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
美学概论知识点
第二章一、美的本质1、从物质世界中去探寻美的本源美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一种物质属性,如自然属性、形式特点、典型性等,是独立于人类主观意识之外的一种客观存在,不受主体的偏见和个人爱好的影响;1“美在形式”说美是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形式、结构、属性、特质和法则;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英荷迦兹美的分析美克莱夫·贝尔:美是“有意味的形式”;2“美在典型”说美是典型,是同类事物中最富于特殊性、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古希腊苏格拉底法孟德斯鸠美朗洛伊斯2、从精神世界探讨美的本源认为美不是客观地存在于物,不是物固有的属性和特质,而是精神介于物的结果,精神是第一性的,把美归结为一种精神现象或精神属性;1“美在理念”说客观唯心主义:把外在于人的某种绝对观念看成是美的本源;古希腊柏拉图中世纪圣·托马斯·阿奎那德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美在主观”说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心灵如意识情感、想象、直觉等看成是美的本源;英休谟英科林伍德意克罗齐3、从主客观关系探寻美的本源美既不在客观,也不在主观,而在主客观的关系上,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1“美在关系”说着眼于事物内部的关系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认为美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要看它与人及其周围其它的事物所形成的关系;法狄德罗2“美在生活”说强调美是一种客观社会存在,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强调美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客体审美对象的审美实践活动;俄车尔尼雪夫斯基4、从社会实践活动去探讨美的本源德马克思美的根源在社会实践,美的根源不在自然物质属性,不在客观精神,不在主观心理,也不在主观心理与客观事物的统一,它的根源深深地蕴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劳动创造了美 ;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感性显现”5、美是不可定义的分析哲学二、美学学科概述一美学的概念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专着Aesthetics出版,第一次赋予审美这一概念以范畴的地位,鲍姆加登成为“美学之父”;从此,美学成为一门有别于逻辑学、伦理学的独立学科,后经过康德、黑格尔等人努力,逐渐走向深入,使其获得更为严谨的理论形态;二美学的发展历史1、美学学科的萌芽西方古代文明中早就蕴涵着美学的精神;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也是西方美学的源头;1古希腊和古罗马前期: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洛丁2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达芬奇、莎士比亚、狄德罗、休谟、博克2、美学学科的创立鲍姆嘉登:1750年出版美学一书;3、美学学科的提升康德判断力批判、黑格尔4、美学学科的科学化马克思第三章一、自然美的特征1、客观性2、形式性——更侧重于形式3、易变性随时空改变远近、方位、四季、朝暮、阴晴的变化而变化 ;4、联想性自然美是自然的某种属性与人的审美心理、文化结构的一种契合,即人们往往从自然美的形体、色彩、声响等等联想起人的精神、品格、个性、理想等,加以赞美;二、艺术美的特征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根据实际生活的体验、认识,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又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艺术情境;形象性是艺术美的首要特征;富有美质的艺术内容,必须通过独创的、和谐的艺术形式、艺术形象才能恰如其分的传达出来;2.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客观:根源、物质材料、物态化的形式;主观:观念、创作过程;艺术作品是再现客观社会,表现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进行加工改造;3.一般与个别的统一恩格斯: 一切真实的、详尽无遗的认识都只在于: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后再从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艺术美的典型性,是指通过鲜明生动的个别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中带有本质性、规律性的内容;4.艺术美可以以丑为美生活丑能够成为艺术描写对象,具有艺术美;第四章一、色彩1.红色红色是太阳、火、血的色彩;使人感到炎热、温暖、热情、兴奋、活泼;象征革命、喜庆、幸福、希望、吉利,具有青春活力,是属于年轻人的色彩;红色性格热情而突出,然而过于暴露,容易冲动,过分刺激,因此又象征野蛮、恐怖、卑俗和危险;喜爱红色的人,多表现为积极热情、充满活力、性格开朗、具有好胜性和进取心,但感情方面容易受挫,难以持之以恒;2.橙色橙色象征美满、幸福,代表兴奋、活跃、欢快、喜悦、华美、富丽,是非常有活力的色彩;橙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戒色,如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由於橙色非常明亮刺眼,有时会使人有负面低俗的意象,这种状况尤其容易发生在服饰的运用上,所以在运用橙色时,要注意选择搭配的色彩和表现方式,才能把橙色明亮活泼具有口感的特性发挥出来;3.黄色黄色是阳光的象征,具有光明、希望的含义,给人以辉煌、灿烂、柔和、崇高、神秘、威严超然的感觉;也象征下流、猜疑、野心、险恶,是色情的代名词;4.绿色绿色是植物王国的色彩;充满和谐与安宁,给人以极大的慰藉,是大度的,平凡而随和;是生命之色,象征和平、青春、理想、安逸、新鲜、安全、宁静;喜欢绿色的人比较淡泊名利,不愿争强斗胜,广交朋友,崇尚自然,不苛求人生,不奢望辉煌;在商业设计中,绿色所传达的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的意象,符合了服务业,卫生保健业的诉求,在工厂中为了避免操作时眼睛疲劳,许多工作的机械也是采用绿色,一般的医疗机构场所,也常采用绿色来作空间色彩规划即标示医疗用品;5.蓝色蓝色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洋,象征广阔、无穷、遥远、高深、博爱和法律的尊严,带有沉静、理智、大方、冷淡、神秘莫测的感情;又具有寂寞、悲伤、冷酷的意义;由于蓝色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在商业设计中,强调科技,效率的商品或企业形象,大多选用蓝色当标准色,企业色,如电脑,汽车,影印机,摄影器材等等,另外蓝色也代表忧郁,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个意象也运用在文学作品或感性诉求的商业设计中;6.紫色紫色具有高贵、优雅、神秘、华丽、娇丽的性格;象征虔诚的色彩,但加黑暗化时,又象征蒙昧和迷信;由于具有强烈的女性化性格,在商业设计用色中,紫色也受到相当的限制,除了和女性有关的商品或企象之外,其他类的设计不常采用. 7.褐色褐色常被联想到泥土、自然、简朴;它给人可靠、有益健康的感觉;反面来说,它被认为有些不鲜明,但是可以通过使用较亮的色彩来弥补这种情况;在商业设计上,褐色通常用来表现原始材料的质感,如麻,木材,竹片,软木等,或用来传达某些引品原料的色泽即味感,如咖啡,茶,麦类等,或强调格调古典优雅的企业或商品形象;8.白色白色象征纯洁、光明、神圣,具有轻快、朴素、清洁、卫生的性格;又具有空虚、单调、凄凉、虚无、飘忽的感觉;白色具有高级,科技的意象,通常需和其他色彩搭配使用,纯白色会带给别人寒冷,严峻的感觉,所以在使用白色时,都会掺一些其他的色彩,如象牙白,米白,乳白,苹果白,在生活用品,服饰用色上,白色是永远流行的主要色,可以和任何颜色作搭配;9.黑色表示生命将到终极,表现虚无和泯灭的思想;代表黑暗、寂寞、沉默、苦难、恐怖、罪恶、灭亡、神秘莫测;黑色又有庄重、肃穆、高贵、超俗、渊博、沉静的意义;黑色具有高贵,稳重,科技的意象,许多科技产品的用色,如电视,跑车,摄影机,音响,仪器的色彩,大多采用黑色,在其他方面,黑色的庄严的意象,也常用在一些特殊场合的空间设计,生活用品和服饰设计大多利用黑色来塑造高贵的形象,也是一种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适合和许多色彩作搭配;10.灰色浅灰色性格类似白色,深灰色接近黑色;纯净的中灰色稳定而雅致,表现出谦恭、和平、中庸、温顺和模棱两可的性格;二、形体一点点,是形体要素中最基本的元素,在空间起标明位置的作用;“雪花”点给人以柔和、轻盈的感觉少量点的点缀,可使画面活跃起来;单独的点能够产生积聚视线的效果,发挥视觉中心的作用;二线1.直线直线刚毅、挺拔、正直、稳定、力量等,常用来象征男人的性格,创造阳刚美;水平线:广阔宁静;令人联想到风平浪静的水面、地平线;垂直线:上腾挺拔;令人联想到树、电线杆、建筑物柱子,有崇高的感觉;斜直线:动感变化,斜线的倾斜角度越大,运动感越强;粗直线:有厚重、粗笨的感觉;细直线:有尖锐、神经质的感觉2.折线折线实际上是直线的转折,一般表现为运动过程中的起伏、升降、进退和突破,给人一种动态感、方向感和灵巧感 ;3.曲线曲线优美、柔和、轻盈、典雅、流畅等,常用来象征女人的性格,创造阴柔美象;曲线的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流畅,让人联想到头发、流水等;曲线的不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混乱、无秩序以及自由;三面平面:具有平整、刚硬、简洁之感,曲面:具有起伏、柔软、温和、富有弹性和动感的特点;几何形的面:表现出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自然形的面:表现出柔和、自然、抽象的视觉效果;四体1.三角形体正三角形:具有稳定感;表现稳定、庄重、崇高以至永恒;倒三角形:具有危险感;表示动荡、不安和倾危;斜三角形:具有冲击感,表示方向和前进等 ;在建筑上,正三角形与方形都具有稳定感,但三角形又与方形不同,同时具有方向感,有指向天空神圣的天国意义;在宗教强烈的民族中,三角形建筑就占了主体地位,如古埃及的金字塔,玛雅文化的金字塔;2.方形体方形的美感:稳重、平实、刚性、秩序、权威,是一种阳刚美;大多数建筑物都是方形;方形的负面美感:呆板、平实、拘谨、固执、缺乏灵气;3.圆形体圆形的美感:柔软、圆润、温和、体现一种柔性美,同时具有神秘感、宗教感;椭圆比圆更美;在伊斯兰建筑、拜占庭建筑有巨大的圆形穹隆;在中国,圆形有天的象征,同时有神秘的道教八卦意义;三、声音1、一般而言,高声高亢激昂,低音凝重深沉;强音振奋,轻音柔和;急促的声音显得紧张,舒缓的声音显得舒坦;乐音悦耳动听,噪音令人烦躁不安;2、音量音量大的乐音适合表现激烈、动荡的情感;如男儿当自强、好汉歌音量适中的乐音适合表现开朗、欢快、舒展的情绪;如千年等一回音量小的乐音显得安详、轻柔、哀婉,一般的轻音乐或小夜曲,如理查德·布莱德曼的钢琴曲,只有用小的音量来表现才能传达出缠绵悱恻的细腻情绪;3、音色钢琴:教堂般庄严、肃穆贝多芬热情奏鸣曲大提琴:深沉醇厚天鹅双簧管:优雅甘美天鹅湖小提琴:纤柔灵巧、流畅华美;梁祝小号:英雄气概霍拉舞曲笛子:悠扬而嘹亮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二胡:凄凉忧伤二泉映月琵琶:铿锵、激越十面埋伏唢呐:嘹亮、欢快、热闹百鸟朝凤第五章一悲剧一、悲剧的历史发展1.悲剧的起源古希腊人在祭祀酒神和农神的祭祀仪式上,表演歌舞,悲叹地吟唱酒神狄奥尼索斯在尘世遭受的苦难,赞美他再生,即“酒神颂”,这是古希腊悲剧的雏形;2.古希腊时期——命运悲剧3、文艺复兴时期——性格悲剧3、启蒙时代——社会悲剧4、19世纪末——存在悲剧二、悲剧理论的发展1.亚士多德——过失说和净化说2.黑格尔——冲突说、永恒正义说3.尼采——酒神精神说1悲剧的本质:酒神精神;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本能和混沌,在活动中,人们打破一切禁忌,冲破一切规范,把原始本能和生命意志的洪流释放出来;2悲剧快感的根源:在个体原则的毁灭中,人的生命回归到集体的生命洪流,因此又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狂喜,尼采称之为“形而上的沉醉” ;3尼采悲剧观的价值:开始从个体生命生存的角度来思考悲剧,为悲剧注入了个体价值;4.马克思、恩格斯——新旧力量的对立5.雅斯贝尔斯——存在悲剧观三、悲剧的定义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也可称之为悲或悲剧性;特指一种悲剧性冲突,也就是主体所代表的正义精神与远不能满足的现实之间发生了矛盾,矛盾的结果是主体遭到了毁灭;但这种毁灭只是肉体意义上的,主体所代表的精神却得到了弘扬;它给人的美感不仅是悲而且包含着振奋感和昂扬感;四、悲剧的美学特征1、人物遭受不幸悲剧人物可以是英雄,也可以是普通人,一般性格具有正面素质;悲剧的结局必须是人的严重苦难不幸、痛苦、失败、毁灭等;2、悲剧具备冲突过程“没有冲突就没有悲剧”冲突的结构:冲突的有限性——有限性的冲突者的毁灭——在冲突者的毁灭中所显示出的更高的超越性冲突要具备完整性:悲剧事件要有头有尾,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必须有一定的“长度”,即戏剧冲突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有完整的悲剧冲突过程;冲突要具备战斗性:指主人公的悲惨、悲哀、痛苦、死亡的命运给观众带来无限的伤感,使人震惊或畏惧,进而在悲壮中奋发精神,激励斗志,化悲痛为力量,向着自由王国奋进;悲剧三要素:抗争、行动、毁灭抗争是悲剧的主调;抗争内含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和道德属性;悲剧主人公面对强大的敌对力量,不因自己弱小而怯怕,也不因可能的悲剧结局而退缩,表现出正义、善良、弱小面对邪恶、不义、强大时的大无畏勇气;行动是抗争的具体化;毁灭是行动的结果;这种结果必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旧势力造成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的真实和本质;3、悲中带有“卡塔西斯”悲:鲁迅:“悲剧是把人生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给人一种压抑、恐怖和苦痛;尤其当这种“毁灭”是一种不可避免、不可改变的结局时;在悲剧感中,最基本的体验,就是这最初的、但也是最深切的悲痛;“卡塔西斯”:即净化作用;1安全感:卢克莱修:“当风浪搏击的时候,从海岸上观看别人的痛楚是一种快乐;”“在悲剧中可以感到恶,但与此同时,无论它多么强大,却不能伤害我们,这种感觉可以大大刺激我们完好无恙的意识;”2优越感:桑塔耶纳:“我们可能感到这是灾难,但是同时我们也知道,这灾难虽然很大,但毕竟不能触及我们,这一念就格外刺激起我们自己的安全感;”3情感的宣泄:将自身不幸,将自身生活中积累的哀怜和恐惧,投射到悲剧人物上,通过投射,宣泄了自己在生活中的压抑感,获得“舒畅的松弛”,从而得到净化,即情感上的解脱;4崇高的超脱:悲剧尽管激起恐惧,但使人感到振奋;暂时的恐惧之后,人会受到激励和鼓舞,能够唤起人的惊奇感和英雄气魄;朱光潜:“在悲剧观赏之中,随着感到人的渺小之后,会突然有一种自我扩张感,在一阵恐惧之后,会有惊奇和赞叹的感情;”——无论是生理上的宣泄,还是情感上的净化,或者是精神上的超脱,悲剧快感都是从最初的恐惧、哀悯和痛苦,转向一种解脱的快感;二喜剧一、喜剧理论的发展1.亚士多德——鄙夷说诗学中揭示了滑稽、喜剧与丑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过对丑、滑稽的摹仿而产生的喜剧性效果,是喜剧的主要特点;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喜剧所模仿的对象较我们低下;但所谓低下,并非全指凶恶;可笑性只是一种丑;”理论特色:鄙夷说抓住了“可笑者”和“发笑者”的喜剧结构关系,但真正的鄙夷却不一定能产生喜剧的笑;2.霍布斯——突然荣耀说3. 康德——预期失望说4.柏格森——生命机械化说5.弗洛伊德——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6.马克思——历史丑角说二、喜剧的定义所谓喜剧,就是以智力性因素为基础,对生活事物与艺术对象中本质与现象、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之间的错位或乖讹的发现与揭示,并通过顿悟式的笑来完成对不合理因素的批判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从而引人发笑来鞭策丑,征服丑,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并显示实践主体自尊、优越胜利,最终达到对自我进行肯定的重要美学范畴;只有把“笑”的完美形式和深沉严肃的内涵结合起来,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喜剧艺术;三、喜剧的美学特征1.以“笑”为标志喜剧的笑是人与对象在性质上不平等的结果,是人明显地觉得对象低于自己,是自己取笑的对象;喜剧所引发的笑并不仅仅是生理意义上的笑,而是具有了深刻的社会理性内容,是自我高于丑陋的一种理解与顿悟;它来自于对生活真相和事物本质的洞察,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道德批判性;2.以“可笑”为内容亚里士多德:“喜剧的模仿对象是比一般的人较差的人物;所谓‘较差’,并非指一般意义的‘坏’,而是指具有丑的一种形式,即可笑性或滑稽;可笑的东西是一种对旁人无伤、不至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柏拉图:“不美而自以为美,不智而自以为智,不富而自以为富,都是虚伪的观念;”鲁迅:“喜剧就是把人生虚伪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可笑者——笑者笑者对可笑者的超越——喜剧的本质喜剧是在超越过程、向新境界进发的过程完成后,回眸看自己过去所形成的轻松态度,是超越自身的限度、缺陷后所形成的境界;因为已经超越,所以可以笑;是超越后的轻松和欢快;“笑”与”可笑“的种类:1意识到差错而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差错;——对知道何为偏离而不由自主发生的偏离,笑主要是善意的幽默;2意识不到自己的差错,而把差错作为正常的东西展示出来;——对不知道偏离而把偏离作为正常进行,笑主要是善意的戏谑;3明知自己的差错却要掩盖自己的差错,甚至炫耀自己的差错;——对明知偏离而掩盖或炫耀自己的偏离,笑主要是犀利的讽刺;3.以“悖谬”为形式以内容与形式的不和谐以及表面与实质的悖谬,产生滑稽可笑的效果;1人物性格的乖谬性从喜剧人物看,主人公往往表面上一本正经,而实质上非常庸俗;人物性格往往乖谬错讹、自相矛盾,多有愚行和丑行,却又自炫为美,具有人物性格的乖谬性;2喜剧冲突的荒诞性从喜剧冲突的性质和结局来看,多为无价值的以有价值自炫,并在自炫中暴露渺小和可笑,由此造成喜剧冲突的荒诞性;3艺术的讽刺性能带给人喜剧感的艺术作品多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对主人公的缺陷和背谬行为给予极度夸大,从而产生了一种滑稽可笑的效果;从艺术表现手段看,多用机智、幽默、讽刺、滑稽,往往采用夸张、反差、对比、误会、巧合、偶然、意外、怪诞、变形、拼贴等设计笑料的手段,具有艺术讽刺性;4语言的风趣性从语言运用上看,显得俏皮、夸张、诙谐,具有语言的风趣性;。
美学概论复习题5
1、被誉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鲍姆加登。
2、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篇名)中提出了“美是难的”千古喟叹。
3、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说:美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美是生活”。
5.感知感知包括最简单的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多种属性或不同特征的综合反映。
6.自然人化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自然美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自然人化的产物。
自然人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经过人类长期的实践,人与自然关系由陌生、外在的关系变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
7.共同美能为不同主体共同欣赏的审美对象,一般称之为共同美。
8“和谐”和谐也称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
它既包含了量的差异统一,又包含了质的差异统一,却又超出量和质的差异统一,成为度的关系。
9.审美态度所谓审美态度,也称审美立场,即审美主体所持的摆脱现实功利欲念的关照、欣赏对象的态度。
10. “流溢说”这是中世纪宗教神秘主义鼻祖普罗丁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他认为神或者“太一”是宇宙的一切之源,万事万物之所以美,就在于分享到这种流溢出来的神性或者“太一”。
11.浅析壮美与崇高的主要区别?答:崇高的对象往往包含丑的因素,强调恐怖和神秘,是一种矛盾对立状态。
而壮美则是一种单纯的雄伟和壮阔,不含有丑的因素,仍然属于和谐美。
要求在要点的基础上有适当解释。
只答要点无解释适当扣分。
12. 视觉和听觉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视听感官的美学功能表现在:第一,形式感的确立为审美快感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前提,而视听感官正是形式感确立的主要途径。
第二,视听感官感知对象世界的整合能力是审美活动达成的又一基础。
13.审美是审美?审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审美就是对美的欣赏,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自由观照的一种精神性活动,是发生在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充满愉悦性的心物感应,物我交流的动态心理过程。
它具有精神性、自由性、动态性的特征。
大班美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大班美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美的概念1.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觉和认识的本质特征。
美的本质是主观的,即它是由人的主观感受所决定的,因为不同的人对于美的认识和感受是不同的。
另外,美的本质也是客观的,因为美并不是人们随意臆想出来的,而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
2.美的特征美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美的客观性,即美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个人的意识和情感;二是美的相对性,即美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偏好;三是美的历史性,即美是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四是美的统一性,即美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一定的统一性。
二、艺术的概念1.艺术的定义艺术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审美需求和创造力,通过某种形式的表现方式来表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活动。
艺术可以通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形式来实现。
2.艺术的分类艺术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不同类型的艺术;按照功能可以分为舞蹈、戏剧、建筑等不同形式的应用艺术和纯粹艺术等。
三、审美的概念1.审美的定义审美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的活动。
它是一种主观的、情感性的、理性的、综合性的活动,包括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等方面。
2.审美的功能审美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一是满足审美需要,即通过审美活动来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欣赏的需求;二是提高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即通过审美活动来提升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三是拓展审美视野,即通过审美活动来开阔人们的视野和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四是提高审美修养,即通过审美活动来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品质。
四、美学的基本理论1.美的产生和作用美的产生和作用是美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美的产生主要是通过物质形态、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三个层面来实现的。
美的作用主要包括美的教育作用、美的情感作用和美的审美作用。
2.美的标准和规律美的标准和规律是美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重新认识美的客观社会性
第2 7卷 第 6期
20 0 6年 1 月 1
云梦学刊
J lal f nm e oun o Yu ng
Vo .7 o 6 12 .N . NO . O 6 V2 O
重新认 识美的客观社会性
郑保 国
( 咸阳师范学 院 中文 系, 陕西 咸 阳 72 0 100) 摘 要: 美的 “ 客观社会性”说 虽有一定的价值 。 亦有十分明显的缺陷。 但 。只讲客观不讲 主观 ; 只讲 一般 、 整体的社会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 中期的那场美学大讨论 中, 李泽厚 就美 的本质提 出了他 的 “ 客观社会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 说 以来 。 曾多次重 申他的这一观点。2 0 他 02年岁末 , 在接受访 谈 时。 他依然主张 “ 美是客观的社会的” l 见李泽厚一直 。【 呵 认 为 自己的这一观点是非常正确 的, 故应该加以坚持 。多年 来, 李泽 厚的这一 观点也时而见诸一些美学教科 书, 其流传
脱离人 、脱离社会的 ,而李泽厚虽然也认为美是 客观 存在 的, 但不是一种 自然存在 , 而是一种社会存在。这就是李 泽
律。它客观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 中, 它是人类 社会生活
实际上 , 在李泽厚那里 , 讲美 的本质不能讲主观 , 能 不 讲美感 , 只要一 讲 , 不论你 是 以客观 为前提和基础 , 还是 以
主观为前 提和基础 , 就是 主观派 , 你 是主观唯心主义 。正 因
为有 这样 一种认识 , 所以他 的 “ 客观社会性” 实际上还是 说 客观说 。综 观他 的论文著作 , 虽然有时也论及美感问题 , 但 是在美的本质问题上却始终对美感三缄其 口, 在他那里 , 客
的观念” 换成 “ 人们的感受 和观念 ” 就变成 哲学教科书 中 ,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美学原理》名词解释1.美学:从根本上讲,它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的形象性:是指美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形象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美是人的末质力量的对象化,凡是美都是形象,能够被人的感觉直接把握。
3.美的社会性是指美依赖于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社会内容。
美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属性。
4、美是多层累的突创:是关于美的创造的学说,认为美的创造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所致,而是多处因素的积累,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
基本含义是(1)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是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2)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来不及分析和推理,它就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下子整个抓住了我们。
5.毕达哥拉斯学派: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追随者组成。
我是一名自然科学家。
他们相信所有事物中最基本的元素是数字。
理解世界就是理解支配世界的数字。
美体现在数量与比例的对称与和谐中。
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
人体之美在于客观事物的平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和黄金分割,对后世影响深远。
6、美的客观性:是指美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7、“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德国古典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提出的著名命题。
他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美的,而且美的理念要获得一种感性的显现,要表现为一定的感性形象,才成为美。
8.快乐中的美理论:这是一种关于美的本质的西方理论,认为美的真正本质是由事物引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快乐。
代表人物有休谟等。
9、美在关系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着的某种关系中,这种“关系”才是美的本质。
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美学家狄德罗提出的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10.美是生命理论:对美的本质的陈述,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是美的本质。
它是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美学家、革命民主党人切尔尼切夫斯基提出的。
11、美是理念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
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
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审美主义作为一种关于对美的描述、理解和追求的思潮,在艺术、文化、哲学等领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审美主义并非单一的空洞概念,而是由不同的类型和流派构成的。
本文将介绍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客观性审美主义、主观性审美主义和社会性审美主义。
一、客观性审美主义客观性审美主义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它可以被客观的标准和规律所揭示。
这一类型的审美主义注重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等在形式、结构和技巧上的客观美。
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等。
他们认为审美经验是通过理性和智力来获得的,而不是个人的情感和感受。
客观性审美主义者认为,只有在符合特定的规则和原则下创作出的作品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只有通过如形式美和结构美等客观标准来判断作品的价值。
二、主观性审美主义相较于客观性审美主义,主观性审美主义更加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它认为美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主观感受的产物。
主观性审美主义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激发和唤起个人内心的情感和共鸣。
代表人物有尤尔根·哈贝马斯和罗尔斯等。
他们强调个体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和情感对于审美体验的重要性。
主观性审美主义者主张,真正的审美体验是通过与作品的情感共鸣产生的,唯有此感受才能成就作品的艺术价值。
在这种观点下,审美体验是根植于个人情感和经验的,因此每个人的审美标准可能是不同的。
三、社会性审美主义社会性审美主义强调了艺术和审美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代表人物有威廉·福格尔、华盛顿·波德里亚和约翰·霍普金斯等。
他们认为艺术和审美不仅仅是个体的享受,更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
社会性审美主义者主张,艺术和审美作为一种思想表达和社会批判的方式,有着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他们关注艺术作品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强调艺术家和观众与社会、历史、政治等因素的关系。
综上所述,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客观性审美主义、主观性审美主义和社会性审美主义,分别强调艺术的形式美、个人感受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对美本质问题探索的主要观点有哪三种( )
对美本质问题探索的主要观点有哪三种( ) 中国当代美学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五种观点:1、美是主观的。
观点:美是人的主观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第二性现象,美是观念。
第一,主观说颠倒了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陷入了主观唯心论:主观说否定了审美客体的存在是人类审美过程发生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前提;第二,主观说混淆了美和美感的关系,用美感的概念取代了美的概念;第三、主观说否定审美标准的客观性,把美的相对性加以夸大,以至否定了美的绝对性。
2、美是客观的。
主张美在客观、美感是美的反映,强调美在事物本身,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最终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事物的“典型性”。
“美即典型”受到广泛批评:第一,“美在客观事物的典型性”具有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事物自然属性的倾向,否定了美必须依赖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
第二,“美即典型”说可以派生出自相矛盾的不同命题,混淆了美与丑的界限,违反了人类社会既有的审美事实。
第三,客观说还具有形而上学的方法论特征,不能解释美的社会历史根源。
3、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基本观点: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具有意识形态性。
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的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
客观事物(物)—主观意识一美(物的形象)条件一作用一美(物与人的意识相互作用结果)主客观统一说的主要缺陷:第一,在美的来源问题上陷入了二元论,产生自相矛盾的趋向。
第二,把美看成是艺术的特性,把美与艺术等同起来,否认了美的客观性。
艺术——意识形态性艺术美一客观存在。
第三,混淆了主体的客观实践活动和主体的主观意识活动之间的差异性。
4、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主要观点:认为美是客观的,另一方面认为美以人类社会为转移,美具有客观的社会实践的特定属性。
美也是一样,都只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在人类以前,宇宙太空无所谓美丑,正如当时无所谓善恶一样。
对“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批评主要有:第一,关于美的定义包含着“美是规律”,“美是真理的形象”等具体规定,超出了美的定义域。
美的本质论大致包括
美的本质论大致包括
关于美的本质,有不同的学说和理论。
以下是其中四种主要的学说:
1. 主观说:这种观点认为美是主观的,强调美感是人的主观感受。
美感的产生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因此美的本质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中。
例如,高尔太认为,“美,只要人感受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
”
2. 客观说:这种观点认为美是客观的,美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与人的主观愿望和情感无关。
蔡仪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美在于客观事物的典型性,即能在个别性中反映出种类的普遍性。
3. 主客观统一说:这种观点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的产生既与客观事物有关,也与人的主观意识和情感体验有关。
朱光潜在这种观点中强调,美离不开客观,但单纯的客观事物并不成为美,需要在其中加入主观意识形态的作用。
4. 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这种观点认为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李泽厚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美既具有客观性,因为美的存在需要以客观的自然事物作为条件;同时又具有社会性,因为美包含着日益发展的丰富具体的无限存在。
这些学说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美的本质,每一种观点都有其理论基础和解释力。
然而,美的本质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问题,不同的学派和理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因此,美的本质是一
个具有争议性和多样性的主题,不同的观点和学说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美学》的知识重点整理
美的本质第一节中西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一、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问题的不同探讨(一)“美是什么”问题的提出首先将“美是什么”作为一个问题明确提出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在《大希庇阿斯》篇中,他借苏格拉底之口向诡辩派学者希庇阿斯提出了这个问题:“美是什么?”1、柏拉图:‚美是理念‛说: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 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西方美学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严格说,他才是第一个自觉地从哲学高度提出和思考美学问题,并把美学造成思想体系的人。
从柏拉图之问开始,西方美学开始成为体系性的美学。
美的本质问题作为美学的终极之问,构成了不同美学体系得以产生和完成的基础,决定着西方美学不同体系的不同整体性面貌。
正是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和重新追问,构成了两千余年经典的西方美学史。
在柏拉图看来,之所以说‚美是难的‛,是因为‚美本身‛存在着诸多的悖论。
在《大希庇阿斯》中,柏拉图通过对关于‚美‛的流行观念的分析,深刻揭示了这些悖论:首先,既然‚美‛不就是‚美的事物‛,那么美是使事物显得美的质料或形式吗?其次,美是某种物质的及由此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吗?其三,美是‚善‛(恰当、有用或有益)吗?其四,美是否等同于由视觉与听觉引起的快感?面对这个悖论,柏拉图采用了一种机巧的‚假定‛的方式:‚假定有像美本身、善本身、大本身等等的这类东西存在。
‛用美的普遍的、恒定的、诉诸理性的一面去否定特殊的、暂时的诉诸感性的一面,提出了‚美是理念‛的重要命题。
2、亚里士多德:‚美是整一‛(1)他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之中,在于自然的与人工的事物本身,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以形成事物的‚整一性‛。
(2) ‚整一‛不是杂多,不是单一,而是既包含了统一性,又包容了多样性,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有机统一。
(3)所谓‚秩序‛,是时间上的匀称;‚匀称‛是空间中的秩序;‚明确‛则是对‚秩序‛与‚匀称‛的限定。
美是客观存在VS主观感受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美是客观存在VS主观感受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正方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正方辩词一辩,今天我们辩论的主题是“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
首先,我想明确一点:美是客观存在。
美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客观事物,它们具有独特的形态、色彩、音响、节奏、动态等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美的本质属性。
美是客观存在,它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感受而改变。
比如,一朵绽放的鲜花,它的美丽不仅仅是我们主观感受到的,而是它的形态、色彩、气味等客观特征所构成的。
其次,我们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证明美是客观存在。
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对于美的感受是有普遍性的。
比如,人类对于自然景观、音乐、艺术等领域的美感受是普遍的,这说明美是客观存在的。
此外,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他们对于美的感受也有相似之处,这也说明了美的客观性。
最后,美的客观存在不排斥主观感受。
人们的主观感受是基于客观存在的美的特征而产生的,主观感受的个体差异是由于人们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性格特点所造成的。
因此,我们不能否认主观感受的重要性,但主观感受不能代替美的客观存在。
总之,美是客观存在,它具有独特的本质属性和普遍性,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感受而改变。
我们应该认识到美的客观存在,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体验美。
正方辩词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正方辩词二辩。
今天我们辩论的主题是“美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美是客观存在和主观感受两者不可分割。
美的客观存在是基础,而主观感受是我们欣赏和体验美的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没有主观感受,美的客观存在也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美归结为客观存在或主观感受的一方面,而应该将它们看作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其次,美的客观存在可以被客观地描述和定义。
比如,音乐的美可以通过音高、节奏、和声等客观特征进行描述;绘画的美可以通过构图、色彩、线条等客观特征进行描述。
第一章-美的常识与认知
第三节 对美的认知
一、史前社会对美的认知
彩陶的抽象之美
随着时间的增长,彩陶艺术中的图案形式 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早期的鱼、鸟纹刻 画得较为具体、形象,而到了中、后期, 纹饰的图案就变得较为抽象,包含的夸张 成分也日渐增多,往往用几何形状代替。 在这些几何图案中,虽然鱼、鸟的具象形 象消失了,但仍然保留了鱼和鸟的基本特 征。
既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通过空间开合、大 小、繁简的对比来营造空间的手法,又结 合了中西方景观中常用的空间组织手法以 及对比、呼应、比例等设计手法。
苏州博物馆新馆
本章重点:美的概念和特性。 本章难点:美的认知历程和美的范畴。
思考题
1.联系本专业思考一下在你眼里什么是美? 2.举出生活中你所发现美的案例。
作为美的第一个基本特性,客观性反映出 作为美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存在规律 以及审美过程的基本特性。
2.美的社会性
美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美是人类社会出 现后才有的,美的社会性是人类实践所赋 予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美,只有对于 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
3.美的形象性
美的形象性是指美的事物总是以其生动具 体的感性形象为主体感官所感知的特性, 是以形式因素为主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五、当代社会对美的认知
中西融合之美
中西融合的设计方式能够通过调和手段来 改造社会,进而推动社会的艺术化水准的 进步。所以如何恰当地借鉴西方的美学观 念从而融入中国地域的设计中,向所有中 外人士展示出既有国际性又有地域性的中 西融合之美,是我们在当代所有设计人士 需要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苏州博物馆新馆妇女俑
三彩马
三彩骆驼
2.元青花的素雅之美
元青花的装饰艺术异军突起,气势磅礴, 笔势飞动,讲求大效果,不拘泥于细微末 节,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 感,即使云纹、海水、四方、二方连续登 ,那种需要规矩的图案纹样也是如此,用 笔纯熟,挥洒自如,转折有度,呈现出一 种浑厚而又雅致的素淡之美。
艺术美学
1,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中区别了“什么东西是美的”和“什么是美”,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研究美的本质问题。
2,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李厚泽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3,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条件或规律是它必须有非功利性的态度,且有丰富的想象力。
4,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的美学名著《美学》又名为艺术哲学,其中明确指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5,艺术的价值结构包括审美价值、真理价值、娱乐价值、教化价值、象征价值。
6,美国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里提出艺术的本质是力的表现。
1,被誉为“美学之父”的美学家是鲍姆加登,他在1750 年写下了《美学》。
2,博克认为,崇高是一种主客体的冲突状况,主体对客体无法解释,从而引起本能的自卫反应。
3,艺术美学以艺术中的审美现象、审美活动、审美规律,以及审美价值为研究对象。
4,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提出“美是生活”。
5,就其思想本性而言,儒家美学是社会性的,道家美学是自然性的,禅宗美学是心灵性的。
6,德国著名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客观存在形态就是一种召唤欣赏者参与到作品创造的特殊结构。
7,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和柯勒于1912年创立。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最早从理论上进行探讨悲剧。
2,艺术的本质研究中有影响的观点是摹仿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和符号说。
3,关于美的本质,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美是生活4,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和柯勒于1912年创立。
5,博克认为,崇高是一种主客体的冲突状况,主体对客体无法理解,从而引起本能的自卫反应。
6,伽达默尔认为风格就是在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中到处可见的个性特征。
7,德国著名美学理论家姚斯提出期待视野理论,认为在艺术美的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会对艺术作品的形象世界和意义内涵做出自己的选择和推测。
大学美育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大学美育课程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美的本质与美育练习题1. 请简述美的本质特征。
2. 什么是美育?美育在个人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3. 结合实例,说明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答案1. 美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客观性:美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
- 主观性:美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反映,具有个体差异性。
- 社会性:美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 普遍性:美具有普遍性,能够被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所认可。
2. 美育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感、审美观念和审美创造力,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
美育在个人发展中可以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创造力以及情感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美育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美的多样性表现在美的形式、内容、类型等方面的丰富性。
例如,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
美的统一性表现在美的共性规律和普遍性。
例如,和谐、平衡、对比等美学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美的形式。
---第二章艺术与审美练习题1. 艺术和美有什么关系?2.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艺术形式美。
3. 如何理解艺术的审美价值?答案1. 艺术和美是密切相关的。
艺术是通过审美创造来表现美、传达美的一种手段。
艺术创作的目的在于呈现美的形式和内涵,通过艺术作品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
2. 艺术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的审美价值。
例如,色彩、线条、形状、构图、音乐节奏等元素,都可以构成艺术形式美。
例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独特的线条和形状表现战争的残酷,展示了艺术形式美。
3. 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感价值:艺术作品能触动人的内心,引发共鸣。
- 思想价值:艺术作品可以传递深刻的思想和观念。
- 审美价值: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涵具有审美意义。
- 文化价值:艺术作品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载体。
美学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国学术界曾有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的中心问题就是“美是什么”的问题,换个说法,就是“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再换个说法,就是“美在物还是在心”的问题。
在当时那场讨论中,参加讨论的学者主要有四种不同的观点,或者说,主要分成四派。
一派是蔡仪的观点。
他主张美是客观的,也就是认为自然物本身就有美。
一派的吕荧,高尔太等人的观点。
他们主张美是主观的,美在心不在物。
就美与美感的关系说,是美感决定美。
还有一派是李泽厚的观点。
他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他认为蔡仪看到了美的客观性而忽视了美的社会性,朱光潜看到了美的社会性而忽略了美的客观性,所以二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而他自己则把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了起来。
还有一派的朱光潜的观点。
他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他认为美既不全在物,也不全在心,而在与心物的关系上。
由于朱光潜坚持了“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的观点,所以在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他解决了别人没有解决的两个理论问题。
第一说明了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性。
第二,对美的社会性做了合理的解释。
朱光潜在美的社会性问题上的观点,一概说是比较合理的。
美(审美意象)当然具有社会性,换句话说,美(审美意象)受历史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
中国人欣赏梅花.从中感受到丰富的意蕴。
而西方人对梅花.兰花可能不像中国人这么欣赏,至少不能像中国人感受到这么丰富的意蕴。
梅花.兰花意蕴从何而来?如果说梅花.兰花本身具有这种意蕴(社会性),为什么西方人感受不到这种意蕴?梅花.兰花的意蕴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是和作为审美主体的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分不开的。
在50年代这场讨论很热闹,当时《人民日报》.《光民日报》这样的大报都以整版整篇的篇幅发表美学讨论文章。
美是什么?-美是主客观统一的
思考五:我们讨论得出的美产生的框架图
美需要建立在生产实践所 带来的物质基础上
马斯洛需求理论
只有在满足物质、 生存、安全的条 件下才会引起美 的需求 例如对自然美的 欣赏、或是在社 会活动中改造
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 作用与现实生活中的对象 产生一种关系
实践所产生的关系, 可以是欣赏也可以 是改变
人在这种关系中对 自己本质力量的感知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后期)
美的客观论和主观论,认为美是一种有自身定性和历史 的、通过认识可以把握的实体,而朱光潜的“统一论”纠 正了这点,使人们回到了普遍经验所提供的事实本身【4】。 它否定了美的实体性 实体性——独立自在的、必然的、有限的 美不具有,而是一种境界 它否定了美的知识性 知识性——可认识、可分析、可效仿 美只是复杂的心理过程后的体验,而非认识 它否定了美的恒定性 恒定性——观念理念不变、形式形象不变
我国关于美学哲学的研究与讨论在集中在五十至八十年 代,并在“美是主观还是客观”的问题上展开激烈的争论, 甚至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其中朱光潜作为中国美学的开创者提出“主客观统一” 的理论,并在后期将马克思哲学引入美学,使主客观统一 论更加完备。随后李泽厚、蒋孔阳、朱立元、杨恩寰等学 者在其基础上不断从新的角度进行尝试,初步形成了我国 美学哲学体系。
思考四:
由上我们得出:美不是一种实体,或一种属性,而是由人通 过实践后整合在一起的各种关系,这个整合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 程。 所谓审美关系,就是在实践创造中被整合的关系,具有主导 和决定意义的是主体,但这不是直觉、想象、意识或感性实践的 主体,而是包容这一切在内的人的生命的总体,即马克思讲的人 的全部本质力量;与人作为生命总体发生关系的客体,也不仅仅是 感性的物质存在,还包括潜藏在它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个 不断变化着的完整的世界;美是“多层累的突创”,是主客体所累 积的各种关系通过审美直觉或想象在刹那间的碰撞和整合。
美学概论复习资料
3、中国当代四大美学流派二、中国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四大流派)1、美是主观的:吕荧、高尔泰2、美是客观的:蔡仪3、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朱光潜4、没事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李泽厚主观派代表人物:吕荧、高尔泰理论要点:1、在美的本质上认为美是主体感觉或意识,是主体的心灵的创造,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无关。
2、在美感与美的关系上,主观论者认为美感决定着美,美感是第一性而不是相反。
3、主观派的美学思想也是不断发展的,高尔泰在80年代之后提出“美是自由的象征”这一更具冲击力的新命题评价:优点:带有人本主义色彩,强调了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审美差异也能做较好的说明。
缺点:A.过于强调个人的感觉,使审美失去了统一的标准,走向了相对主义;B.颠倒来了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陷入了主观唯心论。
客观派代表人物:蔡仪理论要点:1、美在于客观事物本身,与人的主观情感无关2、客观事物的美在于其典型性(指能在个别性中反映种类的普遍性,而美感就是人对客观美的反应)3、美是永恒的,既不为历史所改变也不被人的主观情感所动摇。
简要评价:优点:在于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观点,认为没事客观的,有其客观的标准,在美与美感之间,认为美才是第一性的,起决定作用,这种认识强调了审美对象早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缺点:人的美感只能反映美,而不能改变坚持了唯物论的反映论观点。
A.割裂了美与人的联系,将美看做与人无关,这显然是不对的,美本来就是与人相关的一种价值;B.典型论有局限性,典型的东西也并不一定就是美的;C.忽略了美的相对性。
主客观统一派代表人物:朱光潜理论要点:1、朱认为,单纯的客观自然事物还不能成为美,须在客观事物上附以主观意识形态的内容。
2、提出了“物乙”(对“物甲”在脑海中形成的印象)这概念,为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找到了中介。
3、又提出了“艺术的生产的实践论”认为艺术不只是一种认识过程,更是一种能动的实践过程。
评价:优点:A.主客观统一论在理论上要比单纯的主观派和客观派更为辩证;B.“物乙”说的提出,抓住了美的欣赏核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C.对“实践”这一概论的引入开始了美学研究的新方向。
艺术概论
一、关于“美”的四种观点以及美的形态1、美是主观的——吕荧、高太尔、“美是美感2、美是客观的——蔡仪“美是典型”3、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朱光潜4、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李泽厚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二、为什么说艺术美是美学研究的重点和核心1,、美得三种形态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2、艺术美是把自然美和社会美高度概括升华的3、艺术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b:艺术欣赏不涉及直接功利性,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把握美感经验的本质和特征;c:有助于更好的把握审美对象的基本特征。
(艺术美把自然美和社会美通过艺术作品反映出来,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升华,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追求。
)三、关于劳动在艺术起源中的根本性作用以及关于艺术起源的其他几种观点艺术起源有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意识说1、客观条件:劳动创造了人,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对立2、主观条件:劳动促使人的意识的发展并创造了人的丰富的精神需求四、为何说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艺术学研究的基石?1,他肯定了艺术的实践性:艺术根本起源于人类劳动的实践,其本身也是一种劳动2、他指出了艺术的社会性: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意识形态的范畴,满足着人类的理想和追求3、他解释了艺术系统的整体结构,艺术系统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三个环节。
五、艺术的本质及其三个基本特征本质: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通过不同的感性形式的创造,形象的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以满足人类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特征:1、形象性:是艺术反应生活的特殊形式,艺术形象是具体的、生动的、感性的(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2)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主体性:用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融入了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1)艺术创作的主体性(2)艺术作品的主体性(3)艺术欣赏的主体性3、审美性:艺术的最基本特征(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六、怎样理解“生活丑”与“艺术美”的辩证关系1、审美性是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艺术作品从现实出发,凝聚了自然美和社会美,实现了化真为美,化善为美2、生活中既有美也有丑,在艺术中展示的“生活丑”也具有“艺术美”的审美价。
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
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
美的客观社会性意思是,美既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它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又不是脱离人的社会生活的纯粹的自然存在的东西。
起源
美在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说是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
该学说认为美是客观的,美的客观性是与社会性有机统一在一起的,美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及其客观属性。
该学说萌芽于狄德罗的美学体系中,尽管狄德罗对美的本质的理解缺乏社会性内容,但他对现实美的重视和对家庭喜剧的提倡,无疑对后人探索美的社会性是有启迪作用的。
客观性与社会性关系
客观性与社会性是美的二而为一、一而为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在50年代的美学讨论中,李泽厚不同意吕荧的“主观”说、蔡仪的“客观”说、朱光潜的“主客观统一”说,自树一帜,提出“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客观社会性”。
所谓美的社会性,不仅是指美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这仅是一种消极的抽象的肯定),而且还指美包含着日益开展着丰富具体的无限存在,这存在就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
“美的另一基本特征是它的具体形象性”,“美是形象的真理,美是生活的真实。
”。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CHENL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 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 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 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CHENLI
3
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审美活动
如果没有审美活动和美学,人类文化的结构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人 的心理和精神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审美是人类本质的要件, 是人类得以最后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所以审美活动是必然的,对 这种活动的思考和探索、追问也就是必然的。审美和美学由人性生发 出来,又反过来丰富了人性,这大约是美学的基本功能。
CHENLI
4
美和美感具有社会历史性
任何的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因而 它的审美意识,思想意识那个意识,审美意识, 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等,必然的要受到时代 的、民族的、阶级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 文化教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等因素的影 响,这个是美和美感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意蕴的 一个原因。
,以致自信可以以正常人名义来说话”。所谓“正常人” , 那要看具体情况,要看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根本没 有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所谓正常人。 “如果 在一个边远山区几乎所有人都患有甲状腺肿,那么那 里将把这看作正常人,而把缺少这种装饰的人看作丑
陋的。”同理,白人有白人的正常人,黑人有黑人的正 常人。
国的力量并不强大,很多诸侯并不买账。此时南方的楚国已经崛起,也趁齐
国霸业衰落的机会向中原地区扩张。宋襄公为了当霸主,曾邀请楚国和齐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了蔡、朱两位先生的文章,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总的说来,觉得蔡仪对黄药眠的批评、朱光潜对蔡仪的批评,在揭露对方的错误这一方面,都比较准确和有力。
但是,他们各自提出来的正面论点,却大都是站不住脚的,错误的。
而所以如此,是在于他们总是这样那样地、有意无意地不是否认美的存在的客观性(黄、朱),便是否认美的存在的社会性(蔡)。
在他们那里,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是非此即彼、互相排斥的不可统一的对立,以为如果承认了美的社会性就必需否认美的不依存于人类主观条件(意识、情趣等)的客观性;或者是以为承认了美的这种客观性,就必须否认美的依存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
但实际并不如此,美一方面既不能脱离人类社会,另一方面却又是能独立于人类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下面想就这个问题简单地谈谈。
(一)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我们和朱光潜的美学观的争论,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集中在这个问题上:美在心还是在物?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是美感决定美呢还是美决定美感?在这个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关键问题上,朱光潜在“文艺报”发表的自我批评中,仍是坚持“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的主张的。
并且“还是认为要解决美的问题,必须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在“美学怎样才能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一文中,朱光潜就把这种主张具体地以新的论点和新的方式提出来了:“……美感的对象是…物的形象‟而不是…物‟本身。
…物的形象‟是…物‟在人的既定的主观条件(如意识形态,情趣等)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所以只是一种知识形式”……“这物乙(引者按:即指…物的形象‟,即指美)之所以产生,却不单靠物甲的客观条件,还须加上人的主观条件的影响,所以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重点皆引者所加)。
这确是朱光潜最基本的思想,它从头到尾贯彻在这篇文章中,类似的提法、说法,文中到处可见。
总括朱光潜的意思,是认为,作为美感对象的美,并不能独立于人的主观之外,恰好相反,而是必须依存于“人的主观条件”的。
而所谓“人的主观条件”就如朱光潜自己所标明,是指人的“意识形态”、“情趣”等等。
所以,这就是说美(“物的形象”)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只是人的一种主观的“知识形式”,必须有人的主观意识、情趣“影响”外物才能产生美,美是人的意识、情趣作用于外物的结果。
这就是朱光潜这篇文章中所强调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的基本要点所在。
但是,这种说法与朱光潜过去的说法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朱光潜过去曾提出“美是心借物的形相来表现情趣……凡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的理论,认为美固然需要客观外界的物质“材料”,但这些“材料”所以是美,则是人的主观直觉“创造”“表现”的结果,是“心”把自己的情趣“抒发”“传达”给“物”的结果。
所以,朱光潜在这里的主要错误,过去在于现在就仍然在于取消了美的客观性,而在主观的美感中来建立美,把客观的美等同于、从属于主观的美感,把美看作是美感的结果、美感的产物。
在文章中,朱光潜虽然提出了“美”和“美感”的两个概念,但却始终没有区分和论证两者作为反映和被反映者的主、客观性质的根本不同;恰好相反,朱光潜处处混淆了它们,处处把依存于人类意识的美感的主观性看作是美的所谓“主观性”,把美感和作为美感对象的美混为一谈。
朱光潜所谓作为产生美的“某些条件”的客观的“物甲”,就实际上只是一种不起任何作用的康德“物自体”式的存在,它之成为“物乙”(美),完全依赖于、被决定于人的主观意识、美感。
所以,在这里,美感、主观意识就是基元的,第一性的;美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下面这段话是朱光潜用以说明美感的,但若与文中关于美的说明对照一下,便可以看出,它们并无差别;“美感在反映外物界的过程中,主观条件却有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由此就当然会得出赤裸裸的美感决定美的逻辑结论:“美感能影响物乙的形成”。
“由于……主观条件(美感能力)不够……不能产生美的形象(物乙)”,所以,这与“文艺心理学”中用“美感经验”来代替美、决定美,认为美是“美感经验”的结果和产物完全一样,朱光潜现在希望是“既唯物又辩证”的“主客观的统一”论就实际上仍然是美感决定美,主观决定客观、“心借物以表现情趣”的主观唯心主义。
但是,朱光潜现在的观点与以前的是不是完全相同呢?那也不是。
除了朱光潜主观意图根本不同以外(即现在是希望建立唯物主义的美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过去朱光潜所强调的是美和美感超功利超社会的神秘的个人直觉性质,而现在朱光潜是承认和强调了美(实际上是美感、即意识形态、情趣等)的时代、阶级、民族的社会性质。
因此,朱光潜所说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心物关系之间”的所谓“主观”,所谓“心”,如果说,在过去主要是指超社会的、神秘的个人的“主观”、个人的“心”;那末,现在则主要是指作为社会的人的“主观”、社会的“心”,是指社会、时代、阶级的意识、情趣了。
承认了人的主观意识和美感的社会性质,当然是一大进步。
但这并未根本改变问题。
因为即使承认了美(美感)的社会性而拒绝承认美是不依赖人类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这就是说,即使承认了美是不依存于个人的直觉情趣,但却认为它依存于社会的意识、社会的情趣,就仍然不是唯物主义。
所谓社会意识、社会情趣,对社会存在来说,它仍然是主观的、派生的东西,它只能构成美感的社会性(这就是说,任何个人的美感是一定的社会意识、情趣的表现),而不能构成美的社会性。
所以,朱光潜把美的社会性看作是因为它依存于人类社会意识、情趣的原故,把美的社会性看作是美的主观性,这就完全错误了,因为依存于、从属于社会意识(人的主观条件)的只是美感,而不是美。
美具有社会性,但不具有如朱光潜说的这种“主观性”。
由此而来的朱光潜文章中的第二个重要论点也是第二个重要错误,是认为美感能“影响”美:“美可随美感的发展而发展”,“在美感力日渐精锐化的过程中,事物的美不但在范围上而且在程度上都日渐丰富和提高起来”。
我们坚决不能够同意这一论点。
我们之不能同意美随美感的发展而发展,简单说来,就正如不能同意认为社会存在是随社会意识的发展而发展一样。
社会存在的发展是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的,而不是随社会意识的发展而发展。
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只是意味着加速或减慢这种发展。
同样,美也并不是随美感的发展而发展,而是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人类历史行程中,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完善,随着人的精神面貌的日益提高,社会生活的美也就日益增长、发展起来。
原始公社没有社会主义生活的美,野蛮时代产生不了革命战士人格的美。
所以,必须先有生活的发展、美的发展,然后,作为反映生活反映美的美感才有发展的可能,否则,美感的发展就没有它的基础和依据,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了。
因此,并不是美随美感的发展而发展,恰好要倒过来,是美感随美的发展而发展。
至于美感的“反作用”于美,“影响”美,这主要是说美感通过艺术反映了美,而艺术又能反过来丰富和提高人的精神面貌,这就增进了社会生活的美,促进社会生活和美的发展。
很清楚,这与朱光潜认为美感可以直接决定美的发展的所谓“反作用”是根本不同的。
朱光潜文章中还有一些错误(如对科学对象和艺术对象的割裂,对“艺术反映现实”的“现实”的理解、等等),因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能逐一批评了。
黄药眠的错误大体与朱光潜相似,只是表现得隐晦些,蔡仪的文章已详细提出,这里也不谈了。
(二)美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吗?如果说,我们与朱光潜的分歧是在美的客观性的问题上;那末,我们与蔡仪的分歧就在美的社会性的问题上。
蔡仪的美学观的基本特点在于:强调了美的客观性的存在,但却否认了美的依存于人类社会的根本性质。
蔡仪的这一特点,朱光潜已有所指明,这里不复述。
但在批评黄药眠的文章中,蔡仪除了笼统地强调“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者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以外,并没有进一步正面说明:美究竟是怎样“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存在”的?它究竟是怎样存在在客观的物的本身中?它的这种客观存在与我们日常说的物质世界的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又有甚么不同没有?(这即是说,蔡仪所谓的“物的形象”与“物的形象的美”的这两种客观存在是不是完全一样?)关于这些问题,蔡仪以前写的“新美学”一书中则有相当具体、详细的说明(蔡仪现在清华大学建筑系讲美学也仍坚持了“新美学”中的这些理论,所以“新美学”基本上仍可以代表蔡仪现在的观点)。
“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新美学”,群众出版社1947年版,第68页)。
“总之,美的事物就是典型的事物,就是种类的普遍性必然性的显现者”(同上书,第80页。
以上重点皆引用者加)。
这就是说,美是典型,典型是显现了种类的普遍性必然性即物体的普遍一般的自然属性(数学的、机械的、物理的、生物的……属性)的个别事物。
劲直的古松为什么美呢?照蔡仪的理论,这是因为它“显现了”生物形体上的普遍必然的种类属性——“均衡和对称”。
那末,“偃卧的古松”“欹斜的弱柳”又为什么美呢?那是因为它们“虽然不能表现生物形体上的普遍性,却能表现着它们枝叶向荣不屈的不挠的欣欣生意,就是表现了生物的最主要的普遍性了”(同上书,第79页)。
很清楚,这就是把美或典型归结为一种不依存于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自然属性或条件。
这就是说,美的客观存在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完全一样,是不依赖于人类的存在而存在的。
因此,没有人类或在人类以前,美就客观存在着,存在在自然界的本身中。
因此许多人便到自然事物本身中去寻找美的标准,找出了“黄金分割”“形态的均衡统一”……等等。
他们总是企图证明美是存在在客观事物的这种简单的机械的数学比例,物理性能,形态式样中,把美归结为这种简单的低级的机械、物理、生物的自然条件或属性,认为客观物体的这种自然属性、条件本身就是美。
蔡仪所信奉的就正是这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美学观。
显然这种美学观并不能真正解决美的复杂问题而反给唯心主义留下了攻击的借口。
树长得直就是直,为什么是美呢?为什么许多别的“均衡和对称”的东西又不美呢?高山大海,春花秋月,这纯粹是一种自然物质现象,如说美就在其本身,那为什么由它引起的人的美感却随时代和环境而有变易呢?如果照蔡仪的理论,那既没表现形体上的普遍种类属性(“均衡统一”),又没表现本性上的普遍种类属性(“枝叶向荣,欣欣生意”)的生物——例如“枯藤老树昏鸦”,那一定是不美了。
照蔡仪的理论,一张科学的自然图片和一张风景画,其美学价值就必然是相同的了。
因为它们都同样表现了自然对象的“均衡对称”的美的法则……显然这些是相当荒唐的。
同时,因为这种理论常常是把物体的某些自然属性如体积、形态、生长等等从各种具体的物体中抽象出来,僵化起来,说这就是美的法则。
这实际上,就是把美和美的法则看作是一种一成不变的绝对的自然尺度的抽象的客观存在,这种尺度实际上就已成了一种超脱具体感性事物的抽象的先天的实体的存在了,各个具体物体的美就只是“显现了”这个尺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