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与管理体制创新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与管理体制创新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经济属性和管理体制。
本文从经济属性和管理体制两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创新的方式和路径。
1.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之一是公共性。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为广大市民提供服务的公共交通系统,其主要目的是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如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环境质量等。
2.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之二是社会性。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其建设和运营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且长期发展需要稳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保障。
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其发展需要的经济投入是一个社会共担的责任。
3.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之三是可持续性。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清洁、低碳的交通方式,其运营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1. 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制是政府主导的。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特殊性,其建设和运营需要政府进行统一规划和监管,决策权和管理权掌握在政府手中。
政府主要负责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立项、土地征用、资金筹措、政策制定等。
2. 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制强调市场机制。
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市场机制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引导和监管市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竞争和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1. 推动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中,应注重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良性互动。
政府要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和监管,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市场化运营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市场化运营能力,通过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创新产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城市公共交通业的地铁与轨道交通建设
城市公共交通业的地铁与轨道交通建设地铁与轨道交通建设是现代城市公共交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改善居民出行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地铁与轨道交通建设在城市公共交通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析其影响。
一、地铁与轨道交通的地位和作用地铁与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快速交通方式,通常采用地下或高架线路,具有以下地位和作用:1. 解决交通拥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致使道路交通面临严重堵塞问题。
地铁与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的公共交通方式,能够大大减少道路交通压力,缓解拥堵。
2.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地铁与轨道交通的建设,促进了城市发展布局的优化。
它们可以连接城市中心与周边地区,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分流城市核心区域的人口和资源,推动城市向多中心发展。
3. 提高居民出行质量:地铁与轨道交通的运营具有快速、准点、安全、舒适等特点,能够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
居民可以更方便地到达目的地,减少通勤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4.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相比汽车等交通工具,地铁与轨道交通的运营对环境污染较小。
电力驱动的地铁列车无尾气排放,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二、地铁与轨道交通建设的影响地铁与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公共交通业和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 技术创新和发展:地铁与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了交通运输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在地铁和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轨道铺设、车辆制造、信号控制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
2. 经济发展:地铁与轨道交通建设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建设过程中,投入的资金可以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同时,地铁和轨道交通的运营也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升了城市竞争力。
3. 城市规划和土地价值:地铁与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规划和土地价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地铁线路的规划和布局会影响城市规划的方向和模式,从而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
中国大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大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引言在中国大陆的城市化进程中,公共交通系统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质量、提高城市内部交通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以及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大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现状分析目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
城市轨道交通、公交车和出租车是三大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它们在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中国大陆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和运营能力已经大幅提升。
截至2020年底,中国大陆共有70多个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线网总里程超过6000公里,覆盖超过40亿人口。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快速、方便、安全等特点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
2. 公交车公交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运送大量市民的任务。
目前,中国大陆的公交车数量庞大,线路复杂。
公交车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如通过手机APP查询公交车到站时间、车辆实时位置等信息。
同时,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和应用也在不断扩大,有效地减少了公交车对环境的污染。
3. 出租车出租车在城市出行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目前,中国大陆的出租车市场逐渐向智能化、电气化方向发展,如通过手机APP叫车、支付费用等功能的应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三、发展趋势分析尽管中国大陆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在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和城市化进程中依然面临一系列挑战。
未来,中国大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1. 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将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包括提升公交车和地铁的准点率、提供更为舒适的乘车环境、加强公交车与地铁之间的衔接等。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2.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准时性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在专用行车道上运行,不 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因此不会产生线路堵塞现 象,且不受气候影响。它是全天候的交通工具, 按列车运行图运行,具有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启、制动 加速度,车站多数采用高站台,列车停站时间短,上下车迅速,而且换乘方便, 可以使乘客较快地到达目的地,缩短出行时间。
4.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舒适性
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车站装 有空调、引导装置、自动售票等直接为乘客服务的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 好的乘车条件,其舒适性优于公共电车、公共汽车。
5.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轨道上,没有平交道口,不受其他交通工具 干扰,并且有先进的通讯信号设备,极少发生交通事故。
4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节 省出行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例如我国一线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就 十分发达方便,人们出行很少乘坐私人车辆,主要依靠地铁、轻 轨等轨道交通工具,市民出行方便、省时。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特性
1.城市轨道交通有较大的运输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具有运转密度高、行车时间间隔短、行车速度高、列车编组辆数多等特 点,而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市郊铁道单向高峰每小时的运输能力最大可达到6~8万人次;地 铁可达到3~6万人次,最多甚至达到8万人次;轻轨1~3万人次;有轨电车能达到1万人次。
3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建设史上最大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对城 市的全局发展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建设生态城市,应把 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改变为伸开的手掌形模式,而手掌状城 市发展的骨架就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带动 城市沿轨道交通廓道的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形成郊区卫星城和 多个副部中心,从而缓解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住房紧张、绿化面 积小、空气污染严重等城市通病。
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研究一、引言在快速城市化和人口增长的进程中,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满足人们对高效便捷交通的需求,许多城市都采用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并致力于实现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的一体化。
本论文将就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的意义、挑战以及推动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二、意义与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对城市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质量,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污染;另一方面,它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经济、环保和安全的出行方式,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三、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的案例研究1. 外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的案例研究a) 美国纽约市的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实践及效果分析b) 日本东京的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模式及其运营管理c) 英国伦敦的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的案例研究a)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实践及改革问题分析b)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c)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的经验借鉴与问题探讨四、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的挑战与问题1. 、管理和监管方面的挑战a) 不同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机制不完善b) 制定和法律法规方面的不足c) 监管机构的监管制度不健全2. 技术和设施方面的挑战a) 轨道交通线路与公共交通线路的连接问题b) 跨地区、跨城市的联运问题c) 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应用对一体化的影响3. 运营与管理方面的挑战a) 运营模式和票务系统的统一与互通b) 人员培训和管理效率的提升c) 安全和保障等管理措施的加强五、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的推动因素1. 和规划因素a) 国家交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b) 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统一2. 技术和设施因素a) 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应用b) 公共交通设施的改造和升级3. 社会和经济因素a) 市民出行需求的增长和变化b) 地铁化的城市形象和吸引力的提升六、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的实施策略1. 加强、管理和监管体系建设a) 完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机制b) 加强制定和法律法规的完善c) 健全监管机构及其监管制度2. 推动技术和设施的升级和改造a) 加强轨道交通线路与公共交通线路的连接b) 推进跨地区、跨城市的联运项目c) 推广应用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新技术3. 优化运营与管理模式a) 统一和互通的运营模式和票务系统b) 提高人员培训和管理效率c) 加强安全和保障等管理措施七、结论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高交通效能和出行体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轨道交通很早就作为公共交通在城市中出现。
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济发达国家城市的交通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只有采用大客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 (地铁和轻轨系统,才是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状况的有效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Rail Transit 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
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⒈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
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具有固定线路,铺设固定轨道,配备运输车辆及服务设施等的公共交通设施。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包含范围较大的概念,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
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 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 ,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⒉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的地位与作用⑴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干线,客流运送的大动脉,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
建成运营后, 将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购物和生活。
⑵城市轨道交通是世界公认的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 ,是解决“城市病”的一把金钥匙,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⑶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建设史上最大的公益性基础设施, 对城市的全局和发展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建设生态城市,应把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改变为伸开的手掌形模式,而手掌状城市发展的骨架就是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带动城市沿轨道交通廓道的发展,促进城市繁荣, 形成郊区卫星城和多个副部中心,从而缓解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小、空气污染严重等城市通病。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也日益迅猛。
而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车辆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车辆技术现状1. 车辆类型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主要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种类型。
其中,地铁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全封闭式结构、高速运行、大运量等。
而轻轨则相对于地铁来说规模较小、速度较慢,适合于连接不同区域之间的短距离线路。
有轨电车则是一种传统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在欧洲等地仍然广泛使用。
2. 车辆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目前,主流设计方向包括:节能环保、智能化控制、安全性能提升等。
例如,一些新型地铁车辆采用了轻量化设计,使得车辆的能耗更低、运行更加稳定;智能化控制系统则可以实现对车辆的精准控制,提高运营效率;安全性能方面,则主要体现在车辆的防撞设计、紧急制动等方面。
3. 车辆材料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
目前,主要采用的材料包括: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车辆的重量和能耗。
三、车辆技术发展趋势1. 新能源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技术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例如,一些地铁公司正在研究和开发氢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系统;同时,也有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出租车等新型公共交通工具。
2. 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控制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等技术,可以实现对车辆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能。
3.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技术,可以实现对车辆的自主导航和智能化运营,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能。
地铁与轻轨区别
一.城市公共交通:指在城市及其郊区范围内,为方便公众的出行和物资的运送,利用各种运输工具按一定线路输送旅客和物资的运输系统。
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
狭义指:城市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铁路等交通。
公共交通系统由道路、交通工具、站点设施等物理要素构成。
按照路权的使用性质可以分为道路交通(共用路权)和轨道交通(专用路权)二.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按导向方式:可分为轮轨导向系统与导向轮导向系统。
按支撑方式又划分为:轮轨、胶轮混凝土、特殊系统。
按客运能力大小分为:特大运量的城市快速铁路、大运量的地下铁道、中运量的轻轨交通系统、小运量的独轨(单轨)交通。
轮轨系统又划分为:双轨系统与独轨(单轨)系统三、独轨(单轨)交通(Mono-Rail Transport)定义(Definition):单轨是指以单一轨道梁支撑车厢并提供导引作用而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
依据对车体的支撑方式可分为: 悬挂式(Suspended Type)和 跨座式(Straddle Type)四.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1) 城市化发展迅速(2) 城市布局与规划不合理(3)土地开发面积迅速扩大(4)公共交通结构不当(5)城市自行车拥有量增加(6) 交通设施缺少停车场五、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具体表现(1) 交通阻塞,行车速度慢(2) 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多(3) 耗能多,污染严重六、引起城市交通阻塞的原因(1) 道路面积少(2) 人口密集、客流量大(3) 缺乏科学的现代化交通管理七、在改善城市交通问题上,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公共交通而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怎样合理发展大、中、低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形成大、中、低运能交通工具并存,结构合理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
八、地铁与轻轨的异同点 相同点:地铁和轻轨都是利用轨道作为车辆导向运输方式,以钢轮和钢轨为走行系统的交通方式。
地铁和轻轨交通客运量大、速度快、安全、正点、污染小、低能耗、方便舒适,世界上又称之为“绿色交通”不同点:1、钢轨承受荷重区别:地铁一般60kg/m ;轻轨一般50kg/m;2、运输量区别:地铁为特大容量公交工具,单向高峰小时可载运30000~90000人次;轻轨为大容量交通工具,其单向高峰小时载运10000~30000人次;3、地铁线以地下线为主,在市郊结合部或郊区才考虑地面和高架线路;轻轨以地面和高架线路为主,在繁华市区不得已才采用地下线路;4、地铁正线最小曲率半径为300~600m,最大坡度30‰;轻轨最小曲率半径为100m,最大坡度可达30‰;5、地铁列车最高速度120m/h,运营速度30~40km/h;轻轨最大行驶速度45m/h,运营速度25~30km/h;6 、地铁车身长达23m,车身重,编组一般为6~8节;轻轨车身短为7.5m,车身轻,爬坡快,编组一般为1~4节。
城市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公共交通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轨道交通系统也逐渐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力军。
城市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及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城市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意义城市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对城市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协调发展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
随着城市人口和出行需求的增加,单纯依靠公交车等地面交通工具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而轨道交通系统作为一种高效、高速的交通工具,可以大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居民的出行速度和便捷性。
其次,城市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性。
公共交通以及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可以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减少换乘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合理布局公共交通线路,统一票务系统,可以使得城市交通更加高效有序,减少资源浪费。
最后,协调发展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可持续性。
城市交通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通过发展轨道交通系统,可以减少车辆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合理布局公共交通线路和轨道交通站点,可以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能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城市交通发展。
二、城市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然而,目前城市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公共交通线网规划不合理,与轨道交通系统的衔接不紧密。
在一些城市中,公共交通线路规划还存在盲区和缺失,无法与轨道交通系统进行有效衔接,导致乘客到达轨道交通站点需要转乘多次。
这增加了乘客的出行成本,减少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其次,票务系统不统一。
在一些城市中,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的票务系统缺乏一体化,乘客需要分别购买不同的票或者刷卡,给乘客的出行带来不便。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管理第十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计划与组织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
1)列车间的追踪间隔时间必须符合规定的时间标准。 2)必须严格遵守列车在所有车站的停留时间标准。 3)必须严格遵守列车在所有区间的运行时间标准。 4)要严格遵守列车在折返线、出入库时的时间标准。 5)要检查各时间段内的列车开行班次是否符合班次计划。 1)运行图实施所需的列车或动车组数量。 2)乘务工作方案是否超过规定标准。 3)在岛式换乘车站上,要检查车站列车到达的均衡性,避免列车 集中到达造成拥挤。 4)需要铺设调试列车时,一般应安排在低谷客流量较低时开行。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
1)选定铺画运行图的图纸类型,铺画详图时一般选用一分格或二 分格运行图。 2)根据车站间距在运行图上确定各站的位置,并予以标出。 3)在一分格或二分格运行图上精确地铺画每一条运行线。 4)铺画运行线要严格按站间运行时间和车站停留时间来推算,每 条运行线从列车出库/始发站开始,铺画到折返站,经过一定的折 返时间再返回始发站。 5)当出现某些冲突或不满足某些条件时,需要调整某一条甚至某 些运行线。 6)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运行线均铺画完毕,并得到符合标准 的运行图。
第三节 列车运行图
10)列车交路计划(指存在长短交路配合时的情况)。 11)供电系统作业标准及计划。 12)乘务组工作制度、乘务组数量及工作时间标准。 13)过去的运行实绩统计。 14)沿线设备运用及进路冲突数据。 二、运行图的基本类型 列车运行图是一种二维图,其横轴为时间,一般可根据其刻度仔 细程度分为一分格运行图、二分格运行图和十分格运行图,特殊 情况下可以采用小时格运行图,运行图的纵轴为距离标志,其标 志点按车站来定义,为不等间隔刻度。 三、运行图的铺画 列车运行图的铺画一般可遵循下列步骤:
13(185~193)P9 yl_Embed_13.jpg
城市轨道交通的名词解释
城市轨道交通的名词解释
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是一种城市内的公共交通系统,利用电力或其他能源驱动的列车在铁轨上运行的交通方式。
它通常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形式。
地铁:地铁系统是一种在地下、地面或高架轨道上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地铁车辆通常较大,设有多个车厢,且可容纳较多乘客。
地铁系统的线路通常较长,涵盖城市各个重要区域。
轻轨:轻轨系统是一种在地面、高架轨道或者地下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比地铁来说,轻轨的运行成本较低,适用于较小型城市或者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
轻轨车辆较小,通常只有几节车厢。
有轨电车:有轨电车系统是一种在地面轨道上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通过电力驱动,可适应城市的交通流量和乘客需求。
有轨电车通常有较高的频率还可在路段上设有多个站台。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点包括:高运输能力、速度快、所需用地相对较少、减少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城市形象等。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在许多大中型城市被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壮大。
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
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是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作为重要的城市交通方式,需要协同发展,提高整体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在我国,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选择,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和竞争关系,如何促进二者合作共赢,实现优势互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对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协调发展机制和策略,对于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探讨二者的协调发展机制,研究协调发展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提出协调发展的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城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的意义在于优化城市交通体系,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升城市居民出行体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公共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难题的重要途径。
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可以实现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利性,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城市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
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还具有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公共交通的高效率运行和便捷服务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交通噪音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加强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的协调发展,通过对现有状况的分析和机制的探讨,揭示其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以及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策略性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也愈加凸显。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容纳量大、路线密集、运行稳定等特点,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城市轨道交通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一、智能化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轨道交通行业也在推进智能化发展。
通过应用高新技术、数据采集、处理,实现列车运行的自动化控制、客流率预测、列车排队等技术,提高了轨道交通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运营模式多样化轨道交通行业将在未来各地逐渐采用无人驾驶技术,但是无人驾驶行驶的环境仅限于地铁里,因此随着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的高峰期也将迎来更多的人潮,轨道交通需求的提高,催生了运营模式的多样化。
如香港地铁机构采用“道路交通管制”将地铁列车的发车间隔调整至最快,充分利用现有的车站和线路所能接待的最大乘客量。
三、节能减排随着国家对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将会逐渐采用更加环保、清洁的能源,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同时,还将推出更多的绿色公共交通出行方案,引导市民更多地采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四、互联互通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将会打破区域限制,实现线路互联互通,提高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和通达性。
同时,还将通过共享互联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轨道交通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衔接,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科技含量和便利程度。
综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将逐渐进入智能化、多元化、节能减排、互联互通的新阶段。
而在这个进程中,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共享,政府部门和轨道交通企业需要加强对轨道交通行业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轨道交通领域,共同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城市优质出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结构(第一章车辆形式、组成、限界)
二、城轨车辆及其型式
1、城轨车辆的构成
车体 转向架(动力/非动力) 牵引缓冲装置(钩缓装置) 制动装置(气制动、磁轨制动、电阻/再生制动) 受流装置 车内设备 电气/控制系统 通信信号系统
1.4~1.55
215O 950 6700~6700 1900/1800 B-2-B 650 3900~5600 3700
4 1100 1900 202~224 约0.3
6 9 70 60 >1 >1.2 >2 约1.6
2150 900~950 7500-7500 1900/1800
B-2-B
3900~5600 3700 4 1300 1900
不同运输形式的能力距离比较
城轨运行环境的要求与影响
(1)运输能力及技术特征
线路客运能力分类
单向运能(人次/h) 适用车型 列车最大长度(m) 线路型式(市中心区) 最高速度(’Km/h) 旅行速度(km/h) 适用城市市区人口规模(万人)
一(高运量)
二(大运量)
地铁
5万~7万
3万~5万
A
B(或A)
2、城轨车辆型式
按走行方式
双轨:钢论、胶轮 单轨:胶轮 磁悬浮
驱动方式
粘着式:旋转电机 直/交流电机 非粘着式:直线电机
按设备配置条件
拖车( A:带司机室) 动车(C:无司机室) 带受电动车(B:无司机室)
按承载性能/运量
地铁 轻轨 电车
1.4~1.55
4、城轨列车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输效率和质量,改善城市环境,缓解城市拥堵及汽车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轨道交通的应用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重要方向与趋势,因为它是一种高效、快速、安全、舒适和环保的交通方式。
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应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主要是指地铁、轻轨等城市铁路工程建设技术。
地铁是在城市地下或地面建造的铁路系统,轻轨则是在城市地面或升高段建造的铁路系统。
无论地铁还是轻轨,都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环保技术等,实现车辆运行的高效、舒适和安全。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建设成本,一般只有较大的城市才能承担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应用,不仅是为城市乘客提供快捷、便利的交通工具,也是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轨道交通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重要方向。
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历史轨道交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的欧美国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出现了拥堵和安全问题,使得轨道交通逐渐成为当时解决交通问题的主要手段。
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逐渐普及,大大提高了城市交通的运输效率和质量。
在中国,上海地铁首次建成于1993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随着全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目前拥有20多个城市有地铁或轻轨。
自2017年起,中国轨道交通的年客运量已经超过300亿人次,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创新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技术、高标准的公共交通系统,致力于满足现代城市人们的交通出行需求和提升城市交通体系的运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的创新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车辆技术:包括轨道交通列车的设计、制造和保养等技术,例如高速列车、磁浮列车、新能源列车等。
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作用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因此,城市交通建设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于公共交通服务供给的作用和意义,并讨论相应的实施措施。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和意义1.缓解交通压力: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大幅度减少私家车使用,减少道路拥堵,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高载客能力,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运输大量乘客,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2.减少能源消耗:相比于私家车,城市轨道交通的能源消耗更低。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采用电力作为动力源,与传统交通方式相比具有低碳环保的特点。
通过推广城市轨道交通,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3.提高交通效率: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运输效率能够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交通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专用线路、高速行驶和快速换乘等特点,能够迅速将乘客从城市各个角落运送到目的地,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
4.提升城市形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为城市提供了一种现代化、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方式,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
良好的城市交通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城市生活和工作,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实施措施1.合理规划: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需要合理规划线路、车站和票价等因素。
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和地理特点,确保线网的覆盖范围和连通性,以及车站的合理布局。
同时,票价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运营成本进行调整,既能确保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又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
2.确保投资吸引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投资吸引力和政策支持。
包括在土地使用、税收减免、融资渠道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内建设的、基于轨道的公共交通系统。
根据轨道交通的不同特点和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地铁:地铁系统是城市中最常见的轨道交通类型。
地铁系统位于地下或者地面下,包括多个站点和线路,可以在城市中快速、安全地运送乘客。
地铁通常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骨干,并且具有较大的运输能力。
2. 轻轨:轻轨系统是一种介于传统有轨电车和地铁之间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轻轨通常位于地面或高架上,并且有更高的运营速度和能力,但相对于地铁来说,轻轨的规模和覆盖范围通常较小。
3. 有轨电车:有轨电车是一种通过电力驱动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其运行在固定轨道上。
有轨电车通常在城市的街道上运行,具有较低的运营速度和运输能力,但较为灵活,适合在城市中短距离通勤。
4. 快速公交系统(BRT):BRT是一种运用专用快速道路或者专用车道的公共交通系统。
BRT系统往往使用大型公共汽车或者快速电车,并且具有较高的运营速度和运输能力。
BRT可以在城市中提供快速、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
5. 曳引式电梯:曳引式电梯系统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物或者斜坡陡峭的地区。
电梯通过轨道系统上下运行,在城市中提供垂直交通服务。
这些是常见的城市轨道交通类型,不同的城市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条件选择不同的轨道交通系统来提供公共交通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以地下、地面或高架方式建设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其主要运营车辆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一、发展历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
20世纪5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开始建设地铁系统。
1970年代起,日本开始大力发展地铁和轻轨交通系统。
中国大陆自1970年代末期起开始修建地铁系统。
截至2021年底,中国大陆已有39个城市开通了地铁运营。
二、分类1. 地铁:是一种在地下或高架上行驶的快速公共交通工具。
它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等特点。
2. 轻轨:是一种介于传统有轨电车和地铁之间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
它比传统有轨电车更快速舒适,比地铁更灵活便捷。
3. 有轨电车:是一种在轨道上行驶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它比传统公交车更舒适安静,比地铁和轻轨更经济实惠。
三、优点1. 减少交通拥堵: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大运量、快速、高效的特点,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 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可以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
3. 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采用电力驱动,相对于燃油车辆来说,更加环保节能。
4. 促进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以连接城市各个区域,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
四、建设流程1. 规划阶段:确定建设范围、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等。
2. 设计阶段:包括线路设计、车站设计、车辆选型等。
3. 建设阶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建设。
4. 运营阶段:进行试运营和正式开通运营。
五、运营管理1. 运营模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模式包括自营和委托经营两种。
2. 运营安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加强车辆、设备、信号等方面的维护管理,同时也需要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等。
3. 运营服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要提供良好的运营服务,包括车站设施、列车内部设施、信息发布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大纲一.总则⏹概念(广义、狭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义、原则、国家政策文件⏹系统(交通工具)、层级关系、城市规模与系统选择⏹各层次规划中关于公交规划的内容要求⏹相关概念与指标(公交都市、枢纽城市、公交发展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1.1公共交通概念:1.1.1 公共交通,英文:Public Transportation ,一般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而言,公共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方式;狭义的公共交通是指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渡轮、索道等交通方式。
但无论哪种解释,公共交通都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中供公众使用的经济方便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总称,包括定时定线行驶的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中运量和大运量的快速轨道交通,以及小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客轮渡、轨道缆车、索道缆车等交通工具及其配套设施。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客运交通的支柱,它应为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安全、迅速、准点、方便、舒适的服务,最大限度地节约人们的出行时间,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1.1.2 城市公共交通特征:●城市公共交通为公众提供大众化的、共享的出行方式,这是城市公共交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目的。
城市公共交通必须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客运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促使尽可能多的居民选择这种共享的大众化的出行方式,并为其提供良好的服务,以便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城市交通资源。
●城市公共交通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复杂系统。
城市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工作岗位的数量和分布、城市用地性质和形态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速度都对城市公共交通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城市公共交通具有社会化、半福利性的经济属性。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化、半福利性的公共客运交通方式来调控、替代非社会化的个体客运方式和企事业单位自备通勤车辆的盲目发展和自发性膨胀,从而在车辆购置、交通资源利用、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
●城市公共交通大多采用定点定线运营方式。
公共交通方式除出租车外,大多定线、定点运营,对于交通组织和交通管理更便利,有利于提高交通安全性。
同时,利用先进技术跟新设备,提高公交的准点率,将更有利于乘客掌握出行时间。
1.1.3 目前我国的公共交通面临的一些问题:●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
全国大部分中心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平均不足30%,中小城市平均约10%,与国外同类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公共交通吸引力不强。
准点率较低,换乘不方便,“等车时间长、行车速度慢、乘车环境差”等问题仍较为突出。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公交站点、场站、枢纽等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不少地区用地指标长期得不到落实,站点覆盖率不高,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公交车辆进场率不足60%。
●行业发展政策不完善。
公交发展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补贴补偿“一事一议”现象较为普遍。
1.2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战略是鼓励低能耗、大运量的交通模式。
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个体交通为辅的城市出行模式,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是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阻塞的战略措施,是控制交通总量、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不同城市规模,不同城市特点,需制定不同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及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道路交通紧张状况日趋严重,已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受资金和土地空间资源的制约,目前道路的增长仍远远落后于机动车交通需求的增长,并且这种局面在相当长时期内是难以改变的。
因此,提高现有交通资源的利用率是缓解交通供求矛盾的根本出路。
由于公共交通对交通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得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公共交通优先成为缓解道路交通紧张状况的必然选择。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必然要求,是与环境保护紧密相连的,是解决城市用地的很好方式。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仅是城市发展过程当中解决交通问题的唯一选择,同时又是中国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客观要求。
其主要意义如下:●公交优先有利于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通过扩大城市规模和降低城市密度来满足私人轿车的发展。
因此,要重建公共交通系统,走紧凑化的城市发展道路。
●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性。
交通的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车辆的移动,公交优先是对公交乘客的优先,说到底是“百姓优先”和“效率优先”,而非简单地对车辆优先,符合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公正性,确保让最多的人得到平等的交通权。
●体现了社会的经济合理性。
与小汽车相比,公共电车运量大。
占道少、效率高、节省能源、对环境污染小。
私人交通方式占据的道路空间、排污的污染物,都数倍于公交方式,而且还给公交乘客造成时间上的延误,这些都会增加公众的边际成本,给利用公交出行的多数人造成经济损失。
●公交优先节省道路资源。
公共汽车所占土地资源相对比较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拥有量会加速增长,交通用地将会逐步增加,在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下,使用道路利用率高的交通方式适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国情。
●公交优先更节省能源。
交通运输是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的产业,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也不同。
公共汽车对环境的污染相对于小汽车较小,因此公共交通比小汽车交通对城市的发展更有优势。
●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土地利用开发。
在我国人均用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集约式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引导城市土地开发,能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
1.3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原则: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根本目的是吸引尽可能多的居民选择这种共享的大众化出行方式,并为其提供良好的服务,调控私人或单位客运交通的自发性膨胀,以便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城市交通资源,节省能源,减少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赢得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此目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方便群众。
把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条件、方便群众日常出行作为首要原则,推动网络化建设,增强供给能力,优化换乘条件,提高服务品质,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捷高效。
●综合衔接。
突出公共交通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加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一体化水平,统筹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组织管理,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
●绿色发展。
按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大力发展低碳、高效、大容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加快新技术、新能源、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倡导绿色出行。
●因地制宜。
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发展条件和交通需求等特点,科学确定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
明确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导方式,选择合理的建设实施方案,建立适宜的运行管理机制,配套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
同时,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布局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尽可能高的人口覆盖率●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功能等级结构合理化与平均换乘次数最小化●通勤出行者优先的原则●经济-社会效益并重与经济补偿的原则1.4 国家政策文件:●1985年“中国技术政策”蓝皮书提出了“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技术政策●1985年国务院批转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改革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报告》(国发[1985]59号),强调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198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把公共交通定性为城市公用事业●1993年建设部发布《全民所有制公共交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1994年建设部印发《关于城市公共汽电车实行专营权的意见》●2000年公安部、建设部根据国办发([2000]18号文),在全国实施“畅通工程”●2002年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场的意见》,实行公交特许经营权●2003年建设部、公安部开展创建“绿色交通示范城市”活动●2004年建设部印发《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汇报》●2005年国务院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确立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十五”期间(2001~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提出了“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和公共交通场站,有条件的大城市和城市群地区要把轨道交通作为优先领域,超前规划,适时建设”●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在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审议通过《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2012年国务院提出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文)2.1 公共交通系统(交通工具)2.1.1 公共交通工具概念:主要是指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交通(Mass transit),泛指所有收费提供交通服务的运输方式,也有极少数免费服务。
公共交通系统由道路、交通工具、站点设施等物理要素构成,在一些场合中,公共交通同义于公共运输。
通常,公共运输包括人员与货物运输两个方面,而公共交通则只是指人员运输方面。
狭义的公共交通包括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渡轮、索道等交通方式。
2.1.2 公共交通工具分类:现阶段常见的公共交通工具有: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轻轨交通、地下铁道、出租汽车、摩托车,民用航空飞行器等。
公共交通工具具体分类:1轨道交通(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下交通和地上轻轨。
●区域铁路:亦称通勤铁路。
●轻便铁路:亦称轻轨或轻铁。
●缆索铁路:亦称缆车,包括登山的缆车(Funicular)及以缆索拉动的市区电车(StreetCar)。
●高速铁路:高速铁路是指营运速率超过每小时200公里的铁路运输系统●齿轨铁路:是一种登山铁路。
一般铁路可以攀爬的斜坡坡度约为4%至6%,间中亦可越过短的9%路段●单轨铁路:单轨铁路,简称单轨,是铁路的一种,特点是使用的轨道只有一条,而非传统铁路的两条平衡路轨。
●磁悬浮铁路: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即磁的吸力和排斥力)来推动的列车。
●有轨电车:有轨电车亦称路面电车或简称电车,属轻铁/轻轨的一种。
具有运载能力大、客运成本低的优点,其设备与无轨电车相同。
但它还有轨道和专设的停靠站台。
近年来,通过技术改进,出现了新型有轨电车,也称为轻轨交通。
经过车辆更新,并对线路实行隔离,在市中心繁忙地段进入地下,使客运量增大,乘坐舒适、运行经济。
●动车:一般指承载运营载荷并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但在近现代的动力集中动车组中,动车更接近传统列车中的机车的角色,这类动车一般不承载运营载荷。
在中国,时速高达200或以上,并使用CRH和谐号列车称为“动车组”。