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时间关系图像教学案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案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案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案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案1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理解速度—时间图像.2、理解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能力目标进一步训练用图像法表示物理规律的能力.情感目标渗透从简单问题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维方法.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加速度概念及匀变速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两个知识点:速度—时间图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教材的编排自然顺畅,便于学生接受,先给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再根据具体的实例(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进一步突出了“图像通常是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作出的”这一重要观点,并很自然地给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最后,阐述了从简单情况入手,及理想化的处理方法,即有些变速运动通常可近似看作匀变速运动来处理.教法建议对速度——时间图像的学习,要给出物体实际运动的情况,让学生自己建立图像,体会建立图像的一般步骤,并与位移图像进行对比.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的'学习,也要通过分析具体的实例,认真体会“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特点,教师也可以给出速度变化相同,但是所用时间不等的例子,或时间相同,速度变化不等的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速度——时间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教学难点:对图像的处理.主要设计:1、展示课件:教材图2—15的动态效果(配合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体会速度——时间图像的建立过程.2、提问:如何从速度——时间图像中求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3、上述两个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是怎样的?(让同学自己画出,并和速度——时间图像进行对比)4、展示课件图2—17的动态效果〔配合做匀加速运动的汽车运行情况(显示速度计)引导同学:采集实验数据,建立坐标系,描点做图.5、展示课件图2—18的动态效果(配合做匀减速运动的汽车)引导同学:画出它的速度——时间图像.6、提问:上述两个汽车运动过程有什么特点?引导同学发现“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的特点.7、举例:①速度改变相等,所用时间不等的情况.②经过相同时间,速度改变不相等的情况.8、小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探究活动请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车(假设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观察汽车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数据,即记录汽车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数据用速度——时间图像表示出来,并将你的结果讲给周围人听。
高一物理速度与时间关系教案
高一物理速度与时间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速度与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2. 学会分析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掌握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
3. 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图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速度-时间图像与加速度的关系,速度-时间图像的区域分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演示,讨论研究。
【教学过程】一、前置知识(5分钟)1. 回顾速度的定义。
2. 介绍时间的概念。
3. 教师简单展示速度-时间图像,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5分钟)1. 了解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基本关系。
2. 通过案例分析,掌握速度与时间的计算方法。
3. 实验演示:利用运动传感器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速度,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4. 讨论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讨论速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速度-时间图像的特点。
三、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20分钟)1. 了解绘制速度-时间图像的基本步骤。
2. 通过练习,掌握如何绘制速度-时间图像。
3. 分析速度-时间图像与运动的关系,掌握速度图像的基本特征。
四、应用速度-时间图像解决问题(20分钟)1. 通过讨论,探讨速度-时间图像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2. 利用速度-时间图像解决相关问题,例如:小车在直线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少?3. 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相关问题。
五、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时间图像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课后自主思考速度与时间的其他应用。
【板书设计】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速度-时间图像与加速度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案例、练习等形式,着重从速度与时间的基本概念、关系及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入手,使学生能够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图像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强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课后学习中更加自主思考,做到真正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课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共课时第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根据实验得到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构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模型,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能根据v-t图像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理解公式的含义。
3.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或图像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的实际物体。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
重难点重: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难:通过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推理、讲授教学过程课前、课中反思复习引入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在下图中描绘物体以6m/s的匀速直线运动。
2.我们所描述的v-t图有什么特点?3.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学生回答:略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与表扬。
教师进一步提问下图中a1、a2、a3的值分别为多少?学生活动:仔细的计算并且作答。
教师活动:及时的点评及表扬新课教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师活动:补充与总结上述学生的回答。
总结:1.物理意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条件:(1)运动轨迹是直线(2)加速度恒定不变3. 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课堂练习:分析下列图像是不是匀变速运动思考与讨论教材图2.2-3 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 图像。
它的速度怎样变化?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即t =t′时,速度的变化量v′和v 总是相等的吗?物体在做匀变速运动吗?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小组讨论,选取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对学生发言进行点评与总结总结:并画出相应图像。
1.在v-t图像中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大小。
倾斜程度逐渐变大,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倾斜程度直角变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为零,速度越来越大,最后匀速。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公式推导某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该质点在初始时刻速度为v0,加速度为a,则t秒时的速度v是多少?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初中数学直线公式表达该图像? 学生回答:我们只记得y=kx+b教师提示:我们能不能用高中物理所学物理量来取代呢? 学生回答:v=v 0+at教师提问:上面我们是从图像加数学得来的,那有没有物理的方法得到呢?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思考,如何小组讨论。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观察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解释速度的变化率即为加速度。
引导学生观察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演示或视频播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速度与时间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程度。
检查学生对速度与时间关系观察的准确性和记录的完整性。
第二章:理论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引导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
2.2 教学内容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v = v0 + at。
解释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截距表示初速度。
2.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
引导学生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加深对关系式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评估学生绘制速度时间图像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第三章:实验验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测量不间点的速度。
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数据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分析实验结果。
3.3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并进行数据分析。
3.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检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对速度时间图像的理解。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图像分析运动状态。
速度—时间关系图像教学案
直线向下倾斜:负向匀速
t轴上方:速度为正值
t轴上方:速度为负值
直线的斜率
表示速度的大小
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倾斜程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速度大小的比拟
根据图像பைடு நூலகம்倾斜程度
根据速度绝对值的大小
图像为曲线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主探究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
点评
问题探究二、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1)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那么两质点〔〕
A、2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B、.相向运动
C、.第2s末相遇
D、.第2s末速度相等
〔2〕假设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v-t图象如右图所示,那么该质点〔〕
A、.t=2s时,离原点最近
A.假设纵轴表示位移,图象中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假设纵轴表示速度,图象中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假设纵轴表示位移,由图象可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D.假设纵轴表示速度,由图象可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学生自主探究
本节小结
师生合作
教后感:
B、t=4s时,离原点最远
C、t=6s时,回到原点
D、.t=8s时,回到原点
点评:
问题探究三、根据v-t图象求位移、加速度
右图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可知在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是;在10~40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在40~6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是。
点评:
反应练习:
如右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掌握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运用速度-时间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教学难点:1. 速度-时间图象的绘制与分析。
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滑轮组、细绳、小车、刻度尺、计时器等。
2. 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物理动画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有何关系?2. 知识讲解: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得出速度-时间公式v = v0 + at。
3.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小车在不间下的速度变化,验证速度-时间公式。
4. 分析讨论:5. 知识拓展:讲解加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加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作用。
6.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个速度-时间图象,分析图象中的运动状态。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等方面,评价学生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方面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主动探索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物理动画,直观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图象的绘制和分析。
3. 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如何变化?2. 讲解速度-时间公式,并通过示例解释其应用。
高中物理速度时间关系教案
高中物理速度时间关系教案
教学内容:速度时间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速度时间关系的概念;
2.掌握速度时间图象的画法;
3.能够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求解其他相关物理量。
教学重点、难点:
1.速度时间关系的概念;
2.速度时间图象的绘制;
3.速度时间图象的分析与求解。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及文具。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小明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他在不同时间段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那么他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二、讲解(15分钟)
1.简单介绍速度时间关系的概念;
2.讲解速度时间图象的画法及其含义;
3.讲解如何从速度时间图象中求解其他相关物理量。
三、示范(1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速度时间图象,并请学生一起完成,说明每个部分的含义。
四、练习(15分钟)
1.学生根据给定的速度时间图象,求解相应的物理量;
2.学生自行绘制速度时间图象并解答相关问题。
五、总结(5分钟)
对速度时间关系的概念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课下的复习和巩固。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复习速度时间关系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
通过上述教学步骤,学生对速度时间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速度时间图象的画法及其应用。
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勤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直线运动教案:速度时间图像的应用
直线运动教案:速度-时间图像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含义。
2、掌握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
3、能够通过速度-时间图像计算物体的位移、平均速度和加速度。
二、教学过程:1、引入与导入在物理学中,我们学习过物体的直线运动,知道了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那么,在物体的直线运动中,如何用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呢?2、知识讲解速度-时间图像,是指在坐标系中,时间作为横轴,速度作为纵轴,所得到的一种图形。
速度-时间图像上的每一点,其纵坐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速度,横坐标表示该时刻物体的运动时间。
1)绘制速度-时间图像的方法由于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其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化。
因此,要绘制出速度-时间图像,需要先确定物体运动过程中某一瞬间的速度值,然后再将该速度值标注在相应的时间轴上。
在依次计算出物体每一瞬间的速度值,然后再连成一条光滑的曲线,这条曲线即为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
2)速度-时间图像表示的运动信息速度-时间图像能够表达物体的运动,通过速度-时间图像的分析和解读,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移、平均速度和加速度。
具体方法如下:(1)物体在速度-时间图像上的位移,等于速度-时间图像下与时间轴之间的面积。
(2)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速度-时间图像上这段时间内的纵坐标变化值除以时间间隔。
(3)物体的加速度,是指速度-时间图像上曲线的斜率。
当曲线呈直线时,其斜率即为加速度的大小,当曲线呈弯曲时,加速度的大小可以由曲线的切线来估算。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法、以图表法辅助教学、PPT展示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四、教学重难点:1、速度-时间图像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2、速度-时间图像对物体位移和平均速度的计算。
3、速度-时间图像对物体加速度的计算。
五、教学评估:1、出示速度-时间图像并让学生进行解读。
2、出示简答题,让学生根据速度-时间图像计算物体的位移、平均速度和加速度等。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共五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共五篇]第一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三维目标㈠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υ-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㈡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
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υ-t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υ-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四、教学方法:图示法,例证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表格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有什么样的变化关系?教师总结: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如果一个物体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加速度不变,那么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如何变化呢?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呢?学生讲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
教师总结:板书 [新课教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匀速直线运动⑴定义:沿一条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⑵特点:任一时刻的速度总相等。
⑶υ-t图象:a、图象特点: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b、向正方向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图线位于时间轴上方。
c、向负方向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图线位于是时间轴下方。
提问:加速度恒定的运动有什么样的特点呢?2、匀变速直线运动⑴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⑵特点:速度均匀变化。
⑶υ-t图象的特点:一条倾斜的直线。
⑷图象反映的物理信息:①任一时刻速度的大小、方向及任一速度所对应的时刻;②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③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会推导,能进行有关计算。
3、知道v-t图象的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研究v-t图象,寻找规律,发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并发现规律,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2、体验同一物理规律的不同描述方法,培养科学价值观。
3、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1、学会用v-t图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并会运用。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描绘运动物体的v-t图象,本节课我们就从v-t图象入手,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新课教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v-t图象(课件展示),它们分别表示物体在做什么运动?生1:①中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2: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说明物体在做假速直线运动。
师:仔细观察②中物体速度增加的有规律吗?生:是均匀增加。
如果取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变化量是相同的。
师:很好。
请同学们自己画图操作,试一试。
学生自己画图,动手操作教师用课件投影,进一步加以阐述。
师:我们发现每过一个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增加量是相等的。
所以无论△t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v的变化量△v与时间的变化量△t 之比△v /△t都是一样的,即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投影出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uniform variable rectilinear motion )。
速度时间图像教案
速度时间图像教案教案标题:速度时间图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用图像表示。
2. 掌握绘制速度时间图像的方法。
3. 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含义,能够通过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准备:1. 教师:计算机、投影仪、白板、彩色笔。
2. 学生:笔、纸。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辆汽车在不同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图像。
2. 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并让他们描述图像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知识讲解:1. 教师解释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即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 教师介绍速度时间图像的概念,即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来表示物体的运动情况。
3. 教师讲解如何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包括选择合适的时间间隔、确定坐标轴的刻度等。
示范演示:1. 教师选择一个简单的运动情景,如一个人从静止开始匀速行走的过程。
2. 教师通过计算位移和时间的比值,得到不同时间点的速度。
3. 教师在白板上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并解释图像的含义。
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选择不同的运动情景,绘制速度时间图像。
2.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运动过程、测量位移和时间,或者利用已知的速度与时间数据进行绘图。
讨论与总结:1. 学生展示他们绘制的速度时间图像,并互相讨论图像的特点和运动情况。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速度时间图像的特点和分析方法,强调速度时间图像对于理解物体运动的重要性。
拓展应用:1.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运动情景,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并解释图像的含义。
2.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或观察他人的运动来获取速度与时间的数据,再绘制速度时间图像。
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速度时间图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绘制相应的速度时间图像。
2. 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从速度时间图像中计算出物体的位移和加速度等相关信息。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践操作和讨论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速度时间图像的知识。
速度和时间的关系(高中物理教案)
第4单元: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像,以及如何用图像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运动的v-t图像的物理意义。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运动和非匀变速运动。
教学重点速度——时间图像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使学生在图像的基础上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位移图像和速度图像的区别教学方法类比法、讨论法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复习“位移——时间”图像(出示投影片)某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问:线段OA,AB表示物体的位移速时间如何变化,物体做什么运动,其直线的斜率表示什么?学生回答:OA段,位移S随时间不断增大,是过原点的直线,作匀速直线运动,其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AB段,位移s不断减小,减小到O在负方向位移又不断增大,说明物体的运动方向与OA段的运动方向相反,其斜率为负,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
归纳总结(出示投影片)1、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可直接得到位移的大小、正负的变化。
2、在某一段时间里的直线斜率的大小即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为正,说明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为负,说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
二、新课教学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前面我们认识了位移——时间图像,我们这节课来认识一副新面孔:速度——时间图像,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学习,类比推理回答如下问题:(1)如何建立关于速度——时间的坐标轴;(2)同学们把书合上,当一物体以v=2m/s的速度匀速前进,作出它的v—t图像(学生板演);(3)从图像中能获取什么物理信息?师生共同分析:从速度——时间图像这个叫法看,是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以t 轴为横轴,v轴为纵轴,建立坐标系。
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不随时间变化,只能是与t 轴平行的直线。
从图像中可获得:(1)速度的大小、方向(2)从s=vt可获得:边长为v和t所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就是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
(即图中的斜线阴影部分)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一个物体做的运动具有这样的特点,同学们细分析所给数据,回答以下问题(出示投影片)问题(1)从出示的数据同学们可看出什么规律?(2)根据数据作出v—t图像学生讨论得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每隔5s,速度增加约10km/h,也就是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速度的改变量相等。
初中速度时间图像教案
初中速度时间图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概念和特点;2. 学会如何读取速度-时间图像中的信息;3. 能够运用速度-时间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速度-时间图像的概念和特点;2. 如何读取速度-时间图像中的信息;3. 运用速度-时间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2. 运用速度-时间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仪;2. 速度-时间图像的示例;3. 实际问题的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速度-时间图像的概念;2. 向学生展示一些速度-时间图像的示例;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速度-时间图像的特点。
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速度-时间图像的概念和特点;2. 教授如何读取速度-时间图像中的信息;3. 示例讲解如何运用速度-时间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三、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绘制一些简单的速度-时间图像;2. 让学生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回答一些问题;3. 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2. 强调速度-时间图像的概念和特点;3. 提醒学生注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运用速度-时间图像。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类型的图像,如位移-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等;2.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如多物体运动的问题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速度-时间图像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如何读取速度-时间图像中的信息。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速度-时间图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速度-时间图像的特点,以及合理运用速度-时间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物理速度时间图像教案
高中物理速度时间图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含义和作用。
2. 掌握如何根据速度时间图像求解运动的相关问题。
3. 提高学生的图像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1. 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
2. 速度时间图像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如何解读速度时间图像。
2. 如何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求解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介绍速度时间图像的作用和意义。
2. 展示一组速度时间图像,让学生尝试分析图像中的运动情况。
二、学习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包括选择坐标轴、标注时间和速度等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尝试绘制一组速度时间图像。
三、探索速度时间图像与运动的关系(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一组速度时间图像中的运动情况,尝试描述每个图像所代表的运动。
2.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速度时间图像与运动的关系。
四、应用速度时间图像求解问题(15分钟)1. 教师出示几道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来解答。
2. 学生分组讨论解题思路,尝试求解问题并展示答案。
五、巩固和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速度时间图像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方法。
2. 提出延伸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速度时间图像的更多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练习或作业,要求学生练习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解题能力和图像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速度时间图像与运动的关系以及利用速度时间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图像、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初中速度图像教案
初中速度图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图像的概念和特点;2. 学会如何从速度图像中获取物体的运动信息;3. 能够分析速度图像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教学重点:1. 速度图像的概念和特点;2. 从速度图像中获取物体的运动信息;3. 利用速度图像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速度图像实例;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探讨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时间的关系。
2. 学生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物体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速度图像的概念:速度图像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物体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表。
2. 讲解速度图像的特点:速度图像是一条曲线,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3. 讲解如何从速度图像中获取物体的运动信息:通过观察速度图像的斜率、截距和曲线形状,可以了解物体的加速度、初速度、末速度等信息。
4. 讲解速度图像的应用:通过速度图像可以解决实际物理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位移、平均速度等。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实例:甲、乙两车运动的速度图像。
2. 分析实例:通过观察速度图像,获取甲、乙两车的运动信息,如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等。
3. 解决问题:根据速度图像,计算甲、乙两车的位移和相遇时间。
四、练习与讨论(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速度图像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2. 学生练习:独立完成练习题。
3. 讨论与解答: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速度图像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速度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3. 教师总结:强调速度图像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延伸:1. 深入学习速度图像的其他知识点,如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等;2. 探索速度图像在实际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如运动物体的位移计算、相遇问题等。
初学者必备!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物理教案
初学者必备!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物理教案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物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掌握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以及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重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特点,并引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概念解释
教师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师通过例题分析和实验展示,让学生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掌握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
4、练习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锻炼实际应用能力。
5、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程的教学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今后在物理学习中需要注重细节和实践操作。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程采用讲解、实验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优化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
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具和实验器材,以及课件和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巧妙运用实验演示和练习等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实践能力。
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反思,教师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2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及其内涵。
4、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并能运用分析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
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一时间公式的理解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多媒体刻度尺教学过程:(播放动画)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现象问题1:小车做什么样的运动呢?[学生归纳] 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问题2:如何来描述小车的运动情况呢?请大家回忆有什么方法可以描述运动。
[学生思考并归纳] 用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可以直观的反映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请学生回答v-t图象的构成,并用课件展示问题3: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怎样的图形呢?从小车的速度计可见小车运动的速度为0.5m/s。
[学生探究活动]结合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思考,提出研究方法,并让学生实施研究方案,并将研究方案进行展示,思考讨论并归纳图象的特点。
教师总结归纳一、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课件展示)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类比探究] 如图2—2—1所示问题4:请同学们思考讨论课件展示的两个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在v-t图象中能看出哪些信息呢? 左图和右图有什么不同和相似的地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研究,思考分析归纳不同与相似之处。
高一物理第二章第四节 速和时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试验版
高一物理第二章第四节速和时间的关系教案人教试验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像,知道如何用速度——时间图像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2.知道匀速直线的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能从速度——时间图像上直接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并能求出位移.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的特点及物理意义.4.领会用速度——时间图像处理运动问题的优点.(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s-t图像与v-t图像的对比,让学生参与活动和自学讨论的教法,培养学生的能力.2.利用v-t图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德育透点教学过程中,渗透图像这种方法处理问题的优越性在于可以直观、清楚地表示出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便于从总体上认识运动过程的特点,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对v-t图像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图像的自然美二、学法引导1.教师通过实验引入问题,组织学生讨论.2.通过讲解阐述v-t图像的特点和意义及应用.3.利用适当的例题进行训练巩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2.难点怎样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3.疑点通过v-t图像求位移.4.解决办法通过实验数据得出v-t图像,使学生明确v-t图像的物理和几何意义.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带有刻度的长木板、金属小球.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演示匀速直线、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组织学生讨论其运动特点.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数据测量,找出各组数据,利用描点法绘制v-t图像.3.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图像的特点及物理意义.4.学生板演练习.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略)(二)整体感知本节为后面研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作准备,使学生掌握用v-t图像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方法.(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v=s/t是不变的,即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如何用图像来反映这种运动呢?(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v,横轴表示时间t,作出的v随t变化的图像叫速度一时间图像,简称v-t图像.演示:让金属小球沿水平放置的木板运动,运动速度几乎不变,可看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v=s/t,若测得v=0.5m/s,作出小球运动的v-t图像.根据小球的运动可得下列数据,把各组数据用描点法作在图上(如图2-4所示)运动时间t/s 小球速度v/m·s-10 0.51 0.52 0.53 0.54 0.5图2-4可见: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例如图2-5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根据图像回答图2-5①甲、乙两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②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分别为多大?(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s=v·t,而v·t值正好是图像下面的面积(如图2-6所示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图2-6可见:v-t图像下面的面积值等于位移的大小.2.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分析]怎样理解“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相等”?(1)某一时刻,物体甲的速度为2m/s,经1s后速度变为5m/s,又经ls后速度变为8m/s,则这个物体每经过1s速度增加3m/s,这样的运动称为匀加速直线运动.(2)某一时刻,物体乙的速度为30m/s,经1s后速度变为24m/s,又经1s后速度变为18m/s,则这个物体每经过1s速度减少6m/s.这样的运动称为匀减速直线运动.(3)严格地说,应该是“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都相等”的运动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说明]有些物体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但有时可近似看成匀变速运动.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1)匀加速直线运动演示:让金属小球沿斜木板下滑,速度越来越大,小球的运动就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例如:某人坐在汽车驾驶员身旁,在汽车起动时,注视速度计,每隔2s记下一个速度计上的值,得到下表,根据表中数据,用描点法作在图上,得到v-t图像如图2-7所示.运动时间t/s速度v/km·1 h0 02 34 66 98 12图2-7 (2)匀减速直线运动演示,让金属小球以某一速度开始,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速度越来越小,小球的运动就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例如:某人坐在汽车驾驶员身旁,在汽车刹车时,注视速度计,每隔3s记下一个速度计上的值,得到下表,根据表中数据,用描点法作在图上,得到s-t图像如图2-8所示.运动时间t /s速度v/km·1 h0 603 456 309 1512 0图2-8图2-8可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例如:如图2-9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根据图像回答图2-9①甲、乙两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②甲、乙两物体谁的速度变化快?(四)总结、扩展1.什么是v-t图像?2.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各有什么特点?3.根据v-t图像怎样求位移?对匀速直线运动,图像下面的面积值为位移的大小.若面积在横轴上面位移为正,若面积在横轴下面位移为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样是图像下面的面积值为位移的大小.八、布置作业练习四(1)(3)(4)九、板书设计四、速度和时间的关系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结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平行于t 轴的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结论:v -t 图像下面的面积值等于位移的大小. 2.匀变速直线运动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 (1)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 (2)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结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十、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用二次函数的配方法求解物理极值设有二次函数,y =a 2x +bx +c =a (2x +x b x +224ab )+c -a b 42=a (x +a b 222)+ab ac 442- 若a<0,则y 有极大值,当x =-a b 2时max y =a b ac 442-若a >0,则y 有极小值,当x =-a b 2时min y =ab ac 442-例 甲、乙两辆汽车同方向行驶,当t =0时,甲车以10m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初速为2m /s 、加速度为2m /2s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试问在什么时刻,甲车在前时,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解析 因为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有甲S =10t ,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乙s 2=2t +2t设∆s 为甲车在前时,两车相距的距离,则∆s =甲s -乙s =-2t +8t 因为a =-1,b =8,c =0,所以有极大值,即当t =-ab2=4s 时 有∆s max =ab 42-=16m ,所以,当t =4s 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为16m .十一、随堂练习1.将某小球以20m /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过2s 小球上升到最高点,则它在这个过程中的v -t 图像是图2-10中的哪一个?图2-102.沿竖直方向上升的某电梯的v-t图像如图2-11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0~2s内,电梯每秒速度改变为______.(2)10s~14s内,电梯每秒速度改变为_____.(3)比较0~2s和10s~14s两段时间,电梯的速度变化快慢,答______.(4)2s~10s,电梯怎样运动,答_______.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为____m图2-113.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2-12所示,则物体做()图2-12A.往复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4.辨析以下两图的区别答案:1.C2.(1)增加2.5m/s(2)减少2.5m/s(3)两段速度快慢一样(4)以5m/s速度匀速上升,40m (3)C (4)略。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教学设计
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使学生对速度公式获得具体的认识.也便于巩固所学知识,教材从上节探究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得到v-t图像入手,析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运动小车的加速度不变,由此定义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为了扩展学生的认识,在“说一说”栏目中列举了一个加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的例子.速度公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匀变速运动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猜想速度公式之后再从公式变形的角度推出.教材最后通过两个例题加深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本节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突破重点及难点。
二.教学重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2课时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速度公式,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2·通过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并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速度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的欲望.2·通过v一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四.教学过程故事导入20XX年2月·在长春市青年路上,一位女士推着一辆电动车在斑马线上,正准备穿过马路·突然,一辆小轿车自西向东冲了过来。
站在斑马线上的女士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撞飞了出去·由于小轿车以超过了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推车的女士一下子被撞飞了两米多高,然后重重地摔在了肇事车辆的挡风玻璃上,接着又掉在了路中心,当场不省人事.可见,速度过大会带来严重危害.但若司机紧急刹车的话,就有可能避免这场灾难.若司机刹车之后,小轿车会做什么样的运动?需要用多长时间刹车才能避免灾难.五.情景导入播放影片资料(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直到落到地面.运动员在打开伞前做什么样的运动?在打开降落伞之后又做了什么样的运动呢?(假设空气阻力恒定)运动员的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打开降落伞的时间是运动员任意选取的吗?图Z—Z—Z六.复习导入复习旧知识:1.速度一时间图象的意义: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即质点在不同时刻的速度.2.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绘制:{描点作图法计算机绘制v-t图象(如Excel) 课件展示:图2—2—3 图2—2—4以上两图为两个质点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图2—2—3表示质点在任意时刻速度均不变化,它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图2—2—4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与上节实验中,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一t图象相同.它表示质点在做什么样的运动?推进新课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程度往往不同.就是同一物体的运动,在不同的过程中,运动情况也不一定相同.比如:火车出站时速度由零逐渐增大,速度达到一定值后匀速运动,进站时速度逐渐减小至零.整个过程中,运动情况不同.教师设疑:火车在不同阶段速度如何变化?加速度发生变化吗?交流讨论:火车出站时速度增加,其v一t图象如同上节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 一t图象;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速度不变,v -t 图象是平行于轴的直线;进站时速度逐渐减小,三个阶段7J —f 图象分别如图2—2—5甲、乙、丙所示:1.在以上三个v 一t 图象中,取相同时间t ∆看速度v ∆的变化量如何变化.发现图甲 |v ∆>0,且数值相同,图乙v ∆=0,图丙v ∆<0且数值也相同.2.取相同时间间隔't t ∆〈∆观察v ∆的变化,结论与上述相同.3.取相同时间间隔'''t t ∆〈∆,观察v ∆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物体运动的位移有正负之分,在v-t图像中,图像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在t轴上方,位移为;在t轴下方,位移为。
7、x-t图像和v-t图像的比较:
x-t图像
v-t图像
图像的物理意义
描述的是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不是运动轨迹
(1)如右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2)根据右侧x-t图象,试画出相应的v-t图象
B、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一定为正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大小
3、右图为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在第1秒内物体的速度是——m/s,
从第2秒至第3秒内物体的速度是——m/s,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m/s,4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秒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m/s,3.5秒时的速度是———m/s
,直线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有何区别
(3)倾斜直线的斜率表示,斜率越大,越大
(4)两图像的交点A表示两个物体在该时刻
4、根据右图可以知道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也可以知道质点任意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还可求出质点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加速度。
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右图所示,质点1s末的速度是m/s,在0—1s内质点做运动,加速度是m/s2,在1—3s内,质点的速度变化是m/s,加速度是m/s2,在3—4s内,质点做运动,加速度是m/s2,在1—4s内,质点做运动,加速度是m/s2。
一、知识点回顾
双边活动
1、下列关于加速度方向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B、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减小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2、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A.若纵轴表示位移,图象中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若纵轴表示速度,图象中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若纵轴表示位移,由图象可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D.若纵轴表示速度,由图象可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学生自主探究
本节小结
师生合作
教后感:
5、如右图,OA段图像表示物体做运动,
图像的AB段表示物体;
图像的BC段表示物体做运动,AB段、BC段物体的运动方向。
6、分析判断速度-时间图像时,要把握三点分析:
1)1)明确图像是直线还是曲线:若图像为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的大小;若图像为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明物体,若图像为曲线,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
主干知识
1、v-t图像表示的是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不是物体的
2、(1)如右图甲物体做运动,乙物体做运动,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
(3)在3秒内:甲物体的位移是,乙物体的位移是
3、(1)如右图物体甲做运动,物体乙做运动,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
课题:速度—时间关系图像(v-t图像)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关系图像
2、根据速度—时间图像能说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3、结合速度—时间图像会确定任意Leabharlann 刻的速度及任意一段时间内的速度改变
4、知道速度—时间图像斜率的意义,会根据图像会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5、能区分开x-t图像和v-t图像,知道它们所反映运动规律的不同
学生思考解决
二、知识探究
教师导入
课堂导入:在本章第4节课中,我们了解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横轴表示时间t,用纵轴表示速度v,根据实验得出的v、t数据描点,用平滑的曲线“拟合”坐标系中描出的点,就能得到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v-t图像),从而可以直观地了解物体的运动情况。那么,v-t图像有哪些特点?它与我们前面提到的x-t图像有何不同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B、t=4s时,离原点最远
C、t=6s时,回到原点
D、.t=8s时,回到原点
点评:
问题探究三、根据v-t图象求位移、加速度
右图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可知在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是;在10~40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在40~6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是。
点评:
反馈练习:
如右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直线向上倾斜:正向匀速
直线向下倾斜:负向匀速
t轴上方:速度为正值
t轴上方:速度为负值
直线的斜率
表示速度的大小
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倾斜程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速度大小的比较
根据图像的倾斜程度
根据速度绝对值的大小
图像为曲线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主探究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
点评
问题探究二、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1)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两质点()
A、2s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B、.相向运动
C、.第2s末相遇
D、.第2s末速度相等
(2)若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v-t图象如右图所示,则该质点()
A、.t=2s时,离原点最近
描述的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不是运动轨迹
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物体静止
(v=0)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v不变)
和时间轴重合的直线
物体始终
停在坐标原点
物体静止
两条图像相交的含义
物体相遇(此时同时到达空间同一位置)
物体速度相等(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倾斜的直线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方向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