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习题:专题八 人口与城市 (解析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城市练习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城市练习含答案专题:城市一、选择题(一)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显示,1992~2012年()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和县区人口数量比较接近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2、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A.逆城市化阶段B.初期阶段C.中期阶段D.后期阶段【参考答案】1—2、D C解析:第1题,该图为人口分布构成图,表示人口比例变化,无法判断甲、乙老城区人口数量的多少,故A错误;由图可知,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大于乙城市,故B错误;两城市远郊区和县区人口比例相当,但两城市人口总数不一定相同,其远郊区和县区人口总数可能有差别,故C错误;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大于乙城市,故D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两城市老城区人口比例略有减少,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例大幅增加,远郊区和县区人口比例大幅减少,所以甲、乙两城市应处于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人口向市区集中,故C正确。
(二)为缓解城市环境问题,北京市和南京市各规划建设5条“通风廊道”。
下面图1为北京和南京1月、7月风向玫瑰图,图2为南京市“通风廊道”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图1图21.两地1月最大风频风向差异明显的直接原因是()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C.地形阻挡D.地转偏向力2.为保证治污效果,北京的“通风廊道”应规划为()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C.放射状D.环形式3.下列关于南京市“通风廊道”规划目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多为东北—西南走向,与1月最大风频一致,有利于冬季雾霾的扩散B.南京市的“通风廊道”沿途多绿地、水域,有利于形成五个景观大道C.形成“狭管效应”加大风速,提升空气流动性,起到净化城区空气的作用D.利于城市热量的散发,起到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答案1.D 2.A 3.B解析第1题,1月份,北京的最大风频为西北风,南京的最大风频为东北风,二者均来自亚洲高压,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不断右偏使两地风向存在差异。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附解答 人口与城市
专题人口与城市01人口考点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考查角度1▶结合人口统计图考查人口增长率的变化(2016年天津卷)读下图,回答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A BC D解析▶根据该省人口数量的增长变化图可知,该省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变慢,故其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过程应是由高逐渐降低,且1990~2000年降低较快。
答案▶ D考查角度2▶结合人口结构示意图考查人口问题(2019年全国Ⅰ卷)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1~2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
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的是2015年欧盟籍和非欧盟籍不同性别各年龄段人口所占的百分比,材料中没有涉及具体的人口数量信息,故无法比较不同籍别的男性人口数量;图中25~50岁女性中非欧盟籍人口比例明显大于欧盟籍;劳动人口一般指15~64岁的人口,图中欧盟籍劳动人口男女比例多为1%~1.5%,而非欧盟籍劳动人口男女比例多为1%~2.5%;图中信息显示,非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小于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
第2题,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的比例持续加大,说明非欧盟籍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或欧盟籍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图中数据反映的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不同性别各年龄段的人口比例,无法从中得出欧盟境内总人口数量的变化,所以也无法判断欧盟人均消费水平的增减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升降;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的比例持续加大,说明外来人口持续增多,而外来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所以降低了欧盟境内老年人口的比例,使得老龄化进程趋缓;外来青壮年人口持续增多,说明欧盟劳动力供给不足。
答案▶ 1.C 2.B(2018年江苏卷)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2020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八 人口与城市
大量迁入,户籍人口应少于常住人口,故选择D项。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
高考导航
老龄化。下图示意1953—2015年安徽省老年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
两题。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点一
栏目索引
1.人口增长 (1)表现
高考导航
①时间变化: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②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人口分布呈现空间不均衡性。
(2)决定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
率;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
(3)人口增长模式
高考导航
项目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 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
重不断下降
重不断上升
人口问题
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 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 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 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 的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高考导航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答案 C 由图可知,该市户籍人口数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出务工人员多,A
项错误;随着劳动力外迁,该市老年人口比例增大,B项错误;图中显示随时间
推移,该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之间的差距变小,说明外出人数减少,该市对
解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答案】1.A 2.D【解析】【1题详解】地名“河”的命名往往是靠近某河流,以河命名,与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水文;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梁交错,与地名“梁”相关的是地貌;黄土高原地名可以反映当地物产,如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因此与地名“柳”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植被;A正确。
故选A。
【2题详解】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而图中乙地河流明显比甲地少。
水文类地名的分布可以指示环境变化,乙与现代河流距离较远,可能与气候变干有关,风沙活动加强,地表水环境恶化,一些河流流量减少甚至消失,这些表明乙地自然环境变化较大,D正确。
图中民族没有大变化,风俗习惯改变不大,A错误。
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土地利用结构不稳定,B错误。
乙地环境较差,经济落后,人口迁徙不会频繁,C错误。
故选D。
【点睛】黄土高原的米脂县、甘泉县、枣林坡等地是以当地物产命名。
此地命名还受蒙语影响,如毛乌素系蒙古语,意为不好的水。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人口与城市(含解析)
2020年⾼考地理⼆轮复习特训专练:⼈⼝与城市(含解析)2020新⾼考地理⼆轮复习特训专练⼈⼝与城市⼀、选择题下图是我国农村“空⼼化”的成因与演进机制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与农村空⼼化出现关联性最⼩的是( )A.第⼀产业效益低B.第⼀产业产值下降C.农村劳动⼒剩余D.农民经济条件改善2、针对农村空⼼化现象要( )A.严格禁⽌农民进城B.转化农民的⽣活⽅式C.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D.发展机械化农业解析第1题,第⼀产业效益低,⼤量的剩余劳动⼒迁⼊城市,导致农村空⼼化的出现;农民经济条件改善,农民的收⼊增加,农民在村外建房,也促使农村空⼼化的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产业⽐重会减⼩,但产值不⼀定下降,B项符合题⼲要求。
第2题,严禁农民进城是不现实的,A项错误;农村空⼼化现象与农民的⽣活⽅式⽆关,B项错误;农村空⼼化现象的出现,使得⼀些房屋闲置与废弃,浪费了⼟地资源,故应加强宅基地管理,C项正确;发展机械化农业,会加剧农村空⼼化,D项错误。
答案 1.B 2.C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数量占⽐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与2000年相⽐,2016年该城市( )A.⼈⼝总数减少B.⽼龄化加剧C.平均年龄减⼩D.劳动⼒增多4.影响该城市⼈⼝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然增长B.医疗⽔平C.机械增长D.⽣育观念解析第3题,图中显⽰的是⼈⼝占⽐变化,⽆法根据图⽰信息⽐较⼈⼝总数,A错误;由图可知2016年该城市60岁及以上⼈⼝占⽐不⾜5%,不存在⽼龄化问题,B错误;2000年16~40岁⼈⼝占⽐最⾼,约占80%,2016年21~50岁⼈⼝占⽐最⾼,说明⼈⼝平均年龄增加了,C错误;2000年该城市25岁及以下⼈⼝占⽐较⼤,该年龄段多数⼈⼝还没有参加⼯作,2016年25岁以上⼈⼝占⽐较⼤,该年龄段多数⼈⼝已经⼯作,故选D。
第4题,2000年⾄2016年,该城市⼈⼝平均年龄明显增加,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呈加速发展态势,⼤量劳动⼒⼈⼝涌⼊城市,C正确。
专题08 人口-2020年高考真题与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含解析).docx
专题08人口【2020年高考真题】(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IH)【人口数量的变化】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
图2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
据此完成4—6题。
略略略屹現城叫恵辭图24.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A. 2001〜2005 年B. 1991〜1995 年C. 1981〜1985 年D. 1971〜1975 年5.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生育政策放宽B.经济发展提速C.育龄妇女较多D.生育观念转变6.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C. 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2020年江苏卷)【人口空间的变化】图12为T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
读图回答23~24题。
图1223.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有()A.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B.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C.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前增加,之后减少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前增大,之后减小24.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A.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B.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C.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D.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2020年新高考天津卷)【人口】读表1,回答8~9题。
表1 2000和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跨省流入人口数量统计表(万人)福建21564326天津73122997山东103102118新疆14171809辽宁104917910内蒙古551514411河北931114012云南1168123138.据表1信息,对跨省人口流动状况的正确判断是()A.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均衡B.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C.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流入人口最多D.上海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9.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发达,出行方便B.生态环境优,居住条件好C.政府鼓励,政策引导D.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2020年高考模拟题】(2020-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三其他)下图分别示意1995— 2000年、2005— 2010年我国省际(不包括港澳台)人口迁移。
解密08 人口与城市-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之高频考点解密(解析版)
解密08 人口与城市考点热度★★★☆☆考点读高考设问知考向预测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4-5)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2019年江苏卷,9-10)9.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10.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2019年海南卷,4-6)4.【人口迁移的特点】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5.【人口迁移的特点】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2019年北京卷40(2))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
(2019年天津卷12(3))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2019年海南卷,22)指出东盟人口变化的特点,并说明人口因素对其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1.热点预测人口问题与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是高考的重要考点,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主要以社会热点为载体,数据统计图表为背景,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问题等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试题大多以区域图、统计图等切入,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2.趋势分析以(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4—5)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5.该直辖市是(2018年江苏卷,13—14)13.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14.该国最可能位于(2018年海南卷,10—11)10.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2017年江苏卷,11—12)1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1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2016年海南卷,10—12)10.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11.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12.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考点一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1)表现①时间变化: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高考地理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08 人口(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08 人口【2020年高考真题】(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人口数量的变化】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
图2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
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
据此完成4—6题。
图24.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A.2001~2005年B.1991~1995年C.1981~1985年D.1971~1975年5.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A.生育政策放宽B.经济发展提速C.育龄妇女较多D.生育观念转变6.推测2010~ 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答案】4.D 5.C 6.B【解析】4.2001-200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5-9岁,1991-199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15-19岁,1981-198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25-29岁,197-197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35-39岁,据图可知,这四个年龄段35-39岁户籍人口最多,说明当时出生率最高,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
5.该市20-24岁年龄组出生时间大致是1986-1990年,由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1986-1990年的育龄妇女2010年年龄在41-49岁之间,据图可知2010年年龄在41-49岁之间人数较多,因此造成20-24岁年龄组出生人数偏多的原因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育龄妇女较多,C正确。
1986-1990年左右生育政策稳定,A错误。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改革开放后均较快,不会仅仅影响某个短时间段,B错误。
1986-1990年左右生育观念不会变化太大、太快,D错误。
故选C。
6.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变化,即20年后的变化。
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20年后进入生育年龄的人在2010年是0-4岁、5-9岁,图中这部分人数量少且较长时间人数少,且10-14岁的人也较少;因此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B正确。
2020年山西高考地理人口学题及解答
2020年山西高考地理人口学题及解答2020年山西高考地理科目中,人口学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在此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2020年山西高考地理人口学题及解答。
通过学习这些题目和解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口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题目一:请解释人口密度的概念并计算山西省的人口密度。
解答:人口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内所拥有的人口数量。
计算人口密度的公式为:人口密度 = 人口总数 / 面积。
根据山西省的人口总数和面积,我们可以计算出山西省的人口密度。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题目二:请说明山西省人口的主要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答:山西省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太原市及其周边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
这一分布特点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所形成的:首先,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和经济中心,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人口向该地区聚集。
其次,太原市地处山西省的中部地区,交通便利,周边资源丰富,适宜人口居住和发展。
此外,山西省的西部地区地势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因而人口数量相对较低。
题目三:请解释人口迁移的概念,并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讨论其影响及应对措施。
解答: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流动。
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城市间迁移和农村到城市的迁移。
在山西省的实际情况中,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和城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具体影响和应对措施如下:首先,人口迁移使得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导致了城市就业压力加大、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
因此,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吸纳能力。
其次,农村人口减少,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短缺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吸引农民留在农村发展。
另外,人口迁移也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以及社会结构和文化变化等问题。
因此,应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口资源的合理配置。
题目四:请解释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并分析山西省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专题08 人口与城市(练习)(原卷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08人口与城市(2023上·河南郑州·高三校联考)人口密度是表示某一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下图示意我国全国、东部、东北地2001~2020年人口密度的变化率(正值表示人口密度增大,负值表示人口密度减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20年我国人口密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B.人口的机械增长C.经济的持续发展D.医疗条件的改善2.与其他地区相比,影响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年变化率最高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经济C.地形D.政策3.东北地区人口密度的变化会导致()A.迁入人口数量增加B.幼儿和养老产业扩大C.人口年龄结构改变D.劳动力成本下降(2024·陕西商洛·统考一模)总和生育率是指妇女在育龄期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数值低于2.1为低生育水平。
过去10年,我国相继实行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政策,总和生育率虽微幅增加,但并未达到理想的政策效果。
2020年我国的家庭户平均规模已跌破3人,低至2.62人。
下表示意2000—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与平均生育年龄变化(生育率单位:个。
生育年龄单位:岁),一般女性育龄范围为15~49岁。
完成下面小题。
.韦雷博村选址的主要优势是()①林木繁多,空气好②地势高,水灾较少③地形平坦,空间大④海拔高,气候较凉爽C.②③D.③④).供奉祭品C.旱季储粮D.保存种子9.目前韦雷博村的传统文化仍然得以保留,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B.政策C.交通D.科技(2023上·浙江·高三校联考)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腹地,是典型的干旱区绿洲城市。
下图为张掖市1949—2015年城市用地规模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0.影响张掖城市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经济C.水源D.生态环境11.符合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的是()A.①处,交通便利,发展现代商贸产业B.②处,水源充足,发展高耗水工业C.③处,地形限制,城市拓展空间受限D.④处,环境优美,适合发展高档住宅(2023·广东佛山·校联考模拟预测)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大都市核心区域以外的乡村地区出现了半城市化现象,城乡人口的双向涌入加剧了该地区的用地矛盾,同时使其空间形态围绕着不同就业中心发生了空间分化,出现网络型、走廊型、跳跃型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形态。
专题8 人口、乡村和城镇-5年(2020-2024)高考1年模拟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解析版
专题08 人口、乡村和城镇考点五年考情(2020-2024)命题趋势考点01 人口分布与人口数量变化(2024·北京·高考真题)如图为河北平原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5题。
1.四地中对周边人口迁入吸引力最强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A【解析】1.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包括工资水平、交通便利性、基础设施、就业机会等。
读图可知,甲地为四地中等级最高的县城,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其他三地高,且甲地位于交通枢纽位置,附近有国道、高速公路和铁路分布,交通便利,对周边人口的吸引力最强,A正确;乙,丁两地为乡镇。
位置偏僻,周围没有明显的交通优势,以发展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甲地低,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不强,B、D错误;丙地乡镇靠近省界又有河流阻隔,虽有铁路通过,但交通和基础设施不如甲地,C错误。
故选A。
(2022·北京·高考真题)苏里南人口约60万,人口构成中有来自中国广东省等地的华裔,中国农历新年是全国性节日之一。
该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7千美元(2020年),工业以铝土矿开采和加工为主,原始森林覆盖率超过90%,2014年已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苏里南()A. 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B. 铝土矿开采过程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C. 保护区地形以平原为主D. 北部沿岸地区受寒流的影响形成沼泽【答案】 15. A【解析】读图可知,苏里南首都、城镇、机场、公路等主要分布在该国北部,而南部多为河流上游,多沼泽,自然保护区等。
说明苏里南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A正确;铝土矿开采过程需要消耗能源,是二氧化碳排放源,不利于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B错;由图可知,自然保护区多位于河流源头,海拔较高,以山地为主,C错;北部沿岸地区有圭亚那暖流(大西洋南赤道暖流的一个分支)流经,D错。
故选A。
(2021·北京·高考真题)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八人口与环境含答案解析
滚动训练八人口与环境一、选择题读赣南山地某测风塔所在风场50 m高度逐月风速变化图,回答1~2题。
1.决定赣南山区8、9月风速特点的天气系统是( )。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2.该区域各季节风速均较大,下列关于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春季,有强对流天气B.夏季,常受台风影响C.秋季,树叶凋零,阻力小D.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多【解析】第1题,赣南山区8、9月风速较小;根据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7、8月份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从气流角度是反气旋)控制下,空气下沉运动显著,水平运动较小,所以赣南山区8、9月风速相对较低。
第2题,强对流天气一般发生在夏季;夏、秋季节风速大,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且赣南山区不位于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较小;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多,风速也较大。
【答案】1.D 2.D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的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
所以大棚设计要尽力减小棚内湿度,并且要有利于露水的收集。
读图,回答3~4题。
3.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
A.下渗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4.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 )。
A.大棚内外温差B.棚内昼夜温差C.棚外风力大小D.棚顶倾斜角度【解析】第3题,棚内水汽蒸发遇到玻璃顶受冷凝结,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水滴由棚顶流动降落到集水容器中,类似于水循环环节中的降水。
第4题,大棚内的水汽需要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后才能集水,室内外温差越大,越易冷凝;棚内昼夜温差、棚外风力大小不会对冷凝产生影响;棚顶倾斜角度不会对水汽的多少产生影响。
【答案】3.B 4.A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过程叫“海侵”,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海退过程反之。
读图,回答5~6题。
2020高考地理名师预测 知识点08人口专题试题 精品
人口专题一、单项选择题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
读表完成1-2题。
年龄段(岁) 迁出人口(人) 迁入人口(人)≥60 700 80045~59 1600 500025~44 2000 3000015~24 2400 275000~14 640 5000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2.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读“我国某省2020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3.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 )A.就业压力大 B.养老负担重C.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D.劳动力短缺4.(2020届广州市第一次模拟试题文综)引起春节期间下图城市人口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某城市总人口的逐日变化示意图(2008年11月28日~2020年3月8日)A.洪涝灾害 B.疾病传播 C.旅行度假 D.民工返乡2020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图1为黑龙江省2000年(第五次)和2020年(第六次)人口年龄结构图。
读图1回答5~6题。
5.关于黑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数量增加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6.黑龙江省近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增长率下降B.劳务输出的数量增加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死亡率增加【答案】B【解析】黑龙江省近十年来常住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外出打工的人口增加。
2020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
2020届高考地理课标版二轮复习训练题:专题八 人口与城市
专题八人口与城市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1950—2050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曲线图(含预测)。
回答下面三题。
1.(2019四川广元第三次适应性统考)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已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但80年代后期出生人数仍出现一个次高峰,主要的原因是()A.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B.多子多福生育观念C.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成活率上升D.60年代中后期出生人数多答案D读图可知,60年代的出生人数高峰期与80年代后期相差20余年。
到了80年代后期,6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口已经到了婚育年龄,带来了出生人数次高峰。
2.(2019四川广元第三次适应性统考)在开放二孩政策的影响下,我国近年出现了一次出生人数小高峰。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时间可能是()A.2010年1月1日B.2014年1月1日C.2016年1月1日D.2018年1月1日答案C读图可知,自2010年以来,2016年出生的人口数量最多,据此判断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时间可能是2016年1月1日。
3.(2019四川广元第三次适应性统考)由图示信息可知()A.出生人数即将大幅度减少B.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C.人口死亡率即将持续下降D.人口总数即将大幅度减少答案A读图可知,出生人数即将大幅度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变化;从图示信息中看不出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我国人口总数仍在增加。
下表为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前五位省区的排序表。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甲湖南广西湖北四川江西乙安徽江苏河南四川湖北丙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黑龙江4.(2019贵州贵阳适应性考试)甲、乙、丙分别为()A.北京、上海、广州B.广州、上海、北京C.上海、广州、北京D.北京、广州、上海答案B北京、上海、广州社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人们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往往就近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据此可判断甲为广州,乙为上海,丙为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人口与城市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1950—2050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曲线图(含预测)。
回答下面三题。
1.(2019四川广元第三次适应性统考)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已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但80年代后期出生人数仍出现一个次高峰,主要的原因是()
A.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
B.多子多福生育观念
C.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成活率上升
D.60年代中后期出生人数多
答案D读图可知,60年代的出生人数高峰期与80年代后期相差20余年。
到了80年代后期,6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口已经到了婚育年龄,带来了出生人数次高峰。
2.(2019四川广元第三次适应性统考)在开放二孩政策的影响下,我国近年出现了一次出生人数小高峰。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时间可能是()
A.2010年1月1日
B.2014年1月1日
C.2016年1月1日
D.2018年1月1日
答案C读图可知,自2010年以来,2016年出生的人口数量最多,据此判断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实施时间可能是2016年1月1日。
3.(2019四川广元第三次适应性统考)由图示信息可知()
A.出生人数即将大幅度减少
B.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C.人口死亡率即将持续下降
D.人口总数即将大幅度减少
答案A读图可知,出生人数即将大幅度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变化;从图示信息中看不出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我国人口总数仍在增加。
下表为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前五位省区的排序表。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
甲湖南广西湖北四川江西
乙安徽江苏河南四川湖北
丙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黑龙江
4.(2019贵州贵阳适应性考试)甲、乙、丙分别为()
A.北京、上海、广州
B.广州、上海、北京
C.上海、广州、北京
D.北京、广州、上海
答案B北京、上海、广州社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人们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往往就近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据此可判断甲为广州,乙为上海,丙为北京。
5.(2019贵州贵阳适应性考试)近年来,上述省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回流现象,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省区()
A.产业结构调整
B.生育政策的变化
C.生态环境优良
D.农业专业化发展
答案A随着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就业机会增加,一些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就业。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6.(2019湖北黄冈中学5月模拟)甲、乙、丙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行政区、宗教区、住宅区
D.行政区、工业区、宗教区
答案B甲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小,呈带状分布,应为商业区;乙功能区分布在市区外围,靠近河流,且面积比丙功能区小,应为工业区;丙功能区占地面积广大,且分布在商业区外围,应为住宅区。
一般发展较为完善的城市都有商业区的分布。
7.(2019湖北黄冈中学5月模拟)对该城市功能区的评价,正确的是()
A.城市功能区布局分散,城市地域结构呈多核心模式
B.M、N两地属同一功能区,距市中心距离相差不大,土地租金相同
C.从工业区的布局来看,该城市盛行东南风
D.地形和河流是影响该城市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因素
答案D该城市功能区分布紧凑,城市地域结构没有构成多核心模式;M、N两地都位于住宅区,M地位于主城区河流对岸一侧,N地靠近商业区且交通更为便利,两地的租金一般有较大的差距;该城市的工业区位于城区东南方向,盛行风向应该不是东南风。
该城市位于河谷地区,两岸山地、丘陵广布,地形和河流是影响该城市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因素。
8.(2019湖北黄冈中学5月模拟)下列有关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适宜布局自来水厂
B.②地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
C.③地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夜晚人口密度较大
D.④地适宜兴建幼儿园
答案A①地位于流经城市的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适宜布局自来水厂;②地靠近工业区,不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③地位于市中心商业区,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夜晚人口密度较小;④地目前作为城市预留用地,基础设施薄弱,离住宅区有一定的距离,不适宜兴建幼儿园。
停车难是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甚至人口只有几万、十几万的乡镇和县城也会有停车难的烦恼。
车位比例是指每辆汽车所对应的平均车位数量,下图示意我国大、中小城市与发达国家的车位比例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2019山东潍坊二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停车难的主要原因是车位()
A.面积小
B.数量多
C.缺口大
D.太偏僻
答案C从图中可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中小城市车位比例均小于1,说明我国城市车位数量小于汽车数量,车位缺口大。
10.(2019山东潍坊二模)我国中小城市比大城市车位比例小,但停车相对容易的原因可能是中小城市()
A.车位数量较充足
B.汽车数量较少
C.路边允许自由停车
D.轻轨建设超前
答案B虽然我国中小城市比大城市车位比例小,但中小城市拥有的汽车数量较少,因此停车相对容易。
11.(2019山东潍坊二模)缓解我国城市停车难的可行性措施有()
①大量建设立体停车场
②绿地改建临时车位
③提倡市民绿色出行
④安装车位引导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大量建设立体停车场,会加大建设成本、造成停车场交通拥堵,①错误;绿地改建临时车位,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强,环境质量下降,②错误;提倡市民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对车位的需求,③正确;安装车位引导系统,可以提高车位的使用率,减少空闲车位,④正确。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9北京海淀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长三角和川渝地区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
抚养比是指在某一地区的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59岁)人口数之比,用以反映该地区劳动人口抚养负担的大小。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少儿抚养比最低的区域之一。
(1)分析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低的原因。
(14分)
长三角和川渝地区是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随着老龄化不断发展,两地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养老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2)任选一个地区,简述其发展养老产业的有利条件。
(8分)
答案(1)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们受教育年限长,婚育年龄提高;生活水平高,养育子女的成本高;社会福利完善,养儿防老观念发生变化;生育愿望降低,出生率低,少儿比重较小。
该地区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生活条件好,青壮年劳动人口迁入多,劳动人口比重较大。
(2)长三角地区:老年人口数量多,市场需求大;经济水平高,消费能力强;基础设施完善。
川渝地区:老年人口数量多,市场需求大;养老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空间大;劳动力成本低、地价低。
解析(1)长三角地区比川渝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再加上社会福利完善以及养育子女的成本高等原因,导致人们生育愿望降低,出生率低。
(2)长三角地区老年人口多,经济发达,人们消费和支付能力强,养老基础设施具备一定基础;川渝地区老年人口多,养老产业基础薄弱,但可拓展的空间大,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
(需特别注意的是,题目要求回答“有利条件”,故不利条件不用答)
13.(2019陕西第二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伊犁河谷一直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历史上曾建有许多城镇在这里扼守边界,发展贸易。
清代乾隆为了加强在伊犁地区的治理,在这里设立了伊犁九城,使伊犁地区成为当时西北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所在。
清朝后期,新疆行政管辖中心被迫迁往今乌鲁木齐。
(1)分析伊犁九城选址在伊犁河北岸冲积扇地势稍高的地方的原因。
(12分)
(2)简析伊犁九城在边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分)
(3)清王朝统治后期,伊犁九城迅速衰退,推测其原因。
(6分)
答案(1)伊犁河谷地处西北内陆,气候整体干旱,水源成为城池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北天山冰川分布广,冰川融水量大,水源更加充足;冲积扇地势平坦,利于建设;地势较高的地方能避免洪水的侵袭。
(2)设在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上,成为当时重要的商贸集散地、陆路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的窗口。
(3)伊犁九城主要功能是驻军,工、农、商业发展落后,清朝统治结束后,驻军撤离,城市衰落;随着行政中心的变动,伊犁九城远离行政中心,发展滞后,以致衰落。
解析第(1)题,结合伊犁河谷所处地理位置,从水源、地形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原因。
第(2)题,根据伊犁九城交通位置及其对商贸经济的影响进行说明。
第(3)题,根据伊犁九城的主要功能,结合清朝统治结束后行政中心变化推测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