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式模式论文

合集下载

问题驱动式教学促进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应用研究

问题驱动式教学促进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应用研究

问题驱动式教学促进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应用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览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意义 (4)3. 研究目的与问题 (5)二、理论基础 (6)1. 问题驱动学习理论概述 (7)2. 深度学习理论基础 (8)3. PBL与深度学习的关联分析 (10)三、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及问题 (11)1. 高中化学教学现状调查 (12)2. 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3)四、问题驱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策略 (14)1. 教学目标设定 (15)2. 教学内容组织 (16)3. 教学方法选择 (17)4. 学生学习评价 (18)五、问题驱动式教学促进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具体实践 (19)1. 案例选取与实施过程 (20)2. 实践效果评估 (22)3. 成功案例分析与反思 (23)六、问题驱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深度学习中的挑战与对策 (25)1. 教师角色转变的挑战 (26)2. 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 (27)3. 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29)七、结论与展望 (30)1. 研究结论总结 (31)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2)3. 研究不足与展望 (33)一、内容概览本论文以问题驱动式教学促进高中化学深度学习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剖析了问题驱动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

在理论分析部分,论文首先界定了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概念,阐述了其特点和优势,并分析了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

论文探讨了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实证研究部分,论文选取了多所高中的化学课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测试成绩等多种方法收集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论文揭示了问题驱动式教学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方面的积极作用,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等。

论文还进一步探讨了问题驱动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教师素质、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论文写作中的文献综述方法如何系统回顾和分析相关研究文献资料

论文写作中的文献综述方法如何系统回顾和分析相关研究文献资料

论文写作中的文献综述方法如何系统回顾和分析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献综述旨在系统回顾和分析相关研究文献资料,辅助读者对选题的背景和现有研究情况有全面、准确的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文献综述方法,并阐述如何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相关研究文献资料。

一、问题驱动方法问题驱动方法(problem-driven approach)是一种常见的文献综述方法,它从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出发,通过系统回顾和分析相关文献,找到已有研究在问题方面的差距、不足或未解决的部分。

在使用问题驱动方法时,研究者首先需要明确研究问题,然后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筛选文献、阅读文献和总结归纳等步骤,系统回顾和分析相关研究文献资料。

在问题驱动方法中,关键的一步是文献检索。

研究者可以利用学术数据库、图书馆目录或在线论文平台等资源进行检索,根据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和限制条件(如时间范围、研究类型等),获取相关的文献资料。

在筛选文献时,研究者需要根据预设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初步筛选。

接着,研究者需要深入阅读筛选后的文献,并通过总结归纳的方式,分析文献中的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等信息。

二、理论综合方法理论综合方法(theory-driven approach)是另一种常用的文献综述方法,它以某一特定理论或理论框架为基础,通过回顾和解析相关研究文献,梳理和综合已有研究对于该理论或框架的贡献和应用。

理论综合方法在研究领域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研究者理清不同研究之间的关系,并对理论的现有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估。

在使用理论综合方法时,研究者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理论或理论框架,并对该领域内的文献进行检索和筛选。

接着,研究者需要对选定的文献进行读书笔记和分析,梳理出已有研究在该理论或框架下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结论等内容。

通过对不同文献中的观点和发现进行比较和综合,研究者可以形成对于该理论或框架的全面和深入理解。

问题驱动式教学环节的提炼与应用

问题驱动式教学环节的提炼与应用

问题驱动式教学环节的提炼与应用1. 引言1.1 问题驱动式教学环节的提炼与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环节的提炼与应用意味着教育教学中研究和实践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探究如何更好地应用这一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驱动式教学环节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设计精心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正文2.1 问题驱动式教学环节的基本概念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问题被视为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给予学生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问题驱动式教学中,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与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紧密相关。

问题的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或许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同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2 问题驱动式教学环节的设计原则1.明确教学目标:在设计问题驱动式教学环节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要达到的学习成果是什么。

教师需要清楚地定义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确保问题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同时与课程目标和学生能力水平相适应。

2.培养学生探究精神:设计问题时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定多样化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3.注重学生合作和交流:设计问题驱动式教学环节时,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小学数学采用任务驱动法的可行方式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小学数学采用任务驱动法的可行方式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小学数学采用任务驱动法的可行方式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在长期以来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在沿用单一“接受式”学习方式。

而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学生拥有大量的机械性知识,但难以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而且无法在情境中将所学数学知识视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而这种情况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这一问题,新课标强调要及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探索性、现实性的学习活动。

任务驱动法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

任务驱动法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提倡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数学意义的全过程,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作用,并丰富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

而这一过程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准确把握任务驱动法的内涵与要求,不断探索这一教学方法和数学课程的联系,并着眼于教学实际对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学习实效。

一、任务驱动法的教育意义大量调查研究证明,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具有极为突出的教育意义。

具体来讲,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学习全过程。

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体验。

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中产生的认知以及情感体验。

另一方面是指学生所经历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因此,相对以往过于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结论的模式,任务驱动法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更加全面的反思。

比如,“我遇到了哪些困难”“我是怎样解决困难的”“我是怎样完成任务的”。

利用这种方式,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

第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通过观察发现,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带来的学习难度,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畏惧心理。

在任务驱动法的应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困难,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体验。

而通过成功经验的不断积累,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并提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

以主问题为驱动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

以主问题为驱动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

以主问题为驱动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究——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摘要:以主问题为驱动,是对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细化,也是一种优化,它让阅读教学课堂的重点更突出,效率更高。

要在综合考量之下确定主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内外的连接,集中解决主问题,是以主问题为驱动这种阅读教学策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主问题驱动阅读教学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鉴于此,用问题来撬动学生思维、推进课堂进度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活动。

但是我们常常发现,有时候老师在一节课上提出的问题很杂、很碎,提问也比较随意,学生看似回答了很多次问题,课堂看起来好像很活跃,但最后反馈出来的是学生对当堂内容的掌握和吸收情况并不好,老师上课上得很辛苦,但教学效率并不高,如何提问成为了很多青年教师的困扰。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有幸的是最近在学校执教了一堂以“主问题驱动”为主题的公开课,对以主问题为驱动的阅读教学策略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思考。

所谓“以主问题为驱动”,就是教师一节课设计一个主问题,然后本堂课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围绕这个主问题来展开,真正地让学生实现“一课一得”。

那么,怎样确定主问题?如何开展教学?课堂效果如何?笔者将结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个课例来进行阐述。

一、综合考量,确定主问题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泛指的是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来完成的、同时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重要提问或者任务,这个提问或任务能够形成课堂上一个较长时间的教学板块。

主问题的设计还应该着眼于引导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在深度思考中提升思维能力,同时提高答题分数。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要怎样确定主问题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量:(一)文本分析,选择教学价值点拿到一篇课文之后,教师肯定先要细读文本,首先要读懂文章的内容,看看它到底写了什么;然后要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和章法,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其次还要思考这篇文章之所以被选入部编版教材供广大学生学习是因为什么,它有什么特别的教学价值。

《经济应用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论文

《经济应用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案例论文

《经济应用数学》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索案例摘要:高职教育的数学课程怎样与专业紧密结合?本案例以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经济应用数学课程中的“线性规划模型”为例,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方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用线性规划模型数学理论解决物流规划任务。

实现数学为专业服务这一功能。

关键词:经济应用数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结合专业一、教学目标分析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中可以看出,要想使该专业学生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与经济应用数学课程的学习关系紧密,因此《经济应用数学》被确定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线型规划模型”是经济应用数学课程中能凸显线性代数在经济领域应用的重要内容,因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 知识目标:能够陈述线性规划模型一般形式;掌握线性规划模型的建立要素。

能力目标:能将相关物流规划任务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求解结果指导实际操作;能够较熟练操作lingo软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能用线性规划模型解决同类物流任务。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够细致、严谨的思考问题,能够积极讨论任务、表达自己的思路,通过团队合作、利用集体智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定位“线性规划模型”在经济应用数学课程中的“应用性”明显,为物流专业的学生在物流运输、物流配送任务的操作与组织中,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

为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了本堂课之后能够将物流任务转化为线型规划模型并求解结果以指导实际任务的操作,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线性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将物流规划任务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并利用lingo软件求解模型;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并在进行了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教学难点:主要为将实际物流任务转化为线性规划模型,其次是学生对新软件认识难点。

针对第一个难点,主要是采取将难点过程细化,分为四个步骤:给出信息资料汇总表,根据任务要求确立决策变量,根据任务描述确定约束条件,根据任务目标确定目标函数来进行难点突破。

任务驱动型议论文范文800字(精选4篇)

任务驱动型议论文范文800字(精选4篇)

任务驱动型议论文范文800字(精选4篇)(一)研究的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生存技能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

那么,中等职业教育中专业课教学活动就担负着培养学生生存技能的重任。

在计算机专业中,photoshop作为一门专业课,是目前最为出名的平面设计软件,在图像、图形、文字、视频、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其很强的实用性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

在多年从事该平面设计软件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始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希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使用photoshop进行平面设计这个技能,作为就业生存的一技之长。

(二)研究的意义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尤其适用于操作类课程的教学活动,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效率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photoshop课程的学习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三是有利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学校计算机业photoshop课程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促进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任务一:启动修剪机启动前先检查机油、汽油是否充足,场地内是否有石头等坚硬的东西,空气滤清器是否干净,刀片是否损坏,螺栓是否锁紧等。

启动时,首先将燃油阀门从1推到2,再将节流杆(油门)推至阻风门位置。

然后提起启动索,快速拉动。

任务二:确定修剪高度也称留茬高度,是指草坪修剪后立即测得的地上枝条的垂直高度。

修剪按照“三分之一”原则进行。

即剪掉草高的三分之一、依次调整好剪草高度。

任务三:确定修剪的起点和方向剪草机作业时运行的方向和路线,显著地影响着草坪草枝叶的生长方向和草坪土壤受挤压的程度。

因此,同一草坪,每次修剪应避免使用同一种方式,要防止多次在同一行列,以同一方向重复修剪,以免草坪草趋于瘦弱和发生“纹理”现象,使草坪生长均匀。

问题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

问题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

问题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摘要]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和倡导创新型教育模式是当我国教育体系和方法研究中的重大课题。

问题驱动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和推动力,研究态度和研究能力是可以逐步培养的。

本文将问题驱动式教学和研究能力与研究态度培养相结合,提出探索问题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新模式,给出了“问题引导”和“问题驱动研究”的设计方法和示例,指出了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问题驱动研究型教学 pbl 构建主义一、引言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和倡导创新型教育模式,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研究中的重大课题。

教育不仅仅是现有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勇于对未知领域的进行探索的精神,传授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方法。

创新的第一步,就是质疑权威,质疑书本,质疑现有结论[1]。

无论哪种形式的创新都始于对问题的确定,确定问题有两种方式[2]:一个是识别出已有理论或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弱点;另一个是对新对象的观察。

问题驱动是通过对所研究的事物或现象的渐次追问和探究,逐步揭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其中的渐次追问就是对所研究的事务或现象提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具有启发性的科学问题。

问题驱动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和推动力,所谓科学研究,就是对未知领域毫无例外地都要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

好的科学问题能够启发人们探索去未知的世界。

探索过程就可能产生创新,探索过程也需要创新去推进。

张奠宙教授和张荫南教授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所谓新概念教学理念[3,4]。

论文中,他们以数学教学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新概念教育方法,即问题驱动式教育方法,认为新概念教育的目标是:把教科书上的数学学术形态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

但是,张奠宙教授和张荫南教授的这种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数学教学这样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课程,对于那些工程背景较强的课程如何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并将工程研究和科学研究态度与方法引入教学实践中,构成一种问题驱动式的研究性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讨和摸索。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探索篇誗教学研究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黄科勋(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中学校,四川乐山)新课改中提出了要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形式。

问题驱动法是一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方法,它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促进师生角色的转换,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动力参与学习活动,从而综合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学习问题驱动法,将其合理地融入各个教学环节中,通过不断地发现探索、总结反思,发挥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最大优势。

一、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效发挥问题驱动教学法的优势,是建立在合理设置问题的基础上的。

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理解与分析,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教师也要激发学生自主提问的意识,而不是单方面地与学生进行一问一答,这样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思考。

同时,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切忌运用讲授法直接为学生答疑解惑,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现有认知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熟悉新的知识,还能运用旧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为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此外,问题的设置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提出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吸引学生深入地探讨问题,只有将所思、所学运用在解决问题上,才能实现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的目标。

例如,在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你对坐标法有什么样的认识?(2)除了直线,坐标法还可以判断哪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复习旧知,初步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随后,组织学生利用圆形纸片与细线进行实践操作,并思考问题:(1)直线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2)如何判断二者的位置关系?以此启迪学生的思想,深化学生的认知。

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新知后,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例题“已知直线l3x+y-6=0和圆心为C的圆x2+y2-2y-4=0,判断l与圆C的位置关系。

任务驱动型议论文范文

任务驱动型议论文范文

任务驱动型议论文范文任务驱动型议论文范文。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的影响、原因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大气污染导致了空气质量下降,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水污染导致了水资源的匮乏,容易引发各种水源性疾病;土壤污染导致了农作物的生长受阻,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此外,环境污染还对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其次,环境污染的根源主要在于人类的不良行为。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生活垃圾等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交通运输排放的尾气也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生活垃圾的乱倒更是导致了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减少这些污染源的排放,保护我们的环境。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同时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投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人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鼓励垃圾分类,节约能源资源。

再次,科技的发展也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支持,例如发展清洁能源、推广环保科技产品等。

最后,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环境。

创新教学模式,推动课改发展[论文]

创新教学模式,推动课改发展[论文]

创新教学模式,推动课改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模式创新思路设计课改发展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教师已经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所教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并不断加以实践和探讨,才能打造出高效优质的课堂。

一、创新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按照一定的教学步骤,安排好各个教学环节,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掌握知识、学习技能、发展能力、形成认识和陶冶情感。

也正是由于学习内容和受教对象的不同,在安排教学步骤和教学环节上也就会有所不同,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实施教学的一种方法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课堂教学功能也在不断转变,加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的互换。

传统的模式与方法已经很难满足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需要。

因此,它需要我们教师随着学情的变化对此作以相应的调整,而且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精心设计好活动备案。

无论是模式的选择还是思路的确定,都应该紧紧围绕学生发展来进行,其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把握教学工作要点,确立全新设计思路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能够以改革为起点,以构建为理念,把握好教学工作要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变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确立了以“学”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

任务驱动法论文(5篇)

任务驱动法论文(5篇)

任务驱动法论文(5篇)任务驱动法论文(5篇)任务驱动法论文范文第1篇如何设计课堂任务是实施"任务驱动法'的关键。

在详细实施中,需要由老师提出本次课程的任务,同学在分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任务的思路。

老师需要讲解实现工作任务所需学问点,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任务,最终老师对任务的完成状况做出评价。

在此过程中,重要的是将课程教学内容进程与相应的任务联系起来。

如在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课程开头前,同学需要组成5-6人一组的任务小组,选取一家国内或国外的跨国公司作为整个学期的讨论对象。

主要任务内容是:随着课程内容的进行,各组需要对本组选取的跨国公司各相关方面做出分析和研判,最终形成对该跨国公司战略、投资、运营、研发、人力资源等一系列综合内容的理论和实际分析结论。

由此加深和提高同学对跨国公司全面的熟悉,熬炼同学分析企业实际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这些任务的完成将对同学学年论文的完成和即将面临毕业、找工作有所助益,由此激发同学的乐观性。

在详细实施"任务法'教学设计中需要留意以下几点:(一)课前激发同学主动学习的乐观性在布置任务前,可以让同学想象自己是金融机构或询问机构工作人员,需要对选择的跨国公司进行全面分析并在学期末做出最终投资或询问决策。

而课程的最终成果中,任务完成状况将占40%。

这就要求同学必需转变传统的学习模式,依据任务的需求主动学习。

老师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同学自主学习。

(二)在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并区分对待对基本内容,老师需要带领同学系统学习,考察和学习前人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

对重点内容,在同学自学和结合完成任务的需要的基础上,以任务小组同学提问和争论的方式进行,老师赐予肯定的引导和关心。

对难点内容,则可将各任务小组面临的问题综合后组织同学一起争论讨论,老师也参加其中。

如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学习中,在讲授了5种主要的投资理论基础上,要求同学总结和对比分析理论的差异性并自主学习后面的有关进展中国家及新消失的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之后针对所选跨国公司最近的一次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给出本组的理论解释和分析依据。

选题驱动式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与实践——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选题驱动式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与实践——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

紧 抓 选 题 ,重 点 突 破 ,实 现其 应 有 的 价值 ,为 我 国高 校 的本 科 毕 业 论 文 ( 计 ) 作 提 供 有 益 的 设 工 借鉴 与 参考 。


毕 业 论文 ( 计 ) 设 内涵分 析
1 毕 业论 文 ( . 设计 ) 的概 念 与作 用
( ) 辑 性 原 则 。要 求 毕 业 论 文 的 整 个 过 程 , 3逻 都必须 以一定 的逻辑 为指 导 ,思路清晰 ,有所侧重 。
中 国地 喷教 育
2 1 年第 4期 01
CHI NES E GE0L0GI CAL E DUCAT ON I
51
选 题 驱 动式 本 科 毕 业论 文 ( 计 )改革 与 实 践 设
— —
以 土地 资 源 管 理 专业 为例
108 ; 0 0 3
田 毅 , 师 学义 一 ,付 薇 ,黄 勤
高 综合 实践 能力 与素 质”的重要 环节 。要 求 “ 在 可 能 的条 件 下 ,结 合 生 产 ,选 择 现 实 的题 目,使
学 生 获 得必 要 的直 接 知识 和 实 际锻 炼 ” ,并 对 学 生
的技 能 与 智 能进 行 “ 成 ”和 “ 验 ” 。通 常 , 集 检
收 稿 日期 :2 1逻 辑 通 畅 的 论 文 并 在 规 定
时 间 内完 成答辩 等 。
当 然 ,除 了上 述 几 点 ,考 虑 到 毕 业 论 文 ( 设 计 ) 学 生 团 队素 质 培 养 中 的作 用 ] 在 ,还 应 按 照 “ 同合作 ”的原则 安排 毕业 论文 ( 计 ) 协 设 。
按 照 我 国 l9 9 0年 颁 布 《 普通 高 等 学校 教 育评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问题驱动模式论文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问题驱动模式论文

浅析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驱动模式摘要: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此提出了在教学活动中引入问题驱动模式的学习策略,首先介绍了问题驱动模式学习过程的提出过程和问题设计原则;其次针对问题设驱动内容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的在设计问题时的注意事项;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提出的学习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过程问题驱动1.前言初中数学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数学“问题驱动”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能够在“减轻学生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寻找到新的契合点,真正实现所述的“把一个个苹果从低逐步到高吊起来,使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摘到苹果”[1-3]。

该过程也有利于后进生有所得、中等生有所长、优秀学生学有所获。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的教学理念,同时达到了素质教育目的[1]。

2.问题驱动模式学习策略的提出及问题设计原则问题驱动模式是指通过设计问题,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熟练应用[1,3,4]。

具体来说,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诱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是引起学生注意,并对之进行思考、探究的起因,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是对无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精心问题驱动模式的数学课堂的提问,对学生学习数学情趣的培养十分重要。

但是如果问题含糊不清,或者过难,学生无从思考,或者过易,学生无须思考,都将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计问题时的注意事项及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突出问题中心,把授课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堆砌,按新课标要求,问题设计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要考虑设置何种问题情境?安排怎样的教学资源?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化的思维活动?如何加强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同时更注重问题设计的可操作性等。

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创新

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创新

1、《以问题驱动的算法与数据结构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成果总结2、《以问题驱动的算法与数据结构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成果鉴定书福州大学二OO九年二月以问题驱动的算法与数据结构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王晓东、吴英杰、傅清祥、叶东毅、余春艳、傅仰耿、王一蕾福州大学1 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主导思想如何融合ACM 和IEEE/CS Computing Curricula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国际教学规范,通过对算法与数据结构主科目的系统教学,有意识地将学科的基本原理纳入理论、抽象和设计3个过程中,自然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3个过程实现传授知识,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进而培养出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素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围绕为祖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教学目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在课程教学体系,教材建设,教学互动和实践性教学改革,教学综合评价方法等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和鲜明特色,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能力,程序设计和实现能力得到显著的增强和提高。

2007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 实施改革的探索和实践2.1 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强化实践重质量,精雕细琢创精品”为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胆的探索和教学改革实践。

提出以问题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围绕设计常用的基本数据结构和算法基本设计策略来组织教学内容。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思想是,以问题求解为纽带将课程内容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问题加强抽象概念通俗化;通过问题来揭示理论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结论与规律;通过问题激发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信心;通过问题促进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计算学科。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是问题三段式。

(1)问题前导在每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的教学中,用一个经典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对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关注,进而顺理成章地引出相关知识模块中的有关概念,知识,方法和理论。

问题驱动在高中化学高阶思维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问题驱动在高中化学高阶思维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问题驱动在高中化学高阶思维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高中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以传统的讲授和记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对于高阶思维的培养效果有限。

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化学;高阶思维培养;应用策略引言高中化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

问题驱动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旨在探讨问题驱动在高中化学高阶思维培养中的应用策略,并分析其可行性和优势。

一、问题驱动在高中化学高阶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第一,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实践,学生变得更加主动参与,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学生在处理问题时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演和推理,进而拓展知识边界和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不断面对挑战性问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逐渐得到培养和提升。

第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常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互助,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发现不同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他们对多元视角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社交能力。

二、问题驱动在高中化学高阶思维培养中的应用(一)提出引导性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引导性问题在引入新知识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在讲解物质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水在常温下是液体,而冰是固体?水和石油醚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请问它们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状态变化、分子结构、相互作用力等方面的问题。

化学工程CDIO教育模式论文

化学工程CDIO教育模式论文

化学工程CDIO教育模式论文在当前高等工程教育中,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学生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系统分析及实际动手能力,以便适应现代化工程团队、新产品及新系统的开发需求。

《化学工程根底》课程理论性强,又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缺乏,普遍感觉知识难以理解和掌握,缺乏系统的分析思路。

目前,化学工程根底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3,6]:(1)授课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接触实践环节少,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的训练;(2)授课方法单一,是一种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承受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度学习积极性;(3)教学中验证性内容偏多,设计性、综合性和探索创新性实验内容偏少,影响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提高;(4)知识点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延伸,不利于学生理解单元操作过程原理深层次的内涵,更不利于掌握和应用根底知识;(5)“工程”概念模糊。

化工生产的过程是复杂的,需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而问题通常很难在理论学习中找到答案,缺乏实践经历的学生对此就会有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错觉,不容易形成“工程”概念。

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于对工业生产的了解、积累经历,更需要掌握工程科学研究方法和工程经历的意义,以此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

现有的化学工程根底教学体系存在着各种缺乏和弊端,与当前社会对化工专业人才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将CDIO理念与其教学体系相结合,弥补缺乏之处,是解决各种弊端的有效方法。

2.1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在CDIO理念中,培养学生工程概念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大工程概念,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这门课程在整个化学工业中是解决什么问题的。

教师应参与更多的工程工程,在提升自身产业经历的根底上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能力。

由于化工过程影响因素多,制约因素多以及经历公式与经历数据多,在教授的时候,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深入,突出工程设计的意识和思维过程,即强化设计型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驱动式模式探析
[摘要]本文结合近几年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问题驱动教学法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课堂及实践教学的效果,以适应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问题驱动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191
[科研课题]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适应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课题编号:gzc1211036 目前高职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要想知道如何解决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问题在什么地方
1、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2.因材施教——学生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3、源于教学内容基本没变但学时却相对减少
二、问题驱动式的内涵
所谓学问,就是从问题出发探索真理,任何科学研究都是由问题驱动的,问题驱动式教学就是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通过设计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并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探索新知识。

其内涵就是通过质疑、探究与情景的和谐统一,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三、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以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教学为例,说明问题驱动教学法的
几个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一、设置问题,激发兴趣,引出本节课的理论教学;
引出上节课所留的应用题,此题有背景资料,即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导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同时此题也是一个引例,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的概念。

应用题:某段电话线的架设其总成本满足函数(为架设线路长度,单位为,成本单位为万元),试分析当线路长度分别为和时的边际成本,说明含义,再求出成本最低时的线路长度。

师:在总结学生做题的同时,引出函数图像和函数导数的图像。

[设计意图]:此题为二次函数,学生可以通过初中的知识来求解此题。

借此题来寻求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更一般的方法,用导数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请同学观察此函数图像和函数的导数的图像,借此得出函数的单调性和导数符号之间的关系。

教学环节二、理论知识教学
一、单调性的判别法
1、定理(略)
例:
师生共同讨论做题。

师:请学生借助matlab软件,画出此函数图像。

[设计意图]:以图辅数,通过学生自己绘制的函数图形加深对定理内容的理解,对定理产生认同感,增强对定理实用性的理解。

1、问题:请同学观察图像,找出单调性改变点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以图辅数,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总结,给出极值的定义。

二、函数极值及其求法
1、极值定义(略)
2、极值点的注意事项:
以判断题的形式将极值点概念的注意事项涵盖其中,做此题后,请学生总结极值点的注意事项。

3、极值点的判定
问题:结合黑板上的图像同学们请同学们总结,极值点都出现的位置有什么数学特征。

学生会找到极值点的必要条件。

问题:导数为0的点一定是极值点吗?我的图像()里还有导数为0的点,你能通过图像特征看出它在哪里吗?
注意:个别导数为0的点,不影响函数的单调性。

[设计意图]:学生往往认为导数等于0的点就是极值点,以图辅数,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即个别导数为0的点不影响函数的单调性。

引出极值点的充分条件。

问题: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得出求函数单调区间和极值的步骤,请同学来总结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点,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得出结论。

4、求函数单调区间和极值的步骤
5、例题及练习题师生共同完成。

使学生掌握求函数单调区间和极值的方法,同时学习书写格式。

巩固练习,纠正错误,团队做题,以强带弱。

教学环节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本环节中,让学生再做一个具体案例题目,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实务能力。

教学环节四:核心知识点总结与作业
让学生谈谈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是如何分析问题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最后怎么解决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消化、吸收。

教师也要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巩固所学。

最后,一定要留有课后作业。

四、问题驱动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的设计要有应用性和趣味性,要提出好的问题。

例如在“导数概念”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的问题为:
设某商品的总收益是销售量的函数,求当销售量为50个单位时的总收益变化率,并解释其经济意义.
微积分处理的就是增量分析问题。

分析增量△x,△y,这是微积分的灵魂。

可对于刚接触微积分的学生,对增量△x的感受是“一头雾水”。

有了上面的问题,增量就可以理解了。

作为经销商,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在销售量为时,在的基础上调整销量△x
时,市场的反应(收益的增减量△y)如何?研究的是△x与相应的△y的关系△y=f( +△x)-f()。

此题中,所以。

其经济意义为:在销售量为50个单位的基础上,如果再多销售一个单位,总收益将增加64个单位。

有了上面的问题,增量就可以理解了。

从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到认识增量之间的关系,完成这一飞跃,才真正理解微积分。

2、问题驱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也不必每一节课的教学都要问题驱动,不能因为是问题驱动式教学”硬来”,太拘泥于形式主义,弄巧成拙,作茧自缚。

所提出的问题也要恰当,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及认知水平设计问题,问题始终保持在欲知未知、半生不熟的中等强度上,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函数的凹凸性及拐点的教学中,我就是让学生观察逻辑斯蒂曲线,
曲线如图所示,其反映了一般产品的成长过程、耐用消费品的变化规律等。

函数是单调增加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在的两侧增加的规律有所不同。

在的左侧函数是随着的变化其增加幅度大,而在的右侧函数随着x 的变化其增加幅度小。

从而给出函数凹凸的概念。

3、问题驱动并不代表只解决问题,就不做练习,二者应该互相补充,彼此促进。

从“光练不说的傻把式”一下子变成“光说不练假把式”。

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要进行必要的记忆和课后练习题的训练,才能真正把数学知识学到手。

4、在进行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时,应给课堂“留白”,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