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碑刻文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刻种类
秦代刻石。唐初在陕西天兴发现战国 时期秦国刻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 的石刻文献,秦统一之后,先后在泰 山、琅琊山、碣石、会稽山立石刻辞。 古鼓文是先秦刻石,遗存至今的石刻 文字。要属《石鼓文》时间最早和最 具代表性。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 又称“猎碣”。流传的拓本有北宋的 《先锋》、《中权》、《后劲》三种, 后归藏日本河井荃庐,现藏东京三井 纪念美术馆,郭沫若在日本见后,著 有《古鼓文研究》一文。
宋代石刻文献研究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簋、 鬲、盘、彝、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 显人晦士之事迹,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 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 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 之。 ……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 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 吏散,輙校勘二卷,题跋一卷。此二千 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 ……忽阅此 书,如见故人”;“今手泽如新,而墓 木已拱,悲夫!” ……“岂人性之 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 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 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 得之艰而失之易也?”
清代的金文研究
元明时期理学盛行,金石之学视为玩物丧 志。清代汉学风行,崇尚考据,金文研究 随之复兴,著录和考释铭文的书籍数量远 过前代,名家辈出。 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上篇论古 铜器铭文的历史价值;下篇论“三代时鼎 钟之最重之器”,又列举两周时期有关制 器的记载和汉唐时期出土铜器的情况。 阮元(1764~1849),字伯元,扬州仪征 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 士,学问精博,在经学、金石学、方志学、 及诗词均有很高造诣,引领嘉庆、道光文 坛数十年,海内尊为学术泰斗。编著有 《皇清经解》、《揅经室集》。
房山石经
杂类
造像记:开凿石窟、雕凿佛像时, 都会刊刻造像题记,在今天龙门石 窟中,佛像有10万余躯,碑刻题 记有3600多处,大部分是北魏和 唐朝时期的。 出资造像的人,为国家、皇帝或者 为祖先、父母、兄弟、子息等追善 祈福,发愿造像,以记录造像缘由, 题材及修造者的姓名,籍贯,官职 身份等,是了解北魏和唐代佛教与 世俗社会关系的重要材料。
容庚教授轶事
《金文编》,据历代出土的青铜器 三千多件的铭文,共收字18000多。 商周秦汉铜器铭文中已识与未识者, 从中可尽览无遗。这是一部相当完 备的金文字典。 《商周彝器通考》详述青铜器的基 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分15章。将青 铜器按用途分为4大类。全书共30 多万字,附图500幅这是一部对青 铜器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并加以科 学分类的著作,是研究青铜器的重 要参考书。 宁跳珠江,不批孔子
近代金文研究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注意铭 文与器物本身相结合的研究,迄今仍 是一种最重要的金文汇集。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 释》,为青铜器断代创立标准器比较 法,为科学利用青铜器创造条件。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金文 编》。1894-1983年,古文字学家, 金文学家,字希白,广东东莞人, 1922年进入北京大学国学门,师从王 国维先生,后历任燕京大学、岭南大 学、中山大学教授。
金文的价值
了解汉字自古至今的发展脉络,揭示文字 结构发展的规律,纠正《说文解字》的错 讹,探究古字古义,古代音韵,古代文法 均有作用。 释读考证传世文献。 研究古代历史,特别是商周史研究不可或 缺的材料。例子:利簋记载“武王征商, 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 在偃师,锡有司利金,用做檀公宝尊彝。” 印证了《尚书· 牧誓》中“时甲子日昧爽, 王至于商郊牧野”的记录,证明武王克商 在甲子日,又恰逢岁星当空 ,确立武王伐 商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
青铜器物研究
《史记源自文库 封禅书》中记载:武帝时, “上有故铜器,问少君。少君曰: ‘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已 而案其刻,果齐桓公器。一宫尽骇, 以为少君神,数百岁人也”。 《汉书· 郊祀志》记载京兆尹的张敞 释读周鼎铭文。 东汉古文字学家许慎很重视前代的 青铜器铭文,他所著的《说文解字》 收有四五百个古字,并且在这本书 的自序中说:“郡国往往于山川得 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 似。”
清代石刻研究
清代石刻之学的倡导者是顾炎武。明 清鼎革之际,有鉴于明儒空谈心性的 迂阔,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留心郡 国利病、山川水道,留意地方金石文 字,著有《金石文字记》,多有证经 订史之用。 清代石刻之学特点。石刻之学提升到 与经、史并举的显学。第二除了研究 碑刻书法外,还从考证史学角度收集 整理石刻文字。第三除了前代存目、 跋尾、录文外,进一步出现分代,通 纂,证史、书目的方式。
金文研究工具书
孙稚雏《金文著录简目》、《青铜器 论文索引》。可以了解1986年前的中 国金文研究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1994年编著 《殷周金文集成 》完成主题铭文的 收录,共收11983件,记录铭文、字 数、时代、出土地等情况。 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编著有 《金文文献集成》,裒辑古今中外学 者数百人的研究论著二千余种,涉及 领域有商周青铜器及其铭文的著录研 究、器铭考释、文法韵读、断代历法、 金文与商周史研究、器铭辨伪及学术 史研究等,是目前国内外最完备的有 关商周金文研究的文献总集。
苏州文庙中 的孔子像
宋代石刻文献研究
作为史学家的欧阳修眼光的不同于收 藏家的吕大临、王黼等人,收罗金石 拓片达千卷,撰写400多篇跋尾,成 《集古录》十卷。其后,曾巩收集古 今金石为《金石录》500卷,其书今 已不存,序言跋尾见《南丰类稿》。 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密 州诸城人,宋徽宗时宰相赵挺之第三 子。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著有 《金石录》,前10卷为目录,按时 代顺序编排;后20卷就所见钟鼎彝 器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石刻文字,加 以辨证考据,是研究古代金石刻必资 之书。 今有上海书画出版社的金文 明《金石录校证》本
文獻學概要
主讲人: 陳 彩 雲 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博士
第二讲:金石文献
金文:指镂刻或熔铸在 青铜器上的文字。
石刻文献:刻在石 头上的文字和图画。
1、金文
思考题:为什么人们要将文字铭 刻在珍贵的青铜器上呢?如果说 商代人的甲骨文是用于占卜,那 么金文是做什么用的呢? 青铜器在当时十分珍贵,需要深 入地层,开采铜矿、锡矿,按一 定比例冶炼铸造,直到今天同样 也是奢侈品。 问鼎中原:青铜器主要用于贵族 的祭祀、朝聘、宴飨、丧葬等礼 仪活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天子拥有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
2、石刻文献
汉 穆 拉 比 法 典 石 柱
以石头为文献载体是人类最古老的文 献形式之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 王国汉莫拉比颁布《汉穆拉比法典》, 用楔形文字刻在玄武岩石柱上。 从殷商时代开始,我国石刻文献的历 史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主要类型有 灵石、摩崖、器物,墓葬。 一般认为,专门的石刻研究出现于宋 代,这时期,古器物和古碑刻发现日 多,博古之士注意收集并加以研究。
种类
墓志铭:将墓志姓名、卒葬年月、生 平事迹及其他内容刻在砖石上而埋设 于墓中,宋代以后,平民百姓也立墓 志铭。僧侣死后,建塔葬骨灰,立塔 铭。墓志和碑是石刻文献中数量最多 的,《北京图书馆藏墓志拓片目录》 共收墓志4638种。 摩崖:在天然崖壁上刻字。早期佛教 徒为了宣扬佛教,刻佛经于崖壁。南 北朝以前,多纪功颂德,以后各名山 大川多有名人摩崖刻石。
龙门石窟
石刻图像及其他
石刻图像也是重要的文献之一,前人有 所忽略。明清以来,肖像画逐步盛行, 各地寺院将佛、菩萨等造像刻于寺庙中, 学校里还刻孔子,先圣,供人瞻仰。 西汉末年兴起的画像石墓葬形式,在画 像石的题记中出现了墓主的姓名籍贯。 南阳出土的建宁三年三月甲寅许阿瞿画 像石题记:“惟汉建宁,号政三年,三 月戊午,甲寅中旬。痛哉可哀。许阿瞿 □年甫五岁,去离世荣。 在东汉及魏晋时期,南方还曾流行过用 模子印制成的花纹文字墓砖。文字大多 为纪年和吉语。如“延熹四年太岁在辛 丑,万世老寿,阳遂富贵”。
吾車既工,吾 馬既同。吾車 既好,吾馬既 阜。 君子員獵,員 獵員游。麀鹿 速速,君子之 求。
墓碑
汉代崇丧重葬,树碑立石,各类 碑刻几乎齐全。南北朝,佛教进 入中国后,造像记、摩崖、石阙、 石经大体完备。 碑碣:立于墓道前,列述墓主名 讳、里贯、履历。碑下有底座, 螭首龟砆。唐代规定,五品以上 墓前立碑,五品以下立碣。碑为 圆顶,碣为方顶。 自有碑铭以来,多请名家撰写碑 文。韩愈韩愈为文,必索重金, 书法家李邕书碑所得酬金巨万。
宋淳熙四年(1177) 抚州公使库刻本《礼 记》
青铜器铭文
伯鲜鼎:唯正月初吉庚午,伯鲜乍(作) 旅鼎,用享孝于文祖,子子孙孙永宝 用。(祭祀先祖) 伯家父郜簋:用享于其皇祖、文考, 用赐害(匄)眉寿、黄耉、霝(灵)冬 (终)、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集成》8.4156)(求长寿) 周乎卣:周乎铸旅宗彝,用享于文考 庚仲,用匄永福,孙孙子子,其永宝 用。(求福禄) 目的:除了追思先祖外,更为了功利 性目的——祈福求佑。
毛公鼎,道光末 年出土于咸阳市 岐山县。
铭刻金文的目的
消耗众多劳动力和社会财富,目的 为了铭记。《墨子·兼爱下》:吾 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 色也 ,以其书于竹帛,镂于金石, 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对祖先 的祭祀是国家稳定的保证。 《礼记·祭义》:夫鼎有铭,铭者, 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 而明着之后世者也。作鼎就是为了 宣扬先祖的德善、功烈、勋劳。
种类
石经:官方将儒学经典刻石以为定本, 让后儒晚学取正。古代经籍辗转抄写, 文字错讹百出,各自穿凿附会,不利 于思想统一。东汉年间蔡邕写定六经, 立于洛阳太学讲堂东侧,作为官方定 本。 “三武一宗”灭佛运动后,佛教徒和 僧侣出于护法的信念,大规模摩崖刊 刻佛经,后隋朝人静婉发起在北京房 山刻造佛经,直至明末才得以完成。 大小经版约有15000块。
宋代石刻文献
《金石录》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收录碑石全文。 南宋洪适《隶释》27卷,将隶书石刻文字用楷体写出,考 释其中的史事、人物、形制及文字释读。清人极为推崇此 书。 南宋陈思《宝刻丛编》二十卷。以《元丰九域志》京府州 县为纲。其石刻地理之可考者,按各路编纂。未详所在者, 附於卷末。今存《 四库全书》本,光绪十四年陆氏十万 卷楼刻本。
种类
隋唐以后,寺庙宫观、园林官邸、学 堂书院凡兴建修葺必有立碑。随着少 数民族进入中原,少数民族文字和外 国文字碑刻逐步出现。出现西夏文、 契丹文、女真文等碑刻,清代更有许 多汉蒙藏回合刻的碑存世。 明中后期,随着江南工商业发展,各 行业工会、局馆堂所纷纷刊刻碑记, 以立规约。官府保护商业的谕令禁文 也在刊刻在市井中。
宋代金文研究
金文伴随着青铜器出土,所以金文 研究,必须与铜器形制、纹饰、出 土地域,底层及其他出土遗物互相 参证。 自宋代以来,金文研究逐步开展。 吕大临《考古图》体例已相当完善, 图象、铭文、释文等项都已具备, 今存四库全书本。 专著录铭文,薛尚功《历代钟鼎彝 器款识法帖》,内容颇为丰富,今 存嘉庆二年阮元刻本、中华书局 1986年。
古今墓志第一——《柳子厚墓志铭》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由礼部员外郎贬为永州司马期 满进京又外任为柳州剌史。同时,他得知刘禹锡(字梦 得)也被贬为播州剌史。柳宗元落着泪说:“播州非人 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 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韩愈感叹: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 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 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 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 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 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