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4年级语文 上册 古诗词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Chūsài hú zi jié chū guǐ xióng二、用“√”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人未还(hái huán)飞将(jiāng jiàng)在生当(dān g dàng)作人杰死亦为(wéi wèi)鬼雄不教(jiāo jiào)胡马度(dù duó)阴山三、选择正确答案。
1.《出塞》是一首()。
A.山中田园诗B.赠友送别诗C.边塞诗2.王昌龄是()代诗人。
A.宋B.唐C.清3.下面的诗是王昌龄所作的是()。
A.《清明》B.《回乡偶书》C.《从军行》4.《凉州词》是一首()。
A.送别诗B.边塞诗C.赠友送别诗5. “度”的意思是()。
A.越过B.度过C.过度四、先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的意思。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__________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沙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回答问题:《夏日绝句》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六、课文整体梳理。
1.《古诗三首》其中《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
这是一首著名的_____________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愿望。
2.《凉州词》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_____________,对死亡并不畏缩,_____________ 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3.《夏日绝句》_____________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丝绸之路,东起______,往西一直延伸到______。
(2)看到小孩在剥蓬蓬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清平乐·村居》中的“______,______”这句词。
(3)“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出______自代诗人______写的《______》。
(4)我们每个人都应自强,正如《周易》中所说:“______”。
2.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对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驶来。
(2)洞庭湖的波光和秋天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3. 补充句子。
(1)______,后不见来者。
(2)______,江清月近人。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
(4)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
(5)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
4. 课外阅读。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诗中的动物有______和______。
(2)这首诗描写了(季节)的美丽景色。
(3)诗中哪一句概括地描写了景色?5. 按原文填空。
(1)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2)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3)______,种德者必养其心。
(4)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
(5)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______,______。
(6)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__。
6. 阅读直通车。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青螺”指的是( )(3)这首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 )(4)读完这首诗,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7. 读诗歌,回答问题。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请翻译整首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理解句子意思。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2. 按照求填空。
独坐敬亭山众鸟________,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亭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众鸟____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敬亭山。
(2)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_____。
(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
3. 按要求填空。
(1)______,沙暖睡鸳鸯。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
(3)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4)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
(5)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6)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7)兔不可复得,______。
(8)雅人四好:______(9)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4. 课内阅读。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写的是_______。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_______,“斜”字与“上”字_______,写出了_______的山势。
()(2)“白云深处有人家”,写_______,写_______。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_______”,—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有白云缭绕,说明山_______。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_______: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3)“停车坐爱枫林晚”表达的情感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_______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词牌名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词牌名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
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3)词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 读一读,回答问题。
(填序号)太阳朝我笑,鸟儿喳喳叫。
我是小学生,背上新书包。
唱歌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我们上学要做到______ 。
①笑②叫③不迟到3. 将下面的古文改写成现代文,注意语言要通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孔子家禽。
”4. 课外阅读。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5. 读一读,完成练习。
小白兔一二三四五。
五只小白兔。
长耳朵,红眼睛,一蹦一跳学跑步,比比看谁跑第一,奖它一根胡萝卜。
(1)一共有几只小白兔?()。
一二三四五(2)把描写小白兔样子的句子画上横线。
(3)谁跑了第一,会得到()(填序号)6.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相煎何太急?”句出自曹植《______》。
(2)明日复明日,明日______。
我生______,万事______。
(3)“我以______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去”的意思是:______。
(4)____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______。
(5)去的______,米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______呢?2. 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1)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
(2)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3)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
(4)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5)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6)______,春风不改旧时波。
3. 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古诗中有不同的心情,我喜欢陶渊明的“______,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宁静;喜欢王维的“人闲桂花落,______。
”的空灵与静谧;喜欢“青箬笠,绿蓑衣,______。
”的闲适与从容;更喜欢“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天真与可爱。
(2)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那一声声______的跳动,给我极大的______,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当朋友取得优异成绩时,我可以用歇后语“______——一枝独秀”来赞美他。
(4)与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______,______。
”自己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别人。
(5)《桂林山水》一文以名句“______”开头,以诗句“______,______。
”结尾,与开头相互照应。
4. 古诗名言积累。
(1)莫等闲,______(2)最喜小儿亡赖,______(3)天行健,______(4)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5)______,不脱蓑衣卧月明。
5. 看图片写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6. 快乐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学四年级语⽂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部编版⼩学四年级语⽂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课后作业及答案1.巧填同⾳字。
mù()⾊羡() tí()⽬()问yuán ()故()来 fēng ⼭()()利lú()⼭⾹()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
(1)瑟.(shè sè)瑟的秋风吹拂着树林,仿佛吟.(yín yǐng)唱着对秋的赞歌。
(2)敌⼈已经输.(shū sū)了,只能举⼿投降.(xiáng jiàng)。
3.字词理解。
(1)“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
题⽬告诉我们,这⾸诗是写在上⾯的。
(2)“暮江吟”中“吟”是指。
题⽬告诉我们,写这⾸诗的时间是,地点是。
4.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道残阳铺⽔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①“残阳”是指西沉的太阳,傍晚时分的太阳还叫作。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太阳落⼭的⼀项的是()。
A.旭⽇东升B.⽇薄西⼭C.残阳如⾎D.落⽇余晖②理解诗句,下列说法错误的⼀项是()。
A.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乎是贴着地⾯照射过来的,所以“铺”字⽤得准确、形象B.“铺”字表现出了秋天⼣阳的柔和与江⾯的平静,给⼈以安闲、舒适之感C.诗⼈抓住了⼣阳下的江⾯呈现的两种颜⾊,表现出江⾯微波粼粼的绚烂景象D.天⽓晴朗⽆风,江⽔缓缓流动,江⾯皱起细⼩的波纹。
受残阳照射的江⽔呈现⼀⽚青绿⾊,未受残阳照射的江⽔呈现出红⾊(2)不识庐⼭真⾯⽬,只缘⾝在此⼭中。
①“识”的意思是,“缘”的意思是。
我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个道理,可以⽤俗语概括为()。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B.兼听则明,偏信则暗C.⽿听为虚,眼见为实③这两句诗给我们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就可以推断出其他⽅⾯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度观察,多⽅⾯调查,抓住主要的⽅⾯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观察、多⽅⾯调查,⼜要亲⾝去体验、去分析5.读古诗,完成练习。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1. 课外拓展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____(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2. 为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 读诗歌《早发白帝城》,回答问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请解释整首诗的大意。
(2)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轻”字体现了什么?4. 背一背,填一填。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3)______无闲田,______犹饿死。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①题:______②缘:______③不识:_____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6. 祖国的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诗人的足迹,下面的诗句分别描写的是哪里的风光呢?请写出地名。
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山)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______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______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三首课时练一、积累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 yín shītímù cè miàn lú shā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yǒu yuán jiànɡluò fèi lìwén zhānɡshān fēnɡ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查字典填空。
(1)如果不认识“瑟”字,可以用________查字法来查字典,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在“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的意思是________(①发抖②青绿色)。
(填序号)(2)“缘”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在“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________,在“无缘无故”中“缘”的意思是________3.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________②题西林壁题:________③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________④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________4.解释画线的字。
题西林壁题:________。
西林:________。
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________。
5.读句子,完成练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逊”的意思是________,和句中的“ ________”意思相近。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2)这两句诗能让我们想起一句俗语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C.只知其一,不知其二D.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6.读句子,完成练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可怜”的意思是________,请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2)后一句诗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随堂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随堂练习及答案【积累运用】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是哪一项?()A.出塞.(sài)B.长征.(zhēng)C.琵琶.(bá)D.人杰.(jié)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是哪一项?()A.秦朝B.鬼雄C.项羽D.崔促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赞颂的是哪位英雄?()A.刘邦B.项羽C.李广D.曹操4.“欲饮琵琶马上催”中的“欲”意思是()。
A.想要B.将要C.还要D.只要二、把诗句补充完整。
1.秦时明月汉时关,。
2.至今思项羽,。
三、把《凉州词》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这首诗的作者和朝代是()。
A.王昌龄(唐)B.王翰(唐)C.李清照(宋)D.白居易(唐)2.这首诗属于()。
A.送别诗B.边塞诗C.写景诗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诗的意思是()。
A.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都能平安归来。
B.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总能能平安归来。
C.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很多能平安归来。
D.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4.这首诗主要描写了的场面,表达了将士们的情怀。
【阅读理解】四、阅读《塞下曲六首(其一)》,按要求作答。
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中的“楼兰”指的是()A.唐朝时的一个人名。
B.唐朝时的一个楼台。
C.西汉时的一个地名。
D.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
2.“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句诗的意思是()A.只愿用腰下悬挂的宝剑,为君王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B.只能用腰下悬挂的宝剑,为君王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C.只有用腰下悬挂的宝剑,才能为君王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丝绸之路,东起______,往西一直延伸到______。
(2)看到小孩在剥蓬蓬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清平乐·村居》中的“______,______”这句词。
(3)“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出______自代诗人______写的《______》。
(4)我们每个人都应自强,正如《周易》中所说:“______”。
2.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对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驶来。
(2)洞庭湖的波光和秋天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3. 补充句子。
(1)______,后不见来者。
(2)______,江清月近人。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
(4)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
(5)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
4. 课外阅读。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诗中的动物有______和______。
(2)这首诗描写了(季节)的美丽景色。
(3)诗中哪一句概括地描写了景色?5. 按原文填空。
(1)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2)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3)______,种德者必养其心。
(4)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
(5)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______,______。
(6)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__。
6. 阅读直通车。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中的“青螺”指的是( )(3)这首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 )(4)读完这首诗,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7. 读诗歌,回答问题。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请翻译整首诗。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练习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9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 sè yín shī tí mù cè miàn lú shān()()()()()yǒu yuán jiànɡ luò fèi lì wén zhānɡ shān fēnɡ()()()()()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可怜..九月初三夜。
可怜:2.题.西林壁题:3.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4.梅雪争春未肯降.。
降:三、按古诗的内容重新排列诗句。
①可怜九月初三夜①雪却逊梅一段香②一道残阳铺水中②梅雪争春未肯降③露似真珠月似弓③梅须逊雪三分白④半江瑟瑟半江红④骚人阁笔费评章排序:排序:四、选择合适的答案。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五、用诗句回答问题。
1.“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
2.《暮江吟》一诗中含有比喻的诗句是:。
3.《雪梅》一诗中“雪”和“梅”对比的诗句是:,。
第二课时一、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一组词语是()。
A. 降.落伞(xiánɡ)阁.楼(ɡé)B.萧瑟.(shè)投降.(xiánɡ)C.骚.客(shāo)文章.(zhānɡ)D.谦逊.(xùn)浪费.(fèi)二、选字组成词语。
暮墓()地()色吟怜可()()诵提题问()()高峰锋烽()火雷()山()三、读句子,在括号里写出同音字。
lú ()舍周围生长着很多()苇。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选一选。
1.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下列对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B.《凉州词》通过写边塞的将士们出征前的一处开怀畅饮,反映了将士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爽气概。
C.《夏日绝句》中的后两句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
D.这三首诗都是边塞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的批判和深深的爱国之情。
3.下面哪两句诗表达出对守关将士的同情?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下面哪首诗描写的是“龙城将军”李广英勇善战?()A.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B.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C.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5.下列现代诗句中,不是拟人句的一项是()。
A.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B.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C.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D.白云霸占了半个天二、填一填。
1.“暮江吟”中“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告诉我们,写这首诗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____________。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写在______________上面的。
3.“征”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画。
“征”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远行;②用武力制裁;③寻求,渴望得到;④由国家召集或收用。
“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征”应取解释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含答案)

7.阅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地来,
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
(1)默写古诗。
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
(2)“萧萧”是指______;“促织”是指______。
(3)这首诗描述了诗人______(时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10.默写《元日》,回答问题。
元日
[宋]王安石
______,______。
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是指______这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中国人会有______、______这些传统习俗。
11.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
(3)“______,______”这是杜牧对深秋美景的赞叹;徜徉在中华灿烂的文化中,”一些古今贤文给我以人生启迪,如:满招______,______。告诉我不能______。
(4)《夏日绝句》中作者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人生观的写照。诗中的“人杰”指:______(谁),关于他的成语故事有______、______等。我还会默写她的另外一首词“常记______,______。兴尽晚回舟,______。争渡,争渡,______。”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类文阅读-21 古诗三首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类文阅读-21 古诗三首灭胡曲唐岑参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1.对“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中的“净”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叙说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十分安宁。
B.叙说消灭敌人的场景。
C.饱含着对胜利的喜悦。
D.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
2.3.4.概括全诗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B2.封将军新近消灭了胡人的主力,战士们和战马也都大口地喘着粗气。
3.叙事写景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4.这首诗主要写了战争过后,边塞平静时的生活情景。
塞下曲六首(其一)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中的“楼兰”指的是()A.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
B.唐朝时的一个楼台。
C.一个人名。
D.一个地名。
3.找出古代出征敲击钲、鼓的句子:。
4.这首诗第一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五月正值盛夏,为什么还会有雪有寒?5.你还知道李白其他的诗吗?把它们写下来吧。
【参考答案】1.A2.只愿用腰下悬挂的宝剑,为君王过关斩将,打败敌人。
3.晓战随金鼓4.因为李白所写的是塞下的五月,在常年被积雪覆盖的天山。
5.《将进酒》《静夜思》《望庐山瀑布》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为反问句)2.为了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向校园蔓延,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
(修改病句)3.3.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缩句)4.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我能使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5.最小的豌豆说:“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改为转述句)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只看见闪闪的______蓝蓝的______
(1)选一选,把选文补充完整。(填序号)
①船②星星③天
(2)“我”在船里看到了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3)我还会说:闪闪的______蓝蓝的______
24.阅读古诗,做练习。
(1)补充股市。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离离______,______一枯荣。
11.读一读,做一做。
十二月歌
正月新春舞龙灯,
二月郊外放风筝。
三月清明杨柳绿,
四月牡丹花正红。
五月端午赛龙舟,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牛郎会织女,
八月中秋桂花香。
九月登高过重阳,
十月满园橘子黄。
冬月大雪压青松,
腊月梅花傲冰霜。
(1)“冬月”是指______,“腊月”是指______。
A.农历十二月B.农历十一月
所见
【清】袁枚
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歌声振林樾。______,______。
(2)“_____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____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用诗句来填)
长耳朵,红眼睛,
一蹦一跳学跑步,比比看谁跑第一,奖它一根胡萝卜。
(1)一共有几只小白兔?()。
一二三四五
(2)把描写小白兔样子的句子画上横线。
(3)谁跑了第一,会得到()(填序号)
27.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登幽州台歌
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登幽州台歌》作者是,字伯玉,人称“初唐四杰”之一。()
(2)点明诗人登台感想,表达报国无门忧伤心绪的诗句是:()。
(3)从“______”这句诗可以看出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4)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5)发挥想象,把行人和牧童的对话写出来。
行人:______。
牧童:______。
3.解释划线词语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______独去闲:______。
意思:______。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色。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绝句》是______代大诗人______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既有“______”的视觉感受,又有“______的嗅觉体验;既有“______”的动态描摹,又有“______”的静态刻画,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好动人的春色图。
(3)诗中表现红军战士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发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的诗是______,______。
(5)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诗中写到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

(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写了什么?请选一选。
(填序号)前两句:______后两句:______
A.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
B.写深秋的凄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补充诗句。
采莲曲
[唐]王昌龄
______裁,
芙蓉______。
(2)我能从“______,______”的诗句中想象海通在溪边自由剥莲蓬的画面。
(3)当你的朋友面临困境,正悲观失望时,你会选择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名言。______,春天还会远吗?”来激励他。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刘禹锡笔下描写黄河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可以从:“______,”中找寻到杨氏子语言的机智幽默。
(2)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3.背一背,填一填,选一选。
解落______秋叶,能____________ ______花。
过江千______浪,入______万竿斜。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写______(风雨)的,是______(唐宋)代诗人______(李峤李白)写的。
24.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首句中的“和”,在诗中意思是( )
(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_______。()
(3)这首诗中第一句表现湖面的_________,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________,第三句写远望湖中_______的君山,第四句再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不教胡马度阴山( )
A.传授B.令,使C.指导
2.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诗题中的“题”是什么意思?( )
A.题目B.书写,题写C.吟诵D.想象
3.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描写的是哪处风景名胜?( )
A.苏州沧浪亭B.济南大明湖
C.青城山真武殿D.颐和园月波楼
二、连线题
4.将下列作品和与其对应的作者和诗句连线。
《题西林壁》 白居易 不识庐山真面目
《雪梅》 苏轼 一道残阳铺水中
《暮江吟》 卢鉞 梅雪争春未肯降
三、诗词曲鉴赏
课内阅读。
雪梅
卢鉞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请你写一段描述梅或雪的文字,把事物的特点描述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只缘身在此山中。
9.将古诗补充完整。
10.本诗的作者是__代的______。题目中的“题”的意思_____,题目告诉我们,诗是写在_______上的。
11.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古诗后两句的意思用俗语概括就是“当局者迷,__________。”
13.请你再写出一联描写山的诗句。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21.《古诗三首》测试题(含答案)

新部编版四语上标准化试题+课内阅读(附答案)(标准化试题内容与本课所编知识点梳理同步)21.古诗三首一、标准化试题:1.读拼音写字词。
chū sài qín cháo cháng zhēng cuīcùhēzuì()()()()()jié chūguǐ xióng luòxiàxiàng yǔhú zi()()()()()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边塞.(sài shài)人未还.(huán hái )还.来就菊花(hái huán)征.战(zhēn zhēng)教.课(jiāo jiào)不教.(jiāo jiào)胡马度.(dù duó)阴山催.促(cuī chuī)将.军(jiānɡjiànɡ)但使龙城飞将.(jiāng jiàng)在杰.出(jié jéi)生当.作人杰(dāng dàng)死亦为.鬼雄(wéi wèi)3.龙城飞将指的是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代名将,被世人称为____________。
4.“阴山”指今天的____________境内,古代中国的边疆要塞。
5.《凉州词》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千古名句,前半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
6.《出塞》作者________是_____代诗人。
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两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诗中融抒情和议论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词期末复习含答案
01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练习题
1、苏轼评论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试结合本诗作简要的分析。
2、本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什么,试作简要的分析。
3、落笔先写“”,寂绝人迹,接着以“”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4、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说说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动”与“静”上的关系。
5、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与这首诗的意境不同
A.“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鸟鸣涧》)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过香积寺》)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春夜喜雨》)
D.“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题画》)
参考答案
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天天文学社
1.前两句虽不见空山中有他人,但不见人中感受到有人的活动,同时“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林的幽静。
后两句写光返深林,复照青苔,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
两者结合,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
2.本诗的艺术手法是反衬,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是“幽寂”,前两句,诗人写山中“不见人”,山只是一座“空”山,接着一声“人语响”,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
同样,后两句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写“青苔上”的“幽”景。
但他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的漆黑,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之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幽处自幽,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幽处就显得更幽了。
3.(空山但闻)
4. (前两句“静中有动”: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声回荡;后两句“动中有静”,描写光影流动,又充满寂静的感觉。
)
5.C
02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练习题
1、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赏析首句中“铺”的妙处。
3、请体会“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表达效果。
4、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蕴含着对大自然额喜悦、热爱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2.“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3.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
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4."可怜”意为可爱。
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
03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练习题
一、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题:西林:
只缘:不识:
横看:
二、读《题西林壁》,按要求填空。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代诗人。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
不同的角度,处在、、、不同位置观看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2.俗话说:“当事者迷。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参考答案
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天天文学社一、题:书写西林:西林寺只缘:只是因为
不识:不知道横看:正面看
二、宋苏轼横侧远近高低庐山在正面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
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形状、姿态是不同的。
三、C
04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练习题
1.这首诗一共写了()组对比,第一组是关于“”与“”谁是春的化身;第二组是关于梅与雪()的对比,第三组是关于梅与雪()的对比。
2.请说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的妙处。
3.这首诗后两句蕴含很深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
4.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咏雪或者咏梅的诗句。
参考答案
1.三;梅,雪;颜色;气味
2.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写出了二者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
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
3.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4.例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05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练习题
1、默写这首诗
2、解释下列字的意思深:长河
夜夜心:
翻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这首诗表达的感情?
参考答案
1.略
2.暗淡;银河;每天晚上寒心(伤心)
3.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4.全诗抒写孤寂凄冷之情,当然寄托着诗人寥落不偶的身世之感。
06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练习题
一、解释词语:但使
二、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三、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参考答案
一、只要
二、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三、“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该句运用互文手法,将秦汉两个时代联为一体,引发读者抚今
思昔,与下句联系起来,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07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练习题
一、“欲饮琵琶”中的“欲”意思是(),“夜光杯”是指()
二、“醉卧沙场君莫笑”,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样的精神面貌?
三、“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认为是悲伤语还是豪壮语?请说一说理由。
参考答案
一、将要
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天天文学社
用晶莹剔透的白玉做成的酒杯
三、表现了守边将士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是视死如归的勇气的精神面貌。
四、“古来征战几人回”,是豪壮语。
这两句是欢宴痛饮时的劝酒之语,意为: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莫笑,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所以这不是厌恶战争,哀叹生命的悲伤语,这里表现出来的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是视死如归的勇气。
08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词语
人杰:
鬼雄:
二、《夏日绝句》这首诗怀念项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三、
试分析《夏日绝句》的风格特色。
参考答案
一、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二、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三、诗人用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读来句有余味,篇有余意,使人与之共振。
09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练习题
一、《别董大》作者是()代诗人()这是一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二、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
三、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一、唐高适送别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
二、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三、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和赞美之情,鼓励朋友乐观豪迈,积极进取。
这两句诗气势雄壮,胸襟开阔,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是壮伟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