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三)

合集下载

二年级《千字文》节选活动教案(第三课时)

二年级《千字文》节选活动教案(第三课时)

二年级《千字文》节选活动教案(第三课时)一、课题《千字文》(节选)(复习活动课)二、附节内容。

《千字文》节选内容: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仗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三、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做一个优秀小学生。

2、培养学生的高尚德行,训练学生的表达表演能力。

3、能联系生活区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四、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千字文,演绎千字文,领悟千字文。

教学难点:1、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做一个优秀小学生。

2、培养学生的高尚德行,训练学生的表达、表演能力。

五、教学准备:录音机、多媒体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千字文》的9—18句的内容,今节课我们认真复习一下,更好的背诵和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好吗?(二)投影出示(9—18句的内容)1、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放录音朗读诗句(生闭上眼睛认真听感受诗句的意思)。

3、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4、自由诵读,整体感悟。

5、师: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你看“皇、裳、唐、汤……”都有一个“ang”音,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

这种声韵美我们可以有许多方法来读。

6、教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方法:如:拍手法,师生一起拍手读X.XXX|X.XXX|学小古人法,教师模仿古人读书的样子,双手在胸前作捧书状,边走边摇头晃脑诵读。

(示范给学生看)接龙法,即同桌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准,接得牢。

……还有许多方法,同学们认为哪种方法好就用哪种方法来诵读吧。

(三)交流方法,展示成果。

1、同学们运用哪些方法诵读呢?2、请自由组合,一起商量商量,准备表演。

3、学生交流、准备。

4、展示成果。

要求:①告诉大家展示方式,选择这个方法的理由。

千字文详解之三

千字文详解之三

千字文详解之三吊民伐罪周发殷汤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坐朝问道垂拱平章遐迩一体率宾归王化被草木赖及万方吊民伐罪周发殷汤一一千字文翻译与详细解析一、注音:吊民伐罪(di ao mi n f a zu i ), 周发殷汤(zh ou f a y in t a ng)。

二、翻译: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是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

三、详细解析:(整理资料,仅供参考)这两句话引出了中国上古的"三王",也就是禹王、汤王和武王,他们是夏商周三代之王,也是三个时代的代表。

禹王的事迹将在第三部分谈,此地只讲汤武二王。

周武王姓姬,名字叫发,所以称周发。

他讨伐暴君商纣,建立了周朝,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

他的父亲姬昌是商朝的西伯侯,曾被商纣囚禁七年,并没有对商朝采取军事报复行动。

姬昌著易经,揽人才,使他的属地周,国富兵强,为武王伐纣积累了本钱。

周朝建立以后才被尊封为周文王。

殷汤说的是成汤,成汤姓子,名履,他讨伐夏朝暴君桀,建立了商朝。

因为他是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年号成汤,故此又被称作商汤。

商汤建都亳(今河南商丘),在位13年。

十代以后的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的后期也称为殷商。

这里不称商汤而称殷汤,有指整个商朝600年历史的意思。

"汤武革命",以暴力手段推翻暴君的统治,打的旗号都是"吊民伐罪"。

吊的意思是慰问,"吊民"就是安抚、慰问无辜的苦难百姓。

伐是讨伐,是上对下、有道对无道的一种暴力行为。

讨伐罪恶的统治者,就是"伐罪"。

两句话的完整意思是:安慰无辜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领头的是周武王发和殷成王汤。

中国文化历来讲究以培养道德来"渐变",以暴力相加的"突变"必引起一段时间的天下大乱,到时候受害最深的还是老百姓。

所以孔子推崇文王的品德,对武王只是承认他划时代的革命作用。

千字文第三章内容

千字文第三章内容

千字文第三章内容千字文第三章内容主要讲述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天地玄黄。

天地是宇宙的基本要素,玄黄则代表了天地的神秘与宏大。

天地包含了一切存在的物质和能量,是宇宙的根基。

玄黄的含义也可以理解为天地的深奥和不可思议。

天地玄黄的描述表达了宇宙的无限广阔和神秘莫测。

宇宙洪荒。

洪荒指的是宇宙的初始状态,即无穷无尽的混沌状态。

宇宙在初始的时候是一片混沌和空旷的状态,没有明确的界限和秩序。

宇宙洪荒的描绘暗示了整个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日月盈昃。

日月是宇宙中最为明显的两个天体,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现象之一。

日月的运行规律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日月盈昃的描述表达了日月的周期性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辰宿列张。

辰宿指的是星宿,列张则表示星宿的排列。

星宿是宇宙中的星星和星座,它们在夜空中排列成规律的形状。

辰宿列张的描绘表达了星宿的美丽和宇宙的秩序。

千字文第三章内容深刻描绘了宇宙的壮丽和神秘,展示了天地的广袤和无垠,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这种描绘不仅表达了人们对宇宙的敬畏和探索的渴望,也启示人们思考宇宙的奥秘和自身的存在意义。

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我们对宇宙的认知逐渐深入。

通过天文学和物理学的研究,我们了解了宇宙的起源、发展和结构。

我们知道,宇宙是由大爆炸开始的,宇宙的演化经历了数十亿年的时间。

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遵循着自然规律,形成了星系、恒星、行星等各种结构。

而人类作为宇宙的一部分,也在宇宙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和意义。

千字文第三章内容饱含了对宇宙的敬畏和思考,它告诉我们宇宙的宏大和复杂,也启示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宇宙。

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奥秘,也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人类的责任。

让我们一起感受宇宙的壮丽,思考宇宙的意义,为宇宙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千字文拼音带注释(三年级)

千字文拼音带注释(三年级)

千字文拼音带注释tiān dì xuán huáng,yǔ zhòu hóng huāng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rì yuè yíng zè,chén xiǔ liè zhāng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译文】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太阳正了又斜,月亮圆了又缺,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hán lái shǔ wǎng,qiū shōu dōng cáng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rùn yú chéng suì,lǜ lǚ táo yáng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译文】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yún téng zhì yǔ,lù jié wéi shuāng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jīn shēng lì shuǐ,yù chū kūn gāng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译文】云气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成霜。

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

jiàn hào jù què,zhū chēng yè guāng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guǒ zhēn lǐ nài,cài zhòng jiè jiāng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译文】最锋利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奈子,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

hǎi xián hé dàn,lín qián yǔ xiáng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千字文节选三

千字文节选三

千字文节选三千字文节选三《千字文》是我国古代教育经典之一,它的全称是《千字文初学记》,是一部用一千个汉字来识字的教材。

它以简练明了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帮助孩子们记忆汉字,并传承了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下面是《千字文》的三个节选。

第一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这一节是《千字文》的开篇,它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宇宙的广阔和深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让人感受到了宇宙的神秘和宏大。

这一节展示了古代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和思考,也表达了人们对天地的敬畏之情。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是微小的,但同时也是与宇宙相连的一部分,这一节让人们感受到了自己与宇宙的联系。

第二节:星离雨夜,藜杖白日。

这一节以意境独特的描述方式,描绘了宇宙中的星星和人间的风景。

星离雨夜,藜杖白日,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握,给人一种虚实交错的感觉。

星离雨夜,暗示了夜晚的寂静和神秘,而藜杖白日,则展示了白天的明亮和平凡。

这一节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停下来,欣赏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第三节:举世闻名,乐殿古调。

这一节描绘了乐殿中的古调,它既是对古代音乐的赞美,也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

乐殿是古代帝王举行盛大宴会、宴请客人的地方,其音乐曲调被举世闻名。

这一节表达了古代音乐的美妙和卓越,也体现了古代文化的辉煌和独特。

通过对乐殿古调的描述,人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也能够了解到古代帝王的威严和气派。

以上是《千字文》的三个节选。

《千字文》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它不仅是一部教材,更是一部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

读《千字文》,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思考,也能够感受到人类与宇宙的联系。

三年级《千字文》

三年级《千字文》

千字文(一)国学片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我是小助手1.玄:黑色。

2.洪:大。

3.荒:远。

4.盈:月圆。

5.昃(zâ):太阳偏西。

6.辰宿(xiù):星宿。

7.列张:陈列,散布。

8. 闰余成岁:我国古代历法拿月亮做参照定月份,一个周期近地点时是30天,远地点时是29天,平均每个月是29天多一点,一年就是354天,但是年又是参照太阳定的,是365天,中间差了11天,这就是闰余。

一年相差11天,每三年就多出一个月。

于是每三年,就增加一个月。

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增加闰月的这一年就叫闰年。

后来人们发现19年闰7次最合适。

9. 律吕:我国古代用来协调阴阳、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一般用竹管制成,现代音乐上叫定音管。

律吕从低到高共十二管,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称为六吕。

我是小翻译天是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广阔无边。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圆有缺;数不清的星星散布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储藏粮食。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时候的人们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考考你的智慧1. 照样子写词语。

例:寒来暑往()来()往()来()往2. 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

A. 大;B.洪水;C.姓。

宇宙洪.荒()声如洪.钟()防洪.抢险()3. 下列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讲述了宇宙起源的是()A. 精卫填海;B. 夸父逐日;C. 盘古开天。

4. 端午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2009年出现了两个端午节,这是怎么回事?弘扬传统文化后羿射日远古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同时出现在天空,强烈的阳光照射着大地,河流干枯了,土地烤焦了,庄稼颗粒无收,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很多人又渴又饿,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甚至死去。

最可怕的是,因为天气酷热,一些怪禽猛兽,比如蛟龙、鳄鱼、狮子、老虎,纷纷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到处残害百姓。

励志类千字文章3篇

励志类千字文章3篇

励志类千字文章3篇生活的确充满了柴米油盐,但也能同时拥有琴棋书画。

未来,你的梦想一定要自己实现,不要拱手相让。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励志类千字文章3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励志类千字文章:停止抱怨,做一个独立自强的人记得刚到北京的时候,人生地不熟的,一切都让我感到不安和迷茫,我很想找个人诉说一下,于是每天都在朋友圈刷屏,诉说着自己的近况。

其实大部分也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情,比如今天连着过去五趟地铁都没能挤上去最终迟到了、这个月工资又不够花、在单位因为自己不懂无意中闹了个笑话……当时的状态也确实很差,每天都焦虑不安,只有不断地在朋友圈中说话,才能稍微缓解一下自己的不安。

刚开始还有朋友们关心几句,后来大家已经习惯了,渐渐回应的人越来越少。

有一次情绪特别低落,就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大意就是说自己此时此刻心情很糟糕什么的。

半夜的时候看到一条回复,有个多年的铁哥们说,快拉倒吧,这要是当年,没准还有人默默给你递过去一支烟,跟你推心置腹半天,现在大家都很忙,谁顾得上看你没事发牢骚呢。

最初看到的这条回复的时候,我心里无比的失落,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我则深深体会到事实就是那铁哥们说的那样。

很多人一刷朋友圈、微博、豆瓣,发现到处都是在晒幸福、晒吃、晒美照……总而言之,大家看起来都过得很好。

于是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落差感,觉得只有自己才是过得最苦逼的那一个。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大家过得都不容易,没有人的成功是来的理所当然。

也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感受到艰难,只不过只有你一个人说出来而已。

我有一个高中女同学,大学是在武汉上的,大学毕业以后就直接到了北京开始北漂,现在已经是在北京的第三年了。

然而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在朋友圈或者QQ空间这些地方发过一条诉苦的信息。

偶尔在这些社交网站上发一些信息,也都是一些出去旅行或者参加一些商业活动的照片,全部阳光灿烂,让人感觉她的生活永远充斥着正能量。

有一次在微信上聊天,我终于忍不住问她,北漂这几年,难道你就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者感到迷茫的时候吗?她说,当然会有啊,怎么可能没有呢,只是无论多难都不会说出来,一个人默默承受罢了。

千字文节选三

千字文节选三

千字文节选三
四海之内皆兄弟,人类共根共祖;天地虽大,四海之内,彼此关联,应当携手合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恭谦守道。

天地阴阳相生,万物至此而生;盖天大也,地大也,人更大,人与天地相应,所以人能养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儿时梦中,绘就辉煌的蓝图,长大后的我们,便要为实现梦想而不断努力。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但是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就能将每一步都走得更好。

生死有命,人生在世,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卓越、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才能创造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千字文第三课

千字文第三课

千字文第三课
(实用版)
目录
1.介绍千字文第三课的内容和主题
2.阐述千字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3.详细解析千字文第三课的文字和句子
4.分析千字文第三课的教育意义和影响
5.总结千字文的重要性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正文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篇著名文章,由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萧衍所撰写。

它是一篇以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道德、伦理等多个方面。

千字文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千字文第三课是千字文中的第三部分,主题为“天地人之道”。

这一课详细阐述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道德准则。

文章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始,描述了天地的广阔和神秘,然后逐步展开,论述了人类的起源、道德修养、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千字文第三课的文字优美,句子流畅,富有韵律感。

例如,“日月星辰,风雨雪霜”和“父子恩深,夫妇义重”等句子,既表达了文章的主题,又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

这些句子深入人心,易于记诵,因此千字文也成为了古代中国的启蒙读物,对于培养儿童的文学素养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千字文第三课的教育意义深远,对于现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文章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呼吁人们要尊重
自然、关爱社会、善待他人。

这些观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总之,千字文第三课是一篇内容丰富、文学价值高的文章,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也传递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千字文(三)

千字文(三)

千字文(三)
作者:
来源:《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2年第05期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注释
①丽水:即金沙江,在四川境内。

②昆冈:昆仑山。

译文
云气升到天空会形成雨;露水凝结起来就会变成霜。

黄金产于金沙江底,美玉出自于昆仑山。

、、
小故事
和氏璧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他在山里发现一块玉石,认定是块宝玉,就把它献给了楚厉王。

厉王让玉匠鉴定,玉匠说是一块石头。

厉王很气愤,让人砍下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拿着玉去见武王。

武王让玉匠鉴定,玉匠仍然说是石头,武王便下令砍下卞和的右脚。

后来,文王即位。

卞和抱着玉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睛都哭出了血。

文王派人去询问他:“被砍去双脚的人很多,为什么你哭得这么悲伤呢?”卞和说:“我并不是为失去双脚而痛哭,而是因为宝玉被当成石头,我这样忠贞的人却被当成骗子,真是可悲呀!”
文王命人剖开卞和的玉,发现果然是稀世宝玉。

就用卞和的名字命名它为“和氏璧”,并定为国宝。

国学讲堂
许多时候,人们常常只看重事物表面的特征,却不能发现它真正的价值,但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事物本身的价值一定会显现出来。

卞和发现的宝玉就是这样。

千字文三篇

千字文三篇

三一文库()/千字文〔千字文三篇〕▲篇一:千字文▲1鸿蒙未辟,宇宙洪荒,千字文任重道远。

亿万斯年,四极不张。

盘古开天,浊沉清扬。

天高地厚,乾坤朗朗。

日月经天,星宿列张。

江河行地,浩浩汤汤。

女娲补天,日月重光。

夸父逐日,血气贲张。

精卫填海,荡气回肠。

后羿射日,功德无量。

神话故事,意味深长。

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2人猿揖别浩瀚宇宙,银河苍茫。

地球生命,雨露阳光。

斗转星移,天行有常。

大陆漂移,七洲四洋。

四时更替,寒来暑往。

云行雨施,万物生长。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

自然造化,大块文章。

千岩万壑,层峦叠嶂。

电闪雷鸣,狂涛巨浪。

云合雾集,千态万状。

长林丰草,傲雪凌霜。

飞禽走兽,虎视鹰扬。

适者生存,不主故常。

人猿揖别,挺起脊梁。

劳动造人,历尽沧桑。

幕天席地,饮露餐霜。

栉风沐雨,昼行夜藏。

茹毛饮血,食果为粮。

穴居野处,袭叶为裳。

钻木取火,文明之光。

物竞天择,万物灵长。

▲3人文初祖赤县神州,地老天荒。

文明古国,源远流长。

物华天宝,灿烂辉煌。

人杰地灵,万世其昌。

三皇五帝,视民如伤。

经始大业,万古流芳。

神农教耕,沐雨经霜。

遍尝百草,救死扶伤。

轩辕黄帝,始垂衣裳。

成命百物,律吕调阳。

结绳记事,不得其详。

仓颉造字,天雨粟粮。

刀耕火种,驯牛牧羊。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日出而作,植谷采桑。

日落而息,处顺安常。

尧天舜日,鼓腹击壤。

天下为公,尧舜禅让。

大禹治水,深孚众望。

过门不入,千古传唱。

▲4文武之道夏桀商纣,多行不义。

酒池肉林,骄奢淫逸。

怙恶不悛,声名狼藉。

恶贯满盈,众叛亲离。

文王兴周,鸣琴而治。

政简刑清,有凤来仪。

拘而演易,太极两仪。

变化无穷,天人合一。

吉凶祸福,昼乾夕惕。

天行其健,自强不息。

武王伐纣,仁义之师。

吊民伐罪,发扬蹈厉。

牧野之战,灭此朝食。

放牛归马,与民休息。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乐刑政,宽猛相济。

周公吐哺,宵衣旰食。

天下归心,沐仁浴义。

▲5五霸七雄东周王权,有名无实。

礼崩乐坏,鞭长莫及。

五霸七雄,各行其是。

喧宾夺主,比权量力。

大字版《千字文》拼音版_加_注释解读

大字版《千字文》拼音版_加_注释解读

千字文全文及解读《千字文》,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

根据史书记载,《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

周兴嗣,字思纂,陈郡项人。

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普通二年。

世居姑熟,博学善属文。

武帝时,拜安成王国侍郎。

帝每令兴嗣为文,如铜表铭、栅塘碣、檄魏文,次韵王义之书千字文。

每奏,辄称善。

官终给事中。

兴嗣撰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百余卷,又作有文集十卷,(《梁书》及《两唐书志》)传于世。

《梁史》中说:“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

奏之,称善,加赐金帛。

”唐代的《尚书故实》对此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该书说: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

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

周兴嗣用了一夜时间将其编完,累得须发皆白。

这件事在唐宋两代多有记载,如《刘公嘉话录》、《太平广记》等书都曾加以记录,其内容与《尚书故实》基本相同。

《千字文》每4 字一句,共250 句,一千个字。

其中有一重复的字,即“洁”字,此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一些古人曾试图加以修改,如宋人吴枋、明人郎瑛等。

《千字文》通篇用韵,朗朗上口,其用韵数字是7 个。

《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

但由于时代久远,内容已不易于理解,现依据清人汪啸尹、孙谦益的说法,对《千字文》的内容作一大致介绍。

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份,他们称之为四章。

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份;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为第二部份;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份;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份。

《千字文》——精选推荐

《千字文》——精选推荐

五种《千字文》总计收录汉字三千一百三十七个,因为各版本独立,不列相互之间的重复字。

《千字文》序言·逍遥游生·传统蒙学书中,有《三》、《百》、《千》:《三》是《三字经》,《百》是《百家姓》,《千》则是《千字文》。

《三字经》与《百家姓》成书于南宋,《千字文》则早在南朝就问世了,都领了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风骚。

其实《百家姓》不过是常见姓氏的堆砌,字里行间并无任何意义,大约是因为将皇帝老爷子的姓排在了第一,豪门贵族的姓氏放在了前列,所以得以流传至今。

倒是《三字经》和《千字文》既有识字的效果,又有教育的意义,读起来琅琅上口,算得是中国文化中的宝贵遗产了。

尤其是《千字文》,四字一句,句句成文,前后连贯,押韵合辙,几乎不重复(有些重复字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含义甚至不同的读音;也有文字变迁的原因,一些古不相同的字今有相同的字形),也只有古老的中华方块文字才能造就这样的绝妙文章。

南朝粱武弟时期周兴嗣撰写的《千字文》,毫无疑问是编得最好的识字书。

据《太平广记》记载:“梁武帝教诸王书,令殷铁石于大王书中拓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

帝召兴嗣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

’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

”虽不免夸张,但写成这样“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的千古奇文,不花费一定的功力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以至商人帐簿、考场试卷、大部头的书典,都常以“天地玄黄……”为序,“天字第一号”即源于此也。

自周兴嗣以下,更有人作《千字文》续、再续乃至别本,或是续貂,或过于古奥艰涩,均不如周作流传广泛。

逍遥游生蒙学之时,正是大革命方兴未艾之时,自是无缘以《千字文》作为识字课本。

适逢大批判大字报轰轰烈烈,《三》、《百》、《千》也都上了榜。

作为批判材料,《三》、《百》、《千》的文字得以印行,余亦得以流览《三》、《百》、《千》的原貌。

如今逍遥游生漂流海外,随身携带了一本岳麓书社一九八七年出版的《千字文》集册。

邓石如小篆《千字文》技法解析(三)

邓石如小篆《千字文》技法解析(三)

邓石如小篆《千字文》技法解析(三)三、基本笔画小篆的基本笔法,同隶、楷、行、草书均不同,有着自身独有的笔画体系。

在以往篆书的教科书中,简单地归纳为“点、直、弧”三种笔法,没有细化分析。

这对于初习小篆者来讲,若一头雾水,不得门径,苦不堪言,即使师傅带徒弟也只是只言片语,没有做系统的归纳概括。

因此,使一些爱好篆书者不敢或不愿涉及篆书,或愿涉篆书但延长了习篆时间周期。

为此,我借助许慎《说文解字》等研究成果,对小篆笔画做了一个归纳,使其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

说白了,即把玄妙的东西浅显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专业的东西平民化。

我的理念是:篆学并非玄学,我来解密篆法。

此法简单易学,学童操笔能篆。

结合邓石如小篆《千字文》的基本篆法笔法,我把小篆笔画归纳为三大类十八种形式。

(一)点一个点写得好坏,关乎一个字能否出彩。

点者,字之眉目。

所谓画龙点睛之笔是也。

因此,点是篆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笔画。

点有长有短,有隐有显,如果书写得法,则会锦上添花。

篆书用点的地方较少,往往和其他笔画连在一起,作为其他笔画的一个部分,或者延长成短横或短竖。

其写法是:从点的中心落笔,由左向右旋转,边转边运笔,直到转成圆后收笔。

邓石如在写点时,长短不等,形态各异,富有感染力。

如“辽”字(图1)的点写成短横,“寓”字(图2)的点写成短竖,均是入笔即铺毫,或头粗尾细,或头细尾粗。

图2-竖点“寓”(二)直直包括或长或短的横、竖。

其基本写法都要逆入驻收,就是藏头护尾,两头圆,中间部位粗细一致。

邓石如篆书由于其隶法作篆,方圆并用,因此,横和竖并不全是一条笔直的线,除位于中心的竖用直线外,其横往往呈微微的弧形,很有动感。

少数横或竖是逆入平出而露锋的。

(图3、图4)图3-横直“之”图4-竖直“来”(三)弧篆书中的弧运用最为广泛,可分为上弧、下弧、左右内外弧、角弧、半圆弧、圆弧、方弧以及弯曲弧(也可称不规则弧)等。

一般的弧两笔即可完成,以“量”字为例(图5),以字的中心为轴,目测好对等距离后,第一笔先从下弧的左边起笔向右下行笔至中间地段时驻笔,第二笔同第一笔,起讫处一致,对称自然即可,关键是汇合的搭接处不留痕迹。

千字文详解之三

千字文详解之三

千字文详解之三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千字文翻译与详细解析一、注音:吊民伐罪(diào mín fázuì),周发殷汤(zhōu fāyīn tāng)。

二、翻译: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是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

三、详细解析:(整理资料,仅供参考)这两句话引出了中国上古的"三王",也就是禹王、汤王和武王,他们是夏商周三代之王,也是三个时代的代表。

禹王的事迹将在第三部分谈,此地只讲汤武二王。

周武王姓姬,名字叫发,所以称周发。

他讨伐暴君商纣,建立了周朝,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

他的父亲姬昌是商朝的西伯侯,曾被商纣囚禁七年,并没有对商朝采取军事报复行动。

姬昌著易经,揽人才,使他的属地周,国富兵强,为武王伐纣积累了本钱。

周朝建立以后才被尊封为周文王。

殷汤说的是成汤,成汤姓子,名履,他讨伐夏朝暴君桀,建立了商朝。

因为他是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年号成汤,故此又被称作商汤。

商汤建都亳(今河南商丘),在位13年。

十代以后的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商朝的后期也称为殷商。

这里不称商汤而称殷汤,有指整个商朝600年历史的意思。

"汤武革命",以暴力手段推翻暴君的统治,打的旗号都是"吊民伐罪"。

吊的意思是慰问,"吊民"就是安抚、慰问无辜的苦难百姓。

伐是讨伐,是上对下、有道对无道的一种暴力行为。

讨伐罪恶的统治者,就是"伐罪"。

两句话的完整意思是:安慰无辜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领头的是周武王发和殷成王汤。

中国文化历来讲究以培养道德来"渐变",以暴力相加的"突变"必引起一段时间的天下大乱,到时候受害最深的还是老百姓。

所以孔子推崇文王的品德,对武王只是承认他划时代的革命作用。

千字文3云腾致雨

千字文3云腾致雨
重点学生初步背诵本小节4句话难点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大体内容教学准备执教者孙雪娇教学过程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二年级千字文学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云腾致雨
授课时间
9.8
授课周次
第3周
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标
1.学生初步背诵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大体内容。
重点
学生初步背诵本小节4句话
难点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让学生了解千字文的大体内容
教学准备
执教者
孙雪娇
教 学 过 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云腾致雨 (yún téng zhì yǔ),露结为霜 (lùjiéwéishuāng)。
金生丽水 (jīnshēnglìshuǐ),玉出昆冈 (yùchūkūngāng)。
二、理解句子意思
云腾致雨: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
露结为霜: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
【注释】①丽水:即丽江,又名金沙江,出产黄金。②昆冈:昆仑山。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四、总结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初步背诵珍惜时间,了解千字文的大体内容。但是对于诗词的意思学生还不是够明确

千字文(三)

千字文(三)

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
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
吕 尚
伊 尹
磻溪伊尹 佐时阿衡
周公旦
齐桓公
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乂密勿多士寔宁商山四皓
萧 何
韩 非
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
白 起
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
廉 颇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
千字文
(三)
千字文第三部分(“都邑华夏”至“岩岫杳冥 ”) 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 府罗将相
亦聚群英 路侠槐卿
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
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
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
李 牧
泰 山
岳宗泰岱 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
长 城
鸡田赤城
滇 池
昆池碣石
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
洞 庭 湖
岩岫杳冥
第三部分内容分析:
都邑的华丽
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 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 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

千字文第三章内容

千字文第三章内容

千字文第三章内容千字文第三章内容为标题: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在这个标题中,“孔德之容”指的是孔子的品德和风度,“唯道是从”则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这个标题,探讨孔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以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学习和践行道德。

孔子的品德和风度被称为“孔德之容”。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品德和风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人应当具备仁爱之心,关心他人,并以仁爱之心为指导来处理人际关系。

他还强调了忠诚、诚实、谦逊和正直等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孔子以其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和追随者。

孔子的道德观念强调“唯道是从”。

道德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孔子主张,人应当遵循道德的规范来行事,以道德为准绳来衡量自己的行为。

他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思想,认为这是人们应当具备的道德素质。

孔子还倡导“君子”道德,强调要做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意味着人们在不同的阶段应当遵循不同的道德规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和践行孔子强调的道德观念。

首先,我们应当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我们都应当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等。

其次,我们应当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

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需要每个人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益,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公共秩序。

最后,我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

无论是对待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我们都应当尽量做到宽容、理解和善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以行动来展现自己的道德观念。

孔子的品德和风度以及他对道德观念的强调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我们应当学习和践行孔子的道德思想,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并在现实生活中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以期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原文注音:千字文·第三部分——周兴嗣〔南北朝〕[拼音版]

原文注音:千字文·第三部分——周兴嗣〔南北朝〕[拼音版]

《千qiān字zì文wén》第dì三sān部bù分fèn周zhōu兴xīnɡ嗣sì〔南nán北běi朝cháo〕治zhì本běn于yú农nónɡ,务wù兹zī稼jià穑sè。

俶chù载zài南nán亩mǔ,我wǒ艺yì黍shǔ稷jì。

税shuì熟shú贡ɡònɡ新xīn,劝quàn赏shǎnɡ黜chù陟zhì。

孟mènɡ轲kē敦dūn素sù,史shǐ鱼yú秉bǐnɡ直zhí。

庶shù几jī中zhōnɡ庸yōnɡ,劳láo谦qiān谨jǐn敕chì。

聆línɡ音yīn察chá理lǐ,鉴jiàn貌mào辨biàn色sè。

贻yí厥jué嘉jiā猷yóu,勉miǎn其qí祗zhī植zhí。

省xǐnɡ躬ɡōnɡ讥jī诫jiè,宠chǒnɡ增zēnɡ抗kànɡ极jí。

殆dài辱rǔ近jìn耻chǐ,林lín皋ɡāo幸xìnɡ即jí。

两liǎnɡ疏shū见jiàn机jī,解jiě组zǔ谁shuí逼bī。

索suǒ居jū闲xián 处chǔ,沉chén 默mò寂jì寥liáo 。

求qiú古ɡǔ寻xún 论lùn ,散sàn 虑lǜ逍xiāo 遥yáo 。

欣xīn 奏zòu 累lèi 遣qiǎn ,戚qī谢xiè欢huān 招zhāo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
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
吕 尚伊 尹磻溪伊来自 佐时阿衡周公旦齐桓公
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 俊乂密勿
多士寔宁
商山四皓
萧 何
韩 非
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
白 起
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
廉 颇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
千字文
(三)
千字文第三部分(“都邑华夏”至“岩岫杳冥 ”) 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 府罗将相
亦聚群英 路侠槐卿
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
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
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
李 牧
泰 山
岳宗泰岱 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
长 城
鸡田赤城
滇 池
昆池碣石
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
洞 庭 湖
岩岫杳冥
第三部分内容分析:
都邑的华丽
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 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 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