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笔记

合集下载

传播学笔记

传播学笔记

传播学笔记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I、什么是传播?傳播 Communication▲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戈德▲互动关系说:“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格伯纳▲符号说:“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等。

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贝雷尔森和塞纳▲目的、影响、反应说: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

传播的两个要素:1、信息——传播行为的内容;2、流动——传播行为的方式。

因此,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一、传播的内容传播的内容就是信息。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

换句话说,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二、传播的类型非人类传播传播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人类传播人际传播社会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三、传播的形式1、符号和信号时代:开始于早期类人灵长类到早期猿人的进化时期2、口语时代:开始于9万年到4万年前3、文字时代:开始于5000年到3500年前4、印刷时代:开始于公元450年5、大众传播时代:开始于19世纪中期6、网络传播时代: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人类传播的四次飞跃:1、第一次飞跃:从本能传播到主动传播2、第二次飞跃:4万年前,语言产生3、第三次飞跃:3500年前,文字产生4、第四次飞跃:19世纪中叶,近代传播工具诞生5、第五次飞跃:?施拉姆的“最后7分钟”比喻:如果把人类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

1天=100万年;1小时=41666.67年;1秒钟=11.57年那么这一天中,人类文明的进展如下: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1947、1957年)因此,施拉姆说:“这一天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的最后7分钟。

传播学原理笔记(详细版)

传播学原理笔记(详细版)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1、信息的定义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3、传播学的定义研究社会信息系统与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4、社会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6、双重偶然性〔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但其存在是必然的.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②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精神的发展反过来推动物质发展,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发达程度时,精神生产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精神有自身的特殊规律.9、精神交往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①前者:把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既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也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视野更开阔;后者:仅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②前者: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后者:回避这些重大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传播关系的本质.③前者: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产品;后者: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寻找成因.第二章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①口语传播时代:人类开口说话—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②文字传播时代:以手抄为主.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③印刷传播时代: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大量复制.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④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美〕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①示现的媒介系统.即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口语和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无须依赖任何机器手段;②再现的媒介系统.其生产和传播需要使用物质手段或机器,但受众无需.包括文字、绘画、印刷和摄影等;③机器媒介系统.传播双方皆需借助机器.包括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①前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②后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①初级信息化阶段〔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与,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与,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第三章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与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2、象征符的特性①人工符号,人类社会的创造物;②既可表示具体事物,也可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③非遗传,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3、意义的定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赋予对象事物的含义,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4、符号意义的分类①明示性和暗示性;②外延和内涵;③指示性和区别性.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①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②受众的意义:符号本身的意义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而受众个体却依照各自背景理解和解释符号意义,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③情境意义: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不具备的意义,并制约符号意义.6、传播情境的定义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7、人类象征行为的定义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通过象征符传达象征意义来实现.8、象征性互动理论①G.H.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创始;60年代后H.G.布鲁默等发展.②象征行互动理论:把人看作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的象征行为看作积极、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对揭示人的本质、理解现实生活意义重大.③布鲁默: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三个基本前提:人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意义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意义由人来"解释".9、象征性社会互动①定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作为象征性互动过程的传播能扩大传播双方的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相互理解〕.②意义交换的前提: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对传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共通的理解和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第四章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①传播者:即信源,信息发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②受众:即信宿,信息接收与反应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③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传、受双方社会互动的介质;④媒介:即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连接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纽带;⑤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②五W: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④评价:a.意义: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b.不足: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噪源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①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传播是怎样运行的》.②内容: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③评价:a.意义: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正确;b.不足: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平等〕的关系中不合适;仅适于人际传播,不适于大众传播过程.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①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②内容:a.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二者间是传达与反馈的关系;b.大众传媒〔传播者〕与一定的信源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信息与受众〔个人集合体,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相联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③评价:充分体现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备系统模式特点.C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①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②内容:③评价:a.意义:克服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讯息、传达和反馈的任何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适用范围比较普遍.b.不足:未能指出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4、传播过程的特点①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②序列性: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③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接也是其结构特点,各环节〔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5、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A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①〔美〕赖利夫妇《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②内容:③意义:a.表明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传受双方都可被看作一个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身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个体系统间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不孤立,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群体系统的运行在更大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与社会政、经、文、意识形态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大众传播也是其中一种传播系统.b.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微观、中观、宏观〕既具独立性,又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B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①〔德〕马来兹克《大众传播心理学》②内容:大众传播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该系统各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a.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同僚群体、社会环境、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与媒介性质的约束力等〕;b.影响和制约受众的因素〔受众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群体影响、社会环境、媒介内容的效果、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c.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受众对媒介的印象〕.该模式表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解释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要全面系统分析,不能轻下结论.6、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日本学者:把传播看作是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分析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考察.故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7、田中义久"大众传播过程图式"①从马恩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交往分三类:a.与人的体质有关的"能量交往";b.与物质生产有关的"物质交往";c.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符号或信息交往〕.信息交往过程即传播过程,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上,与社会生产力、科技、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阶级社会,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②人际传播:特定传播的双方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社会认识和实践活动,传播是从事精神交往的纽带;大众传播:传播是有组织的媒介企业,受众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传播双方与其活动都受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景的制约.8、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①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范畴;②考察信息传播就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③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个社会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的精神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状态;④传播学研究要把信息"交流"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交往联系起来.—总之,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第五章第一节人内传播1、人内传播〔内向传播、内在传播、自我传播〕——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是个体系统内的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渡边一央视听觉信息处理模式〔生理学过程的角度〕●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才是人内传播区别动物体内传播的根本特点.2、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或要素:1〕感觉---人内传播的出发点2〕知觉---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4〕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思维活动3、人内传播的的特点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他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对象也是外部环境〕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反映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人内传播的环节;人内传播的性质合结果,也必然对其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人内传播不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还具有明确的互动机制.是在个人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主导下的传播活动.4、"主我与客我"米德、美国 ,社会心理学家,象征互动理论创始人1〕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2〕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方面: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3〕"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体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社会关系方方面面的影响〕,"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4〕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5、"自我互动"布鲁默,美国,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象征互动论》1〕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2〕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3〕"自我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的期待,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重新加以组合.这样,他人期待和自我都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而是新的.4〕"自我互动"理论有助于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它说明,人不但与社会上的他人进行传播,也同自己本身进行传播.自我传播也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和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5、"内省式思考"米德1〕内省式思考——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2〕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和推测他人如何考虑、采取何种态度,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形成决策.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是个社会过程.3〕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一个把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即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全部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进行重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意义和行为.因此,也是超越既有意义开创新意义、超越既有行为方式开创新的行为方式、与人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活动.4〕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时,才会活跃起来.第二节人际传播1、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是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2、人际传播的动机:1)首要动机和目的就是获得信息.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4)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3、"镜中我"库利美国社会学家《社会组织》1〕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2〕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形成的.包括三方面:①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③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3〕前两项只有在与别人的接触中,透过别人的态度才能够获得.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人际传播大致分为两种:面对面的传播、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4、人际传播的特点1〕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2〕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多种渠道和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产生新的意义.〕3〕双向性强,反馈与时,互动频度高.〔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尤其在说服和沟通感情方面效果好.〕4〕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主要建立在自愿和合意的基础上,是一种相对平等和自由的传播活动.〕5、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1〕对社会来说,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2〕对个人来说,是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3〕人际传播的状态如何,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6、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研究集中在: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镜中我"、"主我与客我"、"社会模仿"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与"7、社会化——指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认"的过程.1〕从个人角度讲,指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以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2〕从社会角度而言,指社会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的过程.3〕个人观念社会化包括自我观念的形成、社会观念的形成.8、自我表达——传播者将自己的心情、意志、感情、意见、态度、考虑以与低位、身份等向他人加以表达的活动.9、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1〕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而精神传播需要物质载体,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符号载体>.2〕媒体即任何能够传播信息的渠道和手段.3〕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传播活动时,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他的传播渠道广,手段多.人际传播,是真正意。

张国良_传播学原理_笔记.

张国良_传播学原理_笔记.

传播学原理笔记第一章传播基础论1、传播的含义(1)传播与“communication”A、相同点:两者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B、不同点:后者含“运输”(货物与人)及(双向)“交流”之意,从传播学意义上讲,“传播”=Commnication,其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

(2)“传播”的定义A、“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持此类主张的学者往往会追溯英语Communication的词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但是,无可否认,在传播实践中,施拉姆等人强调的这种“共享”,不仅是主观愿望,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客观结果。

即,它既是传播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

凡强调“共享”的用语,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能适用于一切传播现象。

诚然,传播能实现“共享”的情况是多数,但是还存在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相反的情况(尽管是少数)。

由此可知,“共享”说虽然指出了传播的一部分规律,但作为定义,是不全面的。

B、“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

此说有点类似“共享说”,但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

但一“共享”一样,“交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但并非一定会发生。

此外,传播也远非一定要用语言。

C、“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此说既正确地指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带有功得性、目的性的传播活动,又不正确的将其当成了一切传播活动的表征。

D、“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以上各学说都是学者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去理解,更多地关注本学科研究对象的传播活动,范围和方式等,而没有从更多普遍意义上和层面上对“传播”进行定主,因而难免挂一漏方。

△传播: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3)信息视野中的传播“传播”=“信息”的运动,“信息”=“传播”的材料,凡是有“信息”处,必有“传播”。

但是,“信息”不只见诸于人类社会当中。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一、传播的定义与类型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却又常常被我们忽略。

传播可以分为很多类型。

从传播的范围来看,有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自我传播就是我们在自己头脑里思考、回忆、分析等内心活动,这是最隐秘的一种传播。

人际传播呢,就是你和朋友、家人之间的交流,比如聊天、写信。

群体传播则是一群有着共同目标或兴趣的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像一个班级讨论活动方案。

组织传播发生在正式的组织内部,比如公司里的会议、通知。

大众传播就很常见啦,像电视、广播、报纸、网络这些媒体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影响力可是相当大的。

二、传播的模式传播模式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传播的过程。

比如拉斯韦尔的“5W”模式,它提出了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这个模式简单明了,让我们一下子能抓住传播的关键环节。

还有香农韦弗的模式,它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干扰。

就好像我们打电话时信号不好,声音断断续续,这就是噪音影响了传播的效果。

三、传播的功能传播有着各种各样的功能。

首先是监测环境,它就像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世界。

比如通过新闻报道,我们知道哪里发生了自然灾害,哪里出台了新政策。

其次是协调社会,让不同的人、群体能够相互理解、合作。

比如在一个团队中,通过沟通协调大家的工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再者是传承文化,把先辈们的智慧、经验、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像我们学习历史、传统习俗,都是在传承文化。

然后是提供娱乐,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得到放松和享受。

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就是很好的例子。

四、传播者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他们的素质、立场、动机都会影响传播的内容和效果。

专业的传播者,比如记者、编辑,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包括准确的判断能力、扎实的写作能力、敏锐的新闻嗅觉等。

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精选5篇)

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精选5篇)

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精选5篇)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篇1《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传播学教程》是一本由郭庆光所著的经典传播学教材,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包括传播的定义、过程、功能、社会影响以及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传播学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

书中详细阐述了传播的定义、分类以及传播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些内容对于我理解传播现象和解决传播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的内容组织得非常清晰,语言简练易懂,而且有许多生动的案例,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例如,在阅读第二章关于大众传播的内容时,作者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大众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当然,书中的内容也不是完美的。

有些部分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对于没有学过相关背景知识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书中的一些观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判性地思考。

总体来说,《传播学教程》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书籍,它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了解传播学的相关知识,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虽然书中的一些观点存在局限性,但是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一本优秀的传播学教材。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传播学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传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篇2《传播学教程》读书笔记书名:《传播学教程》作者:陈兵阅读时间:2023年2月-4月阅读地点:家中【背景介绍】《传播学教程》是一本介绍传播学基本理论的入门书籍,作者陈兵是国内传播学领域的专家。

本书以传播学的基本原理为主线,结合案例,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的概念、历史和发展。

【内容分析】本书共分为10章,分别是传播学概述、人类传播的起源与发展、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国际传播、网络传播、跨文化传播、健康传播和公共传播。

传播学理论导引笔记摘抄(3篇)

传播学理论导引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传播学概述1.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探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与互动。

2.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传播过程、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环境等。

3.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历史研究、跨学科研究等。

二、传播过程理论1. 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过程五因素模式,即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和效果。

这一模式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作用。

2. 施拉姆的传播模式施拉姆在拉斯韦尔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播过程模式,包括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反馈和情境六个要素。

3. 格伯纳的传播流模式格伯纳提出了传播流模式,认为传播过程中存在信息流、影响流和意见流三种传播方式。

三、传播媒介理论1.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特性,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

2. 库尔特·卢因的媒介选择理论卢因提出了媒介选择理论,认为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媒介。

3. 奥尔波特和霍夫兰的媒介效果理论奥尔波特和霍夫兰认为,媒介效果取决于受众的心理特征、媒介内容、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等因素。

四、传播效果理论1. 传播效果的定义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对受传者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2. 传播效果的分类根据传播效果的性质,可分为认知效果、情感效果、行为效果和态度效果。

3. 传播效果理论(1)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认为传播效果并非直接作用于受众,而是通过意见领袖间接产生。

(2)凯茨和拉扎斯菲尔德的“创新与普及”理论:认为传播效果取决于受众的接受程度和传播者的创新性。

(3)贝克特的“说服理论”:认为传播效果取决于说服信息的强度、受众的易受性、传播者的可信度和说服技巧。

五、传播者与受传者理论1. 传播者的定义传播者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主动发出信息的人或组织。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大众传播学通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一、什么是传播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的行为总称。

2、三种定义类型(1)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传者”对信息的分享。

指人们在传播时,总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

代表人物是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但是,共享说无法概括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传播现象。

(“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谓是对信息共享过程中最佳状态的描述。

)(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用语言交流思想、观念、情感,已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

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E.T·霍尔。

交流说忽视了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的重要性。

(3)信息说:即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是人们对接触到的讯息,“排除不确定因素”后,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而语言就是这些内容的载体。

忽略传播过程的“环生态”现实而留下的遗憾。

代表人物是C.E·申农和W·韦弗。

3、传播层次:(1)自我传播:指不起交际作用的内部信息交流过程,是个人处于感知和理解时的言语活动。

表征是“不出声”。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互动”的理论、“内省式”思考——郭书P78)特点:“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重叠,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所传信息不与人分享;由大脑储存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同时,自我传播的自觉程度也决定着大脑对有效信息的储存状态。

(2)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作用:A教化作用;B联系作用;C协调作用特点:信息交流渠道多、形式多样,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体“准间接交流”;交流符号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符号交流,甚至是多种符号复合式使用;人际传播构成一种双向的动态系统,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可以在相互作用中随机互换,反馈非常及时。

《传播学概论》课程笔记

《传播学概论》课程笔记

《传播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传播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 传播学的定义- 传播学的概念: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的社会科学学科。

- 传播的本质:传播是信息的流动,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基础。

2.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信息:信息的概念、特性、分类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

- 符号:符号的定义、功能、类型及其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 传播过程:传播的模型、要素(如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众、效果)及其相互作用。

- 传播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等环境因素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二、传播学的发展历程1. 创立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 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等。

- 里程碑事件: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5W传播模式。

2.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理论发展:两级传播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

- 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等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

3. 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学科交叉:传播学与文化研究、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融合。

- 技术影响: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传播学理论的影响。

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 定量研究方法- 调查法:问卷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

-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田野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内容分析法:编码、分类、量化内容特征。

2. 定性研究方法- 深度访谈法:访谈技巧、数据整理与分析。

- 观察法: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的应用。

- 案例分析法:案例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

3. 混合研究方法- 方法论: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原则。

- 实践应用:如何在实际研究中运用混合方法。

四、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趋势1. 发展现状- 学科建设:传播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 研究成果:我国传播学者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探索。

- 行业应用:传播学理论在新闻、广告、公关等领域的应用。

传播学详细重点笔记

传播学详细重点笔记

传播学详细重点笔记1、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在⼆级传播中提出⼀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群中那些在⾸先或较多接触⼤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再加⼯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的⼈。

意见领袖介⼊传播的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的信息传播的影响。

2、扼要述评“报刊的四种理论”⾸先,论书报刊四中理论的主要观点,分别介绍集权主义传播理论,⾃由主义传播林伦,社会哲⼈传播理论和苏维埃传播理论的主要内容。

注意适当介绍其理论的来源和历史背景;其次,结合⾃⼰的认识和观点,联系⼈类传播的历史现实,和对“报刊的四中理论”加以评析,可以考虑从正反两个⽅⾯加以论述:A、正⾯评价这⼀理论在传播控制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和⼴泛影响B、交代其⽚⾯和不⾜之处,⾸先这⼀理论是依据资本主义制度和价值观提出来的,是为资本主义传播制度做辩护的,对其传播制度,尤其是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认识有极⼤的⽚⾯性。

带有“冷战”⾊彩;其次,传播制度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各国的传播制度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形式下,传统中带有冷战思维⾊彩的“报刊四种理论”已经不在适应传播制度发展的现实,需要得到修正和发展。

3、试论述西⽅传播学效果研究发展历史A、早期的“⼦弹伦”或“⽪下注射论”这⼀理论⼤致出现在20世纪初⾄30年代,这是传播学研究的初级阶段。

这⼀时期的核⼼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上就像⼦弹击中躯体,药剂注⼊⽪肤⼀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他们能够左右⼈们的态度和意见,甚⾄直接⽀配他们的⾏动。

B、⼤众传播的“有限效果论”(20世纪—60年代)1)、⼤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

2)、⼤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众传播也并不作为唯⼀的因素单独起作⽤。

传播学原理笔记(详细版)

传播学原理笔记(详细版)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1、信息的定义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

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

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

但其存在是必然的。

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

传播学考研笔记

传播学考研笔记

传播学考研笔记一、传播学基础概念1. 传播:传播是信息交流和分享的行为或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基础。

2. 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科学,涉及人类社会的信息交流、传播方式、传播过程、传播效果等方面。

3. 媒介:媒介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

4. 受众: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可以是个人或群体。

5. 内容:内容是指传播的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

6. 渠道:渠道是指信息传播的途径,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

二、传播学理论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2. 香农-韦弗模式:信息源产生信息,通过发射器发出信号,经过信道传输,到达接收器,最后由受众接收并处理信息。

3. 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编码、释码、译码、反馈四个环节的循环往复,强调了受众的反馈和传播者的主导作用。

4.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信息源产生信息,大众媒介通过接收器接收信息,再通过发射器将信息传递给受众。

5.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即讯息,强调媒介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6. 伊尼斯的媒介偏向论:强调媒介对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分为口头媒介和书面媒介两种偏向。

7. 莱文森的媒介进化论:强调媒介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认为媒介的发展是人性化、自然化的过程。

8. 霍夫兰的说服理论:研究说服效果的心理学理论,包括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对象三个要素。

9. 休眠效果理论:强调重复暴露在信息中可以提高说服效果的理论。

10. 框架理论:指人们在报道和解释新闻事件时所采用的认知框架,包括新闻报道的角度、立场和表达方式等。

11. 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看法或评价,可能存在偏见或歧视。

12. 议程设置理论:媒体通过选择报道和强调某些议题来影响公众对议题重要性的认知。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笔记一、传播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信息如何在各种社会情境中产生、传递、接收和理解。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广泛,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类型的传播现象。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比如朋友之间的聊天、家人之间的沟通。

群体传播则发生在具有共同目标和身份的群体中,如小组讨论、团队协作。

组织传播涉及企业、政府等组织机构内部的信息流动。

大众传播则是通过大众媒体,如报纸、电视、网络等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

二、传播的模式1、线性传播模式最经典的线性传播模式是香农韦弗模式。

该模式将传播过程分为信源、发射器、信道、接收器和信宿五个部分,强调了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但忽略了反馈和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影响。

2、控制论传播模式以维纳的控制论为基础的传播模式,如德弗勒模式,增加了反馈环节,认识到传播是一个双向循环的过程,传播者和接收者都可以根据反馈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

3、互动传播模式以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为代表,强调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循环互动来完成传播过程。

4、系统传播模式如赖利夫妇的模式,将传播视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三、传播的类型1、自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是个人在头脑中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如思考、回忆、想象等。

2、人际传播这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

其特点包括直接性、随意性、双向性和反馈及时等。

3、群体传播指在群体内部或群体之间进行的传播活动。

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等对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

4、组织传播在组织内部,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信息传播活动。

包括上行传播、下行传播和平行传播等方向。

5、大众传播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向广泛的、不特定的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

具有传播者专业化、传播手段现代化、传播内容大众化等特点。

四、传播的功能1、监视环境帮助人们了解周围的环境变化,及时掌握各种信息。

《传播学》课程笔记

《传播学》课程笔记

《传播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引论1.1 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涉及信息的传递、接收、处理和反馈等一系列过程。

在广义上,传播可以定义为:- 一种社会互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或群体通过使用共享的符号系统交换信息、思想和情感。

- 一种建立共识、共享意义和文化传承的手段。

传播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 消息(Message):传播的内容,可以是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

- 传播者(Sender/Encoder):发起传播的个人或团体,负责将信息编码以便传递。

- 接收者(Receiver/Decoder):接收并解码信息的个人或团体。

- 通道(Channel):信息传递的媒介或途径,如空气、纸张、电子信号等。

- 反馈(Feedback):接收者对信息的回应,有助于传播者评估传播效果。

1.2 传播的分类传播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传播类型:- 按照传播范围: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国际传播。

- 按照传播方向:单向传播、双向传播、多向传播。

- 按照传播内容:信息传播、教育传播、娱乐传播、广告传播。

- 按照传播媒介:口头传播、书面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

1.3 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序列,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观念形成:传播者内部产生传播的动机和目的。

- 信息编码:传播者将观念或信息转化为可以传递的符号形式。

- 信息发送:通过选定的通道将编码后的信息发送出去。

- 信息接收:接收者通过感官接收到信息。

- 信息解码:接收者将接收到的符号信息还原为可以理解的意义。

- 信息理解:接收者对信息的意义进行解释和思考。

- 反馈:接收者向传播者提供信息接收和理解的情况,完成传播的循环。

1.4 传播的系统结构传播的系统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模型:- 信源(Source):信息的起点,负责信息的产生和编码。

- 编码器(Encoder):将信息转换成适合传播的信号或符号。

传播学笔记

传播学笔记

邵培仁《传播学》笔记绪论第一节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传播的定义是什么?传播是指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从四方面理解之: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2、传播是信息的交流和沟通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

4、传播的目的是希望能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什么叫传播学?传播学就是以动态的整体的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及用开放的发展的观念综合地研究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三、什么是传播学的自身特性?1、传播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其对象就是人类传播的现象。

2、传播学有自己的研究宗旨。

3、传播学有着鲜明的学科特点。

六、人类传播的现象指的是什么?指传播活动现象、传播意识现象、传播关系现象和传播规范现象。

四、传播学的研究宗旨是什么?就是从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中,从人类传播的内存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和提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

五、传播学的学科特点是哪些?1、整体性。

2、互动性。

3、开放性。

4、综合性。

5、发展性。

六、传播学学科建设的“六字方针”是什么?积累、批判、创新。

即既要尊重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有一种批判的精神,不囿旧说,积极探求新思想,寻求新解释,提出新预见,建立新理论。

七、何谓传播本质?其特点是什么?传播的本质是传播活动的根本性质,是指传播活动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的、稳定的联系。

它是由传播活动的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

它具有稳定的、内在的、深刻的、普遍的性质和特点。

八、何谓传播规律?其特点是什么?传播规律是指传播活动中内在矛盾诸方面的联系与斗争的客观法则和必然趋势。

其根本特点就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重要性和隐性。

九、传播媒介发展规律有哪些规律?如何理解这些规律?传播媒介发展具有五大规律:(1)由低到高的螺旋规律;(2)波浪起伏的浪潮规律;(3)由慢到快的加速规律;(4)互动互助的共进规律;(5)取长补短的整合(互补)规律。

十、信息传播有哪些规律?如何理解这些规律?信息传播具有五大规律:(1)协同合作的规律;(2)双向传播的规律;(3)信息共享的规律;(4)守规合境的规律;(5)适时适量的规律。

传播学读书笔记3篇

传播学读书笔记3篇

传播学读书笔记3篇读书笔记就是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

下面给大家带来传播学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

篇1:传播学读书笔记学术著作的使命是传播高深的理论知识,一般是晦涩难懂的。

作为传播学的奠基者,威尔伯·施拉姆在构建传播学理论时,并没有故弄玄虚,而是从人们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规律出发,从人的认识规律出发写作,传播“传播”的真谛,使得这一理论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他认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是最好的传播方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来中国讲学时,他就对中国特色的“开会读报”现象大加赞赏。

他认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并不是排斥的,二者可以相互结合以实现优势互补:“大众传播媒介在迅速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一般需要上具有不可比拟的力量……另一方面,广播、电视、电影和报纸在满足不同的人们在不同时间的需要以及在一定时间仅为少数人感到的需要上则是效率甚低的渠道……但是,我们切不可认为个人之间的交流同通过媒介的传播是针锋相对、互相排斥的。

事实上,正如我们想力图指明的那样,两者之间的区别与界限是远没有那样清楚的。

大多数以说服、教育为目标的运动都力图把大众媒介同个人渠道结合起来,使其互相加强、互为补充。

”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也可以将两种方式结合运用。

整部书一直在与读者对话,像一位乐于与人交流的健谈者在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不断有新的问题,时起时落,时深时浅。

这种效果主要是吸纳人际传播元素,通过营造“对话感”、“形象感”和采用“故事化”的写作方式取得的。

“对话感”:“以人为本”的学术著作学术著作为了体现客观性,一般要去掉“人”的语气(尤其是避讳以作者第一人称出面叙述,以示价值中立),以“事理”为主进行客观描述。

而施拉姆在这部著作中,以“人”为主语,用自然轻松的方式讲清楚“传播”的大道理。

可以说,是一本“以人为本”的学术著作。

该书开篇突破一般学术著作进行概念陈述的“常规”,在纸质媒体上,用第一人称与读者进行一次了特殊的对话:当我在写这几行字的时候,把视线从纸上移开,抬头就可以看见夏威夷那犬牙交错郁郁葱葱的群山。

传播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传播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传播学读书笔记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

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播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传播学读书笔记1什么是传播?传播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当然他也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并且他的目的在于发生相应的变化,传播学读书笔记。

简而言之,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他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同性和互动性,永恒性和历史性。

依据传播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

内向传播有称人际内传播,是人们头脑里“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这种经常发生在我们脑海里的内在的自己和自己的精神对话:包括自言自语,自我推敲,自我反省,沉思默想,内心矛盾等等,他具有隐蔽性,内动性,短途性,思维性。

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等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

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如交谈,约谈,讨论,对话等,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如写信,发传真,电子信件等。

组织传播也称团体传播,是指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

组织是社会中相近或相似个体有目的的组合;传播是组织结构的轴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传播就没有组织。

大众传播是职业传播者和没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比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

跨国传播指国家对外传播机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所进行的国外受众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经历了一次次的革命,如语言传播革命,文子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

从五次传播更名的后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性的境界,新的时代,我们认为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就像所有东西都有自己的固定模式,,大众传播也不例外,传播模式就是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的拥有同时实现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

传播学引论背诵笔记摘抄(3篇)

传播学引论背诵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传播学的定义1.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关注传播活动的过程、结构、功能以及影响因素。

2. 传播学的定义要素:- 传播者:指发起传播活动的人或组织。

- 受传者:指接受传播信息的人或组织。

- 传播内容:指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观点、情感等。

- 传播媒介:指传播信息所依赖的渠道、平台或工具。

- 传播效果:指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 传播过程:研究传播活动从发起到完成的整个过程,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等要素。

2. 传播结构:研究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传播网络、传播渠道、传播媒介等。

3. 传播功能:研究传播活动在人类社会中的功能,如信息传递、社会整合、文化传承、政治宣传等。

4. 传播制度:研究传播活动的规范、政策、法规等,以及传播制度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5. 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如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通过对传播现象的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传播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

2. 定量研究:通过对传播现象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传播现象进行量化分析。

3. 案例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案例,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传播现象的规律。

4. 实验研究:通过人为控制变量,观察和测量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

5. 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传播现象,以揭示传播规律的内在机制。

四、传播学的基本理论1. 传播者理论:研究传播者的角色、特点、行为以及传播者的传播效果。

2. 受传者理论:研究受传者的角色、特点、行为以及受传者的传播效果。

3. 传播内容理论:研究传播内容的类型、特点、传播效果以及传播内容的制约因素。

4. 传播媒介理论:研究传播媒介的构成、功能、传播效果以及媒介环境对传播活动的影响。

5. 传播效果理论:研究传播活动对受传者产生的影响,如认知、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传播学笔记整理

传播学笔记整理

一、名词解释1、传播: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符号: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者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或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3、意义: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涵义,是人类依符号形式传递交流的精神内容。

4、象征性为:指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6、人内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7、群体: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8、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

9、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生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10、舆论传播:指社会公众对他们所关切问题的意见态度、信念,在社会群体和大众媒介中的公开表达,形成具有一致性和强烈的性的共同社会意识以及发挥社会作用的社会过程。

11、媒介:信息在空间上的移动,在时间上能够保存的载体。

12、模式:用图形或程式来阐明对象的方法13、大众传播者:是指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活动的职业传播者。

他们是分布在通讯社、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电影片场中专门从事传播活动的人员。

如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14、子弹论、皮下注射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的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针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他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16、传播流: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中间各种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17、休眠效果:低可信度的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的负影响,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度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显现出来,这种现象霍夫兰等人称为休眠效果。

传播学笔记精华

传播学笔记精华

传播学笔记精华一、名解1、子弹论: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这种观点也被称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有限效果论:是克拉帕在对“传播流”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后提出的观点,该观点极力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3、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生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4、政治既有倾向:是指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主场和态度,拉扎菲尔德等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

他们在对1940年美国大选的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就选举投票或其他政治问题做出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结果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基本上取决于人们迄今所持的政治立场。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既有倾向的作用并不仅止于政治问题领域,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人们的态度和行动同样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既有倾向的制约。

5、选择性接触:是指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媒介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媒介内容加以接触;选择性接触行为的结果更容易在强化人们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这是拉扎菲尔德等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

6、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其特点是:A、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等级关系;B、广泛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C、影响领域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D、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大众传播信息接触量大。

传播学笔记

传播学笔记

第八章.......传播效果第一节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程一、传播效果的早期认识1、枪弹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20世纪20-40年代主要观点: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将传媒的作用不分时间、地点、对象、环境地夸大。

(1)潘恩基金会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视对儿童有巨大的影响实证传播里程碑扭转了早期宣传策略的研究预见了意义理论和模仿理论在今天的地位引导出了态度变迁、睡眠效果、使用与满足理论、模仿的影响和媒介建构社会事实等理论(2)火星人入侵地球1938 《星球大战》改编的广播剧引起恐慌媒介事件:枪弹论的一个注解媒介事件指观众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奥运会世界杯2、有限效果论“最小效果定律”认为传播活动是传受互动的过程,受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

大众媒体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影响。

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直接的和唯一的因素。

大众媒体透过多个中介,在其他多种格局影像下发生作用,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的。

包括:个体差异论、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多级传播论、中介因素论、意见领袖论等(1)“二战”中对美国士兵的劝服霍夫兰《我们为什么打仗》四部影片影片效果有限强调个体差异与传播效果的实现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

(2)反对成见的漫画受众个体对信息的选择性理解会减弱信息传播的效力(3)人民的选择拉扎斯菲尔德选举过程中8%的人改变了态度提出了两级传播意见领袖(4)两级传播大众传播--意见领袖--受众的传播拉扎斯菲尔德《亲身影响:个人在大众传播流程中扮演的角色》使人际传播的过程受到了充分重视,从而彻底改变了当时人们对大众传播过程的整个想法。

大众传播不被视为只是一个通过刺激而使受众产生反应过程的媒介。

罗杰斯多级传播意见领袖: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

二、传播效果的现当代认识1、适度效果理论20世纪60-70年代(1)使用与满足理论核心主张:受众成员对媒介产品的消费是有目的的,旨在满足某些个人的、经验化的需求,即人们观看电视与电影或阅读报纸与书籍等,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地使自己的某些经验需求获得满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传播学的起源达尔文弗洛伊德马克思二、传播学的建立1.斯拉姆:在伊利诺伊任传播学教授,开创传播学,创办传播研究所。

他意识到了在国际传播中,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

并随之转向这个领域。

同时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在《我们的儿童对生活中的电视》一文中,他说过这样的话:或许考察电视岁儿童的影响的更重要的方法不在于电视对儿童做了什么,而在于儿童对电视做了什么。

斯拉姆实际上是为传播学设置了议程。

斯拉姆与奥斯古德提出了传播过程的循环模式。

这个模式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做是传播行为的主体。

但是,实际上,在社会生活中,传播双方的地位是很难达到真正的完全平等的。

绿眼罩与卡方人之争:传播学成立之初,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

它成了有关人类传播的认识论知识基础的一场根本性的争论。

“绿眼罩人”的象征是一度由报纸编辑佩戴的赛璐珞护目镜,以便于在强光下进行删改。

这个术语含有这样的意思:绿眼罩教授以新闻职业为方向,而不是以新的传播科学为方向。

“绿眼罩人”认为,新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在报道、写作和编辑方面的实践技能,他们嘲笑年轻的传播学学者,认为他们与培养未来的新闻记者毫无关联。

至于“卡方人”,对“绿眼罩人”也几乎没有什么尊重。

争论直延续到现在,与其说卡方人取得了最终胜利,不如说二者之间互相做出了让步。

与他联系紧密的人物:英尼斯,著有《帝国与传播》一书,他认为传播媒介有控制时间和空间的偏向。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奥斯古德,对于传播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的语义分化观点。

伯洛,使传播学朝着斯拉姆的模式发展。

三、传播学的发展1.布莱尔:认为新闻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种职业教育。

2.库利3.拉斯韦尔:在政治学中首次运用精神分析理论。

宣传的内容分析:在二战中他从事对于宣传的内容分析。

他不仅分析了宣传也促进了宣传的产生。

他讲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运用到了传播学领域。

五个W模式:谁,说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途径,取得什么效果三功能说:他将传播的基本功能分为三个:环境监视、社会协调和社会遗产传承。

4.李普曼:伪事件伪环境概念的提出:他认为,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联系,一个是实际存在的“现实”,一个是人们头脑中呈现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一个是媒介为人们构造的一个“现实”。

媒体为人们构造的那个“现实”就是一个伪造的环境。

议程设置理论。

培养理论: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的一致的认识。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础,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5.拉扎斯菲尔德维也纳研究所从事市场研究,从而为资本家创造了更多利润,这违背了他的身份,因为他自己是个社会主义者。

麻醉理论:论说现代大众传播的诸多负面作用。

马林塔尔失业研究:个人对于失业的反应是冷漠的绝望的。

背景广播业的发展对于法西斯的恐惧广播研究项目斯坦顿:听众收听调查结果主要人物拉扎斯菲尔德——斯坦顿节目分析仪:为无线电广播电台提供了有关听众特定效果的反馈意见,用途广泛。

坎特里尔:与斯坦顿主要要求实验方法,而拉扎斯菲尔德更注重方法论。

阿多诺:在关于传播研究的性质问题上与拉扎斯菲尔德不同。

后者想把他拢如研究项目的计划失败。

焦点访谈小组:拉扎斯菲尔德——斯坦顿节目分析仪的更深程度的发展,用来解释听众意见变化的原因。

伊利县研究:《人民的选择》:媒体在影响人们选举倾向方面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通常只是影响意见领袖。

该研究开创了有限媒体效果论的时代。

拉扎斯菲尔德还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和舆论领袖的概念。

两级传播: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也提出了“两级传播”的假设,即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也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两种传播的模式进行的,即两级传播。

医药扩散研究证明在传播中,最先采纳新思想的人,不被系统中的其他人所尊敬,所以最初采纳的速度很慢。

然后,当这个系统中的舆论领袖采纳了这个创新思想之后,人们中间关于这个新思想的采纳开始呈S型的扩散曲线上升。

6.勒温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创人。

场论,强调环境对个人的影响。

柏林研究:未完成的任务比一个已经完成了的任务被记住的时间更长。

这项研究展示了精神紧张状态的存在,它实际上是场论的基础。

齐格尼克研究:被中断了的任务有比较强烈的回忆。

有关领导风格的实验证明,民主制下人们更容易感到幸福和快乐,自由制下,人们比较漫无目的,而专制下则是僵化。

食品习惯变化实验表明,讨论条件下的参与程度比较高。

行为变化的三阶段程序:解冻,行动和凝固新的行为,当一个个体的行为发生变化时,这个行为不就就会回到它原来的状态。

把关人研究:家庭主妇对于家庭成员饮食内容的控制类似于媒体对于信息的控制。

媒体提供什么信息,受众就吸收和更关注这些信息。

聊天活动:勒温在他执教的每个大学都举办过这样的以交流思想为目的聊天活动。

参与性管理研究:参与性管理导致工厂产量增加。

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集体内源力是集体吸引个体的内聚力之所在。

西门研究:空间距离对于亲密程度有重大作用。

网络研究,后来又经过巴弗拉斯近一步发展。

它认为,网络有三种形式:轮子结构,星星结构和网络结构,但是网络结构解决问题的成效最高。

7.霍夫兰他关注的是个人态度的微观层次的研究。

在耶鲁大学,他创办了人类关系研究所,这个研究所从事的实际上是众多现实社会问题,集合了各个方向的研究学者。

信息学习法:说明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转变。

信源的可信度的说明:高可信度的源泉对个人态度的影响在传播刚开始时是很大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越来越小。

人们在后来的传播中,记住的只是信息,而不是这个信息究竟来自哪个地方,这也就是“潜伏效果”。

恐惧呼吁:恐惧呼吁虽然可以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是恐惧呼吁不能过分使用,霍夫兰通过自己的实验证明,温和程度的恐惧呼吁更具有说服力。

一面理信息和两面理信息:对于不同文化程度的受众来说,一面理信息和两面理信息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一般来讲,文化程度高的人在两面理信息的影响下,态度越容易发生改变;而对于文化程度低的人来说,一面理的信息产生的效果更明显。

更多的介入传播过程中的人就越容易改变态度。

8.维纳他的控制论直接促成了系统论的产生。

在控制论中,他提出了反馈的概念通过反馈,一个系统能够得到自我修正。

系统论强调一个整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强调一个个人的行为要受到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

9.香农在他的传播模式中提出了噪音的概念。

他的信息论仅限于工程船舶而不是人类传播。

但是后来的很多传播学者误解了他的意思。

他在贝尔实验室研究密码问题,这同他的信息论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四、其他人物1.米德象征性互动理论:它的创始人是米德,后来美国学者布鲁默、西布塔尼、特纳等人近一步发展。

象征性互动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做是一个积极地、创造性的过程,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有重要的意义。

意义、社会互动和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主要概念。

主我与客我理论:它的倡导者是米德。

“主我”是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客我”是它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

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

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我们不能直接影响,它是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但他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他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2.库利“镜中我”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3.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概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少而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

4.诺依曼沉默的螺旋:人总是害怕陷入孤立状态中,这是人的本性,因此,在表达意见的时候总是力图寻求支持。

如果发现自己支持的意见并不占优势,他会沉默,而这样的沉默反而促进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导致双方的对比越来越明显,一方呈螺旋式上升,另一方呈螺旋式下降。

在这样一种“意见环境”的压力下,作为多数意见的舆论就产生了。

5.蒂奇诺“知沟”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6.艾蒂玛和克莱因上限效果:个人对特定知识的最求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饱和点"(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下来.经济富有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也会早。

经济贫困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经济富有者。

他们认为,大众媒介传播的多是普及性知识,无论富有者还是贫困者从大众媒介那里得到的都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因此大众传播带来的结果不是社会知识格差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7.卡茨曼信息沟理论:卡茨曼提出的“信息沟”理论,实际上可以把它理解为是“知沟”的一个扩展。

如果说“知沟”、“信息沟”理论的重点在于揭示“知沟”、“信息沟”问题的存在及其原因的分析,那么后来这两个理论在应用领域的两个研究方向(即新媒介的普及过程,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其侧重点在于问题的解决的对策上。

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是值得肯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