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讲解与写作指导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讲解与写作指导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讲解与写作指导写作指导一、写作要求(1)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2)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二、怎样选材可以写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或发生的事。
如,春节贴春联、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敬老……三、技巧点拨1.围绕一个主题意思写。
写人要围绕人物某一方面品质或特点写;记事要紧紧围绕事情中某一个情节或场面来写,写景状物,要紧紧围绕它的某一个特征来写。
2.采取什么“段式”结构。
即怎样安排段落中句子之间“顺序”的问题。
常见的段式有“总分式”,“先概括后具体”,“时间推进式”“地点转换”等;3.内容写具体。
做到言之有物。
三、写作构思我们以“端午节包粽子”为例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作文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端午节包粽子是过节的重头戏。
(略)中间:具体写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
(详)结尾:写过节的感想。
(略)四、如何表达构思出提纲后,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如何让文章吸引人了,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为习作起一个别致的名字,如《粽叶飘香》;②用上本单元所学的写法,如“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③记得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好词佳句哟!节日习俗1、春节,俗称“过年”,那一天人们按照传统习俗要穿新衣、拜年、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放鞭炮,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2、元宵节,猜灯谜、逛花灯、吃元宵、庆团圆……3、清明节,扫墓、踏青。
4、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
5、中秋节,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等的传统习俗,中秋节也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
6、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习作例文家乡的中秋节等啊等,夜以继日地盼,终于迎来了这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古人十分崇拜月亮,因此产生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一系列民间神话。
月亮的圆缺也预示着亲友的聚散。
传说月神是一只蟾蜍,肚子很大,也有许多子孙,预示着子孙满堂。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领略节日的习俗。
2. 通过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对传统节日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内涵等。
3. 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及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内涵,感受节日的气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表达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歌曲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节日的气氛。
2. 讲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内涵:教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针对一个传统节日进行讨论,收集相关信息,准备进行分享。
4. 分享展示: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分享,展示他们收集到的信息,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5. 互动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抢答,检验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2. 主要内容: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内涵等。
3. 结构:总分结构,先总体介绍传统节日,再分别介绍各个节日。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深入了解其起源、习俗、文化内涵等,并写一篇短文。
2. 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体验节日的氛围,拍照留念,并分享给同学。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引导他们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 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4.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课后作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展示个人才能,锻炼口才和动手能力,提高参与意识。
2.了解传统节日,在写作中,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3.展示活动成果。
4.联系生活,选取生活中真实、具体的事例,进行写作。
5.在写作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6.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美好回忆。
今天的课堂内容,需要大家先展示传统节日相关的作品,比如制作月饼、书写春联等等。
展示成果结束后,再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可以写自己家里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二、明确要求选择一件发生在节日里的趣事,用生动的语言记录下来,并在此过程中领会到传统节日带来的独特的感悟,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三、写作指导1.选择适当的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2.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过节日时的快乐心情。
3.选择一件发生在节日里的趣事,并记录下来。
要求语言流畅、故事生动具体。
4.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四、范文评析中秋节今晚的月儿格外圆,今天的月饼格外甜。
因为,今天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
我坐在阳台上,与家人一起细细品味着这香喷喷的月饼,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一轮若隐若现的明月也爬上星空。
奶奶告诉我,一边看着月亮,一边吃月饼,眼睛会变得更明亮。
我看着月亮,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我又拿起一块桂花馅儿的月饼,轻咬月饼,眼前仿佛出现满园桂树,就连月亮上那若有若无的花纹,在我眼中都成了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在这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团聚,这就足够了。
我看了看爸爸妈妈和蔼可亲的脸,又想起了许多不能团聚的家庭,幸福的感觉一下子涌上心头。
月饼象征着团圆,那么就愿我家永远团团圆圆!奶白的月光一泻千里,将我的思绪牵到了外面。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传统节日的场景,能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2.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节日场景。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自己的感受相结合,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传统节日的图片、视频等。
2. 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六、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传统节日的庆祝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刚才视频里展示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吗?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老师:大家好,我想先播放一段视频,希望大家能从中感受到一些特殊的氛围。
(播放传统节日庆祝视频)老师:好了,视频看完了,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刚才的视频展示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呢?学生1:老师,我觉得可能是春节,因为我看到了很多鞭炮和红色的灯笼。
老师:很好,学生1观察得很仔细,这确实是春节的庆祝场景。
那么,除了春节,你们还知道哪些其他的传统节日呢?学生2:老师,我还知道端午节,那时候我们会吃粽子,还会划龙舟。
学生3:我知道中秋节,那时候我们会吃月饼,还会赏月。
老师:非常好,两位同学提到的端午节和中秋节都是我们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
端午节我们会吃粽子,划龙舟来纪念屈原;而中秋节我们会吃月饼,赏月来庆祝团圆。
大家还知道其他的传统节日吗?学生4:老师,我还知道清明节,那时候我们会扫墓,纪念我们的祖先。
老师:非常棒,学生4提到了清明节,这个节日我们会扫墓,缅怀先人,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思念和尊重。
看来大家对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一定的了解,我们接下来可以进一步交流和分享关于这些节日的知识和故事。
(二)新课讲解1. 介绍传统节日的概念和分类。
2. 逐一介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小学语文三年级(部编版)下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部编版)下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部编版)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及其时间、来历和习俗;
2.学习与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词、民间故事、谚语等;
3.通过阅读、讨论、实践活动,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制作的活动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传统节日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节日的文化价值,分析节日在现代生活中的角色,并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3.提升思维品质:鼓励学生思考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背后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培养合作精神: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5.增进审美情趣:通过欣赏节日相关的诗词、故事,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中华传统节日》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不同节日的认识和体验。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这个主题的教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次教学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丰富性。
本单元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小学生对其所了解的传统节日进行分类和描述,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传统节日的多样性;第二部分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本介绍传统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相关习俗等;第三部分是通过阅读相应的节日诗词、童谣等文本,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的浪漫和欢乐;第四部分是通过听取祖辈讲授经历和传统习俗,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学会传承文化;最后一部分是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强传统节日的形象感知。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并能将其分类;②知道一些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相关习俗等;③学会阅读和欣赏节日诗词、童谣和传统文化经典;④了解祖辈们的传统习俗,明白其与现代生活的关联;⑤观看多媒体素材,形象感知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①能够观察、分类、描述、表达和创作;②能够听取祖辈讲述,了解传统文化;③能够理解诗词、童谣中的传统文化内涵;④培养学生的传统节日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目标①学会尊重、珍视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自信;②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和魅力,增加爱国情感;③培养学生的习惯,爱好和良好的品质,增进同学和社会交往。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能够准确分类描述中国的传统节日;②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够欣赏诗词、童谣,理解其含义。
2.教学难点①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②学会欣赏诗词,理解并感受内在含义。
四、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利用图片展示、口语交流、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索自己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
2.项目化教学: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制作月饼、包饺子、写年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
3.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中了解传统节日的庆祝习俗,与家长、长辈进行交流,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活动指导+习作范文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活动指导+习作范文活动指导“中华传统节日”是贯穿本单元的内容主题,而且从第九课开始就以这个主题开始开展实践活动。
这次的“综合性学习”是本单元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展示。
活动分为两个内容,一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二是“展示活动成果”。
两个内容都是重点。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是与实践结合的习作练习,“展示活动成果”是一段时间主题实践活动的展示总结。
一、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审题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2.选材可以写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或发生的事。
如,春节贴春联、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敬老……运用发散思维勾画出自己的习作导图吧。
3.思维导图4.构思我们以“端午节包粽子”为例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作文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端午节包粽子是过节的重头戏。
(略)中间:具体写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
(详)结尾:写过节的感想。
(略)5.表达构思出提纲后,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如何让文章吸引人了,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为习作起一个别致的名字,如《粽叶飘香》;②用上本单元所学的写法,如“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③记得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好词佳句哟!二、展示活动成果。
1.活动准备(1)组内分工整理收集的资料;(2)讨论并确定每个人展示的内容;(3)每个人做好展示的内容准备;(4)确定一个活动小组内展示的先后顺序。
2.活动指导(1)展示内容(2)展示形式可以做一做、可以讲一讲、可以唱一唱……3.活动评价哪个小组展示得最好?好在哪儿?从今天的活动中你知道了什么?老师总结:对整个学习过程表现的评价,特别要肯定优点;对今后学习的期望,侧重过程的评价;对所有学生学习成果的收集保存。
活动一:写作范文+评语范文一:家乡的元宵节我家在美丽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特别热闹的日子。
在前几天,我的奶奶和邻居就开始忙碌了,打扫卫生,布置厅堂……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每一个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户都在厅堂里摆上了供品,然后毕恭毕敬地等侯着。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传统节日的习俗。
2. 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描述相关资料的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节日的习俗。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
2. 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描述相关资料,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节日的习俗。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学会收集、整理、描述相关资料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节日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传统节日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 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
(2) 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整理、描述相关资料,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节日的习俗。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2. 内容:(1)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等。
(2) 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
(3) 清明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4)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
(5)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团圆等。
(6) 重阳节:登高、赏菊、敬老等。
七、作业设计1. 课下收集关于传统节日的习俗,整理成一篇短文。
2. 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用图画或手抄报的形式表达节日的习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学会收集、整理、描述相关资料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教案: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传统节日的活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爱国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
(2)学会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不同节日的特点和习俗。
(3)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结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关爱家人、朋友和他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二、教学内容1. 节日介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 节日习俗: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赏花灯、扫墓、踏青、赛龙舟、赏月、登高等。
3. 节日意义:团圆、祈福、祭祀、纪念历史人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2)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传统节日的活动。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国情感。
2. 教学难点:(1)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2)如何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传统节日的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传统节日相关图片、书籍、调查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歌曲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收集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讨论:分析不同节日的特点和习俗,探讨传统节日的意义。
5. 情景模拟:学生模拟传统节日的活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中华传统节日2. 副起源、习俗、意义3. 正文:(1)春节:团圆、祈福、辞旧迎新(2)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3)清明节:扫墓、踏青、纪念祖先(4)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5)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团圆(6)重阳节:登高、赏菊、敬老4. 结尾: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七、作业设计1.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深入了解其起源、习俗和意义,写一篇短文。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传承民族文化。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2. 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意义。
3. 各地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2. 教学难点: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传统节日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该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4. 成果展示:每组将研究成果以手抄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
6.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搜集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1.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2. 副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3. 介绍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意义,以及各地的庆祝活动。
七、作业设计1. 收集更多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2. 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的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处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各种传统节日相关的视频片段或展示节日图片,如春节的鞭炮、中秋节的月饼和月亮、端午节的龙舟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小学语文三年级(部编版)下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部编版)下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整理、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节日介绍:介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
2. 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与节日相关的手工制作、食品制作等实践活动。
3. 故事分享:讲述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习俗。
2. 难点:节日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意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节日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学具:手工材料、节日食品原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节日的庆祝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详细介绍每个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
3.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文化体验活动,如制作灯笼、包粽子等。
4. 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节日的相关故事。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含每个节日的名称、时间、主要习俗和代表性食物。
作业设计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节日,绘制一幅节日庆祝的图画,并写下节日的故事或习俗。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适应性,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出调整。
此教案设计旨在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华传统节日,从而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提高了合作和表达能力。
课后反思环节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否得到妥善处理。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活动目标】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创造思维水平和组织交际水平。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升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水平。
【学情分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准的提升,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
学生对这些节日了解很多,却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缺失。
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通过组织了《中国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2课时(一课时布置任务准备,一课时完成活动任务)【活动设想】实地采访、搜集资料、成果汇编等。
【活动准备】(1)教师确定要研究的几个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有兴趣的同学也能够研究其他节日。
(2)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为学生推荐相关资料、网站,指导研究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居住地的远近,划分活动小组,并选出组长;然后各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要研究的节日。
教师要增强指导,以免选择重复。
(4)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方案,并拟出草案交教师审核指导。
(5)小组长根据个人特长,实行组内分工。
小组成员利用暑假到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搜集相关资料;到民俗保存较多的农村采访,了解民俗,搜集传说、民谣等;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小组长,小组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内容要涵盖多方面。
(6)研究活动建议:对于每个节日,教师可提供以下几个研究角度,学生按照组内分工,实行研究: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关于传统节日的史书记载;传统节日的旧民俗与新民俗之比较;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民俗的地方特色,要突出本地,兼顾外地;传统节日与文学作品、民谣;与外国类似节日民俗作比较;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及向国外的传播。
《中华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写作指导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精编名师课件
综合性学习
二、选好材料
《放烟花》片断
“有的人放烟花,那烟花飞上天时的声音就像狼叫似的,听得人心里直发慌。 有的烟花像蝴蝶,那“蝴蝶”先是在地上打转,然后“呼”的一声飞上了天,像 是一只真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这时,只听“咚”的一声响,我的注意力被引 向东边,只见空中有一颗不大不小的绿球绽放成一朵五颜六色的大花。唉,我不 能光顾着看别人放烟花了,自己也得赶紧放了。我把“高空飞伞”放在地上,点 着引线后赶忙跑开,“砰”的一声,烟花飞到天上,一个小降落伞晃晃悠悠地飘了 下来,好几个小伙伴还争先恐后地去抢那把“伞”;我又点着了一个“火箭”,火 箭“嗖”地飞上了天,看不见了;我又点着了一只火箭,可是这个“火箭”不往 天上飞,而是跟在我屁股后面转圈,吓得我直往前跑。就这样,我们几个小伙伴 一直玩到天亮。
春节的气息从屋外的灯笼展现了出来。妈妈和婆婆正在厨房里忙着准 备下午茶。而我呢,就和爸爸及弟弟在客厅打扫卫生,因为平时我们都很忙, 根本抽不出时间来打扫房子。 农历的除夕,全家人围坐在象征团圆的桌子旁,吃着丰富,美味的食物, 如香味四溢的年糕和各种传统美食。接着,令人高兴的时刻到了,妈妈和爸 爸分别给我和弟弟压岁钱。哇!厚厚的红包呀! 年初一早上,我们便随同父母到亲戚朋友的家拜年。这一趟下来,又是 口袋满满。过后,爷爷和婆婆又给我和弟弟各50零花钱,让我们拿来买自己 喜爱的东西。 农历新年是华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我们应该把它保留下来,并且继 续发扬下去。
四、写出真情实感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瞧,空 中!有那么多的孔明灯,好似满天繁星,多美呀!即 使这么晚了,也还是阻止不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无限 憧憬。我表哥也迫不及待地拿着一个孔明灯跑了出去, 我跟在他身后,打着手电筒,跑到了一片空旷的田野。 点燃孔明灯下的蜡烛,看着它徐徐上升,我双手合十, 默默地祝愿自己:希望我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学习更上 一层楼,早日穿上一身迷彩,实现自己的梦想!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
引导:日历上有两种日期,公历日期和农历日期,我国古代人民采用的是农历纪年法,用公历、农历是区分传统节日一个好办法。(板书:公历日期 农历日期)
3.这些节日是从古代就已产生并流传至今,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我们就把它叫做中国传统节日。(板书:中国传统节日)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把它们记在心里。
板书
内容
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国传统节日》
公历日期 农历日期 节日由来 庆典活动
汉族:端午 清明 中秋 元宵
彝族: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
少数民族:
瑶族:过努节 苗族:龙舟节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节日里都有不同的习俗。让我们了解这些节日,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借“春节”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新课
教学( Biblioteka 分钟2、学习探究,辨别节日
(一)探讨方法
你打算如何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及习俗?又如何记录呢?
5.活动中有什么感受感想,有什么收获可得及时记下来,带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确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师生分享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将常见的传统节日和少数民族的节日进行详细介绍。这一环节搭建了一个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台,体现了真正的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如,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清明节的扫墓、踏青;春节的对联、扫尘、守岁等;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元宵节的猜灯谜、逛花灯、吃元宵、庆团圆……(板书:端午 清明 中秋 元宵)
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习作指导与范文
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习作指导与范文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这个主题,可以通过写作来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理解。
以下是针对这个主题的习作指导和范文:一、习作指导:1. 确定写作角度:可以选择写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或者是介绍一个自己不太了解的传统节日。
2. 收集资料: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家长、看电视节目等方式,获得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
3. 确定写作结构:引入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介绍节日的习俗和庆祝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节日的感受和想法。
4. 组织好写作内容:可以通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方式,将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条理地组织起来。
5. 注意语言表达:要注意使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使文章更加流畅和准确。
二、范文:中秋节中秋节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品尝到美味的月饼,还可以赏月、吃柚子,真是太好玩了!中秋节的起源很久远,传说古代中国有十个太阳,人们的生活变得很困难。
后来,嫦娥奔月,就剩下一个太阳给人们生活带来光明。
为了感谢嫦娥,人们就在这一天庆祝中秋节。
中秋节最重要的食物就是月饼了。
有蛋黄月饼、豆沙月饼、五仁月饼等等。
每个人都会在这天互相送月饼,表达彼此的祝福。
除了吃月饼,还可以赏月。
那天晚上,我和家人一起在院子里看了一颗又圆又亮的月亮,真的是美丽极了!农历八月十五,正是中秋佳节,这时候的月亮比平时又大又亮。
我们还常常听到关于嫦娥的故事,这让我更加喜欢这个节日。
中秋节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就是吃柚子。
柚子有很多颗颗,每颗都有很多水分,吃起来又酸又甜,非常爽口。
吃柚子也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我喜欢中秋节,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和幸福的时光。
每逢这个节日,家人都会一起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吃柚子,一同欢度中秋节。
这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也是一个感恩的节日。
我的家庭,有着浓厚的亲情,中秋节就像是我们团结和和睦的见证。
通过这个习作,希望能帮到你。
在写作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动和发挥,让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讲解与写作指导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讲解与写作指导一、写作要求(1)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2)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二、怎样选材可以写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或发生的事。
如,春节贴春联、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敬老……三、技巧点拨1.围绕一个主题意思写。
写人要围绕人物某一方面品质或特点写;记事要紧紧围绕事情中某一个情节或场面来写,写景状物,要紧紧围绕它的某一个特征来写。
2.采取什么“段式”结构。
即怎样安排段落中句子之间“顺序”的问题。
常见的段式有“总分式”,“先概括后具体”,“时间推进式”“地点转换”等;3.内容写具体。
做到言之有物。
三、写作构思我们以“端午节包粽子”为例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作文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端午节包粽子是过节的重头戏。
(略)中间:具体写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
(详)结尾:写过节的感想。
(略)四、如何表达构思出提纲后,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如何让文章吸引人了,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为习作起一个别致的名字,如《粽叶飘香》;②用上本单元所学的写法,如“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③记得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好词佳句哟!节日习俗1、春节,俗称“过年”,那一天人们按照传统习俗要穿新衣、拜年、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放鞭炮,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2、元宵节,猜灯谜、逛花灯、吃元宵、庆团圆……3、清明节,扫墓、踏青。
4、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
5、中秋节,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等的传统习俗,中秋节也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
6、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习作例文家乡的中秋节等啊等,夜以继日地盼,终于迎来了这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古人十分崇拜月亮,因此产生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一系列民间神话。
月亮的圆缺也预示着亲友的聚散。
传说月神是一只蟾蜍,肚子很大,也有许多子孙,预示着子孙满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思路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思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思路》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思路1.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求综合性学习贯穿单元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在单元教学之初,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以便学生有序安排自主学习活动。
2.以生活为基础,收集中华传统节日资料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插图、泡泡框和表格,打开思路,通过充分的交流,让学习走进学生的生活,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知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以及用哪些方式记录收集到的资料,从而为开展课外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3.针对问题及时指导和评价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实践,可以设计活动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把学生已经收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
▶教学目标1.小组合作,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习俗。
2.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做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难点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活动过程一确定主题,明确方法1.交流传统节日及习俗。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古诗三首》,知道这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又有哪些习俗呢?(2)学生交流。
2.讨论与交流,方法引路。
中华传统节日可真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呀!让我们一起深入地去了解、研究它们吧!(1)这么多传统节日,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由此来确定小组的研究小课题,并根据节日为小组取名,如端午节习俗组、清明节习俗组、春节习俗组、中秋节习俗组……(2)小组讨论:围绕选定的传统节日,你们想研究它哪些方面的内容?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研究时要注意什么?又如何记录呢?预设1: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还可以询问家长、老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讲解与写作指导写作指导一、写作要求(1)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2)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二、怎样选材可以写任何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或发生的事。
如,春节贴春联、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敬老……三、技巧点拨1.围绕一个主题意思写。
写人要围绕人物某一方面品质或特点写;记事要紧紧围绕事情中某一个情节或场面来写,写景状物,要紧紧围绕它的某一个特征来写。
2.采取什么“段式”结构。
即怎样安排段落中句子之间“顺序”的问题。
常见的段式有“总分式”,“先概括后具体”,“时间推进式”“地点转换”等;3.内容写具体。
做到言之有物。
三、写作构思我们以“端午节包粽子”为例进行构思,简要列出作文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端午节包粽子是过节的重头戏。
(略)中间:具体写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的过程。
(详)结尾:写过节的感想。
(略)四、如何表达构思出提纲后,我们就要开始考虑如何让文章吸引人了,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为习作起一个别致的名字,如《粽叶飘香》;②用上本单元所学的写法,如“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③记得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些好词佳句哟!节日习俗1、春节,俗称“过年”,那一天人们按照传统习俗要穿新衣、拜年、贴春联、吃团圆饭、守岁、放鞭炮,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2、元宵节,猜灯谜、逛花灯、吃元宵、庆团圆……3、清明节,扫墓、踏青。
4、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
5、中秋节,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等的传统习俗,中秋节也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
6、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习作例文家乡的中秋节等啊等,夜以继日地盼,终于迎来了这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古人十分崇拜月亮,因此产生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一系列民间神话。
月亮的圆缺也预示着亲友的聚散。
传说月神是一只蟾蜍,肚子很大,也有许多子孙,预示着子孙满堂。
并且蟾蜍的习性是冬眠,古人以为是它死了,在春天又会活过来,还有长命百岁的含义。
中秋节的晚上,晚餐过后,迎来了中秋节的重要习俗——吃月饼。
爷爷说他小时候过中秋,全家要一起祭月、烧香,祈求月神保佑全家平安。
我高兴地说:“我可以直接吃月饼了!”全家人都笑了。
月饼是圆的,象征着团圆。
我咬了一口,嗯,松软的外皮香香的,夹着厚厚的豆沙,甜味浓浓的,透心甜。
再咬,哇,黄澄澄的两个大蛋黄迫不及待地探出脑袋,咬一下,甜丝丝的,又有一股咸蛋味,好吃极了。
我张大了嘴巴,把月饼吞下去,真是美味极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接下来最有名的就是赏月了。
我大步流星地走向阳台,只见圆圆的明月高悬夜空,很亮,就像“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明月白花花的,散发着幽幽的亮光,白云浮在月亮身旁,散着一圈彩色的光环。
“今天的月亮真圆啊!”奶奶喜笑颜开,爸爸将酒一饮而尽,呵呵,想在苏轼大醉后,望月诗兴大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仔细看看,月亮上有一些灰色,犹如桂树上那婆娑的影子:吴刚辛勤地砍着桂树,美貌如花的嫦娥坐在月宫里,玉兔在捣长生不老药呢!远处闪烁的白星与月光融为一体,发出白色的光芒。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中秋节也是一个团圆节,除非万不得已,人们都会回家和家人幸福地团聚一起,共赏中秋美景,共品美味的中秋美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也祝大家中秋团圆,都能够幸福地团聚在亲人的身旁,相聚在故乡!粽子飘香的端午节清晨,一阵浓郁的糯米夹杂着粽叶的香味儿把我从梦中唤醒,啊,今天是端午节!我再也在床上待不住了,一骨碌爬起来,就往饭厅跑去。
眼前的景象令我兴奋不已,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有鲜肉粽、火腿粽、花生粽、蜜枣粽、白粽……数都数不过来,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馋得我直咽口水。
我赶忙坐下来,顾不得担心冒着热气的粽子烫到手,匆匆地剥开一个粽子碧绿的“外衣”,香味儿扑鼻而来,只见一个黄灿灿的饭团就像一个吃饱了的小猫肚子一样滚圆,把粽子掰成两半,露出了里面鲜美诱人的肉馅,我再也受不了种诱惑,大喊一声“吃粽子喽!”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吃完鲜肉粽,我感觉还没解到馋,又剥开了一个我最爱吃的白粽,轻轻沾上一点糖,然后大口咬进嘴里,哇!那甜蜜的感觉直浸肺腑,真是绝世精品呀!真难忘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真希望天天都是端午节啊!快乐元宵节今天,是元宵佳节。
到了晚上,我们照例要去看一年一度的烟花和灯展。
路上有些人在放烟花,我们看了一会儿。
所以迟到了,但烟花不会等我们的。
我们到时烟花已经开始燃放了。
我们挑了一个好地方,开始看。
烟花是从文化宫上放的。
这些美丽的烟花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彩色的火球飞腾着,连续不断,交映在天空的烟花中绽放。
这些烟花简直像在春天里互相争芳斗艳的鲜花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夜空的滴滴金雨与地上开放的朵朵银花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有的四射的烟火,组成孔雀开屏的样子。
有的烟花是圆的,密布在天空中,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元宵节上不仅是灯的世界,也是人的海洋。
无数灯与人聚在一起,构成了景色奇异的灯和人潮。
这些灯别具一格、珠光宝气、晶莹发亮。
我看到了有个灯展画面是一个老奶奶和壮牛组成,牛跳舞时左摇摇右摆摆,耳朵上下摆动很牛。
而老奶奶舞姿生风比牛更牛。
就这样,我们在灯海中尽情欣赏。
今年元宵节真快乐。
春节放鞭炮今年的二月十日是春节,习俗可丰富了,有放鞭炮,吃汤圆、贴春联……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放烟花。
春节的烟花可美了!夜晚中绽放开一朵朵“小花”,这些“小花”可美了,有红的、黄的、绿的、紫的。
有的烟花有一条条“线”,“线”的末尾还有一颗颗“小珠子”,有的像流星从天边划过,它又像一条条舞动的金蛇。
还有的像美丽的菊花。
最好看的是红、黄、绿紫这四颜色全部集中在一起的烟花。
看上去好像天空是个大玉盘,这些“五彩珠”撒落在大玉盘里。
爸爸点燃了自己买来的烟花,“砰!”震耳欲聋的响声震得我耳朵都聋了,我往天上一看,“哇!”我们的烟花就像孔雀开屏一样美丽,它又像是“烟花之王”,在“烟花居民”中大显神威。
天上绽开着一朵朵美丽的“花儿”,把天空装扮得格外美丽。
端午节过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不少的传说。
最著名的就是纪念中国历史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到了端午节那一天,我们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
粽子的形状有三角形、四角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
粽子里面的馅也有很多种,有豆沙、霉干菜肉、芹菜肉、还有红枣的,味道非常好。
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先把外面的绳子解开,再把粽叶剥掉,啊!真香,我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可惜我的肚子已经装不下了。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握着船桨动作协调、齐心协力地奋力向前划着。
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鼓,“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落,使水手们更加鼓足了干劲,勇往直前……每年赛龙舟的场面都非常壮观。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且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啊!端午节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节。
中秋节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按照往年的惯例,我们和表姐、弟一家吃完饭都会聚在一起赏月。
据说今年是圆十五,月亮会又大又圆,而下一个这样的圆月十五就要等到2021年了。
所以我不能错过今晚的月亮。
到了晚上,妈妈和奶奶在阳台上摆满了我们爱吃的水果、月饼等赏月的食品。
不用我们的呼唤,月亮就早早的高挂在空中,远远望去月亮光芒四射,像一块晶莹剔透的白玉。
皎洁的月光笼罩着大地,像给大地披上一层透明的银装,夜色迷人极了。
随着时间的转移,月亮的周围布满了云海,云烟缕缕另有一番景色。
这时对面大厦的楼顶升起了一盏又大又亮的孔明灯,它从圆圆的月亮飘过为月亮增添了光芒,我静静的看着月亮,仿佛看到了美丽而孤独的嫦娥和玉兔。
夜深了,我喜欢这皎洁而宁静的夜晚,更喜欢中秋节的天伦之乐。
快乐的除夕新年在人们的期盼中飘然而至,空气里似乎也弥漫着过年的气息。
人们脸上喜气洋洋的。
一大早,爷爷在门口两边贴上了一对春联,奶奶给门口的那棵冬青树挂上了一只只红红的小灯笼,就像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柿子。
家家户户也都贴上了春联和挂起了灯笼。
傍晚,奶奶煮好了香喷喷的年夜饭,大家围着桌子,有说有笑地吃了起来,开心极了。
最让我开心的是奶奶给了我两佰元压岁钱。
晚上,村里成了鞭炮的乐园,烟花的世界,天空被烟花点亮了。
有的像满天的星星,有的像彩色的菊花,有的像从天而降的流星,更多的是像孔雀开屏,把天空打扮的五彩缤纷、美丽无比。
烟花时断时续,就像五颜六色的雷电。
地上,爆竹声一声接一声。
除夕的夜晚,和飞舞烟花告别了,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端午节,粽叶飘香“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这是南方流传的儿歌。
说起端五,我立即便想到幼时学包粽子的情形。
那时我八岁,非常顽皮。
端午节时见奶奶聚精会神地包粽子,手也痒了起来,盯住粽子不放。
奶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说:“你想包粽子?不够本,你妈还不会呢,”说罢哈哈大笑。
我不服气,抢来工具,肉馅,糯米。
开始包人生“第一个粽子”。
我先拿三张整齐的粽叶,然后把它们裹成一个漏斗型,接着往“漏斗”里放米,放一半时再把肉馅放进去然后再放米,接着就开始包粽子。
怎么裹也裹不好,我急死了!后经奶奶的指导,终于把它裹起来了。
最后再用红线饶几圈一扎,就这样我的人生第一个粽子诞生了。
奶奶吃惊地看了看我手中的粽子又看了看我,笑眯眯地说:“凡凡还包得不错呢,不过以后遇到困难别着急,要有耐心!”然后奶奶就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烧。
我好不容易等到粽子熟了,没等到粽子凉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起来。
哇!味道太好了,现在想来嘉兴的粽子也没我包的味道好!想想今年的端午节也快到了,我情不自禁地就想起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坚强活下来的儿童们。
我想到时候请奶奶多包点给他们邮寄过去。
也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最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这天,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想到一家人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月的景象,那甭提有多好了!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到来了,为此我兴奋了一整天!我左盼右盼,终于盼到了晚上。
我们一家手牵着手,向小区对面的花园走去。
今天的夜空很晴朗,月亮像一个玉盘一样挂在夜空中,整个城市都被月亮的淡淡的光线笼罩了,一切仿佛都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轻纱。
我们在花园里找了一条长椅坐下,抬头仰望着漆黑的夜空,星星都躲进了云层里,只剩下一轮皎洁的明月在夜空中“站岗”,星星大概也去庆祝中秋节了吧!这月亮也真是孤独啊!它使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人,他们在这一天里,是否在思念自己的亲人?那就多抽点时间与亲人聚一聚吧!闻着淡淡的桂花香,吃着月饼,看着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欣赏着美景,四周静悄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