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基本特性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cc90dda67ec102de3bd8981.png)
第一章绪论一,人格: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人格的基本特性:人格的整体性:指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
①人格的稳定性:指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②人格的复杂性:指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
(这种一点都不专业的感觉是什么鬼……orz)③人格的独特性: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第二章人格研究与评测一,人格研究方法:个案研究(寻求研究深度) 相关研究(寻求研究广度) 实验研究(寻求因果关系)二,人格测评:测评资料的类型:自我报告资料(S-data),观察者报告资料(O—data),测验资料(T-data),生活史资料(L—data)获取S-data的途径:(1)访谈,(2)由个体定期记录和汇报所发生的事件,(3)人格问卷,(4)投射测验人格问卷是最常用的方法。
问卷可以是非结构化的开放式问卷,也可以是结构化的问卷。
结构式问卷比开放式问卷使用的更多,它的反应选项是给定的,常见的形式还有多点评定。
投射测验是向被试提供一些没有组织的刺激,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中自由的表现他的反应。
投射测验的特点:(1)刺激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固定的意义,被试有广泛自由的反应方式。
(2)测量目标具有隐蔽性,被试不知道他的反应如何解释,减少了伪装的可能.第三章特质理论一,奥尔波特的个体心理学1,人格结构:共同特质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特质: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它可以使一个人对多项外在和内在刺激在机能上等值.共同特质:指的是同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并普遍的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只有个人特质才是真实的特质,共同特质只是为了测定复杂的人格特质而抽取出来的概念。
首要特质:是个体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人格特质,最能代表人格的特点,在个人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人格心理学 知识点归纳
![人格心理学 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805e5cd08a1284ac85043d9.png)
人格心理学第一章绪论一、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四大特性:1.整体性: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统一性的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是此病的本质。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2.稳定性: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3.社会性与生物性:①社会性吧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化的人所特有的;②社会化:个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过程。
4.独特性与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多样性,使每个人格都具有自己特点。
三、学习人格心理学的目的:1.理解人性,了解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与共同性;2.预测人的行为;3.改变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四、人格心理学流派:①渗透着各时代主流科学的认识方式;②面对各个时代临床问题(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需解决的问题);③渗透着各个时代与人本质的认识(性善与性恶);④因此,揭示人格不同层次的规律;⑤现代人格研究的六大流派。
⑴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格发展的动力特征和无意识特征;⑵特质流派:对人格的不同方面进行分类;⑶生物学流派:注意生理、进化、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决定作用;⑷人本主义流派:强调人类由低级人格向高级人格的发展,向自我选择、自我实现、责任感等高级人格发展潜力;⑸行为/社会学习流派:注意环境(行为强化、社会学习)对人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内外控,自我效能,习得性无助,性别角色);⑹认知流派:强调同样的外在条件下,不同的人格发展方向。
五、人格心理学的建立(心理测量运动:高尔顿、卡特尔、比纳)六、科学人格心理学得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人格心理学中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出现了综合化的趋势(专题化、小型化、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
人格心理学终极版
![人格心理学终极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dec26da21614791611285a.png)
1、什么是人格,人格有哪些特性?一、人格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二、人格的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1、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密切联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组织。
2、人格的稳定性:指人格特质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它并不排斥可变性。
人格的变化体现在表现方式变化而深层内在的特质不变或深层的内在特质发生了变化。
3. 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倾向上各不相同,即“个性”。
不排除人格的共同性,如群体人格。
4、人格的社会性:指社会化把人类的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2、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一般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生物学基础,遗传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发展方向。
在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则把遗传给人格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3、.简述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
答: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有: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能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有用性。
4、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答:即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人格体现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每个人的人格都是不相同的,而且人格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先天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5、简述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答: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观察与描述;第二阶段为理论与假设;第三阶段为检验。
6、.简述人格品质的三个层次。
答:个体的品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个体的人格品质。
诸如自信心、上进心,勇敢和毅力;第二个层次为社会道德和法律品质,诸如关心集体,工作责任心,遵纪守法等;第三个层次是思想政治品质,诸如世界观、人生观、爱党爱国等。
28.简述确定人格教育目标的原则。
人格心理学——精选推荐
![人格心理学——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b48f5a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6a.png)
人格心理学奥尔波特:人格是一种动力组织,这种组织内隐于个体的身心系统内,决定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伯格:人格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
珀文: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性和模式(一致性)。
像身体一样,人格包含结构和过程,并且反映着天性(基因)和教养(经验)。
另外,人格包含着过去的影响及对现实和未来的建构,过去的影响中包含对过去的回忆。
1、人格的四大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人格研究的主要途径有三种:1、人格的临床研究,如:佛洛依德、沙可等;2、人格的相关研究,通常使用统计测量来建立个体间已存在差异的那些测量集之间的连心或相关性。
如:艾森克、卡特尔、高尔顿等。
3、人格的实验研究。
如:巴普洛夫、斯金纳等。
3、人格研究资料收集的方法:1、L(life)资料:个人的生活史资料,用以了解个体的生活经历;2、O(Observation)资料,指观察者对个体进行观察后所得出的资料;3、(test)资料,通过测验或实验程序获得的反应记录;4、S(self-report)资料,来自于自陈式问卷调查和量表测量。
人格特质理论:强调个别差异和个体的整体功能,以特质概念来假定行为的跨情景一致性和跨事件的持续性。
主要用因素分析、多变量分析研究及自陈测验的人格评鉴技术。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他认为人格理论应该从人格的内部机制而不是环境进行解释;人格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形成的东西;应该寻求目前和未来的动机,而不是追溯过去。
在奥尔波特看来,了解一个人的人格最总要的方法是问它最近5年准备干些什么。
应该去了解一个人的计划、价值观和倾向性。
奥尔波特认为,健康人与神经症能的主要区别在于,健康人的行为动机基于未来,神经症则受制于过去。
健康正常的人具有机能自主性,即现在的行为动机不受原有行为动机的机能制约,该动机具有自我保持和独立性。
奥尔波特认为健康人的动机驱动不是驱力还原模式,不是通过驱力还原获得缓解松弛,而恰恰相反,不断提出目标,形成压力和紧张感。
心理学的人格心理学
![心理学的人格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d46da1f114791711cd791763.png)
心理学的人格心理学1.人格的特性: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表现出一个人典型的行为和特征。
独特性说明了个体是独一无二的。
人格的独特性包括了两层含义,一是典型性,主要体现在个人核心人格的特征上。
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核心人格,有些人没有特色,性格平平,就缺乏典型性。
二是差异性,是指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因此没有两个人能对同一事物做出相同的反应。
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格形成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想要改变它,是有一定难度的;二是人格表达的稳定性,即在不同的时间,不同情境下人格都会保持稳定,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统合性:人格的统合性体现了人格的组织功能、匹配功能和健康功能。
如果内在的统一性遭到破坏,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出现各种适应困难。
功能性:人格是个体生活轨迹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2.每个流派都在帮助我们理解“我是谁”这一问题上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
3.心理能量遵循两个基本原则:等量原则和平衡原则。
4.阿德勒认为父母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未来人格。
对孩子过度忽视,很少受到父母关注的儿童在长大后会变得冷漠多疑,成年后,较难与别人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
5.头生孩子会受到父母的过度注意,因此,头生孩子中常常发现“问题儿童、神经症、罪犯”等。
中间出生的孩子不会对父母的溺爱抱什么奢望,因而会形成对优越感的强烈追求,因此更有可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家中最小的孩子是最容易被父母纵容的,由于在家中最小,所以会被过分保护,但是,有哥哥姐姐的带领,能学会不少知识技能,因此显得更聪明。
6.不同的防御机制虽然内容不同,但都具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对现实的否认或扭曲;二是在潜意识中运作,人们常常意识不到。
7.升华是指个体将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
8.霍尼认为人格是完整的、动态的自我组成,她将自我分为现实自我、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指个体在此时此地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
人格心理学 第1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考研笔记-精品
![人格心理学 第1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考研笔记-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f85b3fc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7.png)
第1章人格与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概述一.人格相关的概念(一)人格的定义[一级]心理学家是如何界定人格的?试述人格的特性。
[17华南347名:人格]普心: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在心理学上,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
)⑴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与多因素的统一体。
⑵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独特的,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特的。
⑶这种心理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在时间上有前后一贯性,空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4)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的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格具有生物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人格的内涵⑴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模式,这是说人格是由人的内在心理特征与外部行为方式构成的,它不仅是一个个单一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而且是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着一定组织和层次结构的模式。
即,是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与多因素的统一体。
①外部行为方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表现出来的各种言行,遵循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
即人格的〃外壳〃,表现出人格的外在品质特征;②内在心理特征:个人隐藏于内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是人格的内在品质特征。
⑵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基5出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三)简述生物遗传因素(天性)与后天环境因素(教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及两种因素的关系⑴人格具有生物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
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遗传素质是人格形胡口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不是人格的唯一决定因素。
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环境因素,遗传因素不可能自发地演化为人格。
[3]°后天社会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离开了遗传素质的基础,它的作用就无法表现出来。
人格特性评估
![人格特性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6621df3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d.png)
人格特性评估
我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性评估应该通过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估指标:
1. 内向或外向:内向的人喜欢独自思考,不善于与人沟通,而外向的人则喜欢与他人交流,善于表达自己。
2. 开放性:开放性较高的人对新事物和新观点持开放态度,喜欢冒险和尝试新事物。
3. 宜人性:宜人性高的人对他人友善,乐于帮助他人,而宜人性低的人则相对较为冷漠。
4. 责任感:责任感强的人有强烈的责任心,能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承诺。
5. 情绪稳定:情绪稳定的人能够应对压力和困境,情绪波动较小。
6. 自信心:自信的人对自己有信心,能够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
7. 耐心和毅力:耐心和毅力较强的人能够坚持并克服困难,而不容易放弃。
8. 坚持原则:坚持原则的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
9. 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的人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和技能。
10. 创造力:创造力强的人具有创新和变革的能力。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评估指标,实际评估中还需要考虑个人的具体情况。
人的人格特性是多样化和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个性。
对一个人的人格特性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需要考虑到人的环境、经历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九型人格的全部分析
![九型人格的全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bb5f360b4c2e3f572763a0.png)
九型人格的全部分析第一型完美型一号特性:改革者基本恐惧:怕自己错、变坏、被腐败基本欲望:希望自己是对的、好的、贞洁的、有诚信的对自己的要求:只要我做得对,我就OKAY 了。
特质:世界是黑白分明的,对是对,错是错;做人一定要公正,有节制;做事一定要有效率。
顺境( 被认同时) :追求崇高的理想,追求完美逆境( 不被认同时) :过度批判,缺乏弹性,自以为是处理感情的方法:压抑,否定将感情注入工作/ 活动中,追求完美,愿意跟大队,讨厌不守规则的人。
身体语言:挺硬,可以长久保持,同一姿势;面部表情变化少,严肃,笑容不多;讲话方式/ 语调缺乏幽默感,直接;毫不留情,不懂得婉转;重复讯息多次;速度偏慢,声线较尖。
常用词汇:应该、不应该;对、错;不、不是的;照规矩工作环境:环境稳定不变;精确工作标准,技术性;不需牵涉办公室政治。
不能处理逆境时出现的特征:强逼性性格:背后感情=愤怒\憎厌\嫌弃\忞憎;吹毛求疵;需索过度,要求过高;支配;驾驭\控制;完美主义;高度控制;自我批评;追求高度自律他律.一号警钟:过强的责任感:我不做谁做,还是我做更好,执着于纠正\组织\控制环境;焦点放在错;担子日益沉重.座右铭:循规蹈矩典型冲突:我对你错优点:肯承担责任, 有正义感缺点:不时看到可以改善的地方, 令同事觉得总是做得不够好最适宜的工作环境:架构明显, 规条清晰, 需要留意细节不适宜的工作环境:新公司/ 新生意, 变化大管理方案:以身作则令人舒服地方:公正\ 赏罚分明\ 情绪稳定令人不舒服地方:批判态度\ 追求完美\ 吹毛求疵沟通要素:措辞精确, 不得模棱两可;说话要具权威性;有心理准备一号倾向批判, 尝试将批判, 说话转化为正面的建议;容许一号辩论事情的正反两面;帮助一号抒发心中的不满。
尊重一号的理想及远见;赞誉一号订立的卓越水准;诚恳\ 公正;安排受一号新生的人给予经常性的响应;确保一切程序及架构的清晰度;教育一号( 错) 是( 对) 的校调点。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bbae101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b.png)
人格:个体在先天遗传地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努力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与外在行为模式整合的统一组织。
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它是研究和解释个体思想、情感、意向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的独特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性格:人格构成的一个主要成分,是个体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
人格的主要特征:(一)人格具有整体性人格是个体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各种倾向性和人格特征的有机结合体。
通常这些成分或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同时也不是机械地绑合在一起的,而是错综复杂地相互联系、彼此交互作用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这种整体性包含三层含义。
1•内在统一性(在现实生活中,凡属于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正常人,一般总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合理定位,及时调整自己内部心理世界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的心理冲突。
)2•全面性(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一般需要从整体角度,通过与不同人的人格特征的联系和比较,真正认识个体的差异。
)3•复杂性((人格就是由多个紧密相连的成分构成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水平的复杂体。
)(二)人格具有独特性人格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而心理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人格中具有统一性,它们的统一性有以下两种含义。
1.某一群体共有的心理特点总是通过群体内的成员个体体现出来,它制约着个体的独特性。
2•人类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的心理活动规律会表现在不同的个体身上。
(三)人格具有稳定性可变性人格具有稳定性,表明个体是具有人格的个体,否则就很难说明个体的人格是什么样子的。
也正因为人格具有稳定性,我们才可能把一个人和另外一个人在精神面貌上区别开来。
但人格虽然具有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不可改变的,人格也具有可变性或可塑性,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的人格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
(四)人格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生物,人的自然的生物特性不能预定人格的发展方向,然而它却构成了人格形成的基础,影响着人格发展的途径和方向及人格形成的难易程度。
九型人格基本特征
![九型人格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04c730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e.png)
九型人格基本特征简述第一型:完美型 (完美主义者)第二型:助人型 (给予者)第三型:成就型 (实干者)第四型:自我型(悲情浪漫者)第五型:理智型(观察者)第六型:忠诚者 (怀疑论者)第七型:活跃型(享乐主义者)第八型:领袖型 (保护者)第九型:和平型 (调停者)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性格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
每一型性格都有其基本恐惧,都有其优势和劣势,我们充分认知了自己的性格后,注意扬长避短!尽情发挥个人的性格优势,收敛性格中的劣势,逐步完善自我!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一个主要的性格和一个次要的性格构成,这样就有72种性格组合,可以大致分为72类性格的人。
每个人除了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其他的7种类型性格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只是表现的不突出或不常表现出。
性格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变化!理解周遭的人的九型人格,用对方喜欢的方式与其相处,能大大有助于你的工作开展,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型:完美型(完美主义者)1号特性:改革者基本恐惧:怕自己错、变坏、被腐败基本欲望:希望自己是对的、好的、贞洁的、有诚信的对自己的要求:只要我做得对,我就OKAY了。
特质:世界是黑白分明的,对是对,错是错;做人一定要公正,有节制;做事一定要有效率。
顺境( 被认同时) :追求崇高的理想,追求完美逆境( 不被认同时) :过度批判,缺乏弹性,自以为是处理感情的方法:压抑,否定将感情注入工作/ 活动中,追求完美,愿意跟大队,讨厌不守规则的人。
身体语言:挺硬,可以长久保持,同一姿势;面部表情变化少,严肃,笑容不多;讲话方式/ 语调缺乏幽默感,直接;毫不留情,不懂得婉转;重复讯息多次;速度偏慢,声线较尖。
常用词汇:应该、不应该;对、错;不、不是的;照规矩工作环境:环境稳定不变;精确工作标准,技术性;不需牵涉办公室政治。
人格的特征及性格的结构特征
![人格的特征及性格的结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d907f3759eef8c75ebfb31a.png)
人格的特征及性格的结构特征在心理学部分的知识中,人格的特征和性格的结构特征是单选题的高频考点。
做题要把握住知识点的关键词,并积累例子。
一、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
是指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
比如我们常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样米养百种人”。
2.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
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
例如,“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3.统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我们生活中常常提到的“人格分裂”就属于人格的统合性出了问题。
4.功能性。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所以有些题目中提到“人格决定命运”,就说的是人格的功能性。
5.复杂性。
人格的复杂性是指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道不尽说不完的故事。
复杂性在考试题目中考查较少,考生做基本理解即可。
6.社会性。
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
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比如,日本人受日本社会的影响,一般表现地较为隐忍,带有了日本社会的特点。
二、性格的结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
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
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已、粗心或细心、创造或墨守成规等。
这里注意一个单选题,性格的态度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
性格的态度特征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具有道德评价意义,所以性格有优劣。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
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
性格的意志特征可以和意志品质联系起来,可以理解为意志品质在性格中的体现。
3.性格的情绪特征。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9fb2d91359eef8c75fbfb3e4.png)
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的特性:1. 人格的整体性2. 人格的稳定性 3. 人格的独特性 4. 人格的社会性相关概念辨析个性:指人格的独特性。
它与人格的区别在于:其一,个性是指人的个别差异;人格则是对一个人的总的描述或本质的描述。
其二,个性是相对与共性而言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个性,但人格是对人而言的,其它事物或动物显然不能用人格来描述。
气质:是个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它与人格的区别在于:人格的形成除了气质、体制等先天禀赋作基础外,社会环境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气质仅属于人格中的先天倾向。
性格:是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
它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是不易改变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三、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与设想1. 自由意志――决定论:一个人在指向和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大程度上的自由,他的行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意识以外的因素决定的。
2. 理性――非理性:一个人可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他的理智改变行为?3. 整体说――元素说:整体说强调行为要从全体来研究,元素说则强调要从特殊的、相对独立的成分来逐个探讨。
4. 素质――环境论:人的基本特性有多少是由躯体或者素质决定的,多少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5. 主观性――客观性:人是否存在个人的主观世界的经验,且对行为有极大的影响?或者对行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外部因素的作用?6 前动性――反应性:行为是由什么引起的,是内部活动本身,还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应?7. 稳态――异态:涉及行为的动力,是为消除紧张达到内部平衡还是不断成长自我实现?8. 可知性――不可知性:人的行为和本性是否可根据科学方法而被认识,还是有某些超越科学而不能认识的东西?9. 可改变性――不可改变:一个人在一生中其人格是否可能发生根本的改变?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途径1.个案研究2.相关研究3. 实验研究精神分析流派的三条路线:弗洛伊德、埃里克森----------阿德勒、荣格、客体关系心理学------------荣格弗洛伊德的理论观点一、人性观:1、决定论倾向2、将人视为能量守恒系统3、性恶论三、人格结构(一)地形学模型(二)结构模型1. 本我----本我的活动准则是“快乐原则”。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
![人格心理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5dc5030b4c2e3f57276372.png)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概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一、基本概念人格(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意指面具、脸谱。
含义见下。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基本问题1、“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人格的性质:第一、整体性(形诸于外,蕴蓄其中。
)第二、独特性第三、稳定性(人格在时间上的前后一贯性和空间上的普遍性。
我们相信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人格都具有可塑性和可变性。
)第四、生物性与社会性(人格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
)3、心理学上最早探讨个别差异及其测量问题的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高尔顿。
1937年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4、人格理论体系及代表古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1900年,弗洛依德发表《梦的解析》,标志着古典精神分析的形成)新精神分析(霍妮,埃里克森,弗洛姆)特质论(奥尔波特,卡特尔)行为学习论(斯金纳、多拉德和米勒)社会学习论(罗特和班杜拉)人本主义的人格理论体系(马斯洛、罗杰斯)认知主义的人格理论体系(凯利)5、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问题: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估(方法:投射测验、自陈测验、行为评定)6、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唯一从整体层面上研究人的心理、探讨人性的科学。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基本概念临床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相关研究: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更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来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实验研究: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作出因果性的结论。
人格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人格的基本特征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9210d0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2.png)
人格的基本特征与结构人格的基本特征(一)人格的整体性: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如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惯等,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组织。
一个现实的人的行为不仅是某个特定部分运作的结果,而且总是与其他部分紧密联系、协调一致进行活动的结果。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XXX在提出精神分裂症这个术语时便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他将统一性的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视为此病的本质。
(二)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
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
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
所谓人格特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那些暂时的、偶尔表现出来的行为则不属于人格特征。
例如,一个外向的学生不仅在学校里善于交往,喜欢结识朋友,在校外也喜欢交际,喜欢聚会,虽然他偶尔也会表现出安静,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三)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
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我们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们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共同性。
人类文化造就了人性。
同一民族、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人们具有相似的人格特征。
文化人类学家把同一种文化陶冶出的共同的人格特征称为群体人格或众数人格。
(四)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
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人格是在个体的遗传和生物基础上形成的,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
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
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所有属性相加的混合物,或者是凡种属性相加的混合物。
构成人的本质的东西,是那种为人所特有的,失去了它人就不能称其为人的因素,而这种因素就是人的社会性。
其实,即使是人的生物性需要和本能,也是受人的社会性制约的。
因此,可以如许概括: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特性的综合体,表现出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配合模式。
人格基本特点有哪些
![人格基本特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4795a0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3.png)
人格的基本特征包括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复杂性。
1.独特性:人格是在不同的遗传、环境、教育等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2.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
例如:“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3.统合性: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人格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一致性,且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5.复杂性: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
6.社会性: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
陈馨贤人格基本特性培训
![陈馨贤人格基本特性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46a9e8f76a20029bc642d4d.png)
特 性
成的,一旦形成便不易改变。 “江山 易改,本性难移’’ 2.表现:
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
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2019/9/13
人格心理学
5
(二)人格的可变性:
1.含义:人格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 的。它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为了适应复杂多变 的社会环境,人格特征也必然发生或多或少的 变化,尤其在可塑性较大的青少年时期。
班杜拉等人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 具有五方面作用。
第一,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 第二,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 第三,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第四,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第五,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2019/9/13
人格心理学
18
自我效能感建立的四种信息来源的基 础
Consequence ——情绪反应 及后果
ABC来自3个英文字的字首
2019/9/13
人格心理学
12
事件
情绪
认识
2019/9/13
人格心理学
13
理性情绪理论模型 D.辩 驳
A.事 件
B.旧认识
C.不良情绪
E.新认识
N.情绪改善
伯恩斯的三栏目技术2随019/9想/13
认知失真人格心理学 合 理 反 应 寻根术14
(1)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 (2)情绪智力的认知基础 (3)提高情智的方法
(4)三次心理学热中认识情智
2019/9/13
人格心理学
9
3.表现:智商与情智
情智登场,智商退位
A象限的人, 春风得意
B怀才不遇
Y
C平庸一生 商 智
D贵人相助
乙B A 甲 丙 C D丁
第八章 人格
![第八章 人格](https://img.taocdn.com/s3/m/e4481a4acf84b9d528ea7a54.png)
第八章 人格
主讲人:谢晓丹 2010
第一节 人格性质
一、人格的界定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 personality) Persona,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假面 具,后引申为一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 演的角色。 概念: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 概念: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 行为的特有模式, 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 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个性特质
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 的特质 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 特质,每个人身上约有5 10个 特质,每个人身上约有5-10个 次要特质: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 在特殊的情况下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提出了根源特质,认为每个人都有16种 提出了根源特质,认为每个人都有16种 根源特质。 每个人的人格差异只是量上的不同,可 以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
3、人格动力系统
人格动力系统:决定制约人的心理活动 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 观等
4、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性格三 种成分。 5、自我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 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 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或自控 系统。
第二节 人格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 认知方式: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 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 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2、认知方式的种类
冲动型和沉思型: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不 同——反应快、精确性差VS反应慢、精 ——反应快、精确性差VS反应慢、精 确性高;整体性加工VS.细节性加工 确性高;整体性加工VS.细节性加工 系列型和同时型:一步步分析问题、链式 VS同时兼顾各种可能性和假设,言语VS. VS同时兼顾各种可能性和假设,言语VS. 数学能力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依据内在标准或内 在参照VS.依赖于外界环境 在参照VS.依赖于外界环境
4 个性(人格)特征
![4 个性(人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8f675d226fff705cc170ad2.png)
141)*236.能力类型的差异是指在 感
知能力、想象力以及音乐、美术、体 育运动等特殊能力 方面的差异 329、235.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 在能力发展水平、类型和发展早晚上 368.素质包括一个人生来具有的 感觉 器官和运动器官 以及神经系统的构 造和机能的特点
142)*36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7)*364.人格的特性(特征)包括: (1)独特性和整体性 (2)稳定性和功能性 (3)自然性和社会性 138)*227.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 征是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
第二单元
能力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 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智力(认知能力) 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 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 像力等 思维力是智力的支柱和核心(它代表 着智力的发展水平)
和耐受性;②反应的敏捷性和可塑性; ③情绪的兴奋性;④心理活动的指向 性 143)*239.希波克拉底把人划分为 胆汁 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四种 类型,实际上这就是最早的气质分类 和气质类型学说 332、370.气质类型有①体液说、②体型 说、③血型说、④激素说等学说
第二单元 巴甫洛夫的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二、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
容格提出的理论 将人格划分外向型与内向型两种典型类 型 内向: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指向内部 外向: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指向外部
三、人格特质理论
(一)奥尔波特特质论
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首要、中心、次要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包括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还可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内在重 要因素,16种)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
(一)人格的整体性
一个现实的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如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等,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组织。
一个现实的人的行为不仅是某个特定部分运作的结果,而且总是与其他部分紧密联系、协调一致进行活动的结果。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布洛伊勒(Bleuler,1911)在提出精神分裂症这个术语时便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精神内部的分裂,他将统—性的
丧失、精神的内部分裂视为此病的本质。
可以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与行为比喻为一个失去指挥的管弦乐团。
得了这种病,患者的感觉、记忆、思维和习惯这类心理机能虽然不至于丧失,却是乱七八糟的。
由此可见,一个正常人的心理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有机的整体。
(二)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
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
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
每个人的自我,在世界上不会存在于其他地方,也不会变成其他东西。
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也是明天的我。
过去的我透过现在的我,影响着我的现在和将来。
虽然未来不能决定现在,但自我对未来的洞察力能决定现在的我。
这就是自我的持续性。
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
所谓人格特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那些暂时的、偶尔表现出来的行为则不属于人格特征。
例如,一个外向的学生不仅在学校里善于交往,喜欢结识朋友,在校外也喜欢交际,喜欢聚会,虽然他偶尔也会表现出安静,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除其发展和变化。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指较为持
久的、一再出现的定型的东西。
人格变化有两种情况。
第一,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其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
如同是特质焦虑,在少年时代表现为对即将参加的考试或即将考入的新学校心神不定,忧心忡忡;在成年时表现为对即将从事的一项新工作忧虑烦恼,缺乏信心;在老年时则表现为对死亡的极度恐惧。
也就是说,人格特性以不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内在秉性的持续性是有其年龄特点的。
第二,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如移民、严重疾病等,都有可能造成人格的某些特征,如自我观念、价值观、信仰等的改变。
不过要注意,人格改变与行为改变是有区别的。
行为改变往往是表面的变化,是由不同情境引起的,不一定都是人格改变的表现。
人格的改变则是比行为更深层的内在特质的改变。
(三)人格的独特性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
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
的人格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观察到每个人的行动都异于他人,每个人都各有其需要、爱好、认知方式、情绪、意志和价值观。
我们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们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共同性。
人类文化造就了人性。
同一
民族、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人们具有相似的人格特征。
文化人类学家把同—种文化陶冶出的共同的人格特征称为群体人格或众数人格。
例如,许多研究表明,由于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有不少相同的人格特征。
但是,人格心理学家更重视的是人的独特性,虽然他们也研究人的共同性。
(四)人格的社会性
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
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人格是在个
体的遗传和生物基础上形成的,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
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格是个体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
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所有属性相加的混合物,或者是几种属性相加的混合物。
构成人的本质的东西,是那种为人所特有的,失去了它人就不能称其为人的因素,而这种因素就是人的社会性。
其实,即使是人的生物性需要和本能,也是受人的社会性制约的。
例如,人满足食物需要的内容和方式是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因此,可以这样概括: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体,显示出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独特
模式。
这种独特模式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同时又影响着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