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直接加氢液化技术

合集下载

煤直接液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煤直接液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醚键和杂

(2)脱硫反应 煤有机结构中的硫以硫醚、硫醇和噻吩等形式存在,脱硫反应 与上述脱氧反应相似。由于硫的负电性弱,所以脱硫反应更容易进行。 (3)脱氮反应 煤中的氮大多存在于杂环中,少数为氨基,与脱硫和脱氧相比,脱 氮要困难得多。一般脱氮需要激烈的反应条件和有催化剂存在时才能 进行,而且是先被氢化后再进行脱氮,耗氢量很大。
(4)降低循环油中沥青烯含量 (5)缩短反应时间
11
五、煤加氢液化催化剂种类
(1)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对煤加氢液化催化活性大小顺序: SnO2、ZnO2、GeO2、MoO3、PbO、 Fe2O3、TiO2、 Bi2O3、V2O5. (2)铁系催化剂 主要为三氯化铁、硫酸亚铁、或者加入无水氧化铁,有的加硫 或者不加硫。 (3)卤化物催化剂 使用卤化物催化剂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使用少量催化剂;另一种是使用大量催化剂,熔融金属 卤化物,催化剂与煤的质量比可高达1。


要将煤转化为液体产物,首先要将煤的大分子裂解为较小 的分子,而要提高H/C原子比,降低O/C比,就必须增加H 原子或减少C原子。 煤液化的实质就是在适当温度、氢压、溶剂和催化剂条件 下,比提高H/C ,使固体煤转化为液体的油。

6
直接液化
制 氢 煤制备 油煤浆 制 备 加氢液化
450OC,20MPa
煤 浆 预 热 器 煤浆
2014-4-3
第 一 反 应 器
第 二 反 应 器
高 温 分 离 器
中 温 分 离 器
低 温 分 离 器
常 减 压 蒸 馏
加 氢 反 应 装 置
常 压 蒸 馏
煤直接液化
残渣
循环溶 剂去制 15 15 煤浆
工艺特点:
①采用两段反应,反应温度455℃、压力19M Pa,提高了煤浆空速; ②采用人工合成超细铁基催化剂 ③固液分离采用成熟的减压蒸馏; ④循环溶剂全部加氢,提高溶剂的供氢能力; ⑤液化粗油精制采用离线加氢方案。

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综述

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综述

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综述摘要:煤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了各自的工艺特征和典型工艺。

我国总的能源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以煤制油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趋势。

经过长期不断努力,我国初步形成了“煤制油”产业化的雏形,在未来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关键字: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发展历程现状前景1.煤直接液化煤直接液化又称煤加氢液化, 是将固体煤制成煤浆, 在高温高压下, 通过催化加氢裂化, 同时包括热解、溶剂萃取、非催化液化, 将煤降解和加氢从而转化为液体烃类, 进而通过稳定加氢及加氢提质等过程, 脱除煤中氮、氧、硫等杂原子并提高油品质量的技术。

煤直接液化过程包括煤浆制备、反应、分离和加氢提质等单元。

煤的杂质含量越低, 氢含量越高, 越适合于直接液化。

1.1发展历程煤直接液化技术始于二十世纪初, 1913年德国科学家Bergius首先研究了煤高压加氢, 并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煤液化专利, 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著名的I G Farben工艺。

该工艺反应条件较为苛刻, 反应温度为470℃, 反应压力为70MPa。

1927年德国在Leun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规模为0.1Mt/a的煤直接液化厂,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的18个煤直接液化工厂总油品生产能力已达约4.23Mt/a , 其汽油产量占当时德国汽油消耗量的50%。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苏联等国也相继进行了煤直接液化技术的研究。

以后由于廉价石油的大量发现, 从煤生产燃料油变得无利可图, 煤直接液化工厂停工, 煤直接液化技术的研究处于停顿状态。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发生后, 各发达国家投人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煤直接液化技术的研发, 相继开发出多种煤直接液化工艺, 但由于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原油价格在高位维持的时间不长,从煤生产燃料油获利的可能性较低, 这些工艺都没有实现工业化。

1.2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工艺特征典型的煤直接加氢液化工艺包括: ①氢气制备;②煤糊相(油煤浆)制备; ③加氢液化反应;④油品加工等“先并后串”四个步骤。

煤的液化技术

煤的液化技术
设计新型的反应器,以提高煤液化的反应速度和 转化率,同时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市场发展前景
1 2 3
替代石油资源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煤液化技术作为一种 替代石油的能源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满足环保要求
煤液化技术能够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 放,符合环保要求,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市场的 发展。
对煤液化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税负,提高市场 竞争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出口潜力
煤液化产品如柴油、汽油等可作为燃料或化工原 料,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有助于提升我国能源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政策支持与推动
产业政策引导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煤液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资金扶持
政府提供资金扶持,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减轻 企业负担。
税收优惠
润滑油
煤液化过程中产生的润滑油具有 优良的润滑性能和稳定性,可用 于机械设备的润滑。
民用燃料
燃气
通过煤液化技术得到的液化石油气可作为居民生活和商业用 途的燃气。
供暖
煤液化燃料可用于集中供暖和家庭采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
化工原料
乙烯
煤液化技术可以生产乙烯等化工原料 ,进一步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等 高分子材料。
该技术最早由南非开发,主要 产品是柴油和航空煤油等。
间接液化技术的优点是工艺流 程相对简单,对原料煤的适应 性较强,但转化效率较低,且 催化剂消耗较大。
合成气液化
合成气液化是指将合成气在一定 条件下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该技术通常采用费托合成工艺, 将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

煤炭液化技术

煤炭液化技术

煤炭液化技术[编辑本段] 煤炭液化技术煤炭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

根据不同的加工,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路线,煤炭液化可分为直接、化工原料和液化和间接液化两大类:一、直接液化直接液化是在高温(400℃以上)、高压(10MPa以上),在催化剂和溶剂作用下使煤的分子进行裂解加氢,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再进一步加工精制成汽油、柴油等燃料油,又称加氢液化。

1、发展历史煤直接液化技术是由德国人于1913 年发现的,并于二战期间在德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德国先后有12套煤炭直接液化装置建成投产,到1944年,德国煤炭直接液化工厂的油品生产能力已达到423万吨/年。

二战后,中东地区大量廉价石油的开发,煤炭直接液化工厂失去竞争力并关闭。

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危机,煤炭液化技术又开始活跃起来。

日本、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在原有基础上相继研究开发出一批煤炭直接液化新工艺,其中的大部分研究工作重点是降低反应条件的苛刻度,从而达到降低煤液化油生产成本的目的。

目前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直接液化工艺是日本的NEDOL 工艺、德国的IGOR工艺和美国的HTI工艺。

这些新直接液化工艺的共同特点是,反应条件与老液化工艺相比大大缓和,压力由40MPa降低至17~30MPa,产油率和油品质量都有较大幅度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到目前为止,上述国家均已完成了新工艺技术的处理煤100t/d 级以上大型中间试验,具备了建设大规模液化厂的技术能力。

煤炭直接液化作为曾经工业化的生产技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目前国外没有工业化生产厂的主要原因是,在发达国家由于原料煤价格、设备造价和人工费用偏高等导致生产成本偏高,难以与石油竞争。

2、工艺原理煤的分子结构很复杂,一些学者提出了煤的复合结构模型,认为煤的有机质可以设想由以下四个部分复合而成。

第一部分,是以化学共价键结合为主的三维交联的大分子,形成不溶性的刚性网络结构,它的主要前身物来自维管植物中以芳族结构为基础的木质素。

煤炭液化技术

煤炭液化技术

煤炭液化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煤炭液化技术[编辑本段]煤炭液化技术煤炭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

根据不同的加工路线,煤炭液化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大类:一、直接液化直接液化是在高温(400℃以上)、高压(10MPa以上),在催化剂和溶剂作用下使煤的分子进行裂解加氢,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再进一步加工精制成汽油、柴油等燃料油,又称加氢液化。

1、发展历史煤直接液化技术是由德国人于1913年发现的,并于二战期间在德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德国先后有12套煤炭直接液化装置建成投产,到1944年,德国煤炭直接液化工厂的油品生产能力已达到423万吨/年。

二战后,中东地区大量廉价石油的开发,煤炭直接液化工厂失去竞争力并关闭。

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危机,煤炭液化技术又开始活跃起来。

日本、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在原有基础上相继研究开发出一批煤炭直接液化新工艺,其中的大部分研究工作重点是降低反应条件的苛刻度,从而达到降低煤液化油生产成本的目的。

目前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直接液化工艺是日本的NEDOL工艺、德国的IGOR工艺和美国的HTI工艺。

这些新直接液化工艺的共同特点是,反应条件与老液化工艺相比大大缓和,压力由40MPa降低至17~30MPa,产油率和油品质量都有较大幅度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到目前为止,上述国家均已完成了新工艺技术的处理煤100t/d级以上大型中间试验,具备了建设大规模液化厂的技术能力。

煤炭直接液化作为曾经工业化的生产技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目前国外没有工业化生产厂的主要原因是,在发达国家由于原料煤价格、设备造价和人工费用偏高等导致生产成本偏高,难以与石油竞争。

2、工艺原理煤的分子结构很复杂,一些学者提出了煤的复合结构模型,认为煤的有机质可以设想由以下四个部分复合而成。

煤的直接加氢液化技术

煤的直接加氢液化技术

催化剂
循环油是主要的供氢载体,催化剂的功能是促 进溶于液相中的氢与脱氢循环油间的反应,使 脱氢循环油加氢并再生。
在直接液化过程中,煤的大分子结构首先受 热分解,而使煤分解成以结构单元缩合芳烃为 单个分子的独立的自由基碎片。在高压氢气和 催化剂存在下,这些自由基碎片又被加氢,形 成稳定的低分子物 。
催化剂作用
催化剂的作用是吸附气体中的氢分子,并将其 活化成活性氢以便被煤的自由基碎片接受。一 般选用铁系催化剂或镍、钼和钴类催化剂。硫 是煤直接液化的助催化剂,有些煤本身含有较 高的硫,可少加或不加助催化剂。
催化剂的影响
催化剂是煤直接液化过程的核心技术 优良的催化剂可以降低煤液化温度,减少副
产生的自由基碎片只能靠自身的氢再分配,使 少量的自由基碎片形成低分子油和气,而大量 的自由基碎片则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固体焦 。
煤在热解过程中外界供给氢
煤热解产生的自由基碎片与周围的氢结合成稳 定的H/C原子比较高的低分子物(油和气),这 样就能抑制缩聚反应,使煤全部或绝大部分转 化成油和气。一次加氢液化的实质是用高温切 断化学结构中的C-C键,在断裂处用氢来饱和, 从而使分子量减少和H/C原子比提高。反应温 度要控制合适,温度太低,不能打碎煤分子结 构或打碎的太少,油产率低。一般液化工艺的 温度为400℃~470℃。
自由基碎片加氢(一)
可用如下方程式表示加氢反应
R-CH2-CH2-R’→ RCH2·+R’CH2· RCH2·+R’CH2·+2H·→ RCH3+R’CH3
煤加氢液化过程包括一系列的顺序反应和平行反 应,但以顺序反应为主,每一级反应的分子量 逐级降低,结构从复杂到简单,杂原子含量逐 级减少,H/C原子比逐级上升。

煤的直接液化

煤的直接液化

4、操作条件 温度和压力是影响煤直接液化反应进行的 两个因素,也是直接液化工艺两个最重要 的操作条件。 煤的液化反应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不 同工艺的所采用的温度大体相同,一般为 440~460º C。当温度超过450º C时,煤转化 率和油产率增加较少,而气产率增多,因 此会增加氢气的消耗量,不利于液化。
2、直接液化的溶剂 在煤液化过程中,溶剂起着溶解煤、溶 解气相氢向煤或催化剂表面扩散、供氢或 传递氢、防止煤热解的自由基碎片缩聚等 作用。 煤的直接液化必须有溶剂存在,这也是 与加氢热解的根本区别。 通常认为在煤的直接液化过程中,溶 剂能起到如下作用:
a)将煤与溶剂制成浆液的形式便于工艺过程 的输送。同时溶剂可以有效地分散煤粒、 催化剂和液化反应生成的热产物,有利于 改善多相催化液化反应体系的动力学过程。 b)依靠溶剂能力使煤颗粒发生溶胀和软化, 使其有机质中的键发生断裂。 c) 溶解部分氢气,作为反应体系中活性氢的 传递介质;或者通过供氢溶剂的脱氢反应 过程,可以提供煤液化需要的活性氢原子。
d)在有催化剂时,促使催化剂分散和萃取出 在催化剂表面上强吸附的毒物。 在煤液化工艺中,通常采用煤直接液化后 的重质油作为溶剂,且循环使用,因此又 称为循环溶剂。
3、催化剂 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对煤的直接液化至关重要, 一直是技术开发的热点之一,也是控制工艺成 本的重要因素。 催化剂的作用机理,有两种观点:(1)催化剂 的作用是吸附气体中的氢分子,并将其活化成 为易被煤的自由基团接受的活性氢;(2)催化 剂是使煤中的桥键断裂和芳环加氢的活性提高, 或是使溶剂加氢生成可向煤转移氢的供氢体等。
对压力而言,理论上压力越高对反应越有 利,但这样会增加系统的技术难度和危 险性,降低生产的经济性,因此,新的 生产工艺都在努力降低压力条件。 早期液化反应(如德国工艺)压力 高达 30~70MPa ,目前常用的反应压力 已经降到了 17~25MPa ,大大减少了设 备投资和操作费用。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总结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总结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总结干净煤技术——直接液化技术一、德国 IGOR工艺1981年,德国鲁尔煤矿企业和费巴石油企业对最早开发的煤加氢裂解为液体燃料的柏吉斯法进行了改良,建成日办理煤200 吨的半工业试验装置,操作压力由本来的70 兆帕降至 30 兆帕,反响温度450~480 摄氏度;固液分别悔过滤、离心为真空闪蒸方法,将难以加氢的沥青烯留在残渣中气化制氢,轻油和中油产率可达50%。

原理图:IGOR直接液化法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煤与循环溶剂、催化剂、氢气挨次进入煤浆预热器和煤浆反响器,反响后的物料进入高温分流器,由高温分流器下部减压阀排出的重质物料经减压闪蒸,分出残渣和闪蒸油,闪蒸油又经过高压泵打入系统,与高温分别器分出的气体及清油一同进入第一固定床反响器,在此进一步加氢后进入分别器。

中温分别器分出的重质油作为循环溶剂,气体和轻质油气进入第二固定床反响器再次加氢,经过低温分别器分别出提质后的轻质油品,气体经循环氢压机压缩后循环使用。

为了使循环气体中的氢气浓度保持在所需的水平,要增补必定数目的新鲜氢气。

液化油经两步催化加氢,已达成提质加工过程。

油中的氮和硫含量可降低到10-5 数量级。

此产品经直接蒸馏可获取直馏汽油和柴油,再经重整便可获取高辛烷值汽油。

柴油只要加少许增添剂即可获取合格产品。

与其余煤的直接液化工艺对比,IGOR工艺的煤办理能力最大,煤液化反响器的空速为0. 36 ~0. 50 t /( m3·h)。

在反响器相同的条件下,IGOR工艺的生产能力可比其余煤液化工艺超出50%~100%。

因为煤液化粗油的提质加工与煤的液化集为一体,IGOR煤液化工艺产出的煤液化油不单收率高,并且油质量量好。

工艺特色:把循环溶剂加氢和液化油提质加工与煤的直接液化串连在一套高压系统中,防止了分立流程物料降温降压又升温升压带来的能量损失,并在固定床催化剂上使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甲烷化,使碳的损失量降到最小。

投资可节俭 20%左右,并提升了能量效率。

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

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

煤直接液化工艺流程煤直接液化,煤液化方法之一。

将煤在氢气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氢裂化转变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因过程主要采用加氢手段,故又称煤的加氢液化法。

详情如下:一、埃克森供氢溶剂法简称EDS法,为美国埃克森研究和工程公司1976年开发的技术。

原理是借助供氢溶剂的作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煤加氢液化成液体燃料。

建有日处理250t煤的半工业试验装置。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混合、加氢液化和产物分离几个部分(图1)。

首先将煤、循环溶剂和供氢溶剂(即加氢后的循环溶剂)制成煤浆,与氢气混合后进入反应器。

反应温度425~450℃,压力10~14MPa,停留时间30~100min。

反应产物经蒸馏分离后,残油一部分作为溶剂直接进入混合器,另一部分在另一个反应器进行催化加氢以提高供氢能力。

溶剂和煤浆分别在两个反应器加氢是EDS法的特点。

在上述条件下,气态烃和油品总产率为50%~70%(对原料煤),其余为釜底残油。

气态烃和油品中C1~C4约占22%,石脑油约占37%,中油(180~340℃)约占37%。

石脑油可用作催化重整原料,或加氢处理后作为汽油调合组分。

中油可作为燃料油使用,用于车用柴油机时需进行加氢处理以减少芳烃含量。

减压残油通过加氢裂化可得到中油和轻油。

埃克森供氢溶剂法流程图二、溶剂精炼煤法简称SRC法,是将煤用溶剂制成浆液送入反应器,在高温和氢压下,裂解或解聚成较小的分子。

此法首先由美国斯潘塞化学公司于60年代开发,继而由海湾石油公司的子公司匹兹堡-米德韦煤矿公司进行研究试验,建有日处理煤50t的半工业试验装置。

按加氢深度的不同,分为SRC-Ⅰ和SRC-Ⅱ两种。

SRC-Ⅰ法(图2)以生产固体、低硫、无灰的溶剂精炼煤为主,用作锅炉燃料,也可作为炼焦配煤的黏合剂、炼铝工业的阳极焦、生产碳素材料的原料或进一步加氢裂化生产液体燃料。

近年来,此法较受产业界重视。

SRC-Ⅱ法用于生产液体燃料,但因当今石油价格下降以及财政困难,开发工作处于停顿状态。

煤的直接液化

煤的直接液化

煤的直接液化概述煤的液化是先进的洁净煤技术和煤转化技术之一,是用煤为原料以制取液体烃类为主要产品的技术。

煤液化分为“煤的直接液化”和“煤的间接液化”两大类,煤的直接液化是煤直接催化加氢转化成液体产物的技术.煤的间接演化是以煤基合成气(CO+H2)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定向催化合成烃类燃料油和化工原料的工艺,包括煤气化制取合成气及其挣化、变换、催化合成以及产品分离和改质加工等过程。

通过煤炭液化,不仅可以生产汽油、柴油、LPG(液化石油气)、喷气燃料,还可以提取BTX(苯、甲苯、二甲苯),也可以生产制造各种烯烃及含氧有机化台物。

煤炭液化可以加工高硫煤,硫是煤直接液化的助催化剂,煤中硫在气化和液化过程中转化威H2S再经分解可以得到元素硫产品.本篇专门介绍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早在1913年,德国化学家柏吉乌斯(Bergius)首先研究成功了煤的高压加氢制油技术,并获得了专利,为煤的直接液化奠定了基础。

煤炭直接加氢液化一般是在较高温度(400℃以上),高压(10MPa以上),氢气(或CO+H2, CO+H2O)、催化剂和溶剂作用下,将煤的分子进行裂解加氢,直接转化为液体油的加工过程。

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生韧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化学滴变而成的。

煤与石油主要都是由C、H、O等元素组成。

煤和石油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煤的氢含量和H/C 原子比比石油低,氧含量比石油高I煤的相对分子质量大,有的甚至大干1000.而石油原油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十至数百之间,汽油的平均分子量约为110;煤的化学结构复杂,它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以缩合芳环为主体的带有侧链和官能团的大分子,而石油则为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的混合物。

煤还含有相当数量的以细分散组分的形式存在的无机矿物质和吸附水,煤也含有数量不定的杂原子(氧,氮、硫)、碱金属和微量元素。

通过加氢,改变煤的分子结构和H/C原子比,同时脱除杂原子,煤就可以液化变成油。

1927年德国在莱那(Leun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煤直接液化厂,规模10×l04 t/a。

煤制油

煤制油

煤制油煤制油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工艺技术路线。

1.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煤在高压和一定温度下直接与氢气反应生成液体燃料油的工艺技术称为直接液化。

煤炭直接液化主要产品为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LPG(液化石油气),另外还可以提取BTX(苯、甲苯、二甲苯),副产品有硫磺、氨或尿素等。

直接液化工艺的产品中,柴油的比例在60~70%,汽油和LPG占40~30%左右。

直接液化的工艺主要有Exxon供氢溶剂法(EDS)。

氢-煤法等。

EDS法是煤浆在循环的供氢溶剂中与氢混合,溶剂首先通过催化器,拾取氢原子,然后通过液化反应器,释放出氢原子,使煤分解。

氢-煤法是采用沸腾床反应器,直接加氢将煤转化成液体燃料。

直接液化过程流程现代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特别是通过液化后的提质加工工艺,使液化油通过加氢精制、重整、加氢裂化,可得到合格的汽油、柴油或航空煤油。

尤其是柴油的凝点很低,可以在高寒地区使用,所得航空煤油的比重较大,同样容积的油箱可使飞机的续航距离增加。

2.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间接液化是把煤炭先气化再合成,煤在高温下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合成反应气(CO+H2),合成反应气再经F-T合成催化反应合成液体燃料及其化学品。

煤炭间接液化主要产品为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LPG、以及乙烯、丙稀等重要化工原料,副产品有α烯烃、硬蜡、氨、醇、酮、焦油、硫磺、煤气等。

间接液化的产品品种是可以变通的,即可以生产油品,又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加以调节,生产高附加值、价格高、市场紧缺的化工产品。

对中国的石油产品市场而言,以优质石脑油和高质量柴油、烯烃、LPG 和石蜡等产品为好。

另外烯烃的价值较高,LPG也是市场紧俏物资。

此外我国石蜡生产和销售市场上,高熔点微晶蜡缺口较大,高品位润滑油也是国内比较紧缺的。

因此,汽油、柴油与高附加值的润滑油、微晶蜡等市场紧缺的产品并举,可以作为合成油产品的主攻方向。

间接液化在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合成,获得的柴油的十六烷值达70,且低硫、无芳烃,既可直接供给环保要求高的地区使用,也可作为优质油与其它油品调配。

煤的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技术进展

煤的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技术进展

煤的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技术进展郭新乐(合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22)摘要:分析了煤液化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意义,介绍了煤液化技术,包括直接液化技术,间接液化技术,展望了我国煤液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煤液化技术;直接液化;间接液化Prospect of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and Indirect Coal LiquefactionGUO Xin-Le(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Mater ials Engineering, Hefei University, Anhui Hefei 230022,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al liquefaction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oal liquefaction technology was then reviewed, including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and in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Prospects were done,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coal liquefac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was suggested.Key words: coal liquefaction technology of;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indirect coal liquefaction众所周知石油作为能源储备资源较煤炭少,且分布不均匀,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富煤,贫油这一资源特点,决定了能源发展必然以煤为主,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70%以上。

煤直接液化工艺

煤直接液化工艺

煤直接液化工艺
煤直接液化工艺是指以煤作为原料,实现煤直接液化的工艺过程,常用于煤炭液化及
后处理。

该工艺可实现对煤中的喹啉、醛、酮等有毒物质的有效去除,最终获得质优的液
体产品。

煤直接液化工艺的原理是通过液化空气(空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将煤实现液化和加
氢催化,使煤中的烯烃和烷烃发生溶解的反应。

反应在450~550℃的高温下进行,需要催
化剂的参与,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汽,湿气和氢气。

可以根据不同的操作参数,得
到不同质量和性能的液化产物。

煤直接液化工艺具有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煤品质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煤
制热力发电等领域。

在热力发电时,煤直接液化技术可以减少煤制热力发电成本,通过改
变煤中的组成,提高发电效率,并减少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此外,煤直接液化还可以提高燃烧室、燃料比例等技术性能,从而为液化发动机技术
提供技术支持。

这种工艺也可以用于替代传统的石油液化,有效补充能源,延长等候时间,并可能有助于减少碳排放。

除了优势,煤直接液化工艺也存在一些工艺方面的挑战。

首先,煤中的污染往往会破
坏催化剂的活性,降低活性剂的利用率。

其次,煤的液化过程中需要占用高电压的设备设施,增加设备投资成本。

综上所述,煤直接液化工艺对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仍有巨大潜力,在研究和技术改进方面仍需要充分发挥。

浅析煤直接液化加氢反应影响因素

浅析煤直接液化加氢反应影响因素

浅析煤直接液化加氢反应影响因素内蒙古鄂尔多斯017209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直接液化工艺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

煤直接液化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化学反应,影响煤加氢液化的因素很多。

本文对影响液化反应的工艺条件包括煤浆浓度、循环供氢溶剂、温度、压力、停留时间、气液比、催化剂添加量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明晰了这些因素对于煤直接液化反应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探索煤液化最佳工艺条件,提高煤直接液化项目经济性。

关键词:煤直接液化煤液化反应原理影响因素工艺条件前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石油供需矛盾将会日益加剧,未来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替代品还是煤炭,煤炭的清洁转化和高效利用,将是未来世界能源结构调整和保证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必由之路。

煤炭的液化过程可以脱除煤中硫、氮等污染大气的元素及灰分,获得的液体产品是优质洁净的液体燃料和化学品,因此煤炭液化将是我国洁净煤技术和煤代油战略的重要、有效和可行的途径之一。

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作为国内首套煤直接液化制油工业化项目,为了达到最佳效益运行,公司自开工以来,不断总结调整工艺参数等反应条件提高油收率,探索装置最佳运行工况条件。

煤直接液化工艺条件各因素对直接液化反应及液化装置的商业化运行经济性均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必须通过大量试验和经济性的反复比较来确定合适的工艺条件,本文就工艺条件煤浆浓度、循环供氢溶剂、温度、压力、停留时间、气液比、催化剂添加量等因素进行分析。

一、煤直接液化反应的原理以及相应的工艺流程1、煤直接液化的反应机理将煤炭处于高温、高压以及氢气的环境下,通过催化剂的反应的催化作用,会发生煤炭和氢气之间的反应,然后对反应后的产品进行液化蒸馏将其分成轻重两个部分。

煤加氢液化过程中,氢不能直接与煤分子反应使煤裂解,而是煤分子本身受热分解生成不稳定的自由基裂解“碎片”。

此时,若有足够的氢,自由基就能得到饱和而稳定下来,若氢不够,则自由基之间相互结合转变为不溶性的焦。

所以,在煤的初级液化阶段,煤有机质热解和供氢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反应。

《煤化工工艺学》——煤的直接液化

《煤化工工艺学》——煤的直接液化
-22- 2019年7月13日星期六
煤糊相加氢工艺流程
将煤、催化剂和循环油在球磨机内湿磨制成煤浆(煤糊)。 然后用高压泵输送并与氧气混合送入热交换器,与从热分离 器顶部出来的油气进行热交换,接着进入预热器和4个串联的反 应器。 反应后的物料先进入热分离器,分出气体和油蒸气,剩下重 质糊状物料。前者经过热交换器后再到冷分离器,分为气体和油。 气体的主要成分是H2,经洗涤后作为循环气再回到反应系统。 从冷分离器底部得到的油经蒸馏得到粗汽油、中油和重油。 重质糊状物料经离心过滤分为重质油和固体残渣,离心分离 重质油和蒸馏重油合并后作为循环油返回系统,用于调制煤糊。 固体残渣干馏可得到焦油和半焦。蒸馏得到的粗汽油和重油再进 入气相加氢系统。
当液化反应温度提高,裂解反应加剧时,需注意有相应的供 氢速度配合,否则会有结焦的危险。
-13- 2019年7月13日星期六
3. 脱杂原子的反应
(1) 脱氧反应: ① 氧的存在形式; ② 各基团脱除的难易程度; ③ 随氧脱除率的增加,油品产率增加,同时煤中总是 有40%的氧稳定存在。(图7-1)
(2)脱硫反应:含硫化合物转化为H2S。 (3)脱氮反应:比脱硫困难,含氮化合物转化为NH3。
1. 煤的热解
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发生一 系列复杂反应,析出煤气、热解水和焦油等产物,剩 下煤焦。
煤的热解温度范围较大 ,热解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 快。
对褐煤和烟煤讲,煤裂解速度最快或胶质体生成量最 大的温度范围约在400~450℃,这与煤加氢液化的适 宜温度区间基本一致,这也说明热解是煤加氢的前提。
利用轻质溶剂在超临界条件下抽提可得到以重质油为 主的油类——抽提率不太高。
 (2)浴剂加氢抽提液化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基碎片加氢(一)
可用如下方程式表示加氢反应
R-CH2-CH2-R’→ RCH2·+R’CH2· RCH2·+R’CH2·+2H·→ RCH3+R’CH3
煤加氢液化过程包括一系列的顺序反应和平行反 应,但以顺序反应为主,每一级反应的分子量 逐级降低,结构从复杂到简单,杂原子含量逐 级减少,H/C原子比逐级上升。
直接液化工艺流程简图



H2
煤煤







循环溶剂
残渣
汽油 柴油
其它
工艺过程
该工艺是把煤先磨成粉,再和自身组的部分液 化油(循环制剂)配成煤浆,在高温(450oC) 和高压(20—30MPa)下直接加氢,获得液化油, 然后再经过提质加工,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1t 无水无灰煤可产500—600Kg油,加上制氢用 煤,约3—4t原料煤产1t油。
催化剂作用
催化剂的作用是吸附气体中的氢分子,并将其 活化成活性氢以便被煤的自由基碎片接受。一 般选用铁系催化剂或镍、钼和钴类催化剂。硫 是煤直接液化的助催化剂,有些煤本身含有较 高的硫,可少加或不加助催化剂。
催化剂的影响
催化剂是煤直接液化过程的核心技术 优良的催化剂可以降低煤液化温度,减少副
煤的直接加氢液化技术
煤直接液化反应机理
把固体煤转化为液体油,就必须采用增加温 度或其他化学方法以打碎煤的分子结构,使大 分子物质变成小分子物质,同时外界要供给足 够量的氢,提高其H/C原子比。
煤直接液化反应比较复杂,大致可分为热解、 氢转移、加氢三个反应步骤
氢源
煤在热解过程中外界不提供氢 煤在热解过程中外界不提供氢,煤热解
反应并降低能耗,提高氢转移效率,增加液体 产物的收率。在用于煤液化工艺的各种催化剂 中,铁基催化剂以其高效、廉价及低污染而倍 受青睐。专利技术集中在改善铁基催化剂的性 能、开发新型高效的催化剂、催化剂制备工艺 改进和催化剂的预处理等。
催化剂分类
煤炭直接液化中使用的催化剂通常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钴(Co)、钼(Mo)、镍(Ni)催化剂
例子: 神华集团已经决定在其煤直接液化示范工 程第一条示范生产线中采用高效催化剂。
溶剂的影响
1、一般溶剂的作用 2、溶剂的供氢作用 3、溶剂的传递氢作用
常见的溶剂有: 四氢萘、萘、蒽、菲、甲酚、 萘酚等;煤焦油和石油渣油等重质油作溶剂; 废塑料和废橡胶及废油脂作溶剂。
溶剂作用
溶剂在煤液化反应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溶解溶胀、烯释分散煤粒,使气、液、 固三相反应系统处于一个相对均匀的体系。 这对于煤的热裂解反应,煤的热裂解生成的自 由基的保护作用,自由基碎片的加氢反应以及 抑制煤液化的副反应——缩聚反应都起着积极 的作用 。
自由基碎片加氢 (二)
自由基碎片加氢稳定后的液态物质可分成油类、沥青 烯和前沥青烯等三种不同成分,对其继续加氢。
前沥青烯 沥青烯 油类物质
油类物质再继续加氢,脱除其中的氧、氮和硫等杂原 子,即转化为成品油
汽油 蒸馏 航空煤油
柴油
活化氢来源
与煤自由基碎片结合的氢必须是活化氢
(1)煤分子中的氢再分配; (2)供氢溶剂提供; (3)氢气中的氢分子被催化活化; (4)化学反应放出氢 据研究证明:系统中供CO+H2O或CO+H2的液化效果 比单纯供H2的效果好 这主要是CO+H2O的变化反应放出的氢容易与煤的自 由基碎片结合。
第二类是金属卤化物催化剂如如ZnCl2、SnCl2酸性催 化剂
第三类是铁系催化剂,包括含铁的天然矿石、含铁的工 业残渣和各种纯态铁的化合物(如铁的氧化物、硫化 物和氢氧化物)。
催化原理
煤直接液化高效催化剂活性组分以其纳米级 的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煤粒表面最大限度地发挥 其催化活性,因而其用量只是常规催化剂的 1/4。煤液化油收率可高出常规铁系催化剂5个 百分点左右,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产生的自由基碎片只能靠自身的氢再分配,使 少量的自由基碎片形成低分子油和气,而大量 的自由基碎片则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固体焦 。
煤在热解过程中外界供给氢
煤热解产生的自由基碎片与周围的氢结合成稳 定的H/C原子比较高的低分子物(油和气),这 样就能抑制缩聚反应,使煤全部或绝大部分转 化成油和气。一次加氢液化的实质是用高温切 断化学结构中的C-C键,在断裂处用氢来饱和, 从而使分子量减少和H/C原子比提高。反应温 度要控制合适,温度太低,不能打碎煤分子结 构或打碎的太少,油产率低。一般液化工艺的 温度为400℃~470℃。
催化剂
循环油是主要的供氢载体,催化剂的功能是促 进溶于液相中的的大分子结构首先受 热分解,而使煤分解成以结构单元缩合芳烃为 单个分子的独立的自由基碎片。在高压氢气和 催化剂存在下,这些自由基碎片又被加氢,形 成稳定的低分子物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