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内部结构1.物质的三态物质存在着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不同的存在形态,这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称为相变。

(1)固态:固态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基本固定,分子的振动受限并且密度大。

(2)液态:液态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但保持相对固定的形状,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是固定的,并具有流动性,密度相对较小。

(3)气态:气态是物质的一种状态,不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是固定的,能够自由移动,并且分子间的距离较远,密度最小。

2.物质的分子构造(1)分子:物质的微观粒子,由原子组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2)原子:构成分子的微小粒子,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

(3)核子:构成原子核的微小颗粒,包括质子和中子。

3.元素与化合物(1)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不能再分解为其他物质。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4.原子、分子和离子(1)原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小粒子。

(2)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共价键相互联结所形成的微小粒子。

(3)离子:在化合物中,由于原子发生了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电荷的粒子。

二、光学1.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反射镜:根据反射定律,镜面使光线产生反射的装置称作反射镜,根据形状可分为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

2.光的折射(1)折射定律:折射率n=(正入射角的正弦值)/(折射角的正弦值)。

(2)折射现象: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的速度和方向会发生改变。

3.光的色散(1)色散现象: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经过折射后,会分开成不同颜色。

(2)原因:不同波长的光在进入介质中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折射,因而会出现色散现象。

4.光的成像(1)物体成像:物体通过光学仪器,使物体的影像出现在另一位置的现象称为成像。

(2)透镜成像:透镜是通过判断透镜的折射规律使物体产生实像或虚像的过程。

九上物理必背知识点

九上物理必背知识点

九上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内能1.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质量增加,内能增加;状态改变,内能改变。

2.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二、比热容1.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 c 表示。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水的比热容较大,为 4.2×10³ J/(kg·℃)。

2. 热量的计算:吸热公式:Q 吸 = cm(t t₀)放热公式:Q 放 = cm(t₀ t)三、热机1. 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热机的种类包括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2. 内燃机: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的热机叫内燃机。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机大致相同,但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空气,在压缩冲程末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

3.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η = W 有用 / Q 总× 100%四、电流和电路1. 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路: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完整版)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

(完整版)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11.1怎样才叫“做功”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1.机械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简称做了功2.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3.公式:功=力×距离W=F·S(1)字母:W(2)单位:牛·米(N·m)(3)专门单位:焦耳简称:焦(4)符号:J(5)换算:1J=1N·m4.物理意义:用1N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1m5.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远,做功越多。

功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反比6.三种不做功(1)有力无距(2)有距无力(3)力距垂直7.机械功原理:省力必然费距离;省距离必然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1.认识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功率=功时间(1)字母:P(2)单位:焦/秒J/s(3)专门单位:瓦特简称:瓦(4)符号:W(5)换算:1W=1J/s 1KW=1000W2.比较做功快慢P=Wt(1)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多少,做功越多,功率越大(2)在完成相同功时,时间越短,功率越大(3)做功多少盒时间都不同情况下,比较P=Wt3.推导公式:4.(1){W=F·S 和 v= S =>P=F·v=> Gh => mgh =>mgv(只有重力做功)t t t(1)(2)W=Pt t=Wt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1.有用功:需要的、有价值的功2.额外功:无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3.总功:对整个机械做的功W 总=W 有+W 额4.由于额外功的存在,W 额>0,因此,W 总>W 有5.机械效率:把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字母:η6.公式:η=W有×100%它只有大小,没有单位W总7.物理意义: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高低8.机械效率η不会≥1,只有η<19.机械效率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这个机械的性能越好。

九年级上册物理课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课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课识点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是学生在九年级阶段学习物理学科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对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的一些总结:一、力学部分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为v=s/t。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G=mg。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摩擦力既可以作为动力也可以作为阻力。

杠杆:支点在中间的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

二、热学部分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

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热传递的条件:只要有温度差就可以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方向从高温到低温。

热机: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机器,统称为热机。

热机的种类很多如: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内燃机等。

三、电学部分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通过。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是I=U/R。

电功: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用W表示,单位是焦耳(J)。

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电功率,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W)。

公式是P=W/t。

家庭电路: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用电器与插座之间是并联的,开关与被控电器是串联的。

初中九年级上物理笔记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上物理笔记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上物理笔记知识点1. 运动与力学-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等- 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点、方向、大小、计算等- 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平抛运动:水平抛体、竖直抛体的运动规律2. 热与能量- 温度与热量:热平衡、热传递、热量单位等概念- 物体的热传递:传导、传导率、对流、辐射等方式- 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势能、动能等- 热能与功率:功、功率的计算、效率等概念3. 光与光学-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光的路径等规律-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折射角、光速变化等规律- 光与镜子: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4. 电与电学- 静电学:电荷、带电物体间相互作用、库仑定律等-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定义、电路元件、电阻、电压等- 雷电现象与人身安全:雷电的形成、避雷等安全措施- 电能与功率:电能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和效率5. 声与声学- 声传播:声音的产生、传播介质、声速等概念- 声的特性:频率、波长、幅度、音量等特性- 声音的调制:调幅、调频和调相的原理与应用- 声音与健康:噪音污染、耳聋等对人体的影响6. 物理实验与测量- 实验设计与步骤:假设、实验装置、数据记录等- 测量与误差:准确度、精度、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等- 实验数据分析:图表绘制、数据关系、规律总结等- 实验安全与环保:实验室规范、废弃物处理等注意事项以上是初中九年级上物理课的知识点笔记,包括运动与力学、热与能量、光与光学、电与电学、声与声学以及物理实验与测量等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整理一、物理量和基本单位1.物理量:物理量是反应物理现象并用于物理计量的量;2.基本物理量:有八个基本的物理量,即时间、质量、长度、电荷、温度、弹性、速度和能量;3.基本单位:时间单位:秒;质量单位:千克;长度单位:米;电量单位:库伦;温度单位:摄氏度;弹性单位:牛顿;速度单位:米/秒;能量单位:焦耳。

二、物理实验1.熔点实验:熔点实验是测量物质的熔点的实验;2.折射率实验:折射率实验是测量不同物质的折射率的实验;3.电耗实验:电耗实验是测量物体的电导率的实验。

三、物理定律1.动量定律:动量定律指定义,物体经受外力作用后,其线性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外力大小;2.弹性定律:弹性定律指定义,弹性物体受弹力作用时,它的位移比弹力大小成正比;3.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定义,物质在力学和热学变化中,它的总能量是不变的;4.电磁定律:电磁定律指定义,电场和磁场之间有着相互联系,这种关系被称为电磁定律。

四、斜坡物理1.斜坡:斜坡是一个斜面,给予物体重力加速度的作用;2.斜坡物理实验:斜坡实验可用来探究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物体的运动规律;3.物体坡面:物体在滑动时,坡面的角度越大,加速度越大;坡面的角度取决于重力加速度和摩擦力的大小。

五、热学1.比热容: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内某物质对温度变化时所吸积的可用内能;2.蒸发:蒸发是指物质以气体的形式从固体或液体表面散发出去的过程;3.过热:过热是指当温度超过物质的融化点时的状态;4.热量传递:热量传递是指物体在热源和热容之间传递热量的过程;5.恒定温度:恒定温度是指物体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并随热量传递而不断平衡温度。

九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概览(最新最全)

九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概览(最新最全)

九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概览(最新最全)1. 物理基础知识- 物理量与单位:力、功、能、压强等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

- 物理量的测量:直接与间接测量、准确度与精确度等测量相关概念。

- 物理规律与物理模型:物理规律、物理模型及其关系。

2. 运动- 矢量与标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与标量的区别与性质。

-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基本运动形式。

- 抛体运动: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等抛体运动的特点与规律。

- 圆周运动:半径、周长、弧长等圆周运动相关概念。

3. 力与运动-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合成与分解。

-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力学的基本规律。

- 惯性与质量:惯性与质量的概念与关系。

- 摩擦力:静摩擦力、动摩擦力等与摩擦力相关的概念与公式。

4. 能量与能量转换- 功与能量:功的定义与计算、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等相关概念。

- 功率与效率:功率的定义与计算、效率的计算与应用等相关概念。

- 机械能与动能:机械能的定义与计算、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等相关概念与公式。

- 弹性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计算、弹簧的特性与应用等相关知识。

5. 压强与浮力- 压强:压强的定义与计算、压强的应用与实例等相关概念。

- 浮力与浮力原理:浮力的产生与大小、浮力原理的应用等相关概念与实验。

- 原子与分子:原子结构、分子运动等与原子分子相关的基本知识。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根据具体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学习和理解,并配合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与应用。

享受探索物理世界的乐趣吧!。

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书知识点一、机械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二、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三、热机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

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机的种类有很多,如蒸汽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

内燃机是现代常用的热机,它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内燃机的能量转化:内燃机的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带动飞轮转动做功;最后通过排气冲程将废气排出。

四、火箭火箭是利用火箭发动机喷射气雾或燃气使自身飞行的一种机器。

火箭发动机是利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巨大推力来工作的。

火箭的种类有很多,如卫星火箭、探测火箭、气象火箭等。

火箭发射时,发射台下面有一个大水池,火箭升空时,喷火口喷出高温火焰,使水池里的水汽化成水蒸气,就是利用这些水蒸气来降温,保护发射台。

五、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变化。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是常见的物态变化。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具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吸热和放热情况正好相反。

水在0℃以下结成冰的现象叫做结冰,在100℃以上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六、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