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修订稿

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修订稿

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2 1.生命体组胞作为基本単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答:组胞是除病毒外的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其重要特点有:(1) 细胞质膜将组胞与环境分隔开来,控制期胞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转换。

(2)在化学组成上, 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 1.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2.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使组胞成为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 并可完成基本新陈代谢外的特定功能。

( 3 )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功取决于其组成组胞功能的总和。

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答: 之所以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是因为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取自由能来驱功其体内的生化反应1 ) 自养生物以光能为能量来源, 利用简単的原料合成自身复杂的有机物(2)异养生物以食物(其他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并将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作为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原料,(3)总之生物体和期胞需要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所以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3.三叶草.蝴蝶.时蜓.姓.地.度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4.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子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答: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界统一性的深化:(1)所有生物的组胞都是基于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构建的 (2)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o种気基酸以成键的方式连接而产生的(3)组胞代谢中的化学反应都依靠酶的催化作用, 而大多数酶是蛋白质.(4)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即 DNA成RNA.①所有 DNA分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即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般的方式连接形成长链, 2条互补的长整形成 DNA双螺旋分子;②DNA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长整上気基酸的序列,也就决定了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进而调控生物代谢、生长、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5)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密码是相同的,遗传信息的方向与是相同的.这些事实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源。

陈阅增 第四版 普通生物学 课后习题答案

陈阅增 第四版 普通生物学 课后习题答案

1.21.生命体组胞作为基本単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答:组胞是除病毒外的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其重要特点有:(1)细胞质膜将组胞与环境分隔开来,控制期胞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转换。

(2)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1.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2.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使组胞成为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并可完成基本新陈代谢外的特定功能。

(3)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功取决于其组成组胞功能的总和。

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答:之所以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是因为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取自由能来驱功其体内的生化反应1)自养生物以光能为能量来源,利用简単的原料合成自身复杂的有机物(2)异养生物以食物(其他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并将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作为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原料,(3)总之生物体和期胞需要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所以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3.三叶草.蝴蝶.时蜓.姓.地.度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4.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子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答: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界统一性的深化:(1)所有生物的组胞都是基于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构建的(2)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o种気基酸以成键的方式连接而产生的(3)组胞代谢中的化学反应都依靠酶的催化作用,而大多数酶是蛋白质.(4)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即DNA成RNA.①所有DNA分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即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般的方式连接形成长链,2条互补的长整形成DNA 双螺旋分子;②DNA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长整上気基酸的序列,也就决定了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进而调控生物代谢、生长、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5)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密码是相同的,遗传信息的方向与是相同的.这些事实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源。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知识点汇总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重点难点归纳】【要点】重点掌握生物界组构层次和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补充知识点】1.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表1-1生物界的11个组构层次2.生态系统生物部分表1-2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第1篇细胞第2章生命的化学基础【重点难点归纳】【要点】重点掌握碳元素的重要性和蛋白质的基本性质、结构和分类。

【补充知识点】1.原子组成图2-1 原子组成构架图2.人体必需的元素表2-1 人体必需的元素3.常见溶液的pH 值表2-2 常见溶液的pH 值4.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符号 元素 占体重的质量分数/%O C H N Ca P K S Na Cl Mg氧 碳 氢 氮 钙 磷 钾 硫 钠 氯 镁65.0 18.5 9.5 3.3 1.5 1.0 0.4 0.3 0.2 0.2 0.1微量元素(少于0.01%):硼(B )、铬(Cr )、钴(Co )、铜(Cu )、氟(F )、碘(I )、铁(Fe )、锰(Mn )、钼(Mo )、硒(Se )、硅(Si )、锡(Sn )、钒(V )、锌(Zn )图2-2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5.常见多糖比较表2-3常见多糖的比较6.常见脂质的比较表2-4常见脂质的比较7.蛋白质按功能分类表2-5蛋白质按功能分类8.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1)氨基酸通式图2-3氨基酸通式(2)20种氨基酸的分类图2-420种氨基酸根据R基团性质的分类表2-620种氨基酸符号9.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图2-5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层次图10.核酸由核苷酸组成图2-6核酸的化学组成图解图2-7核苷酸表2-7两类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第3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重点难点归纳】一、真核细胞结构【要点】重点掌握真核细胞中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的细胞器比如线粒体和叶绿体。

二、生物膜和细胞通讯【要点】重点掌握生物膜的结构功能、流动镶嵌模型和细胞通讯的信号转导过程。

【补充知识点】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表3-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2.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控制中心(1)细胞核模式图图3-1细胞核模式图(2)染色质的组成图3-2染色质的组成(3)核小体结构图3-3核小体结构图(4)染色体图3-4染色质的层次结构图3.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表3-2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4.细胞壁的结构表3-3细胞壁的结构图3-5植物细胞壁第4章细胞代谢【重点难点归纳】一、能量、酶以及细胞的跨膜运输二、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要点】重点掌握酶的基本性质,影响酶活的因素,物质主动转运,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以及光合作用的碳反应。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全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全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绪论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

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

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

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

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

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

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

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练习题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练习题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练习题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绪论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 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 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 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生物的形式多样, 种类繁多, 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 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最小的生物为病毒, 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 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 没有蛋白膜. 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 重达100多吨.(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 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 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 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在生长过程中,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 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 然后逐渐衰老死亡. 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 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 使个体数目增多, 种族得以绵延. 这种现象称为繁殖.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 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 这就是遗传. 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 这种不同就是变异. 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 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 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 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 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 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 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 动物界. 植物界.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 特点:环状DNA 位于细胞质中, 不具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器无膜, 为原核生物. 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 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 细胞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真菌界:真菌, 包括藻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 特点:细胞具细胞壁, 无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无根、茎、叶的分化. 营腐生和寄生生活, 营养方式为分解吸收型, 在食物链中为还原者.植物界: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植物. 特点:具有叶绿体, 能进行光合作用. 营养方式:自养, 为食物的生产者.动物界:包括所有的多细胞动物.特点:营养方式:异养. 为食物的消费者.5.六界分类:中国生物学家陈世骧提出了六界分类系统:Ⅰ非细胞生物Ⅲ真核生物1.病毒界4.植物界Ⅱ原核生物5.真菌界2.细菌界6.动物界3.蓝藻界二、动物学及其分科(一)动物学的定义:动物学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 以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 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类、进化、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二)动物学的主要分科::::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 动物学分化为许多不同的分科, 主要有以下几类:动物形态学:研究动物体内外结构以及它们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科学. 其中解剖学是研究器官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细胞与器官的显微结构的科学, 称为细胞学和组织学. 用比较现代动物器官系统的异同来研究进化关系的, 称为比较解剖学. 研究个体发育中动物体器官系统形成过程的, 称为胚胎学. 此外;研究绝灭动物在地层中的化石的, 称为古动物学.动物分类学:研究动物类群之间彼此相似或相异的程度, 并分门别类, 列成系统;似阐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体的生活机能(如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生殖、刺激反应性等)、各种机能的变化、发展情况以及在环境条件影响下所起的反应等.动物生态学:根据有机体与环境条件的辩证统一, 研究动物的生活规律及其与环境中非生物与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按照研究的动物对象分为原生动物学、昆虫学、寄生虫学、鱼类学、鸟类学和哺乳动物学等.由于生物学与物理和化学的互相渗透, 形成了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生物化学的迅速发展, 对包括动物学各分科在内的生物科学, 影响特别显著. 如对基因物质DNA的深入研究, 使定向改变生物的特性, 甚至创造目前世界上所没有的生物种, 已成为可能. 这方面的研究, 被称为遗传工程. 再如有人对人、黑猩猩、猴、鸡等生物细胞色素丙的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完善了生物进化树, 为分类学和进化论据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近年来, 从分子的水平来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 已涉及生物学科的各个方面, 对这方面的研究称为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前生物学中的一个最活跃的领域.另外, 研究动物的构造原理, 为其它新的工程技术提供依据的科学, 叫做仿生学.三、动物学发展简史动物学的发展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描述生物学阶段切身利益, 积累知识. 形态的、解剖的、分类的、生长发育的、繁育的、等等.①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B.C.):动物志. ②贾思勰:齐民要术. ③李时珍:本草纲目.④胡克(Hooke, R):显微镜. ⑤细胞学说(celltheory):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所有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的;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 由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 M.J.和动物学家Schwann, T.于1838~1839年共同提出的.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在细胞水平上提供了有机界统一的证据, 证明了植物和动物有着细胞这一共同起源, 为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中辩证唯物主义战胜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为近代生物科学发展, 接受生物界进化的观念准备了条件, 推动了近代生物学的研究.⑥林奈(C.Linne,17001778):创立了动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种志, 植物属志⑦达尔文(C.Darwin,18091882):物种起源, 进化论(二)实验生物学阶段在实验条件下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①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的分离、连锁和交换三大定律. ②巴斯德:微生物学, 致病微生物传染.(三)分子生物学阶段:①蛋白质分子结构、酶的性质、DNA双螺旋结构. ②DNARNAProtein中心法则. ③基因的组成、表达、遗传、标记、分离、提取、转导、沉默、缺失、突变、跳动、序列测定等等.④人体基因组计划. ⑤克隆技术、胚胎移植、干细胞研究等等.⑥生物学与三大难题. 未来的生物学将是数理化天地生等的大综合科学.四、研究动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 互相制约, 错综复杂的整体, 动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要学习研究生命科学, 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讨, 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结论, 需要用生物学的观点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一)基本观点:生物学观点:动态地注意形态与功能的统一, 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 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机体各层次之间的联系, 以及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第 21 页共 21 页。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重点笔记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重点笔记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重点笔记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重点笔记:
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周围由细胞膜包裹,内部含有细
胞质和细胞核。

2.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内有细胞器,如线粒体、
高尔基体等。

3. 细胞通过分裂繁殖,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形式。

4. 生物体的组织由多个细胞组成,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5. 器官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组成,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心脏、肺、肝脏等。

6. 人类的基因组由DNA构成,基因是决定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7. 遗传是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过程,遗传可以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8. 生物的进化是指物种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进化
驱动力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变等。

9. 生物体对环境的反应是通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完成的,如视觉、
听觉、触觉等。

10.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依赖,形成生态系统。

这些是普通生物学的重点内容,对于理解生物世界和生命的基本
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生物学课后答案

普通生物学课后答案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 .生命体细胞作为基本单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

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由一层质膜包被:质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来,并成为它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的关口。

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细胞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分子,特别是起关键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

由这些分子构成的细胞是结构异常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在一个细胞中除了可以进行生命所需要的全部基本新陈代谢活动外,还各有特定的功能。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其组成细胞的功能的总和。

3 .在五界系统中,为什么没有病毒?五界系统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病毒不具细胞形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系统,不包含在五界系统中。

4 .在二界或三界系统中,细菌、真菌均隶属于植物界,在五界系统中,它们都从植物界中划出来,或独立或为原核生物界和真菌,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二界系统中,细菌和蓝藻属于植物界,但是它们的细胞结构显然处于较低水平,它们没有完整的细胞核(染色体是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没有核膜), 也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蓝藻和某些细菌有光合作用,但不应因此就把它们放入植物界。

它们有光合作用只是说明生命在进化到原核生物阶段就有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真菌是是进化的产物,腐食营养,独立为真菌界。

5.三叶草-蝴蝶-蜻蜓-蛙-蛇-鹰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的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

6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细胞是由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分子所构建的。

细胞内代谢过程中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所催化的,而酶是一种蛋白质。

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0 种氨基酸以肽键的方式连接而成。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来源:才聪学习网/考研教材内容简介本书是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典型题详解,巩固重点难点。

该部分选取并解答各章节相关知识的常见典型题,可以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点。

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

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1 复习笔记1.2 典型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第1篇细胞第2章生命的化学基础2.1 复习笔记2.2 典型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3.1 复习笔记3.2 典型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细胞代谢4.1 复习笔记4.2 典型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5.1 复习笔记5.2 典型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第6章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6.1 复习笔记6.2 典型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营养与消化7.1 复习笔记7.2 典型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血液与循环8.1 复习笔记8.2 典型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气体交换与呼吸9.1 复习笔记9.2 典型题详解第10章内环境的控制10.1 复习笔记10.2 典型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11.1 复习笔记11.2 典型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2.1 复习笔记12.2 典型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3.1 复习笔记13.2 典型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感觉器官与感觉14.1 复习笔记14.2 典型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动物如何运动15.1 复习笔记15.2 典型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生殖与胚胎发育16.1 复习笔记16.2 典型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篇植物的形态与功能第17章植物的结构和生殖17.1 复习笔记17.2 典型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植物的营养18.1 复习笔记18.2 典型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植物的调控系统19.1 复习笔记19.2 典型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篇遗传与变异第20章遗传的基本规律20.1 复习笔记20.2 典型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第21章基因的分子生物学21.1 复习笔记21.2 典型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详解第22章基因表达调控22.1 复习笔记22.2 典型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详解第23章重组DNA技术简介23.1 复习笔记23.3 考研真题详解第24章人类基因组24.1 复习笔记24.2 典型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篇生物进化第25章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25.1 复习笔记25.2 典型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物种形成26.1 复习笔记26.2 典型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宏进化与系统发生27.1 复习笔记27.2 典型题详解27.3 考研真题详解第6篇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第28章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8.1 复习笔记28.3 考研真题详解第29章真核细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9.1 复习笔记29.2 典型题详解29.3 考研真题详解第30章绿色植物多样性的进化30.1 复习笔记30.2 典型题详解30.3 考研真题详解第31章真菌多样性的进化31.1 复习笔记31.2 典型题详解31.3 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动物多样性的进化32.1 复习笔记32.2 典型题详解3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3章人类的进化33.1 复习笔记33.2 典型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详解第7篇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第34章生物与环境34.1 复习笔记34.2 典型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详解第35章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35.1 复习笔记35.2 典型题详解35.3 考研真题详解第36章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36.1 复习笔记36.2 典型题详解36.3 考研真题详解第37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37.1 复习笔记37.2 典型题详解37.3 考研真题详解第38章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38.1 复习笔记38.2 典型题详解38.3 考研真题详解第39章动物的行为39.1 复习笔记39.2 典型题详解39.3 考研真题详解复习笔记及详解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1 复习笔记一、生物具有6个基本特征具有特定的结构(1)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版复习提纲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版复习提纲

1、特定的组织新陈代谢稳态和应激性生殖与遗传生长和发育进化和适应2、7个基本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3、生态学家惠特克提出五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4,脊椎动物有4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5,不论单层上皮或复层上皮其底部都有一层基膜上上皮细胞与其下的结缔组织分隔开来。

无脊椎动物的上皮组织一般只有单层细胞,脊椎动物的上皮组织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

上皮组织有保护、吸收和分泌作用。

有的上皮细胞特化,具有分泌功能。

6、结缔组织由多种细胞、3种蛋白质纤维和无定形的基质构成。

结缔组织的细胞有固定的和游走的两类,固定的细胞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等;游走的细胞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

游走的细胞可以与血液中的同类细胞交换。

3种蛋白质纤维为有弹性的弹性纤维、有韧性的胶原纤维,以及分支成网的网状纤维。

7、结缔组织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由密集的胶原纤维和丰富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弹性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甚少,韧带和肌腱是典型的致密结缔组织。

8、骨也是结缔组织,有骨细胞和基质细胞构成。

骨基质中有大量的钙盐沉积,因而坚硬,承重力强。

脂肪组织就是以脂肪细胞为主要成分的疏松结缔组织。

血液也是一种结缔组织。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液态的基质组成的,在血管中流遍全身。

9、脊椎动物的肌细胞分为3类:横纹肌细胞、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10、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胞体有球形、梭形、星形等类型。

突起又分两类,一类较短而且分支多,称为树突,另一类则较长,称为轴突。

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

11、人体可以分为11个功能系统: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和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

12、只从外界吸收简单的无机物,还吸收日光作为能源,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制造有机物,提供自己本身代谢活动所需的有机物和能量,叫自养型生物。

陈阅增 第四版 普通生物学 课后习题答案

陈阅增 第四版 普通生物学 课后习题答案
4.请用植物为例,简述生物适应的涵义, [南京大学2oo7石野]
答:适应是生物体共同的特征,是指一种生物和它具有的某些遗传性状提高了它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生殖的能力,以早生植物为例,干早环境的主要矛盾是缺水和光线强:
早生植物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叶表面增生了许多表皮毛或白色蜡质,以減少水分的蒸发和加强对阳光的反射,早生植物的新陈代谢极为缓慢,这是它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获得的适应性,早生植物的结构、功能与坏境相适应,
答: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相同的关键要素:观察、提问、假说、顸测和检验,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 1 )观察是对自然有目的考察和审视; (2)同题的提出是基于观察中发现事实,
(3 )某种设想或假说的提出是对问题作出的可能解释; (4)预测是根編假说,通过推测和类推的方法得到的;
(5)最后根据预测,设计实验,在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中检验假说,,
,科学方法的各个关键要素是基于事实、符合逻辑的,且科学中任何思想、假说、理论都必须是可以检验的,所以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动,
6.为什么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答:今口的地球表面成为适宣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由于地球生物和环境37亿年的协同进化,主要表现在;
(5)生长发育,生物的生长是组胞体积成数量的增长,发育是和生长密切相关的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生活史中,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包括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性成熟、衰老等,,
(6)进化和适成,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往往会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变异,
2.试述生物分界的发展历史和各分界划分的主要依据[l111西师1lt大学2oo5石开、暨商大学2oo6石开、四川大学2006 1111'、西南大学2006研、中科l1完2008研]答:长期以来,界是最大的分类阶元,生物的分界及其发展过程如下: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全)教材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全)教材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绪论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

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

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

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

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

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

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

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

普通生物学陈阅曾版复习重点

普通生物学陈阅曾版复习重点

(1)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2)抗体(antibody)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3)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4)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免疫,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

(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能抵抗同一种微生物的重复感染,不能遗传)(5)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

生物体在种系发育的长期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系列天然保护能力。

外围屏障皮肤粘膜是机体第一道防线;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以及在正常体液中的一些非特异性杀菌物质,如补体、调理素、溶菌酶、干扰素、乙型溶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等是机体的第二道防线;(6)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

成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十三分之一,相对密度为1.050~1.060,pH值为7.3~7.4,渗透压为313毫摩每升。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内含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蛋白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无机盐、氧、激素、酶、抗体和细胞代谢产物等。

血细胞有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

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杀灭细菌,抵御炎症,参与体内免疫发生过程;血小板主要在体内发挥止血功能,血浆功能主要为营养,运输脂类,缓冲,形成渗透压,参与免疫、凝血和抗凝血功能。

(7)交叉配血(主试验和副试验均不出现凝集(也不溶血)即说明受血者和供血者ABO 血型相配。

主试验和副试验都不出现凝集和溶血现象才可输血。

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若献血人红细胞与受血人血清(主侧)发生凝集应禁止输血,则为配血不合,其血绝对不可输入。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包括()。

A.食性B.出生率和死亡率C.地理分布D.A+C【答案】B查看答案2.真核基因的调控机制复杂,可以在多个环节上进行,但不包括()。

A.RNA 剪切B.mRNA 寿命C.营养控制D.DNA 转录【答案】C查看答案3.真菌门接合菌亚门产生的无性孢子是()。

A.游动孢子B.孢囊孢子C.子囊孢子D.担孢子【答案】B查看答案4.传统的五界分类系统不包括()。

A.原核生物界B.原生生物界C.真菌界D.病毒界【答案】D5.下列哪一种细胞器不是由双层膜所包被的?()A.核B.溶酶体C.线粒体D.质体【答案】B 查看答案6.下列哪一项属于结缔组织的特点?()A.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B.能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C.细胞间质发达,细胞种类多D.细胞能接受刺激,并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答案】C查看答案7.细菌和蓝藻在林奈(C.Linnaeus)的分类系统中属于植物界,但在魏泰克(R.H.Whittaker)的五界分类系统中属于()。

A.原生生物界B.原核生物界C.动物界D.植物界【答案】B查看答案8.英国生物学家首次用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小羊“多利”.克隆羊的生殖方式属于()。

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C.无性生殖D.有性生殖【答案】C查看答案9.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调控模型中,调节基因产生的阻遏蛋白,阻断()的作用。

A.组蛋白B.启动子C.底物D.调节基因【答案】B查看答案10.下列哪个不参与DNA的复制?()A.DNA分子B.限制性内切酶C.DNA聚合酶D.DNA连接酶【答案】B查看答案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是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______。

【答案】林奈查看答案2.一般病毒的结构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

很多动物病毒在衣壳之外还有______。

以细菌作为寄主的病毒特称为______。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来源:才聪学习网/考研教材本书是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典型题详解,巩固重点难点。

该部分选取并解答各章节相关知识的常见典型题,可以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点。

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

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1 复习笔记1.2 典型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第1篇细胞第2章生命的化学基础2.1 复习笔记2.2 典型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3.1 复习笔记3.2 典型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细胞代谢4.1 复习笔记4.2 典型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5.1 复习笔记5.2 典型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第6章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6.1 复习笔记6.2 典型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营养与消化7.1 复习笔记7.2 典型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血液与循环8.1 复习笔记8.2 典型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气体交换与呼吸9.1 复习笔记9.2 典型题详解第10章内环境的控制10.1 复习笔记10.2 典型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11.1 复习笔记11.2 典型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2.1 复习笔记12.2 典型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3.1 复习笔记13.2 典型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感觉器官与感觉14.1 复习笔记14.2 典型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动物如何运动15.1 复习笔记15.2 典型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生殖与胚胎发育16.1 复习笔记16.2 典型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篇植物的形态与功能第17章植物的结构和生殖17.1 复习笔记17.2 典型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植物的营养18.1 复习笔记18.2 典型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植物的调控系统19.1 复习笔记19.2 典型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篇遗传与变异第20章遗传的基本规律20.1 复习笔记20.2 典型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第21章基因的分子生物学21.1 复习笔记21.2 典型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详解第22章基因表达调控22.1 复习笔记22.2 典型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详解第23章重组DNA技术简介23.1 复习笔记23.2 典型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详解第24章人类基因组24.1 复习笔记24.2 典型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篇生物进化第25章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25.1 复习笔记25.2 典型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物种形成26.1 复习笔记26.2 典型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宏进化与系统发生27.1 复习笔记27.2 典型题详解27.3 考研真题详解第6篇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第28章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8.1 复习笔记28.2 典型题详解28.3 考研真题详解第29章真核细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9.1 复习笔记29.2 典型题详解29.3 考研真题详解第30章绿色植物多样性的进化30.1 复习笔记30.2 典型题详解30.3 考研真题详解第31章真菌多样性的进化31.1 复习笔记31.2 典型题详解31.3 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动物多样性的进化32.1 复习笔记3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3章人类的进化33.1 复习笔记33.2 典型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详解第7篇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第34章生物与环境34.1 复习笔记34.2 典型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详解第35章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35.1 复习笔记35.2 典型题详解35.3 考研真题详解第36章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36.1 复习笔记36.2 典型题详解36.3 考研真题详解第37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37.1 复习笔记37.2 典型题详解第38章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38.1 复习笔记38.2 典型题详解38.3 考研真题详解第39章动物的行为39.1 复习笔记39.2 典型题详解39.3 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1 复习笔记一、生物具有6个基本特征1具有特定的结构(1)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习题111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习题111

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根据研究层次来划分,生物学的分科主要有()。

(1)细胞生物学(2)分子生物学(3)生态学(4)解剖学2、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三个层次。

(1)生态环境多样性(2)生态系统多样性(3)物种多样性(4)遗传多样性3、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4、1838-1839年()提出细胞学说。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5、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6、()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

(1)施莱登(2)摩尔根(3)达尔文(4)孟德尔7、()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1)施莱登和施旺(2)沃森和克里克(3)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4)孟德尔和摩尔根8、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包括()等,已成为现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因工程(2)细胞工程(3)发酵工程(4)酶工程二、判断题1、非生物具有远远超越任何生物的高度有序性()。

2、生物能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刺激作出反应()。

3、自主运动常被当作动物和人类生命存在的标志特征()。

4、人类是唯一不适应特定环境,而又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生物()。

5、多细胞生物只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6、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的根本原因()。

7、发生于大约一万年前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实现了从流动的渔业社会向定居的农业社会的变迁()。

8、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9、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常分为观察、实验、假说和理论四个步骤()。

10、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

三、名词解释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四、简述:生物的同一性(生命的基本特征)第二章宇宙、地球与生命一、选择题1、原始地球上存在有机物质,其可能的来源有()等几个途径。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习题111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习题111
5、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在暗反应中被释放。()
三、选择
1、下列不是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是:
A、叶绿素B、叶黄素C、花青素D、胡萝卜素
2、光合作用中效率最差的是()光:
A、紫B、绿C、白D、黄
四、问答
什么光合作用?主要的光合自养生物有哪些?
第六章生物的营养
一、选择题:
1、“肥料三要素”是指()。
A、慢跑B、激烈奔跑C、产生的能量同样高D、无法判断
第五章光合作用和合成作用
一、名词生物固氮
二、判断
1、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CO2
2、植物体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两者循环交替发生。( )
3、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而暗反应则发生在类囊体膜上。()
4、根据在光合作用中作用的不同,光合色素可分为作用中心色素和聚光色素。()
2、太阳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33倍()。
3、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4、只有在液态水和含碳有机化合物都存在的行星上才有可能存在生命()。
5、大陆漂移引起地球地表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三、简述:1、“化学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2、早期单细胞生物的进化历程
第三章细胞
一、名词
原生质、
组织、
细胞凋亡、
3、用未知基因型的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杂交称为测交。()
4、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发现了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可见连锁交换定律不适用与豌豆的性状遗传。()
5、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公鸡的性染色体为两个异型的ZW()
三、选择
1、等位基因的互作不包括:()
A、共显性B、镶嵌显性C、不完全显性D、上位作用
四、问答
四、问答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与原核生物的基因相比,真核基因有下列哪个特殊的结构?()A.内含子B.启动子C.读码框D.终止子【答案】A查看答案2.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属B.种C.品种D.科【答案】B3.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中的好材料,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A.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C.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D.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答案】C查看答案4.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甲状腺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素D.促性腺激素【答案】D查看答案5.X连锁隐性遗传()。

A.患者通常为女性B.有害基因由母亲遗传C.父母正常,女儿也可以是患者D.女儿若表现正常,后代都正常【答案】B查看答案6.光周期的形成是因为植物体内存在(),它们能感知光的性质。

A.叶绿素B.光敏色素C.成花素D.花青素【答案】B查看答案7.哈迪-温伯格定律是关于生物类群()。

A.种群大小的定律B.基因频率的定律C.种群交配体制的定律D.自然选择的定律【答案】B查看答案8.在基因工程中,取得目的基因片段的方法较多,下列方法不能取得目的基因片段的是()。

A.酶切DNA链B.机械方法C.RNA反转录D.PRC扩增【答案】B查看答案9.乳糖操纵子模型中,乳糖与结合在()上的阻遏蛋白结合,使其改变构象,失去活性。

A.操纵基因B.结构基因C.启动基因D.操纵子【答案】A查看答案10.基因R表现为红花,基因r表现为白花,杂合子Rr表现为粉红色花。

基因N决定窄花瓣,基因n决定宽花瓣,这两对基因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它们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其后代的表性比应为()。

A.9红窄:3红宽:3白窄:1白宽B.1红窄:2红中:1红宽:2粉红窄:4粉红中:2分红款:1白窄:2白中:1白宽C.3红窄:1白窄:6粉红窄:2白宽:3白窄:1白宽D.1红窄:2粉红宽:4白窄:3红宽:6红窄:1白宽【答案】B查看答案二、填空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1.生命体组胞作为基本単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 答:组胞是除病毒外的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其重要特点有:
(1) 细胞质膜将组胞与环境分隔开来,控制期胞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转換。

(2)在化学组成上, 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
1.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
2.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使组胞成为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 并可完成基本新陳代谢外的特定功能。

( 3 )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功取决于其组成组胞功能的总和。

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答: 之所以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是因为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取自由能来驱功其体内的生化反应
1 ) 自养生物以光能为能量来源, 利用简単的原料合成自身复杂的有机物
(2)异养生物以食物(其他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并将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作为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原料, (3)总之生物体和期胞需要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換和能量流动,所以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三叶草.蝴蝶.時蜓.姓.地.度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
4
.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子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 答: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界统一性的深化:
(1)所有生物的组胞都是基于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构建的(2)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o种気基酸以成键的方式连接而产生的
(3)组胞代谢中的化学反应都依靠酶的催化作用, 而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4)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即成.
①所有分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即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般的方式連接形成长链, 2条互补的长整形成双螺旋分子;
②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长整上気基酸的序列,也就决定了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进而调控生物代谢、生长、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
(5)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密码是相同的,遗传信息的方向与是相同的. 这些事实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源。

5 怎样理解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功?
答: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相同的关键要素:观察、提问、假说、顸测和检验,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 1 )观察是对自然有目的考察和审视; (2)同题的提出是基于观察中发现事实,
(3 ) 某种设想或假说的提出是对问题作出的可能解释; (4)预测是根編假说,通过推测和类推的方法得到的;
(5)最后根据预测,设计实验,在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中检验假说, ,
,科学方法的各个关键要素是基于事实、符合逻辑的,且科学中任何思想、假说、理论都必须是可以检验的, 所以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动,
6. 为什么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 答:今口的地球表面成为适宣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由于地球生物和环境37亿年的协同进化,主要表现在;
(1)由于生态系统的作用,大气中的2液度恰好使地表温度适合生物生存,没有让地表液态水过度蒸发,,进而为生物维持了一个适合生存的液态水圈。

(2)由于生态系统的作用,大气中含有足够的分子态氢,使得:
①人类的呼吸得到保证;
②岩石风化产生生命所需的矿物质,
③臭氧层形成,保护地表生命免于宇宙紫外线辐射; ④大多数跟石在劃法地表之前燃烧掉,
(3)由于生命活动产生了储存在地下的煤、石油、天然气,为人类活动提供了能量,,
要维持以上这些环境状态,仍然需要依靠具有相当规模和质量的生态系统,所以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
课外五、简答题
1.生物体有哪些共同特征? [华南理l.大学2005研、i所江111·大学2005研、映西
师1·大学2005⊠11'、 . 大大学20061111'、四川大学20061111'、四川大学20091111'、暨南大学2011研]
答: (1)特定的组成结构, 期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単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组胞所组成的。

(2)新陈代谢,在生活的生物体和细胞内存在着无休止的化学变化, 一系列酶促反成组成复杂的反应网络,,这些化学反应总和称为新陈代谢, 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得自由能来驱动化学反成,,
(3 ) 稳造和应激性, 生物体内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条件被限制在一个很窄的幅度之内, 生物体具有许多调节机制以保持内部条件的相对稳定, 这一特性称为稳态; 体内成体外的物理或化学变化都可能对生物体产生影响,生物体能感受这些变化,并做出有利于保持其体内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这一行为称为成激性.
(4)生殖和遺传,任何一种生物个体都不能长久存活,它们通过生殖产生子代使物种得以延续,生物界有多种生殖的模式,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必须将全部遺传信息通过组胞从亲代传递到子代,
(5)生长发育,生物的生长是组胞体积成数量的增长,发育是和生长密切相关的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生活史中,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包括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性成熟、衰老等,,
(6)进化和适成,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往往会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变异,
2.试述生物分界的发展历史和各分界划分的主要依据[l111西师1大学25石开、暨商大学26石开、四川大学2006 1111'、西南大学2006
研、中科l1完2008研] 答:长期以来,界是最大的分类阶元,生物的分界及其发展过程如下:
(1)二界系统:人类观察自然,很[T1就注意到生物可区分为两大类群,即「植物界和动物界,林奈将所有生物分为两大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2)三界系统: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进化论者海克'11(E. 1)提出三界分类系统,即植物界(解),,动物界(),原生生物界(),,(3)五界系统: 1967年, R. 根据组胞结构和営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4)六界系统:我国生物学提出了一个六界系统,他把生物界分为三个总界:无组胞生物总界,,包括病毒一界;原核生物总界,包括细菌和蓝藻两界;真核生物总界,包括植物真菌和动物三界,还有人主张在**的五界系统之下,加一个病毒界,构成另一个六界系统。

(5)三域分类方案(三原界学说):2o世组7o年代伍斯、福克斯等根据核糖体小亚基的分子结构,把生物界分为古组菌域()、真组菌域()、真核生物域(),
3.简述生物学的分科, [映西1大学2005研、中科l1完2008研]
答:生物学是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生物学有如下分科:
(1) [11期按生物类辞成研究对象划分学科,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
(2)按结构、机能以及各种生命过程划分的学科有形态学、解剖学、组织学、组胞学等; (3)从不同层次研究生物学的学科有种群生物学、组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 (4) 2o世纪以来,用物理学的、化学的以
及数学的手段研究生命的分支学科成交叉学科有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数学、仿生学等,
4.请用植物为例, 简述生物适应的涵义, [南京大学27石野]
答:适应是生物体共同的特征,是指一种生物和它具有的某些遗传性状提高了它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生殖的能力,以早生植物为例,干早环境的主要矛盾是缺水和光线强:
早生植物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叶表面增生了许多表皮毛或白色蜡质,以減少水分的蒸发和加强对阳光的反射,早生植物的新陈代谢极为缓慢,这是它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获得的适应性,早生植物的结构、功能与坏境相适应,
5.简述假说和实验的关系, [厦大学25研]
答: 假说是指根編己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 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 而且数編经过了详组的分类、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哲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科学的重要原则是假说是可以检验的;实验是指在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不仅意味着某种精确地操作,而且是一种思考的方式,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1)对研究对象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提出某种可能的解释,也就是提出某种设想或假说,然后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设想成假说,,
(2)根据假说,用推测和类推的方法,对可能发生的事件作预测,并在进一步观察和实验中检验(3)如果实验的结果不支持假说,就成提出新的假说,作新的探索;如果证明这个假说是正确的,那么这个假说就不
再是假说, 而是定律成学说了,
22.课后习题
1.动物是由于氧气(o2)氧化糖(c66)产生2和H2o而获得能量。

假设你想知道所产生的2中的氧是来自于糖还是氧气, 试设计一个作为示踪原子的实验来回答你的同题。

答:自然界中的氧元素含有三种同位素,即60、70、u0。

其中S0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常作为示踪原子用于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中。

实验设计如下:
(1)实验组:用S0作为来示踪原子标记糖并供给动物的有氧呼吸,质谱分析检测生成物c02的放射性,,如果2中的氧具有放射性说明c02中的氧是来自于糖。

(2)对照组:用u0标记o2作为对照实验,同样分析检测2是否具有放射性,如果有放射性,则说明
2中的氧是来自于o2:如果c02没有放射性, 则进一步表明2中的氧来自糖而并非来自 2.有人说: “不必担心工农业所产生的化学度料会污染环境,因为组成这些度料的原子本来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坏境中。

”你如何驳斥此种论调?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
提出三界分类系统
,
即植物

(

),,
动物界(),
原生生物界(),,(3)
五界系统: 1967

, R.
根据组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