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桥梁作业2

合集下载

复杂条件下大跨度连续梁—钢管拱桥先梁后拱施工工法(2)

复杂条件下大跨度连续梁—钢管拱桥先梁后拱施工工法(2)

复杂条件下大跨度连续梁—钢管拱桥先梁后拱施工工法复杂条件下大跨度连续梁—钢管拱桥先梁后拱施工工法一、前言复杂条件下的大跨度连续梁-钢管拱桥是一种在特殊地理条件下施工的工法,通过先施工梁体再施工拱形桥面来完成整体的桥梁结构。

本文将介绍这种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复杂条件下大跨度连续梁-钢管拱桥先梁后拱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需要充分考虑地理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方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条件下的工程要求。

2. 采用钢管作为拱形桥面的材料,能够提供较大的承载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抗挠度和耐久性。

3. 施工工艺相比传统工法更为简单高效,能够节约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4. 适用于大跨度连续梁-钢管拱桥的建设,能够满足跨度较大、荷载较重、地理条件复杂等特殊要求。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桥梁跨度较大,一般在100米以上;2. 桥梁需要承受较重的荷载;3. 地理条件复杂,如河流、山谷等特殊地形。

四、工艺原理复杂条件下大跨度连续梁-钢管拱桥先梁后拱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先进行梁体的施工,再进行拱形桥面的施工。

具体工艺原理如下:1. 首先进行梁体的预制和施工,使用适当的内模具和支撑系统来保证梁体的正确造型和稳定性。

2. 在梁体施工完成后,安装起重设备并进行钢管的安装和翼墙的设置。

3. 钢管通过螺栓和焊接固定在梁体上,形成完整的拱形桥面结构。

4. 完成钢管的安装后,进行拱形桥面的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确保拱形桥面的强度和平整度。

五、施工工艺复杂条件下大跨度连续梁-钢管拱桥先梁后拱施工工法的具体施工工艺如下:1. 梁体预制:根据设计要求,预制各个梁段,通过内模具和支撑系统控制梁体的形状和尺寸。

2. 梁体安装:用起重设备将各个梁段安装在桥墩上,并进行调整和固定。

3. 钢管安装:安装起重设备,将钢管通过螺栓和焊接固定在梁体上,形成拱形桥面的基本结构。

231634北交《铁路桥梁》在线作业二15秋答案.doc

231634北交《铁路桥梁》在线作业二15秋答案.doc

北交《铁路桥梁》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桥梁按体系及其受力特点,划分为()。

・梁桥、拱桥、悬索桥、组合体系桥•简支梁桥、悬臂梁桥、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桥.木桥、钢桥、垢工桥、钢筋磴桥和预应力磴桥•公路桥、铁路桥、人行桥和农用桥正确答案:2.对于有支座的梁桥,其计算跨径是指桥垮结构()。

.桥墩轴线Z间的距离.桥墩形心之间的距离.相邻两支座中心之I'可的距离.两桥墩之I'可的净距正确答案:3.下述关于装配式混凝土简支梁桥特点论述不正确的是()。

.构造简单.受力明确.易于标准化设计和施工・跨度适用范围大正确答案:4.在进行作用效应组合时应注意,不与汽车制动力相组合的力是()。

•风力.流水压力.温度影响力.水的浮力正确答案:5.我国桥梁设计程序可分为前期工作及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按“三阶段设计”进行,即()。

•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及基础设计・初步设计、立面设计与和截面设计.桥型设计、截而设计和施工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设计正确答案:6.沉井基础是借助()克服井壁摩擦力下沉至设计标高的。

・机械力.自身重力.上部结构的重力.土压力正确答案:7.在中小跨度桥梁屮,钢梁桥相对于混凝土梁桥,其主要缺点()。

.自重大•架设困难.造价高•耐久性差正确答案:& 无饺拱属于()结构。

.静定.一次超静定.二次超静定.三次超静定正确答案:9.桥梁的伸缩装置设置在()。

.梁底,与墩顶接触处・梁顶,与路缘石接触处.桥面,在纵向相邻两梁端Z间或梁端与桥台Z间.桥面,在横向相邻两梁之间正确答案:10.以公路多跨40m简支梁桥为例,①标准跨径、②计算跨径、③梁长这三个数据间数值对比关系正确的是()。

.①@>③•①>(§)>②.③呵>②.③〉②〉①正确答案:11.以下施工方法中,不适应于混凝土空心高墩的施工的为()。

.支架法施工•滑模法施工.爬模法施工.翻模法施工正确答案:12.悬索桥的跨越能力远大于其他桥型,这是因为()。

高空大跨度连廊结构高支模施工工法(2)

高空大跨度连廊结构高支模施工工法(2)

高空大跨度连廊结构高支模施工工法高空大跨度连廊结构高支模施工工法一、前言高空大跨度连廊结构主要指的是在建筑物之间连接的通道,其跨度较大,结构高度较高。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需要采用高支模施工工法。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并举例说明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高空大跨度连廊结构高支模施工工法的特点是:一是基础支模多采用脱模、移动支模和连接支模结合的方式,增加施工效率;二是支模结构采用钢材和模板搭设,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刚性;三是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悬挑式结构,方便施工和拆除;四是施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加固和支撑,确保施工安全。

三、适应范围高空大跨度连廊结构高支模施工工法适用于桥梁、建筑物、地下车库等结构的建设,特别适用于大跨度和高支模的情况。

该工法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对周边结构的影响。

四、工艺原理高空大跨度连廊结构高支模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模板和支撑结构的搭设,实现施工过程中对结构的支撑和加固。

其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支模的形式和尺寸,通过钢材和模板进行支撑;二是根据结构的形状和载荷要求进行支模的搭设,确保支模的稳定和刚性;三是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加固和支撑,保证结构在施工期间的安全和稳定。

五、施工工艺高空大跨度连廊结构高支模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一是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的确定和材料的采购;二是模板支撑的搭设,包括支模结构的设计和搭设,确保模板的稳定和刚性;三是模板支撑系统的加固和支撑,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四是支模的拆除和脱模,包括拆除支模和脱模的过程,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六、劳动组织高空大跨度连廊结构高支模施工工法的劳动组织包括施工队伍的组建和分工,包括工人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工作事故的发生。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桥拱脚分段浇筑施工工法(2)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桥拱脚分段浇筑施工工法(2)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桥拱脚分段浇筑施工工法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桥拱脚分段浇筑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拱桥拱脚分段浇筑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大跨度桥梁建设的先进施工方法。

该工法通过将连续梁和拱桥的拱脚分为若干段进行浇筑,充分利用预应力混凝土的抗弯性能,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整体性能。

二、工法特点1. 提高施工效率:分段浇筑工法可以将桥梁的施工过程分为若干段,每一段可以同时进行浇筑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2. 降低工程难度:采用该工法可以将大跨度桥梁分为若干小段进行施工,减少了单段施工工艺的复杂度,降低了施工的难度。

3. 提高整体性能:连续梁和拱桥通过预应力混凝土的连接,形成了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4. 适应性强:该工法适用于各种不同跨度、立柱高度和地质条件的桥梁工程。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大跨度桥梁的建设,尤其适用于需要考虑施工效率、整体结构性能和地质条件的情况。

例如,高速公路、铁路、城市道路等工程中的大型桥梁。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施工原理是通过将连续梁和拱桥的拱脚分为若干段进行浇筑,并使用预应力混凝土将其连接起来。

通过预应力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形成整体结构,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五、施工工艺1. 设计合理的分段方案:根据实际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合理划分各个分段,并确定每个分段的长度、截面形状和预应力布置方案。

2. 分段施工:按照分段方案,将连续梁和拱桥的拱脚分为若干段进行施工。

每个分段的施工包括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和张拉预应力等环节。

3. 预应力连接施工:在每个分段施工完成后,进行预应力施工,将各个分段之间的连续梁和拱桥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结构。

4. 后续工程施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桥面铺装、栏杆安装、排水系统建设等后续工程施工。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需要有专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进行组织和指导,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协调各个施工队伍的工作,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大跨度钢梁分段滑移整体提升施工工法(2)

大跨度钢梁分段滑移整体提升施工工法(2)

大跨度钢梁分段滑移整体提升施工工法大跨度钢梁分段滑移整体提升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度钢梁分段滑移整体提升施工工法是一种在大型桥梁施工中应用的先进施工技术。

它通过将钢梁分段制作,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整体提升,然后采用滑移技术将钢梁移动到预定位置。

二、工法特点1. 合理利用钢材,减轻自重:大跨度钢梁分段滑移整体提升施工工法在钢梁制作过程中将钢材进行分段,使每段钢梁的长度适合运输要求,从而减轻了自重,降低了制作和运输的成本。

2. 提升效率高:钢梁分段整体提升的施工工法,通过起重机进行整体提升,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可快速完成大跨度钢梁的安装。

3. 滑移移动准确:采用滑移技术将钢梁移动到预定位置,通过控制滑移设备,使得钢梁在滑移的过程中保持水平,确保了施工的准确性。

4. 适用性强:大跨度钢梁分段滑移整体提升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桥梁类型,尤其适用于跨度较大、荷载较重的公路桥和铁路桥梁。

三、适应范围大跨度钢梁分段滑移整体提升施工工法适用于跨度在100米以上的桥梁,尤其适用于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桥梁建设。

四、工艺原理大跨度钢梁分段滑移整体提升施工工法的原理是在制作钢梁时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分段,然后通过起重机进行整体提升,利用滑移设备将钢梁移动到预定位置。

该工法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1. 钢梁分段制作:根据设计要求,钢梁分为若干个合适的长度,便于运输和施工。

2. 钢梁整体提升:使用起重机将钢梁整体提升到预定高度,并进行安装和调整。

3. 滑移移动:通过滑移设备,将钢梁移动到预定位置,保证钢梁在滑移过程中水平平稳。

五、施工工艺大跨度钢梁分段滑移整体提升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钢梁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将钢梁切割为合适的分段长度,并进行焊接和砂轮打磨。

2. 基础施工:在桥梁两侧进行基础施工,包括桩基施工、基础垫层施工等。

确保基础的稳定和承载力。

3. 钢梁整体提升:使用起重机将钢梁整体提升到预定高度,并进行调整和校正,确保钢梁位置准确。

大跨度钢桁架整体吊装施工工法(2)

大跨度钢桁架整体吊装施工工法(2)

大跨度钢桁架整体吊装施工工法大跨度钢桁架整体吊装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度钢桁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桥梁、体育场馆和工业厂房等场所的结构体系。

钢桁架具有设计可变性强、施工工期短、结构稳定等优点,而大跨度钢桁架整体吊装施工工法则是一种高效、快速、安全的施工方式,为了满足现代施工的需要。

二、工法特点大跨度钢桁架整体吊装施工工法的特点如下:1. 施工周期短:通过整体吊装,可以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的进度。

2. 安全可靠:采用专业的吊装设备,保证整体吊装的安全性,减少因施工过程中施工缝隙等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

3. 施工成本低:整体吊装能够减少现场施工工序,节约人力成本,降低了施工成本。

4. 可重复利用:整体吊装施工方式可以实现钢桁架的拆卸和重装,提高了结构的可重复利用性。

5. 节能环保:整体吊装施工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和噪音污染。

6. 质量可控:整体吊装过程中可以严格控制各个连接点的协调度,保证施工质量。

三、适应范围大跨度钢桁架整体吊装施工工法适用于桥梁、体育场馆、工业厂房以及其他需要大跨度结构的场所。

特别是对于施工周期紧迫、要求快速高效的工程项目而言,整体吊装施工工法是一种更加适宜的选择。

四、工艺原理大跨度钢桁架整体吊装施工工法基于以下原理:1. 结构设计:根据实际的工程要求,设计出适用于整体吊装施工的钢桁架结构,并进行结构分析和承载能力计算,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施工工法: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整体吊装方案,包括起吊点的设置、吊装设备的选择与布置等。

3. 技术措施: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整体吊装过程中的平稳顺利进行,如严格控制起吊时间、合理调整吊装绳索的张力等。

五、施工工艺大跨度钢桁架整体吊装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吊装准备:确定吊装设备的布置方式、吊装点的设置,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吊装的安全可靠。

2. 钢桁架预装:将钢桁架的各个构件预先组装成整体,进行必要的预装工作,以便于后续整体吊装施工。

大跨度超重钢箱梁步履式顶推施工工法(2)

大跨度超重钢箱梁步履式顶推施工工法(2)

大跨度超重钢箱梁步履式顶推施工工法大跨度超重钢箱梁步履式顶推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度超重钢箱梁步履式顶推施工工法是一种先进而高效的施工方法,特别适用于大跨度公路、铁路桥梁的建设。

该工法通过步履方式,将超重钢箱梁逐步顶推至预定位置并固定,具有工期短、准确度高等优点,已经在多个工程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

二、工法特点1. 工期短:采用步履式顶推施工方法,可以同时进行箱梁制作和推进工作,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2.准确度高:根据设计要求,工程施工人员通过先进的定位技术和控制手段,能够精确控制箱梁的位置和方向。

3. 适应性强:该工法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复杂环境下的建设,具有较高的适应范围。

三、适应范围大跨度超重钢箱梁步履式顶推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桥梁跨度较长,需要高度准确的箱梁定位。

2. 工期紧迫,需要快速施工。

3. 建设环境复杂,无法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提前制作好的超重钢箱梁,配合步履式顶推设备进行施工。

具体工艺原理如下:1. 设计与定位:根据桥梁设计要求,确定梁的位置和轨迹,通过定位系统进行准确控制。

2. 钢箱梁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超重钢箱梁,并在梁体上设置顶推装置。

3. 预备推进:根据箱梁的设计位置预先安装推进设备和支撑系统。

4. 顶推施工:通过推进设备逐步将钢箱梁推进至预定位置,同时进行支撑和调整。

5. 确认固定:当梁达到预定位置后,进行固定和验收。

五、施工工艺1. 准备工作:搭建施工平台、安装定位系统、预装固定及支撑物。

2. 钢箱梁制作:按照设计要求制作超重钢箱梁,安装推进装置和支撑系统。

3. 推进施工:利用步履式顶推设备进行施工,逐步将钢箱梁推进至预定位置。

4. 固定和验收:采用固定系统将梁体固定在桥墩上,进行验收和测试。

六、劳动组织1. 施工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操作工等。

2. 劳动组织:按照施工计划和进度,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协同作业。

七、机具设备 1. 步履式顶推设备:用于箱梁的顶推施工,具有精确控制和定位功能。

大跨度连续梁安全施工注意事项范本(二篇)

大跨度连续梁安全施工注意事项范本(二篇)

大跨度连续梁安全施工注意事项范本大跨度连续梁是一种重要的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安全事项,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并保证施工质量。

以下是一份大跨度连续梁安全施工注意事项的范本,共____字。

1. 安全管理:(1)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持有相关证书。

(2) 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施工人员严格遵守。

2. 工作环境:(1) 确保施工现场的工作区域清晰明确,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指示人员禁止进入危险区域。

(2) 确保施工现场的通道畅通,便于人员和设备的进出。

(3) 对施工现场的坡道、楼梯和走廊等危险区域进行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如设置护栏、防滑垫等。

3. 安全设备和防护装备:(1) 保障施工现场所需的安全设备齐全,并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 施工现场内的工人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安全绳等。

(3) 在施工现场设置应急设备箱,并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

4. 施工交通安全:(1) 对施工现场的交通路线进行规划和标示,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2) 强调施工现场内的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合理使用交通工具。

(3) 尽可能减少机械设备的行驶量,减少行驶速度,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

5. 施工机械和设备安全:(1) 对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2) 在施工现场设置机械设备作业区域,并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3) 为施工机械和设备配备必要的防护装置,如安全栅栏、警示灯等。

6. 高空作业安全:(1) 对施工现场的高空作业区域进行安全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设置安全护栏、安全网等。

(2)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专业培训。

(3) 严格控制高空作业的天气状况,如强风、大雨等恶劣天气禁止进行高空作业。

7. 电气安全:(1) 施工现场内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大跨度连续梁安全施工注意事项(二篇)

大跨度连续梁安全施工注意事项(二篇)

大跨度连续梁安全施工注意事项根据本标段桥梁连续梁施工特性,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季节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综合分析,识别确认有以下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的危险源:1、大型设备的设计、制造、验收等不符合要求;2、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基础承载力不足;3、未进行支架预压或预压荷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4、挂篮拼装和拆除不符合设计要求;5、挂篮锚固不牢,移位无限位装臵;6、移动悬臂吊机无制动装臵;7、无防雷击、防风措施;8、悬臂吊机节段梁拼装后锚固不牢;9、水上施工无防护和救生措施;10、跨公路施工时无防护措施;11、挂篮施工防倾覆措施;12、支架的搭设不按设计规范进行。

(一)连续梁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支架施工安全:(1)支架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杆件应力安全系数应大于1.3,稳定性(2)支架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得出现不均匀沉降,并做好地面纵向和横向排水处理。

软土路基应采取地基加固措施。

(3)支架立杆底部,应设臵底座或垫板,必须设臵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立杆接长处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力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臵,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

(5)纵向水平杆宜设臵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间距不得大于400㎜;纵向水平杆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臵;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臵3个旋转扣件固定。

(6)主节点处必须设臵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须等间距设臵,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7)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横向间距,且不应大于500㎜;外伸端应每隔三步设臵隔离措施。

大跨度混合梁刚构桥钢箱梁同步吊装施工工法(2)

大跨度混合梁刚构桥钢箱梁同步吊装施工工法(2)

大跨度混合梁刚构桥钢箱梁同步吊装施工工法大跨度混合梁刚构桥钢箱梁同步吊装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度混合梁刚构桥钢箱梁同步吊装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大跨度混合梁刚构桥的施工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以及经济技术分析,并附上一个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大跨度混合梁刚构桥钢箱梁同步吊装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采用钢箱梁施工,结构强度高,抗震性能好。

2. 采用同步吊装施工,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3. 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适用于大跨度混合梁刚构桥的施工。

4. 施工过程中对交通的影响小,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大跨度混合梁刚构桥的施工,特别适合跨度较大、交通量较大的桥梁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基于以下原理:通过同步吊装的方式将钢箱梁准确地安放在预定位置上,然后进行固定和连接,形成桥梁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包括准备工作、吊装过程中的控制、梁体的调整与定位等,以确保施工工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五、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包括方案设计、场地平整、工艺材料准备等。

2.吊装准备:包括吊装机具设备的安装、检查和调试,吊装绳索的固定和连接等。

3.安装预定固定点:在桥墩或支座上安装固定点以确保梁体准确定位。

4.吊装过程:通过吊装机具将钢箱梁准确地吊起,然后将其慢慢移动到预定位置。

5.调整与定位:在梁体吊装到预定位置后,进行调整和定位,确保梁体与桥墩或支座对齐。

6.固定与连接:将梁体与桥墩或支座进行固定和连接,以形成桥梁结构。

六、劳动组织劳动组织是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该工法下,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确保各个工艺环节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吊装机、悬挂绳索、固定工具等。

这些机具设备具有承重能力强、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特点。

八、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工艺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高大空间钢管模板支架大跨度施工工法(2)

高大空间钢管模板支架大跨度施工工法(2)

高大空间钢管模板支架大跨度施工工法高大空间钢管模板支架大跨度施工工法一、前言高大空间钢管模板支架大跨度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大跨度施工的方法。

该工法利用钢管模板支架来满足大空间的施工需求,具有高效、节约、安全等特点,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二、工法特点1. 高效:利用钢管模板支架可以快速搭建大跨度的施工平台,提高施工效率。

2. 节约:采用钢管模板支架可以减少模板和支撑材料的使用量,节约成本。

3. 安全:钢管模板支架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够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4. 灵活性:钢管模板支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拆卸,适应不同形状和高度的施工需求。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体育场馆等需要大跨度施工的项目。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基本原理是在工地搭建起钢管模板支架,然后在支架上安装施工平台和模板板件,进行施工作业。

钢管模板支架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连接,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支撑整个施工过程。

五、施工工艺1. 搭建钢管模板支架:根据施工平台的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间距和高度,搭建起钢管模板支架。

2.安装施工平台:在钢管模板支架上安装施工平台,确保平台牢固、平整。

3. 安装模板板件:根据施工图纸,将模板板件安装在施工平台上,形成施工模板。

4. 进行施工作业:在施工模板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或其他相关工作。

5. 拆除施工模板:施工完成后,拆除施工模板,完成整个施工过程。

六、劳动组织根据项目规模和施工要求,进行合理的劳动组织,确保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1. 钢管:用于构建钢管模板支架的主要材料。

2. 螺栓、连接件:用于连接钢管和支撑件,增加支架的稳定性。

3. 施工平台:用于安装施工模板和承载施工人员、设备等。

4. 模板板件:用于形成施工模板,给混凝土浇注提供模板支撑。

八、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管模板支架、施工平台和模板板件进行质检,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大跨度斜交桥挂篮悬浇施工工法(2)

大跨度斜交桥挂篮悬浇施工工法(2)

大跨度斜交桥挂篮悬浇施工工法大跨度斜交桥挂篮悬浇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度斜交桥挂篮悬浇施工工法是一种针对大跨度斜交桥悬浇施工的专门工艺,通过使用挂篮等特殊设备,实现对混凝土桥梁梁体的连续悬浇。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1.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使用挂篮等悬浇设备,可以实现连续悬浇,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2. 确保施工质量:挂篮悬浇施工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有效改善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3. 适应复杂条件:该工法适用于复杂地形、狭窄工作空间以及存在交通限制的施工现场。

4. 降低施工风险:挂篮悬浇施工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作业高空、悬空、危险等因素,降低施工风险。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大跨度斜交桥梁的悬浇施工,尤其适用于山区、河谷等地形复杂的施工环境。

四、工艺原理挂篮悬浇施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通过在桥墩或桥塔上方设置起重机,并利用挂篮将混凝土输送到指定位置悬浇。

为了确保悬浇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合理设置挂篮和起重机的位置和参数;2.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均匀性;3. 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通畅。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阶段:1. 挂篮设置和起重机准备;2. 混凝土的配制和搅拌;3. 挂篮安装和混凝土的输送;4. 悬浇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控制。

六、劳动组织为了有效组织劳动力,需要确定施工队伍和各个工种的职责,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量,并进行施工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主要机具设备包括起重机、挂篮、输送泵、混凝土搅拌机、模板支架等。

这些设备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并能适应工程的具体要求。

八、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悬浇施工的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和搅拌时间;2. 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和浇筑温度;3. 监测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九、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挂篮和起重机的安全使用;2. 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通畅;3. 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

大跨径预制箱梁吊装架设施工工法(2)

大跨径预制箱梁吊装架设施工工法(2)

大跨径预制箱梁吊装架设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径预制箱梁吊装架设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大跨度桥梁施工的工法,通过预制箱梁的制作和吊装架的搭建,实现了高效、安全的桥梁施工。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大跨径预制箱梁吊装架设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利用预制箱梁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和质量,减少施工现场的难度和工期。

2. 吊装架的使用可以减小对桥梁基础的影响,提高施工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3. 工法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施工,可重复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和资源浪费。

4.工法适用于多种桥梁跨度和形式,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三、适应范围大跨径预制箱梁吊装架设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桥梁跨度较大,需要使用预制箱梁进行施工的情况。

2. 施工现场空间有限,难以使用传统施工方法进行操作的情况。

3. 需要快速、高效地完成桥梁施工的情况。

四、工艺原理大跨径预制箱梁吊装架设施工工法基于以下原理:1. 通过预制箱梁的制作和预制模块的设计,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模块化和标准化。

2. 通过吊装架的搭建和操作,实现了预制箱梁的安全吊装和固定。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工作:包括现场勘察、施工方案设计、机具设备准备等。

2.预制箱梁的制作: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预制箱梁的制作,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加工等。

3. 吊装架的搭建:根据施工方案进行吊装架的搭建,包括支撑结构的搭建、吊装点的设置等。

4. 预制箱梁的吊装:使用吊装设备进行预制箱梁的吊装和固定。

5. 吊装架的拆除:在预制箱梁安装完成后,拆除吊装架。

六、劳动组织施工工法需要合理组织劳动力,包括具有相应技术经验的工程师、技术员和熟练工人等,通过协调和配合,确保施工工作正常进行。

七、机具设备施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包括:1. 吊装设备:包括吊车、起重机等,用于预制箱梁的吊装和固定。

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结合挂篮悬臂施工工法(2)

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结合挂篮悬臂施工工法(2)

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结合挂篮悬臂施工工法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结合挂篮悬臂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度连续梁是大型桥梁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施工过程关键且复杂。

大节段支架现浇结合挂篮悬臂施工工法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施工方式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结合挂篮悬臂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结合挂篮悬臂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采用大节段支架和挂篮悬臂结合的施工方式,可以一次性完成多个节段的浇筑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2. 灵活性:可根据具体项目需要进行调整,灵活适应不同梁段的施工要求。

3. 安全性:采用大节段支架和挂篮悬臂结构,减少了高空作业时间和高空作业人员数量,降低了安全风险。

4. 资源利用率高:通过模板材料的合理使用和多次施工,有效节约了资源成本。

三、适应范围:大节段支架现浇结合挂篮悬臂施工工法适用于大跨度连续梁的施工,特别适用于桥梁跨度大、连续梁多且相对复杂的情况。

四、工艺原理:大节段支架现浇结合挂篮悬臂施工工法通过大节段支架和挂篮悬臂结构的配合使用,实现了连续梁的现浇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五、施工工艺:1. 振动悬挂:通过起重机将大节段支架吊装到预定位置。

2. 固定支撑:使用支撑杆和支撑座将大节段支架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

3. 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大节段支架上安装模板,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4.钢筋绑扎:在模板安装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绑扎工作。

5. 混凝土浇筑:进行混凝土浇注,确保浇筑过程中的均匀性和质量。

6. 挂篮悬臂:在梁体固结后,使用挂篮悬臂器具对节段进行悬挂和支撑,以进行下一节段的施工。

六、劳动组织:大跨度连续梁大节段支架现浇结合挂篮悬臂施工工法需要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分工,确保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

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结构施工工法(2)

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结构施工工法(2)

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结构施工工法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结构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道路交通的快速增长,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工法以其结构轻巧、跨度大、施工周期短等优点成为市政工程的首选。

二、工法特点: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结构施工工法具有如下特点:1. 结构轻巧:采用预应力张弦梁结构的桥梁,在跨度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传统的梁板结构,更加轻巧,可以减少结构自重,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

2. 跨度大:大跨度是该工法的显著特点,能够用较少的支撑点达到较大的跨度,减少了对下方建筑物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桥梁的通行能力。

3. 施工周期短: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结构采用预制块施工,可以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和工序,从而缩短了整体的施工周期。

三、适应范围: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结构适用于各种大型桥梁工程,特别是需要较大跨度和较高通行能力的场合。

例如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快速路、跨江大桥等。

四、工艺原理: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结构的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紧密。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1. 预应力张弦梁的设计:根据具体工程要求,确定张弦梁的预应力水平和分布,力学参数的计算和选取是确保结构安全可靠的关键。

2. 预制块的制作:预制块是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结构的核心部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作,包括混凝土的配制、钢筋的布置和预应力钢束的安装。

3. 负荷传递: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张弦梁两端的预应力锚固装置将预应力传递给下部结构,确保整个桥梁的承载能力。

五、施工工艺: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结构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1. 基础施工:包括桥墩的浇筑和锚块的安装,确保下部结构的稳定。

2. 预应力张弦梁制作:预制块的制作包括钢筋的浇筑、预应力钢束的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确保预制块的质量。

3. 预应力张弦梁的吊装:使用起重机将预制块吊装至桥墩上进行安装,确保张弦梁的准确位置和稳定性。

4. 预应力锚固:在张弦梁两端的锚固装置中安装预应力钢束,并通过张拉与预制块联结,传递预应力。

高墩大跨桥梁C60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施工工法(2)

高墩大跨桥梁C60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施工工法(2)

高墩大跨桥梁C60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施工工法高墩大跨桥梁C60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施工工法一、前言高墩大跨桥梁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类桥梁类型,以其跨度巨大、结构复杂而著名。

在高墩大跨桥梁的建设中,泵送施工工法被广泛应用,其中C60高性能混凝土作为桥梁结构的基础材料,在泵送施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高墩大跨桥梁C60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以及经济技术分析。

二、工法特点高墩大跨桥梁C60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泵送施工工法可以实现混凝土的连续输送,提高施工效率;2)采用C60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3)泵送施工可以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力成本;4)通过泵送施工可以克服墩台与墩柱之间的高度限制,提高桥梁的跨度。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墩大跨桥梁的建设,尤其是涉及到高墩和远跨度的桥梁项目。

同时,该工法适用于需要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其他工程项目。

四、工艺原理泵送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混凝土的泵送实现的。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如选取合适的泵车、设置合理的泵送管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等,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C60高性能混凝土的选择则基于其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准备阶段,包括泵车、泵送管道等机具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以及材料的准备等;2)混凝土搅拌与输送阶段,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混凝土搅拌,并通过泵车将混凝土输送到指定位置;3)振捣与养护阶段,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振捣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质量。

六、劳动组织泵送施工工法需要组织一定数量的工人进行操作和监控,其中包括泵车操作员、混凝土搅拌工、泵送管道安装工等。

此外,还需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任务分配,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需要使用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泵车、混凝土搅拌车、泵送管道等。

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悬臂拼装施工工法(2)

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悬臂拼装施工工法(2)

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悬臂拼装施工工法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悬臂拼装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是一种适用于公路、铁路等大跨度桥梁建设的常用工法。

它通过使用钢箱梁作为主梁结构,结合系杆和拱撑系统,实现了桥梁的跨度和承载能力的提升。

悬臂拼装施工工法是大跨度钢箱系杆拱桥的一种常见施工工法,本文将对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1. 高效快速:悬臂拼装施工工法采用模块化设计和预制技术,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提高工程的投产速度。

2. 经济节省:由于采用钢箱梁结构,可以节约材料成本,而且拼装施工可以减少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3. 适用范围广:悬臂拼装施工工法适用于跨度大、荷载重的桥梁建设,可满足不同类型的工程需求。

三、适应范围悬臂拼装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桥梁类型,包括公路桥、铁路桥、城市轨道交通桥等。

它适用于跨度大于50米的大跨度桥梁建设,能够满足不同荷载要求,能够在不同地质条件下进行施工。

四、工艺原理悬臂拼装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预制钢箱梁和系杆拱撑系统,利用临时支撑结构和悬挂机械设备,将钢箱梁逐节悬挂于主梁处于建设过程中的支撑点上,并进行拼装、连接、调整,最终形成完整的桥梁结构。

该工法将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控制节点摆放在局部施工现场,减少了对整个施工线路的侵占,提高了桥梁施工效率。

同时,该工法充分利用钢材的抗拉性能,通过合理的系杆布置和调整,增强了桥梁的整体刚性和荷载承载能力。

五、施工工艺(1)支撑结构搭设: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搭设临时支撑结构,确保支撑点的稳定和刚度,为下一步的钢箱梁拼装提供支撑。

(2)钢箱梁拼装:对预制的钢箱梁进行悬挂、拼装和连接,确保梁体的准确位置和牢固连接。

(3)系杆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设置系杆拱撑系统,对桥梁进行稳定支撑和荷载分担。

(4)系杆调整:对系杆进行调整和张紧,使桥梁达到设计要求的弧线形态和荷载承载能力。

大跨度斜拉桥整体式重型异形钢索塔安装施工工法(2)

大跨度斜拉桥整体式重型异形钢索塔安装施工工法(2)

大跨度斜拉桥整体式重型异形钢索塔安装施工工法大跨度斜拉桥整体式重型异形钢索塔安装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度斜拉桥具有结构简洁、造型美观和承载能力强的优点,已成为现代桥梁建设的重要选择。

其中,钢索塔作为斜拉桥的支撑结构,其安装施工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工法和技术。

本篇文章将介绍大跨度斜拉桥整体式重型异形钢索塔安装施工工法。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采用整体式重型异形钢索塔作为支撑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 异形钢索塔采用焊接连接,结构坚固可靠。

2. 钢材采用高强度钢材,承载能力大,适用于大跨度斜拉桥。

3. 斜拉杆采用螺旋形布置,增加了桥梁的刚度和稳定性。

4. 采用整体组装,加快了施工进度,并提高了工程的一致性。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大跨度斜拉桥的安装施工,可以满足跨度大、承载能力要求高的工程需求。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在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如:1. 提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 采用模块化组装方式,减少现场焊接工作,提高钢塔的安装速度和质量。

3. 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五、施工工艺1. 钢塔制作: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塔组件,包括塔身、斜拉杆和钢索。

2. 钢塔运输:将制作好的钢塔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并进行临时存放。

3. 钢塔安装: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钢塔的安装,包括起吊、定位和焊接等工序。

4. 斜拉杆安装:将斜拉杆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钢塔上,并进行螺栓连接。

5. 钢索拉设:将钢索分段拉设到钢塔上,并进行张拉和锚固。

6. 施工检验:对安装完成的钢塔、斜拉杆和钢索进行检验,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六、劳动组织1. 设计团队:负责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

2. 施工人员:负责实际的施工工作,包括钢塔组装、钢索拉设等。

3. 监理人员:负责监督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七、机具设备1. 起重机:用于起吊、运输和安装钢塔组件。

2. 焊接设备:用于钢塔和斜拉杆的焊接工作。

大跨桥梁无砟轨道伸缩调节器施工工法(2)

大跨桥梁无砟轨道伸缩调节器施工工法(2)

大跨桥梁无砟轨道伸缩调节器施工工法大跨桥梁无砟轨道伸缩调节器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桥梁无砟轨道伸缩调节器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大跨度桥梁的无砟轨道施工方法,通过安装伸缩调节器,调整轨道的长度和平衡力,以适应桥梁的伸缩变形。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大跨桥梁无砟轨道伸缩调节器施工工法的特点有:1. 适应性强:适用于大跨度桥梁的无砟轨道施工,可以根据桥梁的伸缩变形进行调节,提高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灵活性高:通过伸缩调节器的安装,可以实现快速调整和更改轨道的长度和平衡力,以适应不同的桥梁变形情况。

3. 施工成本低:相比传统的有砟轨道施工方法,大跨桥梁无砟轨道伸缩调节器施工工法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三、适应范围大跨桥梁无砟轨道伸缩调节器施工工法适用于大跨度桥梁的无砟轨道施工,可以满足不同桥梁的伸缩变形需求。

四、工艺原理大跨桥梁无砟轨道伸缩调节器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安装伸缩调节器,调整轨道的长度和平衡力,以适应桥梁的伸缩变形。

具体工艺原理如下:1. 根据大跨度桥梁的设计要求和变形特点,确定伸缩调节器的类型和数量。

2. 在桥梁上安装轨道支架,然后根据轨道的需求确定轨道的位置和升降高度。

3. 安装伸缩调节器,根据桥梁的伸缩变形情况,调整伸缩调节器的长度和平衡力,使其与轨道相匹配。

4. 进行轨道的焊接和固定,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施工工艺大跨桥梁无砟轨道伸缩调节器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设计阶段:根据桥梁的设计要求,确定伸缩调节器的类型和数量。

2. 基础施工:在桥梁上安装轨道支架,根据轨道的需求确定轨道的位置和升降高度。

3. 伸缩调节器安装:根据桥梁的伸缩变形情况,调整伸缩调节器的长度和平衡力。

将伸缩调节器安装在轨道上,并与轨道进行连接。

4. 轨道焊接和固定:进行轨道的焊接和固定,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述桥梁的分类及主要特点按用途分类:公路桥、城市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管道桥、机场跑道桥等;按材料分类:木桥、石桥、混凝土桥、钢桥、组合桥与复合桥、圬工桥等;按跨径分类: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涵洞;按平面形状分类:正桥、斜桥、曲线桥;按结构类型分类: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刚构桥等。

1、梁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以受弯为主;梁内产生的弯矩最大,需要抗弯能力强的材料来建造;简支桥梁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也不高,适用跨径在50m以下;跨径较大时可修建悬臂式获连续式梁桥。

2、拱桥跨越能力较大,外形美观;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墩台将承受水平推力;与同跨径梁相比,拱的弯矩和挠度小得多;可用抗压能力强的圬工材料和钢筋混凝土等来建造。

3、刚构桥主要承重结构是梁和柱整体结合在一起的刚架结构,梁和柱的连接处具有很大刚性;受力特点介于梁与拱之间,竖向作用下,梁部主要受弯,柱脚处也有水平反力;跨中正弯矩小于梁桥,跨中建筑高度可较小。

4、斜拉桥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与受压弯的梁体组合而成;主梁截面较小,跨越能力大;刚度大,抗风能力较好;自锚体系,在大跨径桥梁中造价较低;可用悬臂施工工艺,施工不妨碍通航。

5、悬索桥由桥塔、锚碇、缆索、吊杆、加劲梁及索鞍等主要部分组成;主缆具有非常合理的受力形式,截面设计容易;结构自重较轻,能以较小的建筑高度跨越特大跨度,经济跨径在500m以上;桥塔承受缆索传来的各种荷载及梁支承在塔身上的反力,并将其传递到下部墩及基础;悬索为柔性结构,刚度小,易产生较大的挠曲变形;在风荷载等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振动。

二、悬索桥、斜拉桥、大跨度拱桥的组成构件有哪些?三种桥的受力特点如何?有何本质区别?1、组成构件悬索桥:主缆、加劲梁、塔柱、吊杆、锚碇、索鞍等;斜拉桥:主梁、索塔、斜拉索;大跨拱桥:主拱圈、拱座、墩台、拱上建筑。

2、受力特点悬索桥:a桥塔承受缆索传来的各种荷载及梁支承在塔身上的反力,并将其传递到下部墩及基础;b主缆在恒载作用下具有很大的初始张拉力,使主缆维持一定的几何形状;c主缆是几何可变体,主要承受张力,可通过自身几何形状的改变来影响体系平衡,具有大位移的力学特征;d恒载状态下,主塔基本无弯曲内力,恒、活载及地震荷载作用下,主塔正负弯曲包络图基本对称或正负弯矩包络按某一比例分配。

斜拉桥:a依靠固定于索塔的斜拉索支承梁跨,梁似多跨弹性支承梁,梁内弯矩与桥梁的跨度基本无关,而与拉索的间距有关。

b斜拉索直接锚于主梁上,称自锚体系,c拉索承受巨大拉力,拉索的水平分力使主梁受压,因此塔、梁均为压弯构件。

d由于斜拉桥的主梁通过拉紧的斜索与塔直接相连,增加了主梁抗弯、抗扭刚度大跨拱桥:a简单体系拱中,桥面系是局部承力与传力构件,是有推力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支承处不仅有竖向反力,还有水平推力,使拱体内的弯矩大为减小,所以拱是以受压为主的压弯构件。

b组合体系拱桥中,桥面系的纵梁与主拱圈共同受力,可分为有推力拱或无推力拱。

c刚架系杆拱中拱肋与桥墩固结,不设支座,系杆独立于桥面系之外,不参与桥面系受力,对拱施加预应力以抵消拱的大部分水平推力。

3、本质区别a结构组成方面:斜拉桥和悬索桥都是由梁、塔、索组成的结构体系,拱桥则是由拱圈、拱上建筑及台座组成的支撑体系。

b力的传递方面:斜拉桥为:主梁—拉索—桥塔—基础,悬索桥为:主梁—吊杆—主缆—锚锭(地锚式);拱桥则是由拱圈向拱脚传递竖向力水平力及部分弯矩。

c锚固体系方面:斜拉桥是自锚体系,而悬索桥主要是地锚,需要昂贵的锚碇。

d主梁方面:斜拉桥的拉索有水平分力与竖向分力,使主梁处于一种压弯状态;悬索桥的主梁从静力角度来讲主要是起传递荷载的主用,主梁以受弯为主;拱桥的主拱圈则以受压为主。

e结构刚度方面:斜拉桥的主塔、主梁和拉索就形成一个三角形,这在结构上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结构;悬索桥的几何非线性特点强,主缆是几何可变体,主要承受张力,具有较大位移,因此悬索桥刚度较小。

f跨径方面:800米以上悬索桥就显示出很好的经济性了。

在600米以内斜拉桥还有很有优势的。

三、谈谈对我国桥梁技术力量的认识1、桥梁工程的院士及主要成就李国豪:国际著名力学和桥梁专家,2005年卒,享年92岁。

他在16岁时未读完高中就只身去上海考入同济大学。

后赴德国留学,期间不到一年,他就凭借其对悬索桥的独到研究,以优秀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的实用计算方法》获工学博士学位。

论文在桥梁工程界引起极大反响,26岁的李国豪从此以“悬索桥李”而闻名于世。

从70年代开始,李国豪结合工程实际,致力于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的研究,并在这一时期内写成专著《公路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计算》,后又推广研究拱桥、曲线桥和斜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获得成功。

1982年,在南浦大桥设计、建设中他担任了专家组组长,带领同济大学桥梁系的教师和科技人员,积极参与解决工程中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为大桥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李国豪凭借他在桥梁建筑学上的卓越才能,不遗余力地为中国桥梁事业默默奉献。

除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外,经他设计建成的桥梁还有江阴长江大桥、虎门珠江大桥、汕头海湾大桥、长江口交通通道、杭州湾交通通道、琼州海峡交通通道、伶仃洋大桥等。

项海帆:著名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1987年,曾致信上海市市长江泽民,为中国桥梁界赢得了南浦大桥的设计自主权,并按同济大学提出的结合梁斜拉桥方案实施。

随后负责南浦大桥科研总承包,并主持该桥风洞试验研究。

长期从事桥梁工程的教学与科研,研究方向为桥梁结构理论与工程控制、桥梁结构稳定与振动问题。

近些年来主要侧重于大跨度桥梁抗风、高耸结构与高层建筑抗风等方面的研究。

在桥梁颤振与抖振分析、桥梁结构动力特性、桥梁风致振动与控制及大跨桥梁抗风设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近20年来主持承担了我国绝大部分大跨桥梁的抗风研究,为我国的大桥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是我国大跨度桥梁抗风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风工程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他多次应邀请担任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国际风工程会议和亚太地区风工程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做特邀报告,从而确立了中国桥梁及其抗风研究在国际桥梁工程和风工程工程界的地位。

林元培:桥梁专家。

曾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学会副主任。

现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

在40多年的桥梁工程设计和桥梁理论研究中,他设计或主持设计的大跨度桥梁达20余座,中小桥梁有上百座,涵盖了各种桥型,获得了无数的荣誉。

在上海杨浦大桥的设计过程中,他大胆地提出了全新的理论———“空间结构稳定理论”。

杨浦大桥建成时,不仅跨度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在造型上创造了许多的世界第一。

他主持设计的上海卢浦大桥建成后,也创造了世界造桥史上的多项第一。

打破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

在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之后,他又拿出了新作品———东海大桥,该桥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外海跨海大桥,全长32.5公里。

主持设计的主要工程有:嘉陵江石门大桥、上海南浦大桥、上海杨浦大桥、上海徐浦大桥、上海卢浦大桥、重庆李家沱长江大桥、东海大桥、莆田木兰溪特大桥等。

范立础: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立础教授四十余年来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在桥梁结构设计理论和桥梁抗震领域内获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主编教材与科研专著十余本,90年以来发表论文近150篇,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四十余名。

在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桥梁抗震研究室,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学科研究队伍。

创造性提出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的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率先系统研究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并主持编制大型应用软件,已在全国二十余座重大桥梁工程上应用。

他主编了公路和城市的多部抗震指南和规范及有关的理论和应用丛书。

在国内,七五、八五、九五都参加大型国家级研究课题。

先后获得茅以升桥梁大奖(个人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等各类重要奖项十余项。

邓文中:美国林同棪国际公司(T.Y.Lin International)董事长兼技术总监,林同棪国际(重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美籍华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著名桥梁建筑工程大师。

他开创和发展了桥梁工程理论,研究发明“拉索挂篮法”,提倡“板式”桥梁。

他引进和改良造桥机械、施工设计的特殊途径和先进方法。

——首先设计唯一全部用焊接法施工的大桥——世界最复杂的以“顶推法”建设的桥——开创以混凝土“平开法”建的开合桥——首创用“加拱”的方法改造旧桥林同炎:西方常称之为T. Y. Lin或Tung-yen Lin。

华裔美国工程专家,是预应力工程理论的研究者及最早实施者,被誉为“预应力先生”。

他是第一位亚裔美国工程院院士,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半个世纪以来,林同炎教授除了教学之外,他及他的公司还设计修建了一系列壮观、独特的伟大建筑,如:世界上最大的双曲线抛物面壳顶结构的波多黎各体育馆;新加坡40层工商联合大厦,首创使用后张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楼板;旧金山地下展览厅.地震时期成为许多市民的“避难所”;尼加拉瓜首都马拉瓜18层的美州银行大厦,在1972年中美洲大地震中安然无恙,鹤立鸡群(马拉瓜市区万座以上高楼尽悉震毁);哥斯达黎加跨越深谷的倒挂式悬索桥,世界首创,开建桥业风气之先;台北关渡桥与周围山景红绿相映,成精美异常景观。

2、桥梁工程方面具有较强实力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及主要研究领域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该学科学科是西南交大传统优势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毕业生中有茅以升、林同炎等一批(20余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及建筑勘测设计大师。

该学科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既有结构可靠性和耐久性评估、大跨新型桥梁的设计理论与实践、桥梁结构风工程、车桥耦合动力学、空间结构受力行为、大型桥梁结构的施工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均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该学科在虎门大桥、汕头海湾大桥、江阴长江大桥、万县长江大桥、南京第二、第三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西堠门大桥等大跨度新型桥梁的设计与施工中均承担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并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有:桥梁结构动力响应;既有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与健全性评估理论;现代桥式及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桥梁抗风与抗震。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拥有世界一流的抗风实验室,试验室,近年来承担了我国决大部分大跨度的桥梁的抗风和抗震研究及风洞试验。

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

桥梁系在李国豪教授最初建立的传统研究方向:桥梁空间分析和桥梁稳定与振动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向新兴边缘学科转移,目前已形成了覆盖面较大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有:桥梁抗震、桥梁抗风、桥梁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专家系统、桥梁健康监测及状态评估、桥梁空间分析及大跨度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与组合结构桥梁、桥梁施工技术与工程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