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飞虎队”军医三代人的昆明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美国“飞虎队”军医三代人的昆明情
作者:阿友
来源:《百姓生活》2015年第10期
在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医学博士克林顿·米莱特中校,曾作为“飞虎队”一名战地医院的军
医来到中国昆明,与中国军民并肩抗日。他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工作之余用当时只在美国有售的柯达彩色胶卷,拍摄了152张战地照片。这些照片成为最早记录昆明人文市井的彩色资料,客观反映了当时中国军民精神风貌。
抗战胜利59年后的2004年,米莱特中校的长子葛瑞格遵从父亲遗愿,带着这批照片到昆明展出,不但在昆明引起了轰动,而且寻到了照片中的部分主人及其亲人。2005年,葛瑞格
带着侄子杰西到昆明再次举办父亲的老照片展览。展览结束后,杰西又在昆明生活了几个月,追寻祖父当年在昆明的足迹。如今,杰西定居昆明,他还在昆明收获了一份甜蜜的爱情……
“飞虎队”军医去世前给长子留下嘱托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迫使重庆国民政府投降,对香港和仰光实行轰炸,接着又切断滇缅公路,使美国大量援华物资无法运进中国。
1942年4月,中美两国决定联合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驼峰航线”。从1942年4月至1945年11月,美国陆军航空队经由“驼峰航线”,从印度运往中国的物资约有65万吨。盟军为此也付出极大代价,据不完全统计,“驼峰航线”损失飞机563架,损失机组人员超过1500人。为救治受伤飞行员,美国医学博士克林顿·米莱特中校于1944年奉命来到昆明,在滇池岸边组建了拥有1000张床位的战地医院——美军陆军第172医院,并任副院长。
热情开朗的米莱特医生在昆明工作生活期间,结交了很多当地朋友,还收养了2个孤儿。烽火岁月里,他几乎每天都要抽空给远在美国的妻儿写封家书。在家书中,他描述昆明优美的人居环境,流露出对昆明的山水、小吃和当地居民的喜爱之情。米莱特的妻子经常将这些书信念给4个孩子听,使孩子们从小在心里充满了对中国的好奇和向往。闲暇时,米莱特还用当时国际上先进的相机拍摄了百余幅彩色照片,主题不仅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后方军民的斗志,还表现了当时昆明的风土人情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国陆军172医院迁至上海,米莱特返回美国,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他退役后,在家乡开了一间诊所,他带回美国的那些昆明老照片,就珍藏在自家的阁楼里。晚年在思念中国的岁月时,米莱特会拿出这些照片一遍又一遍地欣赏,跟妻儿讲述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念叨着有机会一定再去中国昆明看看。1964年,米莱特在罹患肺癌离世前,
叮嘱长子葛瑞格将来找机会把这些照片带回中国昆明,替他看看昆明的变化,并寻找当年结交的一些老朋友和照片中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