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校内试讲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教学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教学试讲教案模板

一、课题名称《(课题名称)》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1)。

- 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2)。

- 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点3)。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技能1)和(技能2)解决问题。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内容)的兴趣和热爱。

- 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重点内容1)- (重点内容2)2. 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1)- (难点内容2)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或板书设计。

- 教学视频、图片等辅助材料。

- 教学用具(如实验器材、教具等)。

2. 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了解相关知识点。

- 准备好实验器材(如有需要)。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 讲解(知识点1),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

2. 讲解(知识点2),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

3. 讲解(知识点3),通过练习题、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运用。

(三)课堂活动1. 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难点。

2. 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撰写一篇关于(课题名称)的短文。

3. 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4.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是否需要关注个别学生的需求?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学家教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家教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家教试讲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课程概述2.教学重点与难点3.教学实例与练习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课程概述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教学重点与难点明确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为学生提供学习方向。

4.教学实例与练习结合实际例子,讲解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

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分数吗?谁能告诉我分数是什么?生1:分数就是分子和分母组成的数。

生2: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一份的数。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2.课程概述师:分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通过学习分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数的定义和性质分数的分类分数的基本运算其中,分数的定义和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分数的基本运算是难点。

4.教学实例与练习(1)分数的定义和性质把纸张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

现在请大家观察,纸张被平均分成了几份?生:4份。

师:很好,现在我们用分数来表示其中一份。

请大家注意,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子表示被分的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所以,这里的分数是1/4。

(2)分数的分类1/2、2/3、3/4生1:这些分数的分子都比分母小。

师:对了,这类分数叫做真分数。

还有一类分数,分子比分母大,叫做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运算1/2+1/4=3/4师: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分数相加时,分母要保持不变,分子相加。

那么,1/21/4等于多少呢?生2:1/21/4=1/4师:很好,分数相减也是同理。

我们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1/2×2/3=1/31/2÷2/3=3/4师:分数乘法时,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分数除法时,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小学教育课堂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小学教育课堂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一、课程名称(根据具体课程填写,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体能力,如: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具体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具体情感,如:爱国、环保、团结等)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具体知识点)。

2. 教学难点:理解(具体知识点)的内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回顾旧知,衔接新知:引导学生回顾与新课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1. 讲解新课: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重点知识点,注意语言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

2.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练习巩固:布置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能力培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探讨改进措施。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下为具体教案示例:课程名称: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资小学优秀试讲教案模板

教资小学优秀试讲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消、散、轰”等生字,学会“消、散、轰”等生字,正确读写“消暑、散心、轰鸣”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观察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日里的成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日里的成长。

2. 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生字卡片3. 课文朗读录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夏日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夏日里的生活场景。

2. 提问:你们在夏日里有哪些美好的回忆?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夏日里的成长的课文。

二、新课讲授1.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交流自学情况,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2. 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语气。

(2)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

3. 理解课文(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阳光像金子一样洒在树叶上”。

(2)引导学生理解夏日里的成长,如“夏天,万物生长,人们也在这炎热的季节里成长”。

三、巩固练习1. 生字卡片游戏:学生抽取生字卡片,读出卡片上的生字,教师点评。

2. 词语接龙:学生依次说出课文中的词语,要求下一个词语的首字与上一个词语的尾字相同。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夏日里的成长,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熟读生字、新词。

2. 思考:你在夏日里有哪些成长的故事?下课后与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夏日里的成长1. 生字:消、散、轰2. 词语:消暑、散心、轰鸣3. 课文理解:夏日里的成长。

小学教资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教资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种、树、苗”等8个生字,会写“种、树、苗、干、枝”等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小熊种树的辛勤与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2)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中的小动物吗?它们在做什么呢?”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课题:《小熊种树》。

(二)新课教授1. 学生自读课文,认识生字,查字典或请教同学。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并讲解生字的书写方法。

3.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指导朗读节奏。

4. 教师提问:“小熊为什么要种树呢?”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5.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小熊种树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小熊的辛勤与快乐。

6.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看图说话。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发言,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熊种树的精神。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作业布置1. 指导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小熊种树》的故事。

2.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树木,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提高了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教育学面试试讲教案

教育学面试试讲教案

教育学面试试讲教案一、教育学面试试讲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1.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2.掌握教育学中的重要理论和学说;3.理解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1.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教育学中的主要学说和理论;3.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教学难点:教育学中的主要学说和理论的概念、内涵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教材与参考书目;3.教学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举例方式激发学生对教育学的兴趣;2.教师互动式提问:你对教育学有哪些了解?二、教学展示(15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简要介绍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教师运用教材和参考书目,结合图文并茂的课件,引导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3.教师对教育学中的主要学说和理论进行梳理和讲解,强调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互动(15分钟)1.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式讨论:你认为教育学中有哪些经典学说和理论?2.学生积极发言,教师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对教育学的理解和思考;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育学中的重要学说和理论。

四、教学应用(15分钟)1.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和教育实践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2.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展示教育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3.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将教育学的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五、教学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概括;2.教师强调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所达到的教学目标;3.教师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教育学。

六、教学反馈(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2.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肯定,鼓励学生的积极表现。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根据教育学的学习和理解,选择相关论文、调查报告或专题研究等形式,深入探讨和分析教育学对实际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扩展了解教育学的广度和深度。

小学教育专业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教育专业试讲教案模板

一、课题名称:《小动物的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动物生活习性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实物,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小动物的生活特点。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 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 认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动物生活习性的能力。

2. 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 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语言训练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的家在哪里吗?它们是如何生活的?(二)新课讲授1. 认识小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如兔子、松鼠、小鸟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和生活习性。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小动物的生活环境。

2. 描述动物生活习性:-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达。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张小动物的家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是哪种小动物的家。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动物的生活场景。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1. 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小动物,并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2. 收集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资料,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七、板书设计:- 小动物的家- 兔子的家:兔子洞- 松鼠的家:树洞- 小鸟的家:鸟巢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描述等活动,让学生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及其生活环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教育大专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教育大专试讲教案模板

课题:《自然界的奇妙之旅》年级:小学三年级学科:科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自然界的几种常见生物及其生活习性,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表达对自然界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种常见生物,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 难点: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小组合作法- 讲授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自然生物图片或标本- 实验材料(如放大镜、观察盒等)- 小组合作学习表格教学过程:1. 活动:播放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2. 提问: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大自然很奇妙?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3. 总结:引出课题《自然界的奇妙之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观察图片或标本:展示几种常见生物的图片或标本,如蝴蝶、蜜蜂、蚂蚁等。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观察一种生物,并记录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3. 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生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4. 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放大镜观察生物的细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三、巩固练习1. 游戏:设计“猜猜它是谁”的游戏,让学生根据描述猜测生物名称。

2.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四、总结1. 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然界的奇妙之处。

2. 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五、作业1. 课后观察: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或动物,并记录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撰写观察日记: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观察日记,分享自己的观察体验。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教学试讲教案模板及反思

小学教学试讲教案模板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字词的含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侦探故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字词的含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侦探故事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喜欢侦探故事吗?为什么?(二)新课讲授1.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找工具书,了解字词的含义。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对话。

4. 汇报展示: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点评。

(三)巩固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学习方法。

(四)作业布置1. 复习本课生字词,掌握其含义。

2. 课后阅读一本侦探故事,写一篇读书心得。

四、板书设计《小小侦探家》生字词:探、测、谜、解、悬、决、密、码、破、密、电课文内容:小明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箱子,他通过观察、分析,最终找到了箱子里的秘密。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播放侦探故事片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 在新课讲授环节,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在巩固练习环节,通过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5.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资小学试讲教案模板

教资小学试讲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会认“凉、快、闪”等10个生字,会写“凉、快、闪”等10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秋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秋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错误。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生字词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注意字音、字形。

②学生自主拼读,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③教师点评学生的书写,纠正错误。

(2)理解课文内容①教师提问:课文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象?②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 朗读课文,体会情感(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2)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出情感。

5.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秋天的美好。

(2)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秋天的知识?(3)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6. 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朗读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教育专业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教育专业试讲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草原》年级:四年级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蓄”、“隔”等生字,会写“绿茵茵”、“毡房”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草原的美景,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美。

2. 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1. 理解“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词语的含义。

2. 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草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对草原有什么印象?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草原的课文《草原》。

二、新课讲授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字音错误。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提问:a. 课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b. 课文中的哪些词语能表现出草原的美?c. 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作者对草原的什么情感?4.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练习1. 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2. 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 教师挑选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草原的美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课文,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熟读课文。

2. 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了解草原的民情风俗。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草原的美。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试讲优秀教案范文模板

小学试讲优秀教案范文模板

一、课题名称:《XX》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XX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通过实践活动,掌握XX的基本操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 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XX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的热爱。

-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1. XX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XX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1. XX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2. XX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XX相关知识,准备好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XX的美丽景色或奇特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授(15分钟)1. 讲解XX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

2. 展示PPT课件,直观地展示XX的结构和组成。

3. 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XX的操作步骤。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实验器材。

2. 教师演示XX的基本操作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XX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操作方法。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XX的相关知识。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XX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 学生对XX的兴趣是否提高?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XX的兴趣和认知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备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小学全科面试试讲万能模板教案

小学全科面试试讲万能模板教案

1. 让学生了解小学全科教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3. 帮助学生在面试中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小学全科教师的工作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 难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小学全科教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小学全科教师的理解。

(二)主体1. 教师展示小学全科教师的一天工作流程,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环节。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小学全科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3.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三)实践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小学全科教师的工作。

2. 学生分组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

3. 学生代表进行试讲,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学生的试讲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模拟教学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强调小学全科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 学生在模拟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

2. 学生对小学全科教师工作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小学全科教师工作流程、教育教学能力要求等。

2. 模拟教学道具:黑板、粉笔、课本等。

3. 教学评价表:评价学生在模拟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为面试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小学全科教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面试做好准备。

同时,本节课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教编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教编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教编面试试讲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四年级数学《面试试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理解面积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将面积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2. 学具准备:半径为r的圆形图形、长方形图形、正方形图形的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给学生展示几个图形卡片,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面积与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 概念讲解(10分钟)使用教学PPT介绍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定义,例如:在平面上,一个图形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就是该图形的面积。

3. 核心内容讲解与实操(15分钟)将半径为r的圆形图形卡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测量出圆形的直径d,并计算出圆形的面积。

再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卡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测量出边长a和b,并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通过对比三种图形的面积大小,引导学生发现圆形的面积是最大的。

4. 拓展练习与讨论(15分钟)给学生出示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后,计算出各个图形的面积。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并从中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特点,并帮助他们理解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5. 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讨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形状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和规律。

强调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面积计算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课堂上的拓展练习,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准备下节课进行面积测量和计算。

五、板书设计:小学四年级数学面积概念:在平面上,一个图形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就是该图形的面积。

小教面试详细教案范文模板

小教面试详细教案范文模板

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友谊”、“分享”等生字。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等词语。

3. 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体会到友谊的可贵,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树立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掌握“友谊”、“分享”等生字。

2. 学生理解并运用“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等词语。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体会文章情感。

2.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语和文章主题。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情感,体会友谊和分享的重要性。

4. 朗读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环节一:导入1. 播放关于友谊和分享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认为友谊和分享是什么?3. 教师总结:友谊是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分享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别人。

环节二:新课学习1. 学生默读课文,认识并书写“友谊”、“分享”等生字。

2. 小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3. 教师讲解课文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情感。

环节三:角色扮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 角色扮演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表达友谊和分享的情感。

环节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友谊和分享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友谊和分享的短文。

五、板书设计1. 词语:友谊、分享、相互帮助、团结友爱2. 句子:友谊是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分享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别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友谊和分享的重要性。

小学面试试讲套路教案

小学面试试讲套路教案

小学面试试讲套路教案标题:小学面试试讲套路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试讲实践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

2. 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面试题目,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

3. 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教学观点,与评委进行有效的交流。

教学内容:本次试讲的教学内容为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单词教学。

具体内容为介绍身体部位的英文单词。

教学流程:一、自我介绍(5分钟)教师应简要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教学经验,并表达自己对教学的热爱和教学理念。

要表现出自信、亲和力和积极的态度。

二、引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教学道具、图片或者绘本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引入新课内容,例如:“大家知道英语中身体部位都有哪些单词吗?”三、教学内容呈现(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等来展示身体部位的英文单词,并通过口头解释和示范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单词。

2.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口语练习或者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单词。

四、教学训练(15分钟)1.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的活动,如学生分组进行问答、游戏等,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练习,如编写句子、创作对话等。

五、教学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强调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

六、提问环节(5分钟)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提问,与评委进行深入交流。

同时,教师可以主动提问评委,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评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教师也要接受评委的评价和建议,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

注意事项:1. 教师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和流利,要避免一味地读PPT或者教材上的内容。

2. 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教师要准备好教学道具、PPT或者其他教学资源,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小学教育的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教育的试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春天景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绘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与背诵。

2. 诗歌意境的理解。

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

教学准备:1. 课文《春》2. 诗歌朗诵音频3. 多媒体课件4. 绘画材料(彩笔、画纸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诗歌朗诵音频,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美丽的诗歌《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描绘春天景象的词语,如“春雨”、“桃花”、“柳絮”等。

2. 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词语,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春天景象。

4.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描述,并派代表发言。

5. 教师点评学生的描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四、朗读与背诵1. 教师示范朗读诗歌,学生跟随朗读。

2.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评选出最佳朗诵小组。

3. 学生背诵诗歌,教师巡回检查。

五、拓展延伸1. 教师播放有关春天的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 学生用彩笔和画纸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与背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布置作业1. 背诵诗歌《春》。

2. 画一幅描绘春天的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教资面试小学试讲教案模板

教资面试小学试讲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雷雨前后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课文理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雷雨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1. 体会课文情感:理解雷雨前后的心情变化。

2. 理解课文寓意: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夏天的雷雨》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 生字卡片、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夏天的雷雨相关图片和音乐,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夏天雷雨时会发生什么吗?引出课题《夏天的雷雨》。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齐读,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读音错误。

3. 小组讨论: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雷雨前后有什么变化?4.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三、新课讲授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雷雨前后的心情变化。

2. 提问:雷雨前后,小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雷雨前,小作者心情急切;雷雨时,小作者心情紧张;雷雨后,小作者心情愉悦。

4. 教师讲解课文寓意: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答。

2. 学生展示解答过程,教师点评。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写一篇关于夏天的雷雨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潜能。

小学试讲课文教案设计模板

小学试讲课文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读、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技巧。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标题,感受课文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或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词。

(2)学生小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3. 合作探究(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2)学生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分享讨论成果。

4. 朗读指导(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感受课文节奏和情感。

(2)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等。

3. 朗读水平:学生的朗读技巧、情感表达等。

4.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热爱程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九色鹿如此高尚,对调达又有如此大恩,而调达却因为重金悬赏出卖了他,调达仅仅只是忘了恩吗?还忘记了什么?
誓言。(第五自然段,重点体会“郑重起誓”、“绝不说”、“承诺”、“严肃认真坚定”。)
⑦善良的九色鹿,听到调达如此认真严肃的起誓,相信了他!当他得知调达出卖了他,他是怎样的心情?(气愤)
⑧面对士兵的包围,调达的出卖,九色鹿是怎样做的呢?
3、教学结束后要重视个性化的课后反思,对教学进行理性反思、分析和评价,来理清思路、提高认识、改进教学。
4、本作业要求编写两节课的详细教案,并根据教案实施教学,课后完成教学反思。
一份详细的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授课课题
教学单元、课文题目或主题
授课时间、班级
月日、第周、星期、第节、年级班
授课类型
综合课、讲授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
教学过程
体现教学步骤,包括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教学进程
作业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后记
上课之后记载这堂课的教学经验和问题,反思其中的得失
备注
试讲教案
课题
《九色鹿》
试讲人姓名
所在班级、专业
班级:
试讲科目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时间
45分钟
选用教材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
8、语速快慢适中□□□□□
9、情绪饱满□□□□□
10、与学生积极互动□□□□□
11、学生思维活跃□□□□□
12、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指导老师签名:日期:





个人签名:日期:
①“重金”是什么意思?很多很多钱。
②那么看到这么好的机会调达是怎么做的?那他是怎么想得呢?(齐读第七自然段)
⑵提问:国王为什么要重金去抓九色鹿呢?谁能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呢?(指名回答,齐读)
(第六自然段)“有一天,这个国家的王妃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头双角洁白如雪、身披九种鲜艳毛色的鹿。她突发奇想:如果用这只鹿的毛皮做件衣服穿上,我一定会显得更加漂亮!于是她缠着国王要他去捕捉九色鹿。”
学生交流。(是九色鹿对他的恩情,是他发过的重誓)
①什么恩情?从哪里知道的?
(第二自然段。齐读。)(多次朗读)
从“挣扎”“突然”“救命啊,救命”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急;从“立即”、“纵身”体味九色鹿的品质见义勇为,不顾自身安危,毫不迟疑,急他人之所急的品质。
②此时此刻被救的调达是怎样的心情?(感激)
③从哪里感受到的呢?
课后教学反思




请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的方框内打“√”
很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符合很符合
1、教材分析得当□□□□□
2、课前了解学生原有经验□□□□□
3、目标设计符合单元要求□□□□□
4、目标设计切合学生实际□□□□□
5、教学目标基本完成□□□□□
6、教学方法使用得当□□□□□
7、语言表达清晰流畅□□□□□
2.提问:看来这句话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九色鹿非常气愤,那他为什么气愤呢?(生:因为调达见利忘义)。
3.那么老师的问题就来了,调达是见了怎样的利,忘掉的又是怎样的义呢?
⑴提问:谁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告诉我们调达是见到怎样的利?(学生举手回答,或齐读出来)
“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思考能力,能通过朗读对故事中的人物有比较主观的评价能力,同时,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学习这种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的课文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开多元解读。对《九色鹿》的故事,学生充满好奇心,容易融入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之中,从而受到要乐于助人、不图回报及其要诚信做人的思想教育。对于本单元的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学生不会感到太多的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去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再指导学生朗读感悟。学习复述故事。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处在向高年级过渡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比如能够自学生字,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够抓住课文中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借助课文批注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读课文过程中的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等。这些是设计教学的起点。
2.从学生的回答引入九色鹿
3.板书课题:22.九色鹿
(二)走进故事,研读课文:
1.回顾内容,通过问题引出关键段落,内容:
(1)提问:这是篇关于九色鹿的故事,故事中除了九色鹿以外,还出现了哪些人物呢?这些人物之间发生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呢?(学生自由发言,点名回答。)
人物:九色鹿,调达、国王、王妃。
故事:《九色鹿》讲的是生活在山林中的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千恩万谢,郑重起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见利忘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
调达:见利忘义,恩将仇报、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灵魂肮脏。
⒉提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做人要像九色鹿一样善良,乐于助人。要恪守信用,不能像调达一样见利忘义。
(四)作业布置:
1、把九色鹿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以“九色鹿我想对你说……”开头,写出你想对九色鹿
板书设计
22.九色鹿
指导老师签名:日期:
大家来齐读一下。体会九色鹿义愤填膺。同时沉着机智的形象。有感情朗读。
(反复朗读,体味感情。指名读,齐读,小组读等。)
⑨结果怎样呢?
大家齐读最后一段,读出大快人心的感觉。
(三)深化总结:
⒈提问:故事讲完了,调达是一个怎样的人,九色鹿是一只怎样的鹿呢?(学生讨论,发言)
课件出示:
九色鹿:善良美丽、见义勇为、不求回报、敢于斗争,沉着勇敢。
引导:对,就是因为王妃梦见了九色鹿,觉得很美。
⑶提问:王妃梦中的九色鹿已经很美丽,那么真实的九色鹿是怎样的呢?课文中哪里有介绍?
①第一自然段。重点体味“洁白如雪”“九种鲜艳毛色”,“漂亮极了”
②体会九色鹿是一种十分漂亮,可爱的动物。
⑷提问:一个大大的利摆在调达面前,他就把“义”给忘了,他忘掉的是什么“义”?
小学教育专业校内实习试讲教案设计模板
教案编写说明与要求:
1、教案时教师上课的重要依据。新教师应根据每次课的具体任务、类型与结构编写详细个性化的教案。
2、新教师需要依据自身能力,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通用性教案实行个性化修改,在参考优秀教案时一定要本班学生的注意教情、学情分析,把握教学细节的设计,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关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注重学习的反馈与调控。
教学重点
1.把握理解重点词语,总结人物性格特点
2.理清课文内容及思路,用自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语言讲述故事
3.让学生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难点
1.理清课文内容及思路,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2.让学生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提问:同学们,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吗?(学生自由回答。)
(2)提问:那么这么精彩的故事,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那些句子或者语言?(同学举手回答。)
引导:(第八自然段)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
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学习需要和存在的学习问题
教材分析
分析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每本教材和每个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要求
按课程标准确定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
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的,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中不能理解或理解有困难的地方
教学方法
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
课型
讲授课
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角度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思路
能力目标:重点理解段落中关键词语的用意,体会人物情感
情感目标:抓住关键成语概括文章大意,概括主要人物形象,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念,使学生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第三自然段。从“连连”、“永远”、“终身”感受调达对九色鹿的万分感激。(反复朗读体会感情。)
④面对调达的感激,九色鹿又是怎么做的呢?(不求回报)
第四自然段
⑤读到这里,你眼前的九色鹿又是怎样的呢?他还仅仅只是我们刚刚所说的只是一只美丽可爱的鹿吗?
对,多美的九色鹿呀,他不仅外表漂亮,而且心地善良,高尚,他救人于危难却不求回报,真是真善美的化身啊!
教材分析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第22课的课文,体裁是民间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调达的命,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利出卖了九色鹿,最终受到了惩罚。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学生会比较喜欢。同时它与《诚实与信任》、《珍珠鸟》一起共同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从古至今,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异国他邦,诚信始终是人类所推崇的美好品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