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讲解 王顾左右而言他
八年级语文《王顾左右而言他》课件沪教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孟子
教学目标
• 1、 通过理解课文“对话”的内容掌握 成语“顾左右而言他”的文化内涵,进 而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孟子的民本、仁政 思想。 • 2、 掌握“顾”、“之”、“比”等常 用实词的含义,理解本文的议论思路, 了解孟子论辩的艺术特色。
文学常识:
《王顾左右而言他》选自
。
作者是
,他是
自读课文
• 1、这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散文,记录的 是哪两个人的谈话? • 2、两人的对话围绕哪三个问话展开?
深入学习课文,梳理文章议论思 路,探求说理方法
• 1、 既然王言“他”,那么这次对话的主要话 题是什么?(答案可在下面问题后经过思维的 碰撞由模糊到清晰)(借势引入相关背景知识 的介绍) • 2、 孟子为什么不直接切入话题,却用三个 “则如之何”追问?你觉得用这三个问话好在 哪里?现在明白孟子对话的主要用意了吗? • 3、 在孟子的追问下,王问答时的语气、情态 怎样变化?
再析课文
• 1、 再次回到课题,请同学们说说“顾 左右而言他”的深刻内涵 • 2、 在那个时代,孟子为什么敢直面治 国?结合课后学习建议中的孟子语录, 说说除了孟子的辩才,你还感受到了什 么?(可引导学生了解孟子的民本、仁 政思想)
课下作业
1、 抄写并背诵书下注释和课堂补充注释 (以实词为主) 2、 整理课文中“之”的几种用法
家的代表。
1孟子谓( )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 )其妻子( )于 其友而之( )楚游者,比( )其返( )也,则冻馁( )其妻子, 则如之何?” 2王曰:“弃( )之。” 3曰:“士师( )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4曰:“已( )之。”
5曰:“四境( )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王顾左右而言他(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
王顾左右而言他第一部分:诗文理解填空1.孟子,名,字,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
中国古代著名,战国时期代表人物。
有«孟子»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并称为“”。
2.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文字,主要写了的故事,赞颂了孟子的,反映了他。
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是:。
3. 本文语言精炼简约、深入浅出,如三个“如之何”,两个简短的对答-----“”、“”。
故事人物栩栩如生,情节情趣盎然,人物性格跃然纸上:一个胸无城府,有问必答,不知一步步落入陷阱;一个胸有成竹,层层推问,铺垫有序,最终一语中的,警策对方。
孟子,采用的类比说理方法,从入手,推论到,再推论到,逼的齐宣王赶快打住话题,作东张西望状,把话题引开。
最后一句“王顾左右而言他,”潜台词呼之欲出,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成为了人们常用的名言。
第二部分:基础演练一、词语解释1.比其..反也比:其:(测量目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B.文中传神地写出了齐宣王的尴尬和可爱。
C.孟子从国王生活中的事情入手层层诘问。
D.孟子最终目的是劝说齐宣王治理好国家。
(测量目标: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4.本文记录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过程,目的是反映孟子的思想。
第三部分:中考题精选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中考题目精选(1)9.上文选自《》,这是一部的经典著作。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11.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孟子运用类比的方法向齐宣王步步逼近,旨在出他的洋相。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王顾左右而言他》教案沪教版五四制
28 王顾左右而言他1教学目标掌握“顾、比、反、之、其”等文言实、虚词的含义用法,理解“对话”内容,体会孟子简净、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
理清议论思路,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认识孟子智慧、勇敢背后的“民本、仁政“思想。
2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多文言学习,已经掌握了文言词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和常见文言词释义。
孟子的文章已经学过《天时不如地利》,对孟子及思想有所了解。
学生的探究意识在课堂学习中表现明显,并乐于合作交流。
3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文言词句的疏通积累,理清说理层次,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
难点:从本文精炼简约的语言中感受孟子的智慧、勇气及孟子论辩的特色,初步认识孟子“民贵君轻“的核心思想。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从生活切入,导入新课一、从生活切入,导入新课今天是家长开放日,来了不少家长。
老师想问你们几个问题:如果某天家中只有你,忽然下雨了,外面还晾着衣服,你会怎么办?如果你今早在校门外时,看到班里某同学忘戴红领巾而他自己还未察觉,你会怎么办?那么,如果艾老师说今天的这篇课文我不讲,但过会儿要你们能成功接受我的检测,你会怎么办?通过刚才的三个“假如”,我看出大家已基本具备了一样东西——责任心。
对家的责任心、对班级的责任心、对自己学习的责任心。
好,有了这样的责任心,我想就算刚才的假设成为现实,大家肯定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那么,刚才大家有没有发现,我说的三个“假设”之间有何异同点?讨论后明确:涉及的是有可比性的同一类事或物并层层类推的说理方法叫“类比说理”。
好,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要学的《王顾……》里有没有运用这种说理方法?活动2【讲授】二、疏通文意,理清层次,学习说理方法1、课前大家通过预习,基本疏通了文意,你们认为哪些词句需特别注意呢?(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板书)2、抓住了这些关键点,我们就可以轻松地理解本文的字面意思了。
那么大家能否分析一下文章的层次内容呢?可借鉴老师的范例。
(从“所问问题”、“言下之意”、“齐王反应”三个方面进行归纳)3、从以上分析中,我们能否发现像开头我的三个“假如”那样的规律,即“三次对话”的异同点?类比说理同:都是列举事例,核心都是“对不负责任的人应惩罚”。
文言文复习-十三、《王顾左右而言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
一、150个实词
1、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比:及,等到(……的时候)
2、王顾左右而言他顾:环顾,四顾
二、词语注释
1、谓:对……说。
2、托:寄,托付。
3、妻子:妻子的子女。
4、之:到……去。
5、反:同“返”,回来。
6、馁:饥饿。
7、如之何:对他怎么办?8、弃:抛弃,此指绝交。
9、治:管理。
10、已:止,这里指罢免。
三、句子翻译
1、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有个大臣)把他的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去楚国游历。
2、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那么他怎么办?
3、王顾左右而言他。
齐宣王环顾左右,把话题扯到别的地方去了。
4、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等到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
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
《王顾左右而言他》(含词注、翻译)
弃之
已之
顾左右而 言他
坚定 不假思索
尴尬 无言以对
不能尽 职的人 应该受 到惩罚
精品课件
孟子的提问目的何在?
提示:他提出的三个问题之间有何联系?
▪ 前两件都是小事,且不涉及王自身的好坏是 非,使王毫无防备,很爽快地回答了,这时 他已落入孟子预设的圈套,随后的第三个问 题直奔主题,朝向王自身,这才是目的所在 !而这三个问题所提到的人的行为主体都相 似——不负责任!
到……去
等到 同“返”,【使动】
使……受冻挨饿。
返回。
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
对他怎么办 管理
抛弃
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
精品课件
止,此指罢免。
小自测:这些句子你会翻译吗?
▪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译】(假如)大王的臣子中,有个人将他的妻
精品课件
孟子和《孟子》
儒家经典之一,为孟轲与其弟子等 著。全书七篇,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 书”之一。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 逻辑严密,长于譬喻,善于用形象化的 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精品课件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 于
妻子
对……说 付 妻子儿女
的
托
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
【成语积累】顾左右而言他 ▪ 比喻对方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故意扯些不相
干的事,或与对方交流时,有意离题,说到 别的事情上去了。
精品课件
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观点的?
提示:孟子的提问有何特点?
▪ 列举具体事例,从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推论 到中层官员的行为,再推论到统治者身上。
▪ 采用由小及大、由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近、层层推进的论证 法。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翻译及释义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翻译及释义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翻译及释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
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翻译及释义》,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翻译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的臣子,将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
到了他回来的时候,他的朋友却使他的妻子儿女挨饿、受冻,那么对他怎么办?”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说:“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那么对他怎么办?”齐宣王说:“罢免他。
”孟子说:“一个国家不能好好治理,那么对他怎么办?”齐宣王环顾周围的大臣,开始说其它的事情。
《王顾左右而言他》注释1.托:托付。
2.其:代王之臣。
3.于:介词,给。
4.游:游历。
5.比:等,等到。
6.反:回来。
7.妻子:妻子儿女。
8.冻馁:使...受冻挨饿。
9.如之何:对他怎么办?10.弃:断绝,抛弃,绝交。
11.“士师”句:士师,古代的司法官,典狱官12.治:管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
13.已:停止,这里指罢免。
14.四境:国家。
境:疆界15.不治:治理不好。
王顾左右而言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一段精彩的对话,孟子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巧妙设问,由小到大,由远及近,由宾至主,层层类推,导入治国正题,规劝齐宣王要把国家治理好。
齐宣王知道自己的短处被揭,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
这段对话明确表示,当接受别人委托时,就应该信守承诺,履行受托义务;担任某职务的官员,也应该履行其承担的职责和责任;同样,统治者更应该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受冻挨饿;更应该尽职尽责,修明政治、广施仁政。
教学目标:1、利用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感知文章内容;朗读文章,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准语气;积累实词、句式。
2、理解孟子进谏的思路和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3、认识治理国家的责任,明确孟子的政治主张,感受和学习孟子的说话艺术(口才)。
教学重点、难点1、自主朗读,感知文章内容,抓住细节,把握精彩的对话过程和说话艺术。
2、教师导读,学生质疑,理清行文思路,品味语言,感悟和体验语文形式与文章内容的密切关系。
教学环节预设: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可由典故“孟母三迁”“滥竽充数”引出孟子与齐宣王,安排全班齐读全文。
二、自读检测(通过有趣的竞争,检测自读效果,培养自学语文的兴趣和能力)1、文学常识填空:关于孟子及《孟子》2、解释词语、理解句子:妻子、冻馁,如之何?3、说出最想说的读后感4、提出最想提的问题三、研习课文1、关于文章中的故事,自主质疑并合作探究:比赛用一句话缩写故事。
(提示要点:时、地、人、事)小结:叙述孟子巧谏齐宣王应把国家治理好(修明政治、广施仁政)的故事。
记录了一段精彩的对话。
2、关于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王顾左右而言他”是编者为选文添加的,有何作用?(推敲文题及鉴赏尾句)小结:(1)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表现齐宣王的神态、心理和品质:尴尬,心不在焉,口是心非。
(2)暗示矛盾冲突的焦点:孟子批评的矛头主要指向齐宣王。
(3)突出故事对话的结果:齐宣王无言以对,十分尴尬。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王顾左右而言他》教案沪教版五四制1
28王顾左右而言他1教课目掌握“ 、比、反、之、其”等文言、虚的含用法,理解“ ”内容,领会孟子、深入浅出的言格。
理清思路,学比理的方法,孟子智慧、英勇背后的“民本、德政“思想。
2学情剖析学生一年多文言学,已掌握了文言中常的法象和常文言。
孟子的文章已学《天不如地利》,孟子及思想有所认识。
学生的研究意在堂学中表明,并于合作沟通。
3要点点要点:通文言句的疏导累,理清理次,学比理的方法。
点:从本文精的言中感觉孟子的智慧、勇气及孟子的特点,初步孟子“民君“的中心思想。
4教课程活 1【入】一、从生活切入,入新一、从生活切入,入新今日是家开放日,来了许多家。
老想你几个:假如某天家中只有你,突然下雨了,外面晾着衣服,你会怎么?假如你今早在校外,看到班里某同学忘戴巾而他自己未察,你会怎么?那么,假如艾老今日的篇文我不,但会儿要你能成功接受我的,你会怎么?通才的三个“若是”,我看出大家已基本具了一西——任心。
家的任心、班的任心、自己学的任心。
好,有了的任心,我想就算才的假成,大家一定都能很好地达成任。
那么,才大家有没有,我的三个“假”之有何异同点?后明确:波及的是有可比性的同一事或物并推的理方法叫“ 比理”。
好,大家一同来看看,我今日要学的《王⋯⋯》里有没有运用种理方法?活 2【授】二、疏导文意,理清次,学理方法1、前大家通,基本疏导了文意,你哪些句需特注意呢?(依据学生回答行、板)2、抓住了些关点,我就能够松地理解本文的字面意思了。
那么大家可否剖析一下1文章的次内容呢?可借老的典范。
(从“所”、“言下之意”、“ 王反”三个方面行)3、从以上剖析中,我可否像开我的三个“若是”那的律,即“三次”的异同点?比理同:都是列案例,中心都是“ 不任的人”。
异:三个案例由小到大,由及近,深入达到最目的。
活 3【授】三、推测言,领会孟子的奇妙三、推测言,领会孟子的奇妙王最理解了孟子的意图是什么了?你从文中哪里能够看出?王理解了,孟子想要他百姓,治理好国家。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八上《王顾左右而言他》ppt课件1
课文诵读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 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 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 “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 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选自《孟子 · 梁惠王上》
课文诵读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
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课文翻译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 “王之臣,
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的臣子中,
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等到他回来时,假如朋友使他的妻子儿女受冻挨饿,那么 对他怎么办?
有个把妻子儿女托给他的朋友照看而自己到楚国出游的人,
王曰:“弃之。”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 • 梁惠王下》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
温故知新
孟子(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 (山东)人。思想家、政 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 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 思想是“仁义”,主张实 行仁政,强调“民贵君 轻”,重视民心向背,在 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 论,著有《孟子》一书。
对…… 说 大王的臣子中 托付 妻子
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 则
儿女 等到 同“返”, 假如 受冻 回来 冻 馁其妻子, 则 如之何?”王曰: 挨饿 妻子儿女 那么 对他怎么办 抛弃,断绝友情 到楚国出游
“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
司法官 止,罢免 回头看 整个国家
当指士师的 对他怎么办 下属 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 对他怎么办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 法都不相同( B )
《孟子》之《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注释及译文
《孟子》之《王顾左右而言他》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孟子谓②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③其妻子④于其友而之⑤楚游者,比⑥其反⑦也,则冻馁⑧其妻子,则如之何⑨?”王曰:“弃⑩之。
”曰:“士师(11)不能治士(12),则如之何?”王曰:“已(13)之。
”曰:“四境(14)之内不治(15),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释】①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顾,向四周看。
左右,身边的人,文中指周围的大臣。
他,其他的事情。
②〔谓〕对……说。
③〔托〕托付。
④〔妻子〕妻子和儿女。
⑤〔之〕到……去。
⑥〔比〕等到。
⑦〔反〕通“返”,返回,回来。
⑧〔冻馁(něi)〕使……挨饿受冻。
⑨〔如之何〕即“如何之”,怎么对待他?之,代词。
⑩〔弃〕抛弃,断交。
(11)〔士师〕官名。
古代为法官的通称。
(12)〔治士〕管理下属。
士,这里指执法官员的下属。
(13)〔已〕止,此处指罢免。
(14)〔四境〕国家。
(15)〔治〕治理。
【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有一个大王的臣下将妻儿托付给他的朋友,而后到楚国去游历。
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儿却在挨饿受冻。
那么该怎么对待那个朋友呢?”齐宣王回答说:“与他断交。
”(孟子)说:“执法官员不能管理下属,那么应该怎么对待他呢?”齐宣王回答说:“罢免他。
”(孟子)说:“(君主)不能治理好国家,那么应该怎么对待他呢?”齐宣王看了看四周的大臣,说起其他的事情。
《王顾左右而言他》语文文言文的学习指导及答案
《王顾左右而言他》语文文言文的学习指导及答案《王顾左右而言他》语文文言文的学习指导及答案一、字句解释1.孟子谓齐宣王关键字:谓:对说,告诉。
句译:孟子对齐宣王说2.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关键字:之:结构助词的。
托:托付。
其:他的。
妻子:妻子儿女。
而:表示承接。
之:到去。
游:可解释为游历。
者:的人。
有者:有一个的人;有一个人句译:大王的臣子中,有一个将他的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而自己去楚国游历的人(有个人将他的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而自己去楚国游历)。
3.比其反也,则(1)冻馁其妻子,则(2)如之何?关键字:比:等到。
其:他。
反:同返。
则(1):表转折,相当于却。
冻馁:寒冷饥饿,这里是挨饿受冻的.意思。
则(2):那么。
如何:对怎么办,拿怎么办。
句译: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却发现他的妻子儿女在挨饿受冻,那么,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那么,拿这样的朋友怎么办)?4.王曰:弃之。
关键字:弃:抛弃。
之:代词他,指其友。
句译:齐宣王说:抛弃他(与他绝交)。
5.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关键字:士师:古代司法官。
治:管理。
士:下属。
之:代词他,指士师。
句译:司法官不能管理下属,那么,对他该怎么办(拿他怎么办)?6.王曰:已之。
关键字:已:停止,这里指罢免。
句译:齐宣王说:罢免他。
7.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关键字:四境之内:指国家。
治:治理得好,太平。
之:代词他,指国君。
句译:一个国家治理得不好,那么,对这样的国君该怎么办(拿这样的国君怎么办)?8.王顾左右而言他。
关键字:顾:回头看。
而:表示修饰。
言:说。
他:别的,其他的(事)句译:齐宣王回头看着左右近臣,说起别的的事情来。
二、内容理解1.孟子为劝谏齐宣王认识到君王的职责,好好治理国家,深谋远虑,巧设机关,发问从朋友到士师,最后直指目标君王,围绕尽责这个话题,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类比说理,层层推进。
而齐宣王开始则是不明就里,毫无戒备,实实在在据理以答,直到最后一问才恍然大悟,却又不能顺之前之势据理以答,打自己的嘴巴,只得顾左右而言他,转移话题,化解尴尬。
顾左右而言他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顾左右而言他的成语故事及解释顾左右而言他的成语故事及解释导语:顾左右而言他形容支支吾吾、打岔、不正面回答问题的神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欢迎查阅与借鉴,希望您能喜欢!【汉字书写】:顾左右而言他【汉语注音】: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成语出处】:战国.孟珂《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成语语法】:连动式;作分句;指有意避开谈话的主题,用别的话把问题搪塞过去。
【顾左右而言他的意思】:看两旁的人而谈别的事情,不接对方的话茬,把话引到别处去。
形容支支吾吾、打岔、不正面回答问题的'神情。
【顾左右而言他的近义词】:顾而言他;【顾左右而言他的反义词】:;【顾左右而言他的故事】战国时期,孟子有一次去齐国想劝齐宣王在国内施行仁政把国家治理好,孟子担心自已如果说话太直的话可能把齐宣王惹恼,于是他用回旋的语气对齐宣王说道:“大王,如果您的臣子有人去楚国的时侯把他的家人托付给他朋友照顾,结果几年后他回来却看到家人吃不饱穿不暖,这时侯他应该怎样对他的朋友呢?”齐宣王说道:“必须要怒骂他一通然后跟他绝交。
”孟子又说道:“那么假如刑罚官没有管好他的部下应该怎么办呢?”齐宣王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撤他的职务,必须的。
”这时侯孟子才把话题转到他想说的内容,他又问道:“那么假如一个国王不能把国家治理好,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这时侯才知道孟子拐弯抹角地原来是在说自已没有把国家管好,说到这里他肯定不会承认自已没把国家治理好,这时侯又怕孟子还会继续劝说,于是他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有意的回避孟子的问题,同时他还开始东张西望,刻意的把孟子的话题往其它方面扯。
【顾左右而言他例句】《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居数日,道(冯道)等又以为请,明宗顾左右而言他。
”亦省作“顾而言他”。
陈若曦《耿尔在北京》:“‘老耿,年纪不小了,找太太,条件不能太苛呀!’老同学着实劝起他來。
《王顾左右而言他》知识点归纳
《王顾左右而言他》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人称“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人也因此把这一学派的思想称之为“孔孟”之道。
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天时不如地利》。
二、注音冻馁.(něi)三、字词解释者(……的人)冻馁:使……受冻挨饿。
弃:抛弃,这里指绝交。
已:停止,这里指罢免。
顾:环顾。
左右:身边的近臣。
言:说。
他:其他的事情。
四、重点句子翻译1、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假如大王的一位大臣,把他的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然后自己到楚国去游历。
2、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等到他返回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那么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3、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假如一个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那么对这样的司法官该怎么办?4、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假如国家内部得不到治理,那么对待这样的国君该怎么办?”5、王顾左右而言他。
齐宣王环顾身边的近臣,就把话题扯到别的事情上去了。
五、内容理解:1.孟子提出三个问题,分别从对待朋友的委付、司法官管理下属和国君治理国家三个角度设问,从中可以看出孟子是一个善于设问,敢于批评时政,关心民生的人。
2.齐宣王在回答孟子问题时,态度的前后变化是前两个问题时非常干脆,不假思索,而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则避而不答,转移话题;变化的原因是齐宣王明白了孟子的第三个问题是针对自己的。
3.孟子能言善辩,在本文中他采用层层推进的类比说理的说理方法,从普通朋友的生活小事入手,进而推论到中层干部的行为,最后再推论到最高领导人。
这种说理的好处是由小见大、由远及近、层层类推、直指主题,最终使齐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而无言以对,从而达到劝说目的。
4.本文写孟子在与齐宣王的讨论中巧妙地诘难对方,使齐宣王认识到把国家治理好是自己对百姓应负的责任的故事,赞扬了孟子的机智和勇敢。
初一语文王顾左右而言他阅读鉴赏-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初一语文:王顾左右而言他阅读鉴赏|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一语文:王顾左右而言他阅读鉴赏ﻪﻭ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小品。
尤其是最后“王顾左右而言他”一句,真是生动传神,成为了大家常用的成语。
ﻭ孟子采用的是层层推进的论证法,从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推论到中层干部的行为,再推论到高级领导人的身上。
逼齐宣王毫无退路尴尬不已,也就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份了。
ﻭ孟子本身倒不一定非要出齐宣王的洋相,不过是因为他老东推西挡,东扯葫芦西扯瓜,不肯表态实施仁政,所以激他一激,逼他一逼,迫使他思考如何抓纲治国,作出选择罢了。
ﻪﻭ所以,孟子的言谈和论辩术固然厉害,但我们如果要学习使用,也有一个运用的对象和场合问题需要注意。
ﻪﻭ故事精彩凝炼,情趣盎然,虽无一字涉及形象,可是一段读毕,人物性格便跃然纸上:一个是天真烂漫,毫无戒备,一个是老谋深算,巧设机关;一个是下好套子,步步诱进,一个是不知就里,直奔陷阱。
ﻪﻭ替朋友照料家眷,却冻饿朋友妻儿怎么办?断交!为官一任,却不能管好下属怎么办?撤职!身为君王,却使国家陷入混乱怎么办——废黜……话到嘴边,齐王一个激灵,明白了面前夫子的用心。
他悬崖勒马,东张西望,把话题引到别处——王顾左右而言他。
ﻭ可是,那句潜台词已昭然若揭啦。
于是,古往今来的读者都乐了:他们笑齐王之呆,赞孟子之智,并敬佩他面刺君王的勇气。
ﻪﻭ其实更可感叹的,是在遥远的古中国,“士”阶层曾经有过的风光与尊严。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离开特定时代,孟子推崇并可以自诩的“大丈夫”只能是不可企及的梦想。
所以,我们不该小视了横遭愚弄的齐王,是他的天真、宽容以及狼狈,成就了夫子的雄辩之名。
ﻭ“四境之内不治”,对于国君而言,这实在是一个大而无当的罪名。
孔子说“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的用意是:一个君主如果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的话,应该把他废黜掉。
既不说出具体弊端,更没有改进措施,所以实事求是地说,孟子的话除了讽刺人、伤害人,没有一丁点儿实际内容。
王顾左右而言他PPT课件
第21页/共2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止,这里指罢免。
第4页/共22页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四方疆界 治理
王顾 左右而言他。
环顾 身边的大臣。
第5页/共22页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 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 如之何?”王曰:“弃之。”
孟子对齐宣王说:“(假如)大王您的臣子当 中,有一个把他的妻子孩子托付给他的朋友 (照顾)然后到楚国游历的人。等他回来的时 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那么对他怎 么办?”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士师不 担职的 已之 能治士 官员
四境之 统治者 顾左右
内不治
而言他
第12页/共22页
事例
对象 王的言行 王的语气、 共同点 情态
冻馁其 受托者 妻子
士师不 担职者 能治士
弃之 已之
坚定 不假思索
四境之 统治者 顾左右 尴尬
内不治
而言他 无言以对
第13页/共22页
事例
冻馁其 妻子
士师不 能治士 四境之 内不治
对象 王的言行 王的语气、 共同点 情态
受托者 担职者 统治者
弃之
坚定 不能尽 已之 不假思索 职的人
应该受 顾左右 尴尬 到惩罚
而言他 无言以对
第14页/共22页
事例
冻馁其 妻子
士师不 能治士 四境之 内不治
对象
受托者 担职者 统治者
王的言行 王的语气、 共同点 情态
弃之
不能尽
坚定 职的人
已之
不假思 索
第2页/共22页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原文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 .梁惠王下)原文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下)原文及原文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老婆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 (n ěi ) 其老婆,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可以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以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说明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约公元前 372 -公元前 289 ),名轲,战国邹人 (位于东省西南部,古称邹鲁圣地)。
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谓:对说。
(王之臣)之:的。
托:寄,交托。
老婆:老婆和子女。
(有托其老婆与其友而之楚游者)之:到去。
比:等到。
反:通返,回来。
冻:使冻,受冻。
馁[něi],使.......饥饿,受饿。
如之何:对他怎么办?弃:扔掉,此指断交。
士师句:士师,古代的司法官。
士师之下有乡士、遂士等官。
后一个士当指士师的部下。
治,管理。
已:止,这里指免除。
四境:国家。
顾:环视周围。
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假如有一位大王的臣子,将老婆子女交托给朋友照料而自己到楚国去游览。
等他回来时,却发现他的老婆子女却在受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应当怎么办?齐宣王回答说:和他断交。
孟子说:假如司法官不可以管理好部下,那该对他怎么办?齐宣王说:免除他。
孟子说:若是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那该对王怎么办?齐宣王环视左右,把话说题扯到其余地方去了。
这是一段特别出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顾左右而言他
出处: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
名轲,字子舆。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
著有思想核心为“仁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
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
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民贵君轻”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四书五经”中的 "五经"有:《诗经》《尚书》《礼记》《易》《春秋》。
原文
孟子谓①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②其妻子于其友而之⑩楚游者③,比④其反⑤也,则冻⑦馁⑧其妻子⑥,则如之何⑨?”
王曰:“弃⑪之。
”
曰:“士师⑫不能治⑬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⑭之。
”
曰:“四境⑮内不治⑯,则如之何?”
王顾⑰左右⑱而言⑲他⑳。
注: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①谓:对……说。
②托:托付。
③者: .......的人
④比:等到。
⑤反:同“返”,返回。
⑥妻子:妻子与孩子。
⑦冻:受冻
⑧馁(něi):使…挨饿。
⑨ 如之何:对......怎么办?
⑩之:到......去。
⑪弃:抛弃。
这里指绝交。
⑫“士师”句:士师,古代的司法官。
(士师之下有乡士、遂士等属官。
后一个“士”当指士师的下属。
)
⑬治:管理。
⑭已:止,这里指罢免。
⑮四境:国家。
⑯不治:治理不好。
⑰顾:回头看,这里指看,环顾。
⑱左右:周围
⑲言:说。
⑳他:别的,另外的。
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的臣子中,有一个托付(不能用把,否则改变了原文的意思)他的妻子和孩子他的朋友后去楚国游历。
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和孩子却在受冻挨饿,那么对他怎么办?”
齐宣王说:“将他抛弃。
”
孟子说:“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么对他怎么办?”
齐宣王说:“罢免他。
”
孟子又说:“一个君王没把国家治理得很好,那么对他怎么办?”
齐宣王回头看身边的大臣说起其他事情了。
作者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是科考时必考篇目。
释义
“顾左右而言他”今日已是一个成语,比喻对方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故意扯些不相干的事,或与对方交流时,有意离题,说别的事情去了。
形容这类情况,就常常引用“王顾左右而言他”这句话,或者说作“顾左右而言他”。
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小品。
尤其是最后“王顾左右而言他”一句,真是生动传神,成为了大家常用的名言。
孟子采用的是层层推进的论证法,从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推论到中层干部的行为,再推论到高级领导人的身上。
逼齐宣王毫无退路尴尬不已,也就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份了。
齐宣王在回答孟子的前两个问题时非常干脆,不假思索,而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则避而不答,转移话题。
因为齐宣王明白了孟子的第三个问题是针对自己的,所以转移了话题,不作回答。
孟子本身倒不一定非要出齐宣王的洋相,不过是因为他老东推西挡,东扯葫芦西扯瓜,不肯表态实施仁政,所以激他一激,逼他一逼,迫使他思考如何抓纲治国,作出选择罢了。
我们平时在工作中、生活中也常常有被上司或下属问得一时之间不知怎样回答的情况,遇到这种时候,你虽然不是“王”,但是,“顾左右而言他”还是可以用来应一应急的罢。
不过,反过来的情况是,对待你的上司,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你可一定得当心,不要把他逼到“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程度。
不然的话,他那时尴尬是尴尬,可下来以后就有你够受的了。
孟子不是最终没有在齐宣王那里呆下去吗?之所以如此,很难说没有这些使宣王尴尬的因素在内。
所以,孟子的言谈和论辩术固然厉害,但我们如果要学习使用,也有一个运用的对象和场合问题需要注意。
总结
孟子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劝诫统治者要尽职尽责,治理好国家。
说明了不能尽职的人应该受到惩罚(应该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道理。
论证方法
与其他多数教学古文相似文章主要运用类比的说理,类比说理就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推断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可能相似的论证方法。
齐宣王
齐宣王(?~公元前301年)田辟疆,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他乘机发兵干涉。
只50天就攻占了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市),几乎灭亡了燕国。
他见到西方秦国招揽贤士,得人而治,越来越强大的情势,便也着意文化事业的发展。
他说:“寡人忧国忧民,因愿得士以治之。
”(《战国策·齐策》),他不惜耗费巨资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
《史记·田敬仲世家》中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
见于记载的著名人物,还有儿说、告子、驺;、宋钘、尹文、彭蒙、季真等人;儒家大师孟轲长住稷下30多年;集百家大成的荀卿,15岁就来齐国,是稷下学宫中资格最老的一位导师,曾三为祭酒,充任学宫最高领导。
稷下学宫。
它集中了儒、墨、道、法、兵、刑、阴阳、农、杂各学派的学人,著书立说,开展学术研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创造了我国灿烂的“先秦文化”。
宣王独少一爱
一次,齐宣王对手下大臣淳于髡说:“先生谈一谈寡人喜欢的是什么?”
淳于髡说:“古代王者所喜欢的有四,而大王喜欢的有三。
”
宣王十分奇怪,禁不住问道:“这话怎么说呢?”
淳于髡说:“古代王者爱马,大王也爱马。
古代王者爱美味,大王也爱美味。
古代王者好美色,大王也好美色。
古代的王者尊崇有才德的人,而大王却不尊崇才德之士。
”
宣王摇了摇头说:“国中根本就没有杰出的才德之士,否则我也会尊崇他们,喜欢他们。
怎么能说我不尊崇有才德的人呢?”
淳于髡说:“古时有骅骝等好马,可是现在没有,大王就从不惜花费重金,从所有的马中去挑选,可见大王真的喜欢马。
古时有豹象等动物的肠肚或嫩脆可口的肉,可是现在没有,大王就命令手下人不辞辛苦从众多美味中去挑选,可见大王真的爱好美食。
古时有王嫱、西施那样的美女,可是现在没有,大王就从当今天下的众多美女中去挑选,可见大王真的喜欢美女。
至于才德之士,大王就一定要等到有尧舜禹汤时代的贤德之士出现,然后才去尊崇他们、喜欢他们;那么如果禹汤时代的贤德之士知道了,会觉得大王不是真心喜爱人才,也不会喜欢大王的。
”
宣王听了静默在那里,不知怎么答话。
大谋略:在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既要观点正确,又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间接的批评比直接的批评要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