响因素12. 机械能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的计算机械能的守恒二、热学1. 温度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温度的测量2. 热量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热量的传递方式3. 比热容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计算比热容的影响因素4.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5.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6. 热机热机的概念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效率7. 热传导热传导的概念热传导的方式热传导的影响因素8. 热辐射热辐射的概念热辐射的方式热辐射的影响因素9. 热对流热对流的概念热对流的方式热对流的影响因素10. 热膨胀热膨胀的概念热膨胀的方式热膨胀的影响因素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原因光的色散应用5.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条件光的干涉应用6.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条件光的衍射应用7.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条件光的偏振应用光的散射现象光的散射原因光的散射应用9. 光的吸收光的吸收现象光的吸收原因光的吸收应用10. 光的发射光的发射现象光的发射原因光的发射应用四、电磁学1. 电荷电荷的概念电荷的单位电荷的分类2. 电流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流的计算3. 电压电压的概念电压的单位电压的计算4. 电阻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电阻的计算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应用6. 电路电路的概念电路的分类电路的计算7. 电功电功的概念电功的单位电功的计算8. 电能电能的概念电能的单位电能的计算9. 电热电热的概念电热的单位电热的计算10.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概念电磁感应的条件电磁感应的应用五、现代物理1. 相对论相对论的概念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相对论的应用2.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的基本应用3. 原子物理原子的概念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性质4. 核物理核物理的概念核物理的基本原理核物理的基本应用5. 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的概念粒子物理的基本原理粒子物理的基本应用6. 天体物理天体物理的概念天体物理的基本原理天体物理的基本应用7. 地球物理地球物理的概念地球物理的基本原理地球物理的基本应用8. 生物物理生物物理的概念生物物理的基本原理生物物理的基本应用9. 化学物理化学物理的概念化学物理的基本原理化学物理的基本应用10. 环境物理环境物理的概念环境物理的基本原理环境物理的基本应用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二、热学(续)11.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应用12. 热平衡热平衡的概念热平衡的条件热平衡的应用13. 热容热容的概念热容的单位热容的计算14. 热导率热导率的概念热导率的单位热导率的计算15. 热辐射定律热辐射定律的内容热辐射定律的应用16.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的概念热力学循环的分类热力学循环的应用三、光学(续)17.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条件光的偏振应用18. 光的散射光的散射现象光的散射原因光的散射应用19. 光的吸收光的吸收现象光的吸收原因光的吸收应用20. 光的发射光的发射现象光的发射原因光的发射应用21.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条件光的干涉应用22.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条件光的衍射应用23.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原因光的色散应用四、电磁学(续)24. 电容电容的概念电容的单位电容的计算25. 电感电感的概念电感的单位电感的计算26. 电感与电容的关系电感与电容的相互作用电感与电容的应用27. 电感与电阻的关系电感与电阻的相互作用电感与电阻的应用28. 电容与电阻的关系电容与电阻的相互作用电容与电阻的应用29. 电磁波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应用30. 电磁场电磁场的概念电磁场的性质电磁场的应用31.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32. 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五、现代物理(续)33. 相对论(续)相对论的时间观念相对论的空间观念相对论的质量观念34. 量子力学(续)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量子力学的纠缠现象35. 原子物理(续)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的光谱原子的辐射与吸收核裂变与核聚变核能的应用核物理的实验方法37. 粒子物理(续)粒子的分类粒子的性质粒子的相互作用38. 天体物理(续)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星系的结构与演化黑洞与暗物质39. 地球物理(续)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外部环境地球物理的观测方法40. 生物物理(续)生物分子的结构生物系统的功能生物物理的实验方法41. 化学物理(续)化学反应的原理化学键的形成化学物理的实验方法环境污染的物理机制环境保护的物理方法环境物理的研究热点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六、波动学1. 波动的基本概念波动的定义波动的分类(横波、纵波)波动的传播方式(机械波、电磁波)2. 波动的基本性质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波动的能量与动量波动的干涉与衍射3. 机械波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机械波的反射、折射与衍射机械波的应用(声波、水波)4.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性质(电场、磁场)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波、光波)七、量子物理1.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态量子态的叠加量子态的坍缩2. 量子力学的实验验证双缝实验量子纠缠量子隧穿效应3. 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量子比特量子算法量子密钥分发4. 量子物理的应用量子传感器量子成像量子材料八、宇宙学1.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宇宙的年龄2. 宇宙的结构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黑洞暗物质与暗能量3. 宇宙的演化宇宙的早期阶段宇宙的中期阶段宇宙的晚期阶段4. 宇宙学的观测方法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九、环境物理1. 环境污染的物理机制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2. 环境保护的物理方法净化技术治理技术预防技术3. 环境物理的研究热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保护环境质量的监测十、物理与技术1. 物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量子计算光纤通信激光技术2. 物理与能源技术的结合太阳能风能核能3. 物理与材料科学的结合新型材料纳米技术磁性材料4. 物理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生物传感器生物成像生物材料。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结构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结构第一单元测量运动与能量一、测量1.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
2.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__,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1)会选:会正确选择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合适的刻度尺;(2)会放: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___________应紧靠被测物体;(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_____________,与尺面_________,不能斜视。
(4)会读:读数时,除读出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包含三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km=________m,1m=________dm,1dm=________cm,1cm=__________mm.,1mm=________um,1um_________nm。
4.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和___________。
1h=___________min,1min=__________s。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减小误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讲课讲稿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例:鼓面碎纸屑跳动;吊着的小球被振动的音叉弹开(碎纸屑、小球的作用为把不易观察到的微小现象放大成明显、易观察的现象,这种方法叫做放大法或者转换法)2、传播:声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传播3、介质①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都可以传声②真空不能传声举例:宇航员在太空不能直接对话从玻璃罩中抽出空气,闹钟声音逐渐变小直至消失4、声速①声速与介质种类、介质温度有关↓↓V固>V液>V气空气中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②15℃空气,声速:340m/s③回声测距计算:s=vt/2声波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的现象叫回声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人听到声音的两个途径:①通过人耳:物体振动产生声波→介质→骨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②骨传声:物体振动产生声波→骨头→听觉神经→大脑①②说明固体能够传声,且传音效果比空气好举例:贝多芬失聪后利用骨传声创作乐曲;咀嚼口香糖、饼干觉到的声音比周围人感觉到的更大2、双耳效应:声源到两耳距离不同,导致声音传入两耳的时刻、强弱、步调不同双耳效应是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其他应用:双声道立体声第四章、声音的特性(超级超级重点)1、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高低称为音调,频率大则音调高(每秒振动次数称为频率,单位:赫兹,符号:Hz,人耳听觉频率可听范围20~20000Hz,低于20Hz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为超声波)②响度:声音强弱叫做响度,与振幅、距离有关(振动幅度的大小称作振幅)③音色:与发声体材料、结构有关例:音调:小提琴改变琴弦松紧(定弦),改变音调吸管长度不同,吹气音调不同养蜂人区分蜜蜂是否采蜜暖水瓶灌水声音变化一玻璃杯先后倒入不同量的水,细棒轻敲,频率不同医生检查病人腹部积水女高音音调高于男低音响度:男低音响度大于女高音震耳欲聋音色:人耳能区分出不同乐器的声音、声纹锁的原理、只闻其声便知其人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来源:①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②环境保护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2、噪声强弱:听觉下限0dB,理想安静环境30-40dB,超过50dB影响休息,超过70dB影响学习工作,超过90dB影响听力,150dB失听力3、控制噪声的途径(重点)①声源处减弱(例:消声器、无声手枪、禁止鸣笛等)②传播过程中减弱(例:远离噪声源、隔音板、关闭门窗、设立屏障或植树等)③人耳处减弱(例: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第五节、声的利用1、超声波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的特点1)声能传播信息:举例①回声定位(蝙蝠利用超声波夜飞、声呐测距、超声波检测物体)②B超(是超声波)2)声能传播能量:举例,超声波清洗污垢、超声波治疗结石、声波熄灭烛焰、造成破坏、超声波除尘、超声波焊接3、次声波火箭发射、飞机飞行以及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都会产生次声波。
最新教科版 物理 八年(上)知识结构
最新整理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知识结构图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二章运动与能量宇宙中的一切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宏观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微观世界的运动:分子运动论: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原子也具有结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原子的运动:子在绕原子核不停地运动着。
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
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与导体的导电、材料的发光、燃烧有关。
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如原子弹爆炸、核电站里的核反应等。
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1)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运动情况的方法: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参照物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3)注意:研究或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没有参照物;参照物可以选取任何物体,但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为了方便,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切物体时刻都在运动,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日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同一物体的运动状况也会不同。
常说的静止或不动的物体相对于地面来说是静止的,运动方向、运动快慢相同两个物体,它们彼此也是相对静止的。
(1)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长短。
(2)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长短。
(3)比较速度的大小。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速度。
(3)公式: V=tS变形得t =vsS=V tv---速度---- 米/秒 S---路程----米t---时间----秒公式意义:当s不变时,v与t成反比;当t不变时,v与s成比,当v 不变时,s 与t 成正比;使用注意:单位统一,物理量一一对应(4)单位:主单位:米/秒 (m/s )常用单位:千米/时(km/h )进率换算:1 m/s=3.6 km/h(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公式总结备课讲稿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0.5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八年物理上册 前三章知识框架(扫描版) 新人教版
- 1 -机运测械运动长度时间单位国际单位:m国际上常用长度单位:nm m mm cm dm m km 、、、、、、μ单位换算:m nm m m m mm m cm m dm m km 9633101;101;101;01.01;1.01;101---======μ长刻度放: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尺的使用方法使用前三看清:1、看清量程;2、看清分度值;3、看清零刻线(有没有磨损)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看: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要正对观测点。
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记录数据时要包含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时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国际单位:秒(符号:)s h )、分钟(min )换算:1h=60min=3600s测量工具:秒表(停表),大盘(min )、小盘(s )错误与误差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我们不能避免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和长度的测量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与静止时被选取假定不动,作比较标准的物体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论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动的快慢量平均速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慢的方法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体育比赛)时间相等,比路程: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常见的方法)s t v /=比较快t s v /=s定义式:tv =速度的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 (1m/s=3.6km/h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结构
利用公式计 算密度
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
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相对镜面是对称的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求物像的大小,距离。
平
成像作图:平面镜是像与物体的对称轴,像为虚像,用虚线
面
生活中:对镜梳妆,扩大视觉空间,潜望镜,牙医用反光镜。
镜
光污染。
凸面镜: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做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如:汽车观 后镜、马路拐弯处的大反射镜等。
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及现代技术中 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3、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 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二、本册教材在初中物理中的地位
结果是什么?(折射光偏向法线);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v空气>
v水>v玻璃)。运用知识进行合理的推理: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
斜射向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科学猜想不是胡猜
乱想,要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推断。分辨不同猜想的优劣,
依据的是学生运用知识的正确性、推理论证的合理性等指标。只有正
课标要求: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2、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 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3、 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机械运动和力
声和光
课标要求:1.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 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2.能 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__ ____________→分析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与合作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②测量时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4、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符号为 或 ,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 或 ,1m/s =3.6km/h 。
v =s t,变形可得: 。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 。
四 测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 小车 斜面3、实验时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停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得出的结论: 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声现象知识结构图:、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它需要靠传播,不、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快慢情况是、通常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m/s= km/h,声速大小与与有关。
(会用速度公式v=s/t计算,书P16:、声音以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人听到声音的途径:传导和传导。
(判断发声体的位置:双耳效应)、声音的特性:、、、音调高低由决定;响度的大小由决定;闻其声而辨其人是因为各人的不同。
、超声波指的是;次声波指的是。
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超声和次声是人耳听到的。
1)、噪声是用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为了保护听力,噪声不能超过;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能超过;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不能超过。
①、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方面入手②、③、理解并举例:声传递,请举例:声传递,请举例:本章重点:运用本章的基础知识去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事例(如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的应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探究题等)。
考点提示:(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探究声音的特性;(3)学会减弱噪声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4)人类对声的利用。
典型例题:1、马明同学用手将自己的耳朵堵住,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和牙齿上,他(填“能”与“不能”)听到音叉的声音;若能听到,其中的道理是。
分析:正常情况下,我们听到声音是空气传到人耳的(空气传导),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人的骨头也能传播声音(骨传导)。
2、某同学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水管,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的人能听到 次敲击声,第一次是通过 传来的,因为 。
3、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种特性:1)拍打西瓜,判断其生熟的依据是:2)乐手调节琴弦的松紧,是在调节声音的:3)暖水壶灌水时,根据声音的变化就能判断水是否满了的依据:4)我们可以判断交响乐中是不同的乐器演奏:5)声如洪钟:6)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4、控制噪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A 、防止噪声产生;B 、阻断噪声的传播;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以下分别属于哪一种?市区内多种树:无声手枪:摩托车的消声器:机器上加装隔音罩: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 靠近公路的居室安装双层玻璃,关紧门窗:居民区中午和晚间不允许建筑安装施工:5、敲桌子时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振动,你能设计实验证明桌子在振动吗?光现象、透镜知识结构图:1、光源指的是: 。
光在 (条件)中沿直线传播,光的真空中的速度是最 ,其值是 km/s= m/s 。
试着举些例子说明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2 当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此时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
技能:会画光的反射光路图。
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
(1)、 表面发生4、反射的种类 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2)、 表面发生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特别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 的光进入了我 的眼睛。
我们之所以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同一个物体,是因为在物体表面发生 了 反射。
黑板反光“晃”眼是发生了 反射。
试着举些例子说明是光的反射现物距减小 (增大)像距增大 像变大 1)特点: , , 。
2)应用与危害:6、透镜有两种 (1)、凸透镜:中间 边缘 ,对光线有 作用(2)、凹透镜:中间 边缘 ,对光线有 作用几个重要概念:主光轴: ;光心: ,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 ;焦距: 。
(看图并标出光线)。
重点理解:会聚的本质: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偏向主轴;发散的本质: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偏离主轴。
学会画光路图与确定黑箱内透镜的类型。
(书P62,5)7、实像:实际光线的会聚点, 用光屏承接,物像 侧;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 用光屏承接,只能用 观察,物像 侧,倍焦距时成 。
更进一步的认识:一倍焦距分 ,二倍焦距分 ,物近像 像变 ,实像 立虚 立。
说明:成实像时(条件): 9、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 镜,底片相当于 ;10、投影仪:物距在 像距在 成的像。
幻灯机: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插在架上。
放大镜:成 的像。
11、眼睛:(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可变焦距的“照相机”。
F调节作用:看远时,睫状体,晶状体;看近时,睫状体,晶状体;(1)近视眼:晶状体变,成的像在视网膜。
用矫正。
(2)远视眼:晶状体变,成的像在视网膜。
用矫正。
12、显微镜与望远镜均由两块组成。
显微镜:物镜相当于一个幻灯机,成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望远镜: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成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13、视角的理解:视角越大,我们人看到的物体相对较大,视角与和有关。
所以,显微镜与望远镜是靠改变视角来放大的。
光现象重点:在光的基本知识原理的基础上探究一些简单的光现象。
考点提示(1)学会理解和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会熟练画出反射、折射光路图。
(3)看不见的光的应用典型例题1、小孔成像、影子形成、日食、月食都是属于光的;平面镜成像、倒影、水中的月属于光的;看水中的鱼、海市蜃楼、透镜成像属于光的。
透镜重点: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典型例题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物态变化知识结构图:1、温度:表示物体,常用单位是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度,沸水的温度为度。
某地气温-3℃读做。
2、测量温度的工具:,工作原理是,常用温度计有: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或细管,使用前要,可离开人体读数,分度值为,量程为)例:某护士由于忙碌忽略了其正确使用,先测了一个体温为39.70℃的病人后,接着测体温为38.80℃的病人,这时她读出的数据是。
若又马上测40.8℃的高烧病人,她读出的数据又是。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它的,认清它立的。
使用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和,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
4、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 、 ,5、6 熔化图象:熔化特点: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 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温度不断上升。
熔化的条件:⑴ 。
⑵ 。
另外,在熔化段中的物质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
例:电灯泡发光时灯丝的温度达到2000℃。
能用铁、金、铝来制造电灯泡的灯丝吗?如果由你来挑选,你准备选哪种金属来制造电灯泡的灯丝?为什么? ② 凝固 : 叫凝固。
凝固特点: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 晶体非晶体 体 晶 体 晶 体非晶体 体温度不变 稠、变黏、变硬、最后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
凝固的条件:⑴ 。
⑵ 。
总结:晶体与非晶体的异同:7.汽化和液化:汽化: 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做蒸发。
(例:如何晒衣服才能干得快?) 影响因素:⑴ ;⑵ ⑶ 。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 作用。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吸热温度不变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 。
⑵ 。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沸腾与蒸发的异同:② 液化: 叫液化。
方法:⑴ ;⑵ 。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热;如:冬天人在室外口中呼出的“白气”,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上有水雾;夏天冰棍上面冒出的“白气”。
注: 所有的“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而成的小水珠。
8、升华和凝华:①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