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_东南亚教学设计(互联网搜索教案)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2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介绍了东南亚的位置、范围、气候、资源和主要国家等内容。
本节课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东南亚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为以后学习更具体的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地区有一定了解。
但东南亚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学生可能还存在很多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东南亚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气候、资源和主要国家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周边地区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气候、资源和主要国家。
2.难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案例教学法:以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东南亚的重要性和地位。
3.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新闻报道等素材。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南亚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亚洲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展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气候、资源和主要国家等内容,同时进行讲解。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资源分布。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如:“东南亚为什么成为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东南亚的主要资源有哪些?”等。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为学生以后学习东南亚的其他方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具体情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情况,以便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情况。
2.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2.东南亚的气候特点3.东南亚的自然资源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情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南亚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具体的东南亚案例资料。
3.准备课堂讨论的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位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东南亚。
2.呈现(10分钟)呈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情况,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资料,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的特点,总结出东南亚的基本情况。
4.巩固(10分钟)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对东南亚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资料等,分析东南亚的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情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东南亚”一节(湘教版)教学设计
21 第 0年 1 1 1 期
瓠 誊一
东 南 亚 ” 节 ( 教 版 )教 掌 设 计 一 湘
广西 师范 大学 教育 科学 学院 ( 4 0 范文 娟 5 1 4) 0
一
、
课 程分析
的活 动 中应 重视 捋顺 各要 素的 关 系 ,重视 区域地 理学 习 方法 的指导 。
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⑤说出东南亚最有影
响的 区域性 国 际组织 。⑥ 通过 搜集 材料 等方 式 ,了解 华
人与 华侨对 所在 国科 学技 术与 社会 文化发 展 的贡 献 。
二 、学情分 析
本 节 课是 七 年级 《 地理 》 ( 教 版 ・ 湘 下册 )第二 章
第一 节 内容 , 通过 之 前 “ 识 大 洲 ” 的学 习 ,学 生 对 认
产和 生活 的影 响 。④ 运用 地形 图说 明东 南亚 主要 河流 概
四 、教 学 目标
1 知识 与技 能 .
掌 握 东 南 亚 的 位 置 、范 围及 地 形 、河 流 、气 候 等 自然地 理特 征 ;掌握 东南 亚主要 物 产及分 布 ;掌握 马六
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作用;掌握东南亚主要物产 的分布;掌握东南亚人口分布特点 ,了解华人 、华侨在
三 、教材 分析
本节课 在教 材编 排上 分为 “ 中南 半 岛 与 马 来 群 岛”、 “ 马六 甲海峡 ” 、 “ 富饶 的物 产 ” 、 “ 海外华 人 的最 大聚 居地 ” 四部分 ,实 际分 别涉 及到 了 中南半 岛和 马 来 群 岛 的地 理 位 置 、国 家 、地 形 、河 流 、气 候 、物 产 、海运 、城 市 、人 口等 ,地 名 多 ,知识 点琐碎 , 心 核 内容 是 以上地 理要 素之 间 的关系 ,因此 ,在设 计教 与学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东南亚》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的第七章《东南亚》,主题为了解地区,重点介绍东南亚地区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等内容。
教材内容丰富,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东南亚地区的位置、地理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综合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对不同地区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重点:掌握东南亚地区的位置和主要地理特点。
2. 难点:理解东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对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了解较少,大多数学生对该地区的地理特点、文化和历史知识知之甚少。
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较高,但缺乏实地观察和体验的机会。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多媒体资料、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介绍东南亚地区的视频,例如一段展示东南亚地区风景和文化的旅游宣传片。
视频中可以涵盖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等内容。
播放结束后,教师与学生进行简要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东南亚地区的位置和特点。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东南亚地区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东南亚地区的气候和我们所在地有什么不同?第二环节:知识讲解1. 介绍东南亚地区的位置和边界,使用地图和图片辅助讲解。
教师可以指出东南亚地区包括哪些国家,以及它与中国的位置关系。
2. 分析东南亚地区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和图表展示东南亚地区的地形特点(如山脉、平原、河流等),讲解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季风气候等)以及水文特征(如众多的海湾和海峡)。
3. 探讨东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以及它们对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5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资源、人口、国家、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南亚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东南亚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资源、人口、国家、宗教、文化等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东南亚地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资源、人口、国家、宗教、文化等基本情况。
2.难点:东南亚地区的宗教、文化特点及其对地区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提高学生对地理空间的认识。
2.图片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东南亚的风景、人文、民俗等特色,增强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直观感受。
3.视频教学法:通过视频介绍东南亚的气候、资源、国家等情况,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东南亚。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南亚国家,分析其宗教、文化特点及其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5.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南亚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相关案例分析资料。
3.准备课堂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观察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激发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好奇心。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后,对东南亚地区进行深入学习的开始。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学生地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东南亚地区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提高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地球、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
2.难点:对东南亚地区地理特点和人文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表、实物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南亚国家或地区,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东南亚地区的地图、图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南亚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东南亚教案第二课时(湘教版)
东南亚教案第二课时(湘教版)课题东南亚教案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时 1教学目标(1)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及分布。
(3)了解东南亚人口构成的特点。
(4)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5)了解马来群岛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重点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难点马六甲海峡的地位教法讨论、交流、互动教具地图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情导入大家知道泰国的香米吗?他与我们我家产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
味道很好,泰国就在东南亚,那么东南亚还有哪些物产呢?思考,互相交流讨论。
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一、自主学习阶段:先看课本后独立完成黑板上板书的自学提纲里的问题(题目如下)1、富饶的物产(1)粮食作物主要是什么?经济作物有哪些?(2)把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名连线。
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菲律宾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泰国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3)你知道东南亚最重要的矿产有哪些?分别哪些国家较丰富?2.旅游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经济有何影响?3.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思考问题?东南亚各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否相同?主要集阅读课文内容,找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连线后记忆加以巩固在课本中找出这些矿产及丰富的国家。
思考旅游资源对经济影响华人多的原因在哪里思考学生自主学习和在哪些地区?读课本40页第二段,思考回答: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他们主要在什么时间来到东南亚?祖籍我国哪?他们为东南亚做出了哪些贡献?我们去东南亚会有语言障碍吗?4.自然灾害你知道世界上火上最多的国家吗?。
读课文了解一下华人和华侨的区别,华人集中分布的原因。
探究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为什么呢?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展示印度洋海啸图片。
简介:本次海啸伤亡惨重,国际社会都伸出援助之手。
为什么这些地区还有许多居民?二、在科代表的带领下,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讨论自学中未解决的问题和新发现的疑难三、各组科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意见,解答疑难问题,老师筛选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四、巩固记忆知识点然后检测联系上册的板块学说,思考这里为什么躲火山和地震。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文地理等方面。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掌握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强。
但他们对东南亚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东南亚有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更有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资料查询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东南亚地区的地图阅读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展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和人文地理特点。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资料:收集有关东南亚的经济发展、人文地理等方面的资料。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南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对东南亚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知识,同时进行讲解。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后,对东南亚地区进行详细学习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介绍东南亚的位置、范围、气候、资源、人口、国家、宗教、文化以及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他们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相对较浅,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气候、资源、人口、国家、宗教、文化以及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气候、资源、人口、国家、宗教、文化以及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2.难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分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设计好针对本节课的问题。
3.准备好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对新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详细介绍东南亚的位置、范围、气候、资源、人口、国家、宗教、文化以及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对东南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东南亚的相关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对东南亚的知识进行巩固。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主要介绍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地理特征以及主要国家。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东南亚的基本认识,为后续学习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等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东南亚这一地区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应结合地图和实际情况,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及其特色。
此外,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东南亚地区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我国对外合作中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地理特征。
2.了解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特色。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对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意义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2.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3.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特色。
4.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意义。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认识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案例分析法:介绍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特色,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讨论法:学生探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意义,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南亚地图、图片、图表等教学资源。
2.收集有关东南亚的案例资料,用于课堂分析。
3.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简要介绍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东南亚的地理特征,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等,引导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3.操练(10分钟)分析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特色,如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东南亚的人文特点。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巩固所学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东南亚-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东南亚-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国家、人口、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等。
2.掌握东南亚各国的文化特色和地理环境对人们的影响。
3.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东南亚地理位置与国家:介绍东南亚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
2.东南亚的人口:了解东南亚各国的人口分布、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等。
3.东南亚的自然资源:介绍东南亚各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如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4.东南亚的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主要产业。
5.东南亚的文化:介绍东南亚各国的文化特色和影响因素。
6.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从气候、地形、地貌等方面分析东南亚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让学生针对本单元主题,简单谈谈自己对东南亚的了解,并让学生集思广益,提出学习本单元的意义。
2.教师简介: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地图等素材,简单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国家、特点和人文环境等。
第二步:课程讲解1.东南亚地理位置与国家:通过讲述、展示图片、视频、地图等素材,让学生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
2.东南亚的人口:通过演示、图片、科普视频等形式,讲解东南亚各国的人口分布、数量和增长率等。
3.东南亚的自然资源: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东南亚各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如矿产、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4.东南亚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图片、图表、视频等形式,了解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主要产业。
5.东南亚的文化: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东南亚各国的文化特色和影响因素。
6.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通过文献资料、图表、地图等形式分析东南亚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第三步:课堂练习1.综合练习:布置学生针对东南亚地理位置、人口、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等内容进行叙述和演讲。
2.互动练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小组活动,如制作海报、设计地图、英语口语比赛等。
《东南亚》教案湘教版
第二课时●时间月日—日●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学会分析西南季风对降水以及农业的影响。
2.知道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及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清楚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之一,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4.了解南亚的工业发展概况,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电脑软件业的发展概况。
(二)过程与方法1.以“安拉阿巴德”为例,分析南亚的气候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印度的人口问题的认识,了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
2.了解印度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技术在工业中的比重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振兴祖国的远大志向。
3.了解南亚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也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以及宗教对南亚各国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南亚气候特点、成因及对本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2.南亚的宗教文化。
(二)教学难点1.南亚气候特点、类型、成因。
2.南亚的气候对本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媒体教学挂图、板图、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南亚三、一年分三季四、宗教与社会1.热带季风气候五、人口与经济2.一年分三季 1.人口3.降水差异与农业分布2.经济●课后作业:自主学习第二节南亚●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引入从复习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回忆。
课堂上多引用地图,让学生多读图、讨论,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课堂练习:南亚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读表一,分析南亚目前各国的经济以()A.采矿业为主 B.农业为主 C.加工工业为主 D.畜牧业为主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3、号称“黄麻之国”的是()A.斯里兰卡 B.巴基斯坦 C.印度 D.孟加拉国4.在南亚有“宝石之国”称号的是()A.斯里兰卡 B.锡金 C.印度 D.马尔代夫5.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人口的特点是()A.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B.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C.人口总数在不断下降 D.目前人口突破10亿6.关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6—9月盛行西南风,气候干旱 B.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丰沛C.3—5月气候凉爽,降水丰沛 D.降水集中在6—9月,洪涝灾害频繁7、印度国民生产总值居发展中国家第三位,却又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A.人口增长,抵消了经济的增长 B.贫富不均,贫穷人口多C.交通不便,出口产品少 D.农产品以出口为主二、综合题读“孟买气温降水图”,回答:(1)该地_____月降水最多,多达______mm。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1.知识目标:①了解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②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③知道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东南亚自然环境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和谐发展观;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
学习内容分析:教材分析:本了为湘版本七年级地理《东南亚》,东南亚是重要地理区域,更是我国重要邻邦,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具有特色的地理区域,既是亚洲地区学习的深入,又是走近国家的基础。
且有承上启下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重点:认识东南亚热带气候的特点及气候与农产品的分布;了解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教学难点:难点:理解东南亚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生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已基本学习了相关世界地理知识,对大洲有所认识,故此课必须掌握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产业与重要且特殊的交通区位特点
教学策略设计
播放同学们熟悉的东南亚明星资料(如,梁静茹、孙燕姿、阿牛、林俊杰),东南亚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
通过不停的读图,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通过一些有中国历史与地缘政治,竞合关系,让学生更加了解世界!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1712字。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是关于东南亚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人口民族、宗教信仰、物产资源、旅游景点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东南亚这一较为陌生的地区,学生可能对其地理特点、风土人情等方面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直观地感受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人口民族、宗教信仰、物产资源、旅游景点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地图、图片等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东南亚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理位置:让学生理解东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2.气候特点:让学生掌握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3.主要国家: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如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
4.人口民族: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人口民族构成,包括华人、印度人、马来人、越南人等。
5.宗教信仰: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宗教信仰,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东南亚的典型国家或地区,让学生了解其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特点。
3.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东南亚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资料。
2.东南亚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完整版)湘教版《东南亚》教学设计
课题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1.《东南亚》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地理(湘教版)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内容。本节教学内容是义务阶段地理教学中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也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是区域地理中介于大洲和国家区域,从中观层次上了解地区接触的第一个地区.本节教材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图标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和“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知识拓展】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77座。它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有“千岛之国”之称。
为什么印尼居民选择在火山附近居住耕作?
除了多火山地震外,印尼还经常遭受海啸的袭击。海啸又是如何形成的?
三、东南亚的气候
活动3:读课本33页文字内容,找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点。
地势:___高___低
2、河流的流向__________,注入海洋_______________;特点_______、________
3、河流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形形态.
【知识拓展】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河
【活学活用】河流剖面图的认识
地形地势: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降水多,形成雨季
(结合中国的季风气候进行对比)
【活动4】
角色扮演:假如你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一位农民,何时播种?何时收获?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7第1节 东南亚》教案 (4) .doc
东南亚2
课题东南亚2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掌握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2、了解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重要的矿产的分布及人口分布的简况
重点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难点农业的分布教法及教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
教学内容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
活动
一、板书课题
东南亚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1、阅读课文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出马六甲海峡:
(2)马六甲海峡位置: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3)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2、、展示“东南亚政区”图,提问:
(1)中南半岛:有哪几个国家?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按
照由东向西顺序)?内陆国有?
(2)马来群岛:有哪几个国家?地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
岛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地跨两大洋的国家有(印度尼
明确学习
目标
学生独立
完成
程西亚)?总共有11国家。
3、阅读P36页材料“花园城市”,了解新加坡,从而知
道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华人华侨分布
集中地区。
读图查找
教学内容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
活动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教学札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地理特点、人文风情和资源状况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资源和人文风情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东南亚地区。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南亚作为一个相对陌生的地区,学生对其地理、气候、国家和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了解东南亚地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资源和人文风情等;学生能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分析东南亚地区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和探究活动,提高地理信息获取、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资源和人文风情等。
2.教学难点: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究东南亚地区的地理特点、国家和文化等。
3.合作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探究活动法:设计一系列地理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材、地图、图片、视频、PPT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良好的网络环境。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七章第一节《东南亚》教案
教案:东南亚【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32-P39。
主要包含“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富饶的物产”、“中国的近邻”等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1.2.了解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世界海运的影响。
1.3.熟悉东南亚的主要物产及其分布情况。
1.4.认识东南亚作为中国近邻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地图分析,掌握东南亚地形、河流和气候特征。
2.2.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定位的能力。
2.3.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锻炼其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增强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兴趣,培养其关注国际事务的意识。
3.2.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1.1.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位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1.2.东南亚丰富的物产及其分布。
1.3.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及其对农业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2.难点:2.1.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作用及其战略意义。
2.2.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准备●地图资料: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航线图、东南亚物产分布图。
●多媒体课件:展示东南亚地理环境、主要物产和旅游资源。
●学生分组任务:搜集有关东南亚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制作展示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1.导入新课1.1.提问: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什么?最大的群岛又是什么?1.2.引出课题: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讲授新知2.1.地理位置:介绍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2.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3.地形特征: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由众多岛屿组成。
3.课堂活动3.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位置,并在地图上标出。
3.2.小组讨论: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特点及其对当地生活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东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东南亚》教案1.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内容为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富饶的物产”和“我国的近邻”等四方面内容。
教材提供了“东南亚地形分布图”、“马六甲海峡的航线”、“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等几幅图,旨在培养学生读图、识图、析图的能力。
教材还安排了“富饶的物产”,“我国的近邻”两项内容,让学生从人文地理角度,深入了解东南亚的地理条件。
通过第六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对区域地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接触地理课程时间短,其认知还未上升到严谨、细腻的科学层面。
学生的生活范围小,对世界各地区了解较少,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讲授。
2.教学思路本课在实施过程中以贯彻新课标提到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将“学”与“用”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与“想办法”中轻松学知识。
1东南亚的范围与地理位置(以读图,看图为主)→ 马六甲海峡(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出谋划策)→ 河流与地形(以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和教师讲授为主→ 气候类型(图文结合分析)。
3.教学环节设计21.我们是去哪旅游?2.那里的气候怎样?3.旅游过程中我们经过了哪个重要的海峡?”多媒体播放视频“东南亚风情歌”各种答案,第三个问题大部分同学应该能答出“马六甲海峡”带动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东南亚的范围与地理位置东南亚的范围教师:“我们刚刚观看到,就是东南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我相信大家一定很想亲自去新马泰畅游一番,那么,我们就在这节课上,对东南亚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做个“本地通”。
(多媒体展示东南亚的范围,让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东南亚的范围。
)仔细观察PPT,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让学生学会做笔记,学会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东南亚》这一节,了解了该地区的地理概貌,气候,经济发展状况,战略地位等,
现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下总结:
亮点的地方:
1.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
做到“我参与我快乐”!
(作用:用图片直接展示东南亚地区的范围及地理位置)
(1)找出东南亚的范围?
(2)观看示图,结合已经学习的经纬度知识,概括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与纬度位置)?
(板书:一、范围和地理位置)
2、学习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
(1)阅读P34图2-1,观察一下东南亚的地形,并完成活动题目。
(2)通过观察东南亚地形图的颜色,利用【小组合作】,分析讨论其地形特点;并观察河流的流向?
的较少。
六、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青州市东坝初级中学姓名:孙玉霞
职称:中一教师电话: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东坝初级中学
请提供1莱、东帝汶。
(2)找出东南亚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几个国家?
(3)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什么?湄公河流经那些国家?在哪个国家注入海洋?
学生先独立完成(2分钟),完成后同桌交流答案,让学生展示答案,教师总结。
6、-1282157105.html
(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自然环境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2)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掌握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4)了解东南亚热带作物的分布、重要矿产的分布及人口的简况。
2、能力培养:
(1)使学生通过分析东南亚的重要位置,推理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运输地位。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海韵”是这里一道瑰丽的风景线,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2、展示一段《东南亚概述》的视频,给学
生直观感受——东南w_4650206/PWXEGzEWKH_4o-bM.html?nr=1
(作用:让学生全面了解东南亚的位置、地形、河流、气候以及风土人情)
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探讨合作,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教学
过程中都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长处,与同学合作默契,各抒己见。
讲述东南亚位置时,通过图片及视频等指出它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在教学中,与学
生一起探讨为什么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更加深了学生对东南亚重要地理位置的认识。
经济发展方面,都有许多共性。本节内容从东南亚连两大洲,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着手,阐述了山
河相间的中南半岛和多火山的马来群岛;并分析两个岛屿的气候类型以及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
在教学中,学生可结合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加深理解。
《东南亚》是了解地区的第一课。教学重点是东南亚位置的重要性,热带气候与农业的关系。教学难
(作用:让学生知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有“咽喉“之称)
/i?ct=50331=%E9%A9%AC%E5%85%AD%E7%94%B2%E6%B5%B7%E5%B3%A1&ie=utf-8&in=30588&cl=2&lm=-1&st=&pn=24&rn=1&di=56605994550&ln=1998&fr=&fm=&fmq=1363309448406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24&-1&di56605994550&objURLhttp%3A%2F%%2Fupload%2F88%2F76%2F07%2F1197887607.6981941.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ddc0d8_z%26e3Bv54AzdH3Fojg1wAzdH3Ffi5o_z%26e3Brir%3Ft1%3Dmlb8l98&W460&H289&T8948&S26&TPjpg
(2)海陆位置:东南亚位于洲 的东南部,东南与洲相望;
东临洋,西临洋。
3、地形特征:
中南半岛北部,高山和大河延伸,形成 ,的地表形态。河流
下游成。
马来群岛大多数岛屿地势,很多,较少。
4、气候特征:
中南半 岛以气候为主,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降水偏少为,6月到
10月盛行,降水很多为。农作物一般在播种,收获。
先播视频,让学生知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在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阅读知识:“花园城市”新加坡【视频】新加坡“花园城市”/v_show/id_XNTExMDA4ODky.html
四、小结质疑。(略)
1、按板书小结。
2.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与以往知识的联系,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课堂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效果较好,能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学习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强化,指图,查图,看图等过程,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
提高。
有待改进的地方:
在教学方式上采取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模式较多,略显呆板,对于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运用
分析:不同的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论:马来群岛:随时播种,一年四季都有收获。
中南半岛: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小结】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5、东南亚的国家(板书:国家)
通过阅读教材P36图2-3,完成以下问题
(1)在图中标出东南亚的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通过了解地震和海啸的相关知识,学会增强一定的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材分析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东南亚》。东南亚位于我国的南部,包含着中南半岛
与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东南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理区域,无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利用
投影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制作好课件,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幻灯片,学生直观感受
东南亚。
四、教学方法
本课从读图开始,首先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位置特点,强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下面讲述自然
环境和经济特征打下基础。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学习、教师精讲、合作探究、展示自我的方法调动学
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为 气候,终年。农作物可以。
5、东南亚中心有一条重要的马六甲海峡。介于半岛和岛之间。马六甲海峡沟通
洋和洋,并连接洲与洲。
6、马六甲海峡东南端有世界著名海湾.
三、精讲点拨
1=%E4%B8%9C%E5%8D%97%E4%BA%9A%E9%AB%98%E6%B8%85%E5%9C%B0%E5%9B%BE&ie=utf-8&in=737&cl=2&lm=-1&st=&pn=2&rn=1&di=235941888550&ln=1967&fr=&fm=rs5&fmq=1363307329875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2&-1&di235941888550&objURLhttp%3A%2F%%2FPhoto%2FUploadPhotos%2F2007510%2F200751025747789.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vq2j5_z%26e3BvgAzdH3Fri5p5AzdH3Ffi5ogjo_z%26e3Bwfr%3Frw2j%3Dc&W457&H375&T9706&S62&TPjpg
3、同学们,通过观看这段视频相信你对东南亚地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气候类型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交待自主学习任务,教师板书课题(板书:东南亚)等。
二、检查自学内容
1、东南亚的范围:包括和。
2、地理位置
(1)五带位置:东南亚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
概括出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在地形和河流方面的各自特点。
陈毅元帅诗句: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3)归纳概括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平原较少,多火山地震。(引入下个内容)
【过度】同学们,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都属于东南亚地区,为什么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比较频繁?
(板书:地形与河流)
3、【合作探究】
(1)为什么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比较频繁?(提示:结合板块构造学说知识)
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2)甲:我们选择火山周围居住、耕种……
乙:火山喷发,造成巨大灾害!
请谈谈你对火山的看法?
87-1290078633.html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地理
3、课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