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合集下载

历史的客观性研究

历史的客观性研究

历史的客观性研究一、本文概述《历史的客观性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历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分析历史记载、解释和诠释中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并试图寻找在历史研究中实现客观性的途径。

历史作为人类过去的行为和事件的记录,不仅是我们理解过去、认识现在和预测未来的重要工具,也是塑造国家认同、文化传承和社会价值观的基础。

历史研究并非纯客观的过程,它受到研究者个人背景、知识结构、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何在历史研究中保持客观性,避免主观偏见和误解,是历史学者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首先回顾了历史客观性问题的起源和发展,指出了历史客观性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接着,文章分析了历史记载、解释和诠释中的主观因素,如史家的个人偏见、时代背景的影响等,并探讨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历史研究的客观性。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在历史研究中实现客观性的途径和方法,如批判性思维的应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多元视角的采纳等。

文章总结了历史客观性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了历史客观性对于历史学科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深化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提高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和预测未来提供更为可靠的历史依据。

二、历史客观性概述历史客观性,指的是在历史研究和书写过程中,追求真实、公正、无偏见地反映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过程。

它是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历史研究者和读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历史客观性并非绝对,而是相对的概念,受到研究方法、资料来源、研究者的主观认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历史客观性概述,即是对历史客观性理念的全面阐述和概括。

这一概述旨在明确历史客观性的内涵、外延以及实现途径,帮助历史研究者和读者更好地理解历史客观性,并在历史研究和书写过程中加以实践。

在历史客观性概述中,我们首先要明确历史客观性的重要性。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记忆库,是后人了解前人、认识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只有保持客观性的历史研究,才能揭示历史的真相,为后人提供真实可信的历史借鉴。

谈谈你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

谈谈你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

谈谈你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历史的“客观性”应该是指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的客观性,即客观的历史的客观性,不过在我看来记载的历史也有部分客观性。

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

客观的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发生和经历过的事情与过程,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历史客观性概念是19世纪西方历史主义的产物。

梅尼克在《历史主义的兴起》一书中指出,历史主义是与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法体系相对立的思潮,它在近代德国以兰克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史学中得到最典型的体现。

历史客观性概念是历史主义史学的核心概念,它的主要含义是:历史是客观的过去,它独立于历史学家之外,是历史认识的对象。

“过去”由事实构成,历史事实决定着历史真实。

历史真理存在于历史事实中,有待于历史学家将其发现出来,历史认识是否是历史真理,就看历史认识是否和历史事实相符合。

和历史事实相符合的历史认识,就是具有客观性和历史真理性的历史认识。

在这一说法中,客观性是和事实、科学性、真理性相联系的概念,并且处于它们之间的核心。

没有客观性就无法把握事实的本质,历史认识的科学性、真理性也都无法判定。

历史的客观性这一理解,是来源于自然科学,是十九世纪的历史学家力图使历史学科学化的一个结果。

尽管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对于历史学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必须明确指出,历史学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绝对不同的。

因为历史学的对象与自然科学的对象是截然不同的。

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自然存在,其发展变化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是可以重复、多次发生的,对它的研究可以借助人工的环境再现其变化的进程。

历史事件作为人类活动的表现,是个别的,不具有重复性和(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人们也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在现实中重复这一进程。

对于历史的研究,人们只能通过对史料的考察,在思想中再现历史进程。

而这种历史进程的再现,是艺术的再现,而不是回到生活本身。

而“‘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真正差别并非出于井然有序与混乱之间的对峙,而是在生活中缺少那种通过讲述将事件转变成故事的观点。

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记录和反映。

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人们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不断地探索着历史的真相和本质。

由于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客观性意味着历史认识应该尽可能地贴近事实、客观、真实,而非片面、主观和歪曲。

本文将从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影响历史认识客观性的因素、完善历史认识客观性的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历史认识的主观性指的是人们在历史研究和历史传播过程中受到个人的认知能力、认知水平、认知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理解存在主观性、片面性和局限性。

在历史研究中,研究者的个人情感、观点、意识形态等因素会对研究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历史研究呈现出一定的主观性。

在历史传播中,传播者的立场、角度、目的等也会影响历史信息的传达和接受,使历史认识产生主观性。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指的是人们在历史研究和历史传播过程中尽可能地贴近历史事实、客观真实,避免个人偏见和情感色彩对历史理解的影响,使历史认识更加公正客观。

客观性要求历史研究者在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时,应当尽可能地客观公正地总结和评价历史,避免片面、主观和歪曲的历史认识。

1. 个人认知因素2.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也有着显著影响。

不同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历史认识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历史认识呈现出一定的主观性。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理解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历史认识难以做到客观。

3. 历史文献的真实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真实性是影响历史认识客观性的重要因素。

历史文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认识,假如历史文献存在伪造和篡改,必然导致历史认识的偏差和主观性。

确保历史文献的真实性对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历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历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是影响历史认识客观性的关键因素。

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地历史地统一

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地历史地统一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管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关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认识论结论的理论内涵毛泽东的《实践论》在从哲学理论高度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①这一重要结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对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

毛泽东认为,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同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实践及其探索和改造的客观对象的符合、一致,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变成谬误。

正如列宁指出的:“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②所以,即使曾经被实践所证实了的科学理论,在把它贯彻到实际中去的时候,也要从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灵活地运用,决不能无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超历史跨范围地到处照抄照搬。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原理,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

历史的客观和主观

历史的客观和主观

历史的客观和主观与历史教学乳源高级中学苟智斌新课改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在教法、学法、教材解读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教学的进步。

但对一线教师来说,仍然有许多潜在或显在的问题困扰着教学。

比如“什么是历史”、“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认识历史”等等一些看似简单的历史学问题,我们却不知如何回答更好。

经验告诉我们,历史教学要进一步提高,需要打破这些尴尬。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历史本体,更清楚地认识了历史的本质,提高历史实践的能力。

一个偶然机会,我接触到陈新教授所著的《西方历史叙事学》。

通过对西方传统历史哲学、现代历史哲学和后现代历史哲学的简单了解,我开始从史学实践的角度去思考一些有关历史观念的问题。

本文就此历史的客观和主观,以及对历史教学的启示,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历史是客观与主观的综合历史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许多年,至今也没有停息的迹象。

其原因是,无论从客观的角度和主观的角度去思考历史,都会发现一些使你欣喜若狂的东西。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件。

这种最普遍的观点,但人们很快意识到这是对历史最粗浅的认识。

现在人们普遍认同历史一词具有双重含义:一为历史事实,二为历史事实的叙述(历史编纂)。

同时,人们还认识到人类只能做到回忆过去、面对现在和筹划将来,人们根本无法直接接触已经消逝的过去,认识历史只能从人们的回忆、文件档案或前人制造的物品中寻找。

这样,人们不禁会问:回忆、文件档案这些过去的事实的表述可靠吗?它是不是我们要追寻的那个历史?“历史是真实可靠的,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最为流行的看法,因为它最接近于常识。

常识往往使我们认为,自己过去的实践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会清楚地回忆起那一幕幕“真实”的经历;以此类推,我们相信前人的一切行为实践也是客观存在的,通过某种途径,我们可以将那些行为实践客观真实地表现出来。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他们认为自己面对的表现出来的历史并非完全可靠,其实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历史和建构历史。

历史认识的主观性意味着什么

历史认识的主观性意味着什么

历史认识的主观性意味着什么——评析2012年江苏高考第22题该题给考生展现着一个基本的史学观点,即历史认识具有主观性、相对性,因而历史认识是可以修改的。

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既然历史认识是主观的,那我们如何对待历史认识呢?一是历史不具有客观性,每个人都可以随意自由的谈历史,历史就成为被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

二是历史认识虽然具有主观性,但历史具有客观性,我们的历史认识要尽量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

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有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和见解,但其认识和见解水平如何,有着客观的衡量标准,即其认识多大程度符合历史真相,多大程度体现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历史认识的程度取决于时代所赋予的条件,包括原始资料提供多少、社会环境如何、史家的史德、史才、史识(上海考过)等。

该题也正是从这个方面设置了小论文。

材料一提供了萧公权本人前后对康有为思想截然相反的结论,并指出造成截然相反结论的原因是“全面认识”和深入剖析了康氏的著作。

从这里可以归纳两个原因,一是关于康有为的原始资料多了,全了;二是史家本人在原始史料全面的基础上全面认识了,深入剖析了。

这样产生了对康有为认识的转变:由真保皇到真立宪,由假民权到真民主。

材料二从另外史家的角度看待萧公权对康有为政治思想观点的转变,其中认为其转变的两个因素,即“原始材料”和“摆脱某种史观”的阴影。

这个因素又呈现了因果关系,即依靠大批的“原始材料”,才摆脱了“某种史观”的阴影。

这种因果关系又强调了历史的证据意识,原始史料的价值。

正如胡适先生所强调的一份证据说一份话。

材料三则提供了历史认识的基本原理:历史认识的程度取决于那个时代所提供的条件,体现了历史认识的辩证法。

综上分析,该题围绕时代、史家、史观这个主题提供了三段材料,有具体的实例,有相关的基本原理,可谓完整。

从中可窥其中的解答思路:围绕主题,概括材料三的观点,然后用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之。

该题论文写作的层次是:第一层次:对康有为著作阅读不多,只看表面,受革命史观影响,认为其立宪是为了保皇,以至生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以至生出“假维新”。

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管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关于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认识论结论的理论内涵毛泽东的《实践论》在从哲学理论高度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①这一重要结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对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

毛泽东认为,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是同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实践及其探索和改造的客观对象的符合、一致,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变成谬误。

正如列宁指出的:“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②所以,即使曾经被实践所证实了的科学理论,在把它贯彻到实际中去的时候,也要从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灵活地运用,决不能无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超历史跨范围地到处照抄照搬。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原理,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

辩证法的四种思维方法啊

辩证法的四种思维方法啊

辩证法的四种思维方法啊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维方法,它强调事物的矛盾、变化和发展的本质。

辩证法包含了多种思维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四种思维方法是辩证的唯物主义方法、实践的辩证法方法、论证的辩证法方法和历史的辩证法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种思维方法。

1.辩证的唯物主义方法辩证的唯物主义方法强调对事物的矛盾、变化和发展进行科学分析。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关注矛盾。

辩证的唯物主义方法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对立的东西,事物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体。

通过对事物矛盾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关注发展。

辩证的唯物主义方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发展演化之中。

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事物发展的矛盾和动力,推动事物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3)关注实践。

辩证的唯物主义方法认为实践是认识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并不断改造和推动事物的发展。

(4)关注多样性。

辩证的唯物主义方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不存在绝对的、独立的真理。

我们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认识和解释事物。

2.实践的辩证法方法实践的辩证法方法强调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具体来说,实践的辩证法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践是人们对世界进行直接接触和改造的过程,它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起点。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2)实践的辩证性。

实践是一个动态的、矛盾的过程。

在实践中,人们不仅可以发现事物的积极一面,还可以发现事物的消极一面。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不断纠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推动事物的深入发展。

(3)实践的历史性。

实践不仅是对当下的事物进行认识和改造,还包括对历史过去和未来的事物进行认识和改造。

通过对历史的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3.论证的辩证法方法论证的辩证法方法强调通过论证和争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oc】主体间性·客观性·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doc】主体间性·客观性·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主体间性·客观性·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第8卷第4期2008年8月鸡西大学JOURNALOFJIXIUNIVERSITYVO1.8NO.4Aug.2008文章编号:1672—6758(2008)04—0147—2主体间性?客观性?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朱音弦徐丽燕摘要:认识的客观性问题一直是历史认识论乃至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对客观性的涵义进行解释,只有这样,对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解决才有可能水到渠成.在此,笔者选择了一种主体间性的维度,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做了一次新的探索.关键词:主体间性;客观性;历史认识中图分类号:K09文献标识码:A一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l9世纪,德意志的历史学家兰克(LeopoldVOI1Ranke)创立了科学的历史学,使得历史学成为依照其自身特点发展的一门学科,继而历史学获得了独立存在的权利兰克创立科学的历史学的初衷是要史学家们在认识历史的活动中要尽量保持客观,要"如实直书"(wiees eigentlichgewesen),根据这种朴素的客观主义理想,虽然事件的发生过程已经过去了,消失了,但它是存在的,这曾经存在过的过去不仅是一种客观实在,而且随着史料的丰富和积累,也会越来越为人所知,历史学家应该根据客观历史事实撰写历史,不能掺进任何的感情,欲望和偏『见,然而,我们知道,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它面对的并不是如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那样的是自然存在物的实体如石头,桌子等,它的研究对象是已经发生或者经历过的事情与过程,由于时间的一维性,人们不可能完完全全的再现当时的情况,只能通过遗留下来的文字, 符号,文物等残留物经过思维的处理来再现已经过去的事情.那么这种已经加工过的历史事实与当时的历史本体能一致吗?正如德里达所说"在场的历史是关闭的,因为'历史'从来饕说的只是'存在的呈现'.作为知和控制的在场之中的在者的产生和聚集."在这种意义上的历史或者历史事实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和过程,对于这个时空的我们来说,它已经永远的消失了,人们不可能再进行Ii,j溯或重现,更不可能将其原封不动的复原.对这种在当下的时空中已经不存在的东西追求其客观性还有可能吗?l『是,传统的实证主义史学所追求的客观性遭到了人们的质疑.历史已经消失,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是通过人们的理解和叙述而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历史的问题是人们认识的问题,于是在20世纪中期,出现了历史哲学上的第一次转向,由传统的历史本体论或者叫思辨的历史哲学转到认识论的历史哲学,或者叫分析的历史哲学,批判的历史哲学.认识论的历史哲学不再追求那种兰克式朴素的本体意义上的客观性,哲学家们逐渐认识到纯客观的历史事实已经是一个水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去,对存在当下时空的我们来说,那些存在于另一个时空中的东西不在我们认识的范围之内,继续追求这些康德式的"历史自体"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历史的存在是过去的存在,这种存在已经消失了,与其说历史事实存在于外界的某个地方,还不如说历史存在于人们的理解和叙述之中.于是,学者们纷纷把对『万史的理解转向了历史认识论,转向了人的主观性.这就是说,历史不再是过去的那种镜式描述,而是经过人们理智反思后的看法,对于历史的思考不同于小说家们的天马行空,其思考的结果也不同于文学家们经过美学修饰过后的作品,历史是有根有据的,并且要依据这种根据反映出一种"客观精神".历史学要成为一门科学,首先必须具备客观性.诚然,历史认识与自然科学的认识是有区别的,历史认识对象不可能像自然科学的对象那样是直接面对的,而问题的关键是:历史是人们理智的反思,是人们思维的产物,是经过历史学家诠释后的"历史事实",这种带有主观性的历史事实还有没有客观性可言呢?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历史客观性与主体问性之间关系的思考.二主体间性与客观性主体问性(Intersubjectivity)是在20世纪哲学中出现的一个基本范畴,根据莱西(A?Lacey)在《哲学辞典》中的定义,主体间性指"一个事物是主体间的,如果对于它有达于一致的途径,纵使这条途径不可能独立于人类意识……,主体间性通常是与主观性而不是客观性相对比, 它可以包括在客观性范围中".众所周知,西方哲学近代以来,在认识论方面,主要致力于去回答主体是如何认识客体,却忽视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认识,这种主体之间的相互认识相互沟通,简而言之,即是"主体间性".事实上,主体问性作为一种经验的调节原则,早就存在于认识论活动之中,主体问的可沟通性和可互相检验性是实现科学认识论的条件,在其本位概念上,它包括了知识的客观性问题.就在康德把客观性确认为"是指认识达到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区别于我们经验的偶然的,特殊的和主观的东西"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主体间一致的层面上定义了它.他说,"如果某个事物对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是合理的,那么它的根据就是客观的和充分的."在此,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康德眼中的客观性实际上是主体间的一致性,衡量一种知识是否客观,关键要看它是否经得起主体问的检验.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是相互性(Gegenseitigkeit),依据这种相互性,自我意识的根源就在于相互承认.波普尔认为,知识一经产生,便有独立于知识产生者的自主性品格,客观性是由主体间的社会传播和批判机制来保证的.库恩用"范式"的概念来说明科学家在问题选择和理论弃取中的相对一致性.普特南则把客观性定义为一种依赖于我们的生物学和文明的"理性的可接受性","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合理性"等.罗蒂认为"应用'客观的'和'认识的'这类敬语,只不过表示了研究者之间一致性的存在或对一致性的期待而已",他用坚定的口气说"我们唯一可用的'客观性'概念,是'一致性',而非映像性".沃尔什更是特别强调,说一种知识是客观的,即是指它会保证所有认真调查研究它的人都能接受的.从以上思想中,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些思想都是试图从一种主体之间的一种协同性,普遍认可性的维度来对客观性做出的理解,依据这种理解,主体之间的一致性,作者简介:朱音弦,硕士,淮北煤炭师范学院O6级研究生,安徽?淮北.研究方向:历史哲学.邮政编码:235000徐丽燕,硕士,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o6级研究生,湖北?武汉.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邮政编码43oo79147?第4期鸡西大学2008丘即表现为知识某种程度的客观性.笔者认为,这种客观性,是主体共同面对客体的结果.正是在这种主体间性的维度下把握的客观性,才使得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成为可能.另外,笔者要指出的是,主体间性不同于主体性,从前面莱西的定义中,我们已经看出了,主体问性是可以包括在客观性范围中的,它所表示出来的东西是多个个体相互联系,相互活动的内容之中最一般的部分,在认识论层面上,归根结底,主体间性根源于人们的交往实践,社会的合体或者群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各自的观念,情感,意志等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从而形成了主体间性最直接的和最基本的机制.笔者认为,在这一层面上形成的客观性,其真理性是无可厚非的,也只有在这种交往实践基础上讨论的客观性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三主体间性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鉴于历史认识论对象的特殊性,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争议颇多.对此,笔者在自己的理解维度内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在对研究对象的鉴定,历史认识的对象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已经完全消失在时空之中了,时问是一维的,存在于当下时空的我们是不可能完完整整地再现当时的情况的,如果以此为研究对象,必然陷入不可知论,这也是实证主义史学之所以遭到质疑,直至其视角被推翻的关键.李振宏教授区分了历史存在与历史认识客体,他认为,历史存在与历史认识客体并不等同,历史认识客体是进入到历史认识关系中的历史存在,历史存在是不变的, 而历史认识客体却是变化发展的,因此,人们追求纯粹客观性的历史认识是不可能的.陈新教授则区分了历史叙述涉及的两种事实,非言语的事实与言语的事实.前者是历史学家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叙述和认识,依赖于回忆.然而,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参与者由于各自的立场,价值观的不同而使各人的回忆之间是有分歧的,那么该如何界定这些回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呢?这时候就需要一种主体问的事实,以此作为评价各人回忆真实客观的标准.陈教授认为,只有在历史学家叙述之前思考过其他实践者的回忆(这里,其他实践者的回忆是通过言语表现出来的,这种事实就是言语事实,它包括文本,文字材料等),力图得出一种能被实践者广泛接受的叙述时,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事实才能成为主体间真实的,客观的历史.这样的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存在,它的存在是主体间共同认可的产物,也是实践共同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只有在这个层面上形成的历史事实,才不会导致参与实践的所有主体合作关系的破裂,实践共同体得以继续保持生存下去,这样认定的历史事实也就是真实的,客观的.这种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不是一些符合论者认为的历史事实独立于认识者之外,也不是融贯论者认为的因言语事实的表达者的表达处在某种语词体系中,就坚定其构成方式与小说虚构无异,正如陈新教授认为的"即使在小说的虚构中,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其中不包含任何真实的成分."它依赖服从于主体间性,根据主体间的利益要求的变化,从而不断地获得新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然而,客观的历史事实不存在于言语事实之中,因为言语事实是被人构造的,其中不可避免地渗入了作者的主观意志,即使这些言语事实有多方面的佐证材料,然而,怀疑论者仍然可以对其真实性质疑,如此一来,对于言语事实真实性的确定只能是一种历史解释的客观性,于此,出现的问题是历史解释的客观性如何可能的问题.主体间性是一种处在于单个主体之中,却又具有外在于单个主体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单个主体力量的简单之和,应该说,是一种社会力量的权威,权威之所以成为权威,正是因为有主体间性为根基,它树立了人们对所有社会实践解释时应该遵循的准则,只要涉及到两个以上的主体参与的解释,就必须遵循主体间性的准则,因此,不得不承认,历史解释客观性的可能性也根植于其中.历史解释的客观性依赖于其解释是否符合主体间性的要求,主体间性是历史解释客观性的保证.一直以来,很多学者都把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依附于对历史事实的再现,认为对历史事实再现得越清晰,历史认识就越客观,从而得出历史认识只能无限度地朝着客观性接近,却永远也无法达到重合.然而,依照本文对客观性的理解,笔者认为真实性与客观性并不是历史事实与生俱来的特征,而是主体在认识中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标准与客观性的达到并不矛盾,实质上,正是由于主体问性的存在,才使得所有的矛盾得以融合.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主体间性也是历史中的产物,它的存在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也具有历史性,在现实中,主体问性与实践是不断地循环变化着的,二者不断的协调,互相生成,互相促进.这就要求我们个体主体自觉去遵循主体问性.历史认识客观性的获得并不是如托波尔斯基所说的是一个永恒的获得,历史认识在每时每刻都达到了绝对真理,它时刻体现了实践共同体的利益和目标是绝对客观性和相对客观性的统一.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2.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o5年3.乔伊斯?阿普尔比林恩?亨特玛格丽特?雅各布:历史的真相[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4.韩震孟呜歧:历史?理解?意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5.李校利:关于客观性含义的探讨[J].哲学动态,1995(9)6.李醒民:客观性涵义的历史演变[J].哲学动态,2007(7)7.陈建涛:论主体间性[J].人文杂志,1993(4)8.朱葆伟李继宗:交往?主体间性?客观性[J].哲学研究,1992(2)Understandingthe0bjectivityofCognitionFromthePerspectiveoftheInter—-subjeetivity ZhuYinxianXULiyanAbstract:Theobjectivityofcognitionisthekeyfortheepistemology,especiallyinunderstand ingthephilosophyofhisto—ry.Ofcourse,itisaverydifficultproblemtodefine.Thedifficultyishowtointerprettheobjectivity.Onlyinthiswaywould itbepossibletosolvetheproblemoftheobjectivityofcognition.Thepapertriestoredefinethe objectivityfromtheperspectiveoftheinter—subjectivity.Keywords:Inter—subjectivity;objectivity;HistoricalcognitionClassNo.:K09DocumentMark:A(责任编辑:刘丽萍郑英玲)148?。

历史学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历史学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历史学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在历史学中,主观性与客观性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发展,对历史的解释往往会涉及到主观和客观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历史学中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并就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1. 历史学的主观性历史学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历史记录和历史解释上。

首先,历史记录往往存在信息的不完整和选择性。

在历史事件发生后,记录下来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有所偏颇。

历史记录者的观点、立场和意识形态也会对历史事实的呈现产生影响。

其次,历史解释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历史学家根据已有的历史资料和其自身的认知,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和分析。

这些解释和分析往往带有历史学家个人的见解和理论倾向。

然而,尽管历史学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历史学家们仍力求在其研究中保持客观性。

2. 历史学的客观性尽管历史学的主观性不可避免,历史学家们在研究中仍追求客观性。

客观性是历史学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它要求历史学家尽可能客观地描述和解释历史事件。

客观性要求历史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尽可能排除主观偏见,尽量以客观的立场对待历史数据和资料,并且在研究结论中给出合理、客观的解释。

为了实现客观性,历史学家们常常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会收集尽可能全面和准确的历史资料,包括公开记录、个人日记、报纸报道等。

其次,历史学家们会依据这些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其进行校正和验证。

此外,历史学家们还会调查多个来源的资料,以便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历史学家们努力追求客观性,历史学中的客观性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互动在历史学中,主观性与客观性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

历史学家的主观立场和思想倾向会影响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和观点。

而同时,客观的历史事实和资料也会对历史学家的主观想法产生一定的制约和调整。

历史学家们在进行历史研究和解释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并根据新的历史发现来更新自己的研究成果。

浅谈历史认识论

浅谈历史认识论

历史是可以认识的吗?与一般的以现实存在的事物为对象的认识活动不同,历史认识的对象是过去的事物,它既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通过任何实验的方法来复制再现。

面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认识对象,历史认识者常常会发问:历史事实在哪里?历史事实在哪里?这是19世纪以来客观主义历史认识论和相对主义历史认识论反复讨论,至今仍然分歧较大的一个问题。

一、客观主义历史认识论客观主义历史认识论认为,历史事实是客观的,它存在于历史认识的主体(即后来的研究者)之外,且不受其影响。

历史事实以直接的方式“封存”在史料之中,尤其是原始资料之中。

历史认识主体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统称为史料的外部批判和内部批判),就可以获得它们,将它们移入自己的历史著作中。

对历史认识真实性的威胁主要来自历史认识主体。

因此,历史学家应该、而且可以做到排除“自我”、消灭“自我”,他应该是一件工具、一面镜子、一架传递历史声音的机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如实地说明历史”,做到“不是我在说话,而是历史在借我的口说话”。

他们相信事实本身就会说话,能让历史事实自己来说话的历史学家才是最好的历史学家。

你们如何看待这种观点?必须指出,客观主义历史认识论所看到的历史事实,实际是指史料记载中的事实。

而史料记载中的历史显然不是历史事实本身,它泯灭了客观发生过的历史与史料记载中的历史之间的边界。

因此,它所认定的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实际上难以确证。

如果认为客观发生过的历史具有客观性,是不以历史学家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认为史料中所记载的事实,也是不以历史学家的意志为转移,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就值得怀疑了。

因为,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实与史料中记载的事实尽管有联系,但毕竟不是一回事。

二、相对主义历史认识论相对主义历史认识论不同意客观主义历史认识论对“历史事实”的解释。

他们认为,把历史事实看成是“像砖头和木块那样具有一定形状和明显固定轮廓的东西”是荒谬可笑的,“相信历史事实的硬核客观地、独立地存在于历史学家的解释之外,这是一种可笑的谬论,然而这也是一种不易根除的谬论”。

配景理论解释历史学客观性方法简析

配景理论解释历史学客观性方法简析

配景理论解释历史学客观性方法简析作者:王宇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35期摘要: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历史学永恒的话题,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

配景理论由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沃尔什提出,其解释历史学的方法就是把客观的历史史实与史家不同的思想结合起来,否定历史学的绝对客观与历史学的绝对主观,认为绝对客观的历史只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而不存在于任何史学家的思想及其作品中;历史学的客观性会随着新方法、新材料的发展而发展,对于不同史家的历史价值性和历史事实性的争议也要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来看待。

关键词:历史认识客观性配景理论相对客观配景理论是英国历史哲学家沃尔什针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提出的一种解释。

其目的在于针对这一问题的历史客观主义与历史怀疑主义展开批判,并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通过对绝对主观和绝对客观的否定,达到了解释其相对客观的目的。

一、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配景理论历史认识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是一个历来都非常重要且又争论不休的话题。

西方史学界就这一问题形成了两大主要派别:历史客观主义与历史怀疑主义。

前者主张首先确定事实然后从中得出结论的办法来研究历史学,严重依赖史料,主张历史要秉笔直书,历史学的任务就是把史料中不完善的部分考证出来;后者则认为历史知识总有一定的前提假设,对历史认识的主观性给予高度重视,从而否认史料中的历史认识具有客观性,并质疑历史认识中的相关评价,历史学的规则就是考证史实,并寻找相关证据。

历史怀疑主义的代表便是笛卡尔,科林伍德在思想上也接近历史怀疑主义。

科林伍德在1936年的一段手稿被称为纯粹的怀疑主义:“圣奥古斯丁从一个早期基督徒的观点来看待罗马的历史;提累蒙特是从一个17世纪的法国人的观点来看待历史;吉本从一个18世纪英国人的观点来看待历史;而蒙森则从一个19世纪德国人的观点来看。

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那是没有意义的。

每种观点对于采用它的人来说,都只是唯一的一种可能。

”[1]从这段论述中不难看出历史怀疑主义认为历史认识的正确与否是无法确定的,史家只能持一种一成不变的态度去看待历史,对人类任何的历史认识都应该持怀疑态度。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真理性与合理性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真理性与合理性

作者: 林璧属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系
出版物刊名: 哲学研究
页码: 33-40页
主题词: 历史认识 实证主义 史学理论 历史真实
摘要:历史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是决定历史学科性质的根本问题。

西方学术界一百多年来形成了实证主义与相对主义史学两大对立派别,国内关于此也久讼不决。

其焦点在于:(1)历史研究少不了历史学家的积极参与和认识主体的介入,能否实现认识过程的客观性;(2)在不可避免认识主体介入的前提下,历史认识结果能否达到客观真理性,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客观真理性。

真理与主客观性的边界

真理与主客观性的边界

真理与主客观性的边界人类历史上对真理的追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无论是哲学家们的思辨,还是科学家们的实践,都探寻着真理的存在。

然而,真理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它与主客观性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边界与关系?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主观性是指个体对世界的认知、情感和体验。

主观性使每个人都有了与众不同的世界观,因为我们的思想、知识、信仰、价值观等都会对我们的主观性产生影响。

一个人永远无法完全摆脱主观性的束缚,因为我们的理解受限于对现实的感知和我们对知识的解读。

客观性是指世界的实在、不依赖于个体的存在。

客观性超越了个体的感知和解读,它存在于事物本身并独立于我们的主观经验。

它是真实和普遍的。

客观性在科学和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共享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客观性认识到共同的真理。

然而,真理并不仅仅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简单叠加。

对真理的追求需要正确的认知方法和判断。

在哲学上,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两种思想观念持续纠缠着。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真理是个体主观意识的产物,真理是相对的。

而客观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客观世界存在的规律,真理是绝对的。

但是,真理的边界并非如此简单。

我们常常在实践中发现,有些东西看似客观,但最终却被证明是主观的。

例如,人类对于颜色的感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主观判断,很难说哪个是正确的。

再如,我们对历史的记载和解释也是主观的,不同的历史学家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些例子都说明了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模糊与相互渗透。

那么,真理究竟处在何处?或许真理存在于我们对主客观性的不断反思和辩证的过程中。

真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是永恒固定的,而是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和深化的。

我们的主观性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提出假设,而客观性则通过实证和验证来纠正和修正我们的主观观点。

主客观性的互动、碰撞与融合将推动真理的不断演进。

对于真理与主客观性的边界,我们可以从各个学科和角度进行探讨。

在科学领域中,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深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