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及化疗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挥 对肿瘤 的杀伤力 , 细胞变性坏死至凋亡 , 使癌 减少宫旁浸
润, 减少淋 巴结转移 。【】 中并未见新辅助化疗组明显盆 3术
静脉滴注顺铂 5 g n 第 2天静脉滴注 , 0m /Iz 3周重复 1 , 次 般 2 3个疗程 , - 化疗期间给予静脉水化及对症治疗 , 监测

腔 充血 , 发症无 明显增加 , 并 并使肿块缩小 降低 手术难度 , 提高手术满意度 , 减少 医源性播散。
2 1 年 l 月下~ 2 00 2 第 卷 第 3 期 6
De e e 2 O e mb r 0I V0 . 1 2 No 36
中 国 中 医 药 咨 讯
J un l fC iaTrdt n I ie eMe cn nomain o ra hn a io a n s diieIfr t o i Ch o ・1 63・
进 展 为 临床 无 效 。
a d esete[. It l no,0 4 96:5 - 7 . n prpci s ] n Ci O cl2 0 . ()4 8 4 0 v J J n
[ ] 晓 东 , 幸 , 宫 颈 癌 的新 辅 助 化疗 『 . 实用 肿瘤 杂 志 2程 谢 子 J ]
4 M。治疗前完善检查 , C 血常规检查 : c大于 40 0 / wB .×19
L, 血小板 计数(i大于 10xl /L Pt ) 0 。心电图、 胸片正常 , 心 肺功能及肝 。 肾功能未发现明显 异常。 卡氏评分 (a o k 评 Kmfv s 分) 0分。两组患者 的年龄 、 37 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类均无 明显 差 别 ( < . )具 有 可 比性 。 P 00 , 5
2 结 果
通过手术技巧 、放 射设备 和技术 的不断改进来改变这种状 况之后 , 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 化疗在宫颈癌 的治疗中又逐渐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式也 由过 去 的 “ 放疗 为 主 ,早 期手
型宫颈 癌、 宫颈 局 部肿瘤 直径 > m 4c
及宫旁有浸润 的患者, 或因直接手术 具有较 大 难度 而不能彻 底清 除的病 灶, 这类患者或病灶术前连 行2 对 ~3
但 另 一 方 面 需 注 意 , 部 分 对 N C 无 反应 的患者可 能会 因此延误 AT 采 用根 治性治疗 措施 的时机 ;过去 曾认为N C 可通 过 降低 乏氧 细胞 比 AT
者 对 N C 的 反应 性 可 能 是 患者 一 AT
个 重 要 的 预后 因素 ( e e e t — B n d t i
P n c P G e g S, S a b a G, aii , rgi cm i
e 』 19 ) 。 ta . 9 8
临床 医生 的重 视 。 宫颈 癌 的 治疗模
对 化 疗 耐 受 的传 统 观 念 。随 后 ,
F i d a d r ( r e a d r L, re ln e F i dl n e M
个疗程化疗后可实施根治 『手术。 生 施行N C A T的 依据 :N C 有 助 AT 于 缩 小 癌 灶 以利 于 手 术 切 除 ,提 高 手 术 切 除 率 , 并 有 可 能 消 灭 微 转 移 灶 , 达 到 预 防 肿 瘤 复 发
的作 用 ( o z l z M r i A G na e— a tn ,
G n a e — o t j L C r a 1 o z lz C r i O , a b l O
腺 癌 的最 常见 的妇 科 恶 性 肿 瘤 之


也是 第 二大 常见 的癌 症 相 关 死 At ns n ki o K, C p1 s 3v, op e on e j 1 8 )等 又 报 道 了3 例 局 t .94 a O 灶性 晚 期 宫颈 癌 患者 先 予P B 案 V方

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研究

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研究

1 对 象和方法
化疗 前 完善 检 查 , 电图 、 片正 常 , 心 胸 心肺 功 能
及肝 肾功 能正 常 。血 常 规 检 查 : C 大 于 4 0 × WB . 1 , O/L 血小 板计 数 ( i Pt 于 10 ×1 。介 入 )大 0 0/L
20 08年 1 2月 1 日收到 9
宫颈 活检 病 理 组 织 学 证 实 为 子 宫 颈 原 发鳞 癌 或 腺 癌 。肿 瘤分 期采 用 国际妇 产科联 盟 ( IO)19 FG 9 5年 临床分 期法 _ 。其 中 : 2期 4 4 ] I b 3例 ,I Ia期 2 4例 。 鳞癌 5 4例 , 癌 1 腺 3例 。高 分 化 3 1例 , 中分 化 2 2 例, 低分 化 1 。选择 同期 在我科 因宫 颈癌 I 2 4例 — b 1a 直接 行 手 术 治 疗 的 5 I期 6例 作 为 对 照 组 。 I 2 b 期3 7例 ,I Ia期 1 。鳞癌 4 9例 6例 , 癌 1 。高 腺 O例
方法根据临床资料 , 采用 局部麻醉 , 取单侧股动脉
穿刺 , Sligr S技 术 完 成 肿 瘤 对 侧 股 动 脉 插 以 e ne’ d 管 , 50 将 1F猪尾 型导管 置腹 主动 脉分 叉上 2c m处 , 行 动脉 造影 , 示 肿 瘤 部 位 , 显 了解 子 宫 动 脉粗 细及
20 Si eh E gg 09 c .T c. nn .
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 临床研究
李立安 宋 磊 赵 恩峰
( 解放军总 医院妇产科 , 北京 10 5 ) 0 83


为评价 新辅助化疗结合广泛全子 宫切除治疗 晚期 宫颈癌( IO I 2到 Ia ) FG b I 期 的临床疗 效 , 选取 20 0 0年 9月 ~ 0 4 2 0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新进展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新进展

至要;i塞慧黧黧黧黧黧黧歪W至。

东rl歪d至He东ar歪th歪DⅢige垂st至M臻ed曩ica囊l P蕊eri至od至ic至al至歪至Ⅲ篱至未舔至未囊至至至至i论著在U C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起枢纽作用【31。

本研究发现N F—K B表达于U C患者病变结肠粘膜组织的表面上皮细胞、隐窝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内.与细胞因子的产生及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说明U C存在上皮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异常激活和细胞因子表达失调,这一过程可能与N F—x B的表达、诱导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转录激活关系密切[‘1]。

免疫功能异常是U C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细胞因子在其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许多与此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基因启动子或增强子部位均有K B位点,N F—K B 在核内与K B序列结合,促进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如T N F—a等的基因转录。

T NF—a等炎性细胞因子诱导、刺激N F—xB的合成,由此形成正反馈,放大炎症反应[7.9]。

本研究结果显示U C粘膜组织的N F—xB表达水平可反映U C病变活动性和严重性,对于病情评估和治疗效果判断可能具有指导意义。

总之,本研究显示U C患者病变结肠粘膜组织N F一翘表达水平显著增高。

提示N F—xB在U 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对肠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等基因转录的调控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其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病情活动性和严重性的指标之一.参考文献E1]褚行琦,史肖华,王毓明.炎症性肠病(I B D)的实验室研究.郑家驹主编.炎症性肠病基础与临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06—214E2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华消化杂志,200l,4.2l(4):236—239E3]B al dw i n A S.The t r ans cr i pt i o n f act or N F—K B a nd hum a ndi seas e.J C l i n I n ve st,2001;107:3—6[4]S c hr ei ber S,N i kol a us S,H a m pe J.A ct i vat i on of nu cl earf act or ka p pa Bi n i nf l am m at or y bow el di seas e.G ut,1998。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探讨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探讨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探讨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对于宫颈癌晚期患者,手术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因此,新辅助化疗成为近年来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探讨进行讨论。

一、新辅助化疗是什么?新辅助化疗,也称为术前化疗,是指在手术前进行的化疗。

其实现的原理是通过预先应用化疗药物来减小或消灭癌细胞的肿瘤体积,接着再进行手术切除。

也就是说,新辅助化疗可以在手术前降低患者的病情,达到减轻拟手术风险的效果。

二、新辅助化疗的作用1. 使肿瘤变小新辅助化疗是能够使癌细胞减小肿瘤体积和减少肿瘤标记物的一种治疗方式。

在宫颈癌方面,化疗可以降低宫颈癌局部和远处复发的概率。

2. 减少手术风险在宫颈癌的早期患者,手术切除是一个较为有效和可靠的治疗方式。

但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由于癌细胞的扩散病情较为严重,手术切除存在较大的风险。

通过新辅助化疗,不仅可以使癌细胞体积变小,还可以更好地展开手术治疗,减少由于手术治疗不充分造成的恶性肿瘤复发的风险。

三、新辅助化疗之后的检查新辅助化疗之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监测,在确保肿瘤没有扩散之后,可以选择芳香化合物和手术切除来进行治疗。

四、注意事项1. 不宜与其他药物搭配新辅助化疗药物有着较为强烈的毒性和副作用,和其他药物进行搭配使用可能会升高风险。

2. 对于身体较弱的患者,需要更为小心谨慎。

由于新辅助化疗药物含有较高的毒性成分,药物检测和定期血液化验是必须的,以确保身体状态的安全和稳定。

3. 不宜过度使用新辅助化疗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是在必要时才使用的。

过度使用会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不必要的损害。

5. 谨慎选择医生术前化疗需要严格把握适当的用药量和疗程,患者和家属在选择医生时候务必慎重考虑。

综上,新辅助化疗是肿瘤治疗中比较前沿的方法之一。

但是,由于化疗药物含有剂量较高的毒性成分和大量副作用,所以患者和家属在接受治疗之前必须取得可靠的医生咨询和诊断,做好个人的身体状态检测和血液化验,以期治疗的效果达到最大的祛病效果。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目的探討宫颈癌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行新辅助化疗。

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400ml率、并发症率、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差异(P>0.05)。

观察组切缘癌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宫颈癌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可降低切缘癌残留,并未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近期效果显著,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标签:新辅助化疗;宫颈癌;临床效果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宫颈癌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

目前,放疗和手术仍为主要治疗宫颈癌的标准方法,病变早期多应用手术方式,病变多晚期大部分运用放射手段治疗。

由于宫颈癌发患者群渐趋年轻化,保留性功能与卵巢的要求增高,对救治方案的选择需更整体性和全面化[1]。

新辅助化疗(NACT)具有减少微转移、缩小肿瘤病灶,降低复发率、改善手术质量的作用,为宫颈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直接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前行新辅助化疗。

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年龄32~68岁,平均(43.9±7.3)岁。

其中腺鳞癌3例,腺癌4例,鳞癌73例,宫颈肿块直径0.05)。

1.2 方法对照组直接采用宫颈癌经腹子宫广泛切除术。

观察组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应用BIP方案,即顺铂70mg/m2和博莱霉素20mg/m2,或卡铂350mg/m2和博莱霉素20mg/m2动脉化疗,子宫动脉每侧各给予1/2,取异环磷酰胺在第2~6d应用,剂量为2.0g/d,异环磷酰胺应用的0h、4h、8h取美斯那1200mg/d分次静脉用药。

最新大于2cm的IB2–IIA1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锥切研究

最新大于2cm的IB2–IIA1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锥切研究

最新大于2cm的IB2-IIA1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锥切研究研究背景随着宫颈癌患者年轻化,以及未育女性人数和初次妊娠年龄的增大, 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在妇科肿瘤领域备受关注。

大量文献证实经阴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RVT)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安全有效,复发率为 1.9%-7. 1% ,与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的术后复发率相似。

NCCN指南提出,对于有强烈意愿保留生育能力且病变<2cm的年轻患者,RVT是可行性替代方案。

低危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即肿瘤< 2 cm ,间质侵犯<10mm,淋巴血管间隙阴性,淋巴结阴性),有进行更为保守的治疗可能性,如单纯宫颈切除术(ST)或冷刀锥切术(CKC)。

尽管肿瘤大小是预后高危因素之一,有学者提出,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阴性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治疗也是安全有效的,并提出了两种选择:经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或者新辅助化疗(NACT)后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FSS)。

对NACT敏感的患者允许进行更为保守的手术方法,如ST甚至CKC,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产科结局。

文献回顾性分析表明,两种方法都有较好的肿瘤学结局, 但NACT后行FSS似乎有更好的产科结局。

研究目的本单中心前瞻性研究的目的是评估IB2-IIA1期宫颈癌患者(肿瘤大小为2-4cm ,希望保持生育能力)行NACT后CKC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产科结局。

研究主要终点为妊娠率,次要终点为FSS并发症、研究接受率及复发率。

人群纳入标准为宫颈癌IB2-IIA1期,肿瘤直径2-4cm ,病理类型鳞癌、腺癌和腺鳞癌,GI-G3级,淋巴结阴性,年龄18-40岁未绝经且希望保留生育能力患者。

排除标准为神经内分泌宫颈肿瘤或其他罕见组织学如透明细胞癌等。

研究设计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以下流程进行研究:病灶大小通过MRI检查及妇科检查评估。

所有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前均需评估淋巴结状态,采用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或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只有在淋巴结阴性的状态下才允许进一步新辅助治疗,同时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包括在月经第三天行经阴盆腔超声观察窦卵泡数目以及血清激素水平。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疗效分析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宫颈癌疗效分析
l 资 料 与 方 法
收 集 本 院 20 0 5年 3月 至 20 0 6年 1 0月 收 住 入 院 的 5 0
例宫颈癌患者(b I2~1b期 ) 经股 动脉 插管后 , 1 , 于双侧 髂 内
动脉 灌注化疗 药物 , 用 P M 联合 方 案 , 采 F 所有 病人 均完 成 1 个疗 程化疗 , 化疗结束后 2— 3周经 妇科 检查 , U C 按 IC标准评 价疗 效 。并 全部行 行 子 宫广 泛切 除 加盆 腔 淋 巴结清 扫 术。 结果 化疗有效率达 8 . % , 中 C . % ,R 7 . % ,D 60 其 R 8 0 P 80 S 1. % ,D0 。I2期有效率 8 . % ,I 期 8 . % ,I 4 0 P % b 5 0 1a 4 2 1b期 9.% , 0 9 鳞癌 8 . % , 8 1 腺癌 4例均有效 , 鳞腺癌 2例显效 , 透明 细胞癌 1 例无效 , 肉瘤样癌 1 例无 效。宫颈 肿块 < m 有效 4a 率 10 , 4c 0 % I m有效率 8 . %。术后病 理学 检查 结果 : 1 > 29 无 例宫旁浸 润。宫颈病灶残 留率 I2期 7 . %, 期 9 . , b 5 O Ⅱa 4 7% lb期 10 I 0 %。盆腔淋巴转 移率 I2期 5 0 , 期 1. % , b . % la 0 5 I lb期 1 .% 。阴道切缘 阳性率 2 0 。结论 I 82 .% 宫 颈癌手术
留一侧或两侧 卵巢 , 并进行 卵巢悬 吊术移 位。其 中 4例行 乙
状结肠代 阴道术 以提高生 活质量 。
2 结 果
通过新辅 助化疗可 明显缩小其 肿瘤病灶 , 降低 淋巴结转 移发
生率 和亚临床播散率 , 高手术 疗效 。现 国 内外 多数 学者 提 提倡应 用新辅助 化疗配合手术 以提高宫 颈癌 的手术 切除率 。 本文对我 院 20 0 5年 3月 ~20 0 6年 1 0月 的 5 0例 Ib 2期 一 肿增大而行手 术探 查 , 中发 现为 囊肿 壁 切缘 肾实 质 出血 。 术 () 6 术后常规放置 弓 流管在 2 4 l 4~ 8h后拔 除 。有 资料表 明 , 其有利于预防术后 肾周感染 。 目前 腹腔镜手 术适 应证 已几乎涵 盖泌尿外科手术的各个

预测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分子标记物研究进展

预测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分子标记物研究进展

2 5 8 ・
国际妇 产科学杂 志 2 0 1 3 年6 月第 4 0 卷第 3 期 J I n t O b s t e t G y n e c o l , J u n e 2 0 1 3 , V o 1 . 4 0 , N o . 3
预测 晚期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疗效 的分子标记物研 究进展
s t a g e I B 2 t o I I A d i s e a s e . M a n y r e s e a r c h e r s b e l i e v e d n e o a d j u v a n t c h e m o t h e r a p y b e f o r e s u r g i c a l c a n s h i r n k t h e t u m o r v o l u m e ,
颈癌 N A C T疗效相关的分子标 记物 的研究现状 。
【 关键词】 宫颈肿瘤;化学疗法, 辅助;生物学标记;D N A修复;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R e s e a r c h o n Mo l e c u l a r Ma r k e r t o P r e d i c t t h e N e o a d j u v a n t C h e mo t h e r a p y E ic f a c y i n A d v a n c e d Ce r v i c a l C a n c e r S U L i c  ̄ g - d i , H U A N G胁 . 却 m O b s t e t r i c s a n d G y n e c o l o g y , ,  ̄ n o n g s h a n Ho s p i t a l A f a  ̄ , n e d;  ̄ a o n g s h a n U n w e m ,  ̄m n g s h a n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现状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现状
助 组 的 术后 未 给 予 辅 助 治 疗 ,结 果 未 延 长 O S及 D S F 。对
c e tea y hmohrp ,NA T)首 次应 用于子宫颈癌 以来 ,已有大 C 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 的临床研 究报道 ,因多数 研究 为 回顾 性分析 ,且病例数少 ,临床分期不均衡 ,化疗方案 不同等 ,
较 :研 究 多 在 2 O世 纪 8 ~ 9 O O年 代 进 行 ,多 数 研 究 发 现 ,
ws a _ 发表的一篇系统性综 述 的文章 ,共 检索 4 9 9 k 等l 1 ] 1 篇 相关文 章 ,仅 6篇 为随 机对 照研 究 ,重新 分 析结果 显 示 ,
DF S和 OS局 部 和 远 处 复 发 方 面 ,新 辅 助 组 有 获 益 趋 势 ,
无 进展生存期 ( F ) D S ,而 且 副 反 应 可 以 接 受 。但 也 有 少 数 研 究认 为 患 者 并 没 有 在 新 辅 助 治 疗 中获 益 。 2 1 0 0年 Ry z de
为单纯 放疗 。另外 ,在新辅 助组 所用 化疗 方案不 统一 、且 没有最 常用 的 、疗效 更佳 的方案 ( 顺铂 + 紫杉醇类 、吉西 他滨 、拓扑替康等 ) 。针对这些 问题 ,正在进行 2 国际多 项 中心研究 ,其设计新 辅助化 疗方 案为顺 铂 +紫杉 醇类 ,对 照组是 同步放化疗 。 3 AC .N T+根 治性 放疗 与根治性放疗 治疗宫颈 癌的 比
患者 ,与 根治 性 放 疗 相 比 ,NA T+ 根 治 性 手 术 明 显 获 益 , C
行手术是否给这些患者带来生存 等方面的益处 。
首 先 ,在 局 部 晚 期 宫 颈癌 的研 究 主要 包 括 以 下 三 方 面 : 1 NA T+ 根 治 性 手 术 与 单 纯 手 术 治 疗 宫 颈 癌 的 比 . C 较 :关 于 这 方 面 的研 究 颇 多 ,绝 大 多 数 的 研 究 认 为 宫 颈 癌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基金项目:柳州市科学技术重点研发项目(2018BJ10505)作者简介:许群英,女,主治医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头颈及肿瘤放化疗。

E⁃mail:372929189@ ▲通信作者:陈绍俊。

E⁃mail:chenshaojun388@[本文引用格式]许群英,蒙以良,陈绍俊.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J ].右江医学,2020,48(6):468⁃470.许群英1,蒙以良1,陈绍俊2▲(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暨百色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广西百色533000;2.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暨柳州市工人医院肿瘤科,广西柳州545005) 【关键词】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生存期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20.06.014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

传统的观点认为根治性手术和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但随着新型化疗药物的不断开发,给药方法和途径的不断改进,化疗治疗宫颈癌尤其动脉化疗[1]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近年来,在治疗宫颈癌急性出血的止血、中晚期宫颈癌手术和放疗前的辅助治疗中经常应用新辅助化疗[2]。

现将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研究现状进行如下综述。

1 新辅助化疗的定义 新辅助化疗又称先期化疗,指宫颈癌患者在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应用短周期的全身化疗。

原则上讲适用于局部晚期的IB2期宫颈癌患者。

宫颈癌的发病逐渐年轻化,已婚未育妇女所占比例增加,且绝大多数妇女希望保留生育功能,因而新辅助化疗结合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治疗备受关注,并在临床探索中取得初步效果,该治疗方案也是局部肿瘤直径超过4cm 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首选,一般应用在手术或者放疗前所进行的化疗方法[3]。

2 新辅助化疗的作用机理 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患者在放疗或者手术前,其肿瘤部位的局部血管床比较完好,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化疗药物的作用。

宫颈癌化学治疗研究进展

宫颈癌化学治疗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宫 颈 癌 化 学 治 疗 研 究 进 展
刘杏巧 综述 , 丛剑 , 有 吉 审校 徐 丰 ( 复旦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医院, 2 01 上海 0 1) 0
A d a e on Re e r h f Che o he ap o r i a nc r v nc s a c o m t r y f r Ce v c lCa e
12 .

放疗 前 新辅助 静脉 化疗
Ⅲ b期 宫 颈 癌 , 缓 解 率 7 % , 3 行 子 宫 根 治 术 , 未 化 疗 总 3 5% 与
般认 为 , 疗前 化疗 可提 高放 射敏感 性 , 加 放疗 效 放 增
组 比较 淋 巴结转 移 、 宫旁 浸润 、 管浸 润发 生率 低 , 脉 差异 有 显
行手 术 治疗 ,组织 学完 全缓 解率 1 . % ,5 62
年 生 存 率 I、 Ⅱ 、 Ⅲ期 分 别 为 9 .% 、 23 7 . % 、6 . % ;Y m kw 1O 22 a aa aY等 动 脉 灌 注 顺 铂 加 博 来 霉 素 加 丝 裂 霉 素 C 治 疗 I b~
加异环 磷酰 胺加 顺铂 静脉 化疗 ,总缓 解率 6 % , 9 单纯 根治 性 放疗组 总缓 解 率 5 % , 组 比较差 异无 显著 性 , 9 两 生存 时 间也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i nyJ 曾 系 统 回 顾 了 既 往 报 道 的 随 机 Te e F等 r
1 新 辅助 化疗
宫 颈 癌 是 常 见 的 妇 科 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于 手 术 和 放 射 治 由 疗 的 应 用 , 期 宫 颈 癌 有 较 高 的 生 存 率 ,I b /a期 患 者 5 早 、1 年 生 存 率 约 7 % ~9 % , 是 晚期 宫 颈 癌 或 复 发 癌 手 术 和 放 5 o 但

单纯放疗、新辅助化疗及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疗效对比

单纯放疗、新辅助化疗及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疗效对比

单纯放疗、新辅助化疗及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疗效对比发表时间:2016-05-19T10:35:33.1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作者:杨画杨文潘兴喜[导读]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肿瘤科一区宫颈癌是临床常见妇科病症,属于恶性肿瘤,临床病死率仅次于乳腺癌,危害患者健康。

杨画杨文潘兴喜(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肿瘤科一区广东佛山 528200)【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宫颈癌患者行单纯放疗、新辅助化疗和同步放化疗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接收宫颈癌患者100例作为对象试验,分成两组后行不同疗法,包括:对照组(单纯放疗)、实验组(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疾病治疗后评估整体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预后病症缓解率为92.0%,和对照组70.0%相比有区别(P<0.05);实验组患者预后毒副反应发生率为8.0%,和对照组的18.0%相比无区别(P>0.05)。

结论:临床针对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方案作用显著,可减少肿瘤体积,降低毒副反应,提高整体效果,值得学习。

【关键词】单纯放疗;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宫颈癌;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204-02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妇科病症,属于恶性肿瘤,临床病死率仅次于乳腺癌,危害患者健康。

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癌病症均行放疗、手术疗法,以往认为宫颈癌患者不敏感化疗,且主要用于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患者[1]。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宫颈癌化疗的研究发现,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效果显著,被广泛用于疾病治疗中。

为了更好地评定宫颈癌患者疾病效果,本文将我院接收者作为对象调查:1.资料和方法1.1 资料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接收宫颈癌患者100例作为对象试验,分成两组后行不同疗法,对照组50例,年龄段25~65岁,平均(40.3±0.3)岁;疾病分期:IIb期,患者30例;Ⅲ期,患者16例;IVa期,患者4例;实验组50例,年龄段27~70岁,平均(40.4±0.4)岁;疾病分期:IIb期,患者32例;Ⅲ期,患者16例;IVa期,患者2例。

新辅助动脉化疗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

新辅助动脉化疗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

新辅助动脉化疗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
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传统化疗常
常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新型的辅助动脉化疗已经成为
了宫颈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辅助动脉化疗是指将药物经过导管插入肝动脉,经过肝脏中转再进入全身循环,在肿
瘤部位达到较高浓度的化疗技术。

相较于传统化疗,它具有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等优势。

同时,它也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对于宫颈癌患者而言,辅助动脉化疗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化疗的疗效。

多项研究已经证实,辅助动脉化疗可以显著的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同时,它还可以
促进肿瘤缩小和降低瘤体大小,为手术和放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然而,辅助动脉化疗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药物的浓度较高,容易引起肝组织的损伤;同时,它的操作也比较复杂,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因此,患者在进行辅助动
脉化疗前,应该仔细了解治疗方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辅助动脉化疗已经成为了宫颈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确使用辅助动脉
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促进肿瘤缩小和降低瘤体大小。

但在进行
辅助动脉化疗前,应该充分了解其中的潜在风险和不良反应,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治疗。

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辅助动脉化疗必将更加完善,为宫颈癌患者带来
更多的希望和选择。

新辅助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观察

新辅助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观察

两组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经处理后均 能恢复。结论 效。特别是对于宫颈癌 中、 晚期 患者 疗效更佳 。
【 关键词 】 中、 晚期宫颈癌 ; 新辅助化 疗; 放射治疗 ; ; 顺铂 多西紫杉醇 【 中图分类号 】 R 773 3.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4 5121 )017- 0 - 0 (0 11— 9 3 00 5 0
Hn , I h nl, 1TeFr epe o i lfG ag u n G a gu n Scu n6 8 1 ,hn g XE Sa — e a. h it ol sH s t u nya , u ny a , i a 2 0 7 C ia it sP pao h
【 bt c】 O j t e oi eta eape i yi t i l As t a r be i T vsgt t ph ̄o v u f e d a e o e p r a o e p emd e cv n i eh n l au nc h a f dt a n h d
四川医学 2 1 年 l 0 1 O月第 3 3卷( 1 ) Scu nMei l o ra,0 1 V/ 2 N .0 第 O期 i a h dc un l2 1 ,o aJ .3 , o 1
・1 9 ・ 57
论 著
新 辅 助化 疗 对 中、 晚期 宫颈 癌 临床疗 效 观 察
杨晋 蓉 , 张 英 , 珊 莉 , 秀清 谢 敬
(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 四川 广 元 6 8 1 ) 2 0 7
【 要】 目的 探讨新辅助 化疗在 宫颈癌 中、 摘 晚期放疗 中的应 用价值 。方法
选择 20 1月 ~ 09年 1 05年 20 O月在我
院治疗的 中、 晚期 宫颈鳞癌 1b~Ⅲb患者 10例 , 1 0 随机 分为两组: 新辅助化疗和放 疗组 5 0例 , 单纯放疗组 5 0例 , 两组放 疗 方法相 同, 新辅助化疗后放疗组 患者在放疗前先 用顺铂 +多西紫杉醇化疗 1— 2个疗程 , 化疗结束后 1周 开始放疗。 比较 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及 不良作 用。结果 新辅助化 疗和 放疗组 比单 纯放 疗组 近期 疗效分别 为 9 % 及 7 % ( 4 2 P<0 0 ) .5 。 新辅助 化疗对 宫颈癌 的治 疗是 安全有 效的 , 能明 显提 高近期 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小肿瘤体积和范围,降低肿瘤分期,为原来 无法手术的患者创造手术可能性,并增加广泛 手术时保留患者卵巢和阴道功能的机会,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
为判断或选择抗癌药物提供依据。
精品医学ppt
12
NACT的提出使宫颈癌治疗模式
发生改变,由原来的 “放疗为主, 早期手术” 发展为 “手术首选,术 前化疗,保留功能” 的手术为主的 新治疗模式。
精品医学ppt
2
目前宫颈癌化疗的应用
宫颈癌化疗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 治疗,用以防治肿瘤复发和转移。
宫颈癌化疗的四大方式:
术前/放疗前的新辅助化疗 同步放化疗 术后/放疗后化疗 晚期复发宫颈癌的姑息化疗
其中以新辅助化疗的进展最显著
精品医剂: CTX、Ifosfamide、Chlorambucil、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及化疗研究进展
精品医学ppt
1
宫颈癌化疗的地位
治疗宫颈癌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要 手段,单一手段均有局限性,近年宫颈 癌综合治疗成为研究热点和治疗趋势。
传统的观念:宫颈癌化疗主要用于晚期 及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更确切的讲是 属于姑息治疗的范畴。
近年来,宫颈癌的化学治疗越来越受到 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大量的临床试验的 结果使得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得 以重新确立。
▪ 放疗前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不能提高 生存率。
精品医学ppt
15
新辅助化疗方案
以铂类为基础,卡铂剂量用AUC方法计算。
PVB(DDP、VCR、BLM) PBM(DDP、BLM、MMC或DDP、BLM、
MTX)
BIP(BLM、IFO、DDP) FIP(5-FU、IFO、DDP) FP(DDP75mg/ m2或CBP 用AUC计算取值6,
肿块直径:肿块直径大于5cm者其反应率降低
其他:NK细胞活性、肿瘤细胞核DNA含量、增殖细胞 核抗原表达情况以及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血 管里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减低
精品医学ppt
13
新辅助化疗的适应证
❖ 用于宫颈癌IB2、IIA局部病灶>4cm (局部晚期宫颈癌),IIB早期宫旁部 分浸润。
❖ 组织学分化差、宫颈腺癌、宫颈腺鳞 癌、粘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等。
精品医学ppt
14
新辅助化疗的现状
▪ 宫颈癌NACT反应率为45%~95%,NACT后 手术与单纯手术比较能提高患者的手术 切除率,降低淋巴转移率、宫旁浸润、 脉管癌栓等比例,提高5年生存率。
5- FU4000mg/m2静滴,>96小时)
精品医学ppt
16
新药的试用:
细胞毒药物:
Paclitaxel, Gemcitabine, Vinorelbin Topotecan, CPTII (Iriontecan)。
其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酪氨酸激 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等。
精品医学ppt
精品医学ppt
6
宫颈鳞癌化疗方案:
FACA(5-FU 500mg/m2, 第1、8天静滴, ADM 45mg/m2, 第1天静滴, CTX 100mg /m2, 第1~14天口服,
VCR 1mg /m2 ,第1、8天静注)q4W
ACAT(ADM 40mg/m2,第1天静滴, DDP50 mg/m2,第1天静滴, AT-1258 40mg/m2,第1 、3 、5天静滴) q3W
精品医学ppt
7
PVB(DDP 50 mg/m2,第1天静滴, VCR 1mg /m2 ,第1天静注, BLM 20 mg/m2,第1~3天静滴)q3w
BIP (BLM 20 mg/m2,第1~3天静滴, IFO 1 mg/m2,第1~5天静滴, DDP 50mg/m2,第1天静滴 )q3w
精品医学ppt
17
影响新辅助化疗的因素
化疗途径:静脉给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广泛 使用。动脉灌注(介入化疗)采用腹主动脉或髂内 动脉插管化疗,局部药物浓度高,能改善临床缓解 率,不能减少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改善5年生存率
组织学类型:宫颈鳞癌NACT疗效明显优于腺癌 ,又 有学者认为NACT对腺癌和鳞癌无明显差异
定义: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
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是指 对宫颈癌患者术前或放疗前进行1~3疗 程的化疗,然后再施行根治性手术或根 治性放疗。
精品医学ppt
11
新辅助化疗的意义
早期治疗术前/放疗前已存在的微小转移和亚 临床灶。
控制术中、术后医源性转移,在肿瘤各级血管、 淋巴管未被损伤之前给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达到高效杀伤作用。
Melphalan、Methyl - CCNU
抗生素类: Doxorubicin、Bleomycin、 ADM 、 Porfiromycin 、 Mitomycin- C
抗代谢类: 5FU、MTX、6-MP
植物碱类: Vincristin 、Vinblastin、 Vinorelbin
杂类: Cisplatin、Carboplactin 、DTIC
DDP 、 Hexamethylmelamine
精品医学ppt
4
单一化疗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其中效果最好的是顺铂。
较有效的药物DDP、CTX、IFO、 5-FU、BLM、MMC、ADM、MTX、VCR, 其反应率6%~25%之间。
精品医学ppt
5
联合化疗
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癌 药物治疗,比单一药物化疗应用 效果要好,DDP联合其它药物治 疗的有效率达32%以上。
精品医学ppt
9
CAP (CTX 400mg/m2 静注 , ADM 40mg/m2 静滴, DDP 50mg/m2 静滴)q3w
FIP (5-FU 750mg/m2,第1 ~5天静滴, IFO 1mg/m2,第1 ~5天静滴, DDP 50mg/m2,第1 天静滴)q3w
精品医学ppt
10
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8
宫颈腺癌化疗方案:
MFP(MMC 4~6 mg/m2,第1 、 5 天静注, 5-FU 750 mg ,第1 ~5 天静滴, DDP 50mg/m2,第1 天静滴)q3w
PAM(DDP 60mg/m2,第1 天静滴, ADM 50mg/m2,第1 天静滴, MTX 30mg/m2,第1 天静滴)q3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