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4年级语文 上册 古诗词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古诗词期末复习含答案

01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练习题

1、苏轼评论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试结合本诗作简要的分析。

2、本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什么,试作简要的分析。

3、落笔先写“”,寂绝人迹,接着以“”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4、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说说前两句与后两句在“动”与“静”上的关系。

5、下面诗句中的哪一句与这首诗的意境不同

A.“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鸟鸣涧》)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D.“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题画》)

参考答案

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天天文学社

1.前两句虽不见空山中有他人,但不见人中感受到有人的活动,同时“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光返深林,复照青苔,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两者结合,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

2.本诗的艺术手法是反衬,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是“幽寂”,前两句,诗人写山中“不见人”,山只是一座“空”山,接着一声“人语响”,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同样,后两句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写“青苔上”的“幽”景。但他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的漆黑,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之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幽处自幽,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幽处就显得更幽了。

3.(空山但闻)

4. (前两句“静中有动”:空山寂寂,不见人影,却有说话声回荡;后两句“动中有静”,描写光影流动,又充满寂静的感觉。)

5.C

02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练习题

1、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赏析首句中“铺”的妙处。

3、请体会“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表达效果。

4、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1.蕴含着对大自然额喜悦、热爱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2.“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3.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4."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

03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练习题

一、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题:西林:

只缘:不识:

横看:

二、读《题西林壁》,按要求填空。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代诗人。前两句写了诗人从、

不同的角度,处在、、、不同位置观看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2.俗话说:“当事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参考答案

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天天文学社一、题:书写西林:西林寺只缘:只是因为

不识:不知道横看:正面看

二、宋苏轼横侧远近高低庐山在正面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形状、姿态是不同的。

三、C

04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练习题

1.这首诗一共写了()组对比,第一组是关于“”与“”谁是春的化身;第二组是关于梅与雪()的对比,第三组是关于梅与雪()的对比。

2.请说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的妙处。

3.这首诗后两句蕴含很深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

4.请写出连续的两句咏雪或者咏梅的诗句。

参考答案

1.三;梅,雪;颜色;气味

2.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写出了二者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的情态。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

3.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4.例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05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练习题

1、默写这首诗

2、解释下列字的意思深:长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