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章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章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2江西师大附中荣齐辉教学设计说明:本课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为情境,引导学生分别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通过观察、对比,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思考如何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实现消元,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通过丰富的例题和问题,使学生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并能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方程思想.(1)教材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之上学习的,它是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的有力工具,同时,二元一次方程组也是解决后续一些问题的基础,其解法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运算的工具,如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两条直线的交点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是要通过代入法和加减法把“二元”化归为“一元”,这也是解三元(多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通法.(2)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经历过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具备了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技能.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观察、对比、发现的学习程,具有了一定的发现式学习的经验和数学思考,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教学目标1.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的“消元思想”,“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3.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4.在列方程组的建模过程中,强化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消元思想和方程思想.难点:理解“二元”向“一元”的转化,掌握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课时设计四课时.教学策略本节课主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迁移、采用发现法、探究法、练习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问题1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你能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设胜x 场,负y 场.根据题意,得⎩⎨⎧=+=+16210y x y x ,教师引出本节课内容:这是我们在引言中探讨的问题,我们在上节课列出了方程组,并通过列表找公共解的方法得到了这个方程组的解⎩⎨⎧==46y x ,显然这样的方法需要一个个尝试,有些麻烦,不好操作,所以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究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师追问(1):这个实际问题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设胜x 场,则负)10(x -场.根据题意,得16)10(2=-+x x . 教师追问(2):对比方程和方程组,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师生活动: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认识方程组中的两个方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先求出一个未知数,再求出另一个未知数.教师总结: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程.【设计意图】用引言中的问题引入本节课内容,先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再列一元一次方程,对比方程和方程组,发现方程组的解法.二、探究新知问题2 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10 216 x y x y ⎧+=⎨+=⎩①②你能写出求x 的过程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由①,得x y -=10.③把③代入②,得16)10(2=-+x x .解得6=x【设计意图】通过解具体的方程明确消元的过程.教师追问:把③代入①可以吗?师生活动:学生把③代入①,观察结果.【设计意图】由于方程③是由方程①得到的,它只能代入方程②,不能代入方程①,让学生实际操作,得到恒等式,更好地认识这一点.问题3 怎样求y 的值?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把6=x 代入③,得4=y .教师追问(1):代入①或②可不可以?哪种方法更简便?师生活动:学生回答:代入③更简便.教师追问(2):你能写出这个方程组的解,并给出问题的答案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这个方程组的解是⎩⎨⎧==46y x ,这个队胜6场,负4场. 【设计意图】让学生考虑求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并思考如何让优化解法.问题4 你能总结出上述解法的基本步骤吗?其中,哪一步是最关键的步骤?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变、代、求、写,学生回答:“代入”是最关键的步骤,教师总结: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并明确关键步骤是“代入”,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问题5 是否有办法得到关于y 的一元一次方程?师生活动:学生具体操作.【设计意图】 让学生尝试不同的代入消元方法,并为后面学生选择简单的代入方法作铺垫.三、应用新知例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14833y x y x师生活动:学生写出用代入法解这个方程组的过程,教师巡视,个别点拨.【设计意图】使学生熟悉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巩固新知.四、加深认识练习 用代入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1)⎩⎨⎧=+=+15253t s t s (2)⎩⎨⎧=-=+33651643y x y x 师生活动:学生写出代入法解这些方程组的过程.【设计意图】本题需要先分析方程组的结构特征,再选择适当的解法,通过此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五、学以致用例 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 )和小瓶装(250g ),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按瓶计算)的比为 ,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两种产品各多少瓶?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写出解这个方程组的过程. 教师追问:上述解方程组的过程能用一个框图表示出来吗?师生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尝试用下列框图表示解方程组的过程:【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实际问题,需要先根据题意设两个未知数,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再用代入5:2法解这个方程组,体现应用方程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并通过框图形式形象地表示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使学生加深理解.六、再探新知问题4 前面我们用代入法求出了方程组10 216 x y x y ⎧+=⎨+=⎩①② 的解,这个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y 的系数有什么关系?你能利用这种关系发现新的消元方法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这两个方程中y 的系数相等,②-①可消去未知数y ,得6=x . 把6=x 代入 ①得,4=y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46y x .教师追问:①-②也能消去未知数y ,求得x 吗?师生活动:学生具体操作,发现求得的解跟上面相同.【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除代入法以外的其它消元方法:通过两个方程相减实现消元.问题5 联系上面的解法,想一想怎样解方程组⎩⎨⎧=-=+.81015,8.2103y x y x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由于这两个方程中y 的系数相反,将两个方程相加,可消去未知数y ,求得x ,进而求得y .教师总结:当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发现新的消元方法:通过两方程相加实现消元,并总结出加减消元法.七、应用新知例 用加减法解方程组⎩⎨⎧=-=+33651643y x y x问题6 上述方程组能直接通过加减消元吗?为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回答:不能,因为同一未知数的系数既不相等也不相反.教师追问:那该怎样变形才能实现消元?师生活动:可以在方程两边同时乘适当的数,使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相反,再通过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实现消元.【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步骤,加深对加减法的认识.八、巩固提高练习 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1)⎩⎨⎧-=-=+12392y x y x (2)⎩⎨⎧=+=+15432525y x y x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巩固提高.九、学以致用例 2台大收割机和5台小收割机工作2小时收割小麦3.6公顷;3台大收割机和2台小收割机工作5小时收割小麦8公顷.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工作1小时各收割小麦多少公顷?【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实际问题,需要先根据题意设两个未知数,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再用加减法解这个方程组,体现应用方程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加深和巩固对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识.十、归纳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并回答以下问题:(1)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些步骤?(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3)在探究解法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思想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炼思想方法.十一、布置作业课本习题教学反思1.应用意识贯穿始终:从问题的提出,到最后的练习,多出环节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为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学习,最后回归到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解决了为什么要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问题,同时,由于目标明确具体,学生探究时容易把握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循序渐进原则的运用:学生对消元思想的理解很难一步到位,所以采用结合具体问题逐步渗透、感悟,然后提炼升华的方式学习,类似地,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循环上升过程,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随之加深.。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师招聘,特岗复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八章学习策略1.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学习策略具有如下特点: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

2.迈克卡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3.认知策略,包括复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4.识记过程的复述策略:有效利用不随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记忆和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能有效增强记忆、尝试背诵与反复阅读相结合、过度学习。

5.保持过程中的复述策略:及时复习、复习形式多样化、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画线和批注。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6.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生活。

7.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组织策略对认知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简化、系统化和概括化上。

常见的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

8.元认知策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调控。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

元认知调控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它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

元认知在学会学习中有起止作用、变通作用和增效作用。

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9.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第九章学习迁移1.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表明了各种经验内部及其不同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迁移,各种经验能得以沟通,经验结构能得以整合。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学习策略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学习策略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学习策略[单选题] 1、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A 组织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复述策略D 元认知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精细加工策略。

[单选题] 2、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 谋划策略B 调节策略C 监视策略D 组织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单选题] 3、对知识最好的复习方法是()。

A 有意识记B 多种感官参与C 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D 画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是对知识的最好复习。

[单选题] 4、组织策略属于()。

A 精加工策略B 认知策略C 元认知策略D 调节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单选题] 5、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包括()。

A 意识和能力B 规则和技能C 认知策略D 经验和方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见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单选题] 6、组织策略属于()。

A 精加工策略B 认知策略C 元认知策略D 调节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单选题] 7、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A 组织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复述策略D 元认知策略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单选题] 8、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A 复述策略B 理解—控制策略C 精加工策略D 组织策略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单选题] 9、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巩固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17I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这一界定明确了学习策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

①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17t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②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③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④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图8—1)。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一般而言,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陈述性知识的,针对程序性知识则有模式再认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等。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典型的学习策略(一)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地名或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

除我们在第六章介绍的复述策略外,常用的复述策略还有以下一些方法。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随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经过努力的识记。

这种识记也是有条件的,凡是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与人的需要和兴趣密切相关的、给人以强烈情绪反应的或形象生动鲜明的人或事,就容易随意识记在学习中,要尽量地能够运用这些条件,如培养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来加强随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

要想记住某一信息,就需要有意识地、用心地去记它,尝试着自己复述一遍,看看自己能否重复出来。

2.排除相互干扰人之所以没记住某一信息,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一信息受到了干扰多或者是被其他信息搞混了,或是被其他信息挤到一边去了。

教育学第八章 教学(下)

教育学第八章 教学(下)
第八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教师进行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 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 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
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
工作。备课室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 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
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 行活动的结构。
(一)个别教学制
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
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个学生 的接受能力。
(二)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
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 固定的班级,。
1、测验与目标
2、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 供答型试题又分为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
两种。 选答性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 组配式试题三种。
3、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 度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
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 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 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 性程度。
1、班级授课制的产生与发展
1632年出版了《大教学论》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提出1862年清
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
2、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
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4)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

《望月亮》教学教案

《望月亮》教学教案

《望月亮》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了解《望月亮》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和默读能力,能够流利地朗读诗歌。

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诗歌的美感。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通过诗歌激发对月亮的想象。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望月亮》诗歌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2 诗歌内容解析: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月亮,引起学生对月亮的兴趣。

3.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掌握。

3.3 分析诗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和示范。

3.4 创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启发,进行创作练习,如写一段关于月亮的描述或创作一首小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4.2 学生分析评价: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注意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的准确性。

4.3 学生创作评价: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诗歌欣赏:推荐其他有关月亮的诗歌,让学生进行欣赏和阅读。

5.2 艺术创作:让学生进行与月亮相关的艺术创作,如绘画或手工制作,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材料:提供《望月亮》诗歌的文本,以及相关的月亮图片或视频资料。

提供相关的文学评论或分析文章,供学生参考。

6.2 教学工具:使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诗歌和相关资料。

使用音频播放设备播放诗歌的朗读音频。

第七章:教学安排7.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2课时,第一课时用于诗歌的朗读和分析,第二课时用于创作练习和展示。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l 常用的复述策略有: l (一)识记阶段的复述策略 (1)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2)排除干扰; (3)抑制和促进;
倒摄抑制指的是当先学的信息和新信息混在一起时,先前所学的 信息就会遗失; 前摄抑制指的是当所学的信息干扰了后面信息 的学习时。前后信息的影响有些也是积极的。 学习某件事常常有助于学习类似的事,这种现象叫前摄促进;反 之,后面所学的信息有助于先前信息的巩固,这叫倒摄促进。 (4)整体记忆和部分记忆 (5)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6)反复策略与视图回忆式记忆 (7)过度记忆
二、元认知策略
l 元认知策略是与认知策略共同起作用的。认知策略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工 具,元认知策略则监控认知的运用。
l 1.自我计划策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 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做学习作计划就好比是足球教练在 比赛前针对对方球队的特点与出场情况提出对策。不论是完成作业,还是 为了应付测验,学生在每一节课都应当有一个一般的“对策”。
l 2.自我指导策略。学习者采用口头的方式或者书面的方式,把学习步骤或 者方法呈现出来,用来引导和督促自己的学习。
l 3.自我监控策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 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它包括:领会监控和集中注意。领 会监控只要指的是学习者在头脑里有一个领会目标。随着这一策略的执行 ,如果找出了这个重要细节,会因达到目标而体验到一种满意感。但是, 如果没有找到这个细节,则会产生一种挫折感,从而采取措施。 4.调节策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例如,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 课的某一部分时,他们就会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 料时放慢速度;复习他们不懂的课程材料;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 单的题目等。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 上的不足。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复习《力与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复习《力与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3.二力平衡: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让学生能够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讲解惯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惯性与力的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
2.设立小组任务,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3.鼓励学生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小组讨论中,每个成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任务。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运动员跳远、汽车刹车等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力与运动的关系,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在讲授新知过程中,教师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还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效果。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分享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3.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可以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确保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详细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课堂的节奏。通过本章节的复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力与运动的知识,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教育心理学教案第八章选择教学策略

【教育】教育心理学教案第八章选择教学策略
(1)要把握所提问题的难度水平
(2)要学会提出不同认知水平或类型的问题
(3)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
(4)要学会控制等待时间
(5)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与适当反馈
(6)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三)组织讨论
1、讨论法及其适用条件
(1)讨论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某个议题,在集体中或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个人的观点、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2、掌握学习的组成成分
(1)小的、分离的单元
(2)逻辑序列
(3)在每一单元结束时,通过考试检验掌握水平
(4)每一单元要有一个具体的、可观察的掌握标准
(5)为需要额外帮助或练习的学生提供“补救“措施,以使他们达到掌握水平
3、掌握学习的效果和适用范围
(1)掌握学习的效果
学得更多并在课堂测验上表现的更好;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更有规律;更喜欢上课和教师;对学科更感兴趣;对学科学习能力更有信心。
异质小组、明确的目标、小组成员相互依赖、教师作为监督者和信息源、个人责任、奖励小组的成功、自我评价、变化合作期限
3、合作学习的效果
(1)各种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成绩,女生及后进生成绩提高尤为突出;
(2)学生对学校科目更感兴趣,更多的参加课堂活动,更经常地在学习上互相鼓励,相互支持,在课堂上较少表现不良行为;
2、家庭作业
(1)家庭作业:是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让学生回家后(或课后自习)独立完成的一些学习任务或活动。
(2)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儿童完成家庭作业的监督明显的提高了儿童的学校学习成绩。
二、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一)发现学习
1、发现学习的涵义
(1)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第八章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八章学习策略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学习策略的构成。

(2)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3)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策略。

考纲链接1.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有效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的学习过程。

2.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1)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3.学习策略的意义:(1)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2)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3)有利于更好的适应发展。

4.学习策略的构成:学习策略主要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5.认知策略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6.复述策略的概念及常用的方法。

(1)复述策略指为了记住某信息不断积极地重复的过程;(2)常用的复述策略有以下方法:①排除相互干扰;②注意复习时间的合理安排;③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④多种感官参与;⑤试图回忆;⑥画线。

7.精加工策略的方法:精加工策略指为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作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升华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有:(1)记忆术:①位置法;②首字母缩略词法;③关键词法;④谐音法。

(2)做笔记;(3)扩展与引申;(4)提问。

8.组织策略的方法:组织策略是建构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

其方法有:(1)聚类组织策略;(2)概括法;(3)纲要法;(4)构建网络法;(5)比较法。

9.元认知策略:即监控策略,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

主要有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10.资源管理策略:即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和寻求支持策略。

11.学习时间管理要注意:(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第八章陈述性知识教学方法第八章第八章陈述性知识教学...

第八章陈述性知识教学方法第八章第八章陈述性知识教学...

确定教学目的
• 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对所有的学习有 用,不止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还包括 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个人生活目标或工 作需要,以及鼓励学习者使教学目标与 个人相联系等。 • 应该指明为了成功达到学习目标所需要 的特殊要求,学习者成功的期望可能增 加,因此成功的可能性递增。
预习课程
• 预习课程将包括对于将发生什么和所要 学习的材料的本质两方面的概览。在预 习课程中将发生什么时,由于在一节课 上信息将被重复,所以有必要确保学习 者知道信息是将会被重复和回顾的。学 习者应该知道他们不必一下子掌握所有 的信息。
反馈
• 对于标识、事实和列表,反馈的要求属于 比较直接的。标识和事实的反馈要评估 出所答信息是否完整,联系是否正确.列举 的反馈则必须要做到两点:完整和顺序。
概要和回顾
• 概要和回顾的过程对于陈述性知识的学 习是有决定性作用的。 • 有组织的陈述性概要,特别是对于冗长 复杂的材料,可以帮助阐明和确保计划 调整需要来吸收材料。
知识重构
• 重新强调已学知识的效用是非常重要 的。 • 对于鼓励学习者用自己的思想熟练掌握 信息也同样重要。
分工表
• • • • • • •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6 翻译2页 翻译2页+整理+ppt制作讲解 翻译3页 翻译3页 翻译3页 翻译2页 翻译2页+整理
迁移
• 在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中,转移的最重要部分是 信息是否可检索利用,能否联系新信息。 • 在标签和名称、事实和列表的检索中,起控制 作用的因素是集合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程 度。各要素之间建立越多的关系,检索起来就 越简单。 • 因此,为了加强迁移,知识就应该在各种不同 的可行的情况下加以详细阐述。陈述性知识一 旦被使用,在以后的使用中就会很容易的检 索。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八章《力和运动》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八章《力和运动》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教师组织了多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共同探究、分析、总结,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反思与评价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力的概念、作用效果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过程和合作表现,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
5.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讲授摩擦力的定义,讲解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等,并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针对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如“力是如何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平衡的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共同探究、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如物体形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4.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惯性的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5.结合学生的作业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贴近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现象,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力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针对本章知识点设计了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作用效果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力的作用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

第八章学习策略1.什么是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来保证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措施。

这个定义有以下几个要点:(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主动使用措施和方案。

(2)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效果的基本条件。

(3)学习策略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由一系列规则和技能系统构成。

(4)学习策略是可以通过教学来发展的。

2.有代表性的关于学习策略的成分及层次的观点有哪些?(一)尼斯比特等人的六成分说尼斯比特等人认为学习策略包含六种成分:质疑、计划、调控、审核、修正、自评。

并将这些学习策略要素按三个层次排列起来:第一层次是一般策略,其中包括态度和动机;第二层次是宏观策略,主要有调控、审核、修正和自评;第三层次是微观策略,主要有质疑和计划。

(二)温斯坦的四成分说温斯坦认为学习策略包含:(1)认知信息加工策略,如精加工策略。

(2)积极学习策略,如自我检查;(3)辅助性策略,如处理焦虑的办法;(4)元认知策略,如监控新信息的获得。

温斯坦基于这一划分,编制了学习策略量表,该量表中包括十个分量表,分别是:信息加工、选择要点、考试策略、态度、动机、时间管理、专心、焦虑、学习辅助手段和自我检查。

(三)丹塞伦的学习策略系统丹塞伦把学习策略划分成两大类,一是直接用来操作学习材料的基本策略。

包括获得和存储信息的领会与保存策略,提取和利用这些信息的策略。

二是用来维持适宜心理状态的辅助策略。

包括三个子策略:计划和时间安排、注意管理、监控和诊断。

在学习过程中,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是相辅相成的。

(四)迈克卡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迈克卡等人认为学习策略中包括着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大的部分。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用来加工和组织学习材料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评估自己的理解、安排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监控自己的学习情况的等方面的策略;学习资源管理策略是用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这些策略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密切关系。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八章学习策略»»名词解释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学习策略[参考答案]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参考答案]在学习活动中,以两个学生为一组,轮流向对方讲解所要学习的材料,当一个学生主讲时,另一个学生听,纠正错误,补充遗漏的内容。

然后,两个学生彼此对换角色,直到学完所要学习的所有材料为止。

以这种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学习的学生学习和保持的效果要好,合作学习的双方都能从中获益。

主要的记忆术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1)位置记忆法,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

然后将所要记的内容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

(2)缩简和编歌诀,医生在记十二对脑神经时常记口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在后面”。

(3)谐音联想法,有人记忆马克思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的资产阶级呜呜地哭”。

(4)关键词法,英语单词“tiger”可以联想成“泰山上一只虎”。

(5)视觉想象法,将“青蛙一桌子”,想象为青蛙在桌子上跳来跳去。

(6)语义联想,在记一个公式或原理时,想一想新公式或原理是如何从以前的公式或原理推导出来的。

简述复述策略的方法。

[答案要点]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随意识记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的、不需要努力的识记。

第八章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

第八章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
4、备课:钻研所教学的课程标准;教师要熟悉和钻研本学科的教材;了解学生;备教法;
5、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型策略)
(四)、教学是一种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
(五)、教学是一种有限制性的艺术创造活动
4、为什么说教学是一种有限制性的艺术创造活动?
答:首先,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这种创造性反映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第一,备课是一种同质异构的艺术创造活动;第二,上课是一种亦陈亦现的艺术表现活动;第三,评课是一种“空筐”艺术。其次,教学活动是一种有限制性的艺术创造活动。这种限制性的因素有:成文的教育目的和公众的教育期望、教育教学制度,客观的办学条件与教学设备,师生个人的知识基础与个性限制,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文化烙印及其角色的道德规范。所以说教学是一种有限制性的艺术创造活动。
第八章
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认知过程。
2、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要求。(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讲授法;演示法;淡化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单元教学计划
(3)课时教学计划
4、上课有哪些基本要求?
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4.组织严密5.语言清晰6.积极性高
5、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用《葡萄沟》教学教案设计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用《葡萄沟》教学教案设计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实用《葡萄沟》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葡萄沟》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通过对《葡萄沟》的阅读,让学生了解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的努力和奋斗精神,以及作品所传递的价值观。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难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以及对作品深层意义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作品。

3.2 互动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3 任务型教学法教师设计相关的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词汇和句型。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问题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课文阅读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

4.3 词汇和句型学习教师挑选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5.2 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来进行综合评价。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资源采用《葡萄沟》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相关的阅读材料和拓展资源。

6.2 多媒体资源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七章:教学组织形式7.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

7.2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育心理学学习策略

教育心理学学习策略

第八章学习策略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含义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即学习策略。

二、学习策略的特征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必需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三、学习策略的构成学习策略概括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1.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2.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3.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通用的典型学习策略一、认知策略(一)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学习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

(二)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记忆术;2.做笔记;3.提问策略;4.扩展到引申。

(三)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为了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组织的基本方法是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将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

聚类组织策略即按照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组织的方法,它又叫群集策略,主要用于自由回忆之类的学习任务。

概括法:指以摒弃细节、提取要义的方式组织信息。

纲要法:即一种提取材料要义、组织纲目要点的方法。

比较法:这是对两种以上易混淆的相关事件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常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库克(Cook,1982)用实验证明,结构 化策略虽然对少数优等生帮助不大,但对 多数非优等生训练的收获很大
v 教师对教材进行加工的方法以及总结出的 结构应该用来训练学生。
第八章教学策略
(二)心理匹配策略
v 1、定义 心理匹配策略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
当处理教材,使之呈现的教学内容被学生 主观上感到满足其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材 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以有效调节学 生的学习心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策略的可操作性较强; v 联系: v (1)教学策略是教学观念中的一个属概念,其本
身的制定与选择受教学观念的影响; v (2)教学策略与教学观念都对教学行为和技巧具
有指导与支配作用;
第八章教学策略
(三)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关系
v 1、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v 2、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v 三者的逻辑关系: 教学模式(上位)——教学策略(中
策略
第八章教学策略
第一节 概述
v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v 二、教学策略制定的基本依据 v 三、策略的可教性 v 四、策略教学的有效性 v 五、教学策略的分类
第八章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v 部分研究者对教学策略概念的归纳: v 把教学策略看成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
教学实施的综合性方案;
v 把教学策略看成是一种教学思想,认为教学策略 可以看成一种教学观念或原则,通过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
很多时候,教师要对支持性条件进行分析,让学 生能迁移过去所使用过的认知策略等支持性条件。
第八章教学策略
(二)单元水平设计策略
v 1、含义:单元水平教学设计是基于整体学 习比分散学习更有效的理论,研究教师应 清楚在一个单元内应教什么内容和用什么 方法的问题。这促使教师提前考虑教学目 标中的困难而进行全面的考虑,使教学设 计更有效。
v 2、定义
所谓任务分析策略就是指在开始教学活
动之前,为了教学目标取得期望的结果, 需要对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 及其层次关系详加分析,为学习顺利的安 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依据。
第八章教学策略
3、具体操作程序
v ①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 起点能力是指学生在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之前原
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习得新的能力的 内部前提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 败。 v ②分析中介目标 中介目标是保证终点目标达到的必要条件,从理论 上说,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起 点和确定不同的教学中介。 v ③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
3、针对学生认知方式的教学组织策略 认知方式一般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赖型。在教学
第八章教学策略
(一)先行组织者策略 5、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基本实施步
骤和方法<乔伊斯(B.Joice)>: ①呈现先行者; ②逐步分化; ③综合贯通。
第八章教学策略
(二)因材施教策略
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生在年龄、能力以及认 知风格等的差异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 策略,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1、针对年龄差异的教学组织策略 有关研究表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
1、从两者所涉及的范围来看 2、加涅的看法 3、国内学者的观点
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是局部与整体的关 系,教学策略仅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 分之一。
第八章教学策略
(二)教学策略与教学观念的关系
v 区别: v (1)从范畴大小来看,教学观念是一个很宽泛的
概念,而教学策略的外延相对狭窄; v (2)从可操作性来看,教学观念抽象性较强,而
v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 v 一是能否用有目的的传授方式交给教师或
准教师策略; v 二是独立的策略教学是否必要。
第八章教学策略
策略的可教性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v 1、策略是外显性与内显性统一的。 v 2、教授和学习的过程中调节和控制方法的
使用是以元认知为基础的,而元认知包含 有关学习情境的知识,以及有关何时和如 何使用不同学习方法的规则和知识。 v 3、尽管策略具有内隐性特点,呈现出个别 差异,但不同的个体处于同样的社会和时 代,具有许多共性,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 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策略也可能具有一定规 律性。
一、组织教学的策略
v 组织教学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 点将教学内容有效处理的过程。他一方面 要符合教材的知识序,另一方面又要符合 学生的认知序。
v 因此,有效的教学组织,不仅包括对教学 内容的科学组织,而且这种组织必须符合 学生的认知特点。
v (一)先行组织者策略 v (二)因材施教策略 v (三)问题教学策略
v 针对外部条件,研究者提出了教材结构化策略; v 针对内部条件的认知维度,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
组织策略; v 针对内部条件的情感维度,卢家楣提出了心理匹
配策略和超出预期策略; v 针对内部条件的行为维度,张大均提出了教材监
控策略(在后面的章节中讨论)。
第八章教学策略
(一)教材结构化策略
v 1、含义:教材结构化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知 识水平、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环境,分析和组 织教材内容,使其在本身的逻辑结构基础上对学 生具有潜在意义的策略。
第八章教学策略
二、教学策略制订的基本依据
v (一)决定性因素: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同,所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不同。 v (二)基础:学习者的初始状态
学习者的初始状态,主要是指学习者现有的知识与技能 水平、学习风格、心理发展水平等。 v (三)重要条件:教师自身特征
教师自身特征包括:教师的教学思想、知识经验、教学 风格、职业心理素质水平等。 v (四)教学环境与情境的制约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因素,它由学校内 部有形的物质环境和无形的心理环境构成。
教学情境是被个所意识到并直接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 各种因素的组合体,是在教学环境下产生的个体当时所意 识到的特定的、具体的情境。
第八章教学策略
三、策略的可教性
v 教学策略是否可通过专门的教学像知识与 技能一样传授给教师或准教师们,这是一 个尚有争议的问题。
v 2、包含六个基本成分: ①目标;②内容;③技巧; ④活动;⑤手段和材料;⑥评价
第八章教学策略
(三)课堂水平设计策略
v 1、含义:课堂水平设计是为每天的教学提 前设置程序和教学活动。一般要考虑以下 因素的组合,即目标、动因、发展、方法、 材料和媒介、概括、总结、作业等。
v 2、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水平设计时应考虑 以下因素。
位)——教学方法(下位)
第八章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含义
v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
定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需 要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或教学活动方式。 v 内涵:1)教学策略从属于教学设计,确定或选择教 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基本任务之一; v 2)教学策略的制定以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 为依据; v 3)教学策略既有观念驱动功能,更有实践操作功 能,是将教学思想或模式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桥梁;
v (1)图解:采用图解的方法表征基本概念 或观点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v (2)框架:根据课文内容列出主题词,形 成框架,让学生能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v (3)分类:①比较—对照;②问题—解决; ③原因—结果;④表述—结果;
第八章教学策略
4、教材结构化策略的作用
v 教材结构化策略是教师吃透教材的一个方 面,是教师教学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有 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第八章教学策略
四、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v 一方面是考察学习者是否记住了有关策略 的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考察他们是否能够 脱离教师的监控(教学的外部控制),自 觉地或自发地迁移所学策略到相关的教学 或学习情境中。
v 教学策略有效性的具体步骤: (一)注重策略知识的掌握; (二)教师的教学策略应有技巧; (三)促进学习者学习策略迁移的发生。
第八章教学策略
2、在实践中的应用
v ①“认知匹配”策略,即教师通过调整学 生对教学材料与其需要之间的认知评价来 达到心理匹配的一种策略。
v ②“形式匹配”策略,即教师通过改变教 学材料的呈现形式,来达到心理匹配的一 种策略。
第八章教学策略
(三)超出预期策略
v 超出预期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处
其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群体间的差异采 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第八章教学策略
(二)因材施教策略
2、针对能力差异的教学组织策略 学生的能力差异可能跟其学习动力有关,也可能
跟其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倾向有关,另外学习能力 水平不同的学生对教师的个性要求也不同,因此 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第八章教学策略
2020/11/27
第八章教学策略
本章主要内容
v 第一节 v 第二节 v 第三节 v 第四节
概述 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实施策略 教学监控策略
第八章教学策略
学习目标
v 1.理解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 学监控策略的各种具体策略的含义
v 2.掌握制订教学策略的依据 v 3.理解教学策略的可教性 v 4.能辨别各种具体策略 v 5.能就本书中的某章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
v 教材结构化策略是基于对课文形式了解的基础上 对课文结构作出的加工处理。
v 2、课文形式主要有: (1)问题—解决式;(2)原因—结果式; (3)比较—对比式;(4)群集式; (5)概括式; (6)主题词式; (7)整体—部分式;
第八章教学策略
3、课文结构化的方法
v 根据课文的结构,教师可以采取的结构化 方法主要有几种:
①学生的差异;②课堂时间分配; ③应具有变通性;④尽量多的学生参与; ⑤评价与反思;
第八章教学策略
第三节 教学实施策略
v 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阶段, 涉及教学的组织、内容的传输与深化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