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地貌

合集下载

地理学中的地质和地貌

地理学中的地质和地貌

地理学中的地质和地貌地球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行星,由许多不同层次的构成物质组成。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和内部的学科,其中地质学和地貌学是探索地球结构和形态变化的重要分支。

地质学主要关注地球的构造、岩石和地球内部的运动;而地貌学则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和地形的形成。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理学中的地质和地貌,介绍其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实际应用。

一、地质学地质学是研究地球构造、岩石和地球内部的学科。

它涉及了许多关键概念,如地壳、地幔和地核等。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皮壳,由岩石组成,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位于地壳下方,是地球的中间层,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部分,由外核和内核组成,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地质学通过研究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岩石形成和地壳运动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它探索了地球内部的构造,如地震带、构造断裂和各种地层。

地质学还研究了岩石的成因和分类,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类型的岩石如何形成和分布。

此外,地质学还研究了地球上重要的地质现象,如火山喷发、地震活动和地壳运动等。

二、地貌学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特征和地形形成的学科。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如山脉、高原、河流和湖泊等。

地貌的形成受到地质、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地貌学通过研究地表的地形和地貌过程,揭示了地貌的形成原因和演变规律。

它研究了各种地貌类型,如山地、高原、河谷和沙漠等。

地貌学还研究了河流、风、冰川和海浪等地貌作用的力量,以及它们在地形形成中的作用。

三、地质和地貌的关系地质和地貌密切相关,地质是地貌形成的基础。

不同的地质条件将导致不同类型的地貌形成。

例如,岩石的硬度和耐风蚀性将决定山脉的形成和侵蚀速率。

地震活动和地层抬升也会导致地形的变化和地貌的形成。

地貌学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地质学的发展。

通过研究地貌,我们可以了解地球表面的演变过程,为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提供线索。

地貌学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地下资源的潜力,如矿藏、石油和水资源等。

地貌观察总结知识点归纳

地貌观察总结知识点归纳

地貌观察总结知识点归纳地貌是指地球表面上很大面积的地域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地貌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表面特征、地貌形成的机制和规律等知识。

本文将从地貌观察的角度出发,总结归纳一些常见的地貌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地貌的分类1. 按照地貌形成的过程和方式,地貌可以被分为侵蚀地貌、沉积地貌和构造地貌三类。

2. 侵蚀地貌是由水、风、冰等自然力量对地表岩石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表形态,如河谷、溪谷、峡谷、溶洞等。

3. 沉积地貌是由水、风、冰等自然力量将岩石颗粒和物质沉积到地表上而形成的地表形态,如冲积平原、扇状地、沙地、海岸地貌等。

4. 构造地貌是由地壳变动、地震、火山等地质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如山地、高原、盆地、断裂带等。

二、地貌观察的方法和技巧1. 地貌观察是地貌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地貌观察可以了解地表形态的特征和地质结构的变化。

在地貌观察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2. 选择合适的观察点和观察距离,以便于对地貌进行全面和细致的观察。

3. 运用工具和仪器辅助观察,如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结构特征,使用测距仪进行距离测量等。

4. 熟练掌握地质图、地形图、卫星影像等地图资源,以帮助理解和分析地貌的特征和规律。

5. 结合地质、气候、植被等因素进行综合观察,从多个角度来了解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三、地貌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 地貌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要素密切相关。

2. 地貌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地貌类型的地区,其气候、植被、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各异,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

3. 不同地貌类型的地区,其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程度也有所不同。

比如,山地地貌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平原地貌易发生洪涝灾害,海岸地貌易受台风和风暴的影响等。

四、地貌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1. 地貌的保护是地球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目前,地球上许多地貌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退化,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湿地退化等。

高一地理会考地貌知识点

高一地理会考地貌知识点

高一地理会考地貌知识点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构造和变化的总和。

地貌的特点与地理位置、地质历史、气候等因素有关。

了解地貌是理解地球表面的基础,对于高中地理的学习和会考尤为重要。

以下将介绍高一地理会考中常见的几个地貌知识点。

一、高原高原是指地势高于周围地区的平坦或稍有起伏的大片地区。

高原的形成通常与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有关。

在地质活动的作用下,地壳发生抬升和运动,形成了地势较高的高原。

比如位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其主要地质构造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产物。

二、平原平原是指地势相对平坦的广阔地区,通常由沉积和侵蚀作用形成。

沉积平原主要由河流、湖泊以及海洋沉积物构成,如中国东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平原之一。

侵蚀平原则是在长期侵蚀作用下,原来的山地或高原慢慢削平形成的,如位于美国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三、盆地盆地是指地势较低相对封闭的地区,由构造抬升与侵蚀作用共同形成。

盆地的形成通常与地壳构造运动有关,抬升使周围的地面垂直下沉,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盆地。

比如四川盆地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地壳活动的结果,也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之一。

四、山地山地是指地势较高、山脉纵横的地区,是地壳抬升和构造运动的结果。

山地通常由岩石、矿石等垂直起伏而形成,地势陡峭。

山地对于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比如喜马拉雅山脉的抬升作用导致了气候的变化和水资源的分布。

五、河谷河谷是指河流在地表削蚀下形成的地势低洼的地区。

河谷通常由河流的冲击和侵蚀作用形成,河流沿着洼地或者石化地形剧烈侵蚀。

河谷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农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长江三峡是中国著名的河谷之一,其地势陡峭、曲折,风景秀丽,也成为了旅游胜地。

六、湖泊湖泊是指由地表河流、地下水和降雨等因素的作用,形成的较低洼、有一定面积的水域。

湖泊的形成通常与河流侵蚀、堆积和地壳运动等因素有关。

湖泊在自然和人文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地质地貌基础知识

地质地貌基础知识

地质学基础知识
二、 成土岩石
2、变质岩 原来存在的岩石在新的地壳变动或岩浆活动产生的高温、高 压下,使岩石的矿物重新结晶,重新排列,改变其结构、构造 和化学成分,而形成的新岩石,称变质岩。 主要的变质岩:片麻岩,石英岩,板岩,结晶片岩,千枚岩等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三、地质作用
自然界所出现的这些地形形态,总的说来是由于自然的力量 在不断地改变着地球面貌的结果,而引起地球面貌发生改变的 这种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地质作用。使地壳发生变化的力量, 称为地质营力。 地质作用的分类:地质作用根据能力的来源不同,分内力作 用和外力作用两类,或称内、外营力。
地貌学基础知识
三、地貌的地带性




(二)气候地貌分带 2.温湿气候地貌带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年平均温度在10 ℃左右,降水量约 800毫米。本带流水作用占优势,流水地貌发育。此带沿纬 向变化较大,地貌发育也有较大差别。 3.干旱气候地貌带 在副热带高压带和温带大陆中心,气候极端干燥,降水极少, 且非常集中,蒸发量则远大于降水量。植被极为贫乏,地面 裸露,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经常性水流缺乏,只有由暴雨形 成的暂时性水流(洪流)。风力作用盛行。风成地貌大规模发 育,形成大面积沙漠和戈壁。 在干旱区与湿润区之间的过渡带,为半干旱区,降水比较集 中,片流、冲沟发育,广泛分布黄土并发育特有的黄土地貌。
1、岩浆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地球内部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 冷凝形成的岩石。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主要的岩浆岩:花岗岩、流纹岩、玄武岩。

地质学基础知识
二、 成土岩石
2、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地壳表面早期形成的岩石经风化、搬运、沉积、 压实、胶结硬化而形成的岩石。一般分为机械沉积岩、化学沉 积岩和生物沉积岩三类。 主要的沉积岩 :角砾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

地貌知识点

地貌知识点

地貌知识点地貌是地球表面上各种地形的总称,是地球地壳中的一部分。

地貌是地球长时间以来的地质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地球表面的演化历史和地质构造特征。

本文将从地貌发生的原因、地貌类型以及地貌的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地貌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地壳运动、水体侵蚀和风力侵蚀等。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所导致的地表地貌变化,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和地表隆升等。

水体侵蚀是水流对地表岩石和土壤的侵蚀作用,形成了各种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形。

风力侵蚀是风对地表颗粒物的搬运和侵蚀作用,形成了沙漠、沙丘和风成地貌等。

这些原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地貌。

地貌可以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河流等类型。

山地是由地壳运动和地球内部构造变动所形成的,通常具有陡峭的山峰和深谷。

高原是海拔较高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通常由地壳运动和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

丘陵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形,地势较平缓,多为侵蚀作用的结果。

平原是海拔较低的地区,地势平坦,通常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

河流是地表水体的通道,通过侵蚀和沉积作用塑造了各种河谷和河流地貌。

地貌对地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地貌反映了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构造特征,通过研究地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质过程。

其次,地貌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

山地和高原提供了重要的水源和矿产资源,也是旅游和休闲的热门目的地。

丘陵和平原是农业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提供了广阔的耕地和居住空间。

河流是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撑,提供了水源和交通便利。

地貌是地球表面上各种地形的总称,是地球长时间以来地质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结果。

地貌的形成原因包括地壳运动、水体侵蚀和风力侵蚀等。

地貌可以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河流等类型。

地貌反映了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构造特征,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地貌,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和地表演化过程,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地质基础与构造地貌

地质基础与构造地貌

地质基础与构造地貌一、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下,引起岩石圈物质成分、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会使岩层发生变位或变形。

岩层的变位、变形的空间分布状态即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主要有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内力作用类型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活动。

其中构造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最终趋势是使地表产生巨大的起伏,并形成大型的褶皱和断裂等构造;垂直运动表现为地壳大面积的上升和下降,形成大型的隆起和坳陷产生海侵和海退现象。

庐山地处扬子地块与大别山地块交接带的边缘地带,各地质时期都有较大的构造活动性,岩浆活动强烈,混合岩化明显。

构造主要有北东、北北东、北西东构造,前两者比较发育。

1.褶皱构造受到水平方向的挤压力,岩层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而连续性未遭到破坏的波状弯曲状态称为褶皱,根据褶曲的外形可将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形式。

背斜中部岩层向上弯曲;向斜中部岩层向下弯曲。

褶皱构造主要分布在庐山山体北部,褶皱轴线呈华夏系特征。

1)背斜大月山背斜—大月山为北部的主干,为一构造穹起的背斜,其轴线自东北向西南。

枢纽分别向西南与东北倾伏,趋向两端则背斜窄而低矮,其中西南在芦林湖附近隐没。

虎背岭—大马颈向斜:东北—西南向延伸五老峰背斜—东北—西南向。

其东北端被温泉断裂断开。

2)向斜大月山背斜两侧,各有一向斜。

西北侧的向斜由东谷—莲花谷—王家坡分段组成。

东谷向斜西南处倾伏于石门涧谷地。

莲花谷向东北倾伏至于王家坡谷地,且东北角为亚扭性断裂所切,而失去其连续性,高悬于王家坡谷地之上。

王家坡向斜起于莲花谷谷口。

东南侧的向斜为青莲寺向斜,起于五老峰山门处,越向东北越低,止于三叠泉。

上面的褶皱共同组成庐山复式褶皱。

2.断裂构造岩层受内力作用,当应力达到或者超过岩石强度极限时,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发生破坏。

岩层破裂后,两侧岩块发生显著位移者,称为断层。

无位移或位移不明显者称为节理。

断层要素包括断层面(岩层或岩体发生断裂时的破裂面)、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断盘。

地质地貌基础知识

地质地貌基础知识



地貌学基础知识
二、地貌的成因


(一)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地质构造和岩石
2.岩石性质 岩石性质对地貌的影响,实质上就是指岩石对来自外界的 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反映。 通常在地貌研究中所说岩性的坚硬和软弱,或者岩石抵抗 侵蚀能力的强和弱,就是这种影响程度的表现。 一般说来,砂岩、石英岩、玄武岩、砾岩等属于坚硬岩石, 泥岩、页岩等属于软弱岩石。
地貌学基础知识
三、地貌的地带性




(二)气候地貌分带 4.湿热气候地貌带 位于赤道和低纬,降水量和蒸发量都很大,但前者要超过后 者。气候高温多雨,地面植被茂密,生物化学风化作用极其 突出,广泛发育深厚的砖红土型风化壳,如巴西结晶岩上的 红色风化壳厚度普遍超过100米。 湿热带的可溶盐(主要是石灰岩)分布区,高温多雨、植被茂 盛的生物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岩溶作用,岩溶地貌得到充分 的发育。 湿热带海滨生长着热带生物——红树林和珊瑚,通过它们的 生命活动,形成特有的热带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和珊瑚 礁海岸。
一、造岩矿物
高岭石
3、主要的造岩矿物
绿泥石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一、造岩矿物
蛭石
3、主要的造岩矿物
滑石
地质学基础知识
二、 成土岩石
岩石:是一种或几种矿物组合而成的自然集合体。岩石都有 一定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 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 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地质学基础知识
二、 成土岩石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一、造岩矿物
斜长石
3、主要的造岩矿物
正长石
地质学基础知识
一、造岩矿物
白云母
3、主要的造岩矿物

地理中的地质与地貌

地理中的地质与地貌

地理中的地质与地貌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人类活动的学科,包含了许多分支领域。

其中,地质与地貌是地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地质学关注地球内部结构、岩层和地壳运动等,而地貌学则研究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理中的地质与地貌。

一、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面造成的各种现象的学科。

地质学家通过对岩石、矿物、岩层等地质要素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壳变动规律。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岩石与矿物学岩石与矿物学是地质学的基础学科,研究岩石和矿物的成分、构造和性质,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判断地下岩层的变化情况。

1.2 岩层与地层学岩层与地层学研究岩层地层的分布、演化历史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研究,可以推测古生物的演化过程和古地理环境的变化。

1.3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研究地球的构造特征、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运动等现象。

通过对地质构造的观察和研究,可以理解地壳运动的机制和地震的发生规律。

1.4 沉积地质学沉积地质学研究沉积作用的过程与特征,包括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界中的沉积过程和沉积物的形成。

二、地质现象对地貌的影响地质现象是地形地貌形成的基础,不同的地质过程会造成不同的地形特征。

常见的地质现象有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地震等。

2.1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地球地质演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包括构造抬升、地壳变形和断裂错动等。

地壳运动导致的地形变化包括山脉的抬升、地表的隆起和裂谷的形成。

2.2 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是地球表面物质和能量向地表释放的一种现象。

火山形成的火山喷发物质在地表堆积形成火山锥体,而喷发物质的不同特性会影响火山的形态。

2.3 地震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地震会引起地壳的震动和位移。

地震活动可以导致地表的地貌改变,如断层和岩石的破裂等。

三、地貌的分类与形成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和地形特征,地形是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地理地貌与地貌类型

高考地理地貌与地貌类型

高考地理地貌与地貌类型地貌是指地壳表面形成的各种地形和地表特征的总称。

它是地球表面构造活动的结果,是地球长期以来的地壳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产物。

对于地理学考试来说,地貌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在考试中对地貌及其类型的认识和理解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一、地貌的定义与分类地貌是地壳上陆地表面的各种形态的总称。

地貌的形成与构造运动、风化作用、水的作用、冰雪和重力的作用等有关。

地貌有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高原:指相对平坦和连绵的地表,具有较高的海拔和广阔的面积。

高原通常由巨大的岩石块状构成,是地壳构造抬升后的产物。

例如,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由造山运动形成。

2. 山脉:是地壳的隆起带,具有较大的海拔和陡峭的坡度。

山脉是由地壳板块的挤压和隆起形成的,代表性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3. 山地:是指在山脉周围形成的地形,其地势较高,坡度较大。

山地通常由多个山峰和山谷组成,地形起伏较大。

中国的川西高原就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地貌。

4. 平原:是相对平坦和广阔的陆地表面,没有明显的起伏。

平原通常由沉积物覆盖而成,是河流冲积、风力作用和海洋沉积的结果。

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都是中国的广阔平原地貌。

5. 丘陵: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地势较高,但坡度较缓。

丘陵通常由构造抬升和侵蚀作用共同形成,地形起伏较小。

英国的丘陵地貌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

6. 河谷:是河流侵蚀剧烈地区形成的地形,具有狭长而陡峭的特点。

河谷分为V型谷和峡谷两种类型,是水的作用造成的。

云贵高原的剑门关就是一个典型的河谷地貌。

二、地貌类型的形成原因地貌类型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地质构造、气候、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等。

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成的基础,地壳运动会导致地形的隆起和沉降。

例如,地壳的抬升会形成高原和山脉,而地壳的下降会形成低洼地区和盆地。

2. 气候:气候对地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气候可以通过降水、风力、冰雪和温度等因素影响地表的风化和侵蚀过程。

第一章地质地貌学基础

第一章地质地貌学基础

河 流 类 型 图 示
图 说 洪 积 扇
“ 悲 怆 ” 的 黄 土 高 原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长 江 河 谷
丹霞地貌
桂 林 山 水
沙 丘 地 貌
冰川
海岸地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高度分类方案:
名称 极高山 绝对高程(米) 海拔高度(米) >5,000 相对高程(米)
强烈切割的 高山 中等切割的3,500—5,00 轻微切割的 强烈切割的 中山 中等切割的1,000-3,500 轻微切割的 低山 中等切割的500-1,000 轻微切割的 丘陵
三、不同规模和不同形态的地貌成因:
◆大陆和海洋——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有关 ◆山地和平原——地壳运动 ◆河谷、沙丘等微地貌——外力作用,其成因主要受
气候条件的控制。由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 能,因而外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
四、地貌学的研究目的 揭示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岩性和 地质构造以及作用时间三方面影响下的发生和 发展规律,以便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合理地利用 有利的地貌条件,改造不利的地貌条件。
岩浆作用
构造运动方向性与地质构造
• 水平运动 变形:挤压 拉张 剪切
变位:挤压
拉张 剪切
面断 两层 侧: 岩岩 块层 由发 明生 显破 的裂 错, 位并 、且 位岩 移断 裂
火 山 活 动 ( 喷 发 )
升降运动

高原、盆地、海
伏岩 地 升 和层 表 降 海发 的 运 陆生 方 动 变隆 向 : 迁起 运 运 和动动 凹;方 陷对向 引地: 起表岩 地的层 势影沿 高响垂 低:直 起使于
二、矿物的鉴别方法: 1、光学方法:将矿物制成薄片,运用偏光显 微镜观察,确定矿物类别;这种方法比较先 进,但易受仪器限制,土壤组从西德进口了 一台。 2、化学方法:有些矿物和化学试剂反应来加 以鉴定。 如方解石,白云石等。 3、物理方法:用矿物的一些物理性质来区分 矿物,这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我们在野 外鉴定的主要方法,这些物理性质主要有:

地理关于地貌知识点总结

地理关于地貌知识点总结

地理关于地貌知识点总结1. 地理地貌分类地理地貌可以分为陆地和水域两类。

陆地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河谷、沙漠等;水域地貌包括海洋、湖泊、河流、湿地等。

2. 地貌的形成地貌形成是由地壳变动、水体、风、冰雪、生物、人类等多种外力作用的结果。

地壳变动是地貌形成的基础,包括构造运动、地质岩石的堆积和剥蚀等。

地表水体的侵蚀和沉积,风的侵蚀和堆积,冰雪的侵蚀和堆积,生物的侵蚀和堆积,人类的开发和开采等也会对地貌造成影响。

3. 山地山地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突出地形,山脉是一系列山岭或高地的集合。

山地的形成多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包括造山运动、地震活动、火山喷发等。

山地地形不仅包括山峰和山谷,还包括山脉、山梁、山间盆地、峡谷、崖壁、瀑布、冰川等。

4. 丘陵丘陵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貌类型,它们起伏不平,但比山地平缓。

丘陵地貌的形成多是由于水体和风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引起的,还包括地壳构造运动和冰雪的影响。

5. 平原平原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广阔而平坦的地形,由于受到水体的沉积和风的侵蚀以及地壳构造运动的作用形成。

平原地貌种类繁多,有沿海平原、河流平原、湖泊平原、冰川平原等。

6. 高原高原是地球表面上海拔较高而平坦的地形,由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高原地貌具有起伏不平的地形特征,同时还有成千上万的河流和湖泊穿插其中。

7. 盆地盆地是一种相对封闭的地貌类型,其周围是山脉、丘陵或高地,盆地内部多为平坦,盆地地貌的形成多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

盆地内部积聚了大量的河流和湖泊,也是人类聚居的地方。

8. 河谷河流在长时间内对地表的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河谷地貌,包括V字谷、冲谷、盆地谷等,河谷地貌是地质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9. 沙漠沙漠是一种干旱、多风且植被稀少的陆地环境,沙漠的地貌特征是沙丘、沙漠盆地、风蚀褶皱等,由于地表水分极端匮乏,生物也稀少,同时沙漠也是地球上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地貌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地貌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之地貌总结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和地表的各种地形。

它由地形、地势和地表覆盖物等组成,反映了地球内部构造和外力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对高中地理中的地貌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述。

一、地貌基本概念地貌是地球表面形态的总和,由地形和地表覆盖物构成。

地形指的是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等特征,地表覆盖物则包括土壤、河流、湖泊、冰川、海洋等。

地貌的形成是由地内作用和地外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地貌类型1. 山地:山地是由地壳的抬升形成的,山地通常呈现出陡峭的山峰和峡谷。

山地呈现出的形态特征与构造和侵蚀作用有关。

2. 高原:高原是由抬升起来的地壳在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多为相对平坦、高海拔的地形。

高原通常具有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

3. 平原:平原是地壳的下陷或沉积物的堆积造成的相对平坦的地表。

平原地区通常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是人口密集地区。

4. 台地:台地是由地壳抬升后,经过长时间的侵蚀作用后形成的平坦的高地。

台地地貌常常呈现出层状的岩层和宽广的地势。

5. 河流:河流是地表水流经地壳抬升和侵蚀作用形成的。

根据河流的特征和形态,可以分为冲沟、河段、峡谷、河口等类型。

6. 湖泊:湖泊是由地壳抬升或河流沉积形成的,是相对静态的水体。

湖泊的形成和消失与地壳抬升、侵蚀和水系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7. 冰川:冰川是由大量积雪堆积形成的巨大冰体,对地表形态产生巨大影响。

冰川的形态可以是冰川舌、冰碛、冰湖等。

8. 海洋:海洋是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水域,由大洋和海湾组成。

海洋的形成与地壳板块运动和海洋沉积作用密切相关。

三、地貌的形成原因1. 构造作用: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地壳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构造运动抬升或下陷形成了山峰、高原和盆地等地貌。

2. 侵蚀作用:地表的侵蚀作用包括风蚀、水蚀、冰蚀、海蚀等。

它们通过磨蚀、剥蚀和交通作用改变地表的形态。

3. 沉积作用:河流、湖泊、冰川、海洋等水体的运动和堆积,是地表形态塑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地理高考知识点地貌

地理高考知识点地貌

地理高考知识点地貌地貌是指地球表面所呈现的形态和特征。

它是自然界地理过程的产物,包括地质构造、风、水和冰等自然力量对地表的侵蚀、运移和沉积作用所造成的不同形态的地形。

地貌作为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地理高考中的主要考点之一。

本文将从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地貌类型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地貌形成的原因地貌的形成是由于地球表面受到了地质构造、风、水和冰等自然力量的长期作用导致的。

首先,地球的地壳是由大规模的地质构造活动造成的。

地壳的抬升和沉降,构造的抬升和降低,形成了山脉、高原、盆地等不同形态的地貌。

其次,风、水和冰的侵蚀作用也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原因。

风力能够侵蚀岩石表面,形成风蚀地貌如沙漠和雅丹地貌;水力能够侵蚀河流河道和海岸线,形成河谷、冲沟、峡谷和海岸地貌;冰雪的作用能够切割山地和形成山地地貌。

二、主要地貌类型1. 山地地貌山地地貌是由于地壳构造的隆升和风、水和冰的作用导致的。

山地地貌以地形起伏、峰峦叠嶂、河流纵横等特点而闻名。

山地地貌的山脉是由于地壳构造作用形成的,岩石富含矿物质,适合农业和旅游业的开发。

2. 高原地貌高原地貌是由于地壳的抬升和风、水和冰的作用导致的。

高原地貌地势较平坦,海拔较高,平均海拔超过500米,地形逐渐升高起伏。

高原地貌的气候多样、生态丰富,适合农业、养殖和旅游业的发展。

3. 盆地地貌盆地地貌是由于地壳形成的坳陷而形成的。

盆地地貌的特点是地势低洼,周边环山,四周地形倒扣。

盆地地貌适宜农业发展,盛产农作物和资源。

4. 河谷地貌河谷地貌是由于河流的侵蚀和加深造成的。

河谷地貌中河水流淌,地形险峻。

河流对附近地区的经济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是农田灌溉和交通运输的要道。

5. 海岸地貌海岸地貌是由于海水的侵蚀和波浪的冲刷造成的。

海岸地貌被海洋包围,形成了崖壁、沙滩、湾泊等特点。

海岸地貌具有独特的海洋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三、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貌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如下所示:首先,地貌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

高一地理地形地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地理地形地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地理地形地貌知识点归纳总结地形地貌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地球表面的形状、地势、地貌及其形成原因等方面的知识。

作为高一地理学习的基础,地形地貌的掌握对于理解自然地理、社会地理以及环境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对高一地理地形地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一、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念地形地貌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具体特征,是地球内外力作用以及其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形地貌分为陆地地形地貌和海洋地貌两大类,每一类又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形态。

二、地形地貌的基本要素地勢高低為地球表面高程的表示,反映陆地的起伏和山脉、高原、盆地等地貌形态的存在。

地质构造则是指地球表层不同地壳运动和构造形态的表现。

三、地形地貌的分类根据地表形态的特点和成因,地形地貌可以进一步分为结构地形、侵蚀地形、沉积地形和风化地形等几个主要类别。

其中,结构地形指由地壳构造运动而形成的山脉、高原等地貌;侵蚀地形指由河流、海洋等侵蚀作用形成的峡谷、峰林等地貌;沉积地形指由水、风等作用下沉积物形成的平原、河流三角洲等地貌;而风化地形则是指由风力侵蚀和风化作用形成的溶洞、石林等地貌。

四、地形地貌的形成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主要因素包括构造、侵蚀、气候、沉积和地壳运动等。

地球表面的构造断裂和地壳活动在地形地貌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地表水的侵蚀和冰川的作用也将地形地貌塑造成各种独特的形态和风貌。

五、中国的地形地貌特点中国地大物博,地形地貌种类繁多。

中国地貌以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和山地河谷为主。

同时,中国地势高低差别也十分明显,从青藏高原的高峰到珠江三角洲的平原,海拔差异和地貌特点相当丰富。

总结:高一地理地形地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已经呈现给您,通过对地形地貌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分类、形成以及中国的地形地貌特点的介绍,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内容。

地形地貌的掌握对于理解地理学的其他分支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加以理解和运用。

地理学中的基本地貌

地理学中的基本地貌

地理学中的基本地貌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地理学中研究地貌的学科称为地貌学。

地貌的形成与地球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密切相关,是地球长期以来物质与能量互相作用的结果。

在地貌形成过程中,地质构造、气候、水文等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地貌类型。

一、平原平原是地球表面较为平坦的地区,不超过1000米的高度差。

平原通常由河流、湖泊、海洋沉积物以及冰川、风等因素的堆积形成。

平原可以分为河流平原、冰川平原、湖泊平原和沉积平原等类型。

河流平原主要由河流的冲积作用形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

冰川平原则是冰川侵蚀和堆积的结果,表面通常被冰川磨擦抛弃的杂石、黏土和砂砾覆盖。

湖泊平原是湖泊、波浪和湿地的沉积物形成的平坦地区。

沉积平原则是由于风和水的作用,将悬浮物质沉积在陆地上而形成的。

二、山地山地是地球表面的隆起部分,通常比平原地区地势高出1000米以上。

山地可以分为抬升山地、伸展山地和火山山地等类型。

抬升山地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地表上升形成的,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

伸展山地则是地壳伸展引起的地表断裂形成的,比如大峡谷。

火山山地是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表隆起,比如夏威夷群岛。

三、高原高原是地球表面的相对平坦且高处的地区,通常位于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

高原可以分为断块高原、侵蚀高原和火山高原等类型。

断块高原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块隆起形成的,比如西藏高原。

侵蚀高原是由于水流和风力等侵蚀作用使地表平坦的高原,比如美国科罗拉多高原。

火山高原则是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表隆起而形成的,比如巴西的巴西利亚高原。

四、丘陵丘陵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貌类型,具有较平缓的坡度和起伏的地形。

丘陵通常由于多年以来的侵蚀作用形成,比如河流侵蚀、风蚀和冰川侵蚀。

丘陵地形比较适合农业发展,因为其土壤肥沃,水源相对丰富。

五、盆地盆地是地球表面凹陷的地区,四周被周围地形所包围。

盆地顶部相对平坦,四周的山地或山脉形成了自然屏障。

地质学基础课件:地貌

地质学基础课件:地貌

地貌观测与调查的应用价值
添加标题
资源调查:地貌观测与调查是资源调查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地貌的观测和调查,可以确 定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添加标题
灾害防治:地貌观测与调查在灾害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地貌的观测和调查, 可以预测和评估自然灾害的风险,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章
地貌发育的阶段与特征
幼年期:地表起 伏平缓,流水侵 蚀作用微弱
壮年期:河流侵 蚀作用加强,出 现峡谷、瀑布等 景观
老年期:侵蚀作 用减弱,地表趋 于平坦,河流改 道或消失
终年期:地表完 全平坦,河流消 失,形成平原或 高原
地貌发育的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气候变化对地貌发育有重要 影响,如风化、侵蚀、沉积等过程。
地质学基础课件: 地貌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地貌概述 03 主要地貌类型 04 地貌的发育过程 05 地貌的观测与调查
06 地貌的资源利用与保护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地貌概述
第二章
展望地貌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深化对地貌演化的理解: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探索地貌演化的规律和机 制,为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跨学科合作: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合作,如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 态学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创新技术应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数值模拟等,提高 地貌研究的精度和效率。
山地的形成原 因和分类
山地与人类活 动的关系

地质学基础

地质学基础

地质学基础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构成、演化和变化过程的学科。

它涉及了地球的各个层面,包括地球内部的岩石和矿物、地球表面的地貌和地理过程、地球的历史记录等。

地质学的基础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岩石和矿物学:研究岩石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矿物的分类和特征。

岩石和矿物是地质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2. 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物理学: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以及地球的物理特性,如密度、地震波和地磁场等。

3. 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成过程,包括山脉、平原、河流、湖泊等。

地貌学研究地球的外部作用力和地表流动的水体对地形的影响。

4. 地质力学:研究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等地球内部力学过程。

地质力学为地震、火山活动和地壳变动等现象提供了
物理解释。

5. 地层学:研究地质记录的时间序列。

通过研究地层的堆
积规律、古生物化石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可以了解到地球
历史上的变化和演化过程。

6. 地球历史和古环境: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古环境变化。

通过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生态等,可以了解到地球过
去的环境条件和生物演化过程。

以上是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地质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非常
广泛,涉及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地质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和地球资源的利用具有
重要意义。

高考地理基础地貌类型基础知识点清单

高考地理基础地貌类型基础知识点清单

高考地理基础地貌类型基础知识点清单地理学中的地貌类型是指地球表面在空间分布上所形成的各种地形形态,在高考地理考试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下面是关于地貌类型的基础知识点清单,供考生参考和复习使用。

1. 地貌类型的定义和分类- 地貌类型是指地球表面在空间分布上所形成的各种地形形态。

- 地貌类型可以按照形成原因、地区分布和地质构造等进行分类。

2. 平原- 平原是地球表面相对平坦的地貌类型,通常处于海拔较低、水系发达、沉积物堆积较多的地区。

- 平原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河流沉积、冰川作用和风力作用等。

3. 高原- 高原是地球表面相对平坦但海拔较高的地貌类型,通常位于山地之间。

- 高原的形成原因包括构造抬升和长期侵蚀等。

4. 山地- 山地是地球表面起伏较大、海拔较高的地貌类型。

- 山地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和侵蚀作用。

5. 丘陵- 丘陵是地球表面起伏较小、较为平缓的地貌类型。

- 丘陵的形成原因包括风力作用和河流侵蚀等。

6. 河谷- 河谷是由河流侵蚀形成的地貌类型,通常呈长条状。

- 河谷可以分为峡谷、暗谷、梁谷等不同类型。

7. 沙漠- 沙漠是干燥地区的地貌类型,特点是降水稀少、植被贫瘠。

- 沙漠的形成原因包括干旱气候和地形阻隔等。

8. 冰川- 冰川是由积累了大量冰雪的地区形成的地貌类型。

- 冰川的形成原因主要与冰川的运动和气候条件有关。

9. 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是指海洋与陆地交界处的地貌类型,包括海湾、海峡、海蚀平原等。

- 海岸地貌的形成原因与海浪、海流等有关。

10. 火山地貌- 火山地貌是由火山爆发形成的地表地貌类型。

- 火山地貌包括火山口、熔岩台地、火山锥等。

以上是关于高考地理基础地貌类型的基础知识点清单,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正确区分和描述各种地貌类型的形状、成因和分布特点。

祝愿广大考生能够顺利通过地理科目的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地理地貌学基础知识清单

高考地理地貌学基础知识清单

高考地理地貌学基础知识清单地貌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结构和演变过程。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地貌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地貌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取得优异的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高考地理地貌学基础知识清单,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做好复习备考。

一、地形要素地形要素是地貌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山、岭、丘、峰、平原、高地、盆地、坡地等。

同学们需要了解各种地形要素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1. 山地:山地是地球表面上相对较高的地形,一般海拔高度超过500米。

山地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和风化侵蚀等因素。

2. 岭地:岭地是由多个山脉和山系组成的一种地貌类型。

岭地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和地球运动有关。

3. 丘陵:丘陵是介于山地和平原之间的地形,海拔较低,多起伏起伏。

丘陵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和风化作用有关。

4. 高原:高原是相对平坦,海拔较高的地表地貌,一般位于山地之间。

高原的形成主要与地壳运动和侵蚀作用有关。

5. 平原:平原是相对平坦,海拔较低,地势平缓的地表地貌。

平原的形成与沉积作用和侵蚀作用有关。

6. 盆地:盆地是由山地或高原围绕而成的地带,地形呈现凹形。

盆地的形成与同地质作用和地层构造有关。

7. 坡地:坡地是两个地形陡峭地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坡地的形成与风化和侵蚀作用密切相关。

二、地貌类型地貌类型是对各种地形要素的综合描述,包括高山地貌、丘陵地貌、台地地貌、河谷地貌、海岸地貌等。

1. 高山地貌:高山地貌是指海拔较高,山脉纵横交错的地貌。

高山地貌具有陡峭、峰峦叠嶂、地势复杂的特点。

2. 丘陵地貌:丘陵地貌是指地势相对平缓、多小起伏的地貌,有规则的丘陵起伏是其特征。

3. 台地地貌:台地地貌指海拔较高,相对平坦的地表地貌。

台地地貌通常由断块隆起或侵蚀残留形成。

4. 河谷地貌:河谷地貌是由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

河谷地貌具有河流纵横、峡谷深邃的特征。

5. 海岸地貌:海岸地貌是指地势低洼,海水浸蚀作用和波浪冲击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有的褶曲构造经过严重破坏,其构造形态与地貌形态相反, 称为逆地貌,又称地貌倒置,如背斜为谷,向斜为山。
➢构造(运动)因素
不同的构造对地貌发育影响甚大。例如板块构造的边界, 是活动的构造带,地貌上多出现庞大的褶皱山地(汇聚型)或 大裂谷(分离型)。而板块的内部,构造较稳定,地貌上多为 平原、台地或低山丘陵。又如岩层紧密褶皱的地区,地貌上多 为高山深谷,而岩层平缓的地区,多属构造台地。2020/4/3➢时间因素绪论
一、何谓地貌
地貌是固体地壳的表面形态,如突起的山地和高原,平坦 的平原,凹陷的盆地和海盆等等。
2020/4/3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
➢营力因素
1、内营力
由地球内部放射能和重力能引起,它使地壳发生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地震活动以及重力作用等。 内营力力量十分巨大,对地貌的影响也最为深刻,世界上巨型 和大型地貌主要是由它所造成的,但它的作用过程除火山和地 震之外都非常缓慢。
任何一个地区的地貌发育都是几种营力共同作用而成,但 其中有一种营力起主导作用。
2020/4/3
➢岩石因素
岩石是形成地貌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岩石,其矿物成分、 结构构造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同,它们都会影响到岩石的 软、硬和抗蚀强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地貌形态。如坚硬结晶 质的花岗岩,重结晶的石英岩,矿物硬度高的石英砂岩等抗蚀 力都很强,多造成高山峻岭;软弱的岩石如页岩、泥岩、泥灰 岩等,抗蚀力差,只能形成低矮的丘陵。此外,具有可溶性的 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硫酸盐类岩石(如石膏岩)、卤 盐类岩石(如盐岩)等则造成特殊的喀斯特地貌。
①坡地重力地貌;②流水地貌;③喀斯特地貌; ④风成地貌;⑤黄土地貌;⑥冰川地貌; ⑦冻土地貌;⑧海岸地貌;⑨湖沼地貌。
2020/4/3
➢按形态不同
一级地貌类型 大陆
二级地貌类型 三级地貌类型 四级地貌类型
山地
山岭 谷地
平原
高平原(高原) 低平原
海洋
海底山脉 海底平原
2020/4/3
四、湖南地貌
湖南省处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 过渡地带,地势变化较大。地貌总的看,省区东西南三面为高 耸的山地环绕,中间为低缓的丘岗起伏,北部为低平的平原湖 泊,形似一个向北开的马蹄形盆地。
2020/4/3
二、大洋区
大洋底位于大陆坡或大陆裾以下的大洋深处,深度为 2500~6000m以下,属洋壳构造。内有大洋中脊、海底山脉、 海盆和海沟等大型地貌 。
2020/4/3
§3 地质构造地貌
在岩层构造影响下所形成的地貌,称为地质构造地貌。原 始的沉积岩构造一般是水平的,但经过地壳变动后,水平构造 就会变成倾斜、褶曲和断裂等构造。此外,还有侵入岩及喷出 岩构造等,它们对地貌形态都产生明显的影响。
2020/4/3
2020/4/3
丹霞地貌-方山 (地点:广东丹霞山)
2020/4/3
丹霞地貌-方山 (地点:广东丹霞山)
(
砂 岩 峰 林 地 貌
地 点 : 张 家 界 天 子 山
2020/4/3
)
二、褶曲构造地貌
原有的褶曲构造未经破坏或轻微破坏时,构造形态与地貌 形态基本一致的,称为顺地貌,如背斜为山,向斜为谷。
由上可见,地貌是营力、岩石、构造(运动)、时间的综 合产物。由于这些因素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同,所以就造成了千 姿百态的地貌。
2020/4/3
三、地貌的基本类型
➢按造貌的营力不同
1、构造地貌(即内力地貌)
2、外力地貌 风化作用是地貌外营力的起始环节,是外营力地貌发育的
前提条件,岩石只有在风化作用下崩解破碎,才能在重力和各 种流体作用力(流水、风、冰川、波浪和洋流等)的作用下发 生运动,塑造各种外营力地貌。
地貌是时间的产物,它随时间变化而不同,即“随时而变”。 如原来的高原或高山,随时间的推移,会侵蚀成低山或丘陵。 一般由外力作用为主所形成的地貌,所需时间较短,如一条沟 谷只需数年或数十年即可生成;但由内力形成的地貌大多数需 要很长的时间,少则百万年,多则超过千万年,如喜马拉雅山 的生成,至少也有3000多万年的历史。
一、水平构造地貌
水平构造的岩层抬升后形成的构造高原或构造台地,经流 水长期侵蚀后,往往被切割成面积较小的方山。其特点是顶平 坡陡,远望如城堡和山寨,如广东的丹霞山,张家界天子山的 黄狮寨、顶天楼等方山。
如果方山再被流水分割,则形成面积更小、形态高尖的石峰、 石柱、石针和狭长的石岭、石墙。它们往往成群分布,故又称 为峰林地貌。景观奇特,是很好的地貌旅游资源。
2、外营力 主要是由地外太阳能所引起,它产生岩石风化作用、流水
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洋作用、生物作用等。这些作 用表现得十分明显和迅速,产生的地貌则以中小型为多,而且 都叠加在巨、大型地貌之上。
2020/4/3
内、外营力在造貌过程中是同时出现的,并且互相影响, 只不过作用强度不同而已。例如在地壳稳定时期,以外营力为 主导,结果使高地夷平,低地填高。如果在地壳强烈活动时, 则以内营力为主导,此时地貌高差增大,海底可能上升成为陆 地,而陆地下沉也可能变成海洋。
全省地貌复杂多样,地貌形态可划分为山地(包括山原),丘 陵,岗地,平原四大类,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51.22%,15.04 %,13.87%,13.12%,另有6.39%水面。
2020/4/3
第一章 构造地貌(内力地貌)
构造地貌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而成的地貌。按其规模从大 到小,可分三级:第一级为全球构造地貌;第二级为大地构造 地貌;第三级为地质构造地貌。三者的关系是以第一级为基础, 第二和第三级分别叠加上去,最后组成了地貌的总体。
§1 全球构造地貌 §2 大地构造地貌 §3 地质构造地貌
2020/4/3
§1 全球构造地貌
大陆和大洋是全球二种最巨型的地貌,大陆是高出海平面 的正地貌,大洋是低于海平面的负地貌,它们不仅形态不同, 而且地质构造上也有本质的差别。
2020/4/3
§2 大地构造地貌
一、大陆区
大陆内部不同的构造单元,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和地貌形 态,如板块边界是构造活动区,其主要地貌是新生代褶皱山带 和大陆裂谷。当板块内部为构造活动区时,产生的主要是褶皱 -断块山和大高原。当板块内部为构造稳定区时,产生的主要 地貌是大平原和大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