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不等式及其解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等式,方程,方程组的概念,重点研究了解方程及方程组之后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不等式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等式的延伸,而在此之后,我们所要学的很多知识,比如,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甚至以后的高等数学中所涉及到的优化问题都要用到本节课的内容,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中学数学乃至整个数学领域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思维变得更开阔,也对以后更好的学习各种科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2、教学目标新课标下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体现三维目标,因此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概念,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会用不等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及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自发的寻找不等式的解(3)精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不等式类数学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他们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并能将他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说教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多让学生交流合作。

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协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重点,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讨论、交流合作等方法为辅。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一)内容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二)内容解析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3.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4.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二)目标解析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动画演示情景激趣多媒体演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大人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立足实际引出新知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1.从时间方面虑:<2.从行程方面: >50 3.从速度方面考虑:x>50÷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习惯,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梳理与补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紧扣问题概念辨析 1.不等式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设问2:能否举例说明?由学生自学,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比如:<,>50,x>50÷都是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设问2:不等式的解是唯一的吗?由学生自学再讨论.老师点拨:由x>50÷得x>75 说明x任意取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50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设问2: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由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交流.老师点拨: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元素,而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4.解不等式设问1:什么是解不等式?由学生回答.老师强调: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老师再适当点拨,加深理解.(四)数形结合,深化认识问题1:由上可知,x>75既是不等式<的解集,也是不等式>50的解集.那么在数轴上如何表示x>75呢?问题2:如果在数轴上表示x≤ 75,又如何表示呢?由老师讲解,注意规范性,准确性.老师适当补充:“≥” 与“≤”的意义,并强调用“≥”或“≤”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比如x≤ 75 就是不等式.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的直观让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1、什么是不等式?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它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4、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哪些方面?设计意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心得,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六)布置作业,课外反馈教科书第119页第1题,第120页第2,3题.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六、目标检测设计 1.填空下列式子中属于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x +7>②x≥y ② + 2 = 0④ 5x + 7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区分不等式、等式与代数式,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概念.2.用不等式表示① a与5的和小于7 ② a的与b的3倍的和是非负数③ 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它的周长不超过160cm,求x满足的条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既要正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非负数(正数或负数)、不超过(不低于)”等等,正确选择不等号,又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实际意义.3.填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 ①x=5是不等式x-2>0的解②不等式 x2 > 0的解集为x =5 ④不等式 x-2 > 0的解集为 x> 2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区别与联系,并且理解数学中的从属关系与包涵关系.4.选择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x>-3B.x≥2 C.x≤5 D.0≤x≤10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理解空心圆圈与实心圆点的意义,并且能正确确定方向.第二篇: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式,理解不等式的意义,会根据给定条件列不等式。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不等式及其解集。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9.1.1不等式及其解集课程名称:9.1.1不等式及其解集授课人:数学教师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的教学内容。

在学生已经研究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这部分内容再次介绍数学建模思想。

这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探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也是研究一元二次方程、函数以及不等式知识的基础。

通过实际问题中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相等与不等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个重要方面,用不等式表示不等的关系,是代数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在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2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不等式及不等式的解的概念及解集的表示方法。

这是研究不等式的导入课,通过实例引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研究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通过经历、感受概念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正确抓住不等式的本质特征,为进一步研究不等式的性质、解法及简单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1.3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在小学阶段了解了实际生活中的不等量关系、数量大小的比较等知识。

2)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回到实际问题解释和检验”的数学建模能力。

3)学生已初步具备探究和比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等式概念,并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能够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关系式。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归纳和类比的数学方法,以及从具体到抽象获取知识的思维方式;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

2.2数学思考: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测、验证能力,领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必然联系。

2.3解决问题:通过经历不等式的得出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第一章:不等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1 不等式的定义介绍不等式的概念,理解“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基本不等关系。

举例说明简单的不等式,如3 > 2,x ≥5 等。

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习不等式的加减乘除性质,掌握如何在不改变不等式解集的情况下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探究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乘或同除一个正数、同乘或同除一个负数时的性质变化。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2.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即形如ax + b > c 或ax ≤c 的不等式,其中a, b, c 是已知数,x 是未知数。

解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图形表示方法,如数轴上的点表示解集。

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等步骤。

通过例题演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具体步骤,强调解题关键。

第三章:不等式的组合与多元一次不等式3.1 不等式的组合介绍不等式的组合概念,即考虑两个或多个不等式的解集。

学习如何通过逻辑运算(如“且”、“或”)来表示不等式的组合。

3.2 多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探究多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例如两个不等式的交集和并集。

通过实际例题讲解如何求解多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第四章:不等式的应用4.1 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入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应用,如物品折扣、温度变化等。

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并求解。

4.2 不等式的优化问题讲解如何利用不等式来解决优化问题,如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不等式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第五章:不等式的综合练习5.1 综合练习题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不等式练习题,涵盖本章所学的知识点。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

5.2 练习题解答与讲解提供练习题的解答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解题技巧。

分析学生常见的错误,进行错题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案编辑专员提供)第六章:不等式的扩展绝对值不等式6.1 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引入绝对值不等式的概念,如|x| > 2 或|x| ≤3。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精选7篇)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精选7篇)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精选7篇)《不等式及其解集》篇1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湖北省襄樊市宜城龙头二中尹波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解集,能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数学思考通过类比等式的对应知识,探索不等式的概念和解,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初步掌握类比的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关系式。

2.初步体会不等式(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对不等式概念及其解集等有关概念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建模意识,加强同学之间的使用与交流。

重点不等式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

难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

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一:感知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概念。

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不等关系在生活中的存在,通过问题的解答,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概念,体会不等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活动二:通过类比方程,继续探索出不等式的解、解集及其表示方法。

通过解决上个环节的问题,得出不等式的解,再引导学生观察解的特点,探索出解集的两种表示方法(符号表示、数轴表示),并且培养学生用估算方法求解集的技能。

活动三:继续探索,归纳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义。

针对所学的不等式,让学生归纳出特点,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并对概念进行辨析。

活动四:拓展探究,深化新知。

运用本节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加以解决的过程,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活动五:小结、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互相质疑提问,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在概念、解及解集学习中的心得和体会,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主动参与学生小结中,作好引导工作,布置好作业,并作及时反馈。

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1、(多媒体展示情境)小强准备随父母乘车去武当山春游。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

2. 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3. 能够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4. 能够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解集的求解方法。

2. 教学难点:不等式解集的求解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掌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

2. 使用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加深对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利用图形和图像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案。

2. 练习题和答案。

3. 图形和图像的展示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不等式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代数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不等式的概念:解释不等式的定义和表达方式。

举例说明不等式的应用场景。

3. 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引导学生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给出解题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练习题解答:让学生独立解答练习题,巩固所学的解法。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经验和技巧。

5. 讲解不等式解集的求解方法:介绍解集的概念和解集的表示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图形和图像来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6. 练习题解答:让学生独立解答练习题,巩固所学的解集求解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经验和技巧。

7. 总结与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强调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要耐心解答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引入不等式的性质: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同向相加、同向相乘等。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第一章:不等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1 不等式的定义介绍不等式的概念,理解“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基本不等关系。

举例说明不等式的形式,如a > b、a ≤b 等。

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习不等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掌握不等式的传递性质、同向不等式的相加性质、反向不等式的相减性质等。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2.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理解不等式中的未知数及数。

举例说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式,如ax + b > 0。

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等。

举例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练习解题技巧。

第三章:不等式的组合与解集表示3.1 不等式的组合学习不等式的组合规则,理解“与”、“或”组合的形式,如a > b 且c ≤d、a > b 或c < d 等。

举例说明不等式组合的形式及解法。

3.2 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学习解集的表示方法,包括区间的表示法、数轴表示法等。

举例讲解如何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并练习画解集的技巧。

第四章:不等式的应用4.1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问题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理解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举例讲解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的步骤及解法。

4.2 不等式的优化问题学习如何解决不等式的优化问题,如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举例讲解不等式优化问题的解法,并练习解决实际优化问题。

第五章:不等式的进一步拓展5.1 不等式的绝对值性质学习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理解|a| > b、|a| ≤b 等不等式的解法。

举例讲解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并练习相关题目。

5.2 不等式的分类与解法策略学习不等式的分类,理解线性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等。

学习不同类型不等式的解法策略,并练习解题技巧。

第六章:不等式的图形表示6.1 数轴与不等式介绍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线段和区间的表示方法。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2. 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3. 能够求解不等式的解集4. 能够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集的求解方法2. 教学难点: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科书、黑板、多媒体设备2. 学习用品:笔记本、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不等式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教学内容与活动:讲解不等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演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练习求解不等式的解集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4. 巩固练习:布置适量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题2. 选择一道实际问题,运用不等式解决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从而过渡到不等式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解不等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并通过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选择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够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六、教学拓展1. 教学目标:了解不等式的简单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问题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的方法3. 教学准备:教学材料:教科书、黑板、多媒体设备学习用品:笔记本、笔4. 教学过程: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问题演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问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问题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实际问题中不等式问题的技巧六、课后作业:1. 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题七、复习与回顾1. 教学目标:巩固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提高解题能力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巩固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教学难点:解决复杂的不等式问题3. 教学准备:教学材料:教科书、黑板、多媒体设备学习用品:笔记本、笔4. 教学过程:复习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分析并解决复杂的不等式问题进行复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复杂不等式问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不等式问题的技巧八、课堂小测1. 进行不等式知识的课堂小测,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2. 针对小测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九、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不等式的概念和解法2. 强调实际问题中不等式问题的解决方法十、课后作业1. 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题教学反思:在的五章中,通过教学拓展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简单应用,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问题。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等式及其解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不等式及其解的概念;(2)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求取方法;(3)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图解法;(4)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分析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2)引导学生运用解答问题的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证明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2)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不等式及其解的概念;(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

2.教学难点(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2)不等式与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引入不等式的概念,与等式进行比较,了解两者的区别。

2.通过例题引发学生对不等式的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关系。

步骤二: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0分钟)1.介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相等性质、等价性质、可加性质、可乘性质。

2.通过例题演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步骤三: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0分钟)1.解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及解集的含义。

2.给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先解对应的等式方程,再判断不等号的方向。

3.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步骤四:图解法与实际问题的应用(30分钟)1.讲解图解法:将一元一次不等式转换成图形表示,通过图形判断不等式的解集。

2.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实际问题。

3.随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图解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步骤五:丰富拓展(15分钟)1.给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从不等式的角度思考问题。

2.鼓励学生思考不等式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场景,加深对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步骤六:小结(5分钟)1.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图解法。

2.引导学生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设计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设计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设计这是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设计,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义,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自发地寻找不等式的解,会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2、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模型的过程,经历探究不等式解与解集的不同意义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3、通过对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探究,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

学生分析:本班学生基础薄弱,差距较大,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引导学生如何学习。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难度不大,但从等式到不等式的转变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

另外,不等式的解集也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小胖子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时距离A地50千米。

要在12:00以前驶过A地,车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若设车速为每小时x千米,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设计说明:通过实例创设情境,从“等”过渡到“不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用“<”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并”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2、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1)a+b=b+a (2)-3>-5 (3)x≠l(4)x十3>6 (5)2m上述不等式中,有些不含未知数,有些含有未知数.我们把那些类似于一元一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3、小组交流:说说生活中的不等关系.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并做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引出不等号“≥”和“≤”.补充说明:用“≥”和“≤”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不等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表示不等式解集。

二、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 不等式的解法3. 不等式组的解法4. 用数形结合表示不等式解集5. 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组的解法,用数形结合表示不等式解集。

2. 教学难点:不等式解法的多样性,数形结合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2. 利用数形结合法,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不等式解集。

3. 通过实际例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相关知识,如方程的解,引入不等式的概念。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 课堂讲解:讲解不等式的定义,演示不等式的解法,介绍不等式组的解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用数形结合法表示不等式解集。

5. 应用拓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不等式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 练习题:检验学生掌握不等式解法的情况。

3. 实际问题解决:评估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数形结合展示:评价学生用数形结合表示不等式解集的水平。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不等式相关知识的学习材料。

2. 课件:展示不等式的解法,数形结合的示例。

3. 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第二课时:讲解不等式的解法和不等式组的解法。

3. 第三课时:用数形结合表示不等式解集。

4. 第四课时:分析实际问题,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5. 第五课时: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章节一:不等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不等式的概念;2.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学会解简单的不等式。

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定义;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称性、传递性、可加性、可乘性);3. 解简单的不等式。

教学步骤:1. 引入不等式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含义;2. 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现;3. 练习解简单的不等式,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练习题:1. 判断下列表达式是否为不等式,并说明理由:a) 3x + 2 > 7b) x^2 = 4c) 2x 5 ≤1章节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目标:1. 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 学会根据解集判断不等式的解的情况。

教学内容: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同解原理、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3. 判断不等式的解的情况(正解、负解、无解)。

教学步骤:1. 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含义;2. 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现;3. 练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练习题:1. 解下列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说明解的情况:a) 2x 5 > 3b) 3x + 1 ≤7c) 4x + 2 = 6章节三:不等式的组合与解集的表示教学目标:1. 掌握不等式的组合;2. 学会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组合(同向组合、反向组合);2. 解集的表示(数轴表示、区间表示)。

教学步骤:1. 讲解不等式的组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现;2. 讲解解集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表示解集的方法;3. 练习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练习题:1. 判断下列不等式组合的解集情况,并说明理由:a) 2x 5 > 3 且x ≤4b) 2x 5 > 3 或x ≥4c) 2x 5 > 3 且x < 4章节四:不等式的应用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不等式及其解集》数学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数学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数学教案标题:《不等式及其解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 学生能够熟练地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正确表示其解集。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实例探究,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实际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不等式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解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不等式,例如:小明身高比小红高,那么小明的身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从而引入不等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不等式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不等式,然后给出不等式的定义。

(2)不等式的解集: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不等式的解,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如何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讲解并示范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题,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关于不等式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集体批改和讲评。

4. 小结与作业: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继续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第一章:不等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1 不等式的定义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组成部分:符号“>”、“<”、“≥”、“≤”等。

举例说明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同向相加、反向相减、乘除性质等。

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提高解题能力。

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2.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与解法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

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强调解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符号的正确性、解集的表示方法等。

第三章:不等式的组合与复杂不等式3.1 不等式的组合学习不等式的组合规则,如:同向相加、反向相减等。

举例讲解不等式组合的解法,使学生熟练掌握不等式组合的解题技巧。

3.2 复杂不等式及其解法学习含有多项式、分式、绝对值等复杂不等式的解法。

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复杂不等式。

第四章:不等式的应用4.1 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举例讲解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理解不等式的重要性。

4.2 线性规划与不等式引入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不等式在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线性规划的基本解法。

第五章:不等式的进一步拓展5.1 不等式的绝对值与解集学习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理解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举例讲解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使学生熟练掌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题技巧。

5.2 不等式的周期性与解集学习不等式的周期性,了解周期性在解不等式中的应用。

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周期性不等式。

第六章:不等式的图像与解集6.1 不等式与函数的关系学习如何将不等式转化为函数图像,理解不等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第一章:不等式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1 不等式的定义解释不等式的概念,强调不等号(>、<、≥、≤)的意义。

举例说明简单的不等式,如3 > 2。

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介绍不等式的四条基本性质,包括:1. 两边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方向不变。

2. 两边乘(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3. 两边乘(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4. 不等式两边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1.3 解不等式的基本步骤讲解解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步骤:1. 去分母2. 去括号3. 移项并合并同类项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2.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解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强调未知数只有一个,且最高次数为1。

举例说明一元一次不等式,如2x 1 > 3。

2.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讲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包括:1. 去分母(若有)2. 去括号(若有)3. 移项并合并同类项4. 化简不等式5. 确定解集(不等式的解为解集内的所有实数)2.3 解集的表示方法介绍解集的两种表示方法:1. 区间表示法:使用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等符号表示解集。

2. 集合表示法:使用大括号{}包含解集中的所有解,如{x | x > 2}。

第三章:不等式的应用3.1 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强调找出关键信息并正确表示不等关系。

举例说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不等式,如“小明比小红高”可以表示为2 > 1。

3.2 解不等式解决问题讲解如何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包括:1. 确定不等式的解集2. 根据实际情况筛选解集3. 得出最终答案3.3 不等式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优惠、比赛评分等,引导学生理解不等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不等式的组合与解集的运算4.1 不等式的组合讲解如何将多个不等式组合起来,包括:1. 相加或相减2. 相乘或相除3. 组合不等式的解集4.2 解集的运算讲解如何对解集进行运算,包括:1. 并集:将两个解集合并,包含所有解。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求出其解集。

3. 能够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 不等式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概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 教学难点:不等式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不等式的性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 利用数形结合法,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不等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不等式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不等式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发现不等式的规律。

3. 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让学生学会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4. 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不等式应用于实际问题。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不等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附: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不等式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练习成绩等方面,评价学生对不等式及其解集的掌握程度。

2. 结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其对不等式的应用水平。

3. 综合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分析其对不等式解法的掌握情况。

2. 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在学习不等式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3. 根据教学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不等式与等式的关系,深入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2. 介绍不等式的应用领域,如物理、化学、经济学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年级下册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七年级下册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篇一」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很多人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都做过跷跷板的游戏,当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同时坐上等臂长的跷跷板的两边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这是什么原因呢?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时距离A地50千米,要在12:00到达A 地,车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如果要在12:00之前驶过A车速又应该满足什么条件?问题一:汽车能在12:00准时到达A地问题二:汽车能在12:00之前到达A地(意图:从实际问题引入不等式,同时从等式自然的过度到不等式)二、探究新知(一)不等式的概念上面的两组式子有什么不同点.在学生对比的基础,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用不等符号连接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练习1:下列式子是否是不等式?(1)-2<5(2)x+3>2x(3)4x-2y<0(4)a-2b(5)x2-2x+1<0(6)a+b≠c(7)5m+3=8(8)x≤-4练习2:用不等式表示:(1)a与1的和是正数;(2)a是非负数;(3)a与b的和不小于7;(4)a与2的差大于-1;(5)a的4倍不大于8;(6)a的一半小于3.(二)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x+37中x=5满足不等式吗?我们把x=5带入不等式发现,左边=8右边=77成立,所以5是不等式x+37的解,不等式x+37还有其它的解吗?什么是不等式的解?学生总结:1、不等式的解就是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2、不等式的解不止一个;师生归纳:一般的,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练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3是2x1的解B.x=3是2x1的唯一解C.x=3不是2x1的解D.x=3是2x1的解集4.下列数值哪些是不等式x+36的解?你能确定它的解集七年级下册数学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例题教学,学生能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问题,理解问题,提出问题,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3、能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审题,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不等式.例题甲、乙两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在甲商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后,超出100元的部分按90%收费;在乙商场累计购物超过50元后,超出50元的部分按95%收费。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学会求解简单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感知不等式的实际应用;(2)利用数轴分析不等式的解集;(3)运用口诀和规律求解不等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不等式的概念:(1)引入不等式的概念,给出不等式的标准形式;(2)举例说明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性质1:加减乘除同一个数(或式),不等号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性质2:乘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性质3:乘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3. 求解简单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2)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求解;(3)不等式组的求解。

4. 不等式的解集:(1)解集的概念;(2)解集的表示方法;(3)利用数轴分析不等式的解集。

5. 求解不等式实例:(1)线性不等式实例;(2)非线性不等式实例;(3)不等式组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求解简单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2. 教学难点:(1)不等式的性质3的理解与应用;(2)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求解;(3)不等式组的求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求解方法;(2)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应用实例;(3)讨论法:分组讨论求解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2. 教学手段:(1)黑板:用于板书不等式及其解集;(2)PPT:展示案例和讲解内容;(3)数轴:辅助分析不等式的解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入不等式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知不等式的存在;(2)讲解不等式的标准形式。

2. 讲解:(1)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性质1、2、3;(2)讲解求解简单不等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步骤;(3)讲解不等式组的求解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口诀和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陕西省大荔县安仁初中张娟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概念: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以及能在数轴上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内容解析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等关系,也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出发导入常见行程问题的不等关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再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引出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几个概念.前面学过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通过类比教学、不等式、不等式的解、解不等式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又进行数形结合,用数轴来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直观形象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对理解不等式的解集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在数轴上.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意义,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 了解解不等式的概念.
4. 用数轴来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正确区别不等式、等式以及代数式.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理解不等式的解是解集中的某一个元素,而解集是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理解解不等式是求不等式解集的一个过程.
4、达成目标4的标志是: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又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学习不等式的一种重要工具.操作时,要掌握好“两定”:一是定界点,一般在数轴上只标出原点和界点即可,边界点含于解集中用实心圆点,或者用空心圆点;二是定方向,小于向左,大于向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课实质是一节概念课,对于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以及解不等式可通过类比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类比教学,学生不难理解,但是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以及在数轴上正确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课前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立足实际引出新知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50km,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然后小组反馈交流结果.
最后,老师将小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学生没有讨论出来的思路老师进行补充)
1.从时间方面考虑:<
2.从路程方面考虑: >50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习惯,使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梳理与补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紧扣问题,概念辨析
1.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
设问2:能否举例说明?
由学生自学,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比如:<,>50,
x>50÷都是不等式.
练习: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不等式
(1)2﹤5;(2)x+3≠0;(3)4x-2y≤0 ;(4)7n-5≥2;(5)3x+2>0 ; (6)5m+3=8 . 2.不等式的解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设问2:不等式的解是唯一的吗?
由学生自学再讨论.
老师点拨:由x>50÷得x >75
说明x任意取一个大于75的数都是不等式<,>50的解.3.不等式的解集
设问1: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
设问2:不等式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由学生自学后再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不等式的解是不等式解集中的一个元素,而不等式的解集是不等式所有解组成的一个集合.
4.解不等式
设问1:什么是解不等式?
由学生回答.
老师强调:解不等式是一个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意识、有计划、有条理地设计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知不觉中接受
了新知识.老师再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三)数形结合,深化认识
【用数轴表示解集】:
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
有等号的画实心圆点,无等号的画空心圆圈.如下图 (由老师讲解,注意规范性,准确性.)
老师适当补充:“≥” 与“≤”的意义,并强调用“≥”或“≤”连接的式子也是不等式.比如x ≤ 2 就是不等式.
【画一画】利用数轴来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 >-1 (2)x < (设计意图:通过数轴的直观让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进一步加深理解,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四)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什么是不等式?
2、什么是不等式的解?
3、什么是不等式的解集,它与不等式的解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4、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哪些方面?
x ≤ 2
-1 0 1 2 3 x > 1 2
1
(设计意图: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交流心得,不断积累学习经验.)
(五)布置作业,课外反馈
教科书第115页练习1—3题;
教科书第119页习题9.1第1题,第120页第2,3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六、目标检测设计
1.填空
下列式子中属于不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x +7> B . x ≥y
C. + 2 = 0
D. 5x + 7
(设计意图:让学生正确区分不等式、等式与代数式,进一步巩固不等式的概念.)
2.用不等式表示
①a与5的和小于7
②a的与b的3倍的和是非负数
③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它的周长不超过160cm,求x满足的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既要正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大于(小于)、非负数(正数或负数)、不超过(不低于)”
等等,正确选择不等号,又要注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的实际意义.)
3.填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
①x=5是不等式x -2 >0 的解
②不等式x - 2>0 的解为x =5
③不等式x - 2 >0 的解集为x =5
④不等式x - 2 >0 的解集为x > 2
(设计意图:进一步让学生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与解集的区别与联系,并且理解数学中的从属关系与包涵关系.)
4.把下列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2 (2).x<1
(3)x≠0 (4).x<0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理解空心圆圈与实心圆点的意义,并且能正确确定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