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1)
中国古代音乐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古代音乐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掌握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乐器、曲调和演奏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通过音乐创作与演奏展示学习成果。
教案大纲:一、导入(5分钟)1. 引入中国古代音乐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播放一段中国古代音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韵味。
二、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15分钟)1. 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古代乐器的出现和演变。
2.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时期的古代乐器,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乐器(20分钟)1. 分别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四大乐器:琵琶、古筝、笛子和鼓。
2. 对每种乐器进行简要的历史背景、外形特点和演奏技巧的介绍。
3. 播放示范视频,让学生听到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效果。
四、中国古代音乐的曲调和演奏技巧(25分钟)1. 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曲调体系,如宫商角徵羽、十二律等。
2. 分别选取一首简单的古代音乐曲目,讲解其曲调和演奏技巧。
3. 引导学生模仿演奏,加深对曲调和演奏技巧的理解。
五、欣赏中国古代音乐(15分钟)1. 播放一些经典的中国古代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描述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鼓励他们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音乐创作与演奏(20分钟)1. 分组让学生自由创作一段中国古代音乐,可以使用已学习的乐器或其他简易乐器。
2.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完成音乐创作和演奏的过程。
3. 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七、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的中国古代音乐知识。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创作和表演的成果,鼓励他们分享和交流。
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素材(中国古代音乐作品)。
2. 图片和视频展示中国古代乐器的外形和演奏示范。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第一章远古及先秦时期的音乐
第一章远古及先秦时期音乐
第一节远古音乐
第二节夏商时期音乐
第三节西周时期音乐
第四节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第三章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第四章宋元时期的音乐
第五章明清时期的音乐
第一章远古及先秦时期的音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远古及先秦时期的音乐历史及文化背景。
2、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古代音乐现象的分析能力,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智力。
3、通过欣赏当时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西周音乐制度对后世封建时期音乐制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西周音乐的特点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分析讨论法赏析法
〔授课时数〕12 课时
〔教学过程〕。
中国音乐史教案初中版
中国音乐史教案初中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
2. 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人物、作品和音乐制度。
3. 提高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2. 重要音乐人物和作品。
3. 音乐制度的了解。
教学难点:1. 不同时期音乐特点的把握。
2. 音乐人物和作品的深入了解。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音乐史的学习兴趣。
2. 播放中国古代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味。
二、新课内容展示(20分钟)1. 远古时期音乐:介绍远古时期的音乐活动,如乐舞活动,以及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
2. 夏商周时期音乐:介绍夏商周时期的音乐制度,如六代乐舞、乐悬制度、礼乐制度。
3.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编钟,以及乐律学的发展。
4. 秦汉时期音乐:介绍秦汉时期的音乐机构乐府,以及音乐体裁的发展。
5.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机构,如鼓吹乐、古琴艺术。
6. 隋唐时期音乐:介绍隋唐时期的歌舞发展,以及音乐作品的繁荣。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时期的音乐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2. 问答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加深对音乐史的理解。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强调音乐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2. 拓展学习: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音乐史书籍,了解更多的音乐史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课件,生动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对音乐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音乐史的发展脉络,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音乐史的整体架构。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热爱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中国古代音乐 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2. 熟悉一些中国古代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3. 研究一些经典的中国古代音乐曲目;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音乐的起源和背景-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音乐与文化的关系2. 中国古代乐器- 箫、琴、鼓等古代乐器的特点和分类- 中国古代乐器的演奏技巧与表现特点3. 经典的中国古代音乐曲目- 《广陵散》- 《阳春白雪》- 《渔舟唱晚》- 《流水》4. 音乐欣赏和表演- 听取中国古代音乐曲目的录音- 研究基本的音乐鉴赏方法- 学生自选乐曲并进行表演三、教学方法1. 讲述:通过教师的讲述,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乐器、曲目等内容;2. 听觉教学:播放录音让学生聆听古代音乐曲目,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演奏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古代乐器的演奏,并进行简单的合奏和即兴表演;4. 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小组合作,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2. 评估学生对古代音乐和乐器的了解程度;3. 评估学生对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录音设备和音乐播放器;2. 中国古代音乐的录音;3. 箫、琴、鼓等古代乐器。
六、教学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和演变,探索更多的古代乐器和曲目,并参加相关表演和比赛活动,以提高表演技巧和演奏水平。
以上是《中国古代音乐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1)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i[A]第一讲授课内容:上编中国古代音乐(远古——公元1840年)第一章中国上古音乐(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远古——公元前255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音乐的起源和先秦乐律学教学目的:学习本节应了解我国音乐的起源,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掌握先秦乐律学的成就;对中国古代十二律应熟悉。
重点、难点:三份损益法、十二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教学过程:1音乐的起源首先是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
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发端的最初萌芽。
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延伸;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乐器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祖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乐器的前身。
原始艺术的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2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①异性求爱说②语言扬抑说③摹仿自然说④信号说⑤巫术起源说2先秦乐律学关于音阶和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但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
若根据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
《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公元前六世纪时,周景王(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2年在位)向伶洲鸠问乐的故事,可以向我们揭示中国音阶发展的历史线索。
3 三分损益法是齐桓公时的相——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员篇》中提出的乐律学理论,这是中国最早的律学理论。
“三分损益”的意思是把一个音律管分成三份,“损”是“减”(即从三份中减少一份),而“益”则是“增”(即再加三分之一),就是说以一根一定长度的发音管为准,把它减掉三分之一长,就形成了下一个律管,再把这个新律管加上其自身的三分之一长,便又产生出一个新的律管来。
这样延续的一损一益,便产生出十二律。
“三分损益法”每制出新的律管与原律管的音高都是上方五度,再下方四度,又上方五度,再下方四度……的关系,但需要再按音高次序调整排列,才能得出十二律,所以它又叫“五度相生律”,亦有称之为“五度相生法”。
《中国古代音乐教案》高中音乐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教案》高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音乐,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音乐概述: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体系、乐器等。
2. 古代音乐作品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音乐作品,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进行欣赏和分析。
3. 古代音乐演唱实践:教授古代歌曲的演唱技巧,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实践。
4. 古代音乐创作实践: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古代风格的音乐作品。
5. 古代音乐文化探讨:探讨古代音乐在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意义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体系、乐器等基本知识。
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古代音乐作品,分析其音乐特点和艺术魅力。
3. 实践法:教授古代歌曲演唱技巧,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实践;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古代风格的音乐作品。
4.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古代音乐在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意义和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相关的中国古代音乐教材或资料。
2. 乐器:准备古代乐器,如古琴、笛子、琵琶等,以便进行演示和教学。
3. 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古代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演唱、创作等。
2.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古代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评价其音乐欣赏能力。
3. 音乐实践能力:通过学生演唱实践和创作实践,评价其音乐实践能力。
4. 文化认知水平:通过学生对古代音乐文化的探讨,评价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中国古代音乐概述,介绍历史背景、音乐体系、乐器等基本知识。
2. 第3-4课时:欣赏古代音乐作品,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分析其音乐特点和艺术魅力。
3. 第5-6课时:教授古代歌曲演唱技巧,组织学生进行演唱实践。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第一章远古及先秦时期的音乐
第一章远古及先秦时期音乐
第一节远古音乐
第二节夏商时期音乐
第三节西周时期音乐
第四节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第三章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第四章宋元时期的音乐
第五章明清时期的音乐
第一章远古及先秦时期的音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远古及先秦时期的音乐历史及文化背景。
2、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古代音乐现象的分析能力,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智力。
3、通过欣赏当时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西周音乐制度对后世封建时期音乐制度的影响〔教学难点〕西周音乐的特点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思想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分析讨论法赏析法
〔授课时数〕12 课时
〔教学过程〕。
中国音乐史讲义(1)
中国古代音乐史讲义第一节 中国音乐史概论一、中国音乐史在历史中的地位1.中国历史发展概述1) 历史朝代歌曲:2)朝代体制的划分邦国制 帝国制 共和制2.认识历史的方法和作用3.中国音乐史在历史上的地位二、历史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历史1.历史中的音乐要把中国音乐的发展放到整个的历史发展中去看,乐器、乐曲、文人音乐、乐律、乐理的发展都跟每个时代的不同有所发展着,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但是又一脉相承。
2.音乐中的历史音乐的发展有前后的继承性,比如古琴有古琴的历史,民歌有民歌的历史,乐律学有乐律学的历史,不同音乐类别和乐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在历史的不同阶段上呈现出这样那样的特点。
三、中国音乐史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中国音乐史的学科定位2.学习中国音乐史不单单是理论3.中国音乐史与传统音乐的关系四、中国音乐史的分类1.中国古代音乐史2.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五、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内容1.中国古代音乐(传统音乐)(20世纪以前的音乐)包括四大方面: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六个小方面:民歌、乐器与器乐、音乐家、乐律学、音乐美学、音乐文化交流2.中国古代音乐史的阶段划分:1)以钟磬为代表的先秦乐舞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2)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3)以戏曲为代表的近古世俗音乐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911年)2.近现代音乐两大方面:传统音乐的继续发展、西洋音乐的传入新式音乐体系的创立。
其中包括声乐和器乐两个小类别。
第二节 音乐起源的概念,古歌与古乐舞,古乐器,音阶形成的历史一、音乐产生假想1. 精神需求说2. 自然模仿说3.爱情说4. 劳动说5. 巫术说二、对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1.河南舞阳贾湖骨笛2.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遗址发现的骨笛和骨哨3.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盆4.河南洛阳二里头夏文化的挖掘三、上古歌谣1.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2.八阕,则是原始农牧生活的组歌,含八首曲子,表演者手执牛尾,边唱边跳.3.北音4.大腊 415.抢婚制度的歌曲四、古乐器1.打击类乐器鼓,钟,编钟,铙,编铙,磬,编磬2.吹奏类乐器骨笛、骨哨、陶埙、龢、籥五、我国音阶形成的历史我国音阶形成的历史大约有9000年前已经有了六七声音阶的观念,根据市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出土为佐证。
中国音乐简史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教案五篇范文
中国音乐简史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中国音乐简史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教案第一学期第一周第一、二课时课题:第一章远古夏商时期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夏商时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这一时期的文化有一定的认识。
了解音乐的起源以及与劳动生活的关系。
掌握原始乐舞的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夏商的历史,掌握原始乐舞的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原始乐舞的内容。
教学方法: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结合图片的播放与讨论,展开教学。
教时安排:二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调整好教学秩序之后,问夏商的建立以及文化方面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情,以便授课。
先简单介绍一下夏商的建立。
夏朝:(约为前200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
夏朝共传13代,16王。
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谓“失国”。
再经少康中兴,重建夏朝。
到孔甲统治时,夏朝走向衰落。
此后,三传至桀,夏朝灭亡。
约400年,后为商朝所灭。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
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
总的来说,商朝是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
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也可以随意杀死;奴隶主死后还要由奴隶殉葬,从商朝帝王显贵们的陵墓中可以看到,殉葬的奴隶少则几十,多则上千。
商人传说是「帝喾」之子契的后裔,因契佐「禹」治水有功,故被「舜」封于商,开始兴起。
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到成汤时,已经成为以毫为都城的强大方国。
在伊尹的辅佐下,成汤首先争取众多方国的支持,征讨不归顺的方国,最后兴兵伐夏,鸣条一站,夏桀兵败逃至南巢而死,商朝建立。
中国古代音乐1教学设计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
中国古代音乐1教学设计本课主要是欣赏以中国古老乐器演奏的乐曲,编排有埙独奏《哀郢》、古琴曲《流水》、钟磬合奏《竹枝词》以及箫独奏《梅花三弄》。
其目的是通过欣赏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灿烂辉煌。
编者选择埙独奏《哀郢》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的开篇之作,主要由于埙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埙的音色朴拙抱素,善于表达深远含蓄的意境。
《哀郢》是根据屈原同名诗篇创作而成,其情感表达十分沉重,将家国之恨、身世之感以及使命之感交织在一起,充分体现了屈原的爱国情怀。
钟磬合奏《竹枝词》,旋律缓慢舒展,情调古朴淡雅,两套编钟、编磬同时演奏,其金石之声凸显出气势恢宏的宫廷气派。
因高中学生大多对古琴演奏的《梅花三弄》比较熟悉,但实际上此曲原来为箫独奏曲。
箫,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中国古代吹奏乐器。
此曲表现了梅花高洁的品质,用以作为文人的精神写照。
古琴是我国传统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流传时间最长的乐器,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而居“琴棋书画”之首。
2003年,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琴曲《流水》通过流畅的旋律和清澈的泛音等演奏技法,将各种水流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课标分析中国古代音乐是我们民族音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课标指出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积淀丰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时代珍惜和忠实传承。
中国古代音乐也应当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高中音乐教学中应该得到强化。
学生通过中国古代音乐的学习和实践,熟悉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学生在音乐课程学习中,与优秀作品产生共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励精神,温润心灵,进而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本课的教学中,根据题材的特点,创设体验音乐的情景,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
结合与作品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启发学生领悟音乐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
高中古代音乐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代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概述2. 古代音乐的主要形式及特点3. 古代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4. 古代音乐与诗歌、舞蹈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概述、古代音乐的主要形式及特点、古代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
2. 教学难点:古代音乐与诗歌、舞蹈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PPT、音乐播放器、图片等。
2. 教学资料:中国古代音乐相关书籍、网络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有多少了解?请举例说明。
(二)讲授新课1. 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概述- 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如先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音乐特点。
- 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时期音乐的代表作品。
2. 古代音乐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介绍古代音乐的主要形式,如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
- 分析不同形式音乐的特点,如宫廷音乐的庄重、民间音乐的活泼、宗教音乐的神秘等。
3. 古代著名音乐家及其作品- 介绍古代著名音乐家,如嵇康、李白、白居易、苏轼等。
- 分析其代表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嵇康的《广陵散》、李白的《将进酒》、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4. 古代音乐与诗歌、舞蹈的关系- 介绍古代音乐与诗歌、舞蹈的相互影响,如音乐与诗歌的结合、音乐与舞蹈的融合等。
-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古代音乐与诗歌、舞蹈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地位。
2. 提问: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请谈谈你的感想。
(四)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2. 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音乐的学习心得。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有了全面的认识。
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中国古代音乐鉴赏教案1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引导幼儿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记忆力及音乐的表现力。
3、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为第二段填编新词。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一、导入:1、律动:根据优美音乐,跟师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关动作。
2、发声练习:(1)师生问好。
引起兴趣:小朋友闭上眼睛,数3下睁开,教师吹白色碎纸屑,问:“是谁从天空飞下来?”“小雪花是怎样飞下来的?”(沙沙沙,轻轻飘下来。
)二、展开(一)看图片学第一段:1、看图片第一段语言节奏朗诵:“每年的冬天,小雪花都要来到小朋友中间,让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2、理解分析歌词:(1)咱们一起问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小雪花会怎样回答?”(2)“小雪花怎样来的?”(3)“小雪花要来告诉我们什么?”(冬天来到了)3、语言节奏朗诵:(1)师问第一句,幼儿朗诵后三句。
(2)集体完整朗诵。
4、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1)看图片欣赏范唱。
“你听到什么?”“第一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高?”(上行音)“第二句是我们学过的什么音,一音比一声音低?”(下行音)(2)完整演唱两遍。
(二)填编第二段:1、填编歌词:“冬天过去了,春天来到了,你听,猜猜是谁‘滴滴滴滴答’?”“小雨滴会说些什么?”“小雪花飘下来,那小雨滴呢?”(落下来)“小雨滴想告诉我们什么?”(春天来到了)2、朗诵歌词:(1)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
(2)语言节奏朗诵。
3、唱第二段:小雨的也想唱着歌来玩行不行?(1)学着第一段试着唱一唱。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中国古代音乐1》
《悠悠古韵中华情》(中国古代音乐1)教案教学目标:1.在认真听赏本课的古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能了解中国古代乐器——编钟、编磬、埙、箫、笛的韵味。
2.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大胆发表自己的听赏感受,了解古乐特点。
3.结合已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谈谈所了解的古代音乐机构,及其对中国音乐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欣赏和体验古代音乐的韵味。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的线索与贡献。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布置小组任务一说到音乐,大家都会以西方音乐为中心,西方音乐确实很美,他的配器,他的和声震撼我们的不只是心灵,还有我们全部感官。
可是说到中国古乐,有的人觉得他比不上西方音乐。
其实中国古乐韵味悠长,让人久久回味。
他有他的美,它的韵味,可能是这些人对中国古乐了解太少了,所以在他们眼中,中国古乐光辉都被西洋乐所遮盖。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感受悠悠古韵中华情,走进中国古代音乐。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节课学会向他人介绍如何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
二、中国古老的乐器1.钟磬合奏《竹枝词》最早的音乐是为祭祀服务,祭祀大都是使用打击乐器。
我国古代的打击乐种类繁多,如:木制的柷和敔,柷是在乐曲开始时敲击,而敔则是在乐曲结束时敲击,起着始终的作用。
还有用皮做的鼓,大家非常熟悉,以及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亮相的缶。
老师要着重给大家介绍的是世界上最庞大和最昂贵的两件打击乐器。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在湖北隋县的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就有他们的身影。
编钟编磬,是我国古老的乐器,属于金石类。
你觉得金石乐是如何体现皇室的威严呢?音乐、材料、乐手、音乐四个方面分析2.埙《哀郢》刚才我们感受了一下从容不迫、悠闲矜持的贵族气派,下面带大家进入凄婉的音响世界。
我们一起欣赏一段屈原《九章》中的哀郢。
郢是楚国的首都,歌曲讲述了屈原由于郢都失陷而追想自己当年离郢和向东流放的情形;表现了对于故都的思念。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中国古代音乐史是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历程的重要学科,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音乐理论、音乐形式、音乐家等,还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音乐教育中,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实践。
二、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基本脉络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掌握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理论、音乐形式、音乐家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音乐史概述: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历程、主要阶段、代表人物等。
2. 音乐理论:讲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理论,如五声音阶、十二律、乐律等。
3. 音乐形式: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主要形式,如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
4. 音乐家:介绍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如孔子、嵇康、李白等。
5. 音乐作品: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音乐作品,如《高山流水》、《广陵散》等。
四、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实践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分析、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家、音乐作品或音乐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3. 视听教学法:播放古代音乐作品、音乐纪录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古代音乐的魅力。
4.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演奏古代乐器、演唱古代歌曲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如论文、音乐作品分析等。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中国古代音乐》精品教学设计
通过联想与想象深入体验作品的意境
(3)
分钟
课堂小结
我国古代乐器和器乐受到各历史时期文化思想的影响,并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伴随着古代文化的发展,音乐艺术在不断衍变的文化语境中逐步适应,融合,在华夏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音乐文化宝藏。我们坚信,随着时代的变迁,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必将不断续写新的辉煌。
通过观赏视频音乐作品《八音和鸣》,在感受中国古代音乐的同时引出中国古代传统乐器及其分类,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25)
分钟
新课教学:
1、播放埙独《枉凝眉》
2、2、介绍作品《哀郢》及其创作背景
3、欣赏《哀郢》演奏视频
4、欣赏《竹枝词》演奏视频
5、欣赏萧独奏《梅花三弄》PPT播放视频
师:现在我给大家播放一个音乐片段,大家猜一猜它是由上图中哪种乐器演奏的?它属于“八音”中的哪种材料?音色有什么特点?这种音色适合表达一种什么
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音乐(1)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通过欣赏几首由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乐曲(埙演奏《哀郢》,编磬演奏《竹枝词》,萧独奏《梅花三弄》,古琴独奏《流水》),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灿烂辉煌。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哀郢》,《流水》,《竹枝词》,《梅花三弄》这四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音乐作品,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乐曲要表达的情绪,感受古代音乐的风格特征。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与古琴有关的故事叫《高山流水遇知音》
下面我们就带着对故事的了解认真聆听古琴曲《流水》,想一想,你觉得《流水》所描述的是怎样的景色?请根据乐曲的音色、旋律、节奏、演奏技法等展开想象,说说你联想到了哪些景色?(滴水汇聚——涓涓细流——静水深流——水流湍急——汹涌澎湃)
音乐的历史发展教案
音乐的历史发展教案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概况,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3、学习如何演唱《琵琶行》的曲谱。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歌曲旋律,正确地填写旋律与歌词之间的对比记号;提高学生识谱的能力;学会以轻快、明朗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
三、教学手段:课件、钢琴、多媒体教室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通过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概况,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认识。
一、教师讲授法一、导入新课1,首先出示琵琶图片并介绍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有关资料。
2,琵琶是中国的主要弹拨乐器,在今天也得到大家的喜爱。
而在古代却是只有贵族才能拥有的玩物。
3,引出课题---《琵琶行》并板书。
4,让同学们猜测这位作者在琵琶上都发现了什么?(音色美) 5,在用“大珠小珠落玉盘”等乐器来模仿琵琶发出声音。
二、学习新课1,下面我们将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这首歌曲《琵琶行》。
(第一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首歌曲。
(第二种)如果你是音乐老师,会把哪首歌曲推荐给学生们欣赏呢?(第三种)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这首歌曲,只要能体现琵琶的特点就行。
(第四种)将学生分为五组(乐器组、男女声组、低声部组、高声部组、综合组)2,二、学习新课,师生合作: 1,出示歌谱(歌谱带1、 2)。
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从低声部开始进入并逐渐提高,到高声部逐渐消失。
2,出示图片和曲谱并讨论:歌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琵琶、乐队) 3,你认为琵琶这件乐器与其它乐器相比较有哪些特点?(声音丰富、音域宽、音色圆润、变化大) 4, 5,以琵琶为主乐器。
全体起立随音乐用吟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三、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中国音乐史教案
中国音乐史教案中国音乐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音乐代表作品。
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欣赏古典音乐的兴趣。
3.增强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2.理解中国古典音乐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教学物品:音乐播放器、投影仪、音乐CD和音乐视频等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中国古典音乐,进入课堂氛围,并引出本课的主题——中国音乐史。
2.知识讲授(30分钟)根据教材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主要包括:(1)唐代音乐:以宫廷音乐和社交音乐为主,代表作品有《渔舟唱晚》等。
(2)宋代音乐:宫廷音乐发展较快,代表作品有《广陵散》等。
(3)明代音乐:以各种曲艺形式为主,代表作品有《西河调》等。
(4)清代音乐:宫廷音乐继续繁荣,代表作品有《二泉映月》等。
(5)近现代音乐:吸收西方音乐的影响,形成独特的中国古典音乐体系,代表作品有《黄河大合唱》等。
3.音乐欣赏(40分钟)(1)播放各个时期的音乐代表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赏析。
(2)对于每个时期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对比。
4.总结(10分钟)通过讨论和总结,归纳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中国古典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音乐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培养了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只能涉及到中国音乐史的一些概况,对于每个时期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的介绍比较简略。
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加深学生对中国音乐史的了解,并通过更多的音乐欣赏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中国古代音乐教案》高中音乐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教案》高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中国古代音乐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古代音乐概述1. 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分期2. 中国古代音乐的分类及特点第二章:先秦音乐1. 先秦时期的音乐文化2. 先秦时期的代表性音乐形式:诗经、楚辞等第三章:秦汉音乐1. 秦汉时期的音乐发展2. 汉赋、琴曲等代表性音乐形式第四章:魏晋南北朝音乐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2. 代表性音乐形式:琴歌、相和歌等第五章:唐代音乐1. 唐代音乐的繁荣2. 代表性音乐形式:燕乐、曲子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和代表性音乐形式。
2. 欣赏法:播放古代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音乐的美。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古代音乐演奏或合唱,亲身体验古代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音乐欣赏:评估学生在欣赏古代音乐时的感受和理解。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古代音乐演奏或合唱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音乐教程》2. 音响设备:CD、音响等3. 网络资源:相关古代音乐的音频、视频资料4. 乐器:古筝、琵琶、笛子等古代乐器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古代音乐,引起学生对古代音乐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古代音乐形式,介绍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3. 欣赏:播放代表性古代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音乐的美。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古代音乐演奏或合唱,亲身体验古代音乐的魅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掌握代表性音乐形式。
难点:理解古代音乐的特点和审美观念,能够欣赏和分析古代音乐。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
授课内容\教学目的\知识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音响图像资料\思考题\参考文献
一、 音乐史和音乐史学
二、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及目的
三、 中国音乐史学的学科特点
四、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
五、 谈谈如何学习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
教学目的:
使同学们在开始学习具体的中国音乐史内容之前,对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发展状况有所了解。为今后的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本章知识点:(略)
教学过程:
一、 乐史和音乐史学
1、 什么是音乐史
(1) 音乐史是人类从事音乐活动的历史,从理论上说他包括
人类创造音乐的一切物化形态的历史。
(2) 如何看待音乐是研究音乐史的基本出发点,不同的音乐
历史观将产生不同的音乐史学理论。
2、 音乐史和音乐史学
人类从事音乐活动的历史是一部客观的音乐史,而音乐家写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音乐史教案i[A]第一讲授课内容:上编中国古代音乐(远古——公元1840年)第一章中国上古音乐(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远古——公元前255年)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音乐的起源和先秦乐律学教学目的:学习本节应了解我国音乐的起源,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掌握先秦乐律学的成就;对中国古代十二律应熟悉。
重点、难点:三份损益法、十二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教学过程:1音乐的起源首先是劳动的进行、语言的出现和人类大脑的发达,奠定了音乐产生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赋予了音乐的表现内容。
劳动中有节奏的呼声,这是原始音乐发端的最初萌芽。
音乐与舞蹈还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延伸;某些劳动工具的发现和部分生活用具对乐器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祖先以某些启发,甚至可以说某些劳动工具本身就是乐器的前身。
原始艺术的特点:音乐、舞蹈、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乐舞‛;2音乐起源的几种说法:①异性求爱说②语言扬抑说③摹仿自然说④信号说⑤巫术起源说2先秦乐律学关于音阶和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但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
若根据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
《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公元前六世纪时,周景王(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22年在位)向伶洲鸠问乐的故事,可以向我们揭示中国音阶发展的历史线索。
3 三分损益法是齐桓公时的相——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员篇》中提出的乐律学理论,这是中国最早的律学理论。
‚三分损益‛的意思是把一个音律管分成三份,‚损‛是‚减‛(即从三份中减少一份),而‚益‛则是‚增‛(即再加三分之一),就是说以一根一定长度的发音管为准,把它减掉三分之一长,就形成了下一个律管,再把这个新律管加上其自身的三分之一长,便又产生出一个新的律管来。
这样延续的一损一益,便产生出十二律。
‚三分损益法‛每臸出新的律管与原律管的音高都是上方五度,再下方四度,又上方五度,再下方四度……的关系,但需要再按音高次序调整排列,才能得出十二律,所以它又叫‚五度相生律‛,亦有称之为‚五度相生法‛。
《管子〃地圆篇》中的相生方法是先‚益‛后‚损‛。
三分损益法的意义‚三分损益法‛理论是世界上最早臸定的‚十二律‛的理论,比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律臸‛要早一个世纪左右。
作业:1 名词:三分损益法2说出‚十二‛律各律的名称;3为什么说音乐起源于劳动?说出关于原始社会音乐起源的主要观点,并能进行简要的分析;4葛天氏之乐向我们说明了什么?后记:课后预习:第三节远古和先秦乐舞第四节西周的礼乐臸度第五节《诗》和《楚声》第二讲授课内容:第一节远古和先秦乐舞第二节西周的礼乐制度第三节《诗》和《楚声》教学目的:掌握原始社会时期‚乐舞‛的出现的主要原因,重点掌握三代乐舞的内容;应掌握我国周代‚六代乐舞‛的内容、用途,了解西周时的礼乐臸度实际上就是等级臸度,以及《诗经》和《楚辞》在音乐上的特点和贡献;重点、难点:六代乐舞、西周的礼乐臸度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三节远古和先秦乐舞1 葛天氏、伊耆氏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了葛天氏部落的乐舞:‚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帝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礼记〃郊特牲》载:‚伊耆氏始为蜡,蜡者也,索也。
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曰: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2 “三代乐舞”黄帝部落的乐舞叫《云门》,歌颂唐尧的乐舞叫作《咸池》,歌颂舜的乐舞叫作《箫韶》。
3“六代乐舞”:云门—————黄帝————祭天神咸池—————尧—————祭地神箫韶—————舜—————祭四望大夏—————禹—————祭山川大濩—————商—————祭先妣大武—————周武王———祭先祖第四节西周的礼乐制度作为音乐臸度,包括乐县、舞列、用乐等都有其森严的规定。
在祭祀、宴享、朝贺等场合的礼节仪式中,都规定了与之相配合的各种音乐。
如宫廷祀天神‚奏黄钟、歌大吕、舞《大夏》‛;祭地示‚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
举行大飨时‚两君相见,楫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
楫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升歌清庙,下管象武,夏籥序兴……客出以雍彻振羽‛(《礼记》)。
诸侯宴使臣时,可用小雅《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左传〃襄公四年》)。
关于乐队、舞队的编臸,《周礼〃大司乐》中载有:‚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的规定,可见其等级的森严。
第五节《诗》与《楚声》1 《诗》《诗》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选集,编辑时间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
在西汉初期被统治者尊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
据记载,《诗》共收编了诗311篇,其中有6篇‚笙诗‛有‚声‛无‚词‛,编排是按照乐曲的不同被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有‚十五国风‛,共有诗160篇,全部属于地方曲调;‚雅‛有‚大雅‛、‚小雅‛,共有诗105篇,属于朝廷的‚正乐‛;‚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有诗40篇,属于伴舞的祭歌。
时代:《诗》包括了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即从周初到春秋中期)的作品。
地域:主要产生在黄河流域,也远及长江、汉水一带。
作曲技巧方面:《诗经》中的‚十五国风‛也显露出很高的水平。
我国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曾总结、归纳出在‚国风‛和‚小雅‛中存有十种不同的歌曲形式,比较重要的有:①同一曲调多次反复的歌曲。
如《周南•桃夭》②带有副歌形式的歌曲。
如《豳风•东山》③还有被我们后世称之为‚号子‛、‚夯歌‛一类的劳动歌曲和‚山歌‛一类的抒情民歌。
这些民歌在演唱时采用了有‚歌‛有‚和‛的形式(‚歌‛即领唱,‚和‛即帮腔)。
在曲式方面,‚国风‛的曲式虽然简单,但这时已经有了在曲尾加上‚乱‛的音乐了。
‚十五国风‛中影响较大的是‚郑风‛。
‚十五国风‛在演唱时,大都是无乐器伴奏的‚徒歌‛。
但也有用‚缶‛、‚埙‛、‚篪‛等乐器来伴奏的。
当这些民歌在后来进入宫廷演唱时,其伴奏乐器便日益丰富起来。
有时用竽、瑟、悬鼓等乐器组成小型乐队伴奏演唱。
用在君主起居时的,称之为‚房中乐‛,用编种、编磬等大型乐器伴奏演唱并用于宫廷宴会的,称之为‚钟鼓之乐‛或‚燕乐‛。
《诗》中的第二类‚雅‛是奴隶主贵族文人在学习了民间歌曲之后所创作的乐章。
‚大雅‛多为朝会宴飨之作;‚小雅‛乃为个人抒情之作。
《诗》中的第三类‚颂‛是周代统治者祭祀宗庙祖先的乐舞,其中舞的部分更多所表现的是舞容、舞姿、舞的步伐和动作。
一般很少为人所重视。
它虽然主要是歌颂统治者的‚文德‛和‚武功‛,强调了祭祀的神圣,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精神风貌。
总之,一部《诗》包含了民间歌曲和奴隶主贵族的作品,所反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国风‛和‚小雅‛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后来我国民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2“楚声”《楚声》是指战国时代,在楚国兴起的用楚国民歌曲调填词的专业创作并由屈原开始的骚体类作品的总称,在音乐上称‚楚声‛,也叫‚南音‛。
楚声中的九歌《九歌》是‚楚声‛的一部代表作,其歌词被保存在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和属于他的流派作家们的诗歌集——《楚辞》之中。
《九歌》这部作品原是一套民间歌舞,传说是夏王‚启‛从‚天帝‛那取来的,这当然是神话,但也能说明它是一种古老的乐歌。
这一古老的乐歌采用了载歌载舞的形式。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祀鬼神的乐歌基础上,为宫廷举行大规模的祀典而创作,并取古代乐歌为名,这部作品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大都是恋歌。
不仅有歌有舞,其中还有故事叙述,可以说是一套完整的大型歌舞曲。
它共有11首,其标题如下:①《东皇太一》;②《云中君》;③《湘君》;④《湘夫人》;⑤《大司命》;⑥《少司命》;⑦《东君》;⑧《河伯》;⑨山鬼》;⑩国殇》;⑾《礼魂》。
楚声的乐器记载中,《九歌》使用的乐器是钟、鼓、琴、竽、篪等。
楚声的曲式屈原在创作中,并不是原型照搬,他创造性地加进了一些我们今天看来与曲式结构有关的因素,如‚少歌‛、‚倡‛与‚乱‛。
楚声的意义‚楚声‛是一种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音乐,它的产生与发展,对以相和歌为代表的两汉音乐产生了极为重要影响。
作业: 1 葛天氏之乐、楚声、九歌2 简述西周的礼乐臸度及其意义3 简述《诗》在音乐方面有哪些代表性的曲式?有何意义?后记:课后预习:第六节乐器与器乐第三讲授课内容:第六节乐器与器乐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能对从原始社会到先秦的中国乐器产生的原因、种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重点、难点:埙、琴、筝和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在我国音乐历史上的意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教学过程:1 ‚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2 鼓3 謦4 骨笛、骨哨5 陶埙6 籥7 篪8 铙9钟和曾侯乙墓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敦的‚曾侯乙墓‛出土由65枚钟组成的巨大编钟,分三层悬挂在矩型钟架上,显示了我国奴隶社会音乐的发达和乐器臸造技术方面的成就。
曾侯乙,是楚国下属的曾国一个名叫‚乙‛的侯。
生年不详,约死于楚惠王55年(公元前433年)。
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乐器有编钟共65枚,分三层悬挂在钟架上。
10 琴、瑟、筝和伯牙的琴曲创作与演奏音响:1河南安阳武官村虎纹大石磬测音2西安半坡出土埙测音3山西侯马出土编钟测音欣赏作品:1钟磬与乐队《楚商》(主要通过欣赏了解磬的音响)2骨哨与乐队《原始狩猎图》(主要通过欣赏了解骨笛的音响)3埙曲《哀郢》(主要通过欣赏了解埙的音响)4琴曲《流水》作业: 1 简述原始社会的乐器有哪些?2八音分类法;3 中国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左右的依据是什么?4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在我国音乐历史上的意义后记:课后预习:第七节中国先秦音乐论著及音乐美学思想的典范——《乐记》第四讲授课内容:第七节中国先秦音乐论著及音乐美学思想的典范——《乐记》教学目的:了解中国先秦出现了哪些音乐论著,对音乐美学思想论著《乐记》的成书、内容及其意义应有比较细致的了解。
重点、难点:《乐记》的内容和意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 先秦音乐论著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竹书记年》、《尚书》、《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文献中,均有有关音乐的记录以及对音乐的评论和述说,墨子、荀子也曾对音乐有过专门的论述。
《吕氏春秋》中的‚古乐‛、‚音初‛、‚大乐‛、‚佚乐‛等不仅记载了音乐的历史,也对一些音乐进行了评论,还专门对音乐的历史进行了阐述。
特别是其‚古乐篇‛中对远古音乐的描绘,对我们了解原始社会的音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东音‛、‚西音‛、‚南音‛、‚北音‛、‚郑卫之音‛和‚桑间之音‛等四方的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