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开发推动文物遗存保护利用的实践——新都龙藏寺片区城市设计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申报全国文物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申报全国文物

成都市新都区“十一五”文物保护工作总结成都市文化局文物处:新都地处四川省成都平原北部,距今约2800年历史,幅员面积12.6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街道),城区居住人口17.5万人。

“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题,新都区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在全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依法行政,加强文物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完成了规划期内的各项目标任务。

在国保单位保护维修、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馆藏文物修复及整理建档、考古工地勘探发掘、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5〃12特大地震灾后抢救维修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现将“十一五”期间新都区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加强文物保护领导责任制,认真落实国家文保经费、地方文物资金投入力度巨大,文物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新都区历史悠久,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众多,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战略发展的眼光看待全区文物保护工作,2005年初,新都区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有关要求和全国文物“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的规定,结合我区文物保护实际情况,规范制作并申报了新都区国保单位“十一五文物保护规划项目”,其中的古建筑维修规划《杨升庵祠及桂湖古建筑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和安全消防规划《杨升庵祠及桂湖安防管理系统建设工程》,《宝光寺安防消防建设工程》等顺利通过国家立项审批,2007年国家文物局下拨“杨升庵祠及桂湖保护规划编制”经费30万元;2008年下拨“杨升庵祠及桂湖维修保护”经费60万元; 2009年下拨“杨升庵祠及桂湖安消防工程”经费50万元和“宝光寺规划编制”经费60万元,这些专项经费全部用于新都国保单位的保护和维修项目。

除此以外,2006年至2009年期间,区委区政府还以建设新都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用文物做载体,加大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专项经费投入力度,规划整修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添置公共基础设施等累计投入资金达1亿元以上,其中用于文物古建筑保护性维修、新都杨升庵博物馆陈列布展、桂湖古典园林修缮等累计投入经费达2000余万元,充分展示了代表新都区厚重历史文化、城市文脉灵魂的珍贵文物特色,塑造了“香城宝地”的新形象,确保了全区文物事业健康有序、协调发展。

成都市新都区大型旅游地产项目定位和整体发展战略

成都市新都区大型旅游地产项目定位和整体发展战略

蜀龙路地势较低,中部地势较为平坦,
西南段地块进深较厚,西北段进深较浅, 区域内有2条灌溉渠和一条高压线、一条
银杏园 成都中心区方向
市政道路银杏园路,银杏园路及高压线 并行呈东西走向在北向约1/3处将地块分 为南北两块。可开发建设用地临蜀龙路 一侧长1.25公里左右,地块最小进深约
熊猫基地
为0.9公里,最大进深约为1.25公里。
2007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 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之后, 成都楼市整体成交量开始大幅下滑,大部分楼盘开盘当天的销售率仅能达到 20%-30%。
购买力旺盛,新政影响甚微

荷花池市场占地面积0.2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20万平方米,有近三万多 经营户,商品种类2万余种,场内经营厂商1万5千多户,从业人员10多万人,日上市交易人数30 万人次,日成交额达1千万元以上。

荷花池交通运输便利,除邻近的成都火车北站客运站外,还有三个长途汽车站发往四川省内及 云南、贵州、新疆、西藏、陕西等外省城市。
城东-生态居住新区启动
城南-新CBD城南造“芯”启动
城西-城市文脉再造城西启动
成都城的民间意象
财富城北 未来生活
东穷 南富 西贵 北乱
居住层面上的等级秩序 形成成都目前城市肌理
人文城西 高尚生活
繁华城中 成熟生活
中产城东 舒适生活
国际城南 品质生活
A. 外部环境(经济发展)
2007年1-11月新都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16.33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273户规模企业111月完成工业总产值222.15亿元,同比增长36.4%;完成工业增加值68.81亿元,同比增长 30.1%; 2007年1-11月,金牛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48. 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0%,完成销售收入206.6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43.6%,完成利润1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3%,完成工业投资25.04亿 元。1-11月,金牛区四大支柱产业运行形势比较乐观,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四大支柱产 业的总产值达到16.97亿元,同比增长42.3%。 2007年1-8月,成华区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完成42.8亿元,同比增长24.5%;规模以上工业, 完成增加值38.3亿元,同比增长27.4%;工业投资完成14.3亿元,同比增长77.5%,占全年目 标的102.1%;技改投资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47.9%,占全年目标的103.6%;工业集中度

成都新都地块可行性分析报告

成都新都地块可行性分析报告

成都新都地块可行性分析报告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的 (4)1.3 报告范围与假设 (4)2. 项目概述 (5)2.1 地块信息 (6)2.2 位置与交通 (7)2.3 周边环境 (8)3. 市场分析 (9)3.1 房地产市场现状 (11)3.2 目标客户群体分析 (12)3.3 竞争对手分析 (13)4. 财务分析 (15)4.1 成本预算 (16)4.2 投资回报分析 (18)4.3 经济效益预测 (18)5. 法律与政策分析 (19)5.1 法律法规要求 (21)5.2 政策支持与限制 (21)6. 技术可行性分析 (23)6.1 地块土质与地质条件 (24)6.2 建设技术要求 (26)6.3 环境影响评估 (27)7. 社会可行性分析 (28)7.1 社区影响评估 (30)7.2 社会接受度 (31)7.3 文化建设 (33)1. 内容简述本报告旨在对位于成都新都区的特定地块进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以评估其作为商业、住宅或者综合开发项目的潜力。

本报告将对该块地的地理位置进行详细分析,考虑其与成都市中心、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地铁、公交)的连接性,以及地块周遭的配套设施完备度。

也会研究地块现状,如土地利用情况、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评估其是否适宜大规模开发。

将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包括对成都地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趋势、人口结构变化、以及潜在的经济增长点等进行考量。

通过竞争分析,了解周边类似地块的情况,识别市场空缺和目标客户群体。

在经济可行性方面,报告将围绕土地获取成本、建设成本、预期收益、运营费用以及财务回报周期等问题进行详尽计算和比较。

还会考量政策环境、环保标准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本报告将提供一份全面的、多维度地块的投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社会经济、管理和技术上的可行性评估。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投资选择,最大化地利用土地的价值,同时确保环境友好和社会和谐发展。

城市更新中古寺庙及周边地区的保护与利用——基于地点理论的思考

城市更新中古寺庙及周边地区的保护与利用——基于地点理论的思考

2021.2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Research on Design 设计研究 官方网站 83引文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逐渐从高速度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城市肆意扩张、环境破坏、千城一面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主要是因为没有深入挖掘地点的地域特色,忽略居民在城市空间中的真实感受。

城市中的古寺庙地区是城市更新中的一类典型区域,借寺庙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是常见的更新模式。

因此寺庙的经济价值往往被过度放大,而它的社会潜在价值却被埋没。

寺庙不仅是能创造收益的空间资源,也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

满足居民身体、心理上的需求要依托寺庙地区地点性的构建,同时获得满足感的居民对地方特色构建也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要实现城市更新从物质城市更新中古寺庙及周边地区的保护与利用*——基于地点理论的思考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Temples and Surrounding Areas in Urban Renewal: Thinking Based on Place Theory 曾 卫1,张艺可2ZENg Wei, ZHANg Yi-Ke[本文引用格式]曾卫,张艺可.城市更新中古寺庙及周边地区的保护和利用——基于地点理论的思考[J]. 南方建筑,2021(2):83-89.摘要 量化分析了古寺庙及周边地区地点性与居民地点感的内在关系,提出城市更新中该地区保护和利用的策略,为地方更新从物质空间过渡到人的社会文化转向提供参考。

在文献归纳中发现,地点理论认为地点性与居民地点感之间存在相关性,因而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AMOS 模型方法对金凤寺地区进行研究,得到整体空间和文化特色对地点感有正向影响,服务设施对其有负向影响,地点性与地点感有显著相关性的结论。

提出的寺庙地区保护和利用的可行策略,维护了地点特色,增进了居民的地点认同,使地点在城市更新进程中独具特色并富有竞争力。

新都区桂湖公园的城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都区桂湖公园的城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都区桂湖公园的城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新都区桂湖公园是成都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位于新都区的中心地带。

公园内保存着一段历史悠久的城墙,这座城墙见证了成都数百年的历史变迁。

本文将就桂湖公园的城墙进行深入探讨,从城墙的建造与特点、历史背景、当代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城墙对于桂湖公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历史遗产,并展望城墙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读者能对桂湖公园的城墙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更加珍惜和重视这段珍贵的历史。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桂湖公园的历史背景:介绍桂湖公园的建设历史和重要性,为读者提供对该公园的整体认识。

2. 城墙的建造与特点:详细描述桂湖公园城墙的建造过程、结构和特点,展现其独特之处。

3. 城墙在当代的意义:探讨桂湖公园城墙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引发读者对城墙的思考和认识。

通过对以上三个部分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桂湖公园城墙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保护这一历史遗产。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深入探讨新都区桂湖公园的城墙,揭示其在历史上的建造过程、特点以及在当代的意义。

通过对城墙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桂湖公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城墙在城市发展与保护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性。

同时,本文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承担保护与传承城墙的责任,促进城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桂湖公园城墙的未来发展探索新的方向。

2.正文2.1 桂湖公园的历史背景桂湖公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公园。

桂湖公园最初是一处皇家园林,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公园占地广阔,内有湖泊、花园、林荫道等景观,被誉为成都的“九寨沟”。

在明清时期,桂湖公园曾是皇家贵族们游玩休憩的胜地,同时也是文人墨客们创作诗词的灵感源泉。

公园内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体现了当时的艺术和建筑水平。

城墙作为公园的一部分,是当时为了防御外敌侵略而修建的防护工程,展现了古代文明的智慧和创造力。

藏民俗文化游览体验园规划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藏民俗文化游览体验园规划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藏民俗文化游览体验园规划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 (1)一、项目编制背景 (1)二、项目概况 (1)三、项目建设依据 (2)四、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3)五、主要内容 (3)六、项目建设目标 (4)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条件 (8)一、项目背景分析 (8)二、资源赋存评价 (9)三、项目建设情况 (10)第三章客源市场分析 (11)一、客源市场发展趋势 (11)二、客源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12)三、市场定位 (13)1、空间定位 (13)2、功能客源定位 (13)四、旅游环境容量管理 (14)六、旅游市场发展预测 (15)第四章项目规划方案 (18)一、空间布局 (18)二、主要建设方案 (19)第五章基础及服务设施规划 (25)一、基础设施规划 (25)第六章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30)一、环境保护原则 (30)二、环境保护现状 (30)三、旅游环境影响评价 (30)四、环境保护与控制目标 (32)五、环境保护综合措施 (34)六、环境卫生设施 (36)第七章市场营销策划 (39)一、客源市场开发策略 (39)二、旅游营销服务设施 (40)第八章投资效益分析 (41)一、园区投资估算 (41)二、经济效益分析 (46)三、社会效益 (59)四、环境效益 (60)第九章项目风险分析 (61)一、风险因素识别 (61)二、风险程度分析 (62)三、防范风险与降低措施 (64)第十章项目实施计划及建议 (66)一、阶段性实施进度 (66)二、运营机制创新管理 (66)三、重点项目建设建议 (68)四、旅游安全管理措施 (69)第一章总论一、项目编制背景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2024年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范文

《2024年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范文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文化遗产资源所处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已成为当下重要议题。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存过去,更是对于文化传承、城市记忆的尊重与维护。

本文将就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性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这些资源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因此,保护好这些资源,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三、周边建筑环境的影响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周边建筑环境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影响日益显著。

一方面,现代化的建筑可能对文化遗产造成视觉上的冲击,破坏其历史风貌;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可能对文化遗产的保存造成实质性损害。

因此,对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四、保护与规划设计的原则(一)保护优先原则在规划设计中,应首先考虑保护文化遗产,确保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不受破坏。

对于可能影响文化遗产的建筑项目,应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批。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护的同时,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实现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的和谐共存,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参与是保护与规划设计的关键。

应广泛征求公众意见,让公众参与到保护与规划设计中来,提高保护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五、保护与规划设计的策略(一)建筑风格的统一性在周边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中,应注重建筑风格的统一性。

通过统一的建筑风格,使周边建筑与文化遗产相协调,形成和谐的整体风貌。

(二)绿化环境的营造绿化环境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减轻污染、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周边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绿化环境的营造,通过种植树木、建设公园等方式,提高周边环境的生态质量。

《2024年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范文

《2024年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范文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周边建筑环境的规划设计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对于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塑造城市特色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合理规划其周边建筑环境,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是当前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任务。

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性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

这些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对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特色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周边建筑环境的影响周边建筑环境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影响是显著的。

一方面,合理的建筑环境能够与历史文化遗产相互映衬,形成良好的空间布局和视觉效果,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建筑环境可能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影响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因此,在规划设计周边建筑环境时,需要充分考虑历史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四、保护与规划设计原则1. 保护优先原则: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优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确保其不受破坏。

2. 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设计方案应考虑长远发展,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

3. 文化传承原则:规划设计方案应尊重和传承地域文化,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

4. 功能性原则:规划设计方案应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提高周边环境的舒适性和宜居性。

五、保护与规划设计策略1. 建筑风格与色彩的统一规划: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统一考虑周边建筑的风格和色彩,使其与历史文化遗产相协调。

2. 空间布局的优化: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存,形成良好的空间关系。

3. 环境保护与绿化:加强环境保...4. 环境协调性保护:以整体协调的理念处理与文化遗产的相邻区域的关系。

四川新都翠微湖片区城市设计说明62p

四川新都翠微湖片区城市设计说明62p

吃 吃穿 电视、电扇 电脑、摄像机
成都正处亍物质消费向文化消费的转型阶段 从城市収展觃律来看,居民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
居民消费从物质文化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转发,体现
5
20000~100000
6
100000~500000
汽车消费阶段 精神享受及房产投资阶段
交通工具变化 别墅、旅游
为对文化产品癿需求,文化产业将得到极大提升。
2008年1月 新都区提出“北部新城、成都新区”这一觃 划定位,抓住“一区一园一中心、两城两镇两区域”这一収 展重点,继续推劢新都又好又快科学収展、和谐収展。
2008年3月 “保利·公园198”项目启劢。 2008年5月四川省、成都市2008年重点项目成都国际唱 贸城正式开巟奠基,标志着成都市启劢北部新城建设。 2008年10月区政店投资20亿元将川陕路“升级”改造为 双向12车道。绕城大道、兴城大道、香城大道、北新大道延 伸线,都将悉数建成通车;跨北湖,直达成都二环路癿蜀龙 路四期已经破土劢巟。实现新都不成都癿零距离; 2009年6月新都物流中心开园标志着全国现代物流网络 中21个重要节点癿公路港物流平台癿成功建立。
2.
定位构思
06
2.2中国城市収展规觇: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措施 “十一亓”觃划已经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癿重要丼措, 从中央到地斱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収展癿政策措斲。 文化部明确提出在亓年内文化产业要实现年均15%癿增长。
四川提出文化强省发展目标 北京、上海、浙江、广东、云南、重庆、四川、河南、山西等诸 多省、市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癿目标,在觃划中都提出文 化产业要高于GDP癿增长速度。
60
5.2空间管控—城市设计导则

《2024年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范文

《2024年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范文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于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传承。

本文旨在探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周边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以期为相关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重要性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这些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明的记忆和发展的脉络。

三、周边建筑环境的影响与保护周边建筑环境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建筑环境可以为历史文化遗产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而破坏性的建筑活动则可能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在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周边建筑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四、规划设计原则1. 尊重历史:在规划设计中,应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原有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避免破坏其历史信息的完整性。

2. 整体协调:注重周边建筑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协调,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3. 生态优先: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公众参与:广泛征求公众意见,让公众参与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提高规划设计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五、规划设计方法1. 现状调查与分析: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建筑环境进行详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了解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建筑风格、环境状况等。

2. 制定保护规划:根据现状调查与分析结果,制定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目标、保护范围、保护措施等。

3. 空间布局规划:根据保护规划和实际情况,进行空间布局规划,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高度、密度等指标。

4. 建筑风格设计:结合历史文化遗产的建筑风格和环境特点,进行建筑风格设计,使新建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5. 环境整治与绿化: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和绿化,提高环境质量,营造宜人的生活氛围。

智慧藏文化博物馆建设方案

智慧藏文化博物馆建设方案

政府投资
申请国家相关文化项目资金,或地方政府 专项资金。
社会资本
寻求与文化、科技等企业合作,吸引其投 资。
捐赠资金
向社会各界募集,或寻求企业、个人的捐 赠。
银行贷款
向商业银行申请项目贷款,或寻求政策性 银行的政策性贷款。
投资效益及回报期预测
经济效益
通过门票收入、文创产品销售、场地租赁等方式实现经济 效益。
参与内容
社会参与的内容应包括博物馆的建 设方案、功能设置、展览内容、管 理运营等方面,确保博物馆建设的 科学性和民主性。
07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Nhomakorabea项目风险评估及分析
1 2 3
技术和系统风险
由于智慧藏文化博物馆涉及的高科技应用和复杂 系统,存在技术和系统风险,可能面临技术故障 、系统崩溃等问题。
项目管理风险
内容制作
根据藏品种类和特点,制作展品数字化内容,设计 虚拟展馆的布局和展示方式。
测试与调试
对虚拟展馆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展示效果和互 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正式上线
完成所有测试和调试后,正式上线虚拟展馆,向公众开 放。
建设周期及进度安排
项目周期:智慧藏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的总周期为12个 月。
进度安排
第1个月:完成项目立项和资金筹措工作,确定合作单位 和人员。
文化传承
旅游发展
智慧藏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将有效保护和传 承藏族文化,为后人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 资源,促进文化自信。
博物馆将成为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大量 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带动 相关产业的发展。
教育平台
社区建设
智慧藏文化博物馆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 平台,为学校、家庭等提供丰富的教育资 源,促进教育的普及和深入。

2024成都新都地块初判分析重点

2024成都新都地块初判分析重点

2024成都新都地块初判分析重点按照成都市规划局的划分,2024年新都地块分为A、B、C三个区块。

其中A区块位于新都区的核心地带,拥有着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新都区的发展重点区域。

B区块则位于新都区的次中心位置,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人口基数。

而C区块则位于新都区的外围,需要进一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规划。

本文将分别对A、B、C三个区块进行初步判分分析,探讨各区块的发展优势和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A区块初判分析:A区块作为新都区的核心地带,具有着较好的地理位置和市场潜力。

首先,A区块位于成都市的东部,与天府新区、高新区相邻,交通便利、城市规划先进,具有着优越的发展环境。

其次,A区块内拥有着多处商业地产和文化设施,吸引着大量的人流和商业资金,具有着较强的商业氛围和消费能力。

再次,A区块的居民生活水平较高,消费需求旺盛,人口密度大,为商业地产和物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需求。

然而,A区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A区块的土地利用率较高,建设密度大,导致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规划和整治。

其次,A区块的商业发展仍需提升,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端商业品牌和文化活动,提高商业竞争力和吸引力。

再次,A区块的居民生活品质需求多样化,需要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

针对A区块的发展优势和问题,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和引导。

首先,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交通、环境、配套等方面的整体水平。

其次,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A区块的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B区块初判分析:B区块作为新都区的次中心位置,具有着相对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人口基数。

首先,B区块位于成都市的西部,紧邻成都市中心区和新都区中心,交通便利,市场潜力大。

2024年整理新建文物保护展示中心施工方案(展示空间与保护措施)

2024年整理新建文物保护展示中心施工方案(展示空间与保护措施)

《新建文物保护展示中心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新建文物保护展示中心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文物保护、展示、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场所,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文化体验。

该展示中心将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保护措施,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性。

同时,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展示设计,将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充分展现出来。

二、施工步骤1. 场地平整与基础施工- 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清除杂物和障碍物。

-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 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质量。

2. 主体结构施工- 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采用框架结构或钢结构,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 进行墙体砌筑和屋面施工,注意防水和保温处理。

- 安装门窗和幕墙,确保其密封性和安全性。

3. 内部装修施工- 进行室内墙面、地面和天花板的装修,选择环保、耐用的装修材料。

- 安装照明、通风和空调系统,确保室内环境舒适。

- 进行展示区域的装修和布置,根据文物的特点和展示要求进行设计。

4. 文物保护设施施工- 安装文物保护柜、展示架和照明设备,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展示效果。

- 建设文物保护实验室和修复室,配备专业的设备和工具。

- 安装消防、安防和环境监测系统,确保文物的安全。

5. 室外工程施工- 进行室外景观的设计和施工,打造优美的环境。

- 建设停车场和道路,确保交通便利。

- 安装标识牌和宣传栏,为公众提供引导和信息。

三、材料清单1. 建筑材料- 水泥、钢材、砖块、木材、玻璃、防水材料等。

- 环保型装修材料,如涂料、地板、壁纸等。

2. 文物保护设施- 文物保护柜、展示架、照明设备等。

- 消防、安防和环境监测设备。

3. 室外工程材料- 景观植物、石材、地砖等。

- 停车场设施和道路材料。

四、时间安排1. 项目前期准备([具体时间区间 1])- 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方案。

2024年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范文(三篇)

2024年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范文(三篇)

2024年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文化文物的开发和利用保护成为了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

2024年,我们将制定一套全面的文化文物开发及利用保护方案,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开发和利用文化文物,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2. 原则:a) 综合性原则:以文化价值为核心,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b) 公共性原则:文化文物的开发和利用应该符合公共利益,注重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c) 创新性原则:鼓励创新,并融合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增加文化文物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d) 可行性原则:确保方案的可行性,结合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开发和利用。

三、主要内容和举措1. 加强文化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

a) 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文化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建立健全文物数据库,制定详细的保护修复方案。

b) 加大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c) 加强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2. 引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a) 通过搭建对接平台,鼓励文化机构与企业、设计师等产业链相关方合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b) 增设文化创意类专业课程,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c) 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型企业参与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利用。

3. 开展文化文物教育和培训。

a) 将文化文物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b) 加强文化文物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相关岗位培训和实践机会,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c) 组织开展文化旅游活动,提高公众对文化文物的认知和参与度。

4. 创新文化文物利用模式。

a) 推动文化文物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开发虚拟展览、数字化文物等新模式。

乡土景观元素在未来公园城市中的传承与应用——以成都兴隆湖湿地公园为例

乡土景观元素在未来公园城市中的传承与应用——以成都兴隆湖湿地公园为例

2024年第4期现代园艺公园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没有可以照搬的模板,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从“首提地”到“示范区”,在探索中进阶升级。

四川盆地的独特气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滋润着成都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通过构建多元文化场景和特色文化载体,在城市历史传承与嬗变中留下绿色文化的鲜明烙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1]。

兴隆湖湿地公园作为集防洪、生态、景观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天府绿心”,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1研究背景和目的1.1研究背景近年来,城市建设风格大致趋同,城市公园风格存在照搬照抄的问题,导致城市原有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丢失[2]。

随着“公园城市”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展开,城市公园建设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3]。

通过分析兴隆湖湿地公园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效果,探讨兴隆湖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策略,为成都市以及其他地区现代公园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参考,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启发。

1.2乡土景观元素在公园城市中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城市公园的景观是一座城市精神和文化的载体[4]。

公园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世界瞬息万变的今天,人们已经不只满足于景观设计的美化和鉴别功能[5],引入乡土景观元素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极大程度直接影响着当地环境自然条件甚至人文背景[6]。

现阶段部分公园城市设计缺失传统特色,更多的则是注重对西方文化的融合[7],许多公园城市在设计中忽视了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导致公园城市的建设缺乏个性化和独特性。

2乡土景观元素概述2.1乡土景观元素的定义乡土景观元素是指具有地域特色,体现当地自然风貌,代表当地历史文化、民俗人文、宗教信仰的景观要素。

“乡土性是工匠们在世世代代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于无意间创造的一类成果”[8]。

乡土景观反映了该地区的历史人文和自然地理特征,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可以通过保留、恢复和重新创造这些元素来实现。

对新都文化名城开发建设的思索

对新都文化名城开发建设的思索
成都卫星城市龙泉驿区水果观赏农业示范区,以开放式都市休闲娱乐业为主导,水果产业为支撑,人文文化活
动为推动力,如每年区政府主办的桃花节、枇杷节等,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可喜的贡献。但龙泉商业地产业发展 并不理想,依托花果业环境打造的房地产业特色商品区不成功,其原因是都市农业特色的建设总体规划实施期与龙
2009."民族建筑
都市农业就是利用都市中间或周边的农地,利用农民的生产经验,为都市生活提供一种全新的服务。比如为市
民供给鲜活、安全、卫生的农副产品;为市民繁忙的生活提供休闲、观光的景观、场所及体验环境,为喧嚣的都市
增添几分清新、自然的色彩。
二、观察农业的示范区概述 都市观赏农业集经济功能、旅游功能、生态功能、科普功能为一体,在城市近郊或风景点附近开辟特色园林。果园、 花园、桑蚕园、茶园、菜园、渔场等供旅客观光游览以及采购新鲜农产品,建立如旅游农场、花卉植物园、森林公 署民俗观光村、农业大观园、科教农业园等,让游者亲自体验农事乐趣,对城市入来说具有莫大诱惑力。 北京郊区各区基本都发展了这一特色的农业。海淀区坚持发展“精品高效农业”把观光农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区政府以温泉乡、北安河乡、聂各庄乡为主体,以西山为背景,开发出观光蔬菜绿园、果园、鱼塘、特禽等别具特 色的旅游观光园区。海淀区在西山沿线乡镇开发了20公顷樱桃园观光区。大兴区利用瓜果名产发展绿甜观光农业, 如举办盛夏两瓜节、金秋百果节等。深圳“青青世界”依托荔枝园地也颇具怡情益智的功能。 云南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花卉产业结构上狠下功夫,在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下,云南的花卉业在观 赏农业领域里起着带头羊的作用。环境生态化的深度拓展,带动了云南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就云南花卉业在云南世地的启动下,出现了升级换代的大趋势,种植方式开始向高投入、高技术、规模化、专 业化方向转变。云南是全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鲜切花销量占全国市场的50%左右,全省花卉的80%销往全国 70多个大中城市,10%出口到日本、泰国、新加坡、南韩、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截止到2003年底,云南花卉 业总产值已达42亿人民币,出口创汇约850万美元,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成为中国的花卉第一强省。

新都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5

新都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5

第一部分文本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OO五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分区职能与规模 (3)第三章规划范围和期限 (3)第四章功能结构规划 (4)第五章用地布局规划 (4)第六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6)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 (7)第八章绿地及景观系统规划 (7)第九章土地开发控制规划 (9)第十章规划标准分区 (9)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9)第十二章市政工程规划 (10)第十三章综合防灾规划 (11)第十四章环境保护 (12)第十五章环卫设施规划 (13)第十六章区域空间管制规划 (13)第十七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1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配合新都区社会经济发展,依法建设,统筹安排土地使用,为城市建设活动提供规划管理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新都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建设指导性文件。

第二条编制本规划的背景:2.1省政府提出“三个转变”及成都市提出的建设“三新、三最”特大中心城市的目标,对北部新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新都区委、区政府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加大、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试点工作。

2.3新都分区规划与新一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有利于发展问题的研讨和解决。

2.4新一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大纲已通过评审,其中提出了成都在四川省以市区为核心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同时强调主城区重点发展方向是南北向。

第三条本规划的基本依据3.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3.5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3.6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3.7《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3.8《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送审稿)3.9《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送审稿)》(2002—2020)3.10《新都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3.11《新都县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3.12国家、四川省和成都市有关城市规划标准与规范3.13防洪标准(GB50201-94)第二章分区职能与规模第四条分区职能新都区是成都市主城区北部的分中心,依托铁路枢纽建设的物流中心、以电子、食品、医药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发展区,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片区,与青白江共同构成北部新城。

文化遗迹的实验报告

文化遗迹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许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迹逐渐暴露在自然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压力之下。

为了探索有效的文化遗迹保护方法,本实验选取了我国新都区新繁镇龙藏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文化遗迹的保护策略。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龙藏寺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现状;2. 分析文化遗迹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3. 探索有效的文化遗迹保护方法;4. 为我国其他文化遗迹的保护提供借鉴。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龙藏寺相关文献、照片、视频等资料;2. 实验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龙藏寺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2)实地考察法:对龙藏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其现状,拍摄照片、视频等资料;(3)数据分析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文化遗迹保护面临的问题;(4)实验法:针对不同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四、实验过程1. 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龙藏寺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为后续实验提供理论基础。

2. 实地考察:2024年4月,对龙藏寺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照片、视频等资料,观察其现状。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文化遗迹保护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1)自然因素:如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侵蚀;(2)人为因素:如游客破坏、环境污染等;(3)保护措施不足:如缺乏专业人才、资金投入不足等。

4. 实验验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1)自然因素实验:在龙藏寺选取不同位置的建筑材料,进行抗风、抗雨、抗震等实验,分析其耐久性;(2)人为因素实验:模拟游客破坏、环境污染等场景,观察建筑物的受损情况;(3)保护措施实验:针对保护措施不足的问题,设计不同的保护方案,如修复、加固、环境治理等,观察其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自然因素实验结果显示,龙藏寺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耐久性,但在长期的自然侵蚀下,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坏。

藏地传统寺庙型城镇特征及保护更新模式探讨——以山南市原泽当镇为例

藏地传统寺庙型城镇特征及保护更新模式探讨——以山南市原泽当镇为例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2021年12月第18卷总第411期藏地传统寺庙型城镇特征及保护更新模式探讨——以山南市原泽当镇为例邓 星,何 浩(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14)摘要:藏地传统城镇的形成与发展演变,因受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政教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不同于汉族地区的传统城镇空间格局。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原泽当镇作为藏源文化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在老城空间格局、建筑形制等方面均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内涵。

本文结合泽当老城保护及利用规划,通过挖掘其历史内涵、民族及地域文化特色,剖析了其独具特色的藏地传统城镇的空间布局模式,并基于“小规模、渐进式”更新理念,从传统格局保护、传统建筑保护、整治指引、文化资源活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藏地传统城镇的保护更新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藏地传统城镇;空间格局;保护更新;泽当老城[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34.31Discuss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Mod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Temple-Type Towns in Tibet—— A Case of Original Zedang Town , Shannan CityDeng Xing, He Hao(Wuhan Land Use and Urban Spatial Planning Research Center, Wuhan Hubei 430014, China)Abstract: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Tibetan cities and towns are influenced by their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religious culture,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systems and other factors, forming a spatial pattern with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urban spatial pattern in Han areas. As the birthplace of Tibetan culture, Original Zedang Town in Naidong District, Shannan, Tibe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It contains profound historical value connotations in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architectural form of the old city.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planning of Zedang Old Town in Shannan, this paper analyzes its unique spatial layout mode of traditional Tibetan towns by digging out its historical connotations, ethnic and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n based on the renewal concept of “small-scale and progressive”, the path and method of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traditional Tibetan town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ditional pattern protection, traditional building protection and renovation guidelines, and cultural resource activation.Key words: traditional Tibetan town; spatial pattern; protection and renewal; Zedang Old Town1引言原泽当镇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镇农房生长的客观现状,如果说荣校直接侵占了龙藏寺的建筑和林盘.那么无序的民房吞噬了文物建筑原有的田园景观,已形成混乱的城镇化地段。

还原历史场景的理想已不现实.借地产开发的契机.从城市设计上进行空间缝合,梳理出龙藏寺向北拓展的空间秩序,引导荣校远离龙藏寺向南发展的规划线索,寻求片区历史风貌重塑的机会和经济力量。

在片区发展中寻求龙藏寺与荣校历史纠葛的解决途径。

3复合功能社区的城市设计构想
依据区位和资源分析.可进行融”旅游、宗教、民俗.养生.居住”等多位一体的地产开发,其中荣校的医疗优势无疑是第一诱因.而龙藏寺开光是随后促进聚集效应放大的文化要素。

3.1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路网——开发强度
以龙藏寺及其保护区为核心编制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由4个分区组成:
1)蟆水北岸原国营农场187.6亩用地,定义为A区;由2hm2的寺院发展用地,酒店用地.6个居住组团组成。

2)蟆水河南岸,龙藏古寺和荣校的东部和南部与相应过境路之间的用地.规划为商住结合区。

定义为B区.其北端蟆水河北岸规划12班幼儿园1个。

中部有正在进行风貌改造的龙藏古寺风貌街,
主要功能是餐饮娱乐,文物古玩的交易。

3)蟆水河南岸龙藏寺西北端部规划
为林盘农房拆迁集中安置区,定义为C
区。

相应配套了宾馆.居委会,活动中心
等设施。

4)C区南部为远景发展用地.定义为
D区.该区中东北地块规划为12~18班
小学用地,占地2.20hm2。

采用”高密窄幅”的道路交通骨架,
街坊问的车行道路宽6~9m,低层和多
层区建筑红线退离道路控制红线3m,小
高层区建筑红线退离8m,人行道宽度为
4.5-7.5m;路网划分出1~2hm2的地
块.利于建构尺度宜人的传统院落空间,
形成历史城镇的空间肌理。

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个重要任
务是探求综合用地规模和适宜性的开发
强度。

我们的思路是规划该社区近期(5
年内)人口规模1.1万~1.3万人,按居住
小区的建制来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考虑
到该社区与所属新繁镇有5km的车程.
是一个”飞地式”开发的社区且要满足旅
游休闲的要求,故公共服务设施适当提
高标准.特别是体育运动设施和商贸设
施的用地与建设规模提高了15%.同时
把龙藏古寺南端的照壁入口广场至外环
路的人工堆砌的”景山”古建群落建设作
为强制性的地产开发条件,既达成了龙
藏古寺向北发展的设想又为社区建造了
有历史文脉的社区中心,是一举两得的
设计构想。

现今该片区土地整理的成本价为40
万元/亩,拍卖预期价为60-80万元/亩,
住宅现平均销售价为2700元/m2,片区
开发在5~8年完成,预期住宅平均销售
价5年内上涨至3500元/m2,由此规划
确定A区综合容积率为1.5,B区综合容
积率为1.6-1.7,这是既能保证文物古建
区的空间开敞度又能使土地运营顺利进
行的开发强度.能够通过低层(1~3F).
多层(3~6F).小高层(11+1F)的组合形
成丰富的整体三维空间形态。

3.2城市设计空间结构
龙藏古寺的南部曾有山门和庙会广
场,现为荣校占据,恢复历史型制已无可
能.开光后发展用地向北寻求空间.本设
计以龙藏寺固有轴线跨河北延来建构传
统型制的空间形态.设置戏台.庙会广
场、及小尺度传统步行商业街,这样形成
一个2hm2的“清式“传统风貌古建群落,
并以其为核心控制和引导全片区的建筑
艺术风格。

总体城市设计格局概括为:
“一轴、一带.二环”。

一轴——从东端A37县道交口处的
龙藏寺风貌街到龙藏寺与荣校共享步行
入口广场,继而向西北延伸至龙藏古寺
南端的照壁入口广场:在此轴线折向正
北.经过龙藏古寺的3进院落,到达古寺
正殿,规划拆除荣校现状办公楼,兴建正
^.RcHrrECTUR4LJOURNAL
2010,2建筑学报 万方数据
———1历史保护与研究STUDYANDCONSERVATIONOFHISTORY
建筑学报2010.2ARCHITECTUR4L∞uRM‘殿北广场,经跨街跨蟆水河传统风格的拱桥进入庙会广场,穿过戏台再经跨街天桥进入北部步行街区组团,经牌坊后轴线收在外环路的人工堆砌的”景山”处。

”一轴”是本案空间组织设计的灵魂.由此而产生全区的空间布局。

一带——从西北流向东南的蟆水河两岸相狭的带状空间.北岸的城市立面自西到东由传统地方风格的高层住宅.多层住宅、低层古建、庙会开敞空间以及民居风格的酒店组成;南岸由林盘民居.市场公建.龙藏古寺正殿.幼儿园,高层住宅等组成.天际轮廓线呈西低东高的形态,沿滨河南北两岸建构一系列休闲游憩空间.是前述轴线秩序的有利补充和柔化。

二环——主要是道路交通骨架,围绕龙藏寺.荣校、庙会广场形成一个内环路.其中东侧道路整治利用老街。

外环为西北面18m的规划道路与A37县道.以及龙安镇——龙桥镇的乡道组成。

内外环组成片区交通的主线.承担片区内车流物流。

3.3北延轴线生成古寺拓展空间
本案在八角亭南部开阔场地辟设古寺南入1:3广场,并在南端修建照壁作为古寺中轴线的南起点。

龙藏古寺为3进院落,均为开放空间,经过文物整治修缮和环境复原后,是最具历史场所性的公共空间。

拆除荣校在该处违章修建的住宅楼,辟设为古寺正殿北广场.此系向北延伸中轴线形成新建仿古建筑群和开敞空间的结合点。

蟆水河北岸规划庙会广场.是本案文脉轴线上的空间高潮,是集宗教、民俗.社戏,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场所,也是城市空间景观的核心所在。

经过天桥和9m宽的步行街进入尺度宜人的传统商业步行街区,中央设置24mX24m的小型开放空间.四周建筑3层.建筑檐口高度<13m.有适宜的围合度与开敞感。

中轴线的末端是传统步行商业街区北入口小广场,也是北部进入中轴线空间序列的起点,不宜大,主
要是门户的作用,因此设立牌坊.再向北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