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叶甫盖尼·奥涅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第二节《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0)分析一、情节介绍二、人物形象分析1、奥涅金的形象分析(1)“多余人”形象:是在俄罗斯十二党人革命前后时期的特定的时代环境中产生的贵族青年的典型。

他们接受过西方的启蒙思想,对沙皇专制制度统治感到不满,对贵族生活感到厌倦,最初有着改变现实的梦想和期待,却摆脱不了与阶级出身一道带来的劣根性,缺乏实际行动的勇气与精神。

他们找不到出路,陷入苦闷、忧郁的境地。

他们有见识、有能力,不甘心沉沦平庸,但在那样一个沉闷窒息、令人厌恶的社会里痛苦彷徨,愤世嫉俗,无所事事,在事业和爱情上屡屡受到挫折,最后消沉下去,郁郁而终,无所作为,徒劳地耗费青春、生命和能力。

他们既不愿同流合污,又做不到洁身自好,既违反社会的常规也被社会所拒绝。

社会不需要他,他也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而称为“多余人”。

(2)作品通过奥涅金对生活和事业、对爱情、对友谊的态度这三个方面来刻画“多余人形象”的特征A、对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奥涅金对待生活的态度:终日沉醉于上流社会花天酒地的社交生活,流连于饭店、戏院、舞会之间,开始对这种声色犬马、寻欢作乐的生活感到厌倦,生活失去目标,忧郁苦闷,对人生心灰意冷。

他打算著述立说,但缺乏勤奋工作的习惯而放弃。

他决定苦读来增长智慧,但同样中途而废。

他变得玩世不恭,嘲弄一切。

后来继承叔父的遗产,来到乡村,他期望摆脱上流社会的生活,来到乡村生活开始新的生活。

他推行改革,结果遭到周边地主的非难与反对,受到掣肘后他便不了了之。

B、对爱情的态度爱情对他来说不过是逢场作戏,对爱情的厌倦使他再难以唤醒激情。

然而在达吉亚娜成为上流社会雍容华贵的贵夫人后,他内心中却产生强烈的感情,但“他爱的不是钟情的少女,/那个淳朴、胆怯、可怜的村姑,/而是冷若冰霜的公爵夫人——/一位高不可攀的头面人物。

”他对达吉亚娜的感情更多的是来自要征服上流社会最受瞩目的女子,得到风流美名,从中享受成就感和满足虚荣心。

关于托尔斯泰人物传记提纲

关于托尔斯泰人物传记提纲

关于托尔斯泰人物传记提纲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塑造了许多经典形象。

本文将以关于托尔斯泰人物传记为题,介绍几个重要的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形象。

一、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是托尔斯泰小说《战争与和平》中的主人公之一,他是一个正直善良、忠诚坚定的军人。

奥涅金在小说中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他以自己的行动和品质展示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他不仅是一个军人,更是一个热爱家庭、关心他人的好丈夫和好父亲。

奥涅金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坚持和勇敢令人敬佩。

二、安娜·卡列尼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同名小说的女主人公,她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子,却因为婚姻的不忠而陷入了痛苦的境地。

卡列尼娜的形象描绘了一个矛盾而复杂的女性,她在婚姻和爱情之间犹豫不决,最终选择了自杀。

卡列尼娜的形象展示了一个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束缚和无奈,引起了人们对婚姻、家庭和个人自由的深思。

三、尼古拉·罗斯托夫罗斯托夫是《战争与和平》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他是一个富有、热情、天真浪漫的年轻人。

罗斯托夫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希望,但他也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现实的打击。

尽管如此,罗斯托夫仍然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他通过努力工作和改变自己,最终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幸福。

罗斯托夫的形象展示了一个年轻人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坚持和成长。

四、伊凡·伊里奇·卡拉金卡拉金是托尔斯泰小说《复活》中的主要人物,他是一个富有、权力和社会地位的人。

卡拉金在小说中被描绘为一个冷漠无情、利欲熏心的人,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他经历了自己的复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卡拉金的形象展示了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错误和内心的冲突时如何寻找真正的自我和道德觉醒。

以上是关于托尔斯泰人物传记的简要介绍,每个人物形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故事。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托尔斯泰的作品和他对人性、社会现实的思考。

托尔斯泰的人物形象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他们的故事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共同命运和价值观。

“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浅析

“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浅析

“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浅析作者:方雪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9期摘要:“多余人”是指俄国19世纪文学中方雪步知识分子的典型,这一系列人物是当时传统的俄罗斯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冲突的产物。

他们痛恨上流社会的腐败,不愿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却又无力反抗社会。

他们想成就一番事业,却又没有实际行动,想得多做得少使他们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也就成了一个“多余人”。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小说通过塑造这一形象,深刻反映了当时贵族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和追求,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的腐败和丑恶。

关键词:奥涅金;多余人;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338-01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小说家,他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品描绘了一幅俄罗斯社会诗一样的图画,诗人通过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表达了当时俄罗斯青年思想上的苦闷、现实中的探求,并且通过对人物生活和遭遇的描绘,展现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揭示了沙皇主义专制制度下俄国社会生活的种种矛盾和丑恶。

此作品被认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当时的俄国虽处于专制农奴制统治下,但是西欧国家的一些先进思想也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开来,许多贵族青年最先接触到这些先进思想,并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

主人公奥涅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觉醒的贵族青年,和其他贵族青年一样有过奢靡的生活经历。

受当时的时代氛围以及启蒙思想的影响,他开始厌倦上流社会这种空虚无聊的生存方式。

怀着对自由和新生活的向往,他来到乡村,从事农事改革,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感触一番事业。

然而,事情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样简单,之前接受的贵族教育没教会他实际工作的能力,生活的恶习也早已深深地烙在他的身体里,再加上地主们的为难和反对,使他所有的愿望都化为泡影,最终只能是无所事事,也就成了社会中的“多余人”。

_叶甫盖尼_奥涅金_中的人物形象的解读_刘茂媛

_叶甫盖尼_奥涅金_中的人物形象的解读_刘茂媛

wén xué文 学《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人物形象的解读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刘茂媛摘要:《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文学巨匠普希金的奠基之作,该部作品广泛受人喜爱,除了诗歌一样甜美的语言之外,真实的情感表达才是使无数读者折服的真正原因。

这部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每个都很经典。

究其作品成功的最主要原因离不开普希金对自身家庭观念的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形象都可以从普希金自身的生活中找到原型,也是普希金家庭轨迹的缩影。

关键词:《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 人物形象引言《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史诗级巨作,该作品形象地描述了男主人公奥涅金的一生,通过奥涅金与女主人公达吉雅娜的感情纠葛,体现出了沙皇时代上层贵族的兴衰,其中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所映射的原型正是处于家道中落的普希金自己和他的妻子,貌美的普希金娜。

这部小说以记实的手法将普希金短暂而复杂的一生进行了高度浓缩,最终成为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奠基之作,奠定了普希金作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鼻祖的地位。

一、《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叶甫盖尼·奥涅金》男主人公奥涅金是个贵族青年,他时髦得体的打扮、优雅不俗的谈吐、纯熟流利的法语、曼妙轻柔的舞步注定了是上流社会的宠儿。

他的学识包罗万象,人们称赞他年少而渊博,他有滔滔不绝的口才,对任何话题都应付自如,每逢重大的争辩,他会面带一种老练的、学者的肃穆,而突然俏皮地说句冷嘲,使夫人和小姐抿嘴而笑。

在上流社会,他的聪明无疑是让人喜欢并深受欢迎的,他拥有所谓的上流社会公认的魅力。

然而他又有上流社会的虚伪,他很早就学会了虚假和佯装,心头的意愿从不透漏,他会叫人信赖再使人失望。

同时,他又是调情的高手,过着荒唐糜烂的感情生活,他已经熟谙和习惯这样的生活,所以,当善良、真诚的达吉雅娜向他吐露爱意时,他并没有意识到爱情的真挚和可贵,而是像往常一样觉得这只是又一场逢迎,但是他又感觉到达吉雅娜与以往上流社会的女性不同之处,她淳朴、善良,所以他会与举止轻浮的奥尔加调情,却不会对达吉雅娜虚情假意,他直接拒绝了达吉雅娜的表白。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浅析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浅析

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浅析作者:孙宏颖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3期内容摘要:俄国文学中形象系列可谓多种多样,笔者认为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多余人”形象,多余人以反传统姿态出现,使俄国文学在世人眼前为之一亮;多余人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学中难得的艺术珍品,其不断给后人带来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多余人形象俄国文学历史产物“多余人”形象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文学中难得的艺术珍品,其不断给后人带来启示与思考。

一.多余人——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形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普希金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是部诗体小说,是俄国文学的一大创新。

作品将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作品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奥涅金从小受贵族教育,最早跟着法国家庭教师学习,其从小没有接触过“艰苦奋斗”精神,由于家庭条件优越,长大后既不想飞黄腾达的仕途,也不想成为士兵或者将军而光宗耀祖。

贵族世袭制使奥涅金出生便有了一切,他期望自由却又不愿抛弃已有一切的束缚。

奥涅金的生活是无奈的,既无家人陪伴,又无工作寄托,自视清高却又不甘寂寞,受过资产阶级启蒙,又无法摆脱贵族阶级教育。

总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使奥涅金毫无能力、无所作为,充其量做一些善事。

奥涅金终其一生可能都不知到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就这样把光阴虚度。

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不是需要这样的“多余人”。

奥涅金形象,奠定了俄国文学作品中“多余人”的基础,是俄国甚至整个世界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人物形象之一。

二.多余人——毕巧林人物形象分析莱蒙托夫作品《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可以说是俄国文学作品中的第二个“多余人”形象。

小说中毕巧林利用写日记的形式,将自身的不足和毛病向读者展现出来。

毕巧林同奥涅金一样出生于贵族家庭,接受贵族教育,都是上层社会优秀人才,他们都不赞同旧制度意欲脱离这种贵族的生活,但却又没有理想、玩世不恭,不免要感到苦闷和绝望;但毕巧林和奥涅金的情绪变化、命运波折又不完全相同,毕巧林所生活的时代相对黑暗,尽管毕巧林有才华却无法施展才华;多种社会、政治因素造成了毕巧林的悲剧。

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

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

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作家普希金创作的长篇诗体小说。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篇1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问世以来,关于主人公奥涅金的争议一直不断。

自从赫尔岑把“多余人”的帽子戴在奥涅金的头上,评论界才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

然而。

近年来,随着普希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多余人”论受到了怀疑。

张铁夫在(近年来我国的普希金研究》一文中作了总结,认为我国文艺界近年来至少存在着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先进青年的典型,是“一个夭折了的十二月党人的形象”,而不能归入“多余的人”;一种观点认为“多余的人”是一种超阶级的提法,奥涅金形象从许多方面来考察都是一个“中间人物”;第三种观点仍然坚持奥涅金是“多余的人”。

本文力图从这些矛盾的分析中获取对奥涅金形象思想价值的再认识。

这里所说的“思想价值”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奥涅金在其自身封闭状态中的本体价值;其二,奥涅金在其所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价值;其三、奥涅金形象对于读者的认识价值。

小说“卷首语”是这样的:“他虚荣心极重,又特别自负,因此无论在谈到自己的好的或坏的行为时都抱着同样冷漠的态度—这也许是他自以为比别人优越所造成的”。

这段话是普希金对主人公奥涅金的“判词”,同时也像是作者本人的自画像。

别林斯基说《奥涅金》倾注了普希金的全部热情,小说里有着诗人的种种幻想、喜怒哀乐和全部理解能力,它是诗人的整个生命、全副心灵和他所有的爱;因此说普希金通过奥涅金形象的塑造以探索自己精神苦闷的原因和思想出路并不为过,可以说,奥涅金的思想矛盾正是普希金的思想矛盾。

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反抗的出路,王智量甚至认为奥涅金形象就是普希金本人的真实写照。

②奥涅金和南方叙事诗篇中的“俘虏”、阿乐哥等一样,都是贵族先进阶层的代表,不满现实、追求自由,但又心灰意冷、精神苦闷。

叶甫盖尼·奥涅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二节《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0)分析一、情节介绍二、人物形象分析1、奥涅金的形象分析(1)“多余人”形象:是在俄罗斯十二党人革命前后时期的特定的时代环境中产生的贵族青年的典型。

他们接受过西方的启蒙思想,对沙皇专制制度统治感到不满,对贵族生活感到厌倦,最初有着改变现实的梦想和期待,却摆脱不了与阶级出身一道带来的劣根性,缺乏实际行动的勇气与精神。

他们找不到出路,陷入苦闷、忧郁的境地。

他们有见识、有能力,不甘心沉沦平庸,但在那样一个沉闷窒息、令人厌恶的社会里痛苦彷徨,愤世嫉俗,无所事事,在事业和爱情上屡屡受到挫折,最后消沉下去,郁郁而终,无所作为,徒劳地耗费青春、生命和能力。

他们既不愿同流合污,又做不到洁身自好,既违反社会的常规也被社会所拒绝。

社会不需要他,他也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而称为“多余人”。

(2)作品通过奥涅金对生活和事业、对爱情、对友谊的态度这三个方面来刻画“多余人形象”的特征A、对生活和事业的态度奥涅金对待生活的态度:终日沉醉于上流社会花天酒地的社交生活,流连于饭店、戏院、舞会之间,开始对这种声色犬马、寻欢作乐的生活感到厌倦,生活失去目标,忧郁苦闷,对人生心灰意冷。

他打算著述立说,但缺乏勤奋工作的习惯而放弃。

他决定苦读来增长智慧,但同样中途而废。

他变得玩世不恭,嘲弄一切。

后来继承叔父的遗产,来到乡村,他期望摆脱上流社会的生活,来到乡村生活开始新的生活。

他推行改革,结果遭到周边地主的非难与反对,受到掣肘后他便不了了之。

B、对爱情的态度爱情对他来说不过是逢场作戏,对爱情的厌倦使他再难以唤醒激情。

然而在达吉亚娜成为上流社会雍容华贵的贵夫人后,他内心中却产生强烈的感情,但“他爱的不是钟情的少女,/那个淳朴、胆怯、可怜的村姑,/而是冷若冰霜的公爵夫人——/一位高不可攀的头面人物。

”他对达吉亚娜的感情更多的是来自要征服上流社会最受瞩目的女子,得到风流美名,从中享受成就感和满足虚荣心。

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奥涅金

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奥涅金
ANHUIWENXUE
文学研究
论 19 世纪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奥涅金
李华英
摘 要:“叶甫盖尼·奥涅金” 是普希金长篇诗体小说 《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同名主人公。 奥涅金 出身名门 贵族,游刃于上流社会,自视清高,虽不愿与上流社会 同流合污,但又远离人民,精神空虚,一事无成,被称 为 19 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 关键词:普希金 “多余人” 奥涅金
多 余 人 是 19 世 纪 俄 国 进 步 贵 族 知 识 分 子 的 典 型。他们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受的是贵族教育,接受了 某些西方文明的影响,有较高的智慧和教养,在精神 和道德上具有优越意识。 (李赋宁,2001:134)
作品开头, 普希金就为我们讲述了奥涅金的身 世。 在具体描写奥涅金的贵族出身时,普希金这样写 道:“我的这位好朋友,叶甫盖尼,他正就诞生在涅瓦 河畔,在那儿您或许显耀过一番。 ”“他父亲曾居过高 官 显 位 … … 他 每 年 办 三 次 家 庭 舞 会 。 ”(《叶 甫 盖 尼·奥 涅金》译本,1985:9)贵族出身使 奥 涅 金 不 仅 物 质 生 活 条件优越,最为关键的是他还是他“所有亲族的继承 人”。 虽然他父亲生性挥霍,“荡尽了家产”,死后什么 也没给奥涅金留下。但父亲刚死不久,“年迈的伯父即 将寿终正寝”,给他留下了巨额财富。 他伯父的“庭院 里奴仆成群”,伯父名下的“工厂、森林、土地、河流,一 切 都 归 他 全 权 所 有 ”。 (《 叶 甫 盖 尼·奥 涅 金 》 译 本 , 1985:47-48)这 些 巨 额 财 富 使 他 不 仅 衣 食 无 忧 ,还 使 得他有资本穿梭于虚荣的上流社会。
奥涅金家境优裕,从童年起就给他请了专门的外 国教师,让他接受外国教育。 “起初一位 Madame 把他 伺 候 ,后 来 一 位 Monsieur 前 来 代 替 ”,从 外 国 家 庭 教 师身上,他了解并接受了部分西方思想。 奥涅金长大 成人后,“头发剪成最时髦的式样, 衣着和伦敦的 dandy 一般,他 终 于 在 社 交 界 抛 头 露 面 ”。 就 此 ,他 正 式地加入上流社会圈,学会了上流社会中盛行的敷衍 与虚伪。奥涅金聪明而有智慧,“他拥有一种幸运的才 干,善于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不痛不痒地说天道地”, 他会拉丁文,很多古籍经典他“全都记得,说来如数家 珍”。 在这个圈子里,奥涅金虽进入不久,却有老练的

叶甫盖尼.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doc

叶甫盖尼.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doc

叶甫盖尼.奥涅金人物形象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别林斯基把它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

”该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广阔地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俄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

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可以揭示出由自己的文化积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关键词】多余人;民族性;历史文化;精神英雄作为俄国现实主义奠基人的普希金,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创作长达8年之久。

当时正值西欧资本主义已巩固和发展的时候,资本主义还在萌芽阶段,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

1812—1815年的卫国战争结束之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各种工厂纷纷涌现。

伴随着反拿破仑战争的胜利,西方正统的资产阶级文化——自由主义——对俄国的冲击出现了高潮。

1812年开始的反拿破仑战争激起了俄国人民空前的爱国热情。

爱国主义的高涨,必然导致进步的人们对社会政治问题和祖国前途的关心。

面对农奴制度的现实,知识界的思想十分活跃,作家和诗人们经常聚会,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哲学问题的青年群体。

俄国是处在沙皇统治下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经历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前社会运动高涨和起义失败后的恐怖。

贵族军官和先进的贵族知识分子已经行动起来。

于1825年12月发动了十二月党人起义,反对农奴制制度。

起义由于脱离人民群众而失败。

但它却唤醒了一批沉睡的有思想的年轻人。

叶甫根尼·奥涅金,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受过良好教育,聪明、博学、有才华,高出一般贵族一筹,风度优雅,谈吐机智,能操纯熟的法语。

他对衣着一丝不苟,每天在化妆室呆3个小时,出入舞会、宴会、剧院,谈笑风生的勾引太太小姐,醉生梦死的寻欢作乐,成了他全部的生活内容。

浅谈奥涅金“多余人”形象

浅谈奥涅金“多余人”形象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浅谈奥涅金“多余人”形象任折折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普希金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此部作品中首次出现了文学中“多余人”这一形象,通过对贵族青年奥涅金的描写,反映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贵族知识分子的普遍现状,也深刻剖析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

奥涅金作为多余人的代表而存在,他身上体现的一系列特征不仅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特征,更是这个时代一群人的代表。

关键词:多余人;贵族青年;奥涅金形象作者简介:任折折(1995.2-),女,汉族,甘肃静宁人,西北师范大学大学本科学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135-01前言:《叶普盖尼.奥涅金》通过对“多余人”奥涅金的描写,反应出沙皇统治时期俄国的社会现状。

当时俄国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时期,经济落后,但是很多贵族青年由于接触到西欧先进启蒙思想的影响而不满足于现状,贵族生活方式使他们灵魂空虚,想要摆脱这种令他们生厌的生活,却又找不到新的出路,因此他们表现出一种叛逆、偏激的性格,成为一种“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的“多余人”。

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是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从奥涅金身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当时俄国进步青年的现状,也可以看出俄国的社会状况。

一、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出现的社会背景19世纪30年代的俄国处于沙皇统治下的封建农奴制社会,经济大大落后于西欧,本国内部又经历了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失败,因此国内可以说动荡不安,为了寻求新的出路,就出现了一批像奥涅金一样的“多余人”,认识到问题却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他们也深感到自己的“多余感”,进退两难下他们选择的是叛逆,浪荡,并没有成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二、奥涅金的形象(一)出身优越的贵公子奥涅金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生活奢靡,经常出入上流社会,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思想上有着本能的优越感,由于出身高贵,因此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周旋于各种舞会之间,视女人为玩物,整天过着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生活,他把玩弄女人当作自己的事业。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分析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分析

奥涅金“多余人”人格形象分析刘雨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09501262内容提要:以叶普盖尼·奥涅金为代表,“多余人”之所以被称为“多余人”,是因为连他们自己都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认为是“多余”的。

受特定社会环境影响,其人格中,本我和超我强烈冲突,自我渐渐迷失了,只能被动选择各种各样的逃避行为。

关键词:奥涅金多余人精神分析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在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塑造了一个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多余人”。

这一形象不仅多次出现在俄罗斯文学中,如赫尔岑的小说《谁之罪》里的别里托夫;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里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的小说《罗亭》里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莫夫》里的奥勃洛莫夫等,对其他国家的文学创作亦有一定影响。

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笔下《后来的事》主人公长井代助、鲁迅《伤逝》的主人公涓生,甚至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都能看到“多余人”的影子。

作为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我们可以从诸多人物形象中总结出“多余人”的共同的特征:出身于没落的名门望族,素受文化教养,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也能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和缺陷,在反动专制下深感窒息。

他们虽有变革现实的抱负,但缺少实践。

他们生活空虚,性格软弱,没有向贵族社会抗争的勇气,只是用忧郁、彷徨的态度对待生活,在社会上无所作为。

“多余人”形象诞生于现实主义文学,必然是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多余人”生存状况的真实记录。

“多余人”大多是悲剧的,可是“多余人”的悲剧是如何诞生的?贵族知识分子们的“多余人”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关于这个问题,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依德提出的人格结构分析理论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弗洛伊德在其著作《自我与本我》一书中将人格的结构概括为三个方面: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id)是在潜意识型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

析《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析《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析《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林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十九世纪著名文学家,被誉为“俄罗斯诗歌太阳”的普希金所创作的诗体长篇小说。

该作品塑造出了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对十九世纪乃至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十九世纪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称之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作品中两位主人公的形象,从而促使大众进一步了解主人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关键词:奥涅金;塔吉雅娜;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7-155-01人物形象是作品的灵魂。

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刻画出的几位主人公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下面我们探讨一下男女主人公的形象。

一、奥涅金1.终日无所事事,擅长猎奇的贵族公子哥作品开篇便提到了奥涅金。

这位时尚界的宠儿,侃侃而谈的多情浪子,自幼接受法国教育,一举一动皆代表了贵族。

但却内心空虚,整日厮混于上流晚宴,沉迷于爱情游戏。

每日过的不过是“睡觉、宴会和剧院”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

或许深受西欧进步文化思潮的影响,他开始患上俄国的“忧郁症”,什么事情都不能令他充满热情。

身在乡下,他自认自己是贵族,高人一等,于是摆出一副高傲姿态,轻蔑所有乡绅地主,一个人冷漠而孤傲地生活。

2.自私无情通读作品,我们发现奥涅金尤其喜爱拿破仑。

书房里装饰着拿破仑的雕像,就连拿破仑的书籍也比其他书籍看得认真仔细。

而拿破仑代表着什么?他代表着随意杀戮与自私无情。

作品中也多次体现出奥涅金的自私冷酷。

例如:他为了排泄自己的怨气,不顾好友心情撩拨好友未婚妻,更是为此亲手将好友杀害。

如此行为,在他心中好友的死亡竟不是自己的过失,而是由于上流社会的尊严,是上流社会逼迫他不得不做。

他心中不愿决斗,但他害怕在有心人的挑唆下自己不敢决斗的消息传入彼得堡的上流社会,自己沦为他人的谈资与笑柄。

叶普盖尼奥涅金形象

叶普盖尼奥涅金形象

分析《叶甫盖尼.奥涅金》“多余人”形象“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产生于二十至五十年代的俄国贵族革命时期。

在当时,一些受过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具有较高天赋和才华的贵族知识分子,既不满上流社会的腐败,愤世嫉俗,又无力与资产阶级决裂;既有朦胧的追求,希望有所作为,又脱离人民,远离革命。

结果,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一生,成为“多余人”。

这些“多余人”形象不仅是十九世纪前半期俄国文学的中心主人公,而且是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主要角色,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的珍品。

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在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中,他是一个“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也“永远不能站在人民方面”。

他的灵魂空虚,缺乏毅力和恒心,也没有实际工作能力,认为是贵族生活养成了他的恶习。

腐朽黑暗的社会使他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简言之,相对于俄国社会的环境而言,他是“多余”的。

然而,我们谁都不敢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大声宣布“本人必不可少呢”历史的脉搏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或缺而停止跳动。

奥涅金的形象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和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一方面,他受到欧洲民主思想的启蒙,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品格和气质都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同时,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现实社会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对生活极端的冷漠。

另一方面,他希望可以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社会决裂,所以,他不会与社会反抗,对生活态度是消极的逃避。

总之,他既不愿意与贵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农民这一边,成了一事无成的“多余人”,脱离了人民群众。

奥涅金之所以是奥涅金,在于他所产生的“多余感”。

高度发展的智力找不到自己生存于世的理由,上流社会穷奢极欲,又俗不可耐,爱情不过是虚情假意,书本上写满了无聊与欺骗,生活所显示ide虚幻进而使他超越了本身生活,去思索生命的意义,但他找不到答案,他成为了一个怀疑主义者,奥涅金的“多余感”正是根植于其内心深处的怀疑主义,他失去了生命的热情和生存的勇气。

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人物悲剧

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人物悲剧

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人物悲剧班级:广播电视编导一班姓名:景浩学号:2015014021 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太阳,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代表作。

普希金从1823年开始创作这部作品,到1830年最后完成。

从俄罗斯文学和欧洲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公认的俄罗斯文学的典范之作。

作品中心人物是贵族青年奥涅金,在这个人物身上,诗人极为准确地概括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贵族进步青年的思想面貌,突出表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一、主人公人物特点分析作品的中心主人公奥涅金是普希金所塑造的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他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

当时的俄国处于专制农奴制的统治下,但是西欧的一些国家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时代。

先进的思想不可遏制地在俄国古老的大地上流传开来。

最先接受这些先进思想的是一批进步的、有教养的贵族青年,他们中间急剧增长着要求变革社会的情绪。

奥涅金就是这样的一位青年,他对周围现实的厌倦和怀疑,揭示了贵族阶层的腐朽没落。

奥涅金有过和一般的贵族青年相似的奢靡的生活道路,但是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进步的启蒙思想,包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拜伦颂扬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诗歌,都对他产生了影响,使他对现实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厌倦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生活。

抱着对新的生活的渴望,他来到乡村,并试图从事农事改革。

但是,华而不实的贵族教育没有给予他任何实际工作的能力,好逸恶劳的恶习又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加之周围地主的为难和反对,奥涅金到头来仍处于无所事事、苦闷和彷徨的境地,染上了典型的时代病——忧郁症。

二、主人公奥涅金的悲剧性小说一开始,主人公就被置于一个明确无误的社会环境——京城的环境(“诞生在涅瓦河滨”)以及贵族上流的社会环境之中。

他是俄国上流社会典型的花花公子,整天出没于舞会戏院之中。

但是,随着西欧先进思想的流传,他受到了影响,开始对上流社会的浮华生活产生了厌倦,就像诗人所说,他“摆脱了社交界的重担”,离开了熙熙攘攘的城市,来到了乡间。

论“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

论“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

女教育2049.14论“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内容摘要:“多余人”是俄国19世纪文学的人物形象系列,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但找不到出路的进步贵族知识青年的典型,普希金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的同名主人公奥涅金是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普希金主要通过奥涅金冷酷拒绝达吉雅娜而后又狂热追求达吉雅娜,来表现奥涅金空虚、苦闷、孤独、冷漠、无助的“多余人”思想性格特征。

关键词:奥涅金“多余人”爱情19世纪初,俄国部分贵族开始觉醒并找到目标,投身于反抗封建专制和农奴制度的革命活动,这就是十二月党人;部分贵族继续享受贵族的特权,沉溺于奢靡放荡的贵族生活而醉生梦死;还有一部分贵族知识青年,因受西欧启蒙思想和进步思潮的熏陶以及俄国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的感染而开始觉醒,意识到贵族放荡生活的庸俗和罪恶而对现实不满,企图摆脱和改变,但由于环境和自身的因素,他们找不到目标,看不到方向,从而陷入空虚、苦闷、孤独、冷漠、无助的情绪而不能自拨,这就是俄国19世纪文学中的“多余人”。

“多余人”是由普希金开创的,他在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塑造的同名主人公奥涅金是俄国文学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继普希金之后,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等俄国作家继承了普希金的传统,塑造了一系列“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社会的产物,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但找不到出路的进步贵族知识青年的典型,是19世纪俄国社会和进步贵族青年的一面镜子。

"多余人”是如何形成的,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呢?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主要以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关系为中心情节,巧妙地通过奥涅金冷酷拒绝达吉雅娜而后又狂热追求达吉雅娜,来表现奥涅金空虚、苦闷、孤独、冷漠、无助的“多余人”思想性格特征。

作品虽然写的是爱情,但着眼点却是“多余人”。

奥涅金首先是一个贵族花花公子的标本。

他出身名门,自幼接受贵族教育,耳濡目染了贵族习气。

他相貌俊美,穿着考究,注重修饰,一表人才,风度翩翩,风流倜傥,举止得体,谈吐优雅。

《叶甫盖尼奥涅金》查良铮译

《叶甫盖尼奥涅金》查良铮译

《叶甫盖尼奥涅金》查良铮译1.引言1.1 概述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66年创作的小说《罪与罚》中的主角。

这部小说被公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小说中,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贫困的年轻学生,因经济拮据而不得不在一个老妓院租住房间。

但尽管他生活贫困,他却有着远超常人的智慧和理性。

叶甫盖尼奥涅金苦苦思索着人性的本质和罪恶的意义,他坚信自己有着特殊使命,要为人类的罪恶行为负责并进行救赎。

这个概念,即个体的痛苦与罪恶行为的关系,是叶甫盖尼奥涅金这个角色的核心。

小说通过描述他对自己贫困生活的痛苦和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抨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个极具现实主义的形象,他身上的内心挣扎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使他成为了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形象。

除了对人性的思考,叶甫盖尼奥涅金也通过他的行为和决定,揭示了人性充满了复杂性和伦理困境。

他在小说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矛盾,同时也为了自己的价值观而做出了一系列的极端行为。

这种复杂性和矛盾性使得叶甫盖尼奥涅金成为了一个具有深度和多层次的人物形象。

总之,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个备受争议和讨论的文学形象,他所体现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使得人们对人性的探讨和思考得以展开。

通过对他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性的本质以及人们在面对罪恶和困境时的选择和行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作者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安排、章节分割和逻辑关系等方面的描述。

下面是关于文章结构的内容编写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内容:引言部分将对叶甫盖尼奥涅金进行概述,介绍该作品的基本情况和背景,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章节,分别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背景和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人物形象。

在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背景章节中,将对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详细探讨。

论《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文档资料

论《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文档资料

论《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多余人”形象摘要: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的奥涅金开创了俄国文学史中“多余人”的先河。

他们对社会不满,想要摆脱却又无法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想得多做得少,在社会上找不到立足之地,最后沦为社会的“多余人。

本文通过分析奥涅金所在的时代,探讨多余人的特征,进而深刻地揭露了农奴制度的残酷,反映贵族知识分子精神的苦闷、失落、彷徨。

普希金,俄国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诗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他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之作,而普希金自己也称这部小说是他最好的作品。

《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俄国文学作品通过对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生活的描绘,全面而又深刻地展示了当代俄国社会的时代特征,“一八一二年抗击拿破仑的入侵及后来的胜利,唤起了俄罗斯沉睡的力量,激起了民族的自觉和自豪感,同时欧洲的进步也影响了农奴制的俄国,有力地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但是二十年代代表社会觉醒的十二月党人的失败,却又给俄国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无所适从,看不到前途。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特点”。

因而别林斯基说:“只有从普希金的时代起,俄国文学才开始产生了,因为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俄国生活的脉搏在跳动着”。

一、处于精神挣扎中的“多余人”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让奥涅金厌倦了,却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来到乡间,没有了城市的喧闹,却有地主们的庸俗无聊和肤浅。

奥涅金仍旧不能摆脱精神上的空虚和失落。

拉林娜家的大女儿达吉雅娜热爱自然、感情真挚,纯朴善良、内心敏感、喜欢独处。

夏夜,她就靠幻想来装饰,冬夜,她就听奶妈讲怕人的故事。

奥涅金的到来使达吉雅娜这个沉思、忧郁、不被理解的乡村女孩似乎看到了希望,认定奥涅金是上天派来的将她从不幸中拯救出来、给她保护的、值得她用灵魂来等待的那个人。

于是天真纯朴的达吉雅娜给奥涅金写了一封感情真挚的情书,却遭到了奥涅金当面的拒绝和训斥。

奥涅金拒绝达吉雅娜并不是仅仅由于某一方面的问题,因为奥涅金处于精神空虚失落的境地,所以他的精神是复杂的。

奥涅金和达吉雅娜的典型形象

奥涅金和达吉雅娜的典型形象

达吉雅娜的典型形象:达吉雅娜是普希金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主人公。

这是一个极富艺术魅力的人物。

她具有奥涅金的叛逆气质,又有奥涅金所没有的东西。

她真诚、朴实而又纯正、高贵。

在达吉雅娜的形象和她的悲剧中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她是普希金最喜爱的人物,作者称她为“我可爱的理想”。

但她也与奥涅金一样有明显的局限性。

她的视野狭隘,远离社会斗争,缺乏政治理想。

她也未能摆脱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对现实的反抗极为有限。

奥涅金的典型形象:奥涅金是俄国封建农奴制社会贵族青年的一种典型。

他虽然受过资产阶级民族思想的启蒙,不满于贵族社会的庸碌,自视清高,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但贵族生活方式又使他灵魂空虚,无所作为。

这种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在人民方面”,只能做一个社会的“多余人”,普希金在这里提出了俄国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即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的问题。

尽管他们不愿与贵族社会同流合污,但是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

这正是列宁所指出的十二月党人失败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的思想价值
【内容提要】:叶甫盖尼·涅金作为“多余人,,群像的鼻祖,在俄罗斯文学形象的画廊里占有特殊的地位,关于这一形象的争议却一直绵延至今、从未停止。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从作品的具体内容入手,以人物形象为重心,分析并描述出了奥涅金形象的思想价值的波动轨迹,以期获得对这一经典人物形象的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

【关键词】:奥涅金,“多余人”思想价值,典型性。

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问世以来,关于主人公奥涅金的争议一直不断。

自从赫尔岑把“多余人”的帽子戴在奥涅金的头上,评论界才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

然而.近年来,随着普希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多余人”论受到了怀疑。

张铁夫在(近年来我国的普希金研究》一文中作了总结,认为我国文艺界近年来至少存在着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奥涅金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先进青年的典型,是“一个夭折了的十二月党人的形象”,而不能归入“多余的人”;一种观点认为“多余的人”是一种超阶级的提法,奥涅金形象从许多方面来考察都是一个“中间人物”;第三种观点仍然坚持奥涅金是“多余的人”。

本文力图从这些矛盾的分析中获取对奥涅金形象思想价值的再认识。

这里所说的“思想价值”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奥涅金在其自身封闭状态中的本体价值;其二,奥涅金在其所处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价值;其三、奥涅金形象对于读者的认识价值。

小说“卷首语”是这样的:“他虚荣心极重,又特别自负,因此无论在谈到自己的好的或坏的行为时都抱着同样冷漠的态度—这也许是他自以为比别人优越所造成的”。

这段话是普希金对主人公奥涅金的“判词”,同时也像是作者本人的自画像。

别林斯基说《奥涅金》倾注了普希金的全部热情,小说里有着诗人的种种幻想、喜怒哀乐和全部理解能力,它是诗人的整个生命、全副心灵和他所有的爱;因此说普希金通过奥涅金形象的塑造以探索自己精神苦闷的原因和思想出路并不为过,可以说,奥涅金的思想矛盾正是普希金的思想矛盾。

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反抗的出路,王智量甚至认为奥涅金形象就是普希金本人的真实写照。

②奥涅金和南方叙事诗篇中的“俘虏”、阿乐哥等一样,都是贵族先进阶层的代表,不满现实、追求自由,但又心灰意冷、精神苦闷。

他出身贵族,从小受到
良好教育,以他的家业、财产、才智、社会关系和仪表风度而论,他在贵族圈子里可以说是个“天之骄子”。

然而这个“骄子”却在时代的先进思想影响下成了“不肖之子”。

他像拜伦笔下的英国贵族青年哈罗德一样,孤独优郁、到处漂泊,出于对社会的不满而产生苦闷彷徨的心理······一方面.他在上流社会鬼混,每天出入舞会剧场,到处寻欢作乐;另一方面,他又认真研读亚当·斯密、卢梭等先进思想家们的著作,力图用知识来弥补自己的空虚无聊。

这两方面的互相冲突,造成了奥涅金思想上的极大苦闷。

正是这种苦闷导致了他改革庄园摇役制为地租制的壮举。

这次改革不仅体现了奥涅金自身价值的存在,是一次自我实现的努力,而且改革本身是对现有封建农奴制的冲击,涉及到社会制度的根本,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我们不能因为奥涅金最终没有走上革命道路而称他为‘聪明的废物’,更不能把他归入高尔基所说的那一类‘多余的人’的行列中去”。

③因此,改革是奥涅金思想价值的基点和起点,自此他的思想价值出现了拔高的趋势。

按照作者最初的构思,“女主人公的形象应该是对奥涅金形象提出的间题的回答,体现着贵族人物解脱精神矛盾的出路”。

④达吉雅娜具有高尚而纯洁的灵魂、善良而纯朴的天性、真挚而深刻的情感等等。

这些性格优点都来源于纯朴而自然的俄罗斯乡村生活环境。

在普希金看来,这就是奥涅金克服精神矛盾的出路。

达吉雅娜对塑造奥涅金形象有着两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一,诗人试图通过达吉雅娜来解脱奥涅金在精神上的矛盾痛苦;其二,通过达吉雅娜与奥涅金的精神矛盾,反映贵族先进人物脱离人民群众的认识。

这样,在达吉雅娜与奥涅金相互比照中,奥涅金形象的内涵就显得更加充实、丰富了。

达吉雅娜在小说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奥涅金的村居生活中,一次是在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舞会上。

作为纯朴幼稚的乡村少女的达吉雅娜向奥涅金求爱而遭到拒绝,作为雍容华丽的贵妇人的达吉雅娜被奥涅金追求而反过来拒绝了奥涅金,这前后两种关系的倒置变化,应作何解释呢?
奥涅金为什么拒绝达吉雅娜的求爱?关于这个问题,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在肯定奥是一个夭折了的十二月党人的前提下,认为“奥涅金当时正在探索一条正确的生活道路,他十分珍惜自己的自由,不愿以对妻儿的义务来约束自己,他尊重达吉雅娜”,⑦因而这一行为连达吉雅娜本人也承认是“高尚而正直的”,;另一种观点在肯定奥涅金是“多余人”的前提下,认为“他的心
灵己未老先衰,无力进发出相应的回报感情”,这一行为及其所作的解释“实际上不过是用来掩盖感情枯竭的遮羞布。

”⑧且看奥涅金自己是怎么解释的(在他给达的求爱信中):一、不敢贸然相信达的爱,“在您眼中我发现柔情的火花,可是我不敢贸然相信”。

二、为了不丧失自由而宁愿过独身生活。

在奥涅金心目中,自由高于一切,他离开莫斯科到乡下生活不正是为了这种神圣的自由吗?他声称:自己是拿幸福去换取自由的宁静,这铸成大错,因而受到了处罚,任凭达吉雅娜怎么处置。

奥涅金的解释与第一种观点基本上相符合。

希金在叙述了奥拒绝达的求爱之后立即转入对庸俗的朋友和庸俗的家庭生活的抨击,奥拒绝达的爱其真正原因似乎是“奥涅金出于对某种社会理想的朦胧追求而不相信达吉雅娜的爱会给他们双方带来幸福。

”⑨
奥涅金的性格十分丰富,普希金是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刻画他的性格的,既有对奥涅金思想行为的发展过程地直接描述,也有诗人直接的抒情擂笔;既从达吉雅娜的角度去观察和剖析他的言行举止,也从连斯基的角度去陪衬和深化他的性格矛盾。

奥涅金为什么与连斯基结成朋友而又亲手杀死了他?作者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连斯基这一形象,对于刻画奥涅金的性格及深化其矛盾有着重要作用。

奥涅金与连斯基的性格截然相反,一个热情似火,一个冷静如冰,但是“时代的先进意识和对周围生活所持的批判态度把他们连结在一起了”。

奥涅金企图克服空虚无聊的情绪,振作精神,想从连斯基这个受过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熏陶的浪漫主义诗人身上复活自己“远去的理想”和“爱好自由的幻想”。

在一定程度上说,连斯基的幼稚和狂想、爱好自由、喜欢幻想正是对奥涅金性格的补充,连斯基就是奥涅金青春理想的化身。

可是十二月党人的历史悲剧使普希金在思想上受到极大的震动,“他在这一惨痛的教训中看到整个贵族先进阶层的历史命运”。

这位充满幻想的天真的浪漫主义诗人连斯基或者摆脱不了十二月人的悲惨命运或者成为“多余的人”,在俄国都是一事无成的,因而普希金借奥涅金之手杀死了他,连斯基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死也象征着普希金抛弃自己从前的浪漫主义而转向现实主义。

奥涅金杀死连斯基于扼杀了自己的青春理想,等于在精神上杀死了自己,因而,与连斯基决斗这一行为便成了奥涅金思想价值波动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如果将这一转折点纳入奥涅金思想价值波动的总进程中来看,我们将看到:奥涅金在经历了庄园制改革和恬静的乡居生活直到拒绝达吉雅娜的求爱时,其思
想价值呈上升趋势,而从舞会上报复连斯基到与连斯基决斗,其思想下降,回到甚至低于起始水平,—首先因为他杀死了连斯基无异于扼杀了自己的青春理想,失去了唯一的朋友和友谊,精神上陷入更加孤独苦闷的状态;其次,决斗这一行为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只意味着贵族阶层中的死要面子和毫无意义的“虚荣”,奥涅金在决斗之前也为自己在舞会上捉弄连斯基的过分行为“深深地悔恨”,内心极为矛盾,但他终于害怕社会舆论的耻笑和为了保持自己的体面,射出了罪恶的子弹。

决斗之后的奥涅金,要么沉浸在失去朋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永远消沉下去,要么否定自己的一切努力而再度回到莫斯科上流社会的淫乐生活中去;要么外出游离,体验下层人民的疾苦,更深刻地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脱离人民群众正是十二月党人失败的主要原因)。

他选择了最后一条路。

在(奥涅金的旅行<片断>)中,诗人描绘过这样的情境;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奥涅金内心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苦闷;看到乡下受苦受难的下层人民,联想到自己半生的跋涉奋斗及其失败,他能不苦闷吗?“一种强烈的热情在我心中苏醒了!一种令人陶醉的苦闷又充塞着我火热的胸膛!”“我需要另一种景色:黄沙漫漫的山坡,小木房前的两株花揪树,栅门坍倒的栅栏,空中飘过的一片乌云,场院前的干草和垂柳浓荫下的一乱池水、一群小鸭的任意嬉戏。

”这诗一般美的生活也许正是奥涅金早年改革和以后追求的理想境界吧。

这一切都是他三年游离的收获。

从以上简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奥涅金形象的思想价值波动的大概轮廓:改革—拒绝求爱—决斗—追求。

[注]:
①(外国文学研究)(人才复印资料)1988年第10期,第122—123、122页。

③⑦⑨⑩周敏周敏显《先进贵族青年的典型—论奥涅金),见戈宝权等著普希金创作评论集》,漓江出版社,1983年版,第175、169、173、172、170页。

④⑤⑥⑧刁绍华((叶甫盖尼·奥涅金)和俄国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形成)戈宝权等著《普希金创作评论集》,漓江出版社,1983年版,第195、202、202、197、197、205页。

09语文教育5班
赵晶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