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祖国未来-课件
第十一课展望祖国未来
![第十一课展望祖国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90093a2d192e45361066f53b.png)
P125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人与人、人与社 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P125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重要特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P129五、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什么样的小 康?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 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 康水平。
漫画一:缺一不可 漫画二:请客 ( l )观点提炼:上述两幅 漫画分别说明了什么? ( 2 )我思我悟:你是如 何理解漫画一中“四位一 体,缺一不可”的? ( 3 )我的建议:要实现 “四位一体”的目标,请 你为当地政府提几条合理 化建议。 ( 4 )明理践行:结合漫 画二谈谈你准备如何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
一、现阶段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P12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P141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P13421世纪中叶,我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平。
P125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是什么? (1 )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 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条件。 ( 2 )进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 就,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裕安康,但同 时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十分复杂,资 源、能源越来越紧张,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 益突出,统筹兼顾各个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我们需 要一种新的观念,一方面注重经济发展,另~方面注 重社会和谐。
八、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或意义?(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或意义)
1、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构 建和谐社会) 3、有利于树立科学发展观 4、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九年级政治 第四单元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北师大版
![九年级政治 第四单元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46882b0740be1e650e9a74.png)
4、为实现“全面小康”,青少年该怎么做?
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创新, 努力学习,掌握本领,立志成才,为实现全面 小康而奋斗。
我们的“传家宝”——艰苦奋斗
开发南泥湾
开挖红旗渠
开发大庆油田
抗震救灾
5、青少年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⑴学习上: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迎难而上,发挥才智; ⑵生活上: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热爱 劳动,不奢侈、不高消费,爱惜 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⑶思想境界上: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第2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什么是“三步走”战略?
中共党的十三大与“三步走”战 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 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 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而 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人民生活将更 加殷实、宽裕。全面小康,人们除了注重物质生 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 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也即追求物质、 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全面小康, 将意味着局部贫困的消除和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缩小 。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 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 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 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喇叭裤
假领子
黑布鞋
变色墨镜
(1979—1989) 80年代中国:西装大热 服装进入时装时代
英挺的西装
第十一课展望祖国未来
![第十一课展望祖国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914d163883c4bb4cf7ecd1ea.png)
这反映了人们怎样的社会追求,请用一个字概括?
共 创 和谐伟业
共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构建和谐社会具备的良好条件? P125
构建和谐社会要促进哪几方面的 和谐?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恩格尔 生活发展阶 系数 段 >59% 贫 困 50%— 温 饱 59% 30%— 富裕 40% 30%以 最富裕 下
2010年
不全面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
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 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城乡差距 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地区、城乡、
不同群体收入和生活水平有差距
贫富差距 教育问题
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总体上小 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 展很不平衡的小康。P129
针对上面这些问题,在党的十六大报告 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到2020 年),集中力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 斗目标。
21世纪头20年的目标:P130
全面 建设 小康 社会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小康水平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 发展史上的一个 新的里程碑 。P129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 意是有饭吃、有房住。 小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 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
1979年12月6日,邓 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 平正芳。谈话中提出, 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 实现小康。
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我们还需要一种 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为什么需要 这种精神?
艰苦奋斗精神
九年级政治 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第3站实现民族复兴课件 北师大
![九年级政治 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第3站实现民族复兴课件 北师大](https://img.taocdn.com/s3/m/2ab632d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e.png)
的综合素质。 (4)、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有国际
视野,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勇担民族复兴的崇 高使命(为^……做贡献)。
……
1、为什么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程经历 了哪两个复兴的时间与目标是?
4、重要战略机遇期指的是?理由?
5、我们应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放飞你的想象,畅想民族复兴后伟大祖国 的美丽图景。(填写-P135)
1、经济方面:⑴、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⑵、家庭财产普遍增多。
2、政治方面:⑴、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⑵、社会秩序更加良好。
(6)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7)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8)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
5 我们应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
5(2)青少年应如何肩负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 (万能)
(1)、树立崇高远大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
• (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夙愿与梦
想。它是(
)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 ②、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
• ③、与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
• ④、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 C、 ① ② ④
D、 ① ② ③ ④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怎么做)
1 是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 2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十一课 展望祖国未来 实现民族复兴课件 北师大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十一课 展望祖国未来 实现民族复兴课件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5dcad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2.png)
第12集 大道行思(结篇)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道路上。拥有广袤土地、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 的中国,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而 这一过程也正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社会,影响着 世界格局。近代以来160多年的追赶,让世界 再次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大国崛起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思考?
⑴重视科学和教育; ⑵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 ⑶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 ⑷重视体制的创新; ⑸善于开拓国际市场; ⑹反对霸权主义,建立永久和平、共同 繁荣的和谐世界等。
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虎门销烟》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五四运动》
核心知识
1、放飞你的想象,畅想民族复兴后伟大祖国 的美丽图景。
填写P135各抒己见
2、为什么说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 略 机遇期”?
答案见P135
3、中国应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民族 复兴?
⑴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⑵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⑸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战争》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
实现民族复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目标。
⑴⑵
⑶
⑷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20年
温饱 ⑴
总体小康 ⑵
全面小康 ⑶
21世纪中叶
民族复兴 ⑷
活动平台
60年生活的变迁
衣
VS
食
北师大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课件第11课 展望祖国未来第3站 实现民族复兴
![北师大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课件第11课 展望祖国未来第3站 实现民族复兴](https://img.taocdn.com/s3/m/63622748f01dc281e53af0d0.png)
华民族的历史上错过了三次发展的机遇,或者说错过了三次科技
革命的机遇。正在全球兴起的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各 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改 革、开放等只是我国抓住机遇、
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可见,战略机遇是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
球化。
2.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一往无前地引领着中 华民族踏上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 的发展已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请把下列对应内容连线,并简 要说说你的依据。比一比,看哪组连得又好又快。
党中央决策设立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
事”,这让你感受到了我们青少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讨论分享 1.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抓住千载难逢的 战略机遇。这个难得的机遇是什么?有同学认为是本世纪头20 年的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也有同学认为是我国继续实 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民族复兴的机遇是什么?请你发表一 下自己的看法。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机遇是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中
第4单元
第3站
实现共同理想
实现民族复兴
第11课 展望祖国未来
1.懂得复兴梦是民族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能说出两个百年目标的具体内容。 3.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念,增强民族 自豪感。
2017年4月1日,关于国家设立雄安新区的新闻,刷爆 朋友圈,成为最热新闻。这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 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 计、国家大事。
依据略。
★知识小结
将下列结构图补充完整,用心整理一下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 获哦!
★误区警示 误区:实现民族复兴的标志是我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剖析: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 不是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而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优品课件之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
![优品课件之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7409ff67be1e650e52ea9936.png)
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第1站构建和谐社会教师寄语:进入新世纪,我们的祖国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这个宏伟的目标而奋斗。
备课时间:主备人:张晓燕审阅人:李雪英总课时:年级: 姓名: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 1、和谐社会的含义和内容 2、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3、怎样构建和谐社会学习重点: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国人民的伟大任务学习难点:全面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学法指导:(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第一课时:一、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很棒的!) 1、进入新世纪,我们的祖国开始了和的征程。
2、社会的发展需要。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的社会条件。
3、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的和谐。
4、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的社会。
5、、人人共享;,人人有责。
我们每个公民,既是和谐社会交响乐的,也是和。
只要我们人人负起责任,从做起,从做起,就能够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课堂探究二、自主学习(我自信,我参与)1、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是什么? 3、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4、列举我们身边的不和谐现象?5、谈谈为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6、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什么7、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建议(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统一起来,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合作研究:(比一比,看哪个组完成的又好又快)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某校开展“建设和谐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几种活动形式。
展望祖国未来 PPT课件
![展望祖国未来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4aa380844769eae109ed23.png)
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小康社会” 又是怎样的呢?
•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 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 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 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知识运用
制约农民朋友“全面奔小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人口问题 农民数量过多
农村人口素质低
资源问题: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
请你为农民朋友“全面奔小康”出些 “金点子”。
(1)艰苦奋斗是一种斗争 精神,即不怕艰难困苦, 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
( 2)艰苦奋斗是一种 创业精神,即在与艰 难困苦作斗争中,奋 发向上,锐意进取, 辛勤创业。
•
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 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人均 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我国 2002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1000美元,排名 世界第140位。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党的十二大使用“小康”概念,把他作为
主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
• 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左右,农村
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左右,这标志着全国人民总体上实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 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村贫困人口,城市中还有最低生活保障人口1930万。
热爱祖国,展望未来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主题班会
![热爱祖国,展望未来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4fbef10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f.png)
什么是爱国
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 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的太 阳,期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 我们正处于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龄阶段,应该努力拼搏, 艰苦奋斗,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新时代的青年是中 国未来的中流砥柱,我们应该厚植爱国主义精神,争做新时 代楷模。
努力学习
怎么做?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爱国第四步,简单两个字——学习。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往 大了说是让自己成为国家建设所需的人才,往小了说是让自己成 为支撑家庭发展的关键。
什么是爱国
我们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兼顾爱国之情与报国 之行,刻苦学习,锤炼自己,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报效祖 国的行动动力。成才是青年人的追求和渴望,也是祖国和时 代的需要与呼唤,只有科学地确立成才的目标和方向,才能 做一个祖国实现现代化需要的人才。
开学班会: 热爱祖国,展望未来
教育主题班会
祖国在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讲话”中指出:“一个人不爱 国,甚至欺骗祖国、背叛祖国,那 是在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都是很
丢脸的,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我的烦恼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
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
1.我们应该怎样做?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爱国主义不仅体现 在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之中,更体现在报效 祖国的实际行动之中。
中山先生说, 做人最大的事情, “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
怎么做?
1.“人民如果不教育历史,就不会有未来。”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来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 国的未来。不知史无以图未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远观海内 外,大概也就独数一家。这悠长的历史长河里,有许多辉煌与璀璨, 也曾有许多糟粕与不堪,不论屈辱,还是荣耀,我们都要铭记。
4.11展望祖国未来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3.ppt
![4.11展望祖国未来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3.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58f3dbd5bbfd0a795673b3.png)
③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 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奢侈消费太不应该 。 ④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发扬的艰苦奋斗精 神相违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胡锦涛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 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理 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支撑的国家, 是难以发展进步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 B
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总:六个“更加”: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生活 (繁荣) (和谐) (殷实) (发展) (健全) (进步)
经济建设目标 (物质文明建设)
分:具体内容
政治建设目标 (政治文明建设) 文化建设目标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文明建设) 生态建设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
__
3、大众网2009年9月27日讯:人均收入不及美国 1/4的中国,在奢侈品消费额上却超过美国,并极 有可能在1-2年内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 品消费国。对此,你认为下列评价正确的是(B)
__ __ ①这应该成为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 ②这说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__ __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得到根本解决 。
__
__
__ __
2、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最 关键的目标是(A) A 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 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B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和社会公平正义。 C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 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D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 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 费方式。
《展望祖国未来》课件3
![《展望祖国未来》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42ba7db76bec0975f565e21e.png)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步走”战略、 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zxxkw
2001年
2020年
21世纪中叶 (共同理想实现)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 我国达到中等国家水平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大意 是有饭吃、有房住。 小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 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
1979年12月6日, 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 大平正芳。谈话中提 出,中国本世纪的目 标是实现小康。
表:从人口看我国达到的小康水平 状况
未达温饱和 小康的人数
2000年全国基 本达到小康水 平的人数 74.84%
12.34% 12.82%
接近小康水平 的人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科教更加进步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
谢 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受惠。 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 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 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 命。
请你辨析
有的同学说,只要坚持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就能建成全面小康社 会。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 理由。
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 胜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第一、二 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完成,实现了人民 生活总体上的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制 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中学学科网
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 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
![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10ffe2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2.png)
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引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发展与未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祖国不断发展壮大,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从经济、教育、科技和环境四个方面来展望祖国未来的发展。
经济展望祖国的经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未来,我相信祖国将继续增强其经济实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祖国的经济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制造将继续走向世界,中国的品牌将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
失业率将进一步下降,收入水平将稳步增长。
这将进一步推动内需,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教育展望教育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关键。
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重视。
更多的资源将被用于改善学校和教育设施,提高教师的培训和职业素质。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方式也将发生改变。
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将逐渐普及,为广大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方式。
教育的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科技展望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未来的中国,我相信科技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这些科技的发展将带来生产力的提升和生活的便利。
另外,祖国也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大量的经费将投入到科研领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科技创新。
中国的科技领域将成为世界的创新引擎。
环境展望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而祖国也在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将被开发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同时,更加严格的环境监管将确保企业和个人遵守环境法规。
此外,环保意识的培养也将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未来的中国,人们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
结论展望祖国的未来,我们看到了经济的蓬勃发展、教育的提升、科技的创新和环境的改善。
九年级政治 第十一课《展望祖国未来》课件 北师大版 (3)
![九年级政治 第十一课《展望祖国未来》课件 北师大版 (3)](https://img.taocdn.com/s3/m/c321021d6edb6f1aff001f27.png)
山 区 落 后 的 教 育
珠江冬季遭遇水浮莲实属罕见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
1.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 问题依然十分复杂,资源、能源越来 越紧张,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矛盾日 益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难度 加大。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促进经济 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人与人、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什么?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社会。
这些话语,反映了人们怎样的社会追求? “和为贵”、“和而不同”—《论语》 “兼相爱”、—《墨子》 “爱无差等”—《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柏拉图:“公正即和谐”
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 最高境界: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 人的多样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 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的自 由个性充分发展。
各抒己见:
1.当前社会存在哪 些不和谐现象?
老酸奶、果冻含有工业明胶,通过破旧的皮鞋, 皮革进行明胶的提纯,这种提纯后的工业明胶, 有大量的致癌物,于身体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毒胶囊
金属铬超标-毒胶囊,用工业 明胶,制造药用 胶囊,
毒玩具
广东省汕 头市澄海 区玩具制 造业用二 次废料, 包括医疗 废物在内 的塑料垃 圾作为原 料生产玩 具。
三.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我们身边的和 谐氛围做起
活动:创建和谐校园,从我做起。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内容:
(1)请你调查:我校存在哪些不和谐现象? (提示:从学习、生活、卫生环境、公物、 语言等方面)
(2)请你行动:创建和谐校园,你今后会怎 么做?
展望祖国未来PPT教学课件
![展望祖国未来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3be1a84431b90d6c85c7de.png)
交流:
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 产力。
• 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 盾
• 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 才能达到共同富裕 • 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情感升华:
• 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热爱中国共产党 • 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 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 要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关键的 目标是什么?
全面小康的特征:
• 较高水平的小康,共同富裕的小康和精神 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 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 文明协调发展的全面的小康。
较高水平 共同富裕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 生态文明
请问你心目中的小康又是怎样的呢?
石灰岩、白云岩等。
3.喀斯特作用的本质
溶蚀作用
CO2+H2O+CaCO3==Ca(HCO3)2 淀积作用
Ca(HCO3)2==CO2↑+H2O+CaCO3↓
4、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
1、岩石的可溶性: 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
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
2、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
看下面图画你感受到了什么?
一、感受小康
1、我们可以感受到:
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取得 了阶段性胜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 到了小康水平。
⑵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家上了三个 大台阶:国家的经济总量、综合国力、 人民的生活水平(成就)
2.那么是什么原因带来了小 康?
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 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 产力,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 就。
第11课 展望祖国未来
![第11课 展望祖国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676c338d910ef12d2bf9e767.png)
一、欣赏歌曲:《苔》在欣赏歌曲的同时, 展示部分同学的理想及部分学校的校门!让 全班同学产生共鸣!
厦 门 大 学
二、畅谈理想: (主持人进行现场采访男、女同学若干名)
三、小品《二十年以后的畅想》
内容提示:小云的理想是当老师;小涵的理 想是当作家;小鑫的理想是当军人;小东的 理想是研究生;小平的理想是当企业家;经 过努力他们的愿望有的实现了,有的却因种 种原因并未实现、、、、、、 。20年后的 教师节,他们一起来到老师家做 客、、、、、、)
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能追隋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 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和自己的理想而行,则定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 地。”这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说得有敢于吃苦,敢于战胜困难的精神。也许我 们每一位同学都有着色彩斑斓的理想,但有人努力了奋斗了楔而不舍地 追求了,就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有些人,遇到困难退却了碰到艰苦 退缩了,那么他那美丽的理想也就破灭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贫困的生活, 艰苦的条件,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磨砺人才的礁石,多少伟大的人物 都是在与贫困作韧性的搏斗中取得成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 苦寒来“,要想实现理想,获得科学知识,必须要有不懈努力的奋斗精 神。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希望,让我们把疑难当做获得知识的向导,把挫 折当做通向成功的桥梁,为了理想,我们坚定地走向未来。
让我们划起勤奋多思的小舟吧,扬着理想的风帆,愿我们都能到达理想 的彼岸!
五、小组唱《最初的梦想》
六、全体同学大声宣誓
我们愿用必胜的信念投入初三! 我们愿用全部的精力倾注初三! 我们愿用坚定的毅力战胜初三! 我们能行!我们一定行! 我们能行!我们一定行! 我们坚信理想会因奋斗而美丽! 我们坚信成功属于九(9)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
D、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明显增强。
3、目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部分 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能源消
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就业矛盾比较突出;
老百姓还存在“看病贵,看病难,上学难”等 问题说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 明:____不_全__面_的__、__发_展__很_不__平__衡_的__。___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82021/2/282021/2/28Feb-2128-Feb-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2/28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8日星期 日2021/2/282021/2/282021/2/28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2/282021/2/28Februar y 28, 2021
学 习 中
跑步中
小结:
一、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三步走”
※二、我国目前的小康生活的状况:低水平的、不全 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关键的是, 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
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 四、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还需
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练一练:
1、进入21世纪,我国已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
的 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的生活水平。
(B)
A、从贫困进入温饱
B、从温饱进入小康
C、从小康进入富裕
D、从富裕进入富有
2、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
A、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 D
B、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3)艰苦奋斗是一 种献身精神,即为国 家和人民利益乐于奉 献、勇于献身。
我们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 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 合理的物质生活,而是要大力提倡艰苦 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的精神,发扬与广大人民群众共甘苦的 优良品德。
• 要在同各种各样的困难作斗争中自觉进行磨练, 把艰难、困苦、挫折、失败、逆境都当作培养 自己艰苦奋斗精神的磨刀石。
1999年 780
32030 31910 24150 20140 5020
• 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但教 育、文化等生活方面的水平还不高,农村 教育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还 没有普遍得到满足。
•
不全面
发展不平衡
按上世纪中叶国家计委会同统计局和农业部制 定的小康基本标准衡量,目前小康的实现程度到
低水平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单位:美元)
中国 日本 美国 新加坡 加拿大 世界平均
1980年 220
10390 13030 4860 11150 2540
1990年 320
26400 23560 11730 19800 4090
1995年 520
39720 28150 23060 19880 5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4:54:07 PM
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小康社会” 又是怎样的呢?
•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 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 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 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
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
•
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 还比较低。 按照世界银行1999年提出的标准,人均 GDP在756至2995美元之间为中低收入国家。我国 2002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1000美元,排名 世界第140位。
知识运用
制约农民朋友“全面奔小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人口问题 农民数量过多
农村人口素质低
资源问题: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环境问题
生态破坏
请你为农民朋友“全面奔小康”出些 “金点子”。
(1)艰苦奋斗是一种斗争 精神,即不怕艰难困苦, 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
( 2)艰苦奋斗是一种 创业精神,即在与艰 难困苦作斗争中,奋 发向上,锐意进取, 辛勤创业。
2000年虽已达到95.6%,但从地域看,除去市辖区 外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还有22个,
居于温饱和小康的占63.2%,居于小康和比较富裕
的占13.7%,比较富裕的仅占0.3%。另外,从人 口来看,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占74.8%,但还有一 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到去年底,全国有2800万农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
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使用“小康”概念,把他作为
主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
• 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左右,农村
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左右,这标志着全国人民总体上实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 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最关键的是,力争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 力明显增强。
• 远景目标是: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要在本 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 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 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 生活更加殷实。
村贫困人口,城市中还有最低生活保障人口1930万。
二、我国目前的小康生活的状况
• 从上面资料看出,我国人民生活已经达到 了总体小康水平
• 但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 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 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 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 加殷实。
靓起来的服饰、快起来的通讯方式、高起 来的文化程度、大起来的住房面积、好起 来的交通工具-------请你任选一个主题给同学们讲讲有关变化 的表现,并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中国人民生活的两大历史性跨越
由贫困→温饱,温饱→小康
“小康”的由来与发展
● 小 康 一 词 出 自 中 国 古 代 典 籍 《 诗 ·大 雅 ·民 劳 》 中 曰 :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 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这里的小康是指一 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 足。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一、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三步走”
•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
•
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